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探究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2、把握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训练语言表达阅读体验与个性观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培养书面表 达能力与总结学习心得的能力 4、充分认识亲情对于人生的意义远胜于金钱 教学重点: 感受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利用名言导课: 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 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两 段精彩的论述 生齐读: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 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 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答:纯粹的金 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 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 二、导学导读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学习字词:学生注音、释义,教师讲评。 3、指导预习,明确学法。 4、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思考划分部分、归纳段落大意。 5、分段提示:可以按照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赞”“见”、“躲”, 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 讨论明确:第一部分(1——4),盼。 第二部分(5——19),赞。 第三部分(20——47),见
比较 探究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2、把握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训练语言表达阅读体验与个性观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培养书面表 达能力与总结学习心得的能力。 4、充分认识亲情对于人生的意义远胜于金钱。 教学重点: 感受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的。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利用名言导课: 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 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两 段精彩的论述。 生齐读: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 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 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答:纯粹的金 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 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 二、 导学导读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学习字词:学生注音、释义,教师讲评。 3、指导预习,明确学法。 4、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思考划分部分、归纳段落大意。 5、分段提示:可以按照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赞”、“见”、“躲”, 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 讨论明确:第一部分(1——4),盼。 第二部分(5——19),赞。 第三部分(20——47),见
第四部分(48—-49),躲。 三、讲析一、二部分 1、指读第一部分 2、讲析并板书 (1)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我”的家境。“并不是”、“刚刚够”、“有两个姐姐” 概括写家境“拮据”。第二段用几件虽显琐细却很具代表性的小事,把家境的“拮据”具体 化了。 样样一一都要节省(无一例外) 请吃一一不敢答应(以免回请) 买货一一减价底货(拮据至极) 长袍一一自己做的(无可奈何) 花边一一计较半天(爱慕虚荣) (2)三、四自然段,通过父亲“只要一看见……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行动和语 言两方面简练、生动的描绘,竭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永不变更” 意味着父亲那句话已说过无数次了,极写盼望之情的强烈。 (2)小结: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写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 3、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要这样 焦急的盼望他归来?小说在此设下悬念。请大家速读第二部分(4--19),分析思考:在菲 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4、速读后,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板书: 于勒 行为不当 叔叔这之前坏蛋流氓无赖 (从前)分文不值 恐怖打发他到美洲去 吃得一干二净…… 父亲 还大大占用… 的弟 做上了买卖……很大的买卖 弟那时候能够赔偿……损失 希望盼他回国 (现在)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于勒一回来……境况就不同 5、明确:(1)引起菲利普夫妇“恐怖”的最根本原因是:“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 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2)于勒成为全家唯一的 希望,是因为:于勒来信表示“希望能够赔偿……损失”,从而“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 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3)同样是于勒,为何菲利普夫妇对他的评价先后不相同,亲 疏前后不一致?判断的标准是什么?金钱 6、简析十三至十九段 (1)13——-15,照应第一部分,再次竭力渲染,铺排盼望之情,也为后文于勒再为“恐 怖”作好铺垫
