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南马高级中学 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劲头/强劲 躯壳/金蝉脱壳 瓦砾/繁星闪烁 B.模范/模样儿下载/风雪载途和弄/和稀泥 C.刹车/刹那间铜臭/遗臭万年粗犷/旷日持久 D.供销/供稿 蔓延/顺蔓摸瓜 默契/提纲挈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宣泄寒暄蜇居旁证博引B.殒身陨首脉搏流言飞语 C.纹身文火踮脚出奇不意D.车箱厢房厮打弱不经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浯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方对原油泄漏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付 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曲突徙薪远胜于亡羊补牢。 B.面对方兴未艾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 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C.日本首相是世界上更换最频繁的,长则一年,短则一个月,这些人在政坛上的昙花 一现使日本的对外政策缺乏延续性,让很多国家感到无所适从 D.目前,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我们在新闻媒体上已经司空见惯了股市 大跌、楼价跳水、工人失业等令人沮丧的报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 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 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受其深刻影响。 C.针对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 否打击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D.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东道主丹麦提出一份气候草案,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 体排放,并把2020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草案遭到了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强烈质疑 5.汉语中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从备选例子或从你的积累中也 选择一个量词加以揣摩赏析。(4分) 钩:一“钩”月亮。静穆的夜空中,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一样小巧轻灵, 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泓:“泓”凊清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中流出,是那样充盈而明亮。它不仅写出了泉 水水量的充沛,而且写出了泉水水质的明净
浙江省南马高级中学 2011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 A.劲.头/强劲. 躯壳./金蝉脱壳. 瓦砾./繁星闪烁. B.模.范/模.样儿 下载./风雪载.途 和弄/和.稀泥 C.刹.车/刹.那间 铜臭./遗臭.万年 粗犷./旷.日持久 D.供.销/供.稿 蔓.延/顺蔓.摸瓜 默契./提纲挈.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 ) A.宣泄 寒暄 蜇居 旁证博引 B.殒身 陨首 脉搏 流言飞语 C.纹身 文火 踮脚 出奇不意 D.车箱 厢房 厮打 弱不经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浯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方对原油泄漏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付 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曲突徙薪 ....远胜于亡羊补牢。 B.面对方兴未艾 ....的中国 3G 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 人 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 3G 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C.日本首相是世界上更换最频繁的,长则一年,短则—个月,这些人在政坛上的昙花.. 一现..使日本的对外政策缺乏延续性,让很多国家感到无所适从。 D.目前,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我们在新闻媒体上已经司空见惯 ....了股市 大跌、楼价跳水、工人失业等令人沮丧的报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 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 40 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 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受其深刻影响。 C.针对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 否打击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D.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东道主丹麦提出一份气候草案,要求 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 体排放,并把 2020 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草案遭到了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强烈质疑。 5.汉语中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从备选例子或从你的积累中也 选择一个量词加以揣摩赏析。(4 分) 钩:一“钩”月亮。静穆的夜空中,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一样小巧轻灵, 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泓:一“泓”清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中流出,是那样充盈而明亮。它不仅写出了泉 水水量的充沛,而且写出了泉水水质的明净
