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3讲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考纲领航 回考纲要求 回考纲解读 回考查角度 概述创办经济特联系明清时期的闭 区、兴办经济技术关锁国政策、近代被 开发区、开辟沿海迫开放的教训,考查 对外开放格局的经济开放区和开我国对外开放和坚 初步形成 发开放上海浦东持独立自主政策的 的史实,分析我国必要性的认识,掌握 对外开放格局初对外开放格局的形 步形成的特点成及特点
考纲要求 考纲解读 考查角度 对外开放格局的 初步形成 概述创办经济特 区、兴办经济技术 开发区、开辟沿海 经济开放区和开 发开放上海浦东 的史实,分析我国 对外开放格局初 步形成的特点 联系明清时期的闭 关锁国政策、近代被 迫开放的教训,考查 我国对外开放和坚 持独立自主政策的 必要性的认识,掌握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 成及特点
基础落实 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成 背景 为时代潮流。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指导。 创办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过程经济创办经济特区设立,1988年设立海南 特区 经济特区
背景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成 为时代潮流。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指导。 过程 创办 经济 特区 创办 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经济特区设立,1988 年设立海南 经济特区。 考点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国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 创特点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 办 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过经 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程济 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 特 制改革的试验田。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 区意义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 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特区的 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特点 国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 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过 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程 创 办 经 济 特 区 意义 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 制改革的试验田。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 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 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特区的 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 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 开辟 口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展 沿海沿海开辟 经济活动的权限,对来投资办厂 过程经济开放 的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以加 开放城市 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 意义 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 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 海、福州、广州等 14 个沿海港 口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展 经济活动的权限,对来投资办厂 的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以加 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过程 开辟 沿海 经济 开放 区 沿海 开放 城市 意义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 国民经济的活力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 开辟沿海 沿海开辟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 开放 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区 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 意义 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过经 在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 程济 经济设立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 开放 技术 出口产品。 开发 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 区作用 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开辟 1985 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 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 区。到 1992 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沿海 开放 区 意义 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 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设立 在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 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 出口产品。 过 程 开 辟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区 经济 技术 开发 区 作用 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 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 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 目的 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 开发 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过程开放 开放199年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浦东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 意义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 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目的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 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 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 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开放 1990 年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过程 开发 开放 浦东 意义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 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 为中国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 格局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的开放体系。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改变了长期封闭、半封闭状 态,促进了大量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 意义 经验的引进,促使中国的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 大大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岳麓版)
格局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 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的开放体系。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意义 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改变了长期封闭、半封闭状 态,促进了大量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 经验的引进,促使中国的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 大大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岳麓版)
思维启迪1:我国为何要实行对外开放? 球化趋 根本目的 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有
► 思维启迪 1:我国为何要实行对外开放? 答案:历史教训: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近代的落 后挨打。必要性:①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的潮流,为了适应经济全 球化趋势。②克服计划体制弊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其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条件:20 世纪 70 年代我 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为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思维启迪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 的格局?
► 思维启迪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 的格局? 答案: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 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