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20、黔之驴 一、字词注释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好(hao) 船载以入 2、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至 则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庞然 以为 4、蔽林间窥之蔽 窥(kui 5、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稍 慭慭( yinyin)然 莫相知 6、虎大骇,远遁大骇 遁dun 7、以为且噬己。以为 且 8、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 者 9、益习其声。益 10、荡倚冲冒 l、驴不胜怒,蹄之。胜 sheng 蹄 1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计 耳 13、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 二、一词多义 1、以为: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B、以为且噬己也 2、然:A、慭慭然,莫相知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3、且:A、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B、且焉置土石 4、者:A、觉无异能者( )B、有好事者 A黔之驴( B.虎见之 6、益:A、益习其声( B、稍近益狎( C、香远益清( 三、词性活用(请指出哪个字是词类活用并分析是哪种情况) 1、稍出近之(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驴不胜怒,蹄之( 4、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年5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 年 5 月) 1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20、黔之驴 一、字词注释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好(hao): 船载以入: 2、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至: 则: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庞然: 以为: 4、蔽.林间窥之 蔽: 窥(kui): 5、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 稍: 慭慭(yinyin)然: 莫相知: 6、虎大骇..,远遁. 大骇: 遁 dun 7、以为且噬己 .....。 以为: 且: 噬: 8、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 者: 9、益..习其声。 益: 习: 10、荡倚冲冒 ....: 11、驴不胜.怒,蹄.之。 胜 sheng: 蹄: 1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计: 耳: 13、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 二、一词多义 1、以为: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B、 以为..且噬己也 ( ) 2、然: A、慭慭然.,莫相知 ( )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3、且: A、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 B、且.焉置土石 ( ) 4、者: A、 觉无异能者. ( ) B、有好事者. ( ) 5、之: A.黔之.驴 ( ) B. 虎见之. ( ) 6、益: A、益.习其声( ) B、稍近益.狎( ) C、香远益.清( ) 三、词性活用(请指出哪个字是词类活用并分析是哪种情况) 1、稍出近之( )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3、驴不胜怒,蹄之( ) 4、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
四、通假字:技止此耳:止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答: 2、整体阅读文章,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出文章叙事线索,完成下列填空(每 空限填一词)。 驴 驴 3、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4、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及行 为动作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可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 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虎初见 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鸣,虎大 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 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一再试探,处处可见虎 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 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岀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这些语句生动逼 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 5、成语 22、陋室铭 、重点词语解释 1、谈笑有鸿儒鸿 无案牍之劳形形 案牍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6、斯是陋室 斯 7、往来无白丁白丁 、阅金经 金经 9、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乱 有仙则名 名 二、理解性默写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年5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 年 5 月) 2 四、通假字: 技止此耳:止—— ,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答: 2、整体阅读文章,把握老虎的不同表现,理出文章叙事线索,完成下列填空(每 空限填一词)。 驴—— 驴—— 驴—— 驴 3、找出三个形象勾画出老虎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态的词: 、 、 4、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及行 为动作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可分为六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语句分别是“以为神”、“觉 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等。虎初见 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 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 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一再试探,处处可见虎 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 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这些语句生动逼 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 5、成语: 22、陋室铭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谈笑有鸿儒 鸿: 2、无案牍之劳形 形: 案牍: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 6、斯是陋室 斯: 7、往来无白丁 白丁: 8、阅金经 金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 乱: 10、有仙则名 名: 二、理解性默写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三、古今异义词 1、惟吾德馨 古义: 今义 2、无案牍之劳形一一古义: 今义 3、无丝竹之乱耳一一古义: 今义 四、一词多义 1、素:调素琴( 2、之:无丝竹之乱耳( 素湍绿潭 何陋之有 吴玠素服飞( 然往来视之( 3、则:有仙则名( 4、耳:无丝竹之乱耳( 《论语》六则( 技止此耳 五、课文内容理解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 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 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3、爱莲说 一、重点词语解释 1、可爱者甚蕃蕃 2、香远益清益 3、亭亭净植植 4、陶后鲜有闻鲜 5、濯清涟而不妖濯 _妖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 亵 7、宜乎众矣宜 8、晋陶渊明独爱菊独 二、划分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年5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 年 5 月) 3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三、古今异义词: 1、惟吾德馨 —— 古义: 今义: 2、无案牍之劳形——古义: 今义: 3、无丝竹之乱耳——古义: 今义: 四、一词多义: 1、素: 调素.