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诗词较量 1945年8月28日上午11时许,毛泽东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同周恩来 王若飞,在蒋介石的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来到延安机 场,乘飞机前往重庆 毛泽东的到来,轰动了山城,成千上万人为他的弃个人安危而不顾感动得 热泪盈眶,蒋介石却措手不及。艰难谈判的外围,拥簇着无数关切的人们。没 有人能预见到,这次毛泽东的重庆之行,竟激起了诗坛的轩然大波。9月6日 毛泽东拜访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即结识的老朋友柳亚子。柳欣喜异常,赠诗 首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 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柳亚子向毛泽东索要诗作,10月7日,毛泽东在红岩村手书旧作赠送给 他,便是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柳亚子得到毛泽东的题赠后,不胜赞叹, 深感毛氏“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因 而忍不住“效颦技痒”,次韵相和。同时,他还特意邀来亲朋好友,一齐欣赏, 使这首词被人们辗转传抄,不胫而走,很快轰动了重庆山城。后来,在重庆《新 晚报晚刊》做副刊编辑的吴祖光读到这首词,当即将其于11月14日公开发表, 并在词后按语如下:“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 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据毛氏自称则游戏之作, 殊不足青年法,尤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心中难以掩饰的推崇、赞许之意,溢 于言表。它实际上已经成了共产党人宽广胸怀、高尚情操、及远大志向的一种 象征,让主张进步的人们由衷感奋,雀跃不已,同时也使反动派惶恐异常,手 足无措。它的发表出人意料地酿成了重庆文化界、乃至政界的一场诗坛大辩论 1926年的《江西日报》创刊号上曾发表过他的一首贺当年也曾作过诗。 蒋介石看到此词,起先是不信。蒋介石并非纯是一介武夫 祝《江西日报》诞生 蒋中正 呀!好革命的怒潮呀!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诗词较量 1945 年 8 月 28 日上午 11 时许,毛泽东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同周恩来、 王若飞,在蒋介石的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来到延安机 场,乘飞机前往重庆。…… 毛泽东的到来,轰动了山城,成千上万人为他的弃个人安危而不顾感动得 热泪盈眶,蒋介石却措手不及。艰难谈判的外围,拥簇着无数关切的人们。没 有人能预见到,这次毛泽东的重庆之行,竟激起了诗坛的轩然大波。9 月 6 日, 毛泽东拜访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即结识的老朋友柳亚子。柳欣喜异常,赠诗一 首: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 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柳亚子向毛泽东索要诗作,10 月 7 日,毛泽东在红岩村手书旧作赠送给 他,便是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柳亚子得到毛泽东的题赠后,不胜赞叹, 深感毛氏“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因 而忍不住“效颦技痒”,次韵相和。同时,他还特意邀来亲朋好友,一齐欣赏, 使这首词被人们辗转传抄,不胫而走,很快轰动了重庆山城。后来,在重庆《新 晚报晚刊》做副刊编辑的吴祖光读到这首词,当即将其于 11 月 14 日公开发表, 并在词后按语如下:“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 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据毛氏自称则游戏之作, 殊不足青年法,尤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心中难以掩饰的推崇、赞许之意,溢 于言表。它实际上已经成了共产党人宽广胸怀、高尚情操、及远大志向的一种 象征,让主张进步的人们由衷感奋,雀跃不已,同时也使反动派惶恐异常,手 足无措。它的发表出人意料地酿成了重庆文化界、乃至政界的一场诗坛大辩论。 蒋介石看到此词,起先是不信。蒋介石并非纯是一介武夫,当年也曾作过诗。 1926 年的《江西日报》创刊号上曾发表过他的一首贺诗: 祝《江西日报》诞生 蒋中正 呀!好革命的怒潮呀!
