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清楚,并 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 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qin)佩②真▲(zhi)③惊▲(cha)④热▲(chen)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生命的过程,就是消费时间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只 有正确地决择、运用。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它不会趋炎赴势地扭曲自己的形 象,亵读自己灵魂的线条,更不会让自己洁净的心灵染上污垢。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 小溪,永远全神贯注、乐观艰毅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6分) ①人生在世不称意,▲ (李白 ② ,相伴过年华。 (葛天民《迎燕》)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4.名著阅读。(4分) 《水浒传》中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 斧排头砍到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 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 便问“阿嫂信息” ①文中的“他”是 “他”的绰号是 (2分) ②除上面资料所述内容外,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个故事。(2分) 5.阅读下面这段介绍枫桥景区的文字,从中概括出游人去枫桥景区游览的三大理由。(2分) 枫桥景区历史悠久,隋唐以来由古运河孕育出繁荣的枫桥古镇:始建于梁代的寒山寺 香火延续至今;明代抗击倭寇,留下遗迹铁岭关、成为苏州西大门的一道屏障 近年来景区又恢复了唐灯、明清街坊、江枫草堂、惊鸿渡等旧观:增添了古戏台、 隐村、听钟桥等民俗建筑:“漕运展示馆”介绍和展示了漕运历史文化:“苏艺名人坊” 集了苏州十几位民间艺术大师,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给枫桥增添了新的内涵 枫桥景区由枫桥大街和寒山寺弄两条步行街组成,一面临河,蜿蜒曲折,保持了家家尽 枕河的景象,具有典型的运河水乡风貌。明清建筑,风貌古朴:古桥古寺,塔影巍峨,渔火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 2014-2015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0 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写清楚,并 用 2B 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 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0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 ▲ (qīn)佩 ②真 ▲ (zhi) ③惊 ▲ (chà) ④热 ▲ (chén)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生命的过程,就是消费时间的过程。在时间面前,最伟大的人也无逆转之力。我们只 有正确地决择、运用。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它不会趋炎赴势地扭曲自己的形 象,亵读自己灵魂的线条,更不会让自己洁净的心灵染上污垢。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 小溪,永远全神贯注、乐观艰毅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6 分) ①人生在世不称意, ▲ 。 (李白《 ▲ 》) ② ▲ ,相伴过年华。 (葛天民《迎燕》)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 。 ( ▲ 《渔家傲》)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 ▲ 。 (赵翼《论诗》) 4.名著阅读。