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作文题目批判及范文 (橘洲中学橘之郡)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日,两同学相约去游览一座名山。登山之初,甲同学不慎跌了一跤,于是他觉得这一天真 是晦气。一路上,美丽的风景扑面而来,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却全然不觉 反而认为没什么看头。他指着一棵枯黄的树说,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山路越走越险 爬到半山腰,乙同学仰望山顶的奇景,感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且催甲同学加快点脚步 甲同学面对险境,望山兴叹,不愿继续攀登,只想等着乙同学从山顶返回,最终他没能看到 山顶的美景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④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参考答案) 这则材料内涵丰富,确定立意的角度比较多。如,从甲同学的心情的角度,可立意为:有时, 心情不好,对事物的感受或评判也就会出现偏差:带着情绪去生活或工作,生活或工作就会 受到影响。从甲同学说的:“树都枯黄了,这山还有什么美”的角度,可立意为:看人、看事 看物不要以偏概全,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不足的一面,更要看到其美好的一面。从甲 乙同学登山不同的态度表现和最终结果的角度,可立意为:凡事不可半途而废:不肯攀登高 峰,畏惧艰险,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只要敢攀登,不畏艰险,就能拥有无限的风光;等等 今早考2015年广东省百校联考语文科。分发试卷时,我浏览了作文题目,心中黯然,觉得 作为函括广东百校的高三模拟大考,出这样的作文题目实在难称人意 语文作文命题难,高水平作文命题更难,这是人所共知的。可作为广东百校联考,我们要求 它的作文命题水平高一些,并非逾分。在我看来,这道作文题目的质量,一般水平且达不到, 更遑论优秀 判断一道作文题目的优劣,极重要的标准是看它的可辩论性。所谓可辩论性,是指作文题目 的论辩空间和论辩价值,看它的论辩空间是宽广的还是狭窄的、多维的还是一维的,看它的 论辩价值的有无与高低。也就是说,在必要的限制(材料含意)内,论辩的空间越宽广、越 多维和越有论辩价值,就越能激发考生的思考,越能考査区分考生的思维品质。胡适先生在 论及高中作文命题时,曾指出:“题目最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能做文章的。”可惜的是,本 次百校联考作文命题,我看不到它的宽广、多维(最起码的正反两面立意)与高论辩价值 我看到的,恰是狭窄、一维(正反一面)和低论辩价值 这道作文题目带有非常明显的限制性导向:甲同学是反面的典型,乙同学是正面的典范,毋 庸置疑。在命题者的陈述下,甲同学首先是一个神经质的迷信者。他因为不慎跌了一跤而“觉 得这一天真是晦气”,于是后面的一路美景于他皆是“没什么看头”。接着他又是一位懦弱者。 他对险路,对山顶的奇景,望山兴叹,不愿继续攀登,“最终他没能看到山顶的美景”。这样 一来,命题者就把甲同学的反面典型坐实了。至于乙同学,命题者是将其作为甲同学的对立
2015 届广东高三百校联考作文题目批判及范文 (橘洲中学 橘之郡)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日,两同学相约去游览一座名山。登山之初,甲同学不慎跌了一跤,于是他觉得这一天真 是晦气。一路上,美丽的风景扑面而来,乙同学陶醉其中,赞不绝口,甲同学却全然不觉, 反而认为没什么看头。他指着一棵枯黄的树说,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山路越走越险。 爬到半山腰,乙同学仰望山顶的奇景,感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且催甲同学加快点脚步。 甲同学面对险境,望山兴叹,不愿继续攀登,只想等着乙同学从山顶返回,最终他没能看到 山顶的美景。 要求:①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 不少于 800 字。④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参考答案): 这则材料内涵丰富,确定立意的角度比较多。如,从甲同学的心情的角度,可立意为:有时, 心情不好,对事物的感受或评判也就会出现偏差;带着情绪去生活或工作,生活或工作就会 受到影响。从甲同学说的:“树都枯黄了,这山还有什么美”的角度,可立意为:看人、看事、 看物不要以偏概全,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不足的一面,更要看到其美好的一面。从甲 乙同学登山不同的态度表现和最终结果的角度,可立意为:凡事不可半途而废;不肯攀登高 峰,畏惧艰险,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只要敢攀登,不畏艰险,就能拥有无限的风光;等等。 今早考 2015 年广东省百校联考语文科。分发试卷时,我浏览了作文题目,心中黯然,觉得 作为函括广东百校的高三模拟大考,出这样的作文题目实在难称人意。 语文作文命题难,高水平作文命题更难,这是人所共知的。可作为广东百校联考,我们要求 它的作文命题水平高一些,并非逾分。在我看来,这道作文题目的质量,一般水平且达不到, 更遑论优秀。 判断一道作文题目的优劣,极重要的标准是看它的可辩论性。所谓可辩论性,是指作文题目 的论辩空间和论辩价值,看它的论辩空间是宽广的还是狭窄的、多维的还是一维的,看它的 论辩价值的有无与高低。也就是说,在必要的限制(材料含意)内,论辩的空间越宽广、越 多维和越有论辩价值,就越能激发考生的思考,越能考查区分考生的思维品质。胡适先生在 论及高中作文命题时,曾指出:“题目最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能做文章的。”可惜的是,本 次百校联考作文命题,我看不到它的宽广、多维(最起码的正反两面立意)与高论辩价值; 我看到的,恰是狭窄、一维(正反一面)和低论辩价值。 这道作文题目带有非常明显的限制性导向:甲同学是反面的典型,乙同学是正面的典范,毋 庸置疑。在命题者的陈述下,甲同学首先是一个神经质的迷信者。他因为不慎跌了一跤而“觉 得这一天真是晦气”,于是后面的一路美景于他皆是“没什么看头”。接着他又是一位懦弱者。 他对险路,对山顶的奇景,望山兴叹,不愿继续攀登,“最终他没能看到山顶的美景”。这样 一来,命题者就把甲同学的反面典型坐实了。至于乙同学,命题者是将其作为甲同学的对立
面来塑造的。他乐观开朗,对美景“陶醉其中,赞不绝口”;他勇敢坚韧,为看“无限风光在 险峰”而勇于涉险,终于登山顶而赏奇景。这样,乙同学的正面形象便夯实了 甲同学既是赞无可赞,则唯有弹。乙同学既是弹无可弹,则唯有赞。这样的命题,狭窄、 维,距胡适先生所言的“题目最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能做文章的”极远,对学生思维的钳制 极大,与现代高考命题日趋“开放”的潮流相逆。 作文命题,当然要有限制。但这种限制应该表现为一种导向“论题”的限制,而非导向“论点 的限制。一个完整的论辩过程,应该是包含了“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四个紧密联系的部 分。论题即论辩的范围,它限定了论辩的对象与界限,但它不预设立场与观点,而把立场与 观点“开放”给考生。这正是现代作文命题之“导向(限制)”及“开放(自由)”所在。依据这 种现代作文命题精神,命题者只能提供“论题”,而不能限定“论点”。 很显然,此次广东百校联考作文命题,违背了这种现代作文命题精神。它预设了“论点”,限 制了考生的思维。对此类命题劣习,有识者多有批评。如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 授在《对立统一式命题的突围和退守》中写道:“材料作文的优越性,就是主题的开放性 也就是多元性…当多元变成唯一的时候,开放性就转化为封闭性。伪开放性的要害是主题 现成,对于学生的智商没有挑战,难度太小,结论太浅,停留在常识浅层,高水平的考生发 挥的空间太小,低水平的考生也不难仅凭感性敷衍成篇。”他甚至在《议论文的抽象思辨苗 头》中直斥道:“命题的粗浅和片面,暴露出命题者思维的简单粗浅。”用孙绍振教授的话来 批判这次广东百校联考命题,再恰当不过了。 论辩空间的锁死,必然导致了论辩价值的丧失。罗素曾言:“参差多态乃为美。”世界之所以 精彩与可爱,正在于它的价值观与生命形态的多姿多彩。若果把人生粗糙为非此即彼的二元 对立,那么,这种人生只能是枯寂之人生,而非生机之人生。当命题者粗暴独裁地将甲同学 (一种生命形态)置于批斥,而将乙同学(另一种生命形态)置于赞美时,这道作文题目便 丧失了论辩价值。与暴君辩论,是不会产生真理的,因为持真理的论者,已被暴君视作“跑 题而砍杀掉了。剩下的,自然是“顺民”,奴从圣意的顺民。中国古代的许多君王,就是这 样“愚民”而治国的。于是,圣君让我们喊:“要积极乐观啊!”我们就喊:“要积极乐观啊!” 圣君让我们喊:“要勇攀高峰啊!”我们就喊:“要勇攀高峰啊!” 积极乐观、勇攀高峰是不错的,它们都是近乎“真理”式的常识。问题是:我们耗费脑筋、笔 墨和时间来论辩这些无需论辩的“真理”,有意义吗?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叶黎明教授在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痛斥这是“正确的废话”。而孙绍振教授则在《2001全国高考语 文试卷批判》中指出:“现成的、不言而喻的东西,有一种约束力。权力话语学说认为,流 行的话语有一种迫使人放弃思考的遮蔽作用,弄得人们连跟切身经验相矛盾的事实也视而不 见,只满足于讲一些现成的套话。”我们再次细读这道作文题目的写作提示(参考答案) 这则材料内涵丰富,确定立意的角度比较多。如,从甲同学的心情的角度,可立意为:有时, 心情不好,对事物的感受或评判也就会出现偏差;带着情绪去生活或工作,生活或工作就会 受到影响。从甲同学说的:“树都枯黄了,这山还有什么美”的角度,可立意为:看人、看事 看物不要以偏概全,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不足的一面,更要看到其美好的一面。从甲 乙同学登山不同的态度表现和最终结果的角度,可立意为:凡事不可半途而废:不肯攀登高 峰,畏惧艰险,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只要敢攀登,不畏艰险,就能拥有无限的风光:等等
