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知识精讲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赏析示例:《六国论》 自主赏析:《伶官传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二)方法与过程 运用提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 抒情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理解国家盛衰与人事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分析文章主题思想 四.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脉络,把握其文气 五.教学步骤: (一)单元知识总括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散文与诗歌相比,篇幅相对较长,形式 上约束较少,其外在表现或整或散,或缓或急。“散”是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散”不是散 漫杂乱,毫无章法、生气和血脉,而是在多姿多彩的表现中,有充沛的思想情感贯注其中, 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 的思想逻辑性和情感逻辑,要细细体味方可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作者的思 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 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 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第一,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 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 气,体会探求。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将文气,以文气来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 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 有不同的收获。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 风神情味 提要钩玄可以和因声求气、反复诵读相结合,在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之后,再进 一步研究作者表情达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和各种艺术手法
高二语文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赏析示例:《六国论》 自主赏析:《伶官传序》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二)方法与过程: 运用提要钩玄和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与 抒情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理解国家盛衰与人事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分析文章主题思想。 四.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脉络,把握其文气。 五. 教学步骤: (一)单元知识总括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散文与诗歌相比,篇幅相对较长,形式 上约束较少,其外在表现或整或散,或缓或急。“散”是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散”不是散 漫杂乱,毫无章法、生气和血脉,而是在多姿多彩的表现中,有充沛的思想情感贯注其中。 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 的思想逻辑性和情感逻辑,要细细体味方可。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作者的思 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 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 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第一,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 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 气,体会探求。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将文气,以文气来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 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 有不同的收获。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 风神情味。 提要钩玄可以和因声求气、反复诵读相结合,在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之后,再进 一步研究作者表情达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和各种艺术手法
(二)《六国论》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 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λ“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 势雄健。有《嘉佑集》。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苏 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艺术风格以雄奇 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 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 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 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2.疏通文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 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 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 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 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 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 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 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 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争得到的土地,受贿赂得到的土地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 (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 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 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 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
(二)《六国论》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 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 势雄健。有《嘉佑集》。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苏 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艺术风格以雄奇 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 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 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 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2. 疏通文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 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 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 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 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 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 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 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 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争得到的土地,受贿赂得到的土地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 (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 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 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 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
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 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 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 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 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 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 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 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 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 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 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 理,假若与秦国相抗衡,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 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 啊!有这样的有利势力,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 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 胜秦国的形势。假如凭借这么大的天下,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4.相关历史背景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 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 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 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 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 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 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 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 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 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 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 乡 5.解题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 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 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 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 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 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 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 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
