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2016.6 第一部分(25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派(qian) ②阔(chub ③卷(hi)浩繁④(yi)误良机 2.下面两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树木剪裁了更多的树荫,复盖着村庄。又大又圆的月,穿唆在树影花影间,田里归 来的人,心地都那么纯洁。 月在林中,印亮了彩色的树叶,似有一阵光和雾在蒸腾弥漫。远方,月光像水一样 倾泻在大地上,游子情不自禁地弯腰鞠起一捧,面对故乡的方向,轻轻地、慢慢地洒出 去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10分) ①长风万里送秋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 (《论诗》) ⑥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⑦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⑧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韩愈《马说》) 4.名著阅读。(5分) ①鲁提辖性格粗中有细,请说出在拳打镇关西过程中能体现出他细心的三个细节。(3分) ②《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请说出他们是谁,在什么地方打虎。(2分) 5.结合语境,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D)(2分)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你储蓄了 在耕耘的时 候,你储蓄了 在旅行的时候,你储蓄了 在微笑的时候,你储蓄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2016.6 第一部分(25 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派(qiǎn) ②阔(chuò) ③卷(zhì) 浩繁 ④(yí) 误良机 2. 下面两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树木剪裁了更多的树荫,复盖着村庄。又大又圆的月,穿唆在树影花影间,田里归 来的人,心地都那么纯洁。 月在林中,印亮了彩色的树叶,似有一阵光和雾在蒸腾弥漫。远方,月光像水一样 倾泻在大地上,游子情不自禁地弯腰鞠起一捧,面对故乡的方向,轻轻地、慢慢地洒出 去。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10 分) ①长风万里送秋雁,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 》)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 。 ( 《论诗》) ⑥晓镜但愁云鬓改, 。 (李商隐《无题》) ⑦君问归期未有期, 。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⑧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韩愈《马说》) 4. 名著阅读。(5 分) ①鲁提辖性格粗中有细,请说出在拳打镇关西过程中能体现出他细心的三个细节。(3 分) ②《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请说出他们是谁,在什么地方打虎。(2 分) 5.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D) (2 分)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你储蓄了 ;在耕耘的时 候,你储蓄了 ;在旅行的时候,你储蓄了 ;在微笑的时候,你储蓄 了
A一个希望片风景个快乐一粒种子 B.一片风景个希望个快乐粒种子 C.一个快乐粒种子片风景一个希望 D.一个希望 粒种子 片风景个快乐 第二部分(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6分)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3分) 7.作者引用“燕然未勒”的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情坏?(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6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内 (《刻舟求剑》)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
A.一个希望 一片风景 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 B.一片风景 一个希望 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 C.一个快乐 一粒种子 一片风景 一个希望 D.一个希望 一粒种子 一片风景 一个快乐 第二部分(45 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6-7 题。(6 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 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3 分) 7. 作者引用“燕然未勒”的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情坏?(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6 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8.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内 (《刻舟求剑》) B.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
C.色愈恭,礼愈至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核舟记》) D.或遇其叱咄 或王命急宣 (《三峡》) 9.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加点“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活板》) B.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D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10.本文作者求师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11-12题。(7分) 欧阳晔决狱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 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女也!”囚 徉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 囚泣涕而服罪。 (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 1l.,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①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3分) ②囚伴为不知所以。(2分) 12.从欧阳晔决狱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7分) 大地的震动 ①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 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造成 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②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 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
C. 色.愈恭,礼愈至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核舟记》) D. 或.遇其叱咄 或.王命急宣 (《三峡》) 9.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加点“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活板》) B.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D.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10. 本文作者求师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2 分)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 11-12 题。(7 分) 欧阳晔决狱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致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 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女也!”囚 徉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 囚泣涕而服罪。 (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 分) ①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3 分) ②囚佯为不知所以。(2 分) 12. 从欧阳晔决狱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5 题。(7 分) 大地的震动 ①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 500 万次地震,不过 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 1 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 100 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造成 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②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 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
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 颤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将震 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η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 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据 测定,汉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③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 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 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也就是说,汶川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 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④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 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 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 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⑤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 的程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震级与烈度的 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 坏程度。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 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⑥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几种地震。 