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摘要:本文是对尼格尔泰勒所写的《1945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一书的摘录简述。 以学习的态度通过阅读此著作了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包 括一系列主要规划理论:从作为物质空间形态设计活动的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到1960年代 系统与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从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规划角色的观点 到规划实施理论,以及将规划工作视为一种“沟通行为” 关键词: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各个国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中 国,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再到改革开放。尤其是1990年代以后 我国进入了城市迅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 主要是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所以对城市规划学习者来说,了解它们所根植的特定历史发 展时期和社会背景,以及它们自身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具有重要的意义 《1945年后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后的 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虽然作者是位英国人,更侧重于英国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但对 初学规划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启示的。正如作者所述“我致力于以清晰地和移动的方式来讲述 理论演变的故事,而不牺牲分析的逻辑性。”对想了解西方战后城市规划理论的本质内涵及 其发展演变历程,又试图回避“深奥”的专业知识的人们提供了帮助。 在导论里,作者先从对“城市规划理论”的理解谈起,指出其概念内涵至今仍处于争 议之中,通过对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观点的评述说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进一步提 出规划理论的核心部分内容牵涉的三个问题: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在何种 条件下,这些环境质量目标最有可能实现?为建设更好的人居城市(一般而言,指更好的环 境质量),公共部门城市规划能扮演什么角色? 作者以导论中所提到的问题为线索,分析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并确定了不同 的历史阶段。该书包括4篇共9个章节,其中前3个部分主要以英国为主论述了西方战后城 市规划理论发展的3个历史阶段,第4部分是作者在整体上的分析评价得出的结论。 、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 二战后城市规划概念的构成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1)城市规划是物质空间形态规 划以与社会、经济规划相区别;2)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核心,被认为是建筑设计的延伸; 3)城市规划涉及到编制“总体”规划或规划“蓝图”,这种蓝图应以统一的精细程度表达城 市土地使用和空间形态结构,形成“终极状态”规划,同时对建筑或其他人工结构环境进行 设计 与以上观点相应的内容是城市规划是一种“技术”行为,这种行为本身不是政治性的, 或者至少它不带任何特定的政治价值观或承诺。大多数城市规划从业者是“建筑师出身的规 划师”。同期的城市规划理论因此主要集中在城市设计方面 战后规划理论的准则提出的背景是激进的社会变革和保守情怀的文化。规划的基本理 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理论,一是关于城市规划寻求创造何种城市 环境的理论。以上理论可以通过当时盛行的四项规划准则得以说明:1)乌托邦式综合规划。 希望能够通过物质和设计的城市规划将所有的问题都一块解决,并普遍抱有进步思想,认为 应当将历史发展形成的现状城市进行全部或大部分清理,为新的城市发展让路;2)反城市