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 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 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 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 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 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 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 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 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 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 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 理,假若与秦国相抗衡,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 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 啊!有这样的有利势力,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 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 胜秦国的形势。假如凭借这么大的天下,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4. 相关历史背景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 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 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 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 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 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 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 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 匹。第二年(1043 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 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 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 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 变”(1126 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 乡。 5. 解题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 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 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 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 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 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 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 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
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 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 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 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 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 之识矣。” 6.写作特点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 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 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 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 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借,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 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 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 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 有声,富有节奏感 (三)《伶官传序》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为吉州原属庐 陵郡,故自称庐陵人,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谥 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继承了 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 “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 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 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 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 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 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 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 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天下翕然师尊之”(苏轼《居士集叙》)。他荐拔和指 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其 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北宋以及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 赞他的散文的平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2.疏通文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
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 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 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 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 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 之识矣。” 6. 写作特点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 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 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 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 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 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 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 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 有声,富有节奏感。 (三)《伶官传序》 1.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为吉州原属庐 陵郡,故自称庐陵人,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谥 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继承了 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 “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 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百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 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 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 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 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 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 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天下翕然师尊之”(苏轼《居士集叙》)。他荐拔和指 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其 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北宋以及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 赞他的散文的平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2. 疏通文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
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 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 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 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 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 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3.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 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 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 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接过箭收藏在祖庙里。以后宗庄出兵打仗 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 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 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 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 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 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 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 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 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 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 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 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4.写作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 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 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 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 安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 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的。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北宋王朝亡于女真族 南宋王朝又亡于蒙古族,原因之一都在于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 阳修早在北宋前期便能把这一点作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也说明他是有一定的眼光的。“忧劳 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也可供人们借鉴。 北宋初期,薛居正编写《五代史》(《旧五代史》),认为王朝的更迭是由于天命所致,欧 阳修对此不以为然。他自己动手撰写成了七十四卷的《五代史记》(《新五代史》),以史为鉴
