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七组闪电麦坤
夜上受降城闻笛 七组 闪电麦坤
夜上受降城峋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目录 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原文注释 翻译诗文 整体赏析 词句理解 其他评价 对读诗歌 结束 思考题
• 写作背景 • 作者简介 • 原文注释 • 翻译诗文 • 整体赏析 • 词句理解 • 其他评价 • 对读诗歌 • 思考题 目录 结束
写作背景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 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 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
写作背景 •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 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 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 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 返回
作者简介 作者1: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 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 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 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 事。公元8OO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O年后入朝, 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 年以礼部尚书致仕。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 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 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 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作者简介 • 作者1: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 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 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 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 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 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 年以礼部尚书致仕。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 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 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 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返回
作者简介 °作者2:卢纶(约7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 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 人。初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 遭到牵连。少年时代的卢纶,家境并不好,父亲去世 较早,他本人又多病,生活并不美好,有好些时间是 在舅舅家度过的。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 贵的推荐,才当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 交。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 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 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但他在从军生活 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作者简介 • 作者2: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 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 人。初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 遭到牵连。少年时代的卢纶,家境并不好,父亲去世 较早,他本人又多病,生活并不美好,有好些时间是 在舅舅家度过的。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 贵的推荐,才当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 交。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 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 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但他在从军生活 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返回
原文注释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 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 夜上受降城闻笛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 回乐峰前沙似雪,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 受降城下月如霜。部的投降 不知何处吹芦管 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 一夜征人尽望乡。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 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 外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回乐峰前沙似雪, • 受降城下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 • 一夜征人尽望乡。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 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 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 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 部的投降。 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 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 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 外”。 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原文注释 返回
翻译诗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惨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像秋霜一样。 不知何处吹起那茫茫的芦管, 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翻译诗文 • 回乐峰前的沙地惨白得像雪, • 受降城外的月色像秋霜一样。 • 不知何处吹起那茫茫的芦管, •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整体赏析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山峰、沙地、高城、 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 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视觉、 听觉与感觉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 界。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土乡情的诗作,从多 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 之情
整体赏析 •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山峰、沙地、高城、 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 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视觉、 听觉与感觉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 界。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 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 之情
整体赏析 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 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两句是 工整的对偶,其意义是点出当时的环境,基本的 情感也给出了定性。前面已经蓄势有余,末句 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 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 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意境浑成,简 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成为中唐绝 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整体赏析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 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两句是 工整的对偶,其意义是点出当时的环境,基本的 情感也给出了定性。前面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 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 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 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意境浑成,简 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成为中唐绝 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