第5章 熔制与相变 内容提要 熔制(或熔炼)是将配合料投入耐火材料砌筑的熔窑中,经高温加 热,得到无固体颗粒、符合成型要求的各种单相熔体的过程。熔制是制 造玻璃、铸石、熔铸耐火材料、人工晶体等无机材料的主要工艺过程。 熔制过程包括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现象和反应。为了尽 可能缩短熔制过程和获得优质产品,必须充分了解熔制过程中所发生的 变化和进行熔制所需要的条件,从而寻求一些合适的工艺过程和制定合 理的熔制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玻璃的熔制过程、工艺影响因素以及促进熔制过程的 新工艺和新技术;分析玻璃熔制过程所产生的缺陷类型、形成原因、影 响因素及防止措施;阐述熔体和玻璃体相变的形式、机理和发生原因, 介绍玻璃的析晶过程及其速率,进一步说明微晶玻璃和熔铸耐火材料的 结晶化过程控制。 5.1玻璃的熔制 将称量准确混合均匀的配合料经窑炉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 泡的、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称为玻璃的熔制。 玻璃的熔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配合料在窑炉中通过热的传 递、质的传递和动量传递,完成一系列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变 化和反应,如表5-1所示。 l
表5-1固体物料熔制过程的各种变化 物甲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化学变化 1,粉料的加热 1.固相反应 低共培物的牛成 2.人气吸附水的排阶 2.盐类的分解 2.固态的溶解与液态间的互溶 3.组分的熔化 3.水化物的分解 3.培体与密中气体介质之间的相互作 4.多品转变 4.化学结合水的排 用,熔体中气体的排除 5,个别组分的挥发 5,各组分相互作用马反应 4,熔体与火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5不均体的散,熔体的均化冷 根据玻璃熔制过程中的不同实质而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硅酸盐形成。配合料完成主要反应,大部分气体产物逸出, 形成了由硅酸盐和SO2组成的不透明烧结物。钠钙硅玻璃的这一阶段 在800-900℃终结。 (2)玻璃形成。烧结物开始熔融,硅酸盐与Si02相互扩散与熔解, 烧结物变成透明玻璃液,但带有大量的气泡、条纹,玻璃液的化学成分 是不均匀的。钠钙硅玻璃此阶段结束于1200℃左右。 (3)澄清。玻璃液黏度降低,气态物放出,去除可见气泡。钠钙 硅玻璃澄清在1400~1500℃结束,此时黏度=10Pa·s (4)均化。长时间高温作用使玻璃液组成逐趋均一,扩散使玻璃 中条纹、结石消除到允许限度,变成均一体。钠钙硅玻璃均化可在低于 澄清的温度下完成。 (5)冷却。降低温度200-300℃,使之具有成型所需黏度。 玻璃熔制的各个阶段各有其作用特点,同时又是彼此联系及互相影 响,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有很大重叠,这主要决定于熔制的工艺制度和玻 璃熔窑结构。图5-1为玻璃熔制过程各阶段间关系图。图5-2表示池窑 内熔制玻璃的温度制度。 图52池窑熔化温度制度 图5-1玻璃熔制过程各阶段的关系
5.1.1硅酸盐的形成 硅酸盐形成过程是配合料各组分之间呈固体状态时进行的反应, 配合料的各组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5.1.1.1配合料的加热反应 配合料入窑后,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硅酸盐生成反应,其反应很大程 度上是在固体状态下进行。配合料加热时,开始主要是固相之间的反应, 并有大量的气体逸出,部分碳酸盐如CaCO,、MgCO,等开始分解,随 后Si0,和其他组分也开始相互作用,形成烧结物,同时开始出现少量 液相,生成某些低温共熔物,如Na,CO,-CaNa(CO2等,促进配合料 的进一步熔化。