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 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 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 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 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 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3. 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 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 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 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接过箭收藏在祖庙里。以后宗庄出兵打仗, 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 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 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 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 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 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 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 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 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 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 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 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4. 写作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 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 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 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 安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 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的。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北宋王朝亡于女真族, 南宋王朝又亡于蒙古族,原因之一都在于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 阳修早在北宋前期便能把这一点作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也说明他是有一定的眼光的。“忧劳 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也可供人们借鉴。 北宋初期,薛居正编写《五代史》(《旧五代史》),认为王朝的更迭是由于天命所致,欧 阳修对此不以为然。他自己动手撰写成了七十四卷的《五代史记》(《新五代史》),以史为鉴
以期引起宋朝统治者的警惕。《新五代史》问世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薛史不再被世 人重视。欧阳修发议论喜欢用“呜呼”。《东皋杂志》的作者说:“神宗问荆公(王安石)‘曾 看五代史否?’公对曰‘臣不曾仔细看,但见每篇首必曰呜呼,则事事皆可叹也。余为公真 不曾仔细看:若仔细看,必以呜呼为是。”这正说明了欧阳修编写这部史书的用意 5.分析文章结构及主题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 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 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 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 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论证中心 论点 上段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先写得天下的情况。关于庄 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造成文势的 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传说, 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当时社会有 相当的影响。这个故事生动而又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 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入文中。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 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论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 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臧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 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 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 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 “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 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 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 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 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 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 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 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 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 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 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 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 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以期引起宋朝统治者的警惕。《新五代史》问世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薛史不再被世 人重视。欧阳修发议论喜欢用“呜呼”。《东皋杂志》的作者说:“神宗问荆公(王安石)‘曾 看五代史否?’公对曰‘臣不曾仔细看,但见每篇首必曰呜呼,则事事皆可叹也。’余为公真 不曾仔细看;若仔细看,必以呜呼为是。”这正说明了欧阳修编写这部史书的用意。 5. 分析文章结构及主题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 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 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 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 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论证中心 论点。 上段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先写得天下的情况。关于庄 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造成文势的 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传说, 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当时社会有 相当的影响。这个故事生动而又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 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入文中。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 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论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 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 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 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 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 “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 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 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 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 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 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 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 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 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 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 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 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 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 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 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 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 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 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 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6.写作艺术 (1)选材与剪裁 本文属于史论性质,而用的主要是归纳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 择具体事例。本文所用的主要事例是“晋王三矢”的故事,作者对此是下过一番选材和剪裁 工夫的。任何历史家撰写历史都会面临两项要求,即记事既要全面,又要可信,但二者往往 发生矛盾。为了全面最好能有闻必录,但所闻未必可信,所以又要遵守“无征不信”的原则。 晋王三矢”的故事在当时社会上是有影响的。所以宋初王禹在《五代史阙文》对此作了记 录,以弥补薛居正等人所编的《旧五代史》的缺陷。现在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如果仍 然不用这条材料,恐怕难免被人讥为疏陋;而如果加以引用,却又无法证明它确实可信。因 此他采用了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在《新五代史》的《庄宗本纪》中不用这条材料,表现了 应有的谨严态度;同时却把这条材料写进《伶官传》的“序”中,并且加上“世言”二字, 这就恰当地表明了这个材料的社会影响及其可信程度。这一处理不但解决了求全与求信的矛 盾,而且对《伶官传序》来说还是一种积极的选材。因为序中如果再拿一些《庄宗本纪》写 过的事来发议论,未免重复无味:而“晋王三矢”故事既是《庄宗本纪》所未记的,用在这 里便显得新鲜,而且很有助于论证本篇的中心论点。