面来塑造的。他乐观开朗,对美景“陶醉其中,赞不绝口”;他勇敢坚韧,为看“无限风光在 险峰”而勇于涉险,终于登山顶而赏奇景。这样,乙同学的正面形象便夯实了。 甲同学既是赞无可赞,则唯有弹。乙同学既是弹无可弹,则唯有赞。这样的命题,狭窄、一 维,距胡适先生所言的“题目最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能做文章的”极远,对学生思维的钳制 极大,与现代高考命题日趋“开放”的潮流相逆。 作文命题,当然要有限制。但这种限制应该表现为一种导向“论题”的限制,而非导向“论点” 的限制。一个完整的论辩过程,应该是包含了“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四个紧密联系的部 分。论题即论辩的范围,它限定了论辩的对象与界限,但它不预设立场与观点,而把立场与 观点“开放”给考生。这正是现代作文命题之“导向(限制)”及“开放(自由)”所在。依据这 种现代作文命题精神,命题者只能提供“论题”,而不能限定“论点”。 很显然,此次广东百校联考作文命题,违背了这种现代作文命题精神。它预设了“论点”,限 制了考生的思维。对此类命题劣习,有识者多有批评。如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 授在《对立统一式命题的突围和退守》中写道:“材料作文的优越性,就是主题的开放性, 也就是多元性……当多元变成唯一的时候,开放性就转化为封闭性。伪开放性的要害是主题 现成,对于学生的智商没有挑战,难度太小,结论太浅,停留在常识浅层,高水平的考生发 挥的空间太小,低水平的考生也不难仅凭感性敷衍成篇。”他甚至在《议论文的抽象思辨苗 头》中直斥道:“命题的粗浅和片面,暴露出命题者思维的简单粗浅。”用孙绍振教授的话来 批判这次广东百校联考命题,再恰当不过了。 论辩空间的锁死,必然导致了论辩价值的丧失。罗素曾言:“参差多态乃为美。”世界之所以 精彩与可爱,正在于它的价值观与生命形态的多姿多彩。若果把人生粗糙为非此即彼的二元 对立,那么,这种人生只能是枯寂之人生,而非生机之人生。当命题者粗暴独裁地将甲同学 (一种生命形态)置于批斥,而将乙同学(另一种生命形态)置于赞美时,这道作文题目便 丧失了论辩价值。与暴君辩论,是不会产生真理的,因为持真理的论者,已被暴君视作“跑 题”而砍杀掉了。剩下的,自然是“顺民”,奴从圣意的顺民。中国古代的许多君王,就是这 样“愚民”而治国的。于是,圣君让我们喊:“要积极乐观啊!”我们就喊:“要积极乐观啊!” 圣君让我们喊:“要勇攀高峰啊!”我们就喊:“要勇攀高峰啊!” 积极乐观、勇攀高峰是不错的,它们都是近乎“真理”式的常识。问题是:我们耗费脑筋、笔 墨和时间来论辩这些无需论辩的“真理”,有意义吗?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叶黎明教授在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痛斥这是“正确的废话”。而孙绍振教授则在《2001 全国高考语 文试卷批判》中指出:“现成的、不言而喻的东西,有一种约束力。权力话语学说认为,流 行的话语有一种迫使人放弃思考的遮蔽作用,弄得人们连跟切身经验相矛盾的事实也视而不 见,只满足于讲一些现成的套话。”我们再次细读这道作文题目的写作提示(参考答案): 这则材料内涵丰富,确定立意的角度比较多。如,从甲同学的心情的角度,可立意为:有时, 心情不好,对事物的感受或评判也就会出现偏差;带着情绪去生活或工作,生活或工作就会 受到影响。从甲同学说的:“树都枯黄了,这山还有什么美”的角度,可立意为:看人、看事、 看物不要以偏概全,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不足的一面,更要看到其美好的一面。从甲 乙同学登山不同的态度表现和最终结果的角度,可立意为:凡事不可半途而废;不肯攀登高 峰,畏惧艰险,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只要敢攀登,不畏艰险,就能拥有无限的风光;等等
便可毫不犹豫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道没有论辩价值的、让我们说“正确的废话”的作文 题目。 所以,我们的考生便可以不假思索去写套话,写套作了——谁不知道要乐观积极!谁不知道 要勇攀高峰! 判断一道作文题目优劣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它的合理性。所谓合理性,是指符合客观事理 合理,则立;悖理,则废。这道作文题目,在我看来,非是依据客观事理设计之,而是依据 命题者之臆断而设计之。也就是说,这则作文材料是根据命题者的臆念——生活不应情绪化, 不应阴郁,不应懦弱:要乐观,要欣赏生活之美,要为理想、目标勇于拼搏——而设计出来 的。这种先有“主题”,再编“材料”的做法,是非合理的,亦难堪理性的推论。 此材料中的甲同学,因为登山之初不慎跌了一跤,就“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于是精神萎靡 了无生趣。这一情节设计十分“过分”。虽然材料没有交代甲同学的年龄、跌跤的受伤情况 但我们还是可以推断他该是一位青少年学生,那一跤也跌得不重,不影响他登山。可他随后 的表现,非常“不真实。“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竟至尔诸事不乐,这不像是一位青春蓬勃 的年轻人所为,而更像是一位没文化、愚昧迷信的老大妈、老大爷所作。年轻人固然情绪化, 但由跌一小跤而“阴影”不褪,却很难令人信服。更可能的是,面对一路美景,他很快就抛弃 了不悦,像乙同学那样“陶醉其中,赞不绝口”了。 甲同学的设计,是此材料的一大败笔。而乙同学,也非好墨。 如果我们细审题目材料,则可发现甲乙二人关系的不合理性。有同学之谊,又相约登山,说 明二人关系很不错。可是,正当甲同学郁郁寡欢的时候,乙同学却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忘“他”地赏美观奇,甚至抛下甲同学而“独自去偷欢”,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如此不关心同 学、朋友,称他冷漠、自私、自利并不为过。如果乙同学真是这样的人,那么,命题者所强 烈“明示”和称赞”的乐观、积极、勇敢、坚韧的乙同学形象,便要彻底颠覆过来了。以甲乙 同学的关系,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若材料所写确实是“事实”,则乙同学不堪“乐观、积极、 勇敢、坚韧”之“典范”也 以上所论二处不合理性,在当今高中作文命题却是常见的:我们常常为了使臆断的“论点 成立而不惜违背常理去胡编滥造 然而,这些胡编乱造的不合理处,恰恰是考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激发点。命题者既然已 经设定甲同学是被批判的典型,乙同学是被颂扬的典范,那么,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很有可 能推论出截然相反的结论:甲同学被认可,乙同学被否定, 这不是刻意“反弹琵琶”,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一种建立于理性、缜密思考基础之上的全面、 合理和深刻——此作文材料命意的片面、绝对和肤浅,实在给予考生、质疑者太多合理的反 驳空间 “真正有创造力的学生是不会满足试题提示的现成观念的,杰出的学生往往能超越题目的框 框”(孙绍振教授语),这种“超越”能力,建立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而培养学生之 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正是教育之要任。钱理群先生在《共同营造扬善抑恶、宽容、宽松的
便可毫不犹豫地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道没有论辩价值的、让我们说“正确的废话”的作文 题目。 所以,我们的考生便可以不假思索去写套话,写套作了——谁不知道要乐观积极!谁不知道 要勇攀高峰! 判断一道作文题目优劣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它的合理性。所谓合理性,是指符合客观事理。 合理,则立;悖理,则废。这道作文题目,在我看来,非是依据客观事理设计之,而是依据 命题者之臆断而设计之。也就是说,这则作文材料是根据命题者的臆念——生活不应情绪化, 不应阴郁,不应懦弱;要乐观,要欣赏生活之美,要为理想、目标勇于拼搏——而设计出来 的。这种先有“主题”,再编“材料”的做法,是非合理的,亦难堪理性的推论。 此材料中的甲同学,因为登山之初不慎跌了一跤,就“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于是精神萎靡, 了无生趣。这一情节设计十分“过分”。虽然材料没有交代甲同学的年龄、跌跤的受伤情况, 但我们还是可以推断他该是一位青少年学生,那一跤也跌得不重,不影响他登山。可他随后 的表现,非常“不真实”。“觉得这一天真是晦气”,竟至尔诸事不乐,这不像是一位青春蓬勃 的年轻人所为,而更像是一位没文化、愚昧迷信的老大妈、老大爷所作。年轻人固然情绪化, 但由跌一小跤而“阴影”不褪,却很难令人信服。更可能的是,面对一路美景,他很快就抛弃 了不悦,像乙同学那样“陶醉其中,赞不绝口”了。 甲同学的设计,是此材料的一大败笔。