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黄帝内经》教学资源(学术资料)藏象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简析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348.9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2008年第14卷第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08, Vol. 14. No, 1 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7 【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藏象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简析 张宇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关键词:黄帝内经;藏象理论;主要内容;结构简析 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08)01000703 两汉时期可能有多部专述理论的医书,很可惜府病变的依据。故《灵枢·本神》日:“视其外应,以知 大多巳经亡佚了,而惟一流传下来的《黄帝内经》确其内藏,则知其所病矣。” 立了中医基本理论框架,成为后世中医学的理论源 “象”在中国古人思想观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头。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也是在《内位,是中国传统思维的基础与核心。近代以来,人们 经》中最终完成的。 研究藏象学时,多把“藏象”的内容包括“藏”与“象” 1《内经》理论体系先验框架的结构特征 两个层次,这实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古人的误解。 其实在《内经》完成之前,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在古人的思想中,内藏的“戴”与外显的“象”实为 础的藏象学理论模型,已经参照经学思想的理论框体,并无分别。人们在谈论“五藏”之时,其实既非指 架建设完成了(以《春秋繁露》与《白虎通义》为代深藏体内的解剖脏器,也非指显露于外的各种表象 表),但这还只是一个空架子,缺少与医学相关的实而是由两者抽象而出的更高层的“象”。这里的“象 际内容。而《内经》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要将医学实不仅指现象,而更多地具有意象与法象的含义。因 践长期积累的各种原始经验与知识(主要是对藏府此,与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西医生理学不同,中 功能与特性的认识),经过精心选择与改造后,系统医的藏象学理论,除了是古人对人体的认识,其中更 地整合到设计好的理论模型当中,而最终完成藏象包含有某种方法或工具的意味,一方面将临床实践 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得来的经验与知识系统总结,使之规范化、体系化; 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藏象学理论,在很大程一方面也以“象”作为工具,借以将自身对于医学 度上是参照了经学的理论而创建的,以广泛运用五的经验与体悟传达给后世医家。 行生克思想为其主要学术特征,故我们可以将之称 “藏”与“府”的概念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内 为“五行藏象体系”。这一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经》中巳发展成熟。在古文中“藏”与“府”均有仓库 六府均分属五行,甚至五藏的数目也是依据五行原意;“府”则通常用于存放较大量的一般物品。据此, 则来确定的;其二,五藏平等,循环无端,处于完美和古人将体内脏春归为两类,一类是以实体脏器为主 谐状态,并无任何一藏突出;其三,受董仲舒“天人相古人认为具有藏蓄精气的作用,即“五藏”;另一类则 应”学说的理论影响,五藏六府的运动变化规律与天是以带有空腔的器官为主,其功能大多与传导变化 地五行的变化同步,有时是在四时的变化上表现非水谷与津液有关,即“六府”。《内经》中对此给出了 常明显;其四,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规律,在五藏之明确的定义:“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 间也同样有效,且广泛运用于各种理论,甚至影响到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病机学、治则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素问·五藏别论》)。”“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 2“藏象”与“藏府”的概念 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 “藏象”的概念则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本藏》)。”这种理论由于其概念明晰,很快为人们接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日: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受,并为后世所遵从。 