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四人谈 你能读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吗?请给它们注音 笑靥 契合 缱绻 冗杂 寥寥数语 、请你添字组成成语,并任选其中两个造句 ()之欲出情趣 )然日光()() ()天()地()()逼人 、你原来是怎样理解《雪》的思想内容的?读完这几篇评论,你有哪些收获?请你认真 阅读文章,试着把四位作者的主要观点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并加以比较,然后和同 学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鲁迅《雪》中写到了南方和北方两种不同的雪。对这两种雪之间的关系,历来理解不 够一致。有人认为是通过对比突出南方雪的美丽,有人认为是通过对比突出北方雪的 坚韧,有人认为是在对比中表现两种雪各自的特点,有人认为写南方的雪是为衬托北 方的雪。请你细读课文,选择其中一篇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你同意 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解 五、再读一篇赏析文章: 好一场心灵的大雪 —鲁迅的《雪》赏析 刘德福 1924——-1925年,鲁迅在创作散文诗集《野草》的同时,开始翻译日本厨川白村的文 艺论文集《苦闷的象征》,在引言中,鲁迅写道:“非有天马行空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
《雪》四人谈 一、你能读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吗?请给它们注音。 笑靥. 契.合 缱绻.. 冗.杂 寥寥..数语 二、请你添字组成成语,并任选其中两个造句。 ( )之欲出 情趣( )然 目光( )( ) ( )天( )地 ( )( )逼人 三、你原来是怎样理解《雪》的思想内容的?读完这几篇评论,你有哪些收获?请你认真 阅读文章,试着把四位作者的主要观点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并加以比较,然后和同 学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鲁迅《雪》中写到了南方和北方两种不同的雪。对这两种雪之间的关系,历来理解不 够一致。有人认为是通过对比突出南方雪的美丽,有人认为是通过对比突出北方雪的 坚韧,有人认为是在对比中表现两种雪各自的特点,有人认为写南方的雪是为衬托北 方的雪。请你细读课文,选择其中一篇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你同意 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解。 五、再读一篇赏析文章: 好一场心灵的大雪 ——鲁迅的《雪》赏析 刘德福 1924——1925 年,鲁迅在创作散文诗集《野草》的同时,开始翻译日本厨川白村的文 艺论文集《苦闷的象征》,在引言中,鲁迅写道:“非有天马行空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
生。”在《雪》中,鲁迅为我们呈现了大精神产生的过程。 文章开始,写了“暧暖国的雨”的特征,“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 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对雨,鲁迅的态度并不是一概否定的, 但,雨的确是与雪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征。“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 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正是“青春的、壮健的”江南雪 来了孩子们的热闹,可它也有一个特点:粘连、易变。“'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 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睛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 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就大不相同了,他们“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而且,“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 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 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因此,作者在结尾深情的喊道:“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鲁迅笔下的雪,是“天马行空的大精神"的写照,从“暧 国的雨”到“江南的雪”再到“"朔方的雪花”,这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大精神”的形成过程 我们可能联想到:一个人,从“天真烂漫的少年”到“健壮蓬勃的青年”再到“大气磅礴的 壮年”;一个灵魂,从“温柔单纯的留学生”到“慷慨激昂的文人”再到“笔意如刀天马行 空的战士"。在这个变化中,“孤独”起到了决定作用。雪从“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 地里”到“终于独自坐着了,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 了”,最后变成“在无边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啊,好一场心灵的大雪呀! 难能可贵的是,文笔犀利老辣、解剖自己如解剖别人的鲁迅,在这篇散文诗中却表现了 少有的宽容和温情。他没有让“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花”,形成截然不同
生。”在《雪》中,鲁迅为我们呈现了大精神产生的过程。 文章一开始,写了“暖国的雨”的特征,“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 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对雨,鲁迅的态度并不是一概否定的, 但,雨的确是与雪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征。“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 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正是“青春的、壮健的”江南雪,引 来了孩子们的热闹,可它也有一个特点:粘连、易变。“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 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 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就大不相同了,他们“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而且,“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 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 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因此,作者在结尾深情的喊道:“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鲁迅笔下的雪,是“天马行空的大精神”的写照,从“暖 国的雨”到“江南的雪”再到“朔方的雪花”,这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大精神”的形成过程。 我们可能联想到:一个人,从“天真烂漫的少年”到“健壮蓬勃的青年”再到“大气磅礴的 壮年”;一个灵魂,从“温柔单纯的留学生”到“慷慨激昂的文人”再到“笔意如刀天马行 空的战士”。在这个变化中,“孤独”起到了决定作用。雪从“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 地里”到“终于独自坐着了, 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 了”,最后变成“在无边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啊,好一场心灵的大雪呀! 难能可贵的是,文笔犀利老辣、解剖自己如解剖别人的鲁迅,在这篇散文诗中却表现了 少有的宽容和温情。他没有让“暖国的雨”、“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花”,形成截然不同