这正是一石二鸟恰到好处。同时作者又 通过恰当剪裁来突出这个事例。全文想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写得比较详 细的只是这个“晋王三矢”的故事,加上兴亡两种不同结果,此外并没有写李存勖如何“忧 劳”,又如何“逸豫”。然而读者对他从“忧劳”发展到“逸豫”却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叙事议论的波澜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篇幅不长,但由于叙事议论配合恰当,行文中又注意了轻重缓 急节奏的变化,所以整个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很有厚度。例如“晋王三矢”故事叙述相当充 分,笔势则比较平缓:等到摆完这个生动事例之后,便立即用繁弦促节把文章推向高潮:“方 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 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 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两个长句,一扬一抑,大起大 落。前者好像驾机起飞,直指长空:后者又似高山坠石,一落千丈,这就形成了全文中一个 很有声势的大波。再则两个长句分别用“可谓壮哉”“何其衰也”两个分句感叹作结,也是 又唱又叹,遥遥相对,使人感到笔墨酣畅,痛快淋漓。大波过去以后,下文还有小波与之呼 应配合,这就是“故方其盛也”至“为天下笑”各句。这样便显得笔有余力,文不单薄。本 文的中心论点在于宣扬“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因此对李存勖的扬和抑的对比度 越大,便越能证明作者所要宣扬的道理。所以文章中出现的波澜正是为表现中心论点服务的。 (3)语言的锤炼 锤炼语言不是为了卖弄词藻,而是为了准确而充分地表现主题。《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为了突出“忧劳”和“逸豫”的对比,很注意使用对称的词句。例如“人事”和“天命” “盛”和“衰”、“得”和“失”、“难”和“易”、“成”和“败”、“兴”和“亡”等 等,这些对称的词,散见于全篇。再从句子上看,本文更有骈散结合的特点。欧阳修是著名 的古文家,原则上是反对骈文的:但他没有陷入形而上学,而是很善于运骈入散、以散破骈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 “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 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 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 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 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 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6. 写作艺术 (1)选材与剪裁 本文属于史论性质,而用的主要是归纳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 择具体事例。本文所用的主要事例是“晋王三矢”的故事,作者对此是下过一番选材和剪裁 工夫的。任何历史家撰写历史都会面临两项要求,即记事既要全面,又要可信,但二者往往 发生矛盾。为了全面最好能有闻必录,但所闻未必可信,所以又要遵守“无征不信”的原则。 “晋王三矢”的故事在当时社会上是有影响的。所以宋初王禹在《五代史阙文》对此作了记 录,以弥补薛居正等人所编的《旧五代史》的缺陷。现在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如果仍 然不用这条材料,恐怕难免被人讥为疏陋;而如果加以引用,却又无法证明它确实可信。因 此他采用了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在《新五代史》的《庄宗本纪》中不用这条材料,表现了 应有的谨严态度;同时却把这条材料写进《伶官传》的“序”中,并且加上“世言”二字, 这就恰当地表明了这个材料的社会影响及其可信程度。这一处理不但解决了求全与求信的矛 盾,而且对《伶官传序》来说还是一种积极的选材。因为序中如果再拿一些《庄宗本纪》写 过的事来发议论,未免重复无味;而“晋王三矢”故事既是《庄宗本纪》所未记的,用在这 里便显得新鲜,而且很有助于论证本篇的中心论点。这正是一石二鸟恰到好处。同时作者又 通过恰当剪裁来突出这个事例。全文想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写得比较详 细的只是这个“晋王三矢”的故事,加上兴亡两种不同结果,此外并没有写李存勖如何“忧 劳”,又如何“逸豫”。然而读者对他从“忧劳”发展到“逸豫”却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叙事议论的波澜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篇幅不长,但由于叙事议论配合恰当,行文中又注意了轻重缓 急节奏的变化,所以整个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很有厚度。例如“晋王三矢”故事叙述相当充 分,笔势则比较平缓;等到摆完这个生动事例之后,便立即用繁弦促节把文章推向高潮:“方 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 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 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两个长句,一扬一抑,大起大 落。前者好像驾机起飞,直指长空;后者又似高山坠石,一落千丈,这就形成了全文中一个 很有声势的大波。再则两个长句分别用“可谓壮哉”“何其衰也”两个分句感叹作结,也是 又唱又叹,遥遥相对,使人感到笔墨酣畅,痛快淋漓。大波过去以后,下文还有小波与之呼 应配合,这就是“故方其盛也”至“为天下笑”各句。这样便显得笔有余力,文不单薄。本 文的中心论点在于宣扬“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因此对李存勖的扬和抑的对比度 越大,便越能证明作者所要宣扬的道理。所以文章中出现的波澜正是为表现中心论点服务的。 (3)语言的锤炼 锤炼语言不是为了卖弄词藻,而是为了准确而充分地表现主题。《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为了突出“忧劳”和“逸豫”的对比,很注意使用对称的词句。例如“人事”和“天命”、 “盛”和“衰”、“得”和“失”、“难”和“易”、“成”和“败”、“兴”和“亡”等 等,这些对称的词,散见于全篇。再从句子上看,本文更有骈散结合的特点。欧阳修是著名 的古文家,原则上是反对骈文的;但他没有陷入形而上学,而是很善于运骈入散、以散破骈
使句式多彩而富有表现力。本文在这一点上尤其突出,凡是叙事议论吃紧之处,作者都着意 锤炼了四六成文的对偶句,例如“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 多困于所溺”等等,这些句子都是经过锤炼的,很有助于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另外本文还比 较多用转折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前人说欧阳修的说理文“一唱三叹”,富有感情色彩,这 和用语上的“三多”不无关系。转折句使语气委婉,疑问句给读者留下思索和回答的空隙, 这两种句子用得好都可以增加文章的情致:至于感叹句更是直接地表露着感情。 典型例题】 1.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是()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解析:C,“而”表顺承 2.对“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解析:C 下列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或者)本其成败之迹 原(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此三者,吾遗恨(仇恨)也 及凯旋而纳(收藏)之 C.至于誓天断发,泣(眼泪)下沾襟,何其衰也 负(背着)而前驱 D.尔(你)其无忘乃父之志 及仇雠(仇人)已灭 解析:B恨:遗憾 【模拟试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①五倍之①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②攻山西千 里之秦,而①不免于灭亡。常为之②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 之士,虑患之疏,而②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根据标号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 以①以② 而( 而②之①之② 2.对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西向”意即“向西”,指抗秦 C.“千里”作“秦”的定语,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
使句式多彩而富有表现力。本文在这一点上尤其突出,凡是叙事议论吃紧之处,作者都着意 锤炼了四六成文的对偶句,例如“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 多困于所溺”等等,这些句子都是经过锤炼的,很有助于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另外本文还比 较多用转折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前人说欧阳修的说理文“一唱三叹”,富有感情色彩,这 和用语上的“三多”不无关系。转折句使语气委婉,疑问句给读者留下思索和回答的空隙, 这两种句子用得好都可以增加文章的情致;至于感叹句更是直接地表露着感情。 【典型例题】 1. 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是( ) A.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解析:C,“而”表顺承。 2. 对“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 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 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 D. 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解析:C 3. 下列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抑(或者)本其成败之迹 原(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 此三者,吾遗恨(仇恨)也 及凯旋而纳(收藏)之 C. 至于誓天断发,泣(眼泪)下沾襟,何其衰也 负(背着)而前驱 D. 尔(你)其无忘乃父之志 及仇雠(仇人)已灭 解析:B 恨:遗憾。 【模拟试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①五倍之①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②攻山西千. 里.之秦,而①不免于灭亡。常为之②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 之士,虑患之疏,而②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1. 根据标号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 以① 以② 而① 而② 之① 之② 2. 对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怪”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 “西向”意即“向西”,指抗秦。 C. “千里”作“秦”的定语,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
D.“世家”指司马迁的《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3.选出“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一句译文正确的项() A.认为一定可以有自我安定的办法。 B.认为一定会有能够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 C.认为一定有可以使自己安全的办法。 D.认为一定有办法使自己的国家保全下来。 4.下列句中的“其”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何其衰也 D.请其矢 5.选出“与”字意义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莫能与之争 D.当与秦相较
D. “世家”指司马迁的《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3. 选出“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一句译文正确的项( ) A. 认为一定可以有自我安定的办法。 B. 认为一定会有能够用来保全自己的办法。 C. 认为一定有可以使自己安全的办法。 D. 认为一定有办法使自己的国家保全下来。 4. 下列句中的“其”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 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何其衰也 D. 请其矢 5. 选出“与”字意义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莫能与之争 D. 当与秦相较
参考答案] 凭借;来;却:而且:的:他们(代诸侯各国 C(“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错,无此意。) 3.B 4.A(代庄宗;B项解释为“一定”;C项解释为“多少”D项代指“庄宗的父母”。) 5.B(“与”解为“给”;A、C、D三项中“与”均为连词。)
[参考答案] 1. 凭借;来;却;而且;的;他们(代诸侯各国) 2. C(“意指秦国幅员辽阔,实力雄厚”错,无此意。) 3. B 4. A(代庄宗;B 项解释为“一定”;C 项解释为“多少”;D 项代指“庄宗的父母”。) 5. B(“与”解为“给”;A、C、D 三项中“与”均为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