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凸集的隔离定理 教学目的 介绍凸集的隔离定理及其应用 授课要点 1、超平面的分析表达 2、 Minkowski泛函的定义及属性。 般隔离定理的证明。 4、紧凸集的严格隔离定理 5、 Helly的第一、第二矩量定理 凸集的隔离定理又称为Hahn- Banach定理的几何形式,它在规 划论,控制论与 Banach空间几何理论上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考虑平面上的情况 设A,B是平面R2上两个不相交凸集 则一定可以用一条直线将二者隔离开 来,即存在直线l:ax1+bx2=c,使 得对于A中的每个点(x1,x2) B ax+bx≤c,对于B中每个点 (x,x2),∝x+bx2≥C.(见图) 对于一般线性空间中的凸集,我们有理由提出类似的问题.但是 有两个更基本的问题需要解决:用什么将一般线性空间的凸集隔开? 怎样才算将两个凸集隔开? 定义1设X是线性空间,ECX是某个集合 (1)称E是线性流形,若E=x+M,其中x∈X,M是X 的某个线性子空间
1 第 14 讲 凸集的隔离定理 教学目的 介绍凸集的隔离定理及其应用。 授课要点 1、 超平面的分析表达。 2、 Minkowski 泛函的定义及属性。 3、 一般隔离定理的证明。 4、 紧凸集的严格隔离定理。 5、 Helly 的第一、第二矩量定理。 凸集的隔离定理又称为 Hahn-Banach 定理的几何形式,它在规 划论,控制论与 Banach 空间几何理论上有重要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考虑平面上的情况, 设 A, B 是平面 2 R 上两个不相交凸集, 则一定可以用一条直线将二者隔离开 来,即存在直线 1 2 l ax bx c : + = ,使 得对于 A 中的每个点 ( ) 1 2 x , x , 1 2 ax bx c + ≤ ,对于 B 中每个点 ( ) 1 2 x , x , 1 2 ax bx c + ≥ .(见图) 对于一般线性空间中的凸集,我们有理由提出类似的问题. 但是 有两个更基本的问题需要解决:用什么将一般线性空间的凸集隔开? 怎样才算将两个凸集隔开? 定义 1 设 X 是线性空间, E X ⊂ 是某个集合. (1) 称 E 是线性流形,若 Ex M = 0 + ,其中 0 x ∈ X , M 是 X 的某个线性子空间
(2)称E是X的极大真子空间,若对于X的任一线性子空间 M,当EcM,E≠M时,M=X (3)称E为X的超平面,若E=x+M,其中x0∈X,M是 X的极大真子空间 X上的线性泛函全体记为X(X中元不必连续),显然就点集 的包含关系来讲,XcX.有时称X为X的代数共轭,称X为X 的拓扑共轭 定理1(1)E是X的极大真子空间当且仅当存在∫∈X ∫≠0,E=N(f),N()是∫的0空间 (2)E是X的超平面当且仅当存在∫∈X,f≠0, E={xf(x)=c},其中c是某个常数 证明若f∈X",∫≠0,考虑子空间N()={x,f(x)=0 若是线性子空间并且N()cW,N(f)≠W,取x∈\N(), 显然f(x)≠0·x∈x,令y=xf(x)x,则f(x)=0 y∈N(∫),x=y+ f(x) x,从而X=span{x,N(O)<W,即 0 W=X.N()是极大真子空间 反之,若E是极大真子空间,取xEE,则X=span{x,E} yx∈X,x=x1+ax,其中x1∈E,a∈Φ,此表达式是唯一的.定 义f(x)=a,若x=x+ax0,显然E=N() 2若E是超平面,则E=x+M,W是极大真子空间,由1°
