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 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 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 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 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 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课文揣摩与拓展 1.《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1章写 第2、3章写 第4、5章写 第6章写 全诗体现了 2.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 (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 的艺术手法 内容 艺术手法: (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 其反义词是。请写出 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ˆ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 面的特色: 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24.《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一.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 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经” 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 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 “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 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二、课文揣摩与拓展 1.《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1章写 第2、3章写 第4、5章写 第6章写 全诗体现了 2.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 (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 的艺术手法。 内容: 艺术手法: (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 ,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 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 面的特色: 。 3.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秦风·兼葭 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 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ˆ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 的水道。④晞(x):晒干。⑤湄(me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升高: 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i):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 (si):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①)沚(zhi):水中高地。 (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 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 (3)把第1、2两章改写成新诗 第1章 第2章 《十五从军征》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八十始( )得归 松柏冢累累( )谷持作饭并上生旅( )葵 羹饭-( )时熟 不知贻( )阿谁 2.按要求填空 (1)本诗选自《 》,“乐府”原是 的名称,后人把 也称作“乐府”。 (2)本诗中表现从征历时之久的诗句是—;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 中凄凉景象的句子是 ;暗示老人孤苦哭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 是
秦风·兼葭 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②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宛 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 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⑨。溯洄从之,道 阻且右⑩;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⑾。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 的水道。④晞(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 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 (sì):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⑾沚(zhǐ):水中高地。 (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 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 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 答: 。 (3)把第1、2两章改写成新诗。 第1章: 。 第2章: 。 《十五从军征》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八十始.( )得归 松柏冢累累..( ) 舂.( )谷持作饭 井上生旅.( )葵 羹饭一.( )时熟 不知贻.( )阿谁 2.按要求填空。 (1)本诗选自《 》,“乐府”原是 的名称,后人把 也称作“乐府”。 (2)本诗中表现从征历时之久的诗句是———— ;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 中凄凉景 象的句子 是 ; 暗示老人 孤苦哭 伶仃, 无依无靠 的诗句 是
3.本文主人公家里还有哪些人?(用原文回答) 4.本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有何作用? 5.诗歌的主题在于表现 6.给本文再设一个问题,并给予回答。(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 7.战争是残酷的,可对于日益猖狂的台独势力,我国在提倡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同 时,为什么还要冒着战争的危险,声称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 〈送别〉 1.“杨柳、杨花”影射什么?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借问话,表达了 〈清平乐·村居〉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茅( )檐 相媚( )好 翁媪( 无赖( 2.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溪上凊青青草。 B.醉里吴音/相媚好, C.大儿锄豆溪东, D.最喜小儿/无赖, 3.按要求填空 (1)辛弃疾,字 号,我国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许多词
3.本文主人公家里还有哪些人?(用原文回答) 4.本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有何作用? 5.诗歌的主题在于表现 。 6.给本文再设一个问题,并给予回答。(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 7.战争是残酷的,可对于日益猖狂的台独势力,我国在提倡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同 时,为什么还要冒着战争的危险,声称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 〈送别〉 1.“杨柳、杨花”影射什么? 。 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借问话,表达了 。 〈清平乐·村居〉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茅.( )檐 相媚.( )好 翁媪.. ( ) 无赖.( ) 2.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溪上/青青草。 B.醉里吴音/相媚好, C.大儿/锄豆/溪东, D .最喜/小儿/无赖, 3.按要求填空 (1)辛弃疾,字 ,号 ,我国 时期著名的 词人,他的许多词
都抒发了他 的宏伟志愿,如《 (2)本文中描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诗句 是 ,描写一家人活动的具体诗句 是 4.“最喜小儿无赖”,你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小儿”的顽皮? 5.本文描绘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它又是如何传达出诗人的爱国情怀的 这种宁静的田园生活还出现在他的哪一首词当中? 6.写出二句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句来?(课内外都可) 〈朝天子·咏喇叭〉 1、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 形式包 括 种形式。主要形式有 小令: 。套数: 2、这首散曲可分为层;各层意思是什么? 3、这首小曲的思想内涵是 这首散曲以一个字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5、作者 号 人,从年轻时起即鄙视 功名,筑楼髙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 亦有 的佳作,有《