的对照,在突出“朔方的雪花”是“大精神”的同时,又在“暖国的雨”和“江南的雪” 中寄寓了自己的理想。他不仅歌颂那“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而且用回 忆、向往中的江南美景和富于情趣的童事,与丑恶的现实世界作对比,表达了追求一个美好 的理想的世界的愿望。 请你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并和《四人谈》相比较,想一想作者的看法与他们有哪些 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拓展·提高】 知识整理平台。 二、请你反复诵读《习惯说》,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绕室以旋。室有 洼,径尺,浸淫日广。毎履之,足若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 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 噫!习中之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致使久而
的对照,在突出“朔方的雪花”是“大精神”的同时 ,又在“暖国的雨”和“江南的雪” 中寄寓了自己的理想。他不仅歌颂那“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而且用回 忆、向往中的江南美景和富于情趣的童事,与丑恶的现实世界作对比,表达了追求一个美好 的理想的世界的愿望。 请你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并和《四人谈》相比较,想一想作者的看法与他们有哪些 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自 我 评 价 教 师 评 价 【拓展·提高】 一、知识整理平台。 二、请你反复诵读《习惯说》,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 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若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 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 之。 噫!习中之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致使久而
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这篇短文选自《养晦堂文集》,作者是清末湖南湘乡人刘蓉。 1.请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 (1)浸淫日广( (2)足若踬焉( (3)已而复然( (4)则反室焉而不宁( 2.请你选出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 原文:噫!习中之人,甚矣哉! A.唉,学习中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 B.唉,从中模仿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 C.唉,习惯对人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 D.唉,有习惯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 3.选文共三段,其中哪些段落是叙事的?哪些是说理的?想一想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 是什么。 4.本文最后归结的中心是( A.学思并重B.学贵慎始C.习惯成自然D.治国先治家 三、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思考并回答问题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 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干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 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 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 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 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 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坐,你也能看得到很
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这篇短文选自《养晦堂文集》,作者是清末湖南湘乡人刘蓉。 1.请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 (1)浸淫..日广( ) (2)足若踬.焉( ) (3)已而..复然( ) (4)则反窒焉..而不宁( ) 2.请你选出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 ) 原文:噫!习中之人,甚矣哉! A. 唉,学习中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 B. 唉,从中模仿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 C. 唉,习惯对人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 D. 唉,有习惯的人,是非常厉害的啊! 3.选文共三段,其中哪些段落是叙事的?哪些是说理的?想一想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 是什么。 4.本文最后归结的中心是( ) A.学思并重 B.学贵慎始 C.习惯成自然 D.治国先治家 三、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思考并回答问题。 (一)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 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 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 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 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 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 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
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丝-丝漏下来 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 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 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 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岀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 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 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 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 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 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 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 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 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