(4 分) 《水浒传》中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 斧排头砍到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 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 便问“阿嫂信息”…… ①文中的“他”是 ▲ ,“他”的绰号是 ▲ 。(2 分) ②除上面资料所述内容外,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个故事。(2 分) ▲ 5.阅读下面这段介绍枫桥景区的文字,从中概括出游人去枫桥景区游览的三大理由。(2 分) 枫桥景区历史悠久,隋唐以来由古运河孕育出繁荣的枫桥古镇;始建于梁代的寒山寺 香火延续至今;明代抗击倭寇,留下遗迹铁岭关、成为苏州西大门的一道屏障。 近年来景区又恢复了唐灯、明清街 坊、江枫草堂、惊鸿渡等旧观;增添了古戏台、渔 隐村、听钟桥等民俗建筑;“漕运展示馆”介绍和展示了漕运历史文化;“苏艺名人坊”聚 集了苏州十几位民间艺术大师,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给枫桥增添了新的内涵。 枫桥景区由枫桥大街和寒山寺弄两条步行街组成,一面临河,蜿蜒曲折,保持了家家尽 枕河的景象,具有典型的运河水乡风貌。明清建筑,风貌古朴:古桥古寺,塔影巍峨,渔火
霜钟,诗意绵绵;古运河,涛声依旧。枫桥景区已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第二部分(40分)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到乡翻似烂柯人”中借用“王质烂柯”典故,暗示了什么?(2分) 7.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两句诗除了表现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 及坚韧不拔的意志,还有什么作用?(2分) 阅读《口技》中的文字,完成8-9题。(4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下列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 A.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贴(《活板》) C.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口技》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后,用“而已”结尾,有何作用?(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10-11题。(7分) 吴越间,有一丐子,编茅为舍,居于南坡。尝畜一猴,教以盘铃傀儡,演于市以济朝 夕 每得食,与猴共,虽严寒暑雨,亦与猴俱。相依为命,若父子然。如是者十余年,丐子老且 病,不能引猴入市。猴每日长跪道旁,乞食养之,久而不变。 及丐子死,猴乃悲痛旋绕,如人子悲痛状。哀毕,复长跪道旁,凄声俯首,引掌乞钱 不终日,得钱数贯,悉以绳钱入市中,至棺肆不去。匠果与棺,仍不去,伺担者辄牵其衣裾 担者为其担棺至南坡,殓丐子埋之。猴复于道旁乞食以祭。祭毕,遍拾野之枯薪,廪于墓侧, 取向时傀儡置其上焚之,乃长啼数声,自赴烈焰中死。行道之人,莫不惊叹而感其义,爰作 义猴冢 (选自《义猴传盐城宋曹射陵会秋堂文集》,有改动) 【注】傀倡:木偶。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虽严寒暑雨,亦与猴俱
霜钟,诗意绵绵;古运河,涛声依旧。枫桥景区已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 第二部分(40 分)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 6—7 题。(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到乡翻似烂柯人”中借用“王质烂柯”典故,暗示了什么?(2 分) ▲ 7.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两句诗除了表现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 及坚韧不拔的意志,还有什么作用?(2 分) ▲ 阅读《口技》中的文字,完成 8—9 题。(4 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下列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 分) ( ▲ ) A.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B.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贴 (《活板》) C.