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 「题号-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本大共11小题,共25分。第5、8、11小题每题3分,其他每小题2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歼灭(jian)惊骇(hai)记载(zai)惟妙惟肖(xiao) B.随即(j)杀戮(l) 竹篙(9ao)鸣钟击磬(qing) C.阻遏(e) 矗立(chu)寒噤(jin)亭台轩榭(xie) D.匍匐(p)匀称(chen)瞥见(pi)重峦叠嶂( zhang)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拒绝驻足张皇失措响彻云宵 B.抱怨签订 名副其实巧妙绝沦 C.赃物推崇因地治宜永垂不朽 D.帷幕铺砌不可名状锐不可当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和南极的原始冰川正在慢慢慢 海平面逐年上升, 全球气候将受到极大影响。 ②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语言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我们只有经过 的推理论证,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A.溶解推崇严密 B.融解推崇严密 C.溶解崇拜严格 D.融解崇拜严格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 谊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 更有意义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②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④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5.下面对杜甫《春望》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八年级语文第顶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1页 (共 8 页) 河北区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质量检测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本大题共11 小题,共25 分。第5、8、11 小题每题3 分,其他每小题2 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歼.灭(jiān) 惊骇.(hài) 记载.(zǎi) 惟妙惟肖.(xiāo) B.随即.(jì) 杀戮.(lù) 竹篙.(ɡāo) 鸣钟击磬.(qìnɡ) C.阻遏.(è) 矗.立(chù) 寒噤.(jìn) 亭台轩榭.(xiè) D.匍.匐(pú) 匀称.(chèn) 瞥.见(piě) 重峦叠嶂.(zhànɡ)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拒绝 驻足 张皇失措 响彻云宵 B.抱怨 签订 名副其实 巧妙绝沦 C.赃物 推崇 因地治宜 永垂不朽 D.帷幕 铺砌 不可名状 锐不可当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和南极的原始冰川正在慢慢慢 ,海平面逐年上升, 全球气候将受到极大影响。 ②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语言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 ③我们只有经过 的推理论证,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 A.溶解 推崇 严密 B.融解 推崇 严密 C.溶解 崇拜 严格 D.融解 崇拜 严格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 谊,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 更有意义, 。”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②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④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5.下面对杜甫《春望》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B.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草木不生 C.颔联以“感时”承上,以“恨别”启下,章法分明 D.“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现作者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阅读叶圣陶《苏州园林》片断,回答6~8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 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 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 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 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 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 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 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 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 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布置几块 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幅画的效果。池沼里 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 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 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 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 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 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 6.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不准确的一项是(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A.堆叠假山,只靠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艺术天赋,不靠技术水平。 B.堆叠假山,关键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艺术构思,不单单靠技术水平。 C.假山的堆叠,更强调匠师的独创性,其成果能给人审美愉悦。 D.这句话并不是否定“技术”的作用,而是更强调“艺术”的作用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2页 (共 8 页) A.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B.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草木不生。 C.颔联以“感时”承上,以“恨别”启下,章法分明。 D.“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现作者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阅读叶圣陶《苏州园林》片断,回答 6~8 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 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 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 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 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 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 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 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 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 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布置几块 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 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 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 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 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 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 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 6.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不准确的一项是( )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A.堆叠假山,只靠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艺术天赋,不靠技术水平。 B.堆叠假山,关键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艺术构思,不单单靠技术水平。 C.假山的堆叠,更强调匠师的独创性,其成果能给人审美愉悦。 D.这句话并不是否定“技术”的作用,而是更强调“艺术”的作用