而乙同学,也非好墨。 如果我们细审题目材料,则可发现甲乙二人关系的不合理性。有同学之谊,又相约登山,说 明二人关系很不错。可是,正当甲同学郁郁寡欢的时候,乙同学却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忘“他”地赏美观奇,甚至抛下甲同学而“独自去偷欢”,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如此不关心同 学、朋友,称他冷漠、自私、自利并不为过。如果乙同学真是这样的人,那么,命题者所强 烈“明示”和“称赞”的乐观、积极、勇敢、坚韧的乙同学形象,便要彻底颠覆过来了。以甲乙 同学的关系,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若材料所写确实是“事实”,则乙同学不堪“乐观、积极、 勇敢、坚韧”之“典范”也。 以上所论二处不合理性,在当今高中作文命题却是常见的:我们常常为了使臆断的“论点” 成立而不惜违背常理去胡编滥造。 然而,这些胡编乱造的不合理处,恰恰是考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激发点。命题者既然已 经设定甲同学是被批判的典型,乙同学是被颂扬的典范,那么,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很有可 能推论出截然相反的结论:甲同学被认可,乙同学被否定。 这不是刻意“反弹琵琶”,故作惊人之语,而是一种建立于理性、缜密思考基础之上的全面、 合理和深刻——此作文材料命意的片面、绝对和肤浅,实在给予考生、质疑者太多合理的反 驳空间。 “真正有创造力的学生是不会满足试题提示的现成观念的,杰出的学生往往能超越题目的框 框”(孙绍振教授语),这种“超越”能力,建立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而培养学生之 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正是教育之要任。钱理群先生在《共同营造扬善抑恶、宽容、宽松的
教育环境》一文中这样写道:“其实,即使从功利的目的,我们也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 我经常对北大的学生说,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对人才是有自己的特殊要求的,一是应变能力 要强,二是创新能力要强。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一个素质、学养的竞争,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 得自己的发展,就需要有三种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包括 思维的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等等,这都是不能等到大学来培养,而 要从中小学训练起的。”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文中,钱老则指出三大教育底线之一是“培 养能自省的觉醒了的公民,而不是顺民”。唯有培养能独立思考的“觉醒”的公民,才有可能 理性和创新,才不会做奴从权威话语的顺民 若细究材料中甲乙同学的性格类型,大概可以将甲同学归为情绪型、顺从型、内向型和抑郁 型,乙同学则是意志型、独立型、外向型和胆汁型。人之性格,千差万别,但每一种类型都 有其优缺点,各类型之间亦无高低好坏之分。如甲同学,虽然情绪化、懦弱,但心地善良。 尽管心绪不佳,仍然陪着乙同学登山:自己不去攀爬山顶,却愿意留下来等待乙同学攀爬山 顶归来,一起归返。这是很优秀的品质,非常令人感动。至于乙同学,如上文所述,虽然乐 观、积极、勇敢、坚韧,可也有着不能顾及别人感受的自私自利的缺点。人无完人,不可苛 求,可若如命题者般厚乙薄甲,则有失公允了 而命题者的喜恶赞弹,深究之,则极可能是当今社会、教育功利风气的映照。钱理群先生曾 痛批中国教育,说是“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在《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如 何面对》一文中有如下论述 马老师在本书《写在前面的话》里,劈头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当代中学生最缺乏 这大概是在重病缠身时,更让他魂灵不安的问题。这 问,却让我,以及所有自 称关心中学教育的人们羞愧难言:因为我们早已麻木,不去作这样的追问了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针对每一个国人的:我们生活中所欠缺的,究竞是什么? 马老师的回答,更是惊心动魄: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缺乏知识与技术,“他们有知 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 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在我们的教育下,很有可能将出现有知识,有技术,但没有文 化,没有人文关怀和素养的一代人。 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的,岂止是中学生?我曾经 多次说过,中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精神的高扬,却陷入了物质主义、实利主义、消费 主义、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的泥坑,造成了精神的危机。而精神危机的集中表现,就是马老 师这里所说的三大缺乏症 需要提醒注意的,今天中国并不缺乏关于人类文明、人文素养、公民素养的宣传、鼓噪,甚 至可以说,高谈人文素养、公民素养,也成为一种时髦。正是鲁迅说的,中国是一个文字的 游戏国,有的人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多次谈到的“绝对的,精致的利 己主义者”就是如此。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 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 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的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 的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 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此,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而正是这样的高智商的利
教育环境》一文中这样写道:“其实,即使从功利的目的,我们也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 我经常对北大的学生说,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对人才是有自己的特殊要求的,一是应变能力 要强,二是创新能力要强。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一个素质、学养的竞争,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 得自己的发展,就需要有三种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包括 思维的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等等,这都是不能等到大学来培养,而 要从中小学训练起的。”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一文中,钱老则指出三大教育底线之一是“培 养能自省的觉醒了的公民,而不是顺民”。唯有培养能独立思考的“觉醒”的公民,才有可能 理性和创新,才不会做奴从权威话语的顺民。 若细究材料中甲乙同学的性格类型,大概可以将甲同学归为情绪型、顺从型、内向型和抑郁 型,乙同学则是意志型、独立型、外向型和胆汁型。人之性格,千差万别,但每一种类型都 有其优缺点,各类型之间亦无高低好坏之分。如甲同学,虽然情绪化、懦弱,但心地善良。 尽管心绪不佳,仍然陪着乙同学登山;自己不去攀爬山顶,却愿意留下来等待乙同学攀爬山 顶归来,一起归返。这是很优秀的品质,非常令人感动。至于乙同学,如上文所述,虽然乐 观、积极、勇敢、坚韧,可也有着不能顾及别人感受的自私自利的缺点。人无完人,不可苛 求,可若如命题者般厚乙薄甲,则有失公允了。 而命题者的喜恶赞弹,深究之,则极可能是当今社会、教育功利风气的映照。钱理群先生曾 痛批中国教育,说是“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在《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如 何面对》一文中有如下论述: 马老师在本书《写在前面的话》里,劈头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当代中学生最缺乏 的?”——这大概是在重病缠身时,更让他魂灵不安的问题。这一问,却让我,以及所有自 称关心中学教育的人们羞愧难言:因为我们早已麻木,不去作这样的追问了。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针对每一个国人的:我们生活中所欠缺的,究竟是什么? 