备选例子:一挂”飞瀑、一“叶”扁舟、一“缕”笛声、一“轮”明月 6.《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熏陶了中华民族,使华夏文化积 淀了深厚的底蕴。请选择你熟悉的一部文学名著,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 上联:读《水浒》,明侠肝义胆。(3分) 下联 7.某日早晨,上海电台101《音乐早餐》节目正在直播。主持人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 话聊天逗听众。一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 们上海人!”主持人语调认真地说:“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再以慢 慢的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 很快,电台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回击听众的一句话“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成了沪上 论坛的热门话题 你认为主持人回击那位听众的话合适吗?请你以听众的身份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50 字以内。(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12分) 准院士”为何沦落为“真流氓 备受关注的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袭案告破,某大学教授肖传国等人被抓获。据悉,肖传 国认为方舟子学术打假使他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遂雇凶伤人。 此案将中国学术界的一些弊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学者的道德底线沦陷。肖传国将自己的ˉ院士梦ˆ破碎归咎于方舟子的污蔑”,并 在方舟子被打后一再声称自己被诬陷,怀疑方舟子报假案”炒作自己。一个准院士”,面对 学术质疑且申报院士不成,不是躬身自省,而是雇凶伤人,斯文之扫地,学者道德操守之 沦丧可见一斑 本来,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学术争鸣再正常不过,但时下很多学术争端,都有君子动 口又动手”的趋势——周老虎事件中,为一张照片真假,专家有人头担保之论;安阳曹操墓 事件中,为一座坟墓真假,学者有“自我了断之说。学术之争成了意气之争和争强斗狠,道 德伦理安在? 其次是学术的功利化。方舟子遇袭一事,与其说受伤的是方舟子,不如说受伤ˇ的是学
备选例子:一“挂”飞瀑、一“叶”扁舟、一“缕”笛声、一“轮”明月 6.《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熏陶了中华民族,使华夏文化积 淀了深厚的底蕴。请选择你熟悉的一部文学名著,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 上联:读《水浒》,明侠肝义胆。(3 分) 下联: 7.某日早晨,上海电台 101《音乐早餐》节目正在直播。主持人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 话聊天逗听众。一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 们上海人!”主持人语调认真地说:“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再以慢 慢的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 很快,电台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回击听众的一句话“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成了沪上 论坛的热门话题。 你认为主持人回击那位听众的话合适吗?请你以听众的身份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 50 字以内。(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12 分) “准院士”为何沦落为“真流氓” 备受关注的“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袭案告破,某大学教授肖传国等人被抓获。据悉,肖传 国认为方舟子学术“打假”使他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遂雇凶伤人。 此案将中国学术界的一些弊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学者的道德底线沦陷。肖传国将自己的“院士梦”破碎归咎于方舟子的“污蔑”,并 在方舟子被打后一再声称自己被诬陷,怀疑方舟子“报假案”炒作自己。一个“准院士”,面对 学术质疑且申报“院士”不成,不是躬身自省,而是雇凶伤人,斯文之扫地,学者道德操守之 沦丧可见一斑。 本来,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学术争鸣再正常不过,但时下很多学术争端,都有“君子动 口又动手”的趋势——周老虎事件中,为一张照片真假,专家有人头担保之论;安阳曹操墓 事件中,为一座坟墓真假,学者有“自我了断”之说。学术之争成了意气之争和争强斗狠,道 德伦理安在? 其次是学术的功利化。方舟子遇袭一事,与其说受伤的是方舟子,不如说“受伤”的是学