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 3整体观与形神观 括“五藏”、“六府”以及其他脏器;“象”,则是表现于 整体观念是《内经》中最重要的主要指导思想 外的生理与病理现象。王冰注云:“象,谓所见于外,《内经》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诸 可阅者也。”“有诸内,必形于外”是古人普遍认同的如五藏六府与皮、肉、筋、骨、脉等形体组织,以及口 观念,内在藏府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一定会在人鼻、舌、目、耳、前后阴等五官九窍,都能够相互联系 体外部有所反映,即为藏象。张景岳释之曰:“象,形起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以心为例,有 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类经·藏象心合小肠,开窍于舌(一说在耳),其华在面,其充在 类》)。”因此,人体外部表象的变化也一定可以客观血脉等。藏府于身体各组织间以经络为气血运行的 地反映体内藏府的机能变化,从而可以作为推断藏通道,表里上下相互串联,而五藏之间又通过生克制 万方数据

2008年第14卷第l期 2008.V01.14.No.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e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eine 7 【理论探讨】 《黄帝内经》藏象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简析 张宇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关键词:黄帝内经;藏象理论;主要内容;结构简析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 1006.3250(2008)01.0007.03 两汉时期可能有多部专述理论的医书,很可惜 大多已经亡佚了,而惟一流传下来的《黄帝内经》确 立了中医基本理论框架,成为后世中医学的理论源 头。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也是在《内 经》中最终完成的。 ’ 1《内经》理论体系先验框架的结构特征 其实在《内经》完成之前,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 础的藏象学理论模型,已经参照经学思想的理论框 架建设完成了(以《春秋繁露>与《白虎通义>为代 表),但这还只是一个空架子,缺少与医学相关的实 际内容。而《内经>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要将医学实 践长期积累的各种原始经验与知识(主要是对藏府 功能与特性的认识),经过精心选择与改造后,系统 地整合到设计好的理论模型当中,而最终完成藏象 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藏象学理论,在很大程 度上是参照了经学的理论而创建的,以广泛运用五 行生克思想为其主要学术特征,故我们可以将之称 为“五行藏象体系”。这一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 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以五行理论来规范藏府,即五藏 六府均分属五行,甚至五藏的数目也是依据五行原 则来确定的;其二,五藏平等,循环无端,处于完美和 谐状态,并无任何一藏突出;其三,受董仲舒“天人相 应”学说的理论影响,五藏六府的运动变化规律与天 地五行的变化同步,有时是在四时的变化上表现非 常明显;其四,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规律,在五藏之 问也同样有效,且广泛运用于各种理论,甚至影响到 病机学、治则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2。藏象”与“藏府”的概念 “藏象”的概念则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帝日:藏象何如?岐伯日: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 括“五藏”、“六府”以及其他脏器;“象”,则是表现于 外的生理与病理现象。王冰注云:“象,谓所见于外, 可阅者也。99 66有诸内,必形于外”是古人普遍认同的 观念,内在藏府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一定会在人 体外部有所反映,即为藏象。张景岳释之曰:“象,形 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类经·藏象 类>)O99因此,人体外部表象的变化也一定可以客观 地反映体内藏府的机能变化,从而可以作为推断藏 府病变的依据。故《灵枢·本神》日:“视其外应,以知 其内藏,则知其所病矣。” “象”在中国古人思想观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是中国传统思维的基础与核心。近代以来,人们 研究藏象学时,多把“藏象”的内容包括“藏”与“象” 两个层次,这实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古人的误解。 在古人的思想中,内藏的“藏”与外显的“象”实为一 体,并无分别。人们在谈论“五藏”之时,其实既非指 深藏体内的解剖脏器,也非指显露于外的各种表象, 而是由两者抽象而出的更高层的“象”。这里的“象” 不仅指现象,而更多地具有意象与法象的含义。因 此,与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西医生理学不同,中 医的藏象学理论,除了是古人对人体的认识,其中更 包含有某种方法或工具的意味,一方面将临床实践 得来的经验与知识系统总结,使之规范化、体系化; 另一方面也以“象”作为工具,借以将自身对于医学 的经验与体悟传达给后世医家。 “藏”与“府”的概念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内 经>中巳发展成熟。在古文中“藏”与“府”均有仓库 之意,但“藏”偏重于储藏珍贵物品,有储藏或闭藏之 意;“府”则通常用于存放较大量的一般物品。据此, 古人将体内脏器归为两类,一类是以实体脏器为主, 古人认为具有藏蓄精气的作用,即“五藏”;另一类则 是以带有空腔的器官为主,其功能大多与传导变化 水谷与津液有关,即“六府”。《内经>中对此给出了 明确的定义:“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 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素问·五藏别论>)。~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 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 本藏))。”这种理论由于其概念明晰,很快为人们接 受,并为后世所遵从。 3整体观与形神观 整体观念是《内经>中最重要的主要指导思想。 《内经>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诸 如五藏六府与皮、肉、筋、骨、脉等形体组织,以及口、 鼻、舌、目、耳、前后阴等五官九窍,都能够相互联系 起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以心为例,有 心合小肠,开窍于舌(一说在耳),其华在面,其充在 血脉等。藏府于身体各组织问以经络为气血运行的 通道,表里上下相互串联,而五藏之间又通过生克制 万方数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年第14卷第1期 Chinese Joum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化乘侮等关系相互影响,使得人体组成一个不可分不及,就会使制约超过正常限度,而导致其他藏府的 割的整体。在健康情况下,人体各藏府、器官、组织疾瘸,同样通过对其他藏府的调整也可以起到对病 相互联系,共同宪成人体机能活动,而发生病变的时变藏府的调整治疗作用,这一思想在《内经》中则体 候则会相互影响。因而,通过对五官、形体、色脉等现为“亢则害,承乃至”,即“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 外在表现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体内藏府的病变,从而子”等治疗原则。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人与自然界 对疾病做出诊断。整体观念尤其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藏象学又运用五行学说将自 之间的密切联系,由此将“天人相应”的思想引入到然界的方位、季节、气候等与人体五藏功能系统密切 医学当中来。 联系,勾划了一个内外相应的整体藏府模式。《内 《内经》对形神关系也是非常重视的,认为人是经》通过五行归类,运用五行学说来推求人体藏府之 形神相依、心身相关的统一体,形与神二者相互依间、藏府与生命之间以及藏府与体外自然界的同类 附、不可分割。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形则神相应、五行生克和相生关系。中医基于“天人相应” 无以生,无神则形无以活。故《灵枢·天年》中有“神的观念,认为可以通过天地五行之气的盛衰变化来 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的说法。《内经》的形推知人体五藏之气的盛衰变化,从而对疾病的发生 神观在很大程度上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尤其是在与变化趋势儆出相应的判断,由此形成了相应的生 养生思想上,强调“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积精全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等理论。 神”等。《内经》中“神”不仅是人的一般思维意识与 “四时五藏阴阳”理论是《内经》藏象学的主体与 精神状态的概括,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功核心内容。概括起来这一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 能,“神”的活动是在心藏中完成的,故有“心藏神”之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以五行理论来规范藏府,即 说。正是因为心藏是“神”的居所,心也由此获得了五藏六府均分属五行,而五行与五季相结合,又使人 五藏六府之大主”的地位,而神志昌明则直接决定体的五藏与自然界的天象、物候变化联系在一起,实 五藏六府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是人类保持健康现了“天”与“人”的宪美结合;其次,五行与五季为五 的关键所在。这一思想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了 藏生理功能与特性的归纳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芽,在《内经》中则正式引入了“神”的概念,将此思想并提供了保证其合理性的终极依据。