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 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Z214005 总学时:48 周学时: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类 开课时间: 使用教材:《金融学》精编版(第三版)主编:黄达
货币金融学 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Z214005 总学时:48 周学时: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类 开课时间: 使用教材:《金融学》精编版(第三版) 主编:黄达
授课教师姓名:刘艳梅 章节 第十六章货币政策 课时 3 L.掌握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理解相机抉择与规则的含义。 教 2.熟悉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构成,了解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摇 学 中的使用情况。 3.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目 4.掌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的 5.了解影响货币政策运用效果的因素及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6.理解和掌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配合模式。 教学重点: 教学 L.货币政策目标。 重点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突出 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配合模式。 方法 突出方法: 课堂重点讲授与案例结合、课堂图示、对比讲授、课堂讨论、节后总结 教学 教学难点: 难点 L.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突破 突破方法: 方法 课堂对比讲授、图示和安排思考题讨论 .选择的历程 ,欧洲对物价的承诺越来越多 .可怕的金融恐忧 4.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5.我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业穷 相关 6.我国央行票据的实践 7.中国货币政策取向 内容 8.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 9.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主义实验” 素材 10.案例:货币政策规则 11.案例:9.11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12案例: 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公告 架侧:中央银行优而政领操作业务餐作分析 13.案例: 15.案例:2007年央行货币政策效果
授课教师姓名:刘艳梅 章节 第十六章 货币政策 课时 3 教 学 目 的 1.掌握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理解相机抉择与规则的含义。 2.熟悉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构成,了解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 中的使用情况。 3.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掌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5.了解影响货币政策运用效果的因素及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6.理解和掌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配合模式。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教学重点: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配合模式。 突出方法: 课堂重点讲授与案例结合、课堂图示、对比讲授、课堂讨论、节后总结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教学难点: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突破方法: 课堂对比讲授、图示和安排思考题讨论 相关 内容 素材 1.选择的历程 2.欧洲对物价的承诺越来越多 3.可怕的金融恐慌 4.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5.我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6.我国央行票据的实践 7.中国货币政策取向 8.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 9.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主义实验” 10.案例:货币政策规则 11.案例:9.11 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12.案例: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公告 13.案例:1998 年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分析 14.案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 15.案例:2007 年央行货币政策效果
16.案例: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17.关注我国货币乘数 18.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 教 本章讨论货币政策理论的相关问题,是全书的一个重点,对学生应明确提 学 出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和课堂提问相结合的办法。对本章的难点问题将以推理 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计 同时,通过案例教学,如“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等,增强学生 学习的兴趣。 此外,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经典文献和前沿成果目录,加大课外阅读量, 教 一、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学 三、货币政策效应 内 容
16.案例: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17.关注我国货币乘数 18.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 教 学 设 计 本章讨论货币政策理论的相关问题,是全书的一个重点,对学生应明确提 出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和课堂提问相结合的办法。对本章的难点问题将以推理 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通过案例教学,如“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等,增强学生 学习的兴趣。 此外,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经典文献和前沿成果目录,加大课外阅读量。 教 学 内 容 一、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三、货币政策效应
研 一、阅读案例资料,讨论分析 讨 案例1: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 问题:我国目前应当采用怎样的货币中间目标? 危 案例2:我国2007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及其调控效果 问题:1.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2.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以上案例分析由个人以回帖方式完成,并于第16周上课前上传至“网教 平台“课程讨论区”栏目中。 教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研 讨 内 容 一、阅读案例资料,讨论分析 案例 1: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 问题:我国目前应当采用怎样的货币中间目标? 案例 2:我国 2007 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及其调控效果 问题: 1.2011 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2.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以上案例分析由个人以回帖方式完成,并于第 16 周上课前上传至“网教 平台“课程讨论区”栏目中。 教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学 课时:1 、何销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女 1.当代,讲货币政策,通常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 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 3.从确定目标,运用工具,到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还存在着一些作用环节,其中主要 有中介指标和政策传导机制等。 二、货币政策目标(goal of monetary policy)选择 上.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表述有差异。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在演 2。在一个国家的特定时期,货币政策有追求多项目标的,最多的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 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有的是明确突出一个目标:稳定币值(包括稳定汇率)。后者】 称为单目标:前者,称为多目标。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 稳定币值。 三、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1.《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 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 2.理论界的观点 (①)单一目标论:以稳定币值作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以经济增长作单一的货币政策目 (2)双重目标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当同时兼 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的要求。 ()多重目标论:这种观点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包括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均衡 和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方面。 四、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几个问题 L.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 政策的核心是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确定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目标区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当局 则承担实现确定目标的责任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课时:1 一、何谓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1. 当代,讲货币政策,通常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 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 货币政策包括:⑴政策目标;⑵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⑶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3. 从确定目标,运用工具,到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还存在着一些作用环节,其中主要 有中介指标和政策传导机制等。 二、货币政策目标(goal of monetary policy)选择 1. 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表述有差异。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在演 变。 2. 在一个国家的特定时期,货币政策有追求多项目标的,最多的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 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有的是明确突出一个目标:稳定币值(包括稳定汇率)。后者, 称为单目标;前者,称为多目标。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 稳定币值。 三、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1.《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 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 2.理论界的观点 (1)单一目标论:以稳定币值作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以经济增长作单一的货币政策目 (2)双重目标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当同时兼 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的要求。 (3)多重目标论:这种观点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包括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均衡 和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方面。 四、与货币政策相关的几个问题 1.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 政策的核心是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确定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目标区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当局 则承担实现确定目标的责任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明确的单一目标主张,同时也是一种长期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 许多人士,有一种相当强烈的见解,要求货币当局应对资本市场的运行负有干预的责任 对于干预资本市场的主张,货币当局明确持反对立场。 3.相机抉择与规则 在不断发展中,初期的“相机抉择”与“规则”这组对立概念已经演进。 目前得到较多支持的货币政策操作规范,是所谓有“规则”的“相机抉择”,或是包括 “相机抉择”的“规则”。 例如,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采取相机抉择的对策。“泰勒规则”可用来说明“规则 的含义 案例16-1:货币政策规则讨论:央行应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规则? 教 即问即答: 1.世界各国货币政策或采用“单目标”,或采用“多目标”,考虑的依据是什么?根据近几 年的实践,你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应做怎样的表述? 学 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课时:1.5 过 一、货币政策工具(tools of monetary policy)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工具,属于传统的、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其特点是经常使用:且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能对整个经济运行发生影响。 程 思考:根据上述资料,试分析使用了那些货币政策工具,试推断采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 操作的目的?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selective policy instrument) 选择性政策工具是指可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 其中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 证金等。 案例162: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公告讨论:分析下述政策操作出 台的背景,本次我国央行运用的是哪种政策工具?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 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教 学 过 程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明确的单一目标主张,同时也是一种长期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 许多人士,有一种相当强烈的见解,要求货币当局应对资本市场的运行负有干预的责任。 对于干预资本市场的主张,货币当局明确持反对立场。 3.相机抉择与规则 在不断发展中,初期的 “相机抉择”与“规则”这组对立概念已经演进。 目前得到较多支持的货币政策操作规范,是所谓有“规则”的“相机抉择”,或是包括 “相机抉择”的“规则”。 例如,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采取相机抉择的对策。“泰勒规则” 可用来说明“规则” 的含义 案例 16-1:货币政策规则 讨论:央行应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规则? 即问即答: 1.世界各国货币政策或采用“单目标”,或采用“多目标”,考虑的依据是什么?根据近几 年的实践,你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应做怎样的表述?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课时:1.5 一、货币政策工具(tools of monetary policy)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工具,属于传统的、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其特点是经常使用;且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能对整个经济运行发生影响。 思考:根据上述资料,试分析使用了那些货币政策工具,试推断采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 操作的目的?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selective policy instrument) 选择性政策工具是指可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 其中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 证金等。 案例 16-2: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公告 讨论;分析下述政策操作出 台的背景,本次我国央行运用的是哪种政策工具?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 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2)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 用创造 案例16-3:9.11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讨论:类联储的上述六大政策各有何不同?哪些 政策动用了一般性政策工具,哪些政策平常很少使用? 4.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与选择 案例16-4:2007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讨论:中央银行如何实施了“从紧”的货 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传导机制为:Mr一I一EY 特别重视利率的环节,并逐渐从初期的局部均衡分析发展为一般均衡分析。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教 传导机制为:M→E→I-Y 货币学派认为,在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利率:具有直接效果的是货币供应。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intermediate target)的选择 学 1.中介指标的作用 表明货币政策实施的进度:为中央银行提供一个追踪的目标:便于中央银行随时调整货 币政策。 过 2.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 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如下一些标准:)可控性,(2)可测性,(3)相关性,(④)抗干扰性, (⑤)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程 3.中介指标 根据这些条件所确定的中介指标一般有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 即问即答 1.试概括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要设置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时需考虑哪些因素?试列举若干典型的货币政策 中介指标。 第三节货币政策效应 课时:0.5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L.货币政策的时滞(time leg) 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外部时滞