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 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 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 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 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 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 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 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 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 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 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 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 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
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 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 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 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 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 诗文的 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 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 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 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 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 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 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 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 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 的零头。 1934年8月,在北平(郁达夫: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1.请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椽破屋( 军浑沌沌( )( 2.请你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京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岀淡绿微黄的颜色
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 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 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 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 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 诗文的 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 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 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 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 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 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 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 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 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 的零头。 1934 年 8 月,在北平(郁达夫: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1. 请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椽.破屋( ) 浑浑沌沌..( )( ) 2.请你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 )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京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3.下列写声音的语句中,能衬托出秋之静寂的一组是() ①秋蝉的哀弱的残声②西山的虫唱③潭柘寺的钟声 ④缓慢悠闲的声调⑤青天下驯鸽的飞声⑥上郊外或山上去听得秋蝉的嘶叫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4.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紧紧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请 写出你的理解。 5.读罢全文,请你试着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想一想作者 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作者的用意何在? 6.综观全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 追寻深沉 《故都的秋》赏析 江锡铨(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 《故都的秋》写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郁达夫描绘了故都北京秋天如 诗如画的、几乎臻于完美的风物景致,表达了对于故都清秋的虔诚向往与崇仰。那是一种超 常的深凊。应当如何理解、把握作者的这种宗教般的情感和礼赞呢”我以为,要想读岀《故 都的秋》的深厚蕴藉,似乎应当同时关注作者其他的关于北京和关于秋天的文学作品,尤其 是作者在将近两年之后的一九三六年五月所写的另一篇散文《北平的四季》一一后者几乎 可以说是前者的“互文”与注释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3.下列写声音的语句中,能衬托出秋之静寂的一组是( ) ①秋蝉的哀弱的残声 ②西山的虫唱 ③潭柘寺的钟声 ④缓慢悠闲的声调 ⑤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⑥上郊外或山上去听得秋蝉的嘶叫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4.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紧紧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请 写出你的理解。 5.读罢全文,请你试着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点。想一想作者 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作者的用意何在? 6. 综观全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 追寻深沉 ——《故都的秋》赏析 江锡铨(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 《故都的秋》写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郁达夫描绘了故都北京秋天如 诗如画的、几乎臻于完美的风物景致,表达了对于故都清秋的虔诚向往与崇仰。那是一种超 常的深情。应当如何理解、把握作者的这种宗教般的情感和礼赞呢?我以为,要想读出《故 都的秋》的深厚蕴藉,似乎应当同时关注作者其他的关于北京和关于秋天的文学作品,尤其 是作者在将近两年之后的一九三六年五月所写的另一篇散文《北平的四季》——后者几乎 可以说是前者的“互文”与注释