术。本来,学术研究最需要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有一分成果说一分话,但结果呢?成果 漫天飞舞,“成就ˆ遍地皆是。但经方舟子这样秉持科学精神的人士一查,很多所谓的成果ˆ “成就”,要么是泡沫化的自吹自擂,要么是瞒天过海的造假。这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就是学 术浮躁和名利化的典型表现。 再者是学术机制的扭曲。此前的肖传国,已经集教授、博导、主任医师、973首席科学 家等头衔于一身,头顶光环闪耀,但为何仍对院士”头衔如此“孜孜以求”,以至于因方舟子 质疑落选而勃然大怒、丧失理智?为何他不是通过完善“肖氏反射弧ˆ理论来消除质疑.而是 企图再添一个院士以头衔来获取江湖地位”?这是一个靠“头衔¨发号施令还是靠学术成果说 话的学术界?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不如说是重头衔轻 成果的学术体制将肖传国推向了悬崖。 再者,假如没有方舟子的质疑,肖传国就极有可能当选。果真如此,我们的学术监管体 系是不是形同虛设,以至于需要方舟子这样的民间力量充当学术净化器”?中国科学院院士 可谓国内科学界的金字塔尖”,如果肖传国这样的学者能如愿以偿地当选,可以想象学术伦 理将遭受怎样的腐蚀和毁坏。幸亏没有。 (选自2010年9月23日《广州日报》,有删改) 8.下列评说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文意可以判断题目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讽刺或否定。 B.从“这是一个靠“头衔发号施令还是靠学术成果说话的学术界?一句中,可以看 出作者认为当今学术界是“实”重于“名” C.在作者看来,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应该是学术研究的最重要的准则。 D.从文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方舟子的打假,肖传国势必能当选为科学院院士 下,方读子不为他学、还因为他的他围,并里学假炒自己 B.学术浮躁和名利化造成了种种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在深层意义上也伤害了学术 C.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使他在受到学术质疑时丧失理智,从而做出极端行为。 D.只有更多的方舟子这样的民间力量充当“学术净化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术伦理 免遭侵害 10.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方舟子遇袭案暴露出了学术界的哪些弊端。(3分)
术。本来,学术研究最需要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有一分成果说一分话,但结果呢?“成果” 漫天飞舞,“成就”遍地皆是。但经方舟子这样秉持科学精神的人士一查,很多所谓的“成果”、 “成就”,要么是泡沫化的自吹自擂,要么是瞒天过海的造假。这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就是学 术浮躁和名利化的典型表现。 再者是学术机制的扭曲。此前的肖传国,已经集教授、博导、主任医师、973 首席科学 家等头衔于一身,头顶光环闪耀,但为何仍对“院士”头衔如此“孜孜以求”,以至于因方舟子 质疑落选而勃然大怒、丧失理智?为何他不是通过完善“肖氏反射弧”理论来消除质疑.而是 企图再添一个“院士”头衔来获取“江湖地位”?这是一个靠“头衔”发号施令还是靠学术成果说 话的学术界?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不如说是重“头衔”轻 成果的学术体制将肖传国推向了悬崖。 再者,假如没有方舟子的质疑,肖传国就极有可能当选。果真如此,我们的学术监管体 系是不是形同虚设,以至于需要方舟子这样的民间力量充当“学术净化器”?中国科学院院士 可谓国内科学界的“金字塔尖”,如果肖传国这样的学者能如愿以偿地当选,可以想象学术伦 理将遭受怎样的腐蚀和毁坏。幸亏没有。 (选自 2010 年 9 月 23 日《广州日报》,有删改) 8.下列评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根据文意可以判断题目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讽刺或否定。 B.从“这是一个靠‘头衔’发号施令还是靠学术成果说话的学术界?”一句中,可以看 出作者认为当今学术界是“实”重于“名”。 C.在作者看来,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应该是学术研究的最重要的准则。 D.从文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方舟子的打假,肖传国势必能当选为科学院院士。 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方舟子遇袭不仅因为他学术“打假”,还因为他诬陷肖传国,并且“报假案”炒作自己。 B.学术浮躁和名利化造成了种种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在深层意义上也伤害了学术。 C.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使他在受到学术质疑时丧失理智,从而做出极端行为。 D.只有更多的方舟子这样的民间力量充当“学术净化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术伦理 免遭侵害。 10.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方舟子遇袭案暴露出了学术界的哪些弊端。(3 分)
11.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学术之争”?(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墓碑后面的字 鲍尔吉·原野 1在额尔古纳的野地,我见到块特殊的墓碑。 2树叶散落乡路,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裸露着胳膊,如同雨水中赶路的精疲力尽的女 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路中,我被一丛野果吸引,桔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 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正想能不能尝尝,脚下差点被绊倒。 3一块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间,后边是矮坟。 4碑文写道:刘素莲之墓。 5荒地之间,遇到坟茔。我想不应抽身而走,坐一会儿也好。这就像边地旅行,见对面 来人打招呼一样。坐下,不经意间,看到水泥制的石碑后面还有一行字 6妈妈我想 7想字下面被土埋住,扒开土,是一个你字。这个字被埋在雨水冲下的土里。 8我伸手摸了摸,字是用小学生涂改液写的。字大,歪歪扭扭,如奔跑、踉跄、摔倒。 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 9我转过头看碑正面,死者生卒年代为1966-—1995。碑后写字的人该是她的孩 10这么一想,心里不平静,仿佛孩子的哀伤要由我来担当。她是怎么死的?她死的时 候孩子多大?我想,她如果死于分娩,孩子也没什么大的悲伤,但不像这个人的情况。孩子