教 学 过 程 (2)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 用创造。 案例 16-3:9.11 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讨论:美联储的上述六大政策各有何不同?哪些 政策动用了一般性政策工具,哪些政策平常很少使用? 4.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与选择 案例 16-4:2007 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 讨论:中央银行如何实施了“从紧”的货 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conduction mechanism)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传导机制为: M→r→I→E→Y 特别重视利率的环节,并逐渐从初期的局部均衡分析发展为一般均衡分析。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传导机制为: M→E→I→Y 货币学派认为,在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利率;具有直接效果的是货币供应。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intermediate target)的选择 1.中介指标的作用 表明货币政策实施的进度;为中央银行提供一个追踪的目标;便于中央银行随时调整货 币政策。 2.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 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如下一些标准:⑴可控性,⑵可测性,⑶相关性,⑷抗干扰性, ⑸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3.中介指标 根据这些条件所确定的中介指标一般有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 即问即答 1. 试概括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哪些? 2. 为什么要设置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时需考虑哪些因素?试列举若干典型的货币政策 中介指标。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应 课时:0.5 一、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1.货币政策的时滞(time leg) 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外部时滞
时滞是影响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2.微观主体预期的对消作用 3.透明度和取信于公众问题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1.衡量货币政策效应,一是看效应发挥的快慢:二是看发挥效力的大小。 2.对货币政策数量效应大小的判断,一般者眼于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 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三、西方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理论评价的演变 四、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1,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2.改革开放后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1.配合的基础 教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需求管理政策。 (2)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在于推动总供给与总需求从失衡回复均衡。就短期均衡 来说,关键是调节短期内易于调节的总需求。 学 (3)由于市场需求的载体是货币,所以需求管理政策的运作离不开对货币供给的调节 一货币政策是这样,财政政策也是这样。这就是它们两者应该配合,也可能配合的基础。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系统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系统: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系统。 (2)工具不同:货币政策是运用金融工具:财政政策是运用财税工具。 (3)传导机制不同:货币政策是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财政政策是由财政传导机制 程 使之生效。 3.配合的模式 (1)“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松财政、紧货币”政 策 4.配合原因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所以需要配合,是由于它们面对热与冷,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 (②)同时,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用其积极有利一面时,总会伴随有不可避免 的消极的副作用。相互搭配使用,有可能使副作用有所缓解。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比的变化 即问即答: 1.为什么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够配合使用?请结合实际情况,列举主要有哪 些政策配合模式,并解释其原因
教 学 过 程 时滞是影响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2.微观主体预期的对消作用 3.透明度和取信于公众问题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1.衡量货币政策效应,一是看效应发挥的快慢;二是看发挥效力的大小。 2.对货币政策数量效应大小的判断,一般着眼于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 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三、西方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理论评价的演变 四、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1.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2.改革开放后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1.配合的基础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需求管理政策。 (2)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在于推动总供给与总需求从失衡回复均衡。就短期均衡 来说,关键是调节短期内易于调节的总需求。 (3)由于市场需求的载体是货币,所以需求管理政策的运作离不开对货币供给的调节 ——货币政策是这样,财政政策也是这样。这就是它们两者应该配合,也可能配合的基础。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系统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系统;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系统。 (2)工具不同:货币政策是运用金融工具;财政政策是运用财税工具。 (3)传导机制不同:货币政策是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财政政策是由财政传导机制 使之生效。 3.配合的模式 (1)“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松财政、紧货币”政 策 4.配合原因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所以需要配合,是由于它们面对热与冷,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 (2)同时,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用其积极有利一面时,总会伴随有不可避免 的消极的副作用。相互搭配使用,有可能使副作用有所缓解。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比的变化 即问即答: 1. 为什么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够配合使用?请结合实际情况,列举主要有哪 些政策配合模式,并解释其原因
练习与思考 1.世界各国货币政策或采用“单目标”,或采用“多目标”,考虑的依据是什 教 么?根据近几年的实践,你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应作怎样的表述? 学 2.试概括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哪些? 3.为什么要设置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时需考虑哪些因索?试列举若干典 型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程 4.为什么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够配合使用?请结合实际经济 情况,列举主要有哪些政策配合模式,并解释其原因。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时间掌控: 教 教学问题: 学生出勤: 学 学生纪律: 后学生讨论: 记 其他:
教 学 过 程 练习与思考 1.世界各国货币政策或采用“单目标”,或采用“多目标”,考虑的依据是什 么?根据近几年的实践,你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应作怎样的表述? 2.试概括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哪些? 3.为什么要设置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时需考虑哪些因素?试列举若干典 型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4.为什么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够配合使用?请结合实际经济 情况,列举主要有哪些政策配合模式,并解释其原因。 教 学 后 记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时间掌控: 教学问题: 学生出勤: 学生纪律: 学生讨论: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