呀!这掀天倒海的潮流 竟已仗着自然的力, 挟着它从珠江来到长江了。 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呀!好革命的势力! 虽然白话诗不如古体诗蕴含隽永,虽然蒋介石当时还是革命阵营中的 分,但他的这首诗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据说蒋介石退往台湾后,于草山别居中 写过一些旧体诗词。笔者访问台湾时,曾设法以求一窥,皆未能如愿。据有人 私下告,因反映蒋晚年的颓唐烦恼心情,不宜公诸于世云云。两相比较,高下 自在人心。蒋介石派部下打听到毛诗获众口称赞,大为光火。他向陈布雷征询 看法,陈氏由衷钦佩,如实相告:“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这更加剧了蒋介石的焦躁。他大发雷霆,下令组织易君左等一批国民党御用文 人对这首词群起围攻,大肆发难,连篇累牍地辱骂毛泽东野心勃勃,词中比拟 帝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想当帝王称王称霸。蒋介石的这种作法 理所当然地遭到进步文化界义正词严的揭露和驳斥。重庆的郭沫若、柳亚子 延安的黄齐生、晋察冀的邓拓等人,虽处于不同地域,但都不约而同地对毛泽 东的这首词进行正确诠释和热情赞扬,批驳了国民党御用文人的浅薄无知和用 心险恶,以为此词“豪情盖世,雄风浩荡”,“妙句拈来着眼高”。如此一辩 驳,让更多的人领悟了《沁园春雪》的深意,就连国民党政府内的某些官员 也发自内心地承认毛泽东此词实为“千古绝唱” 王若飞将重庆一些御用报刊攻击《沁园春雪》的词章和柳亚子的和词收集 起来,于12月寄往延安。毛泽东阅后,一笑置之,转寄给黄齐生说:“其中 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 出版社1983年版第264页)国民党“批”既不成,又想出“比”的一招,希 图组织人马写出比毛泽东更好的词,把共产党人的气势压下去。于是,国民党 宣传部通知各地、各级党部,要求会吟诗作词者,每人都写几首《沁园春》 准备从中选出意境、气势和文笔都能超过毛泽东的。可是,征集上来的词作虽 多,奈何均为平庸之作,尽管后来他们又在重庆、上海拉了几位“高手”凑数, 终因成绩平平,拿不出手。后来台湾一位叫孟绝子的政论家,在谈到这件事时 不留情面地说:“可惜,国民党徒虽多,但多的只是会抓人、关人、杀人、捞 钱的特务贪官,是只会写写党八股的腐孺酸丁级的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结果 毛泽东级’的《沁园春》一直到逃离大陆时,国民党连一首还没有写出来。 国民党的不自量力,正如陈毅在《斥国民党御用文人》词中所说:正是“燕处 危巢,鸿飞寥廓,方寸荩楼怎比高?”“比”又自取其辱,最后,国民党终于 不得不使出他们惯用的无赖招数一一造谣,说毛泽东是“草寇”、“不学术
呀!这掀天倒海的潮流, 竟已仗着自然的力, 挟着它从珠江来到长江了。 …… 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呀!好革命的势力! 虽然白话诗不如古体诗蕴含隽永,虽然蒋介石当时还是革命阵营中的一 分,但他的这首诗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据说蒋介石退往台湾后,于草山别居中 写过一些旧体诗词。笔者访问台湾时,曾设法以求一窥,皆未能如愿。据有人 私下告,因反映蒋晚年的颓唐烦恼心情,不宜公诸于世云云。两相比较,高下 自在人心。蒋介石派部下打听到毛诗获众口称赞,大为光火。他向陈布雷征询 看法,陈氏由衷钦佩,如实相告:“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 这更加剧了蒋介石的焦躁。他大发雷霆,下令组织易君左等一批国民党御用文 人对这首词群起围攻,大肆发难,连篇累牍地辱骂毛泽东野心勃勃,词中比拟 帝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想当帝王称王称霸。 蒋介石的这种作法 理所当然地遭到进步文化界义正词严的揭露和驳斥。重庆的郭沫若、柳亚子, 延安的黄齐生、晋察冀的邓拓等人,虽处于不同地域,但都不约而同地对毛泽 东的这首词进行正确诠释和热情赞扬,批驳了国民党御用文人的浅薄无知和用 心险恶,以为此词“豪情盖世,雄风浩荡”,“妙句拈来着眼高”。如此一辩 一驳,让更多的人领悟了《沁园春雪》的深意,就连国民党政府内的某些官员 也发自内心地承认毛泽东此词实为“千古绝唱”。 王若飞将重庆一些御用报刊攻击《沁园春雪》的词章和柳亚子的和词收集 起来,于 12 月寄往延安。毛泽东阅后,一笑置之,转寄给黄齐生说:“其中 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 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64 页)国民党“批”既不成,又想出“比”的一招,希 图组织人马写出比毛泽东更好的词,把共产党人的气势压下去。于是,国民党 宣传部通知各地、各级党部,要求会吟诗作词者,每人都写几首《沁园春》, 准备从中选出意境、气势和文笔都能超过毛泽东的。可是,征集上来的词作虽 多,奈何均为平庸之作,尽管后来他们又在重庆、上海拉了几位“高手”凑数, 终因成绩平平,拿不出手。后来台湾一位叫孟绝子的政论家,在谈到这件事时, 不留情面地说:“可惜,国民党徒虽多,但多的只是会抓人、关人、杀人、捞 钱的特务贪官,是只会写写党八股的腐孺酸丁级的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结果 ‘毛泽东级’的《沁园春》一直到逃离大陆时,国民党连一首还没有写出来。 国民党的不自量力,正如陈毅在《斥国民党御用文人》词中所说:正是“燕处 危巢,鸿飞寥廓,方寸荩楼怎比高?”“比”又自取其辱,最后,国民党终于 不得不使出他们惯用的无赖招数——造谣,说毛泽东是“草寇”、“不学术
他的《沁园春·雪》一词为柳亚子代笔等云云。这谣言,在五十年后的今天, 早已不攻自破。何况还有香港学人黄霑在1993年的考证呢!那位居停香港同 样也以歌词名世的学者经过对毛词与柳词的反复比较,认为柳亚子和词“气魄 气韵,思想意境都大大不及毛泽东原词”,因而断言:“毛泽东词,不可能由 柳亚子代笔,柳亚子写不出毛的气魄,尽管柳先生自己的确自视甚高。”这真 是一件发人深省的文字公案 (摘自陈东林著《毛泽东诗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他的《沁园春·雪》一词为柳亚子代笔等云云。这谣言,在五十年后的今天, 早已不攻自破。何况还有香港学人黄霑在 1993 年的考证呢!那位居停香港同 样也以歌词名世的学者经过对毛词与柳词的反复比较,认为柳亚子和词“气魄 气韵,思想意境都大大不及毛泽东原词”,因而断言:“毛泽东词,不可能由 柳亚子代笔,柳亚子写不出毛的气魄,尽管柳先生自己的确自视甚高。”这真 是一件发人深省的文字公案。 (摘自陈东林著《毛泽东诗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