五行思想的引 系统化、理论化,为心凌驾于其余四藏之上找到了最入,使体现功能的“象”提高到理论的中心地位,而实 终的理论依据 际的解剖结构则被模糊化了;第三,五藏六府的运动 4藏府与阴阳五行 变化规律与天地五行的变化同步,尤其是在四时的 在两汉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经变化上表现非常明显。人需要调整自己以顺应自然 学是当时的显学,《内经》将阴阳五行理论系统引入界的变化,否则就会出现病变,这也是“天人相应”思 到医学领域内,成为中医分析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想在医学上的具体表现;第四,与自然界的四季循环 化,以及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中相似,五藏间也同样是平等的,循环无端,处于完美 医学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建立起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和谐状态,并无任何一藏突出,虽有“心为五藏六府 理论模型,通过阴阳五行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和谐统大主”之说,但实际上这在“四时五藏阴阳”理论中没 而最终达到人体的健康。阴阳五行学与藏府理有丝毫的体现。以上几点构成《内经》藏象学体系的 论的神秘化结合,是经学思想参与医学理论创造的核心观念,甚至一直到两宋时期,始终处于中医理论 具体体现,也是构成《内经》经络学、藏象学理论体系的主流与中心地位, 的框架,对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 阴阳学说在藏象学中同样占有不可替代的地 位,《内经》中阴阳的概念颇为复杂,在不同的地方有 阴阳五行学说包括阴阳与五行两方面的内容,着不同的含义与用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其中五行学说对构建藏象学理论体系的影响更大。面的内容:其一,阴阳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质的抽象 内经》认为,虽然五藏六府都各自有其独特的生理表述,如气与血、卫与营、藏与府、清与浊、阳气与阴 功能,但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藏、府及各器官、组精等;其二,阴阳代表了事物不同的特性,包括寒热、 织、形体诸窍之间是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的。藏象学水火、虚实、上下等;其三,阴阳是对形神关系的代 以五藏为主体,运用五行理论的组织原则,将六府、称,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糖气乃绝”;其 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四,则是通过“四时”的概念与五行联系在一起,如 五藏则代表着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的所有组织、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四种用法交错使用,其中 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内经》将五行与第一种最为重要,后世无数重要的思想都是以此为 五藏相匹配:以木配肝、火配心、土配脾、金配肺、水基础发展起来的。 配肾,而其他六府、五体、五窍、五华、五志、五声等人 关于藏府的阴阳属性,《内经》中也有所论及,但 体组织器官与生理功能同样依次匹配。五行的相生比较藏府的五行属性来说,阴阳属性的划分就显得 相克关系也同样体现在人体功能活动上,五藏之间比较粗糙了。《内经》中首先藏府区分阴阳,“言人身 相互制约,若某一藏出现病变,五行中的一行太过或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 万方数据

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8年第14卷第1期 2008.V01.14.No.1 化乘侮等关系相互影响,使得人体组成一个不可分 割的整体。在健康情况下,人体各藏府、器官、组织 相互联系,共同完成人体机能活动,而发生病变的时 候则会相互影响。因而,通过对五官、形体、色脉等 外在表现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体内藏府的病变,从而 对疾病做出诊断。整体观念尤其重视人与自然环境 之间的密切联系,由此将“天人相应”的思想引入到 医学当中来。 《内经》对形神关系也是非常重视的,认为人是 形神相依、心身相关的统一体,形与神二者相互依 附、不可分割。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形则神 无以生,无神则形无以活。故《灵枢·天年》中有“神 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的说法。《内经》的形 神观在很大程度上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尤其是在 养生思想上,强调“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积精全 神”等。《内经》中“神”不仅是人的一般思维意识与 精神状态的概括,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功 能,“神”的活动是在心藏中完成的,故有“心藏神”之 说。正是因为心藏是“神”的居所,心也由此获得了 “五藏六府之大主”的地位,而神志昌明则直接决定 五藏六府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是人类保持健康 的关键所在。这一思想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了萌 芽,在《内经》中则正式引入了“神”的概念,将此思想 系统化、理论化,为心凌驾于其余四藏之上找到了最 终的理论依据。 