马老师的回答,更是惊心动魄: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缺乏知识与技术,“他们有知 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 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在我们的教育下,很有可能将出现有知识,有技术,但没有文 化,没有人文关怀和素养的一代人。 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的,岂止是中学生?我曾经 多次说过,中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精神的高扬,却陷入了物质主义、实利主义、消费 主义、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的泥坑,造成了精神的危机。而精神危机的集中表现,就是马老 师这里所说的三大缺乏症。 需要提醒注意的,今天中国并不缺乏关于人类文明、人文素养、公民素养的宣传、鼓噪,甚 至可以说,高谈人文素养、公民素养,也成为一种时髦。正是鲁迅说的,中国是一个文字的 游戏国,有的人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多次谈到的“绝对的,精致的利 己主义者”就是如此。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 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 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的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 的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 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此,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而正是这样的高智商的利
己主义者,他们讲起“人文精神”却是头头是道,比谁都漂亮。但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炫耀 的知识,而正如本书里的一篇文章所说,“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质”,必须让知识“渗透到他 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这些高能人精的灵魂,已经被权欲和利欲所浸透,知识 (包括人文知识)都成为他们获取权力和利益的工具和手段。而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评价 选拔机制,是极容易,并且已经源源不断地将这样的懂得配合和表演的“尖子选作接班人了 这是真正要危害社会,影响国家、民族的未来的 问题的症结,正是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更是社会教育。马老师在本书 里,特地编选了爱因斯坦的《论教育》。这位世界科学大师尖锐地提出了教育是要培养“一只 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还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问题。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时时面临的 选择:是要做和谐发展的“人”,还是训练有素的“狗”?问题是,什么样的教育和社会环境, 使“人”变成了“狗”?爱因斯坦指出了三点:一是“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 过早专业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门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些精神”;二是“青年 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三是诱惑人们“以 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目标”,同时灌输一个观念:“成功”的标准就是成为“人上人”, 要“成功”就必须不择手段。正是在这样的教育和体制下,成功者就成了前面说的“高智商的 利己主义者”;失败者就失去了生活目标,落入了颓废、虚无,混世。这看似极端的两个方 面,构成了我们讨论的人文素养和公民素养的真正缺失。 应该看到,这样的教育和人生目标的失误,意义的丧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现代 文明病的恶果。马老师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 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以及我们讨论的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 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腐蚀与毁灭 这是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清醒认知。我们亦由此可以推知,此广东百校联考作文命题者,正是 受到世俗(庸俗)“功利观念的影响,将乙同学的登顶视为理所当然的“成功而肤浅地大加 赞美。这也正是写“万言书”反思当下教育的杨林珂老师所痛斥的:“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 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 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当命题者的眼里只有‘拼搏’、‘奋 斗’、“成功,则其未知教育而与教育背道而驰矣! 人生的成功,并不只有“勇攀险峰”。人生的无限风光,也并不只在“险峰”。从某种意义上说 成功的人生,是一种“有文化,有人文关怀和素养”的人生。人生之美,是有很多种类的。如 果我们能欣赏古代隐士的‘隐逸山林”,就应该承认甲同学的不攀险峰也是一种“生之绚烂”。 如果我们看新加坡教育剧《小孩不笨》而喜欢那位成绩一塌糊涂、无主见、懦弱而善良的 Jerry,就应该给予甲同学同样的宽容、理解和赞赏。而如果乙同学真的是“成功”的“典范” 则我们要深深警惕了 至于甲乙同学登赏之名山美不美,我以为,这属于审美范畴。我们不妨阅读我国美学大家宗 白华先生的这篇《美从何处寻》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己主义者,他们讲起“人文精神”却是头头是道,比谁都漂亮。但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炫耀 的知识,而正如本书里的一篇文章所说,“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质”,必须让知识“渗透到他 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这些高能人精的灵魂,已经被权欲和利欲所浸透,知识 (包括人文知识)都成为他们获取权力和利益的工具和手段。而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评价、 选拔机制,是极容易,并且已经源源不断地将这样的懂得配合和表演的“尖子”选作接班人了。 这是真正要危害社会,影响国家、民族的未来的。 问题的症结,正是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更是社会教育。马老师在本书 里,特地编选了爱因斯坦的《论教育》。这位世界科学大师尖锐地提出了教育是要培养“一只 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还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问题。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时时面临的 选择:是要做和谐发展的“人”,还是训练有素的“狗”?问题是,什么样的教育和社会环境, 使“人”变成了“狗”?爱因斯坦指出了三点:一是“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 过早专业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门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些精神”;二是“青年 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三是诱惑人们“以 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目标”,同时灌输一个观念:“成功”的标准就是成为“人上人”, 要“成功”就必须不择手段。正是在这样的教育和体制下,成功者就成了前面说的“高智商的 利己主义者”;失败者就失去了生活目标,落入了颓废、虚无,混世。这看似极端的两个方 面,构成了我们讨论的人文素养和公民素养的真正缺失。 应该看到,这样的教育和人生目标的失误,意义的丧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现代 文明病的恶果。马老师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 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以及我们讨论的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 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腐蚀与毁灭。 