2 (2) 称 E 是 X 的极大真子空间,若对于 X 的任一线性子空间 M ,当 E ⊂ M , E ≠ M 时, M = X . (3) 称 E 为 X 的超平面,若 Ex M = 0 + ,其中 0 x ∈ X , M 是 X 的极大真子空间. X 上的线性泛函全体记为 X′ ( X ′ 中元不必连续),显然就点集 的包含关系来讲, X X ∗ ⊂ ′ . 有时称 X ′ 为 X 的代数共轭,称 X ∗ 为 X 的拓扑共轭. 定理 1 (1) E 是 X 的极大真子空间当且仅当存在 f ∈ X ′ , f ≠ 0, E = N f ( ) , N f ( ) 是 f 的 0 空间. ( 2 ) E 是 X 的超平面当且仅当存在 f ∈ X ′ , f ≠ 0 , E xf x c = = { ; ( ) } ,其中 c 是某个常数. 证明 1 D 若 f ∈ X ′ , f ≠ 0,考虑子空间 N f xf x ( ) () = { ; 0 = } , 若W 是线性子空间并且 N f WN f W ( ) ⊂ ≠ , ( ) ,取 x0 ∈WNf \ ( ) , 显 然 ( ) 0 f x ≠ 0 。 ∀ x∈ X , 令 ( ) ( ) 0 0 f x yx x f x = − , 则 f y( ) = 0 , y Nf ∈ ( ) , ( ) ( ) 0 0 f x x y x f x = + ,从而 X = span {x0 , Nf W ( )} ⊂ ,即 W X = . N f ( ) 是极大真子空间. 反之,若 E 是极大真子空间,取 0 x ∉ E , 则 X = span {x0 , E} . ∀ x∈ X , 1 0 x = + x ax ,其中 1 x ∈ E , a ∈Φ ,此表达式是唯一的. 定 义 f ( ) x a = ,若 1 0 x = + x ax ,显然 E = N f ( ). 2D 若 E 是超平面,则 Ex M = 0 + ,W 是极大真子空间,由1 D
存在∫∈x,∫≠0,W=N(),从而x∈E当且仅当 ∫(x)=f(x)=c或E={xf(x)=c}, 若E={xf(x)=c},∫∈X',∫≠0,任取x∈E,则f(x)=c, 令y=x-x,则∫(y)=0.由1,N()是极大真子空间 E=x+N(f),E是超平面 定理2设X是线性赋范空间,EcX是极大真子空间,f∈X, ∫≠0,E与∫的关系如同定理1,则 (1)E是闭的当且仅当f∈X", (2)E是闭的当且仅当E不在X中稠密 证明由于E=N(),全部结论可由本章第1讲定理1得出 通常称实空间X的子集在超平面E={x,f(x)=}的一侧,若 Ac{xf(x)≤}或Ac{xf(x)≥d},称两个子集AB被超平面E 隔离,若A,B分属于E的两侧,称A,B被E严格隔离,若 A∈{xf(x)q}或者相反 前面在证明Hahn- Banach延拓定理时,我们事先假定X上存在 某个正齐性次可加泛函。现在为了证明凸集的隔离定理,我们将要从 满足一定条件的凸集上产生出这种泛函来 定理3设X是线性赋范空间,ACX是以0为内点的凸集,定 义4(x)=inf{t>0,x∈tA,则
3 存 在 f ∈ X ′ , f ≠ 0 , W Nf = ( ) ,从而 x∈ E 当且仅当 f ( ) x fx c = = ( 0 ) 或 E xf x c = = { ; ( ) } , 若 E xf x c = = { ; ( ) } ,f ∈ X ′ ,f ≠ 0,任取 0 x ∈ E ,则 ( ) 0 f x c = , 令 0 y xx = − , 则 f y( ) = 0 . 由 1 D , N f ( ) 是极大真子空间, E x Nf = +0 ( ), E 是超平面. 