4藏府与阴阳五行 在两汉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经 学是当时的显学,《内经》将阴阳五行理论系统引入 到医学领域内,成为中医分析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 化,以及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中 医学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建立起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 理论模型,通过阴阳五行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和谐统 一,而最终达到人体的健康。阴阳五行学与藏府理 论的神秘化结合,是经学思想参与医学理论创造的 具体体现,也是构成《内经》经络学、藏象学理论体系 的框架,对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阴阳五行学说包括阴阳与五行两方面的内容, 其中五行学说对构建藏象学理论体系的影响更大。 《内经》认为,虽然五藏六府都各自有其独特的生理 功能,但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藏、府及各器官、组 织、形体诸窍之间是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的。藏象学 以五藏为主体,运用五行理论的组织原则,将六府、 五体、五宫、九窍、四肢百骸等联系成有机的整体。 五藏则代表着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的所有组织、器 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内经》将五行与 五藏相匹配:以木配肝、火配心、土配脾、金配肺、水 配肾,而其他六府、五体、五窍、五华、五志、五声等人 体组织器官与生理功能同样依次匹配。五行的相生 相克关系也同样体现在人体功能活动上,五藏之间 相互制约,若某一藏出现病变,五行中的一行太过或 不及,就会使制约超过正常限度,而导致其他藏府的 疾病,同样通过对其他藏府的调整也可以起到对病 变藏府的调整治疗作用,这一思想在《内经>中则体 现为“亢则害,承乃至”,即“虚者补其母,实则泻其 子”等治疗原则。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人与自然界 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藏象学又运用五行学说将自 然界的方位、季节、气候等与人体五藏功能系统密切 联系,勾划了一个内外相应的整体藏府模式。通过五行归类,运用五行学说来推求人体藏府之 间、藏府与生命之问以及藏府与体外自然界的同类 相应、五行生克和相生关系。中医基于“天人相应” 的观念,认为可以通过天地五行之气的盛衰变化来 推知人体五藏之气的盛衰变化,从而对疾病的发生 与变化趋势做出相应的判断,由此形成了相应的生 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等理论。 “四时五藏阴阳”理论是《内经》藏象学的主体与 核心内容。概括起来这一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以五行理论来规范藏府,即 五藏六府均分属五行,而五行与五季相结合。又使人 体的五藏与自然界的天象、物候变化联系在一起,实 现了“天”与“入”的完美结合;其次,五行与五季为五 藏生理功能与特性的归纳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并提供了保证其合理性的终极依据。五行思想的引 入,使体现功能的“象”提高到理论的中心地位,而实 际的解剖结构则被模糊化了;第三,五藏六府的运动 变化规律与天地五行的变化同步,尤其是在四时的 变化上表现非常明显。人需要调整自己以顺应自然 界的变化,否则就会出现病变,这也是“天人相应”思 想在医学上的具体表现;第四,与自然界的四季循环 相似,五藏问也同样是平等的,循环无端,处于完美 和谐状态,并无任何一藏突出,虽有“心为五藏六府 大主”之说,但实际上这在“四时五藏阴阳”理论中没 有丝毫的体现。以上几点构成《内经》藏象学体系的 核心观念,甚至一直到两宋时期,始终处于中医理论 的主流与中心地位。 阴阳学说在藏象学中同样占有不可替代的地 位,《内经》中阴阳的概念颇为复杂,在不同的地方有 着不同的含义与用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其一,阴阳是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质的抽象 表述,如气与血、卫与营、藏与府、清与浊、阳气与阴 精等;其二,阴阳代表了事物不同的特性,包括寒热、 水火、虚实、上下等;其三,阴阳是对形神关系的代 称,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其 四,则是通过“四时”的概念与五行联系在一起,如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四种用法交错使用,其中 第一种最为重要,后世无数重要的思想都是以此为 基础发展起来的。 关于藏府的阴阳属性,《内经》中也有所论及,但 比较藏府的五行属性来说,阴阳属性的划分就显得 比较粗糙了。《内经>中首先藏府区分阴阳,“言人身 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 万方数据