少量液相与固相继续进行反应,生成另一新相。随着固 相不断地向液相转化,液相不断增多,当配合料颗粒全部参加的反应结 束时,就变成了由硅酸盐和游离的SO,组成的不透明烧结物,其中渗 透大量气泡。对于普通钠钙硅玻璃,其硅酸盐形成阶段在800-900℃基 本完成,同时玻璃的熔制过程也就进入了玻璃的形成阶段。普通钠钙硅 玻璃芒硝-纯碱配合料在硅酸盐形成阶段的加热反应如表5-2所示。 表52配合料的加热反应 序号 如热反应 温度/沁 1排除吸附水 100-120 NSO,的多品转变:斜方品雅一单斜品型 235-239 煤的分解与挥发 260 形成复盐:MgCO,+Na,CO→MgNa,COh <300 5 MgCO→Mg0+COt 300 6 形成复盐:CaCO,-Na,C0→CaNa,(COh <400 7 CaC0,→Ca0+C0,t 420℃开始 相反应:NaS0,+CNaS+2C01 400℃开始,500℃激烈 9 Na5+CaC03台Na,C0,CaS 500℃开始 10 多品转变:B石英台a石英 575 MgNa:(CO3):+SiO:MgSiO,+Na:SiO,+2CO:t 340-620
12MgC0,+Si0,→Mg5i0,+C0,↑ 450-700,620℃速率最快 13 CaNa:(CO3):+2SiO:Ca:SiO,+Na:SiO:+2CO:1 585-900 14 CaC0,+Si0,C,5i0+C0,1 600-920 15 Na:CO+SiO:Na:SiO,+CO:t 700900 牛成低共熔混合物,玻璃形成开始 Na:SO,-Na:S Na:CO:-Na:5 16 3% Na:COCaNa(CO:) 780 a50,-a,c0 795 Na:SiO:-Na:SO. Na:S+Na:SO+2SiO:2Na:SiO:+SO:1+S 6 CaS+Na:SO+2SiO:Na:SiO,+CaSiO,+SO:1+S 卡起反应的a,CO开始熔 19 NaS0,熔稚 885 20 CaC0,分解达最高速率 21 Mg0-SiO,→MgSi0, 980-1150 22Ca0-si0,→Casi0. 1010-1150 23 CaSiO,+MgSiO;CaSiO:-MgSiO, 6001280 24石英颗粒、低共熔物、硅酸盐熔他 1200-1300 5.1.1.2配合料组分的加热挥发 配合料各组分在加热时,按其性质不同,具有不同大小的挥发率。 挥发性较大的有硼酸(盐)、氧化铅、氧化砷、氧化锑和氯化物等。 (1)二氧化硅:当配合料中含有氟化物,则SO2将以Sf4的状态 挥发。 (2)氧化钠:其挥发量与引入物的本性有关,纯碱和芒硝引入方 式不同则挥发量不一样。 (3)氧化硼: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配合料的脱水过程中, B,O,与水生成化合物而挥发:第二阶段是在玻璃熔制过程中,B2O3的 挥发量决定于玻璃液的表面积、熔制温度、含碉量等,但较第一阶段要 小得多。 4
(4)氧化铅:其挥发量与本身含量有关。 (5)氧化砷:其挥发率通常为15%左右。 可以认为:玻璃配合料中各氧化物的挥发量随温度升高而呈线性 (或对数,视玻璃而定)关系增大:相同氧化物在不同玻璃中的挥发并 不相同:即使相同氧化物在同一玻璃中的挥发量亦随其含量不同而异: 氧化物在配合料中的挥发量大于它在玻璃中的挥发量:某些原属非挥发 性的氧化物,会因有其他氧化物共存并相互作用而生成挥发性化合物而 挥发:挥发会导致玻璃性质的改变(如光学玻璃的光性变化,以及配料 中采用碎玻璃后的玻璃脆性增加或炸裂)。 5.1.1.3硅酸盐形成过程动力学 硅酸盐形成过程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反应进行的速率和各种不 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毙响。 (1)随温度升高,其反应速率随之加快。熔体温度升高导致熔体 中各组分自由能增加,并导致质点运动速率加快,前者使反应有可能进 行,后者由于增加分子间碰撞几率,使反应速率加快。 (2)当温度不变时,反应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减慢。