琴 ( ) 2、之: 无丝竹之.乱耳( ) 素.湍绿潭( ) 何陋之.有 ( ) 吴玠素.服飞( ) 然往来视之.( ) 3、则: 有仙则.名( ) 4、耳: 无丝竹之乱耳.( ) 《论语》六则.( ) 技止此耳. ( ) 五、课文内容理解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 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 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3、爱莲说 一、重点词语解释 1、 可爱者甚蕃 蕃: 2、香远益清 益: 3、亭亭净植 植: 4、陶后鲜有闻 鲜: 5、濯清涟而不妖 濯: 妖: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 亵: 7、宜乎众矣 宜: 8、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二、划分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3、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4、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 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四、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 6、莲,花之君子者也。译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 五、一词多义: 1、之:水陆草木之花( 2、而:出淤泥而不染( 花之隐逸者( 濯清涟而不妖( 莲之出淤泥(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之爱 妇拍而呜之( 六、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 写“菊花”和“牡丹” 的作用是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年5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 年 5 月) 4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三、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3、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4、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 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四、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5、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 6、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 五、一词多义: 1、之:水陆草木之.花( ) 2、而:出淤泥而.不染( ) 花之.隐逸者 ( ) 濯清涟而.不妖( ) 莲之.出淤泥(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菊之.爱 ( ) 妇拍而.呜之 ( ) 六、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 ,写“菊花”和“牡丹” 的作用是 。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 ”。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
3、本文采用了 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 “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 感情? (1)牡丹一“花之富贵者“象征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24、口技 重点词语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呓语()齁声()中间()曳屋()许许声() 几欲先走()犬吠()夫叱大儿声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施八尺屏障( )(2)但闻( (3)众妙毕备( (4)意少舒( (5)虽人有百手(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古今异义。 (1)会宾客大宴 古义 今义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一一古义: 今义 (3)两股战战 古义 今义: (4)几欲先走 古义 今义 (5)虽人有百手 古义: 今义 (6)宾客意少舒 古义: 今义 三、一词多义: 1、几:几欲先走( 2、指:手有百指( 几二千年矣( 不能指其一端 3、妙:众妙毕备 )4、坐:稍稍正坐( 以为妙绝( 满坐寂然( 5、绝:以为妙绝( 名:不能名其一处 群响毕绝( 有仙则名( 绝巘多生怪柏( 名之者谁( 哀转久绝( 卷卷有爷名(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年5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 年 5 月) 5 。 3、本文采用了 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 “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 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 。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 。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 。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24、口技 一. 重点词语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呓语( )齁声( )中间( )曳屋( )许许声( ) 几欲先走( )犬吠( )夫叱大儿声( )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施八尺屏障( ) (2)但闻( ) (3)众妙毕备( ) (4)意少舒( ) (5)虽人有百手( )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古今异义。 (1)会宾客大宴 ——古义: 今义: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 今义: (3)两股战战 ——古义: 今义: (4)几欲先走 ——古义: 今义: (5)虽人有百手 ——古义: 今义: (6)宾客意少舒 ——古义: 今义 三、一词多义: 1、几: 几.欲先走( ) 2、指: 手有百指. ( ) 几.二千年矣( ) 不能指.其一端( ) 3、妙: 众妙.毕备( ) 4、坐: 稍稍正坐.( ) 以为妙绝 ( ) 满坐.寂然( ) 5、绝:以为妙绝.. ( ) 6、名: 不能名.其一处( ) 群响毕绝.( ) 有仙则名. ( ) 绝.巘多生怪柏( ) 名.之者谁 ( ) 哀转久绝. ( ) 卷卷有爷名.( )