2008年第14卷第1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08.Vo.14,No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膪胱三焦六府,皆为营,浊者为卫”,此即为肺主宣发的最初涵义。肺主 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这一理论又与手足三阴肃降的功能在《内经》中并无明确表述,但肺五行属 三阳十二经脉学说相结合,构成了经络学说的主体金,肺气肃降应当是从“金”行的特性推导而来,其 框架。具体到五藏的范围之内,《内经》同样也对诸’“肺藏于右”之说也隐含了肺主肃降之意。此外,肺 藏区分了阴阳属性,有“二阳三阴”、“一水二火”、“牝尚有“朝百脉”与“主治节”等功能。 牡藏”等多种学说。这几种学说虽然各不相同,但都 脾藏的功能在《内经》中主要是主运化。运,指 有一个特点,即只在五藏之间区分阴阳,只有肾水而转近输送;化,指消化吸收,故“脾主运化”实际上可 只是一种特定的解释,并以分为“运”和“化"两个部分。《内经》对脾的健运功 无多少实用价值;而真正在一藏之内区分阴阳(如心能非常重视。《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襄气 阴、心阳,肾阴、肾阳之类),并将之与盛衰虚实结合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的禀,今脾病不能为 起来运用到临床中的,则始于金元,直至明清之后才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 广为流行的。 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饮食水谷经 5对五藏功能与特性的描述 胃消化后得到的精微物质,须经脾的健运方可达到 藏府的生理功能与特性,是中医藏象学中最为全身。脾主升清的功能与脾主健运的关系非常密 重要的内容,参照经学思想建设完成的藏象学理论切,肺主气,朝百脉,因此牌健运的第一个对象就是 框架,只有在与医学实践中总结的藏府功能与特性肺,故《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 相结合后,才能真正成为医学的理论,否则只能停留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 在哲学玄思的层次。而在这两者间的最终结合,正胱。”此为脾主升清说最早的理论渊源 是在《内经》中才最终实现的。 在《内经》中,对肝藏最重视的是其“藏血”的功 心的功能一般被归纳为主血脉与主神志两个方能。《素问·调经论》曰:“肝藏血。《灵枢·本神》日 面,在《内经》中都有大量的论述。《素问·痿论》云:“肝藏血,血舍魂。”肝藏血的功能又与人的睡眠有 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六节戴象论》曰:“心者,其关,《素问·五藏生成》日:“人卧血归于肝。”此外,《内 充在血脉”;《素问·五藏生成》曰:“诸血者,皆属于经》还有“肝藏魂”之说,“肝藏血,血舍魂”(《灵枢·本 心”。这些内容都是心主血脉理论的最早表述。心神》),虽同为五藏所藏,但后世发挥较多,仅次于“心 主神志理论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在《内经》中则藏神”而远多于魄、意、志散着,这说明古人已经认识 进一步发展成熟。《素问·灵兰秘典论》日:“心者,君到人的阴血不足与精神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 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日:“心者,五脏 肾的功能,大多与其“水藏”的属性有关。肾的 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合也。”将心主神明理论与心功能首先体现在“肾主水”上。《素问·上古天真论 在诸藏中的统治地位相结合起来,使理论更具合理有“肾者主水”之说;《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藏 性与说服力。 主津液。”肾对体内津液的属部与排泄起着极为重要 肺藏最基本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在内经中有的调节作用,若失调则导致小便代谢障碍而引起水 很深的认识。《灵枢·五味》云:“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肿等病理现象。肾藏橢、主生殖的功能也同样与肾 者,积于胸中,命日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五行属水有关。四季之中冬季属水,主闭藏,因而肾 吸则入。”直指肺为主呼吸运动的器官,为清气与浊应冬面“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 气交换之所。肺司呼吸是通过宗气来实现的,《灵枢论》)。古人认为,“精”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成分,也 邪客》曰:“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是胚胎发育的最原始物质。因此,人体生殖功能有 而行呼吸焉。”由肺司呼吸的功能进一步引申出“肺赖于肾的功能正常。“天一生水”,水生万物,这是秦 主气”的理论,“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藏生成汉时期人们普遍相信的观念,肾主生殖的功能也是 论》)。这一理论应该是从肺与宗气的关系发展出来从这里获得的灵感。 的,但巳不限于宗气的范围,而扩展到对全身气机的 除了以上提到的外,五藏的在志、在液、在体、开 协调管理作用。肺的宣发功能与肺主气有关。《内窍等的五行归类系统,也是藏府功能的重要组成部 经》认为肺参与诸气的生成,胃中之水谷精气需上注分。通过五行理论对藏府、形体与生理功能的系统 肺藏与肺所吸入之“天气”结合,才能化为营、卫、宗归纳,将五藏与全身上下内外均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气等人体诸气,“言水谷皆入于胃,其橢气上注于肺其藏府的功能与其盛衰状况才能表现为外在的 “(《灵枢·小针解》)。水谷精气在肺藏合成为诸气“象”,这是中医藏象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思路 后,输布全身。《灵枢·营卫生会》日:“人受气于谷, 收稿日期:200703-14 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 万方数据