阅读《1945 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摘要:本文是对尼格尔.泰勒所写的《1945 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一书的摘录简述。 以学习的态度通过阅读此著作了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包 括一系列主要规划理论:从作为物质空间形态设计活动的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到 1960 年代 系统与理性过程规划理论;从 1970 年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规划角色的观点, 到规划实施理论,以及将规划工作视为一种“沟通行为”。 关键词:1945 年后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各个国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中 国,从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到 1949 年新中国的建立再到改革开放。尤其是 1990 年代以后 我国进入了城市迅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 主要是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所以对城市规划学习者来说,了解它们所根植的特定历史发 展时期和社会背景,以及它们自身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具有重要的意义。 《1945 年后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 年)后的 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虽然作者是位英国人,更侧重于英国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但对 初学规划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启示的。正如作者所述“我致力于以清晰地和移动的方式来讲述 理论演变的故事,而不牺牲分析的逻辑性。”对想了解西方战后城市规划理论的本质内涵及 其发展演变历程,又试图回避“深奥”的专业知识的人们提供了帮助。 在导论里,作者先从对“城市规划理论”的理解谈起,指出其概念内涵至今仍处于争 议之中,通过对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观点的评述说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进一步提 出规划理论的核心部分内容牵涉的三个问题: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在何种 条件下,这些环境质量目标最有可能实现?为建设更好的人居城市(一般而言,指更好的环 境质量),公共部门城市规划能扮演什么角色? 作者以导论中所提到的问题为线索,分析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并确定了不同 的历史阶段。该书包括 4 篇共 9 个章节,其中前 3 个部分主要以英国为主论述了西方战后城 市规划理论发展的 3 个历史阶段,第 4 部分是作者在整体上的分析评价得出的结论。 一、 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 二战后城市规划概念的构成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1)城市规划是物质空间形态规 划以与社会、经济规划相区别;2)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核心,被认为是建筑设计的延伸; 3)城市规划涉及到编制“总体”规划或规划“蓝图”,这种蓝图应以统一的精细程度表达城 市土地使用和空间形态结构,形成“终极状态”规划,同时对建筑或其他人工结构环境进行 设计。 与以上观点相应的内容是城市规划是一种“技术”行为,这种行为本身不是政治性的, 或者至少它不带任何特定的政治价值观或承诺。大多数城市规划从业者是“建筑师出身的规 划师”。同期的城市规划理论因此主要集中在城市设计方面。 二战后规划理论的准则提出的背景是激进的社会变革和保守情怀的文化。规划的基本理 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理论,一是关于城市规划寻求创造何种城市 环境的理论。以上理论可以通过当时盛行的四项规划准则得以说明:1)乌托邦式综合规划。 希望能够通过物质和设计的城市规划将所有的问题都一块解决,并普遍抱有进步思想,认为 应当将历史发展形成的现状城市进行全部或大部分清理,为新的城市发展让路;2)反城市
化的美学思潮。对未来城市抱有渴望乡村田园景象;3)关于城市结构秩序性的看法。主张 适应现代汽车交通方式的城市分散发展和道路依交通性质分类的原则,以及对城市土地进行 间接明确的功能分区,并以能够自给的乡村般自治社区为基本单元建构树状结构的城市结构 观点:4)关于规划目标共识的假设。认定以上准则都是“常识性”准则的假设基础上,认 为城市规划目标是特定的公共利益,城市规划实践是实现规划目标的技术过程,规划蓝图是 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方式,城市规划理论为此主要集中在对城市选址、规模与布局、城乡平 衡、以及内部结构的研究等方面 在书的第三章中,作者对以上关于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指出了每个 方面的问题。包括对缺乏对城市现象多样性和复杂性全面和深入认知的批判,对其假设物质 环境能够决定社会生活质量的物质决定论的批判,对规划者自以为了解社会需求并因此以技 术标准替代价值判断的批判,对大规模清除城市贫民窟和建设新城过程中的重视物质环境而 忽视社会问题的批判,对蓝图规划过于详细以致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变化需要并因此可能不合 理地侵犯一些地区的发展权利的批判等 二、1960年代的规划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末期,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规划理论。