7.第③段文字重点说明的内容是( 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B.讲究假山地沼的配合。 C.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D.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8.分析节选文字的内容和写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的特点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胸中有邱壑”的意思是指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艺术匠心 C.假山的堆叠和池沼的安排都追求让游览者“如在画图中”的艺术效果 D.第③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片段,回答9~11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 俨然:好像,仿佛 B.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详细地 欣然规往 规:计划 10.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寻向所志 寻病终 B.便舍船 屋舍俨然 C.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D.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括号内被省略的人称代词依次应为一一渔人、渔人、村中人 B.听渔人“具言所闻”后,村人叹惋,是为自己未能经历复杂多彩的社会变迁而感 到遗憾 C.“黄发垂髻”,是用借代的写法,指桃花源中的老老少少。 D.作者描绘这一理想社会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八年级语文第3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3页 (共 8 页) 7.第③段文字重点说明的内容是( ) 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B.讲究假山地沼的配合。 C.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D.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8.分析节选文字的内容和写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的特点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胸中有邱壑”的意思是指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艺术匠心。 C.假山的堆叠和池沼的安排都追求让游览者“如在画图中”的艺术效果。 D.第③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片段,回答 9~11 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 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舍俨然.. 俨然:好像,仿佛 B.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详细地 D.欣然规.往 规:计划 10.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寻.向所志 寻.病终 B.便舍.船 屋舍.俨然 C.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D.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括号内被省略的人称代词依次应为 ——渔人、渔人、村中人。 B.听渔人“具言所闻”后,村人叹惋,是为自己未能经历复杂多彩的社会变迁而感 到遗憾。 C.“黄发垂髻”,是用借代的写法,指桃花源中的老老少少。 D.作者描绘这一理想社会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刘禹锡《陋室铭》) ②予独爱莲之 (周敦颐《爱莲说》) ③造化钟神秀 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④存者且偷生 (杜甫《石壕吏》)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13~15题。 畏斋拾银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 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 畏斋日:“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②,宦官有事入京,寄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 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注释】①封识(zh):封存的标记。②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 称。③俟(si):等待。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恐劝令留金也恐: ②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尝: 1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 译文: 15.秀才何岳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3分) 答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20题。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 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夭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 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 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八年级语文第4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4页 (共 8 页)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 分)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 (刘禹锡《陋室铭》) ②予独爱莲之 , …… (周敦颐《爱莲说》) ③造化钟神秀, ……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 ④存者且偷生, ! (杜甫《石壕吏》)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 13~15 题。 畏 斋拾银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 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 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②,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 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注释】 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 称。 ③俟(sì):等待。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①恐.劝令留金也 恐: ②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尝: 1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 译文: 15.秀才何岳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3 分) 答: 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6~20 题。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 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 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 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 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 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 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 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 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 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 她的腋下夹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 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岀 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 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 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 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舂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 墨,书写世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 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 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 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 “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 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 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窝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 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 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 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 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 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 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 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 子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⑩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岀舂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 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 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八年级语文第5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5页 (共 8 页)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 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 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 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 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 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 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 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 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 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 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 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 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 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 