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口技》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送东阳马生序》) 9.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后,用“而已”结尾,有何作用?(2 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 10—11 题。(7 分) 吴越间,有一丐子,编茅为舍,居于南坡。尝畜一猴,教以盘铃傀儡,演于市以济朝 夕。 每得食,与猴共,虽严寒暑雨,亦与猴俱。相依为命,若父子然。如是者十余年,丐子老且 病,不能引猴入市。猴每日长跪道旁,乞食养之,久而不变。 及丐子死,猴乃悲痛旋绕,如人子悲痛状。哀毕,复长跪道旁,凄声俯首,引掌乞钱。 不终日,得钱数贯,悉以绳钱入市中,至棺肆不去。匠果与棺,仍不去,伺担者辄牵其衣裾。 担者为其担棺至南坡,殓丐子埋之。猴复于道旁乞食以祭。祭毕,遍拾野之枯薪,廪于墓侧, 取向时傀儡置其上焚之,乃长啼数声,自赴烈焰中死。行道之人,莫不惊叹而感其义,爰作 义猴冢。 (选自《义猴传 盐城宋曹射陵会秋堂文集》,有改动) 【注】傀儡:木偶。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①虽严寒暑雨,亦与猴俱。 ▲
②猴复于道旁乞食以祭。 11.“丐子死”后,“自赴烈焰中死”前,义猴为主人做了哪几件事?(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4题。(8分) 快和慢 人生需要一种化解 ①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武功最强的是一位无名老僧,他轻描淡写的几招就把数位 绝顶高手全部打败。无名老僧曾这样阐释过:练功者每练成一项少林绝技的同时,自己的身 体都会遭受莫大伤害,并将有生命危险,所以,每练一种武功,都需要学习相应的佛法来化 解其中的戾气。最终,是越慈悲的人,武功越是高强。 ②想来,这位老僧道出了一个涵盖人生的大道理:人生中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一种化解。 ③我们的情绪需要化解。郁闷时,需要发泄来化解;伤心时,需要眼泪来化解;失意时 可一醉方休化解胸中块垒;仇恨时,则需胸襟与笑容来化解。化解后,心灵才会平衡,心绪 平和,然后,人生会重新进入阳光地带 ④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化解。每天静坐室内,或写着文字或面对着电脑屏幕,慢慢地,思 维迟钝,视力下降。时间久了,身体的健康就会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以动“治”静。走 出房间,来到自然中,用绿色养眼,用空气润肺,让鸟语叫醒耳朵,借花香恢复嗅觉。经此 化解,再回到学习或工作中去,我们必会精神百倍,心情舒畅,思维灵活,工作更加高效。 ⑤几天前看到一则消息,是说比尔·盖茨将从微软帝国转向慈善世界。这也是一种化解, 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不变的,一些人攫取了过多的财富,另一些人的财富必然会减少,进而造 成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仇富等社会问题。这时,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富翁就 会选择慈善来化解危机,以和谐社会关系,让别人认可自己。 ⑥人生离不开化解,就像生命离不开阳光和空气。不懂化解的人,人生观必然畸形,人 生道路必将褊狭,这样的人生必然存在危机:不懂化解的人,会拘泥不化,执迷不悟,钻入 牛角尖、走进死胡同,以致自己四处碰壁,寸步难行,永远无法窥得人生的另一番境界,无 法体会人生精彩有趣 ⑦化解,是一种人生智慧,懂得化解之道,就会于山重水复之际,走出迷津,豁然开朗 突见柳暗花明。化解,更是对某一件事件或某一生命时段的校正与反思。懂得化解之道,人 生就有所悟,有所得,精神修养就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时,我们离成功也更近一步了, (有改动) 12.文章开头引用《天龙八部》中无名老僧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13.文章⑥、⑦两段主要运用何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4.人生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化解?请结合全文回答。(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题。(17分) 青草 ①青草的味道在山间弥漫,就像村里的孩子在奔跑。二个孩子生在山里,就是山里的二 棵草。那些青青的草,生长在山里的任何地方。它们长在路边,甚至还会长到路的中间,任 来来往往的人踩着。到了晚上,它们就像没被踩过一样,抖一抖身上的土,继续生长。我猜 那是它们对人的依赖,顽皮地跟在人们的脚边 ②草长在河沟里,有水的滋润,就长得异常茂盛,那是命好的草。可是,一场雨下过