即反应过程中, 任一化学反应速率不是常数,它随时间延长,反应物浓度减少而逐渐减 慢。 (3)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质点碰撞次数增加,导致反应速率增加。 5.1.2玻璃的形成 5.12.1玻璃形成过看 进入玻璃的形成过程,配合料经熔化基本上已为液相。在硅酸盐形 成阶段生成的硅酸钠、硅酸钙、硅酸铝及反应剩余的大量二氧化硅在温 度继续升高时开始熔融,首先是易熔的低共熔混合物开始熔化,同时硅 酸盐烧结物和剩余二氧化硅互相溶解和扩散,由不透明的半熔烧结物转 变为透明的玻璃液,这一过程称为玻璃的形成阶段。这时不再含有未反 应的配合料颗粒。但玻璃液中存在大量的气泡,化学组成和性质不均匀, 有很多条纹。钠钙硅玻璃的玻璃形成过程大约在1200-]400℃完成。 由于石英砂粒的溶解和扩散速率比其中各种硅酸盐的溶扩速率慢 得多,所以玻璃形成过程的速率实际上取决于石英砂粒的溶解扩散速 5
率。石英砂的溶解扩散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砂粒表面发生溶解:然后 溶解的SO2向外扩散,其中扩散速率最慢。所以,石英砂粒的溶解速 率决定于扩散速率,随石英砂粒的逐渐溶解,熔融物中SO2含量愈米 愈高,玻璃液黏度也随着增加,扩散更难进行,导致石英砂粒溶解速率 减慢。则石英砂粒溶解速率与熔体黏度、温度和砂粒表面层SO2与熔 体中S02的浓度差有关。 事实上,硅酸盐形成与玻璃形成两个阶段没有明显界限,硅酸盐形 成阶段结束之前,玻璃形成阶段有可能已经开始,且两个阶段所需的时 间相差很大。例如,熔制平板玻璃时从硅酸盐形成开始到玻璃形成阶段 结束大约共需32min,其中硅酸盐形成只需3-4min,而玻璃形成却需要 28-29minm。 5.1.2.2玻璃形成过程动力学 A玻璃组成的影响 玻璃组成对熔化速率的影响如下式所示。 一般工业玻璃: (5-1) 硼酸盐玻璃 w(SiO,)+Al,O,) K,-N0,+k,o)+05mB,0 (5-2) 铅硅酸盐玻璃: wSi0,) K,=w0,+wK.O)+0125mPO (5-3) 式中,K,为熔化速率常数,它是一个无因次值,表示玻璃相对难熔 的特征值,K,值愈大,熔化愈困难,见表5-5所示:w(SO2)、w(A2O3) w(Na2O入、w(K,O)、w(B,O,、w(PbO)分别为相应氧化物在玻璃 中的质量百分数 表55与K、值相应的玻璃类别或熔化温度 玻璃类别 Jena 的钙硅冕牌璃 Pyrex 1450-146 或培化温 1420酸盐玻1380-140 1320-134燧无 玻璃 0 0 玻璃 度C 璃 璃 K值 8.47.9 65.54.8-548 422.5
B石英颗粒溶解与扩散的影响 石英颗粒在熔体中的溶解,首先是固体表面发生溶解,而后溶解的 S02自砂粒表面向硅酸盐熔体进行扩散,而扩散阶段是过程中进行得最 慢的阶段。单位积扩散速率为 盛岛 (5-4 式中D一扩散系数: dc/dx- 在扩散方向的浓度梯度: 9 一扩散面积: dn/dt 在单位时间内扩散量 石英颗粒在熔体中的溶解速率可用下式计算: k (5-5) 式中K。一温度及表面影响系数: [SiO2]- 溶解终了时单位体积中SiO2的质量: Na,O]一溶解终了时单位体积中Na0的质量。 C石英颗粒大小的影响 石英颗粒的大小对玻璃形成时间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T=Kr (5-6) 式中t一玻璃形成时间,min: 原始石英颗粒半径,cm: K1一一与玻璃组成和实验温度有关的常数,SiO273.5%,Ca0 10.5%,Na016%的玻璃,试验温度为1390℃时,K1=8.2×10°