一个是基本上源自物质 空间规划理论的“系统规划理论”,城市规划要处理的是环境(城市、城镇、区域等),一个 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系统。另一个是“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是一个有关规划过程, 特别是有关将规划作为一个理性决策过程的理论。 系统规划理论将城市规划定义为系统分析和系统控制的一种形式。城市被看成是不同 区域位置的功能活动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复杂系统。这个理论包括五大特征:1)进行城市规 划前必须首先进行系统调查以了解城市是如何运行的:2)系统内的任何部分改变都将影响 到其他部分,所以应当对新发展可能对其他地区和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3)系统理论 将重点放在功能活动、城市活力和变化上,提出需要有更强适应性的、灵活的规划:4)将 城市规划看作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情形下持续的监视、分析、干预的过程;5)从经济和社会 方面考察城市,而不仅仅从物质空间和美学方面研究城市 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将城市规划视为一种专门的方法,用以发现那些实现目标的政策, 以及为此所应当采取的行动。由此发展形成了界定问题/目标——确认比选规划方案政策 评估比选规划方案政策—一方案政策的实施一一效果跟踪5个主要阶段的城市规划理性 过程理论 这两种理论的显著区别在于系统理论关注的是规划活动的目标,是实质性的规划理论 理性过程理论关注的是规划活动的过程或程序,是程序性的规划理论 早期的激进现代主义和乌托邦综合式的城市规划实践引发了广泛的城市抗议活动,导 致人们对城市规划本质的进一步反思,认为它更接近于政治,而不是技术或者科学。理论研 究也由此开始更多的关注城市规划中的政治问题。这是作者所提到的“规划是一个政治过 程”。 三、1970年代到1990年代的规划理论 1970年代初期,对于城市规划的本质形成了建有政治内涵的系统和理性过程的普遍共 同认知,人们一度认为已经解决了城市规划的根本性问题。但这个理论很快又受到新的批判 即对“空虚”或“空洞”的批评。批评者认为程序规划理论,尤其是理性过程规划观,对现 实的规划没有丝毫建设性,他仅是“抽象的”或“形式化的”,这是它为什么空虚、空洞的 真正原因。规划理论应当是关于规划实践的理论,而不是用理想化的术语来表达关于理性决 策可能或应当如何。城市规划理论应当在揭示规划实践的效果和角色方面取得发展。城市规
化的美学思潮。对未来城市抱有渴望乡村田园景象;3)关于城市结构秩序性的看法。主张 适应现代汽车交通方式的城市分散发展和道路依交通性质分类的原则,以及对城市土地进行 间接明确的功能分区,并以能够自给的乡村般自治社区为基本单元建构树状结构的城市结构 观点;4)关于规划目标共识的假设。认定以上准则都是“常识性”准则的假设基础上,认 为城市规划目标是特定的公共利益,城市规划实践是实现规划目标的技术过程,规划蓝图是 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方式,城市规划理论为此主要集中在对城市选址、规模与布局、城乡平 衡、以及内部结构的研究等方面。 在书的第三章中,作者对以上关于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指出了每个 方面的问题。包括对缺乏对城市现象多样性和复杂性全面和深入认知的批判,对其假设物质 环境能够决定社会生活质量的物质决定论的批判,对规划者自以为了解社会需求并因此以技 术标准替代价值判断的批判,对大规模清除城市贫民窟和建设新城过程中的重视物质环境而 忽视社会问题的批判,对蓝图规划过于详细以致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变化需要并因此可能不合 理地侵犯一些地区的发展权利的批判等。 二、1960 年代的规划理论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末期,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规划理论。一个是基本上源自物质 空间规划理论的“系统规划理论”,城市规划要处理的是环境(城市、城镇、区域等),一个 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系统。另一个是“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是一个有关规划过程, 特别是有关将规划作为一个理性决策过程的理论。 系统规划理论将城市规划定义为系统分析和系统控制的一种形式。城市被看成是不同 区域位置的功能活动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复杂系统。这个理论包括五大特征:1)进行城市规 划前必须首先进行系统调查以了解城市是如何运行的;2)系统内的任何部分改变都将影响 到其他部分,所以应当对新发展可能对其他地区和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3)系统理论 将重点放在功能活动、城市活力和变化上,提出需要有更强适应性的、灵活的规划;4)将 城市规划看作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情形下持续的监视、分析、干预的过程;5)从经济和社会 方面考察城市,而不仅仅从物质空间和美学方面研究城市。 