11.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学术之争”?(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墓碑后面的字 鲍尔吉·原野 1 在额尔古纳的野地,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 2 树叶散落乡路,被马车轧进泥里。枝条裸露着胳膊,如同雨水中赶路的精疲力尽的女 人。这儿的秋天比别处更疲惫。行路中,我被一丛野果吸引,桔色的颗粒一串串挂在树上, 像用眼睛瞪人。我摘下一串看,正想能不能尝尝,脚下差点被绊倒。 3 一块墓碑,埋在灌木和荒草间,后边是矮坟。 4 碑文写道:刘素莲之墓。 5 荒地之间,遇到坟茔。我想不应抽身而走,坐一会儿也好。这就像边地旅行,见对面 来人打招呼一样。坐下,不经意间,看到水泥制的石碑后面还有一行字: 6 妈妈我想…… 7“想”字下面被土埋住,扒开土,是一个“你”字。这个字被埋在雨水冲下的土里。 8 我伸手摸了摸,字是用小学生涂改液写的。字大,歪歪扭扭,如奔跑、踉跄、摔倒。 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 9 我转过头看碑正面,死者生卒年代为1966—1995。碑后写字的人该是她的孩 子。 10 这么一想,心里不平静,仿佛孩子的哀伤要由我来担当。她是怎么死的?她死的时 候孩子多大?我想,她如果死于分娩,孩子也没什么大的悲伤,但不像这个人的情况。孩子
分明和母亲度过了许多日夜。母亲故去,他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特别在黄昏——人在一天 中情绪最脆弱的时候,常常想到母亲。 11儿时,妈妈不在身边,我特别害怕呼啸的风声,和树梢夹缠,一阵阵起伏不定;害 怕不停歇的夜雨;害怕敲门声、狗吠和照明弹—那时老有人放照明弹。 12现在这个孩子比我害怕和忧伤的事情会更多。我和母亲仍然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 远行了。在节日,在有成绩和挨欺负的时候,或者不一定什么时候的时候,他都要想起母亲。 我仿佛看到一双儿童的眼睛,泪水沿着眼眶蓄积,满满的,顺眼角流下。他独自一人来到这 里,写下 13妈妈我想你 14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的确,“你被黄土永远埋在这里,这是他家人早已知 道却谁都无奈的事情。 15我想的是,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对我来说,仿佛 16人常说,颜真卿《祭侄稿》字含血泪,说书法家心境和艺境相合之时的惊心动魄 还说司马迁、方苞的文字含恨如石。墓碑后面的这句话,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 17如今词语泛滥,换句话是到了一个不尊重语文的时代。人们在使用汉字—不需要 交费、不需要限制——的资源时,尽量挥霍、歪曲、作假,这在网上和官样文章中随处可见。 中国没有《法兰西语言文字法》那样具有刑事约束力的法律,可以不尊重语言的尊贵、纯洁、 源流和规范。套用物欲横流ˆ这句话,如今是乱话横流¨,不真诚、不优美的文字像污水 样在下水道畅行 18然而尊重文字的人还在,视它为心声,写字的时候会流泪。刘素莲的孩子正是流着 泪一笔一笔写下这五个字。有人这么写字,是汉字的福气
分明和母亲度过了许多日夜。母亲故去,他在夜晚睡不着的时候,特别在黄昏——人在一天 中情绪最脆弱的时候,常常想到母亲。 11 儿时,妈妈不在身边,我特别害怕呼啸的风声,和树梢夹缠,一阵阵起伏不定;害 怕不停歇的夜雨;害怕敲门声、狗吠和照明弹——那时老有人放照明弹。 12 现在这个孩子比我害怕和忧伤的事情会更多。我和母亲仍然生活在一起,他的母亲 远行了。在节日,在有成绩和挨欺负的时候,或者不一定什么时候的时候,他都要想起母亲。 我仿佛看到一双儿童的眼睛,泪水沿着眼眶蓄积,满满的,顺眼角流下。他独自一人来到这 里,写下: 13 妈妈我想你 14“你”字被土埋住了,让人心惊。的确,“你”被黄土永远埋在这里,这是他家人早已知 道却谁都无奈的事情。 15 我想的是,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对我来说,仿佛 如此。 16 人常说,颜真卿《祭侄稿》字含血泪,说书法家心境和艺境相合之时的惊心动魄。 还说司马迁、方苞的文字含恨如石。墓碑后面的这句话,其孤兀也足以把人打倒。 17 如今词语泛滥,换句话是到了一个不尊重语文的时代。人们在使用汉字——不需要 交费、不需要限制——的资源时,尽量挥霍、歪曲、作假,这在网上和官样文章中随处可见。 中国没有《法兰西语言文字法》那样具有刑事约束力的法律,可以不尊重语言的尊贵、纯洁、 源流和规范。套用“物欲横流”这句话,如今是“乱话横流”,不真诚、不优美的文字像污水一 样在下水道畅行。 18 然而尊重文字的人还在,视它为心声,写字的时候会流泪。刘素莲的孩子正是流着 泪一笔一笔写下这五个字。有人这么写字,是汉字的福气
19—位身居海外的中国诗人说:不知为什么,我看到沧海、“中秋这些汉字就想 流泪。”为词语流泪,说明他的血液曾经融化过汉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 20大树在风中呼号,我走进邻近的村子,牧草一堆一堆金黄。农妇直起腰,看我进入 哪一家投宿。我想的是,文字和周围的山川草木一样,因为真实而有力量。它们结结实实地 钻进人的心里,做个窝呆下去,像墓碑后面那几个字。 (2009年5月8日《人民日报》) 文章第一段说,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请联系全文,分条陈述这墓碑“特殊”在何处? 13.文章第2段,描写景物有何作用?(3分) 14.文章第11段作者写自己“儿时,妈妈不在身边”的事,有什么作用?(4分) 5.第8段说,“字大,歪歪扭扭,如奔跑、踉跄、摔倒。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可见 力度小;后面的第15段却说:“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 这怎么理解?(5分) 16.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借“墓碑后面的字”表达了哪几层具有普遍意义的深意。(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19 一位身居海外的中国诗人说:“不知为什么,我一看到‘沧海’、‘中秋’这些汉字就想 流泪。”