这是对当下中国教育的清醒认知。我们亦由此可以推知,此广东百校联考作文命题者,正是 受到世俗(庸俗)“功利”观念的影响,将乙同学的登顶视为理所当然的“成功”而肤浅地大加 赞美。这也正是写“万言书”反思当下教育的杨林珂老师所痛斥的:“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词典 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 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当命题者的眼里只有‘拼搏’、‘奋 斗’、‘成功’,则其未知教育而与教育背道而驰矣! 人生的成功,并不只有“勇攀险峰”。人生的无限风光,也并不只在“险峰”。从某种意义上说, 成功的人生,是一种“有文化,有人文关怀和素养”的人生。人生之美,是有很多种类的。如 果我们能欣赏古代隐士的“隐逸山林”,就应该承认甲同学的不攀险峰也是一种“生之绚烂”。 如果我们看新加坡教育剧《小孩不笨》而喜欢那位成绩一塌糊涂、无主见、懦弱而善良的 Jerry,就应该给予甲同学同样的宽容、理解和赞赏。而如果乙同学真的是“成功”的“典范”, 则我们要深深警惕了。 至于甲乙同学登赏之名山美不美,我以为,这属于审美范畴。我们不妨阅读我国美学大家宗 白华先生的这篇《美从何处寻》: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流云小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载某尼悟道诗)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 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象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象是说: “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 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 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 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規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 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 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你就会象一面镜子,象托尔斯泰那样, 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人们会感谢你的。 那么,你在自己的心里就找不到美了吗?我说,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 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只有莎士比亚或 巴尔扎克把它形象化了,表现在文艺里,或是你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你的欢乐表现 在舞蹈的形象里,或把你的忧郁歌咏在有节奏的诗歌里,甚至于在你的平日的行动里、语言 里。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 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除此以外,恐怕不容易吧!你的心可以发现美的 对象(人生的,社会的,自然的),这“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的 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你能训练你的眼睛深一层地去 认识她,却不能动摇她。希腊伟大的艺术不因中古时代而减少它的光辉,) 宋朝某尼虽然似乎悟道,然而她的觉悟不够深,不够高,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已经盎然有春 意,假使梅花枝上已经春满十分了。她在踏遍陇头云时是苦闷的、失望的。她把自己关在狭 窄的心的圈子里了。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踪迹是不够的,是大有问题的。王羲之在《兰 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在寻找美的踪迹。他的书法传达了自然的美和精神的美。不仅是大宇宙, 小小的事物也不可忽视。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 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见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 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 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 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 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做“移人之情”或“移我情”。琴曲《伯牙 水仙操》的序上说: “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成连曰:‘吾之学不能
(《流云小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载某尼悟道诗)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 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象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象是说: “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 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 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 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 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 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你就会象一面镜子,象托尔斯泰那样, 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人们会感谢你的。 那么,你在自己的心里就找不到美了吗?我说,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 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只有莎士比亚或 巴尔扎克把它形象化了,表现在文艺里,或是你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你的欢乐表现 在舞蹈的形象里,或把你的忧郁歌咏在有节奏的诗歌里,甚至于在你的平日的行动里、语言 里。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 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除此以外,恐怕不容易吧!你的心可以发现美的 对象(人生的,社会的,自然的),这“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的 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你能训练你的眼睛深一层地去 认识她,却不能动摇她。希腊伟大的艺术不因中古时代而减少它的光辉,) 宋朝某尼虽然似乎悟道,然而她的觉悟不够深,不够高,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已经盎然有春 意,假使梅花枝上已经春满十分了。她在踏遍陇头云时是苦闷的、失望的。她把自己关在狭 窄的心的圈子里了。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踪迹是不够的,是大有问题的。王羲之在《兰 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在寻找美的踪迹。他的书法传达了自然的美和精神的美。不仅是大宇宙, 小小的事物也不可忽视。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 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见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 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 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 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 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做“移人之情”或“移我情”。琴曲《伯牙 水仙操》的序上说: “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成连曰:‘吾之学不能