就是在《北平的四季》中,作者再一次比较了南方的秋天和北方尤其是北京的秋天,重 申了他的“抑南扬北”的见解:“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 是英国话里所说的 Indian Summer(小阳春——引注)叫作小春天气而已”。也是在《北平的 四季》中,作者再一次近乎偏执地表达了对于北京的一往深情。作者说,在自己的“前半生 住过”的、“不在少数”的“中国的大都会”中,虽然各有特点,然而,“上海的闹热,南京 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 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在作者的心底眼中,“北平的 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 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于是便有了作者笔下意味无穷的《北 平的四季》。在写完了冬、春、夏三季的横生妙趣之后,作者表示,两年前写过一篇《故都 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然而仍然觉得意犹未 尽,忍不住又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段落,并且为《故都的秋》留下了一条注脚 “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 “百读不厌的奇书 这或许可以看作作者对“故都的秋"神奇魅力的形象诠释。“故 都的秋”美就美在它的清、静、悲凉,美在它的“色彩浓,回味永”,美在它的“百读不厌 的浓郁的书卷气,美在随处可见的“深沉的地方”。当然,这是需要像作者那样潜心细致地 去“翻阅”,去追寻和体味的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 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岀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 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 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就是在《北平的四季》中,作者再一次比较了南方的秋天和北方尤其是北京的秋天,重 申了他的“抑南扬北”的见解:“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 是英国话里所说的 Indian Summer(小阳春——引注)或叫作小春天气而已”。也是在《北平的 四季》中,作者再一次近乎偏执地表达了对于北京的一往深情。作者说,在自己的“前半生 住过”的、“不在少数”的“中国的大都会”中,虽然各有特点,然而,“上海的闹热,南京 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 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在作者的心底眼中,“北平的 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 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于是便有了作者笔下意味无穷的《北 平的四季》。在写完了冬、春、夏三季的横生妙趣之后,作者表示,两年前写过一篇《故都 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一遍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然而仍然觉得意犹未 尽,忍不住又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段落,并且为《故都的秋》留下了一条注脚: “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像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 “百读不厌的奇书”——这或许可以看作作者对“故都的秋”神奇魅力的形象诠释。“故 都的秋”美就美在它的清、静、悲凉,美在它的“色彩浓,回味永”,美在它的“百读不厌” 的浓郁的书卷气,美在随处可见的“深沉的地方”。当然,这是需要像作者那样潜心细致地 去“翻阅”,去追寻和体味的——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 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 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 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些“深沉的地方”是与故都北京深厚的文化积累,同时也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传统文化 素养所生发的“遥想”相联系的。所以,作者“在南方毎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 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经历了干百年岁月 淘洗的名胜景观,似乎注定会引发作者的思古之幽情,遥想起与这些景观相关联的历史文化 的悠远和深沉。而且,这“深沉的地方”并不仅限于名胜古迹,而是普遍到几乎无处不在 ——好像故都秋天的一草一木,全都植根于“典丽堂皇,幽闲清妙″的中国历史文化典籍 之中。如作者所说,即便不去寻访那些名胜古迹,“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 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一—似乎还保 留着白居易《长恨歌》时代的“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高远与幽渺的天色;当我们“静对着像 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的时候,就不仅“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或许还会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杜牧的诗意——“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而“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几乎是立刻就把我们带回了柳永的《雨霖铃》的境界,耳畔似乎 还萦回着这位落拓的屯田员外郎由“寒蝉凄切”所引发的干种风情无处诉说的深长幽怨;至 于那“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来的秋雨,以及老北京们 用“平平仄仄”的“歧韵”念出来的“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感慨,似乎也会令我们联想起在 秋风秋雨中的古轩亭口被难的秋瑾烈士的绝命诗句联想起这位刚烈不让须眉的鉴湖女侠的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干古浩叹……所以作者说,“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 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而这“中国的秋的深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追寻深沉——或许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故都的秋》的命意。据郁达夫的日记记载, 二千余字的《故都的秋》是在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七日,在他到达北平第四天的一个上午一挥 而就的。而此前在青岛避暑四十日,却没有写岀一篇《青岛的夏》来:或者说经过青岛四十 日的苦苦思索搜寻,在故都的秋色中豁然开朗,有如辛稼轩之人灵山的重峦叠嶂—一“我