第四部分(48——49),躲。 三、 讲析一、二部分 1、 指读第一部分 2、 讲析并板书 (1)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我”的家境。“并不是”、“刚刚够”、“有两个姐姐”, 概括写家境“拮据”。第二段用几件虽显琐细却很具代表性的小事,把家境的“拮据”具体 化了。 样样——都要节省(无一例外) 总 请吃——不敢答应(以免回请) 拮 买货——减价底货(拮据至极) 分 ——穷 长袍——自己做的(无可奈何) 据 花边——计较半天(爱慕虚荣) (2)三、四自然段,通过父亲“只要一看见……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行动和语 言两方面简练、生动的描绘,竭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永不变更” 意味着父亲那句话已说过无数次了,极写盼望之情的强烈。 (2)小结: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写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 3、 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要这样 焦急的盼望他归来?小说在此设下悬念。请大家速读第二部分(4——19),分析思考:在菲 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4、 速读后,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板书: 于 勒 行为不当 叔 叔 这之前 坏蛋流氓无赖 (从前) 分文不值 恐怖 打发他到美洲去 吃得一干二净…… 父 亲 还大大占用…… 对 比 的 弟 做上了买卖……很大的买卖 弟 那时候 能够赔偿……损失 希望 盼他回国 (现在)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于勒一回来……境况就不同 5、明确:(1)引起菲利普夫妇“恐怖”的最根本原因是:“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 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2)于勒成为全家唯一的 希望,是因为:于勒来信表示“希望能够赔偿……损失”,从而“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 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3)同样是于勒,为何菲利普夫妇对他的评价先后不相同,亲 疏前后不一致?判断的标准是什么?金钱。 6、简析十三至十九段。 (1)13——15,照应第一部分,再次竭力渲染,铺排盼望之情,也为后文于勒再为“恐 怖”作好铺垫
松(2)16段中的“上千种计划”富有讽刺意味,毫无着落的财产,竟然列入了他们的 计划,十分可笑,也显得可怜、可鄙。 (3)17、18段笔触幽默有趣:姐姐们28、26岁了还“老找不着”对象,从一个新的 角度是“拮据”;公务员看中二姐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含蓄的 指出,他是看到即将到来的财产才上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 (4)19段,顺着二姐结婚的情节,自然的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的情节。 7、小结: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写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作者用对比手法,概括介 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 回顾导入:简要回顾上课时内容 二、分析第三部分 1、齐读20段,并用波浪线画出有关景色描写的语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 桌面的海上……”。提问:此句烘托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欢乐的心 情。景色静谧,色泽美丽, 2、21——24段,插写菲利普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女儿、女婿吃牡蛎的情节。这看来好 象与情节主线无关,但不知不觉中却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一一因为正是父亲请吃牡蛎,才有 可能进一步认清、认出水手 母亲的话说得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有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实际 是什么?是既顾全面子,又节省开支。 3、指定五位学生分角色朗读25-—47段:角色:叙述者(我);父亲;母亲;船长 于勒。其他同学圈出写菲利普夫妇语言、动作、神情等的语句,仔细揣摩体会 4、教师讲析并板书 (1)这几段的情节可概括为这样一个过程:猜疑一一肯定一一恐怖一—愤怒——躲避 (2)关于菲利普 “突然……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一一心理骤然紧张,想躲开穷水手的眼睛, 怕于勒认出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一一怕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他的脸色十分苍白 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一一多年的美梦破灭了,心中充满了恐惧,怕穷弟弟又成为他的负 担,而这一切给他的打击确是太突然、太沉重了。“他低声”对妻子说:“真奇怪!这个卖牡 蛎的怎么这么像于勒?”—一虽“像”但仅仅是猜疑,还没有确定“是”于勒,但菲利普夫 妇已经被吓得失魂落魄了。 小结:动作、语言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我们看到菲利普是个虚伪、 势利、自私、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势利者。 (3)关于菲利普之妻克拉丽丝: 和菲利普一样,美梦刚破灭时,她内心惊恐,神态异常,语无伦次。当她亲眼看到那个 卖牡蛎的正是于勒后,哆嗦着说:“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这一句简 单的话,道出了她人生哲学的秘密。对于远游归来的于勒,她多么厌恶啊!可正是她昨天还 在不停的赞赏:“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由此看来,她对丈夫
(2)16 段中的“上千种计划”,富有讽刺意味,毫无着落的财产,竟然列入了他们的 开支计划,十分可笑,也显得可怜、可鄙。 (3)17、18 段笔触幽默有趣:姐姐们 28、26 岁了还“老找不着”对象,从一个新的 角度是“拮据”;公务员看中二姐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含蓄的 指出,他是看到即将到来的财产才上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 斑。 (4)19 段,顺着二姐结婚的情节,自然的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的情节。 7、小结: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写菲利普夫妇夸赞于勒。作者用对比手法,概括介 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不同的情况和菲利普夫妇对他由“恐怖”转为“希望”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简要回顾上课时内容。 二、分析第三部分: 1、齐读 20 段,并用波浪线画出有关景色描写的语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 桌面的海上……”。提问:此句烘托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欢乐的心 情。景色静谧,色泽美丽。 2、21——24 段,插写菲利普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女儿、女婿吃牡蛎的情节。这看来好 象与情节主线无关,但不知不觉中却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因为正是父亲请吃牡蛎,才有 可能进一步认清、认出水手。 母亲的话说得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有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实际 是什么?是既顾全面子,又节省开支。 