②猴复于道旁乞食以祭。 ▲ 11.“丐子死”后,“自赴烈焰中死”前,义猴为主人做了哪几件事?(3 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2—14 题。(8 分) 快和慢 人生需要一种化解 ①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武功最强的是一位无名老僧,他轻描淡写的几招就把数位 绝顶高手全部打败。无名老僧曾这样阐释过:练功者每练成一项少林绝技的同时,自己的身 体都会遭受莫大伤害,并将有生命危险,所以,每练一种武功,都需要学习相应的佛法来化 解其中的戾气。最终,是越慈悲的人,武功越是高强。 ②想来,这位老僧道出了一个涵盖人生的大道理:人生中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一种化解。 ③我们的情绪需要化解。郁闷时,需要发泄来化解;伤心时,需要眼泪来化解;失意时, 可一醉方休化解胸中块垒;仇恨时,则需胸襟与笑容来化解。化解后,心灵才会平衡,心绪 平和,然后,人生会重新进入阳光地带。 ④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化解。每天静坐室内,或写着文字或面对着电脑屏幕,慢慢地,思 维迟钝,视力下降。时间久了,身体的健康就会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以动“治”静。走 出房间,来到自然中,用绿色养眼,用空气润肺,让鸟语叫醒耳朵,借花香恢复嗅觉。经此 化解,再回到学习或工作中去,我们必会精神百倍,心情舒畅,思维灵活,工作更加高效。 ⑤几天前看到一则消息,是说比尔·盖茨将从微软帝国转向慈善世界。这也是一种化解, 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不变的,一些人攫取了过多的财富,另一些人的财富必然会减少,进而造 成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仇富等社会问题。这时,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富翁就 会选择慈善来化解危机,以和谐社会关系,让别人认可自己。 ⑥人生离不开化解,就像生命离不开阳光和空气。不懂化解的人,人生观必然畸形,人 生道路必将褊狭,这样的人生必然存在危机;不懂化解的人,会拘泥不化,执迷不悟,钻入 牛角尖、走进死胡同,以致自己四处碰壁,寸步难行,永远无法窥得人生的另一番境界,无 法体会人生精彩有趣。 ⑦化解,是一种人生智慧,懂得化解之道,就会于山重水复之际,走出迷津,豁然开朗, 突见柳暗花明。化解,更是对某一件事件或某一生命时段的校正与反思。懂得化解之道,人 生就有所悟,有所得,精神修养就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时,我们离成功也更近一步了。 (有改动) 12.文章开头引用《天龙八部》中无名老僧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 分) ▲ 13.文章⑥、⑦两段主要运用何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 分) ▲ 14.人生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化解?请结合全文回答。(3 分)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5—l9 题。(17 分) 青草 ①青草的味道在山间弥漫,就像村里的孩子在奔跑。一个孩子生在山里,就是山里的一 棵草。那些青青的草,生长在山里的任何地方。它们长在路边,甚至还会长到路的中间,任 来来往往的人踩着。到了晚上,它们就像没被踩过一样,抖一抖身上的土,继续生长。我猜 那是它们对人的依赖,顽皮地跟在人们的脚边。 ②草长在河沟里,有水的滋润,就长得异常茂盛,那是命好的草。可是,一场雨下过