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将城市规划视为一种专门的方法,用以发现那些实现目标的政策, 以及为此所应当采取的行动。由此发展形成了界定问题/目标——确认比选规划方案/政策— —评估比选规划方案/政策——方案/政策的实施——效果跟踪 5 个主要阶段的城市规划理性 过程理论。 这两种理论的显著区别在于系统理论关注的是规划活动的目标,是实质性的规划理论; 理性过程理论关注的是规划活动的过程或程序,是程序性的规划理论。 早期的激进现代主义和乌托邦综合式的城市规划实践引发了广泛的城市抗议活动,导 致人们对城市规划本质的进一步反思,认为它更接近于政治,而不是技术或者科学。理论研 究也由此开始更多的关注城市规划中的政治问题。这是作者所提到的“规划是一个政治过 程”。 三、1970 年代到 1990 年代的规划理论 1970 年代初期,对于城市规划的本质形成了建有政治内涵的系统和理性过程的普遍共 同认知,人们一度认为已经解决了城市规划的根本性问题。但这个理论很快又受到新的批判。 即对“空虚”或“空洞”的批评。批评者认为程序规划理论,尤其是理性过程规划观,对现 实的规划没有丝毫建设性,他仅是“抽象的”或“形式化的”,这是它为什么空虚、空洞的 真正原因。规划理论应当是关于规划实践的理论,而不是用理想化的术语来表达关于理性决 策可能或应当如何。城市规划理论应当在揭示规划实践的效果和角色方面取得发展。城市规
划效果成为1970年代后半段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争论内容 对城市规划实践的有效性的评估不能脱离规划运行所在的市场政治经济环境,这是 1970年代的一个重大理论发展。此期间另一个理论观点崭露头角,政府及规划工作是与自 由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这个环境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彼此孤立。 这种方法带有马克思历史唯物的政治经济思想。引发了关于社会经济基础是否决定“法律和 政治上层建筑”以及政府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资本生产模式所决定的激烈争论,导致不 同理论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对理性规划理论关于理性规划模式忽视了对城市规划和政策是如何实施的这一问题的 批判。规划的有效实施与人们的相互交流和协商技巧紧密相关及城市规划的本质被认为是 “交往行动”。使得城市规划的实施理论得到显著发展,出现了交往规划理论等。作者在书 中说道,这一理论发展新趋势在本质上仍然与民主和参与模式的规划理想紧密相关,寄希望 是由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体共同参与并实施规划,而不仅仅是强权行动者。 发展有关规划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研究规划实施理论的学者都认为,城市规划不是 项在真空内运作的、脱离周围世界的自治性活动。但两者的观点又有显著差异。对于在资本 主义背景下,城市规划者是否应该在实践中与市场进行实用主义的合作,以及为了达到某些 关键性目标而在规划理想上进行妥协成为争论的中心 1970年代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和高水平国家福利带来社会负担问题,战后西方国家发 展的中间道路模式受到批判,以保卫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主张得到 发展,在1970年代末期迎来了新右派运动。1980年代,以英国的撒切尔主义和美国的里根 主义为代表,古典自由主义的复苏开始遍及欧洲和北美并随苏联解体加快。此时城市规划理 论的新进展主要由整体理论和规则理论。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规划理论的整体发展 趋势还明显地转向对公共部门规划所面临主要问题的讨论,并因此导致以问题为核心的城市 规划理论发展阶段特征。1980年形成了5个主要议题:城市经济的衰退与复苏;社会不公 正现象与机会平等:全球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的美学品质:地方的民主管理与 “公正”规划。 四、结论 作为全书的总结,作者以“范式”理念的内容为开头结合范式变化讨论了关于1945 年以来城市规划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发生在1960年代,主要从传统的城 市设计转变为系统理论和理性程序理论,城市规划从涉及到科学:第二个变化在1970和1980 年代,表现为规划师角色观念的转变,城市规划师从技术专家到“沟通者”。随后,作者又 进一步讨论了西方战后社会发展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影响 最后以城市规划学科和城镇规划理论的最终认识做为结语 五、小结 这本书虽然是对西方规划理论的分析,但我国与西方的主流趋势是有着紧密地联系, 通过它使我不禁对我国的规划的一些方面有些迷惑。首先,我所见到的具体的规划活动在本 质上大多仍是以物质和设计为核心的技术活动,系统和理性过程的本质仅停留在所谓的发展 战略或是总体规划。其次,在国内城市迅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城市规划者的价值判断是自我 标榜,忽略以维护公众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崇高职业道德的观念。 作为初涉规划的学生,对书中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和专业术语的理解及运用还很生涩。 完全读懂这本书有着一定的困难,以个人理解的方式对重点内容的摘录归纳,以此建立起这 段时期的规划知识体系,是阅读此书的目的所在