移人之情,吾师有方子春在东海中。’乃赉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 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波,山林窅冥,群鸟悲号。仰天叹 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操而作歌云:‘繄泂庭兮流斯护,舟楫逝兮仙不还,移形素兮蓬莱 山,歇钦伤宫仙不还。” 伯牙由于在孤寂中受到大自然强烈的震撼,生活上的异常遭遇,整个心境受了洗涤和改造, 才达到艺术的最深体会,把握到音乐的创造性的旋律,完成他的美的感受和创造。这个“移 情说”比起德国美学家栗卜斯的“情感移入论”似乎还要深刻些,因为它说出现实生活中的体 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呀!并且“移易”和“移入”是不同的 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 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女子郭六芳有一首诗《舟还长沙》说得好: 侬家家住两湖东, 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 始知家在画图中。 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 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溶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在这里是那夕照的红和十 珠帘的具有节奏与和谐的形象。宋人陈简斋的海棠诗云:“隔帘花叶有辉光”。帘子造成了距 离,同时它的线文的节奏也更能把帘外的花叶纳进美的形象,增强了它的光辉闪灼,呈显出 生命的华美,就象一段欢愉生活嵌在素朴而具有优美旋律的歌词里一样。 这节奏,这旋律,这和谐等等,它们是离不开生命的表现,它们不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 而是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深刻意义的具体形象。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 ,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所以诗人 艾里略说:“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又说: 创造一种形式并不是仅仅发明一种格式、一种韵律或节奏,而且也是这种韵律或节奏的整 个合式的内容的发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并不仅是如此这般的一种格式或图形,而是一种 恰是如此思想感情的方式”,而具有着理想的形式的诗是“如此这般的诗,以致我们看不见所 谓诗,而但注意着诗所指示的东西ˇ(《诗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这里就是“美”,就是美感 所受的具体对象。它是通过美感来摄取的美,而不是美感的主观的心理活动自身。一就象物 质的内部结构和规律是抽象思维所摄取的,但自身却不是抽象思维而是具体事物。所以专在 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见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美”也是如此。捷克诗 人里尔克在他的《柏列格的随笔》里有一段话精深微妙,梁宗岱曾把它译出,现介绍如下: “…-一个人早年作的诗是这般乏意义,我们应该毕生期待和采集,如果可能,还要悠长的 生:然后,到晚年,或者可以写出十行好诗。因为诗并不象大家所想象,徒是情感(这是 我们很早就有了的),而是经验。单要写一句诗,我们得要观察过许多城许多人许多物,得 要认识走兽,得要感到鸟儿怎样飞翔和知道小花清晨舒展的姿势。得要能够回忆许多远路和
移人之情,吾师有方子春在东海中。’乃赉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 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波,山林窅冥,群鸟悲号。仰天叹 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操而作歌云:‘繄洞庭兮流斯护,舟楫逝兮仙不还,移形素兮蓬莱 山,歍钦伤宫仙不还。’” 伯牙由于在孤寂中受到大自然强烈的震撼,生活上的异常遭遇,整个心境受了洗涤和改造, 才达到艺术的最深体会,把握到音乐的创造性的旋律,完成他的美的感受和创造。这个“移 情说”比起德国美学家栗卜斯的“情感移入论”似乎还要深刻些,因为它说出现实生活中的体 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呀!并且“移易”和“移入”是不同的。 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 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女子郭六芳有一首诗《舟还长沙》说得好: 侬家家住两湖东, 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 始知家在画图中。 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 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溶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在这里是那夕照的红和十二 珠帘的具有节奏与和谐的形象。宋人陈简斋的海棠诗云:“隔帘花叶有辉光”。帘子造成了距 离,同时它的线文的节奏也更能把帘外的花叶纳进美的形象,增强了它的光辉闪灼,呈显出 生命的华美,就象一段欢愉生活嵌在素朴而具有优美旋律的歌词里一样。 这节奏,这旋律,这和谐等等,它们是离不开生命的表现,它们不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 而是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深刻意义的具体形象。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 一,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所以诗人 艾里略说:“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又说: “创造一种形式并不是仅仅发明一种格式、一种韵律或节奏,而且也是这种韵律或节奏的整 个合式的内容的发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并不仅是如此这般的一种格式或图形,而是一种 恰是如此思想感情的方式”,而具有着理想的形式的诗是“如此这般的诗,以致我们看不见所 谓诗,而但注意着诗所指示的东西”(《诗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这里就是“美”,就是美感 所受的具体对象。它是通过美感来摄取的美,而不是美感的主观的心理活动自身。—就象物 质的内部结构和规律是抽象思维所摄取的,但自身却不是抽象思维而是具体事物。所以专在 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 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见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美”也是如此。捷克诗 人里尔克在他的《柏列格的随笔》里有一段话精深微妙,梁宗岱曾把它译出,现介绍如下: “……一个人早年作的诗是这般乏意义,我们应该毕生期待和采集,如果可能,还要悠长的 一生;然后,到晚年,或者可以写出十行好诗。因为诗并不象大家所想象,徒是情感(这是 我们很早就有了的),而是经验。单要写一句诗,我们得要观察过许多城许多人许多物,得 要认识走兽,得要感到鸟儿怎样飞翔和知道小花清晨舒展的姿势。得要能够回忆许多远路和
