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文言文一虚词》复习教案 、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5个虚词的用法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虚词“之”“而”“以”“因”“乃”用法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 学 过 程 学生 教师主导活动 主体教学 活动补充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之”“而”“以”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考点阐释 2008年的《考试大纲》明确有15个 师生 互动进 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行探讨 完成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 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 词的义项。 二、复习“之” 典型例题 师生互 动进行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探讨完 成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辍耕之陇上。 学生总
教学课题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 15 个虚词的用法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虚词“之”“而”“以”“因”“乃”用法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 主体 活动 教学 补充 第一 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之”“而” “以”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阐释 2008 年的《考试大纲》明确有 15 个: 而、何、 乃、其、且、若、所、为、焉、 以、因、于、与、则、 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 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 词的义项。 二、复习“之”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 辍耕之陇上。 师生 互动进 行探讨 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总
佑规律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学生独 子孙视之不甚借 完成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可以知之矣。 师生互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动进行 探讨完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成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学生总 结规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学生独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完成 1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7、顷之,烟炎张天。 师生互 动进行 18、蚓无爪牙之利。 探讨完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成 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学生总 规律 22、夫晋,何厌之有。 教师明确 学生独
3、 奉之弥繁。 4、 侵之愈急。 5、 子孙视之不甚惜。 6、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 汝识之乎? 8、 可以知之矣。 9、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6、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7、顷之,烟炎张天。 18、蚓无爪牙之利。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夫晋,何厌之有。 教师明确: 结规律 学生独 立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总 结规律 学生独 立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总 结规律 学生独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 立完成 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 中间“的”;13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4-16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17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8-20定语后师生互 置的标志:21-22宾语提前的标志 动进行 探讨完 规律总结 成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师生互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动进行 性定语。 探讨完 成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学生总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结规律 (四)音节助词。 用作动词(实词) 课堂训练 学生独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完成 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 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 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 而笑9之乎?” 师生互 动进 答案:1、动词,可译为到、往 探讨完 2、代词,可译为他
1—2 动词“到……去”;3—7 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 们”“它们”;8—9 指示代词“这”;10—1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 中间“的”;13 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4—16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17 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8—20 定语后 置的标志;21—22 宾语提前的标志。 规律总结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 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四)音节助词。 3 用作动词(实词) 课堂训练 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 1 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 2 之应。久 3 之,此僧以箪 食瓢饮 4 之助至南海,夸 5 之于唐僧:“此何难 6 之有?”唐僧 曰:“汝 7 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 8 之言亦过矣,君将骄 而笑 9 之乎?” 答案: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立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总 结规律 学生独 立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学生总 结规律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学生独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完成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复习“而”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师生互 动进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探讨完 图穷而匕见 345 余闻而愈悲 学生总 庄宗受而藏之 结规律 6、温故而知新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学生独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师生互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动进行 探讨完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三、复习“而”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 图穷而匕见 4、 余闻而愈悲 5、 庄宗受而藏之 6、 温故而知新 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学生总 结规律 学生独 立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总 结规律 学生独 立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师生互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动进行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探讨完 成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跌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学生总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结规律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学生独 完成 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师生互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动进行 探讨完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成 4、既而儿醒,大啼 师生互 教师明确: 动进行 探讨完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成 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 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 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 学生总 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结规律 规律总结 1、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学生独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 徐而察之 19、 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 既而儿醒,大啼 教师明确: 1—5 连词,表承接“来”“就”;6—9 连词,表并列“和”“并 且”;10—12 连词,表转折“却”;13—15 连词,表递进“而且”; 16—18 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 连词,表假设“如果”; 21—22 连词,表因果“因而”;23 代词,通“尔”,“你”“你 的”;24 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规律总结 1、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总 结规律 学生独 立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总 结规律 学生独
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例如:应完成 3、助词,副词词尾 师生互 课堂训练 动进行 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探讨完 成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 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 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 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2师生互 面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动进行 探讨完 答案:1、连词,并列关系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成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连词,递进关系5、连词,修御学生总 关系6、连词,承接关系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语 结规律 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四、复习“以” 学生独 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完成 典型例题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师生互 寿不得长 动进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探讨完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 成 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学生 或知尔,则何以哉? 总结规 7、宫之奇以其族 8、农民以鬻子者 无以,则王 10、不以物喜,学生独 完成
