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考前复习卷《我不是儒夫》 参考答案 1.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课文主要写了哭对苍天、自我逃避、苦练行走三件事。 2.全文一共42段。可以把本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我”手术后并发症严重,带来极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2-17段〉,写“我”万念俱灰,哭对苍天。 第三部分〈第18-27段〉,写“我”无法面对现实,自我逃避,把医院当作避风港。 第四部分〈第28-42段〉,写哥哥的训斥使“我”警醒振作,不当懦夫,苦练行走 3.本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一线希望”指作者希望手术能够出现奇迹,自己能康复。“希望破灭后我选择了沉默”写手术 后并发症袭来,希望破灭,“我”彻底绝望,只有“沉默”。“沉默”是作者绝望的外在表现形式 反映了作者极度痛苦的心情。由此可见,这段话统领全文,交代了下述事件发生的缘由。 4.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坐在轮椅里木然地望着天空 “木然”写出“我”希望破灭后不知所措的表情 ②我万念俱灰地把书扔在一旁。 “万念俱灰”写出“我”彻底绝望,一切希望都破灭。“扔”写出“我”极度灰心失望。 ③我锁定轮椅,茫然地仰望天空 茫然”是万念俱灰的情感映射。 ④我拗着不吭声 不吭声”是痛苦心情的强烈反映。 5.第14-17段,写母亲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四段,写母亲对“我”的安慰、期望、无微不至的关怀,展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无 私的爱,令人难以忘怀。正是这种母爱,给予小嘉鹏生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力量 6.综观全文,“我”是不是懦夫?为什么? 我”不是懦夫。面对灾难,“我”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关怀帮助下,勇 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 懦夫”一词与“我不是懦夫”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作用何在? ①使作者的情感变化引起读者的共鸣,真实、亲切、感人。 ②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哥哥对我的帮助之大和“我”的情感轨迹的变化,及在这种感情推动 下的强烈意志对读者的震撼 ③与文题相呼应,深化中心,有水到渠成之感,体现纪实性小说的真实性 8.“我不是懦夫!”这句话是“我”对哥哥的回答。可是他没有说出口,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 对哥哥说。这是为什么? 我”不说出来,是想用行动来证明“我”不是弱者,不是“懦夫”。“我”要用坚强来诠释“我”的 不幸,战胜“自我”!“我”一定会成功! 9.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王嘉鹏在住院期间恢复训练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困苦,表达了他作为 一个残疾人的悲郁与坚强之情。这样写,更加真实、亲切、可信,更有感染力
2010 学年第一学期初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考前复习卷——《我不是懦夫》 参考答案 1. 课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课文主要写了哭对苍天、自我逃避、苦练行走三件事。 2. 全文一共 42 段。可以把本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我”手术后并发症严重,带来极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2-17 段〉,写“我”万念俱灰,哭对苍天。 第三部分〈第 18-27 段〉,写“我”无法面对现实,自我逃避,把医院当作避风港。 第四部分〈第 28-42 段〉,写哥哥的训斥使“我”警醒振作,不当懦夫,苦练行走。 3. 本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一线希望”指作者希望手术能够出现奇迹,自己能康复。“希望破灭后我选择了沉默”写手术 后并发症袭来,希望破灭,“我”彻底绝望,只有“沉默”。“沉默”是作者绝望的外在表现形式, 反映了作者极度痛苦的心情。由此可见,这段话统领全文,交代了下述事件发生的缘由。 4. 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坐在轮椅里木然地望着天空。 “木然”写出“我”希望破灭后不知所措的表情。 ②我万念俱灰地把书扔在一旁。 “万念俱灰”写出“我”彻底绝望,一切希望都破灭。“扔”写出“我”极度灰心失望。 ③我锁定轮椅,茫然地仰望天空。 “茫然”是万念俱灰的情感映射。 ④我拗着不吭声。 “不吭声”是痛苦心情的强烈反映。 5. 第 14-17 段,写母亲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四段,写母亲对“我”的安慰、期望、无微不至的关怀,展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无 私的爱,令人难以忘怀。正是这种母爱,给予小嘉鹏生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力量。 6. 综观全文,“我”是不是懦夫?为什么? “我”不是懦夫。面对灾难,“我”曾经是一个弱者,但最终他在母亲、哥哥的关怀帮助下,勇 敢地面对,积极地生活,在我们面前,他是让我们感动的大写的“人”。 7. “懦夫”一词与“我不是懦夫”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作用何在? ①使作者的情感变化引起读者的共鸣,真实、亲切、感人。 ②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哥哥对我的帮助之大和“我”的情感轨迹的变化,及在这种感情推动 下的强烈意志对读者的震撼。 ③与文题相呼应,深化中心,有水到渠成之感,体现纪实性小说的真实性。 8. “我不是懦夫!”这句话是“我”对哥哥的回答。可是他没有说出口,而只是“在心中默默地” 对哥哥说。这是为什么? “我”不说出来,是想用行动来证明“我”不是弱者,不是“懦夫”。“我”要用坚强来诠释“我”的 不幸,战胜“自我”!“我”一定会成功! 9. 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王嘉鹏在住院期间恢复训练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困苦,表达了他作为 一个残疾人的悲郁与坚强之情。这样写,更加真实、亲切、可信,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