2008年第14卷第1期 2008.V01.14.No.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9 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 阳(《素问·金匮真言论>)O”这一理论又与手足三阴 三阳十二经脉学说相结合,构成了经络学说的主体 框架。具体到五藏的范围之内,《内经》同样也对诸’ 藏区分了阴阳属性,有“二阳三阴”、“一水二火”、“牝 牡藏”等多种学说。这几种学说虽然各不相同,但都 有一个特点,即只在五藏之间区分阴阳,只有肾水而 无肾阳,有心火而无心阴,只是一种特定的解释,并 无多少实用价值;而真正在一藏之内区分阴阳(如心 阴、心阳,肾阴、肾阳之类),并将之与盛衰虚实结合 起来运用到临床中的,则始于金元,直至明清之后才 广为流行的。 5对五藏功能与特性的描述 藏府的生理功能与特性,是中医藏象学中最为 重要的内容,参照经学思想建设完成的藏象学理论 框架,只有在与医学实践中总结的藏府功能与特性 相结合后,才能真正成为医学的理论,否则只能停留 在哲学玄恩的层次。而在这两者间的最终结合,正 是在《内经》中才最终实现的。 心的功能一般被归纳为主血脉与主神志两个方 面,在《内经》中都有大量的论述。《素问·痿论》云: “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日:“心者,其 充在血脉”;《素问·五藏生成>日:“诸血者,皆属于 心”。这些内容都是心主血脉理论的最早表述。心 主神志理论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在《内经>中则 进一步发展成熟。《素问·灵兰秘典论>日:“心者,君 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日:“心者,五脏 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将心主神明理论与心 在诸藏中的统治地位相结合起来,使理论更具合理 性与说服力。 肺藏最基本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在内经中有 很深的认识。《灵枢·五味》云:“其大气之抟而不行 者,积于胸中,命日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 吸则入。”直指肺为主呼吸运动的器官,为清气与浊 气交换之所。肺司呼吸是通过宗气来实现的,《灵枢 ·邪客>日:“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 而行呼吸焉。”由肺司呼吸的功能进一步引申出“肺 主气”的理论,“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藏生成 论>)。这一理论应该是从肺与宗气的关系发展出来 的,但已不限于宗气的范围,而扩展到对全身气机的 协调管理作用。肺的宣发功能与肺主气有关。认为肺参与诸气的生成,胃中之水谷精气需上注 肺藏与肺所吸入之“天气”结合,才能化为营、卫、宗 气等人体诸气,“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 “(《灵枢·小针解>)。水谷精气在肺藏合成为诸气 后,输布全身。日:“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 营,浊者为卫”,此即为肺主宣发的最初涵义。肺主 肃降的功能在《内经》中并无明确表述,但肺五行属 金,肺气肃降应当是从“金”行的特性推导而来,其 “肺藏于右”之说也隐含了肺主肃降之意。此外,肺 尚有“朝百脉”与“主治节”等功能。 脾藏的功能在《内经>中主要是主运化。运,指 转运输送;化,指消化吸收,故“脾主运化”实际上可 以分为“运”和“化”两个部分。《内经》对脾的健运功 能非常重视。《素问·太阴阳明论》日:“四肢皆禀气 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的禀,今脾病不能为 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 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饮食水谷经 胃消化后得到的精微物质,须经脾的健运方可达到 全身。脾主升清的功能与脾主健运的关系非常密 切,肺主气,朝百脉,因此脾健运的第一个对象就是 肺,故《素问·经脉别论》日:“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 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 胱。”此为脾主升清说最早的理论渊源。 在《内经》中,对肝藏最重视的是其“藏血”的功 能。《素问·调经论》日:“肝藏血。”《灵枢·本神》日: “肝藏血,血舍魂。”肝藏血的功能又与人的睡眠有 关,《素问·五藏生成》日:“人卧血归于肝。”此外,《内 经》还有“肝藏魂”之说,“肝藏血,血舍魂”(《灵枢·本 神》),虽同为五藏所藏,但后世发挥较多,仅次于“心 藏神”而远多于魄、意、志散着,这说明古人已经认识 到人的阴血不足与精神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 肾的功能,大多与其“水藏”的属性有关。肾的 功能首先体现在“肾主水”上。《素问·上古天真论> 有“肾者主水”之说;《素问·逆调论》日:“肾者水藏, 主津液。”