定理 2 设 X 是线性赋范空间,E X ⊂ 是极大真子空间,f ∈ X ′ , f ≠ 0, E 与 f 的关系如同定理 1,则 (1) E 是闭的当且仅当 f X ∗ ∈ , (2) E 是闭的当且仅当 E 不在 X 中稠密. 证明 由于 E Nf = ( ) ,全部结论可由本章第 1 讲定理 1 得出. 通常称实空间 X 的子集在超平面 E = {xf x a ; ( ) = } 的一侧,若 A xf x a ⊂ ≤ { ; ( ) } 或 A xf x a ⊂ ≥ { ; ( ) } ,称两个子集 A B, 被超平面 E 隔离,若 A B, 分属于 E 的两侧,称 A B, 被 E 严格隔离,若 A ⊂ {xf x a ; ( )< } , B ⊂ {xf x a ; ( )> } 或者相反. 前面在证明 Hahn-Banach 延拓定理时,我们事先假定 X 上存在 某个正齐性次可加泛函。现在为了证明凸集的隔离定理,我们将要从 满足一定条件的凸集上产生出这种泛函来. 定理 3 设 X 是线性赋范空间, A X ⊂ 是以 0 为内点的凸集,定 义 µ A () { x = ∈ inf 0; t x tA > },则
(1)4在整个X上有定义 (2)若t20,H4(x)=1(x),Wx∈x (3)H4(x+y)=4(x)+(y),Vxy∈x; (4){x,H4(x)0,A是0∈X的领域,故存在 n,fcA,即x∈nA,所以集合{>0,x∈r4≠⑦,H1(x)有意 2°由于x∈rA当且仅当tr∈trA,故 tu,()=inf (r; xE rA=inf(tr; xE) =inf{r,x∈m4}=4(ax) 3设r,s>0.,若x∈rA,y∈sA,即x∈A,卫∈A,A是凸集, 故 r+s r+s rr+s ∈A,即x+y∈(r+s)A.从而 H4(x+y)≤r+s,r与s是任意的故H4(x+y)≤4(x)+4(y) 由H4的定义容易得到(4)中包含关系成立,例如若 H4(x)<1,则存在r,0<r<1,x∈n4或∈A,A是凸集,0∈A
4 (1) µ A 在整个 X 上有定义; (2) 若 t ≥ 0 , µ µ A A (tx t x ) = ( ) , ∀x∈ X ; (3) µ µµ A AA ( ) x += + yxy ( ) ( ) , ∀x, y X ∈ ; (4) {x x Ax x ; ; µ µ A A ( )<1 1 } ⊂⊂ ≤ { ( ) } . 若 A 是开集,则 Ax x = { ;µ A ( )<1} . (1),(2),(3)说明 µ A 是 X 上的正齐性次可加泛函. 我们称 µ A 是集 合 A 的 Minowski 泛函. 证明 1 D 对于每个 x∈ X , 0 x n → , AD 是 0∈ X 的领域,故存在 0 0 , x n AA n ⊂D ,即 0 x∈n A,所以集合 {r x rA >0; ∈ } ≠ ∅ , µ A ( ) x 有意 义. 2D 由于 x∈rA当且仅当 tx trA ∈ ,故 t x t r x rA tr x rA µ A () { = ∈= ∈ inf ; inf ; } { } = ∈= inf ; {tr tx trA tx } µ A ( ). 3D 设 r s, 0, > 若 x∈rA,y sA ∈ , 即 x A r ∈ , y A s ∈ ,A 是凸集, 故 xy r x s y A r s r sr r ss + = + ∈ ++ + i i , 即 x +∈ + y r sA ( ) . 从 而 µ A ( ) x + ≤+ y rs , r 与 s 是任意的. 故 µ µµ A AA ( x +≤ + yxy ) ( ) (). 4D 由 µ A 的定义容易得到( 4 )中包含关系成立 . 例如若 µ A ( ) x <1,则存在 r ,0< <1 r ,x∈rA或 x A r ∈ , A 是凸集,0∈ A