为词语流泪,说明他的血液曾经融化过汉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 20 大树在风中呼号,我走进邻近的村子,牧草一堆一堆金黄。农妇直起腰,看我进入 哪一家投宿。我想的是,文字和周围的山川草木一样,因为真实而有力量。它们结结实实地 钻进人的心里,做个窝呆下去,像墓碑后面那几个字。 (2009 年 5 月 8 日《人民日报》) 12.文章第一段说,“我见到一块特殊的墓碑”,请联系全文,分条陈述这墓碑“特殊”在何处? (4 分) 13.文章第 2 段,描写景物有何作用?(3 分) 14.文章第 11 段作者写自己“儿时,妈妈不在身边”的事,有什么作用?(4 分) 15.第 8 段说,“字大,歪歪扭扭,如奔跑、踉跄、摔倒。写字的人也像小学生。”可见 力度小;后面的第 15 段却说:“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把一个人身上的劲儿都卸掉了。” 这怎么理解?(5 分) 16.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借“墓碑后面的字”表达了哪几层具有普遍意义的深意。(4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乌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通远 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 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土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 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 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干 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 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 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 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 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土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 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 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B.不见于言可也 著作 C.予窃悲其人 悲:悲痛 D.稍稍见称于人稍稍:渐渐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所以为圣贤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冰,水为之而寒于冰 C.而散亡磨灭 惑而不从师 D.亦因以自警焉 因坐法华西亭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 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 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 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 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 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 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 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 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 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 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 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一:都 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 C.予窃悲.其人 悲:悲痛 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所以..为圣贤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冰,水为之而寒于.冰 C.而.散亡磨灭 惑而.不从师 D.亦因.以自警焉 因.坐法华西亭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 朽”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 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能传 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増添了劝诫的力量, 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21.用“P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3分)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 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2-23题。(6分) 蝶恋花春暮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3.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 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4分) 4.