图5-11所示为玻璃形成时间与石英砂颗粒半径的关系。由图可见, 石英颗粒愈小,反应时间愈短,玻璃形成速率愈快。 200 图5.11玻璃形成时间与 石英砂颗粒半径r的关系 D熔融体温度的影响 熔融体温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为: t=ae hi (5-7) 式中t一玻璃形成时间: T一熔融体温度: a,b- 与玻璃组成和原料颗粒度有关的常数,对窗玻璃而言, a=101256,b=0.00815。即熔体温度愈高,玻璃形成时间愈短,玻璃 形成速率愈快。 E加速剂的影响 引入氟化合物、氧化砷、硝酸盐、硼酸盐、铵盐等,均能加速玻璃 的形成过程。萤石(CaFz)、硅氟化钠(NaSiF6)和冰晶石(Na2AF6 等氟化物的加速作用主要是:它能降低玻璃液的黏度及提高玻璃液的透 热性。另外,S证:气体也有助于澄清过程的进行。由于氟化物的排出, 将损害人体健康,已逐渐被其他加速剂所代替。B,0,是极有效的加速 剂,能降低玻璃的黏度,加速澄清和均化,应用1.5%的B,O,可使池窑 生产率提高15%20%。但价贵,使用上受到限制。As203与KN0,混 合物能使F©O转化为FcO,生成无色铁砷酸盐络合物,提高玻璃的透 明度,增高透热性,并放出含氧气体,加速熔制。(NH)2S04在350℃ 熔化,加速反应。它放出的气体起均化作用,并可以吸附在配合料颗粒 的表面,与之进行中间反应,从而加速了熔融的进行。如果NH)2SO: 8
与CaF2合用,在低温阶段可生成活性混合物CaF2-CaSO4,此混合物在 960℃以下熔融,使液相提前出现,加速了玻璃的形成过程,对熔制无 碱玻璃来说具有特别意义。如果用含锂矿物引入L20,可降低玻璃液的 黏度和加速熔化澄清的作用。 5.1.3玻璃液的澄清 玻璃的澄清即是使玻璃液继续加热,降低熔体黏度,排除可见气泡 的过程。 5.1.3.1玻璃中气体的种类 由于配合料的分解、部分组分的挥发、氧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玻 璃与气体介质及耐火材料的相互作用等原因而析出大量气体。其中大部 分将逸散,剩余的大部分溶解于玻璃液中,少部分以气泡形式存在于玻 璃液中。某些气体与玻璃液中某种成分重新形成化合物。因此,玻璃中 的气体主要状态有可见气泡、溶解的气体、化学结合的气体。此外,尚 有吸附在玻璃熔体表面上的气体。在这些气体中,最为常见的气体有: CO2、O2、N2、H20,SO2、C0等,此外,尚有H2、NO,NO2及惰性气 休 5.1.3.2气体的转移与平衡 澄清的实质是去除可见起泡,其基本过程为:首先使气泡中的气体、 窑内气体与玻璃液中物理溶解和 化学结合的气体之间建立平衡,再 炉气体 使可见气泡漂浮于玻璃液的表面 或溶解于玻璃液中而加以消除 结论:气体间的转移与平衡取 决于澄清温度、炉气压力与成分、 Po 气泡中气体的分压和种类、玻璃成 R<。 分和气体在玻璃液中的扩散速率 图513澄清时气体的转移 等。 (以某气体分压P示之) 5.1.3.3澄清过程与方式 排除玻璃液中的气泡有两种同时进行的方式。大于临养泡径的气泡 由液内升到液面,而后破裂进入窑内空间:小于临界泡径的气泡在玻璃 液表面张力作用下溶解于玻璃液消失。 9
A气泡的漂浮上升逸散 气泡体积增大加速上升,漂浮出玻璃液表血后破裂消散,主要在熔 化部进行。气泡大小和玻璃液的黏度是气泡能否漂浮的决定因素 B气泡的收缩溶解消除 气泡消除与表面张力引起的气泡 内压力的变化有关,玻璃液中溶解的 气体与玻璃液中气泡内气体的压力达 到平衡时,气泡里气体的压力,可用 下式来表示。 图516气泡大小与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 P-P+pght 20 (5-11) 式中:P一气泡内气体的压力,Pa: P,一玻璃液面上的大气压力,Pa: pgh一玻璃液柱的静压,Pa: 熔体的密度,kgm: g一重力加速率,ms2: h一气泡距离液面的高度,m: 。一玻璃液的表面张力,Nm: r一气泡的半径,m。 通常气泡直径小于10μ以下时,气泡内压力急剧增大,这样的小气 泡就很容易在玻璃液中溶解消失。 5.1.3.4影响港清的因素 (1)配合料组成。气体率过大,泡沫过多,延长澄清,气泡难除。 气体率过小,形成不了强烈的翻腾,气泡难除。配合料分层,局部化学 反应迟缓,则形成大量小气泡。 (2)澄清温度。澄清温度比熔化温度要高一些。但过高,玻璃液 在高温时黏度降低,容易渗透到耐火材料的微小孔道里,将其中所含气 体排出,产生微小气泡:此外,也会加剧侵蚀,使耐火材料中的A1O 溶于玻璃液中,增加了玻璃液的钻度,亦不利于澄清, (3)澄清时间。通常延长澄清时间有利于排除气泡。 (4)机械搅拌、机械鼓泡或超声波作用。进行机械搅拌或鼓泡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