从而x=(1-)0+∈A,故{xA(x)0使得(1+E)x∈A或x∈,A,从而 n1()s1+g1,故4c{xA(x)<1于是A=(xp1() 定理4设X是(实或复)线性赋范空间,A,B是X中的非空凸 集,A≠,A∩B=②.则存在非零线性泛函∫∈X”和实数r使得 Acr;Re(r)<r,Bc; Ref(x)2r) 其中Ref(x)表示∫(x)的实部 证明不妨设0∈A,因为若∫,r满足上面条件,则Vx∈X xo+Acr, Ref(x)<Ref(o)+r) x+Bc{xRef(x)≥Re∫(x)+ 特别地取x0∈A并且考虑A-x,则至多改变r的值,结论仍然成立 我们只须就实空间的情况证明之,因为由第16讲定理2前面的说 明,复空间上的一个实泛函决定了唯一的复泛函并且成为它的实部, 此时复泛函连续当且仅当它的实部连续 现在考虑集合C=A+x0-B,其中x∈B,则C是开凸集并且 由于A≠,0∈C.此外xC,否则0∈A-B从而得出 A°∩B=,与假设矛盾 设山C是集合C的 Minkowski泛函.由定理3,c是在整个空间X 上有定义的次可加正齐性泛函,并且C={xH(x)<1},由于xEC 故(x)≥1
5 从而 ( ) 1 0 x x rr A r =− + ∈ i ,故 {x;µ A ( x A )<1} ⊂ . 现在设 A 是开集, 若 x∈ A ,一定有 ε>0 使 得 (1+ ε ) x∈ A 或 1 1 x A ε ∈ + ,从而 ( ) 1 1 A µ x ε ≤ + <1,故 Ax x ⊂ { ;µ A ( )<1} . 于是 Ax x = { ;µ A ( )<1} . 定理 4 设 X 是(实或复)线性赋范空间, A, B 是 X 中的非空凸 集, A ≠ ∅ D , A B = ∅ D ∩ . 则存在非零线性泛函 f X ∗ ∈ 和实数 r 使得 A x fx r ⊂ ≤ { ;Re ( ) }, B ⊂ ≥ {x fx r ;Re ( ) } 其中 Re f ( x) 表示 f ( ) x 的实部. 证 明 不妨设 0∈ AD ,因为若 f ,r 满足上面条件,则 0 ∀x ∈ X x0 0 +⊂ ≤ + A x fx fx r { ;Re Re ( ) ( ) } , x0 0 +⊂ ≥ + B x fx fx r { ;Re Re ( ) ( ) } . 特别地取 0 x ∈ AD 并且考虑 A x − 0 ,则至多改变 r 的值,结论仍然成立. 我们只须就实空间的情况证明之,因为由第 16 讲定理 2 前面的说 明,复空间上的一个实泛函决定了唯一的复泛函并且成为它的实部, 此时复泛函连续当且仅当它的实部连续. 现在考虑集合 CA x B = +−0 D ,其中 0 x ∈ B ,则 C 是开凸集并且 由 于 A ≠ ∅ D , 0∈C . 此 外 0 x ∉C ,否则 0∈ A B−D 从而得出 A B = ∅ D ∩ ,与假设矛盾. 设 µC 是集合 C 的 Minkowski 泛函. 由定理 3,µ C 是在整个空间 X 上有定义的次可加正齐性泛函,并且 Cx x = { ;µC ( )<1},由于 0 x ∉C , 故 ( ) 0 1 C µ x ≥
考虑子空间M={x;t∈R}和M上的非零线性泛函f(xn)=t 当t≥0时 f6(x0) (x)=(a) 当t≤0时,由于2(x)20,显然f6(1x)=t≤(tx),根据定理1, 存在X上线性泛函∫,∫是J的延拓,并且f(x)≤A(x) ∫是连续的,实际上当x∈C时,f(x)sk( x∈C∩(-C),同样有-f(x)≤(-x)0,于是 A+O|0.5为开凸集并且4+O|0.B=②.根据上面定理4 存在连续线性泛函∫和n2∈R,使得