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4分)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 朽”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 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能传 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 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21.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3 分) 方 其用 心 与 力 之劳 亦 何 异 众人 之 汲 汲 营营 而 忽 然 以死 者 虽 有 迟有 速 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22-23 题。(6 分) 蝶恋花 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3.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 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4 分) 24.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4 分)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 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19.23) (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 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 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 。(1分) (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的话宜于 何处?请做评价。(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题) (1)渔舟唱晚,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4)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5)曾子曰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论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 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 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 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整墩面改为微微隆起, 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为 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可以“承 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 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C(A项读音依次为:jin/jng、qiao、li/shuo;B项读音依次为:mo/mu、 zai、huo:C项读音依次为:sha/cha、xiu/chou、 guang/ kuang;D项读音依次为: gong、man/wan、qi/qie)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 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19.23) (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 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 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 。(1 分) (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的话宜于 何处?请做评价。(3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 题) (1)渔舟唱晚, ▲ ; ▲ ,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 ▲ 。 (杜甫《登高》)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驾一叶之扁舟, ▲ 。 (苏轼《赤壁赋》) (4)执手相看泪眼, ▲ 。念去去、千里烟波, ▲ 。 (柳永《雨霖铃》) (5)曾子曰:“ ▲ ,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论语》)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 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 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 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整墩面改为微微隆起, 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为 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可以“承 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 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3 分)C(A 项读音依次为:jìn/jìng、qiào、lì/shuò;B 项读音依次为:mó/mú、 zài、huò;C 项读音依次为:shā/chà、xiù/chòu、ɡuǎng/kuànɡ;D项读音依次为: gōng、màn/wàn、qì/qiè)