划效果成为 1970 年代后半段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争论内容。 对城市规划实践的有效性的评估不能脱离规划运行所在的市场政治经济环境,这是 1970 年代的一个重大理论发展。此期间另一个理论观点崭露头角,政府及规划工作是与自 由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这个环境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彼此孤立。 这种方法带有马克思历史唯物的政治经济思想。引发了关于社会经济基础是否决定“法律和 政治上层建筑”以及政府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资本生产模式所决定的激烈争论,导致不 同理论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对理性规划理论关于理性规划模式忽视了对城市规划和政策是如何实施的这一问题的 批判。规划的有效实施与人们的相互交流和协商技巧紧密相关及城市规划的本质被认为是 “交往行动”。使得城市规划的实施理论得到显著发展,出现了交往规划理论等。作者在书 中说道,这一理论发展新趋势在本质上仍然与民主和参与模式的规划理想紧密相关,寄希望 是由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体共同参与并实施规划,而不仅仅是强权行动者。 发展有关规划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研究规划实施理论的学者都认为,城市规划不是一 项在真空内运作的、脱离周围世界的自治性活动。但两者的观点又有显著差异。对于在资本 主义背景下,城市规划者是否应该在实践中与市场进行实用主义的合作,以及为了达到某些 关键性目标而在规划理想上进行妥协成为争论的中心。 1970 年代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和高水平国家福利带来社会负担问题,战后西方国家发 展的中间道路模式受到批判,以保卫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主张得到 发展,在 1970 年代末期迎来了新右派运动。1980 年代,以英国的撒切尔主义和美国的里根 主义为代表,古典自由主义的复苏开始遍及欧洲和北美并随苏联解体加快。此时城市规划理 论的新进展主要由整体理论和规则理论。自 1970 年代后期以来,城市规划理论的整体发展 趋势还明显地转向对公共部门规划所面临主要问题的讨论,并因此导致以问题为核心的城市 规划理论发展阶段特征。1980 年形成了 5 个主要议题:城市经济的衰退与复苏;社会不公 正现象与机会平等;全球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的美学品质;地方的民主管理与 “公正”规划。 四、结论 作为全书的总结,作者以“范式”理念的内容为开头结合范式变化讨论了关于 1945 年以来城市规划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发生在 1960 年代,主要从传统的城 市设计转变为系统理论和理性程序理论,城市规划从涉及到科学;第二个变化在 1970 和 1980 年代,表现为规划师角色观念的转变,城市规划师从技术专家到“沟通者”。随后,作者又 进一步讨论了西方战后社会发展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影响。 最后以城市规划学科和城镇规划理论的最终认识做为结语。 五、小结 这本书虽然是对西方规划理论的分析,但我国与西方的主流趋势是有着紧密地联系, 通过它使我不禁对我国的规划的一些方面有些迷惑。首先,我所见到的具体的规划活动在本 质上大多仍是以物质和设计为核心的技术活动,系统和理性过程的本质仅停留在所谓的发展 战略或是总体规划。其次,在国内城市迅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城市规划者的价值判断是自我 标榜,忽略以维护公众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崇高职业道德的观念。 作为初涉规划的学生,对书中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和专业术语的理解及运用还很生涩。 完全读懂这本书有着一定的困难,以个人理解的方式对重点内容的摘录归纳,以此建立起这 段时期的规划知识体系,是阅读此书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尼格尔.泰勒著李白玉译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2]栾峰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演变与核心内涵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六期 姓名:张袆然 学号:16号 班级:城市规划0501 指导老师:任云英 黄嘉颖
参考文献 [1]尼格尔.泰勒 著 李白玉 译 1945 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2]栾峰 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演变与核心内涵 城市规划汇刊 2004 年第六期 姓名:张袆然 学号:16 号 班级:城市规划 0501 指导老师:任云英 黄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