6 考虑子空间 M = ∈ {tx t R 0 ; } 和 M 上的非零线性泛函 f0 0 (tx t ) = , 当 t ≥ 0 时 f00 0 0 ( ) tx t t x tx =≤ = µ µ C C ( ) ( ), 当 t ≤ 0 时,由于 ( ) 0 0 C µ tx ≥ ,显然 f00 0 (tx t tx ) = ≤ µC ( ) ,根据定理 1, 存在 X 上线性泛函 f , f 是 0f 的延拓,并且 f ( x x ) ≤ µC ( ) , f 是连续的,实际上当 x∈C 时 , fx x ( ) ≤ µC ( )<1 , 若 x∈ − C C ∩( ) ,同样有 − ≤− fx x ( ) µC ( )<1,从而 − −≤ ≤ 1<- <1 µ µ C C ( ) x fx x ( ) ( ) , ∀x∈ − C C ∩( ) 注 意 C C ∩(− ) 具有非空内点,故 f 连续,又由 0 x ∈ M 知 道 fx f x ( ) 0 00 = = ( ) 1. 现在 ∀ ∈x AD , y B ∈ ,则 0 x + x yC − ∈ 从而 ( 0 0 ) ( ) 1 C fx x y x x y +− ≤ +− ≤ µ , f ( x fy ) ≤ ( ) 记 sup ( ) x A r fx ∈ = ,则 f ( ) x r ≤ , ∀x∈ AD ;同时 r fy ≤ ( ) , ∀ y B ∈ . 由于 A ⊂ ≤ {xf x r ; ( ) } D 并且后者是闭集,故 A xf x r ⊂ ≤ { ; ( ) } D , 但对于凸集而言, A A =D ,故 A ⊂ ≤ {xf x r ; ( ) }. 定理 5 设 X 是(实或复)线性赋范空间, A, B 是 X 中的非空凸 集, A B ∩ = ∅ ,若 A 是紧集, B 是闭集,则存在 f X ∗ ∈ ,实数 1 2 r r, , 1 2 r r < ,使得 A ⊂ ≤ {xf x r ; ( ) 1} , B ⊂ ≥ {x fx r ;Re ( ) 2}. 证 明 同样的,只须对于实空间证明结论成立. 我们已经知道此时 a d AB = ( , ) ( ) , inf , x Ay B d xy ∈ ∈ = >0 ,于是 0, 2 a A O + 为开凸集并且 0, 2 a AO B + = ∅ ∩ . 根据上面定理 4, 存在连续线性泛函 f 和 2r R ∈ ,使得
A+O0.2)={xf(),B=(xf(x)≥6} 注意A是紧集,∫连续,故∫在A上可达到上确界不妨设x0∈A, ∫(x)=sup∫(x)=,由于∫不是0泛函,于是∫在O0上不可 能全取0值。不失一般性,设有x∈O|0 2))(x)>0,则 x+x'∈A+O0,,从而 sup∫(x)=K0.则存在∫∈x满足/B,f(x)=an(Wn21) 的充要条件是 ∑k叫P∑kx,k∈,n21 证明1若满足所说条件的∫∈X”存在,则 Eka=Ek/()s/2k- ≤∑x n.k.∈Φ 2若所说的不等式成立,设E=span{xn,n≥l},令
7 { } ( ) 2 0, ; 2 a A O xf x r +⊂≤ , B ⊂ ≥ {xf x r ; ( ) 2}. 注意 A 是紧集, f 连续,故 f 在 A 上可达到上确界. 不妨设 0 x ∈ A , ( ) () 0 1 sup x A f x fx r ∈ = = ,由于 f 不是 0 泛函,于是 f 在 0, 2 a O 上不可 能全取 0 值。不失一般性,设有 0, 2 a x O ′∈ , f x( ′)>0 , 则 0 0, 2 a x x AO +∈+ ′ ,从而 sup ( ) 11 0 0 2 ( ) ( ) x A f x r r fx fx x r ∈ = + = +≤ < ′ , 定理得证. 最后,作为 Hahn-Banach 定理和隔离定理的应用,让我们看一 下 Helly 第一和第二矩量定理. 