河水毫不留情地将它们冲倒,冲走。河水退了之后,那些被冲倒的草,眨眨眼睛,又悄悄爬 起来:那些被冲走的草,,在水里打几个滚儿,不定被淤积到哪里,晕头转向地抓住一些 泥土,鼻青脸肿地继续生长 ③草们不仅长在路边、河沟,更多的长在田边、地头,更混 庄 生长 于是,农人就只能花费一年中大量的时间在地里锄草,可是那些草说锄就能锄尽吗?锄掉之 后,没多久,它们又捉迷藏一样在庄稼的身边探出头来。一代代农人就在庄稼地里年复一年 地与草纠缠不清。 ④这些孩子后来大多变成了锄草的农人,其实在地里锄草的每一个农人,都曾经是草 样生长过的孩子。每一个山里出生的孩子,都是路边或河沟里随便生长着的一棵草。孩子与 草们一起生长,孩子也就像草们一样地生长 ⑤我最初接触到的自然界中的生命,或许就是青草,在我只会爬的时候,就被带到院子 里或者大门外、路边,自己爬着爬着,就爬到了那些青草的面前,我用呀呀的语声,不知所 以地与它们打过招呼,就伸出了小手。我抓住一株青草,用力拔下,嫩嫩的绿叶上有着细细 的白色绒毛,被我拔断的地方渗出清亮的汁液,洁净,透明,一如我嘴边垂着的涎水。我在 草丛边爬过,随便抓着那些青草,青草的气息在我的身体里弥漫,这种气息融进我生长的每 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于是,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味道。这世界就是这样将如此 相似的生命气息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道理。 ⑥童年是人的一生中与周围环境最密切的时期,孩子们一边生长,一边将身边的一切都 存储在身体成长的记忆里。从一株草、一块石头、一棵树、一道墙,到一座房子、一条路、 一道河、一座山,所有的记忆都被牢牢地融进生长着的生命之中,就像一块砖、一块石头 掀沙土被垒进墙里。当身体停止了生长之后,身边的一切,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⑦在乡间长大的孩子,是很少有人看护的。大人下地干活,也将幼小的孩子带到地里, 放在路边、地头,任其像小猫小狗一样与青草为伴。 ⑧你不知道那些草籽是从哪里来的,甚至在泥土里根本看不到一粒草籽,但是那些草 在一场春雨之后就很茂盛地生长出来,比有人用心播种过都更加葱郁。整个夏天,虽然常 常被割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草们总是生生不息,绿意犹存,直到长出狗尾巴一样轻盈,透亮 的穗子。这些长了狗尾巴的草,常常连成一片,在斜阳的映照下,草地上浮起一片朦胧的 淡白。 ⑨大人忙着地里的农活,几乎忘记了孩子的存在。等到从草丛里再把孩子找回来,手里、 嘴里、头上、身上,己经到处都是青草了,说不定肚子里也吃进了许多葱翠的青草。 15.作者笔下的青草有什么特点?(3分) 16.简要分析第③段划线句的作用?(4分) 17.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及其作用。(3分 锄掉之后,没多久,它们又捉迷藏一样在庄稼的身边探出头来 18.为什么作者会说“一个孩子生在山里,就是山里的一棵草”?请联系全文回答。(4分) 19.本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3分) 第三部分(40分) 20.作文。(40分) 请以“暖暖的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
河水毫不留情地将它们冲倒,冲走。河水退了之后,那些被冲倒的草,眨眨眼睛,又悄悄爬 起来;那些被冲走的草,,在水里打几个滚儿,不定被淤积到哪里,晕头转向地抓 住一些 泥土,鼻青脸肿地继续生长。 ③草们不仅长在路边、河沟,更多的长在田边、地头,更混进田里,与庄稼一起生长。 于是,农人就只能花费一年中大量的时间在地里锄草,可是那些草说锄就能锄尽吗?锄掉之 后,没多久,它们又捉迷藏一样在庄稼的身边探出头来。一代代农人就在庄稼地里年复一年 地与草纠缠不清。 ④这些孩子后来大多变成了锄草的农人,其实在地里锄草的每一个农人,都曾经是草一 样生长过的孩子。每一个山里出生的孩子,都是路边或河沟里随便生长着的一棵草。孩子与 草们一起生长,孩子也就像草们一样地生长。 ⑤我最初接触到的自然界中的生命,或许就是青草,在我只会爬的时候,就被带到院子 里或者大门外、路边,自己爬着爬着,就爬到了那些青草的面前,我用呀呀的语声,不知所 以地与它们打过招呼,就伸出了小手。我抓住一株青草,用力拔下,嫩嫩的绿叶上有着细细 的白色绒毛,被我拔断的地方渗出清亮的汁液,洁净,透明,一如我嘴边垂着的涎水。我在 草丛边爬过,随便抓着那些青草,青草的气息在我的身体里弥漫,这种气息融进我生长的每 一天,甚至每时每刻。于是,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味道。这世界就是这样将如此 相似的生命气息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道理。 ⑥童年是人的一生中与周围环境最密切的时期,孩子们一边生长,一边将身边的一切都 存储在身体成长的记忆里。从一株草、一块石头、一棵树、一道墙,到一座房子、一条路、 一道河、一座山,所有的记忆都被牢牢地融进生长着的生命之中,就像一块砖、一块石头、 一掀沙土被垒进墙里。当身体停止了生长之后,身边的一切,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⑦在乡间长大的孩子,是很少有人看护的。大人下地干活,也将幼小的孩子带到地里, 放在路边、地头,任其像小猫小狗一样与青草为伴。 ⑧你不知道那些草籽是从哪里来的,甚至在泥土里根本看不到一粒草籽,但是那些草, 在一场春雨之后就很茂盛地生长出来,比有人用心播种过都更加葱郁。整个夏天 ,虽然常 常被割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草们总是生生不息,绿意犹存,直到长出狗尾巴一样轻盈,透亮 的穗子。这些长了狗 尾巴的草,常常连成一片,在斜阳的映照下,草地上浮起一片朦胧的 淡白。 ⑨大人忙着地里的农活,几乎忘记了孩子的存在。等到从草丛里再把孩子找回来,手里、 嘴里、头上、身上,已经到处都是青草了,说不定肚子里也吃进了许多葱翠的青草。 15.作者笔下的青草有什么特点? (3 分) ▲ 16.简要分析第③段划线句的作用? (4 分) ▲ 17.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及其作用。(3 分) 锄掉之后,没多久,它们又捉迷藏一样在庄稼的身边探.出头来。 ▲ 18.为什么作者会说“一个孩子生在山里,就是山里的一棵草”? 请联系全文回答。(4 分) ▲ 19.本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3 分) ▲ 第三部分(40 分) 20.作文。(40 分) 请以“暖暖的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01506 (4分)钦挚诧忱 2.(4分)决一抉赴一附读一渎艰一坚 3.(6分)果成雏长大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 各领风骚数百年 4.(4分①鲁达(鲁智深、鲁提辖)花和尚②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 5.(3分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典型的水乡风貌。 6.(2分)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 7.(2分)点明了酬答的题意 8.(2分)A 9.(2分)强调道具简单,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10.(4分)翻译:在吴越一带,有一个乞丐,在南坡搭了个茅草屋。他养了一只猴子,教它在盘 铃的伴奏下表演木偶戏,在集市上演出以维持生计。乞丐每次得到食物,都与猴子分享。无 论严寒酰置都与猴子在一起,(注意“虽”的翻译,直译是即使,引申为纵然。意译为无论)彼 此相依为命,如同父子一般,这样过了十多年。后来乞丐又老又病,不能再带猴子去集市表 演了。猴子就每天跪在路边,向行人乞食来养活他,过了很久也从不改变 乞丐死后,猴子悲痛地环绕着他的尸体,像人子丧父一样悲痛。哀悼之后,又在路边跪下, 垂下头凄声叫着,伸手向路人要钱。不到一天,讨来数贯钱。它把这些钱用绳穿起来,到了集 市上,在卖棺材的店铺前不肯离去,于是店主便卖给它一副棺材,它还不肯走,看见有挑担子 的人,就上去牵拽他的衣服。挑担的人便帮它把棺材抬到南坡,收殓乞丐的尸体,将他埋葬。 默子又在路边跪着乞食来祭莫主人,然后到四周的野地找来枯柴,堆在墓的一旁,取出以前使 用的木偶放在上面,点火焚烧。最后长啼几声,便跳到烈焰中烧死了。路过的人无不惊叹,被 它的忠义所感动,于是将它安葬,称为“义猴冢”。 11.(3分)乞钱买棺材掩埋主人乞讨事物祭莫主人(1点1分) 12.(2分)引出“人生中任何事情都需要一种化解“(人生需要一种化解)的论点,(1分)引发读者阅 读兴趣(引起读者的关注思考)1分) 13.(3分)正反对比(1分)证明化解能让我们走出迷津、走向成功,让我们的精神修养能达到新 境界的观点。(2分) 14.(2分)从情绪、身体、危机(问题)三个方面需要化解(一个方面1分) 15.(3分)随处可见,生命力旺盛,顽强坚韧,洁净透明自由自在(写出一点给1分) 16.(4分)双关,不仅写出了草的随处可见,旺盛的生命力,也暗示了山里人顽强的生命力,与 庄稼相依相伴的生存状态:(2分)承接上文对路边、河沟草的描写,为下文写田里、地头的 草以及无人看护的孩子在路边、地头与青草为伴作铺垫。(2分) 17.(3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草调皮淘气的情态,展现了青草的生命力顽 强,饱含作者的喜爱。(2分) 18.(4分)孩子和草们一起生长,与草融为一体如答:在草中玩要、吃进许多青草,浑身散发着 青草的味道给1分)2分)孩子们像草们一样地生长,平凡普通却生命力极强。(2分)(如答 我的生长,就带有了许多青草的味道,饱含了作者对山里孩子的怜惜与敬佩、赞美给1分) 19.(3分)文章蕴含了对山间青草的歌颂和赞美、对简单朴素的童年生活的眷恋、对和青草一样 质朴坚强的孩子和农人的赞颂等丰富情感。(1点1分) 20,略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 600 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