3、指定五位学生分角色朗读 25——47 段;角色:叙述者(我);父亲;母亲;船长; 于勒。其他同学圈出写菲利普夫妇语言、动作、神情等的语句,仔细揣摩体会。 4、 教师讲析并板书: (1)这几段的情节可概括为这样一个过程:猜疑——肯定——恐怖——愤怒——躲避 (2) 关于菲利普: “突然……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心理骤然紧张,想躲开穷水手的眼睛, 怕于勒认出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怕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他的脸色十分苍白, 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多年的美梦破灭了,心中充满了恐惧,怕穷弟弟又成为他的负 担,而这一切给他的打击确是太突然、太沉重了。“他低声”对妻子说:“真奇怪!这个卖牡 蛎的怎么这么像于勒?”——虽“像”但仅仅是猜疑,还没有确定“是”于勒,但菲利普夫 妇已经被吓得失魂落魄了。 小结:动作、语言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我们看到菲利普是个虚伪、 势利、自私、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势利者。 (3) 关于菲利普之妻克拉丽丝: 和菲利普一样,美梦刚破灭时,她内心惊恐,神态异常,语无伦次。当她亲眼看到那个 卖牡蛎的正是于勒后,哆嗦着说:“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这一句简 单的话,道出了她人生哲学的秘密。对于远游归来的于勒,她多么厌恶啊!可正是她昨天还 在不停的赞赏:“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由此看来,她对丈夫
的亲弟弟于勒的态度前后是截然不同的!透过她两次不同的语言,我们析其内心世界,不难 看出:在她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钱!正是人物自己的语言 使读者看出了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 (4)关于于勒: 于勒成为穷水手,不外乎挥霍无度或竞争失败,既出乎人们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从 小“行为不正,糟蹋钱”,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很容易挥霍浪费、入不敷出;而竞争失 败,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 意,老年时沦落 (5)关于“我” 与菲利普夫妇认出于勒后的“恐怖”、“愤怒”相比,“我”的同情,体现出青年人的善 良、纯真 5、小结:这是故事的高潮,写菲利普夫妇看见于勒。面对已沦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 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三课时 讲析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局,菲利普夫妇躲避于勒。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归纳主题、概括写作特色 1、小说主题: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 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的揭示资本主 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2、写作特色:回顾结构,归纳概括。 板书 开端一一盼于勒?(悬念) 1情节曲折 二姐婚事 发 富翁 实现?(悬念)2构思巧妙 上千种计划 高潮一一见 穷水手 破灭 3主题深刻 结局——躲 菲利普夫妇一一自私、冷酷、贪婪、惟利是图、势利 三、难点突破 难点疑点: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对于小说主人公的判断,关键是看谁是揭示主题的人物。本文要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 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腐败现象,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一主题的是菲利普夫 妇,而“我”是见证人:于勒则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 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只有两处,虽然简略,却极妙衬托了人物的心理变 化
的亲弟弟于勒的态度前后是截然不同的!透过她两次不同的语言,我们析其内心世界,不难 看出:在她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钱!正是人物自己的语言, 使读者看出了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 (4) 关于于勒: 于勒成为穷水手,不外乎挥霍无度或竞争失败,既出乎人们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从 小“行为不正,糟蹋钱”,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很容易挥霍浪费、入不敷出;而竞争失 败,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 意,老年时沦落。 (5) 关于“我” 与菲利普夫妇认出于勒后的“恐怖”、“愤怒”相比,“我”的同情,体现出青年人的善 良、纯真。 5、 小结:这是故事的高潮,写菲利普夫妇看见于勒。面对已沦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 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三课时 一、讲析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局,菲利普夫妇躲避于勒。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 归纳主题、概括写作特色。 1、 小说主题: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 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的揭示资本主 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2、 写作特色:回顾结构,归纳概括。 板书: 开端——盼 于勒? (悬念) 1 情节曲折 二姐婚事 发展——赞 富翁 实现?(悬念) 2 构思巧妙 上千种计划 高潮——见 穷水手 破灭 3 主题深刻 结局——躲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惟利是图、势利 三、 难点突破 难点疑点: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对于小说主人公的判断,关键是看谁是揭示主题的人物。本文要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 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腐败现象,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一主题的是菲利普夫 妇,而“我”是见证人;于勒则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 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只有两处,虽然简略,却极妙衬托了人物的心理变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