僻境,意外的邂逅,眼光光望它接近的分离,神秘还未启明的童年,和容易生气的父母,当 他给你一件礼物而你不明白的时候(因为那原是为别一人设的欢喜)和离奇变幻的小孩子的 病,和在一间静穆而紧闭的房里度过的日子,海滨的清晨和海的自身,和那与星斗齐飞的高 声呼号的夜间的旅行—而单是这些犹未足,还要享受过许多夜不同的狂欢,听过妇人产时 的呻吟,和坠地便瞑目的婴儿轻微的哭声,还要曾经坐在临终人的床头和死者的身边,在那 打开的、外边的声音一阵阵拥进来的房里。可是单有记忆犹未足,还要能够忘记它们,当它 们太拥挤的时候,还要有很大的忍耐去期待它们回来。因为回忆本身还不是这个,必要等到 它们变成我们的血液、眼色和姿势了,等到它们投有了名字而且不能别于我们自己了,那么 然后可以希望在极难得的顷刻,在它们当中伸出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来。” 这里是大诗人里尔克在许许多多的事物里、经验里,去踪迹诗,去发见美,多么艰辛的劳动 呀!他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现在我们也就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 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我情”,改变着客观 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世界” “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 我们上面所引长沙女子郭六芳诗中说过:“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这是心理距 离构成审美的条件。但是“十二珠帘夕照红”,却构成这幅美的形象的客观的积极的因素。夕 照、月明、灯光、帘幕、薄纱、轻雾,人人知道是助成美的出现的有力的因素,现代的照相 术和舞台布景知道这个而尽量利用着。中国古人曾经唤做“移世界”。 明朝文人张大复在他的《梅花草堂笔谈》里记述着: “邵茂齐有言,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润,梵刹园亭,屋庐竹树,种种常见 之物,月照之则深,蒙之则净,金碧之彩,披之则醇,惨悴之容,承之则奇,浅深浓淡之色, 按之望之,则屡易而不可了。以至河山大地,邈若皇古,犬吠松涛,远于岩谷,草生木长, 闲如坐卧,人在月下,亦尝忘我之为我也。今夜严叔向,置酒破山僧舍,起步庭中,幽华可 爱,旦视之,酱盎纷然,瓦石布地而已,戏书此以信茂齐之语,时十月十六日,万历丙午三 十四年也 月亮真是一个大艺术家,转瞬之间替我们移易了世界,美的形象,涌现在眼前。但是第二天 早晨起来看,瓦石布地而已。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说:美是不存在的。我却要更进一步推论说 瓦石也只是无色、无形的原子或电磁波,而这个也只是思想的假设,我们能抓住的只是一堆 抽象数学方程式而已。究竟什么是真实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回转头来说,我们现实生活里直 接经验到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丰富多采的、有声有色有形有相的世界就是真实存 在的世界,这是我们生活和创造的园地。所以马克思很欣赏近代唯物论的第一个创始者培根 的著作里所说的物质以其感觉的诗意的光辉向着整个的人微笑(见《神圣家族》),而不满意 霍布士的唯物论里“感觉失去了它的光辉而变为几何学家的抽象感觉,唯物论变成了厌世 论”。在这里物的感性的质、光、色、声、热等不是物质所固有的了,光、色、声中的美更 成了主观的东西。于是世界成了灰白色的骸骨,机械的死的过程。恩格斯也主张我们的思想 要象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这多采的世界。美是存在着的!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它和 真和善是人类社会努力的目标,是哲学探索和建立的对象。 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
僻境,意外的邂逅,眼光光望它接近的分离,神秘还未启明的童年,和容易生气的父母,当 他给你一件礼物而你不明白的时候(因为那原是为别一人设的欢喜)和离奇变幻的小孩子的 病,和在一间静穆而紧闭的房里度过的日子,海滨的清晨和海的自身,和那与星斗齐飞的高 声呼号的夜间的旅行——而单是这些犹未足,还要享受过许多夜不同的狂欢,听过妇人产时 的呻吟,和坠地便瞑目的婴儿轻微的哭声,还要曾经坐在临终人的床头和死者的身边,在那 打开的、外边的声音一阵阵拥进来的房里。可是单有记忆犹未足,还要能够忘记它们,当它 们太拥挤的时候,还要有很大的忍耐去期待它们回来。因为回忆本身还不是这个,必要等到 它们变成我们的血液、眼色和姿势了,等到它们投有了名字而且不能别于我们自己了,那么, 然后可以希望在极难得的顷刻,在它们当中伸出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来。” 这里是大诗人里尔克在许许多多的事物里、经验里,去踪迹诗,去发见美,多么艰辛的劳动 呀!他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现在我们也就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 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我情”,改变着客观 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做“移世界”。 “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 我们上面所引长沙女子郭六芳诗中说过:“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这是心理距 离构成审美的条件。但是“十二珠帘夕照红”,却构成这幅美的形象的客观的积极的因素。夕 照、月明、灯光、帘幕、薄纱、轻雾,人人知道是助成美的出现的有力的因素,现代的照相 术和舞台布景知道这个而尽量利用着。中国古人曾经唤做“移世界”。 明朝文人张大复在他的《梅花草堂笔谈》里记述着: “邵茂齐有言,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涧,梵刹园亭,屋庐竹树,种种常见 之物,月照之则深,蒙之则净,金碧之彩,披之则醇,惨悴之容,承之则奇,浅深浓淡之色, 按之望之,则屡易而不可了。以至河山大地,邈若皇古,犬吠松涛,远于岩谷,草生木长, 闲如坐卧,人在月下,亦尝忘我之为我也。今夜严叔向,置酒破山僧舍,起步庭中,幽华可 爱,旦视之,酱盎纷然,瓦石布地而已,戏书此以信茂齐之语,时十月十六日,万历丙午三 十四年也,” 月亮真是一个大艺术家,转瞬之间替我们移易了世界,美的形象,涌现在眼前。但是第二天 早晨起来看,瓦石布地而已。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说:美是不存在的。我却要更进一步推论说, 瓦石也只是无色、无形的原子或电磁波,而这个也只是思想的假设,我们能抓住的只是一堆 抽象数学方程式而已。究竟什么是真实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回转头来说,我们现实生活里直 接经验到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丰富多采的、有声有色有形有相的世界就是真实存 在的世界,这是我们生活和创造的园地。所以马克思很欣赏近代唯物论的第一个创始者培根 的著作里所说的物质以其感觉的诗意的光辉向着整个的人微笑(见《神圣家族》),而不满意 霍布士的唯物论里“感觉失去了它的光辉而变为几何学家的抽象感觉,唯物论变成了厌世 论”。在这里物的感性的质、光、色、声、热等不是物质所固有的了,光、色、声中的美更 成了主观的东西。于是世界成了灰白色的骸骨,机械的死的过程。恩格斯也主张我们的思想 要象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这多采的世界。美是存在着的!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它和 真和善是人类社会努力的目标,是哲学探索和建立的对象。 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
活的境界和意趣。它的力量更大了,它也可以倾国倾城。希腊大诗人荷马的著名史诗《伊利 亚特》歌咏希腊联军围攻特罗亚九年,为的是夺回美人海伦,而海伦的美叫他们感到九年的 辛劳和牺牲不是白费的。现在引述这一段名句: 特罗亚长老们也一样的高踞城雉, 当他们看见了海伦在城垣上出现, 老人们便轻轻低语,彼此交谈机密: “怪不得特罗亚人和坚胫甲阿开人, 为了这个女人这么久忍受苦难呢, 她看来活象一个青春长住的女神。 可是,尽管她多美,也让她乘船去吧 别留这里给我们子子孙孙作祸根。” (引自缪朗山译《伊利亚特》) 荷马不用浓丽的词藻来描绘海伦的容貌,而从她的巨大的惨酷的影响和力量轻轻地点出她的 倾国倾城的美。这是他的艺术高超处,也是后人所赞叹不已的 我们寻到美了吗?我说,我们或许接触到美的力量,肯定了她的存在,而她的无限的丰富内 含却是不断地待我们去发现。千百年来的诗人艺术家已经发见了不少,保藏在他们的作品里 千百年后的世界仍会有新的表现。每一个造出新节奏来的人,就是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 更为高明的人! 美是客观存在的,可对美的发现和欣赏,却需要我们的有一颗处于审美状态的心灵。甲同学 没能感受到风景之美,最大的原因大概是情绪低落吧。如宗白华先生所析的“你越能忘掉自 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你 就会象一面镜子,象托尔斯泰那样,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甲同 学不能忘记愁怀,所以无法欣赏到风景之美。可是,往深一层说,甲同学其实已经在审美了。 他审出了“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他审出了山之丑:而“审丑”,正在“审美”之义 而命题者将处于“审美”状态的乙同学跟处于“审丑”状态的甲同学比较,是很不合理的。若要 二者比较,则须将二人处于同样的“审美”状态或“审丑”状态。我们不该在一个失意者面前谈 论自己的得意—因为,这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人文关怀和素养 以下是某位网友发给我的考场优秀范文。我欣赏作者的才情,但又觉得遗憾,认为这是一篇 虽然灿然却非有独立思考与论证深度的文章。它折射了当下中学议论文教学的缺点——独见 缺失,思想稀薄,而导致论证平浅。 于崎岖中赏胜景 (考场评分58分) 傅雷有言:“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甲因跌跤 而“舍弃”,因面前的“险路”而退缩。他虚伪于自己,没有竭尽全力:轻佻于自己,没有继续 前行。若是我,必将披荆斩棘,于崎岖中赏胜景,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活的境界和意趣。它的力量更大了,它也可以倾国倾城。