2.A蛰征;C文其:D厢禁。 3.D司空见惯为不及物动词 4.D(A动宾搭配不当:B缺少主语:C两面和一面不照应。) 5.示例:挂:—“挂”飞瀑。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挂”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飞泻而下 的壮观景象,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叶:一“叶”扁舟。用“叶”字不仅写出了船的小 而轻,而且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潇洒与悠闲。一只小船自由自在地飘荡在漫无边际的 水面上,任意东西,多么惬意!(语言连贯、形象生动、有文采、富有韵味即可) 6.品《红楼》,识假意真情。(要求句式、结构一致,对应工整:内容紧扣作品本身) 7.不合适。作为上海人应当有国际化大都市人的气度:睚眦必报建设不了和谐社会;媒体 是服务公众的喉舌,应当注意言行的责任和社会效果。 8.(3分)C(A引号表示着重指出:B从“与其说是名利不如说是重头衔可见学术界 是“名”重于“实”;D与最后段表述不一致,只是“极有可能”。) 9.(3分)B(B项“在深层意义上也伤害了学术”,理解正确。A项中“诬陷肖传国,并且‘报 假案'炒作自己”是肖传国的说法,不是方舟子遇袭的原因;C项与原文“与其说是错误 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不如说是重“头衔”轻成果的学术体制将肖传国推向了悬崖” 句不符;D项“保障学术伦理免遭侵害”更有效的措施应该是完善学术监管体系并切实发 挥作用。) 10.(3分)学者的道德底线沦陷、学术伦理缺失:学术功利化(浮躁和名利化):学术机制 的扭曲:监管体系形同虚设。(答出两点1分,答出4点满分) 11.(3分)学术争鸣正常,要尊重学术伦理,坚持道德操守,不可使学术之争成为意气之 争和争强斗狠;坚持真理之辩,要实事求是,作风严谨;学者要反躬自省,通过完善自 己的成果来消除质疑:建立科学的学术体制,完善学术监管体系。(答出两点1分,答 出4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12.①位于荒地之间(或埋在灌木和荒草间) ②墓碑后面有行字“妈妈我想你” ③墓碑后的字像是小学生用涂改液写的 ④墓碑后的字“真实而有力量”,“足以把人打倒”。(4分) 13.①渲染了环境的萧条、凄凉,衬托出“我”旅程疲惫的心境: ②为后文写墓碑后的字烘托了气氛 ③与文章最后一节景物描写相呼应。(3分) 14.①设身处地,以己度人,让人从作者自己身上感受到小孩的思母之情、想母之悲 ②用自己的感受和小孩作比,我尚且这样想母亲,何况他母亲已故去,衬托小孩之思母 之甚; ③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的感受蓄势,打下坚强的基础。(一点2分,写出两点即得4 分) 15.第8段说字“歪歪扭扭”像小学生”写的,是从字的外形上看的,符合写字者的客观实际 (2分)而第12段的说法,却是从字蕴涵的情感上说的,或者说情感的冲击力之大, 小孩子把对母亲的思念全寄托在这简单而真实有力的几个字上,这几个字是他的心声, 是孩子流着泪一笔一笔写下的,感人至深,所以说力量“大”。(文章由外到内,由显到 隐,由表面到深刻,平中见奇,以小见大,深化了主题。(3分) 16.①字为心声,只有为词语流泪才能感动其他人,使用汉字尽量挥霍歪曲作假是不可取的 ②为词语流泪与这个人的真实而感人的经历有关,也与民族的特性有关 ③我们要善待文字,因为它是我们精神的归宿。(4分,每点两分,写出两点即可) 17.C悲叹(为.而悲)
2.A 蛰 征;C 文 其;D 厢 禁。 3.D 司空见惯为不及物动词 4.D(A 动宾搭配不当;B 缺少主语;C 两面和一面不照应。) 5.示例:挂:一“挂”飞瀑。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挂”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飞泻而下 的壮观景象,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叶:一“叶”扁舟。用“叶”字不仅写出了船的小 而轻,而且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潇洒与悠闲。一只小船自由自在地飘荡在漫无边际的 水面上,任意东西,多么惬意!(语言连贯、形象生动、有文采、富有韵味即可) 6.品《红楼》,识假意真情。(要求句式、结构一致,对应工整;内容紧扣作品本身) 7.不合适。作为上海人应当有国际化大都市人的气度;睚眦必报建设不了和谐社会;媒体 是服务公众的喉舌,应当注意言行的责任和社会效果。 8.(3 分)C(A 引号表示着重指出;B 从“与其说是名利…不如说是重头衔…”可见学术界 是“名”重于“实”;D 与最后段表述不一致,只是“极有可能”。) 9.(3 分)B(B 项“在深层意义上也伤害了学术”,理解正确。A 项中“诬陷肖传国,并且‘报 假案’炒作自己”是肖传国的说法,不是方舟子遇袭的原因;C 项与原文“与其说是错误 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不如说是重“头衔”轻成果的学术体制将肖传国推向了悬崖” 句不符;D 项“保障学术伦理免遭侵害”更有效的措施应该是完善学术监管体系并切实发 挥作用。) 10.(3 分)学者的道德底线沦陷、学术伦理缺失;学术功利化(浮躁和名利化);学术机制 的扭曲;监管体系形同虚设。(答出两点 1 分,答出 4 点满分) 11.(3 分)学术争鸣正常,要尊重学术伦理,坚持道德操守,不可使学术之争成为意气之 争和争强斗狠;坚持真理之辩,要实事求是,作风严谨;学者要反躬自省,通过完善自 己的成果来消除质疑;建立科学的学术体制,完善学术监管体系。(答出两点 1 分,答 出 4 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12.①位于荒地之间(或埋在灌木和荒草间) ②墓碑后面有行字“妈妈我想你” ③墓碑后的字像是小学生用涂改液写的 ④墓碑后的字“真实而有力量”,“足以把人打倒”。(4 分) 13.①渲染了环境的萧条、凄凉,衬托出“我”旅程疲惫的心境; ②为后文写墓碑后的字烘托了气氛; ③与文章最后一节景物描写相呼应。(3 分) 14.①设身处地,以己度人,让人从作者自己身上感受到小孩的思母之情、想母之悲。 ②用自己的感受和小孩作比,我尚且这样想母亲,何况他母亲已故去,衬托小孩之思母 之甚; ③给“几个字力量多么大”的感受蓄势,打下坚强的基础。(一点 2 分,写出两点即得 4 分) 15.第 8 段说字“歪歪扭扭”“像小学生”写的,是从字的外形上看的,符合写字者的客观实际; (2 分)而第 12 段的说法,却是从字蕴涵的情感上说的,或者说情感的冲击力之大, 小孩子把对母亲的思念全寄托在这简单而真实有力的几个字上,这几个字是他的心声, 是孩子流着泪一笔一笔写下的,感人至深,所以说力量“大”。(文章由外到内,由显到 隐,由表面到深刻,平中见奇,以小见大,深化了主题。(3 分) 16.①字为心声,只有为词语流泪才能感动其他人,使用汉字尽量挥霍歪曲作假是不可取的。 ②为词语流泪与这个人的真实而感人的经历有关,也与民族的特性有关。 ③我们要善待文字,因为它是我们精神的归宿。(4 分,每点两分,写出两点即可) 17.C 悲叹(为……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