肾对体内津液的属部与排泄起着极为重要 的调节作用,若失调则导致小便代谢障碍而引起水 肿等病理现象。肾藏精、主生殖的功能也同样与肾 五行属水有关。四季之中冬季属水,主闭藏,因而肾 应冬而“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 论>)。古人认为,“精”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成分,也 是胚胎发育的最原始物质。因此,人体生殖功能有 赖于肾的功能正常。“天一生水”,水生万物,这是秦 汉时期人们普遍相信的观念,肾主生殖的功能也是 从这里获得的灵感。 除了以上提到的外,五藏的在志、在液、在体、开 窍等的五行归类系统。也是藏府功能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五行理论对藏府、形体与生理功能的系统 归纳,将五藏与全身上下内外均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其藏府的功能与其盛衰状况才能表现为外在的 “象”,这是中医藏象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思路。 收稿日期:2007.03.14 ’ 万方数据

《黄帝内经》藏象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简析 旧数据 文献链接 者 张宇鹏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STIC PKI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08,14(1) 被引用次数: 1.辛海. Xin hai《黄帝内经》疾病传变思想管窥[期刊论文]-浙江中医杂志2009,44(7) 2.刘小霞《内经》藏象理论研究近况[期刊论文]河北中医200630(4 3.李永春《内经》针刺要在"随应而动[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 4.段延萍.周杰.马赟. DUAN Yan-ping. ZHoU Jie. MA Yun论《内经》内外环境统一性的美容思想[期刊论文]中国 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9) 5.张天佐张其成. Zhang Tian-zuo. Zhang qi- cheng试析《黄帝内经》的和谐思想[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 2009,29(11) 6.郝保华.王益平对脏腑”五”、“六”之数的探讨和思考[期刊论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3(3) 7.吴润秋.杨绍华《黄帝内经》象思维之研究[期刊论文]-湖南中医杂志207,23(1) 8.陈玉其关于中医学脏腑实质的思考[期刊论文]-山西中医2004,20(1) 9.陈慧娟梁尚华从《内经》探讨藏象之涵义及其意义[期刊论文]湖南中医杂志200723(4 10.吕志杰心痛五脏六腑相关论[期刊论文]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 1.张宇鹏金元时期臧象学新思想的出现及其理论范式的转型[期刊论文]_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yjcyx200801004.aspx

《黄帝内经》藏象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简析 作者: 张宇鹏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刊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08,14(1) 被引用次数: 1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辛海.Xin Hai 《黄帝内经》疾病传变思想管窥[期刊论文]-浙江中医杂志2009,44(7) 2. 刘小霞 《内经》藏象理论研究近况[期刊论文]-河北中医2008,30(4) 3. 李永春 《内经》针刺要在"随应而动"[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 4. 段延萍.周杰.马赟.DUAN Yan-ping.ZHOU Jie.MA Yun 论《内经》内外环境统一性的美容思想[期刊论文]-中国 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9) 5. 张天佐.张其成.Zhang Tian-zuo.Zhang Qi-cheng 试析《黄帝内经》的和谐思想[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 2009,29(11) 6. 郝保华.王益平 对脏腑"五”、"六”之数的探讨和思考[期刊论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3(3) 7. 吴润秋.杨绍华 《黄帝内经》象思维之研究[期刊论文]-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 8. 陈玉其 关于中医学脏腑实质的思考[期刊论文]-山西中医2004,20(1) 9. 陈慧娟.梁尚华 从《内经》探讨藏象之涵义及其意义[期刊论文]-湖南中医杂志2007,23(4) 10. 吕志杰 心痛五脏六腑相关论[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 引证文献(1条) 1.张宇鹏 金元时期藏象学新思想的出现及其理论范式的转型[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zyjcyx200801004.aspx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