都抒发了他 、 的宏伟志愿, 如《 》。 (2)本文中描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诗句 是 ,描写一家人活动的具体诗句 是 。 4.“最喜小儿无赖”,你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小儿”的顽皮? 5.本文描绘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它又是如何传达出诗人的爱国情怀的? 这种宁静的田园生活还出现在他的哪一首词当中? 6.写出二句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句来?(课内外都可) 〈朝天子·咏喇叭〉 1、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 、 、 。形式包 括 、 、 、 三种形式。主要形式有 、 。 小令: 。套数: 。 2、这首散曲可分为 层;各层意思是什么? 3、这首小曲的思想内涵是: 。 4、这首散曲以一个 字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5、作者 ,字 ,号 , 人,从年轻时起即鄙视 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 亦有 的佳作,有《 》
《采薇》答案 二.1.第1章:戍卒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不得归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2、3章:军旅生活之苦。 第4、5章:战争场面 第6章: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全诗: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1)内容:由驻防地盛开棠棣之花的环境,引出将帅所乘的高大兵车 艺术手法:以环境的优美反衬战争的激烈;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引出描写对象 (2)雄性的鸟兽 牝鸡司晨、牝牡骊黄牡牝不分 (3)本诗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诗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 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马“业业”,“骙骙”“翼翼”,写“象弭”“鱼服”,让人想象到战争的惨 烈 3.(1)D.(2)这种表达形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助于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人物的性 格,渲染环境气氛,还能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3)略。 《十五从军征》答案: 1.才:连续不断的样子;把谷类的壳捣掉;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同时:送,赠送。 2.(1)《乐府诗集》,音乐机关,乐府机关所采用的配乐的诗 (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3.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4。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能通过 路人说出的哀景来写出哀情,环境描写写出了家中的荒凉景象,动作神态描写写出老兵举目无亲孤 身一人而又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或:多侧面地分步骤地传达出主人公凄凉悲伤的感情不断加深的 过程)。5。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劳动人民身受其害,以及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意 思对即可) 6.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句子的赏析、表达方式等任何一个角度去设题。 7.当今台独势力猖獗,如果台独分子关掉和平的大门而恣意迈开台独实质性的步伐的话,我们 也只有采用正义的战争去维护领土的完整去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送别〉答案:1、以“杨柳、杨花”之“杨”谐“杨广”之“杨”,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影射 讽刺“杨广”隋帝荒淫无道,祸国殃民。2、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 到几时 〈清平乐村居〉答案 1.茅屋;相互说喜爱要好的话:老妇人;顽皮2.D 3.(1)幼安稼轩南宋爱国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 4.卧剥5.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可以反衬出词人心中的不平静,同时也可以折射出诗人不仅希 望“醉里吴音相媚好”,更希望异邦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也能享受这种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 6.示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朝天子·咏喇叭〉答案: 1、抒情、写景、叙事,小令、带过曲、套数,小令、套数 2、三,第一层: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第二层:讽刺宦官依仗权势 作威作福。喇叭到则官船到则民遭殃。第三层:写宦官压迫、掠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 3、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丑恶嘴脸。宦官本是 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横行霸道。 4、吹,吹之声:腔儿大:吹之功用:全仗你抬声价:吹之恶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水尽鹅 飞 5、王磐(约1470一约1530),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同情人民疾苦、讥讽 时政。《王西楼乐府》
《采 薇》答案 一.D; 二.1.第1章:戍卒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不得归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2、3章:军旅生活之苦。 第4、5章:战争场面。 第6章: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全诗: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1)内容:由驻防地盛开棠棣之花的环境,引出将帅所乘的高大兵车。 艺术手法:以环境的优美反衬战争的激烈;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引出描写对象。 (2)雄性的鸟兽 牝 牝鸡司晨、牝牡骊黄 牡牝不分。 (3)本诗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诗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 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马“业业”,“骙骙”“翼翼”,写“象弭”“鱼服”,让人想象到战争的惨 烈。 3.(1)D .(2)这种表达形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助于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人物的性 格,渲染环境气氛,还能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3)略。 《十五从军征》答案: 1. 才;连续不断的样子;把谷类的壳捣掉; 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同时;送,赠送。 2.(1)《乐府诗集》,音乐机关,乐府机关所采用的配乐的诗 (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3.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4。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能通过 路人说出的哀景来写出哀情,环境描写写出了家中的荒凉景象,动作神态描写写出老兵举目无亲孤 身一人而又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或:多侧面地分步骤地传达出主人公凄凉悲伤的感情不断加深的 过程)。5。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劳动人民身受其害,以及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意 思对即可) 6.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句子的赏析、表达方式等任何一个角度去设题。 7. 当今台独势力猖獗,如果台独分子关掉和平的大门而恣意迈开台独实质性的步伐的话,我们 也只有采用正义的战争去维护领土的完整去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送别〉答案:1、以“杨柳、杨花”之“杨”谐“杨广”之“杨”,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影射 讽刺“杨广”隋帝荒淫无道,祸国殃民。2、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 到几时。 〈清平乐村居〉答案: 1.茅屋 ;相互说喜爱要好的话;老妇人;顽皮 2.D 3.(1)幼安 稼轩 南宋 爱国 抗金报国 收复中原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小儿)溪头卧剥莲蓬。 4.卧剥5.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可以反衬出词人心中的不平静,同时也可以折射出诗人不仅希 望“醉里吴音相媚好”,更希望异邦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也能享受这种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 6.示例: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朝天子·咏喇叭〉答案: 1、抒情、写景、叙事,小令、带过曲、套数,小令、套数。 2、三,第一层: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第二层:讽刺宦官依仗权势 作威作福。喇叭到则官船到则民遭殃。第三层:写宦官压迫、掠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 3、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丑恶嘴脸。宦官本是 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横行霸道。 4、吹,吹之声:腔儿大;吹之功用:全仗你抬声价;吹之恶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水尽鹅 飞。 5、 王磐 (约1470一约1530),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同情人民疾苦、讥讽 时政。《王西楼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