定理 6(Helly) 设 X 是线性赋范空间,{xn} ⊂ X 是一列元素, n a ∈Φ , β>0 . 则存在 f X ∗ ∈ 满足 f ≤ β , f ( x a n n ) = ( ∀ ≥ n 1) 的充要条件是 1 1 n n ii ii i i ka kx β = = ∑ ∑ ≤ , i k ∈Φ , n ≥1 (1) 证 明 1 D 若满足所说条件的 f X ∗ ∈ 存在,则 ( ) 11 1 nn n ii i i ii ii i ka k f x f kx == = ∑∑ ∑ = ≤ 1 n i i i β k x = ≤ ∑ , , i ∀n k ∈Φ 2D 若所说的不等式成立,设 E = span {x n n , 1 ≥ } ,令
f6∑kx 这里{xn}未必是线性无关的,但若另有vx=∑kx,则(1)表明 k叫≤B∑x 由此知道,(x)有确定的意义,此外显然‖l≤B 由保范延拓定理,存在∫∈X,=l|sB,在E上 f(x)=6(x)=∑ka,特别地f(x)=an,n≥1 定理证毕 定理7(Hely)设X是 Banach空间,f1…,f∈X",M>0 c,…cn∈Φ,则V6>0,丑x∈X使得|M+6,f(x)=c (i=1…,n)的充要条件是 va1,…,an∈Φ 证明必要性若V6>0,x2存在,即|x|≤M+ f(x)=c(i=1…,n),则va1,…,an∈④, E是任意的,故有∑alsM∑a 充分性不妨设∫1,…,f厂彼此线性无关,否则考虑其中的最大线 性无关组∫2…,∫m’当对于后者证明了定理的结论时,根据线性相关 性的条件,结论对于整个f12…,∫也一定成立.此外我们仅就X为实
8 0 1 1 n n ii ii i i f kx ka = = = ∑ ∑ , 1 n i i i x k x = ∀ = ∑ 这里 {xn} 未必是线性无关的,但若另有 1 n i i i x k x = ∀ = ∑ ′ ′ ,则 (1) 表明 1 1 n n ii ii i i ka ka = = ∑ ∑− ′ ′ 1 1 0 n n ii ii i i β kx kx = = ≤ ∑ ∑− = ′ ′ , 由此知道, f0 ( ) x 有确定的意义,此外显然 0f ≤ β . 由保范延拓定理,存在 f X ∗ ∈ , 0 f f = ≤ β , 在 E 上 () () 0 1 n i i i f x f x ka = = = ∑ ,特别地 f ( x a n n ) = , ∀n ≥1. 定理证毕. 定理 7(Helly) 设 X 是 Banach 空间, 1, , n f f X ∗ " ∈ , M>0, 1, , n c c " ∈Φ , 则 ∀ε>0 , ∃xε ∈ X 使 得 x M ε ≤ + ε , fi i ( ) x c ε = ( ) i n =1, , " 的充要条件是 1 1 n n ii i i i i ac M a f = = ∑ ∑ ≤ , 1, , ∀α " αn ∈Φ (2) 证 明 必要性 若 ∀ε>0 , xε 存在,即 x M ε ≤ + ε , fi i ( ) x c ε = (i n =1, , " ) ,则 1, , ∀α " αn ∈Φ , ( ) 11 1 nn n ii i i i i ii i ac k f x a f x ε ε == = ∑∑ ∑ = ≤ . ε 是任意的,故有 1 1 n n ii i i i i ac M a f = = ∑ ∑ ≤ . 充分性 不妨设 1, , n f " f 彼此线性无关,否则考虑其中的最大线 性无关组 1, , m f " f ,当对于后者证明了定理的结论时,根据线性相关 性的条件,结论对于整个 1, , n f " f 也一定成立. 此外我们仅就 X 为实