种是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叫陷落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 地下的空洞坍塌而引起的地面震动。再一种是由于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地震,叫人工 地震。这几种地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⑦地震产生的根源在地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微观 和宏观的征兆。比如,大地震发生以前地形会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也会 发生变化,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也会有异 常的反应。有时,地震出现之前,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 白等颜色的地光。 ⑧现在,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地震观測台站,观测、记录、分析各种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 数据。但是,地震测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日前还是个世界难题,这方面还有大量 工作要做。准确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 颤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将震 源深度小于 70 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 70 至 300 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 300 千米 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据 测定,汉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 20 千米。 ③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 氏分级表,共分 9 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 8.9 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 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 30 多倍。也就是说,汶川的 8 级地震的能量是 7 级地震的 30 多倍, 是 6 级地震的约 1000 倍。 ④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 5 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 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 震,震级大于 1 小于 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 3 小于 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 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 5 小于 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 7 级和 7 级以上, 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⑤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 的程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 12 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 11 级。震级与烈度的 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 坏程度。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 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⑥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几种地震。 一种是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叫陷落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 地下的空洞坍塌而引起的地面震动。再一种是由于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地震,叫人工 地震。这几种地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⑦地震产生的根源在地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微观 和宏观的征兆。比如,大地震发生以前地形会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也会 发生变化,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也会有异 常的反应。有时,地震出现之前,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 白等颜色的地光。 ⑧现在,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站,观测、记录、分析各种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 数据。但是,地震测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这方面还有大量 工作要做。准确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13.地震破坏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3分) 14.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震级与烈度的联系与区别。(2分) 15.面是依据本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地震进行的分类,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根据人是否有感觉,可分为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 B根据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可分为破坏性地震和非破坏性地震。 C.根据是否有人为因素,可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D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和非构造地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19分) 琴王(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A他的琴声里,有清晨 撩人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淸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舂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 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晩准时拉动他的琴弦。当夕阳对着 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 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 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 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晩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泆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 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 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 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 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B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的第一声鸡鸣 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 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 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 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13. 地震破坏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3 分) 14.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震级与烈度的联系与区别。(2 分) 15. 面是依据本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地震进行的分类,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根据人是否有感觉,可分为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 B.根据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可分为破坏性地震和非破坏性地震。 C.根据是否有人为因素,可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D.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和非构造地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19 分) 琴王(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A 他的琴声里,有清晨 撩人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 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当夕阳对着 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 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 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 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 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 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 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 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B 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的第一声鸡鸣 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 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 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 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 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 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最后,在他悠扬 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 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原载《小小说月刊》2004年第13期) 16.