墨,书写世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 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 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 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 “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 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 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 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 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 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 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 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 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 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 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⑩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 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 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16.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7.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 的变化过程。(2分) 18.作者的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1)母亲独自默默地回家 作者的妈妈“把晴朗留给儿女”的 具体表现是:(1 (2) (3分) 19.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体现了母亲乐观开朗的个性 B.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宽容 C.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D.表现了母爱的无私、高尚 20.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主旨的句子,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它的理解。(4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21.用一句话提炼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2分) 苏州的桥尽管很多,但有风情的,在我看来,还是凤毛麟角。我对苏州的一些名桥 兴趣并不是很大,单孔的连孔的拱桥不免繁琐。李渔在《闲清偶记》里说到了“态″,桥 也是如此。桥不厌小,有态则灵。我喜欢的是石板平桥一——种洗尽铅华的静寂之气。 元人马致远的干古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只能是石板平桥,不然出不了那个 味道 22.请用几句话描写海河上的某座桥,在描写中突出特征,运用修辞,不提桥名而能让 你的老师和同学猜得出。(3分) (二)名著阅读(3分) 23.《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异国恩师、朋友和父亲,请 选择前三位中的一个,写出他(她)的名字,并对《朝花夕拾》有关他(她)的内容做 概括介绍。(3分) 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6页 (共 8 页) 16. 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 分) 17. 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 奋”→“ ”→“ ”的变化过程。(2 分) 18. 作者的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1)母亲独自默默地回家; (2) ;作者的妈妈“把晴朗留给儿女”的 具体表现是:(1) ; (2) 。(3 分) 19. 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体现了母亲乐观开朗的个性。 B. 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宽容。 C.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D.表现了母爱的无私、高尚。 20. 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主旨的句子,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它的理解。(4 分)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 (一)综合性学习(5 分) 21.用一句话提炼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2 分) 苏州的桥尽管很多,但有风情的,在我看来,还是凤毛麟角。我对苏州的一些名桥 兴趣并不是很大,单孔的连孔的拱桥不免繁琐。李渔在《闲清偶记》里说到了“态”,桥 也是如此。桥不厌小,有态则灵。我喜欢的是石板平桥——一种洗尽铅华的静寂之气。 元人马致远的千古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只能是石板平桥,不然出不了那个 味道。 22.请用几句话描写海河上的某座桥,在描写中突出特征,运用修辞,不提桥名而能让 你的老师和同学猜得出。(3 分) (二)名著阅读(3 分) 23.《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异国恩师、朋友和父亲,请 选择前三位中的一个,写出他(她)的名字,并对《朝花夕拾》有关他(她)的内容做 一概括介绍。(3 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4.作文(40分) 题目:我们班里的 (高兴、新鲜、麻烦、稀奇……)事 求: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八年级语文第7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7页 (共 8 页) 六、(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24.作文(40 分) 题目:我们班里的 (高兴、新鲜、麻烦、稀奇……)事 要求: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 八年级语文第8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8页 (共 8 页)
河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共25分,5、8、11题各3分,其它每题2分) 1.C2.D3.B4.B5.B6.A7.C8.D9.A10.C11.B 、(6分,每空1分,有错漏不给分) 12.①何陋之有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阴阳割昏晓览众山小④死者长已矣 (7分) 13.①担心②曾经(每个1分) 14.(那官员)把银子寄存在他家多年,他却毫不动心。(逗号前后各1分) 15.拾金不昧(虽贫穷而不贪财),为人诚信(做事认真),做好事不求回报(写出一 点得1分,两点即可得3分) 四、(14分) 16.拟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雪飞舞的美态(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17.不快羞愧(各1分) 18.母亲独自在家因委屈而默默流泪 母亲在大雪中为“我”送伞 为让“我”的心情更好,母亲主动表示原谅 (每横线内容1分) 19.B(2分) 20.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 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2分) “伞”比喻了作者母亲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爱,“龙眼”比喻了刘老师深藏于内心的爱 子之情。母爱的形式可能有天壤之别,但是对儿女的牵挂却是与生俱来,难以割舍的。(2 五、(8分 (-)(5分) 21.石板小桥最具风情。(2分) 22.略。(3分,抓特点,语言优美) (二)(3分) 23.长妈妈——一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尤其是代买《山海 经》一事,令作者永生难忘;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仙台读书时遇到的一位医学教授 他对中国学生的关心和严格教导,表现出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范爱农 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 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 疑心他是自杀的。(名字1分,简介2分) 六、(40分) 24.略(按中考标准给分) 八年级语文答案第顶页(共1页)
八年级语文答案第1页 (共 1 页) 河北区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5分,5、8、11题各3分,其它每题2 分) 1.C 2.D 3.B 4.B 5.B 6.A 7.C 8.D 9.A 10.C 11.B 二、(6 分,每空 1 分,有错漏不给分) 12.①何陋之有 ②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③阴阳割昏晓 一览众山小 ④死者长已矣 三、(7 分) 13.①担心 ②曾经(每个 1 分) 14.(那官员)把银子寄存在他家多年,他却毫不动心。(逗号前后各 1 分) 15. 拾金不昧(虽贫穷而不贪财),为人诚信(做事认真),做好事不求回报(写出一 点得 1 分,两点即可得 3 分)。 四、(14 分) 16. 拟人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雪飞舞的美态(第一问 1 分,第二问 2 分) 17.不快 羞愧(各 1 分) 18. 母亲独自在家因委屈而默默流泪 母亲在大雪中为“我”送伞 为让“我”的心情更好,母亲主动表示原谅 (每横线内容 1 分) 19. B(2 分) 20.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 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2 分) “伞”比喻了作者母亲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爱,“龙眼”比喻了刘老师深藏于内心的爱 子之情。母爱的形式可能有天壤之别,但是对儿女的牵挂却是与生俱来,难以割舍的。(2 分) 五、(8 分) (一)(5 分) 21.石板小桥最具风情。(2 分) 22.略。(3 分,抓特点,语言优美) (二)(3 分) 23.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尤其是代买《山海 经》一事,令作者永生难忘;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仙台读书时遇到的一位医学教授, 他对中国学生的关心和严格教导, 表现出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范爱农 ——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 社会妥协,也无法像 N 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 疑心他是自杀的。(名字 1 分,简介 2 分) 六、(40 分) 24.略 (按中考标准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