这些“深沉的地方”是与故都北京深厚的文化积累,同时也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传统文化 素养所生发的“遥想” 相联系的。所以,作者“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 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经历了干百年岁月 淘洗的名胜景观,似乎注定会引发作者的思古之幽情,遥想起与这些景观相关联的历史文化 的悠远和深沉。而且,这“深沉的地方”并不仅限于名胜古迹,而是普遍到几乎无处不在 ——好像故都秋天的一草一木,全都植根于“典丽堂皇,幽闲清妙”的中国历史文化典籍 之中。如作者所说,即便不去寻访那些名胜古迹,“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 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似乎还保 留着白居易《长恨歌》时代的“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高远与幽渺的天色;当我们“静对着像 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的时候,就不仅“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或许还会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杜牧的诗意——“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而“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几乎是立刻就把我们带回了柳永的《雨霖铃》的境界,耳畔似乎 还萦回着这位落拓的屯田员外郎由“寒蝉凄切”所引发的千种风情无处诉说的深长幽怨;至 于那“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来的秋雨,以及老北京们 用“平平仄仄”的“歧韵”念出来的“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感慨,似乎也会令我们联想起在 秋风秋雨中的古轩亭口被难的秋瑾烈士的绝命诗句,联想起这位刚烈不让须眉的鉴湖女侠的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千古浩叹……所以作者说,“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 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而这“中国的秋的深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追寻深沉——或许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故都的秋》的命意。据郁达夫的日记记载, 二千余字的《故都的秋》是在一九三四年八月十七日,在他到达北平第四天的一个上午一挥 而就的。而此前在青岛避暑四十日,却没有写出一篇《青岛的夏》来:或者说经过青岛四十 日的苦苦思索搜寻,在故都的秋色中豁然开朗,有如辛稼轩之人灵山的重峦叠嶂——“我
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辛弃疾:《水调歌头灵山齐庵赋,时筑堰湖未成》), 郁达夫也是在故都的街头巷尾这些“深沉的地方”,发现了“雄深雅健″的大块文章,发现 了季节化了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在一定的意义上也许可以说,这篇《故都的秋》实质上更 像是一首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秋声赋》,是对金色的、成熟的、蕴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 精神的礼赞和追寻 追寻深沉——或许也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郁达夫写作《故都的秋》前后思想情绪的 主旨。一九三三年四月,郁达夫由上海移家杭州定居。他的本意,大约是要逃避沪上国民党 反动派的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同时也远离文艺界的纷争。写于半年前的小说《迟桂花》 已流露了避世隐居的去意。然而,郁达夫很快就发现,“杭州一隅,也决不是世外的桃源, 这样要捐,那样要税,居民的负担,简直比世界哪一国的首都,都加重了"。当时,中国北 方战云密布,继东北沦陷之后,日寇又相继占领了山海关和承德,进而觊觎整个华北乃至全 中国。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郁达夫惟有借用自己旧日的诗句来抒写心头的愤懑和无奈 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是自由 自在,无忧无虑的:或流连诗酒,或徜徉山水,或品茗赏花,或浏览闲书。然而,实际上他 生活得并不轻松。一方面,他是—个靠卖文为生的自由职业者,没有别的经济来源,手停口 停;另一方面,一个有责任心的正直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长期从事进步的、革命的文艺活动的 经历,又使得他无法忘情于世事,为换钱度日而敷衍塞责,去写那些媚俗的无聊文字。这样 来,他便常常陷人想写的不能写,能写的又不想写的创作苦闷之中。一九三三年八月,他 在一首纪游诗的诗后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创 作生活,怕将从此告终矣"。在第二天的日记里,他又这样写道:“想做东西,终不能动笔 当决计离开杭州"。“决计离开杭州″自然只是愤言而已,但如果用这里的“杭州″指代内外 夹击、庸碌烦闷的日常生活,则大体上是符合郁达夫彼时彼地的思想情绪的—一实际上《故
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辛弃疾:《水调歌头·灵山齐庵赋,时筑堰湖未成》), 郁达夫也是在故都的街头巷尾这些“深沉的地方”,发现了“雄深雅健”的大块文章,发现 了季节化了的中国历史文化精神,在一定的意义上也许可以说,这篇《故都的秋》实质上更 像是一首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秋声赋》,是对金色的、成熟的、蕴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 精神的礼赞和追寻。 追寻深沉——或许也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郁达夫写作《故都的秋》前后思想情绪的 主旨。一九三三年四月,郁达夫由上海移家杭州定居。他的本意,大约是要逃避沪上国民党 反动派的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同时也远离文艺界的纷争。写于半年前的小说《迟桂花》, 已流露了避世隐居的去意。然而,郁达夫很快就发现,“杭州一隅,也决不是世外的桃源, 这样要捐,那样要税,居民的负担,简直比世界哪一国的首都,都加重了”。当时,中国北 方战云密布,继东北沦陷之后,日寇又相继占领了山海关和承德,进而觊觎整个华北乃至全 中国。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郁达夫惟有借用自己旧日的诗句来抒写心头的愤懑和无奈: “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是自由 自在,无忧无虑的:或流连诗酒,或徜徉山水,或品茗赏花,或浏览闲书。然而,实际上他 生活得并不轻松。一方面,他是一个靠卖文为生的自由职业者,没有别的经济来源,手停口 停;另一方面,一个有责任心的正直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长期从事进步的、革命的文艺活动的 经历,又使得他无法忘情于世事,为换钱度日而敷衍塞责,去写那些媚俗的无聊文字。这样 一来,他便常常陷人想写的不能写,能写的又不想写的创作苦闷之中。一九三三年八月,他 在一首纪游诗的诗后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创 作生活,怕将从此告终矣”。在第二天的日记里,他又这样写道:“想做东西,终不能动笔, 当决计离开杭州”。“决计离开杭州”自然只是愤言而已,但如果用这里的“杭州”指代内外 夹击、庸碌烦闷的日常生活,则大体上是符合郁达夫彼时彼地的思想情绪的——实际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