读完全文,你认为他被人们称为“琴王”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18.这篇小说中,A、B两处的语句完全相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9.联系前后文,请说说“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4 20.小说的最后一段“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仅有一句话,你认为可以删去吗?请简述 你的理由。(4分) 第三部分(60分) 21.作文。(60分) 请以“与 同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及所在学校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 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 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最后,在他悠扬 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 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原载《小小说月刊》2004 年第 13 期) 16. 读完全文,你认为他被人们称为“琴王”的原因是什么?(4 分) 17.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 分) 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18. 这篇小说中,A、 B 两处的语句完全相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19. 联系前后文,请说说“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4 分) 20. 小说的最后一段“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仅有一句话,你认为可以删去吗?请简述 你的理由。(4 分) 第三部分(60 分) 21. 作文。(60 分) 请以“与 同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及所在学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①遣②绰③秩④贻2.复-覆唆-梭印--映鞠--掬 3①对此可以酣高楼②怀旧空吟闻笛赋 ③古道西风瘦马④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 ⑤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⑥夜吟应觉月光寒 ⑦巴山夜雨涨秋池⑧安求其能千里也 4①他知道店小二要看管金氏父女先到店里打了店小二让金氏父女离开;怕店小二追赶金 氏父女,他在店里做了两个时辰等金氏父女走得远了才往状元桥去;他要去找郑屠为了要个 理由先三番找茬再打郑屠;把郑屠打死后又说他诈死,借机离开。 ②李逵在沂岭杀四虎,武松在景阳冈打虎 5.D 6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归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7.“燕然未勒”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尚未建功,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乡 的打算呢?写出了作者为国家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励鼓舞。 8.D 9.C 10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在读生活之苦 1①让他们坐在庭院中,除去他们的手铐和脚镣,给他们吃的喝的 ②这个囚犯假装不知道什么原因 12做事要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 13.(1)与震源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浅,破坏力越大。(2)与震级有关。震级越大,破坏力 越大。(3)与烈度有关。烈度越强,破坏力越大 14联系:震级与烈度成正比。区别:政绩是固定的,烈度是变化的。15B 16.(1)演奏水平高,有很强的感染力,让听者感到幸福和充实。(2)精神境界高,面临洪 水不慌不忙,用琴声唤醒人们的良知,用身体的死亡完成精神的升华。 17比喻,把洪水比作蟒蛇、死神,生动形象,突出环境的险恶,同时为下文变现琴声的精 神做铺垫 18两处的具体作用不同。前一处重在表现他的演奏水平高;后一处重在表现他的琴技对身 处困境中的人们影响,同时也表现了他的精神境界 19这句话是琴王的琴声安慰了人们,让人们陶醉、忘我,也忘记了所处的险境,不再惊慌 绝望,而变得心情平静如水。让人们听琴后的反映除了琴王高超的弹琴水平和高尚的精神境 界 20.不可以删去。“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琴声停止,说明琴王已经遇难:因一部红突 出小说的悲壮气氛:同时有助于表现琴王这一形象,演奏到生命的最后一秒才停止,更能显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①遣 ②绰 ③秩 ④ 贻 2.复----覆 唆----梭 印-----映 鞠----掬 3.①对此可以酣高楼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 ③古道西风瘦马 ④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 ⑤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⑥夜吟应觉月光寒 ⑦巴山夜雨涨秋池 ⑧安求其能千里也 4.①他知道店小二要看管金氏父女 先到店里打了店小二让金氏父女离开;怕店小二追赶金 氏父女,他在店里做了两个时辰等金氏父女走得远了才往状元桥去;他要去找郑屠为了要个 理由先三番找茬再打郑屠;把郑屠打死后又说他诈死,借机离开。 ②李逵在沂岭杀四虎,武松在景阳冈打虎 5.D 6.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归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7.“燕然未勒”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尚未建功,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乡 的打算呢?写出了作者为国家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励鼓舞。 8.D 9.C 10.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在读生活之苦。 资*源%库11.①让他们坐在庭院中,除去他们的手铐和脚镣,给他们吃的喝的。 ②这个囚犯假装不知道什么原因。 12.做事要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 13.(1)与震源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浅,破坏力越大。(2)与震级有关。震级越大,破坏力 越大。(3)与烈度有关。烈度越强,破坏力越大。 14.联系:震级与烈度成正比。区别:政绩是固定的,烈度是变化的。 1 5.B 16.(1)演奏水平高,有很强的感染力,让听者感到幸福和充实。(2)精神境界高,面临洪 水不慌不忙,用琴声唤醒人们的良知,用身体的死亡完成精神的升华。 17.比喻,把洪水比作蟒蛇、死神,生动形象,突出环境的险恶,同时为下文变现琴声的精 神做铺垫。 18.两处的具体作用不同。前一处重在表现他的演奏水平高;后一处重在表现他的琴技对身 处困境中的人们影响,同时也表现了他的精神境界。 19.这句话是琴王的琴声安慰了人们,让人们陶醉、忘我,也忘记了所处的险境,不再惊慌、 绝望,而变得心情平静如水。让人们听琴后的反映除了琴王高超的弹琴水平和高尚的精神境 界。 20.不可以删去。“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琴声停止,说明琴王已经遇难;因一部红突 出小说的悲壮气氛;同时有助于表现琴王这一形象,演奏到生命的最后一秒才停止,更能显
出琴王非比寻常的精神境界:也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和回味。 21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等次 一类卷 二类卷 类卷 四类卷 五类卷 赋分 560分51-55分|45-50分 38-44分 37分以下 项目 中心明确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确 内容 文不对题 内容充实内容实在内容比较实在内容空泛 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言不通顺 语言 语言流畅 文理不通 偶有语病有少量语病语病较多 结构完整结构完整 构基本完整结构不完整 结构 层次混乱 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层次比较清楚层次不清楚 评分注意事项 ①内容、语言、结构三项条件都具备,可得该类卷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 于下一类者,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下一类者,可得该类卷 的下限分 ②关于语病 这里的语病是指明显的语法、修辞或逻辑上的错误,不是明显的语病不计。“偶有语病”是 指明显的病句不超过2个,“少量语病”是指明显的病句不超过4个。 ③关于书写 卷面整洁,书写格式正确,字体美观,另加3分:卷面整洁,书写格式正确,字体端正,另 加2分;卷面整洁,书写格式正确,字迹清楚,另加1分。加分的前提是“卷面整洁,书写 格式正确”。加3分者应经阅卷组长同意 卷面脏乱,扣1分:字迹潦草扣1-2分。卷面、书写扣分累计不超过3分 标点符号明显错误较多的扣1分;错别字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 ④不足6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⑤如遇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的试卷,一律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
出琴王非比寻常的精神境界;也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和回味。 21.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等次 赋分 项目 资*源%库一类卷 56-60 分 二类卷 51-55 分 资*源%库三类卷 45-50 分 四类卷 38-44 分 五类卷 37 分以下 内容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 内容实在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实在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文不对题 语言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语言基本通顺 有少量语病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文理不通 结构 结构完整 条理清晰 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比较清楚 结构不完整 层次不清楚 层次混乱 评分注意事项: ①内容、语言、结构三项条件都具备,可得该类卷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 于下一类者,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下一类者,可得该类卷 的下限分。 ②关于语病 这里的语病是指明显的语法、修辞或逻辑上的错误,不是明显的语病不计。“偶有语病”是 指明显的病句不超过 2 个,“少量语病”是指明显的病句不超过 4 个。 ③关于书写 卷面整洁,书写格式正确,字体美观,另加 3 分;卷面整洁,书写格式正确,字体端正,另 加 2 分;卷面整洁,书写格式正确,字迹清楚,另加 1 分。加分的前提是“卷面整洁,书写 格式正确”。加 3 分者应经阅卷组长同意。 卷面脏乱,扣 1 分;字迹潦草扣 1-2 分。卷面、书写扣分累计不超过 3 分。 标点符号明显错误较多的扣 1 分;错别字 3 个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3 分为止。 ④不足 600 字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 ⑤如遇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的试卷,一律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