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例如: 3、助词,副词词尾 课堂训练 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 1 而二螯,否则,何以 胜?故冯婉贞曰:“诸君 2 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 然青,取之于蓝 3 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 4 而日参省乎己, 非只效书生终日 5 而思也。三思 6 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 7 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 8 而。 答案: 1、 连词,并列关系 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 5、连词,修饰 关系 6、 连词,承接关系 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 8、语 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四、复习“以” 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典型例题 1、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 自以 寿不得长 3、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己 4、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 祸焉 5、 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 如 或知尔,则何以哉? 7、 宫之奇以其族 行 8、 农民以鬻子者 9、 无以,则王 乎! 10、 不以物喜, 立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总 结规律 学生独 立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 总结规 律 学生独 立完成
不以己悲 11、不赂者以赂者 师生互 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 名之也 动进行 探讨完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成 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 十五城请易璧 学生总 结规律 17、请其矢,盛以锦 囊 18、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 学生独 19、余船以次 立完成 进 以类聚,人以群分 师生互 21、高祖以圣武定 动进行 22以相国守代探讨完 23、以资政殿学士 成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师生互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 动进行 悲夫古书之不存 探讨完 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成 木欣欣以向 学生总 结规律 荣 作《师 说》以贻之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学生独 背晋以归梁 完成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不以己悲 11、 不赂者以赂者 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 名之也 13、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 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 十五城请易璧 17、请其矢,盛以锦 囊 18、 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 19、余船以次 进 20、 物 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 鼎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 行 24、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 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 荣 29、 作《师 说》以贻之 30、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 背晋以归梁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总 结规律 学生独 立完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师生互 动进行 探讨完 成 学生总 结规律 学生独 立完成
教师明确 1-3动词“以为”“认为”;4-5动词“使用”;6动词“做”; 7动词“率领”:8动词“有”:9动词通“已”,“停止”:10-12 介词“因为”“由于”;13-14介词“在,从”:15介词“在 的时候”:16-18介词“拿,用,把,凭”:19-20介词“按照 21介词“依靠”;22-23介词“凭借……的身份”:24连词,表 并列:25-27连词,表因果;28连词,表修饰;29—30连词,表 目的“来,用来”;31表承接:32副词,通“已”,已经 规律总结 A动词,认为;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介词,表动作与对象间的多种关系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对象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 从 C连词,与“而”相似,但不能表转折关系。 D副词,通“已”,已经。 课堂训练 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 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生以书卷为伴,弃 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 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之美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 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 乐
教师明确: 1—3 动词“以为”“认为”;4—5 动词“使用”;6 动词“做”; 7 动词“率领”;8 动词“有”;9 动词通“已”,“停止”;10—12 介词“因为”“由于”;13—14 介词“在,从”;15 介词“在…… 的时候”;16—18 介词“拿,用,把,凭”;19—20 介词“按照”; 21 介词“依靠”;22—23 介词“凭借……的身份”;24 连词,表 并列;25—27 连词,表因果;28 连词,表修饰;29—30 连词,表 目的“来,用来”;31 表承接;32 副词,通“已”,已经。 规律总结 A 动词,认为;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 介词,表动作与对象间的多种关系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对象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 “从”。 C 连词,与“而”相似,但不能表转折关系。 D 副词,通“已”,已经。 课堂训练 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 1 以也。”若 2 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 则,3 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 4 以书卷为伴,弃 夷 5 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 6 以 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 7 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之美…… 畅游书海 8 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 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 10 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 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 乐
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 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 谷案:1、名词,可译为原因 2、动词,可译为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馺其他,可 译为凭借 4、介词,可译为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介词,可译为因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可译为在 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连词,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乃”“因”“于”“所”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复习“乃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吾虽 12 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 13 以权贵交,14 以上乃吾心 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 15 以”之叹。 答案:1、 名词,可译为原因 2、 动词,可译为认为 3、 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馺其他,可 译为凭借 4、 介词,可译为把 5、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6、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 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 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介词,可译为因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可译为在 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连词,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乃”“因”“于”“所”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乃”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教师明确: 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2-3.表示转折,可译 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表示事物范围的 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6—7.用在判断句中,起确 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8-9.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 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 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 乃不得已而谢。 答案1、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2、代词,可译为你的 3、副词,相当于是4、副词,可译为竟然,却5、副词,可译 为才 、复习“因” 经典例题 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6、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教师明确: 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2—3.表示转折,可译 为“却”“竟(然)”“反而”“才”等;4—5.表示事物范围的 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6—7.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 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8—9.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 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 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望告 2 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 3 乃忠贞之士也!然亦 有人不齿,4 乃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 乃不得已而谢。 答案 1、 副词,表承接,可译为于是 2、 代词,可译为你的 3、 副词,相当于是 4、 副词,可译为竟然,却 5、 副词,可译 为才 二、复习“因” 经典例题 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