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1—15题。 生物入侵者(有删改) 梅涛 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 。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 国它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②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 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 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 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 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③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 ,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 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 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 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 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 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 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④“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 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 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 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 ⑤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 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 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 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 出口货物的数量较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⑥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 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 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⑦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 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 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 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然 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听任“生物 入侵者”自由发展,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厄运,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 坏。另外,“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 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 11——15 题。 生物入侵者(有删改) 梅 涛 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 。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 国它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②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 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 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 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 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③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 ,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 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 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 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 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 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 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④“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 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 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 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 ⑤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 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 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 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 出口货物的数量较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⑥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 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 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⑦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 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 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 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然 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听任“生物 入侵者”自由发展,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厄运,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 坏。另外,“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 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1、第①段中作者使用“移民”一词,而不是直接使用“生物”一词,好处是什么?(3 分) 12、第③段中举了“斑贝”的例子,作者的主要用意是什么?(3分) 3、将第④段中“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改为“关岛本 地的多种鸟类中已被棕树蛇赶尽杀绝”好不好?为什么?(3分) 14、根据选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在自然条件下,生物迁移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迁移是在没 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 B、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入侵”美国后,造成了很大危害。 C、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和繁殖能力极强的“生物入侵 者”,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O、只有少数学者认为应该通过人为方式来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从而解决“生 入侵者”的问题 15、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至少提出两条措施)(4分) 答案: (二)(16分) 11、“移民”一词在此处具有比喻意味,使说明语言更加生动。(3分) 12、主要是用来说明“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 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这句话。(3分) 13、不好,原句中使用了具体的数据,能更精确地说明棕树蛇对当地鸟类的危害程度。 (3分,不回答理由的不给分) 14、D(3分)
11、第①段中作者使用“移民”一词,而不是直接使用“生物”一词,好处是什么?(3 分) 12、第③段中举了“斑贝”的例子,作者的主要..用意是什么?(3 分) 13、将第④段中“关岛本地的 11 种鸟类中已有 9 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改为“关岛本 地的多种鸟类中已被棕树蛇赶尽杀绝”好不好?为什么?(3 分) 14、根据选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在自然条件下,生物迁移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迁移是在没 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 B、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入侵”美国后,造成了很大危害。 C、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和繁殖能力极强的“生物入侵 者”,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D、只有少数学者认为应该通过人为方式来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从而解决“生 物入侵者”的问题。 15、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至少提出两条措施)(4 分) 答案: (二)(16 分) 11、 “移民”一词在此处具有比喻意味,使说明语言更加生动。(3 分) 12、主要是用来说明“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 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这句话。(3 分) 13、不好,原句中使用了具体的数据,能更精确地说明棕树蛇对当地鸟类的危害程度。 (3 分,不回答理由的不给分) 14、D(3 分)
15、示例:制订专门的法律进行约束;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监管力度。(合理即可,每条 2分,共4分)
15、示例:制订专门的法律进行约束;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监管力度。(合理即可,每条 2 分,共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