希腊大诗人荷马的著名史诗《伊利 亚特》歌咏希腊联军围攻特罗亚九年,为的是夺回美人海伦,而海伦的美叫他们感到九年的 辛劳和牺牲不是白费的。现在引述这一段名句: 特罗亚长老们也一样的高踞城雉, 当他们看见了海伦在城垣上出现, 老人们便轻轻低语,彼此交谈机密: “怪不得特罗亚人和坚胫甲阿开人, 为了这个女人这么久忍受苦难呢, 她看来活象一个青春长住的女神。 可是,尽管她多美,也让她乘船去吧, 别留这里给我们子子孙孙作祸根。” (引自缪朗山译《伊利亚特》) 荷马不用浓丽的词藻来描绘海伦的容貌,而从她的巨大的惨酷的影响和力量轻轻地点出她的 倾国倾城的美。这是他的艺术高超处,也是后人所赞叹不已的。 我们寻到美了吗?我说,我们或许接触到美的力量,肯定了她的存在,而她的无限的丰富内 含却是不断地待我们去发现。千百年来的诗人艺术家已经发见了不少,保藏在他们的作品里, 千百年后的世界仍会有新的表现。每一个造出新节奏来的人,就是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 更为高明的人! 美是客观存在的,可对美的发现和欣赏,却需要我们的有一颗处于审美状态的心灵。甲同学 没能感受到风景之美,最大的原因大概是情绪低落吧。如宗白华先生所析的“你越能忘掉自 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你 就会象一面镜子,象托尔斯泰那样,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甲同 学不能忘记愁怀,所以无法欣赏到风景之美。可是,往深一层说,甲同学其实已经在审美了。 他审出了“树都枯黄了,这山有什么美”,他审出了山之丑;而“审丑”,正在“审美”之义。 而命题者将处于“审美”状态的乙同学跟处于“审丑”状态的甲同学比较,是很不合理的。若要 二者比较,则须将二人处于同样的“审美”状态或“审丑”状态。我们不该在一个失意者面前谈 论自己的得意——因为,这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人文关怀和素养。 以下是某位网友发给我的考场优秀范文。我欣赏作者的才情,但又觉得遗憾,认为这是一篇 虽然灿然却非有独立思考与论证深度的文章。它折射了当下中学议论文教学的缺点——独见 缺失,思想稀薄,而导致论证平浅。 于崎岖中赏胜景 (考场评分 58 分) 傅雷有言:“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甲因跌跤 而“舍弃”,因面前的“险路”而退缩。他虚伪于自己,没有竭尽全力;轻佻于自己,没有继续 前行。若是我,必将披荆斩棘,于崎岖中赏胜景,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登峰之路,崎岖不平,或荆棘刺踝,或乱草绊足,但必前行,才不辜负初衷。生如逆旅,痛 且益坚,坚则益行。体操王子李宁,兵败汉城,有如在峰顶之际而失足,从天堂到地狱。然 而在经过灰色通道时,他一路按捺心中的郁闷,一路忍受媒体的不正面报道,一路背负国民 的不理解。然而他迎难而上,终于在灰色通道的另一端,进入了商界,一手创了“李宁”品牌 的运动系列,在商界中又创造传奇,岂不胜景哉?每一个攀上顶峰者,必将伤痕累累。然而 也只有这样,才能化凛风为拥抱化万物为仙灵,于崎岖中赏胜景。 大凡赏得了顶峰者,都必以不渝的信念为佩。法国著名钢琴家贝楚齐尼亚,一米侏儒立于维 也纳金色大厅中,所演奏之乐音激荡于世人的心灵;清华保安贾作胜,怀着当教师的坚定梦 想,才会在长期的“蹭课”中昂首进入梦寐的师范大学:杨佩,紧揣着“自立于人前”的自尊信 念,高度残疾仍能自立自强于生活,赢得“东方维纳斯”的美誉。王安石之言:“然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命运故意设了如此崎岖之径,让有志者 可达峰顶,可赏胜景,接受这一“一览众山小”的馈赠。 于崎岖之中,攀行者需要“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乐观,需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积极。毕淑敏 之言:“你走到黑暗之处,你只能看到苔藓:你到光明之处,你就能看到鲜花了。”诚然,只 要心向阳,只要心怀顶峰之志,目触飞皆不是崎岖,而是命运的必经的起伏;步行的皆不是 泥泞之路,而是步向高处的云梯!如此,方可在崎岖中不止前行,于困难中不畏而上,而于 这一径的最后,收获人生的胜景! 人的一生中没有多少次攀越崎岖,得以目触胜景的机会。因此,攀行者须谨记:以不渝信念 为佩,以乐观积极为杖 常云:“少年心事当拏云!”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且当荆棘乱石只等闲,不达顶峰不罢休! 橘之郡再评 由文笔推断,这篇考场高分范文应该是理2班王某同学写的。王某同学很有写作才情,作文 直很出色。不过,在言语典雅、文气激沛、论据丰富的同时,也存在着思维深度不足而使 文章倾向于抒情化的缺点。如这篇,若我们再读、三读,则可感知其第二段后论证无法深掘、 深刻,基本上是蜻蜓点水式的平面举例,如果没有大量论据去掩盖其思辨力之乏软,则这篇 作文很难称得上优秀。以我对王某同学的了解与观察,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她富有写作才情 却无法在考场中稳定获得高分的重要原因 积极的人生最美丽 (文4李土安考场评分54分) 甲同学怀着消极的心态去看山,山不美;乙同学怀着积极的心态去看山,山尽是美处。同 座山,美与不美?积极者,美也! 积极的人生,并不是事事看淡,时时狂欢的人生;而是一种坚信美好,勇敢面对挫折,努力 寻求生命价值的人生。俗谚有云:“人生事不如意常八九。”我们又岂能求得任何时候都顺心 顺意?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选择积极的,向上的态度。民国时期,社会动乱,民 不聊生,鲁迅先生备受迫害,但他喊道:“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 漓的鲜血。”还在开启民智的过程中做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最终成为 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这就印证了尼采所说的一句话:“你自助,然后人人助你。”几乎
登峰之路,崎岖不平,或荆棘刺踝,或乱草绊足,但必前行,才不辜负初衷。生如逆旅,痛 且益坚,坚则益行。体操王子李宁,兵败汉城,有如在峰顶之际而失足,从天堂到地狱。然 而在经过灰色通道时,他一路按捺心中的郁闷,一路忍受媒体的不正面报道,一路背负国民 的不理解。然而他迎难而上,终于在灰色通道的另一端,进入了商界,一手创了“李宁”品牌 的运动系列,在商界中又创造传奇,岂不胜景哉?每一个攀上顶峰者,必将伤痕累累。然而, 也只有这样,才能化凛风为拥抱化万物为仙灵,于崎岖中赏胜景。 大凡赏得了顶峰者,都必以不渝的信念为佩。法国著名钢琴家贝楚齐尼亚,一米侏儒立于维 也纳金色大厅中,所演奏之乐音激荡于世人的心灵;清华保安贾作胜,怀着当教师的坚定梦 想,才会在长期的“蹭课”中昂首进入梦寐的师范大学;杨佩,紧揣着“自立于人前”的自尊信 念,高度残疾仍能自立自强于生活,赢得“东方维纳斯”的美誉。王安石之言:“然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命运故意设了如此崎岖之径,让有志者 可达峰顶,可赏胜景,接受这一“一览众山小”的馈赠。 于崎岖之中,攀行者需要“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乐观,需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积极。毕淑敏 之言:“你走到黑暗之处,你只能看到苔藓;你到光明之处,你就能看到鲜花了。”诚然,只 要心向阳,只要心怀顶峰之志,目触飞皆不是崎岖,而是命运的必经的起伏;步行的皆不是 泥泞之路,而是歩向高处的云梯!如此,方可在崎岖中不止前行,于困难中不畏而上,而于 这一径的最后,收获人生的胜景! 人的一生中没有多少次攀越崎岖,得以目触胜景的机会。因此,攀行者须谨记:以不渝信念 为佩,以乐观积极为杖! 常云:“少年心事当拏云!”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且当荆棘乱石只等闲,不达顶峰不罢休! 橘之郡再评: 由文笔推断,这篇考场高分范文应该是理 2 班王某同学写的。王某同学很有写作才情,作文 一直很出色。不过,在言语典雅、文气激沛、论据丰富的同时,也存在着思维深度不足而使 文章倾向于抒情化的缺点。如这篇,若我们再读、三读,则可感知其第二段后论证无法深掘、 深刻,基本上是蜻蜓点水式的平面举例,如果没有大量论据去掩盖其思辨力之乏软,则这篇 作文很难称得上优秀。以我对王某同学的了解与观察,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她富有写作才情 却无法在考场中稳定获得高分的重要原因。 积极的人生最美丽 (文 4 李土安 考场评分 54 分) 甲同学怀着消极的心态去看山,山不美;乙同学怀着积极的心态去看山,山尽是美处。同一 座山,美与不美?积极者,美也! 积极的人生,并不是事事看淡,时时狂欢的人生;而是一种坚信美好,勇敢面对挫折,努力 寻求生命价值的人生。俗谚有云:“人生事不如意常八九。”我们又岂能求得任何时候都顺心 顺意?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选择积极的,向上的态度。民国时期,社会动乱,民 不聊生,鲁迅先生备受迫害,但他喊道:“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 漓的鲜血。”还在开启民智的过程中做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最终成为一 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这就印证了尼采所说的一句话:“你自助,然后人人助你。”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