空间的情况进行证明,对于复空间,只须作细节上的修正 考虑映射T:X→R",T(x)=((x)…m(x),x∈X,容易验 证T是有界线性算子。T是到上的,实际上,T(x)是R”的线性子空 间,若dim7(x)0,记E={x|叫≤M+s},则EC={xx0,使得 F(Tx)≤r,x∈E,F(c)>r 不妨设F(y)=b+…+byn,V(n,…y)∈R”,其中 h…b∈R,则F(Tx)=∑b(x)注意x∈E当且仅当-x∈E, 故必有 b,(x)=F(Txlb/ (x)(M+E) M +)= ∑b|srF()=∑bc f…,f线性无关,故∑b≠0,从而
9 空间的情况进行证明,对于复空间,只须作细节上的修正. 考虑映射 : n TX R → ,Tx f x f x ( ) = ( 1 ( ), , " n ( )) , x∈ X ,容易验 证 T 是有界线性算子。 T 是到上的,实际上, T x( ) 是 n R 的线性子空 间,若 dimTx n ( )< ,则存在不全为 0 的 n 个 数 1, , n a a " , ( ) 1 0 n i i i af x = ∑ = , ∀ ∈x X ,于是 1 0 n i i i a f = ∑ = 。这与 1, , n f " f 线性无关 性矛盾. , n X R 都是 Banach 空间,于是 T 是开映射. ∀ε>0 , 记 E xx M ε = ≤+ { ; ε} , 则 { } 0 E xx M ; ε = < +ε 是 0∈ X 的领域,于是 ( ) 0 T Eε 是 0 n ∈ R 的领域,即 0 n ∈ R 是 T E( ) ε 的内 点 . 若不存在 xε ∈ Eε ,使得 fi i ( x c ε ) = (i n =1, , " ) , 即 ( ) 1, , n cc c = " ∉T E( ) ε ,注意到 T E( ε ) 是 n R 中的凸集,由隔离定理(定 理 4)存在 n R 上的连续线性实泛函 F 和实数 r>0 ,使得 F ( ) Tx r ≤ , ∀ ∈x Eε, F (c r )> . 不妨设 F ( ) 1 1 n n y by b y = ++ " , ( 1, , ) n n ∀ ∈ y yR " ,其中 1, , n b bR " ∈ ,则 ( ) () 1 n i i i F Tx b f x = = ∑ . 注意 x∈ Eε 当且仅当 −x∈ Eε , 故必有 ( ) ( ) 1 n i i i b f x F Tx r = ∑ = ≤ , 于是 ( ) ( ) ( ) 1 1 1 sup sup n n ii ii xM x i i bf x bf x M ε ε ≤+ ≤ = = ∑ ∑ = + ( ) ( ) 1 1 1 sup n n i i ii x i i M ε b f r F c bc ≤ = = =+ ≤ = ∑ < ∑ . 1, , n f " f 线性无关,故 1 0 n i i i b f = ∑ ≠ , 从而
与定理中所给条件矛盾 定理得证 思考题 设an,Bn,(m21)是两组实数,试给出存在[-x,]上的可积函数 =x(1)使得它关于sinm, cos nt的 Fourier系数是an,Bn,(n21)的条 件
10 1 1 n n i i ii i i M a f ac = = ∑ < ∑ . 与定理中所给条件矛盾. 定理得证. 思考题 设 , ,( 1) n n α β n ≥ 是两组实数,试给出存在 [ ,] −π π 上的可积函数 x = x t( )使得它关于 sin ,cos nt nt 的 Fourier 系数是 , ,( 1) n n α β n ≥ 的条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