7、是:当是时( 日中不至,则是无礼( 四、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的情况。 1、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 3、妇拍儿乳 4、不能名其一处: 五、通假字: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六、翻译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七、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首尾为什么都交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 2.文中主要是从哪两方面来写失火、救火场景的? 3.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④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④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 技艺高超。 D.④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总观全段回答 4.全段是围绕口技者之“ 来描述的 5.此段有四次描写听众情态,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属( A.正面描写口技者 B.侧面描写口技者 C.直接叙述 6.文中描写宾客听得入神的句子是 表现宾客由紧张 而放松的句子是 ,“变色”“战战”、“几欲先走”这些词语 都是写听众表现的,都很好的从面描写口技者技艺之“ 7.“虽”、“色”、“股”、“走”的意思依次应是( A.即使脸色大腿跑 B.虽然颜色屁股离开 8.第4段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仍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 法。正面写 ,侧写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年5月) 6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 年 5 月) 6 7、是:当是.时( ) 日中不至,则是.无礼 ( ) 四、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的情况。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 3、妇拍儿乳: 4、不能名.其一处: 五、通假字: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通 , 六、翻译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七、课文内容理解 1. 文章首尾为什么都交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文 中主要是从哪两方面来写失火、救火场景的? 3.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 ④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 ④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 技艺高超。 D. ④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总观全段回答: 4.全段是围绕口技者之“______ ”来描述的。 5.此段有四次描写听众情态,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属( ) A.正面描写口技者 B.侧面描写口技者 C.直接叙述 6.文中描写宾客听得入神的句子是 ,表现宾客由紧张 而放松的句子是_ ,“变色”、“战战”、“几欲先走”这些词语 都是写听众表现的,都很好的从______面描写口技者技艺之“________”。 7.“虽”、“色”、“股”、“走”的意思依次应是( ) A. 即使 脸色 大腿 跑 B. 虽然 颜色 屁股 离开 8.第 4 段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仍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 法。正面写________ ,侧写_______________ 。.
附文言虚词的用法: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而”“以”“于” 其”、“者” “之”字的用法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①蔽林间窥之。(之:它,指驴) ②闻者皆惮之。(之:他,包拯) ③死乃知之。(之:代词,指董宣的廉洁) 2指示代词,这,此。 动词,到…去。 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到.去 三、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助词,“的”) 例:①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之:的 ②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之:的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飞何功之有?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音 节助词) 例:①强使顿之 ②帝伤之 “而”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①妇拍而呜之(《口技》) ②哭之而育其孤(《岳飞》)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年5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 年 5 月) 7 附文言虚词的用法: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而”、“以”“于”、 “其”、“者”``````` “之”字的用法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例:①蔽林间窥之。 (之:它,指驴) ②闻者皆惮之。 (之:他,包拯) ③死乃知之。(之:代词,指董宣的廉洁) 2.指示代词,这,此。 二、动词,到……去。 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到…去) 三、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助词,“的”) 例:①水陆草木之花 〈爱莲说〉之:的 ②大言数主之失 〈强项令〉之:的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飞何功之有? 4.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音 节助词) 例:①强使顿之 ②帝伤之 “而”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例:①妇拍而呜之(《口技》) ②哭之而育其孤 (《岳飞》)
2.表示承接顺接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①愿乞一言而死《强项令》 ②谋定而后定《岳飞》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例:①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译为“地”或不译 例:①默而识之《论语》 ②笑而遣之《卖油翁》 ③白而往黑而来《杨布打狗》 5.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6.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7.表示因果关系,翻译为“因而”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而翁知我而:你的〈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以”字的用法 、介词 1.译为:拿,用,凭着。 例:①而以奴骖乘。以:用。 ②将以何理天下乎。以:拿,凭 2.译为:把 例:①宣悉以班诸吏。以:把 ②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3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年5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 年 5 月) 8 2.表示承接/顺接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①愿乞一言而死 《强项令》 ②谋定而后定《岳飞》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例:①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译为“地”或不译。 例:①默而识之《论语》 ②笑而遣之《卖油翁》 ③白而往黑而来《杨布打狗》 5.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6.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7.表示因果关系,翻译为“因而”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而翁知我 而:你的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以”字的用法 一、介词 1.译为:拿,用,凭着。 例:①而以奴骖乘。以:用。 ②将以何理天下乎。以:拿,凭 2.译为:把。 例:①宣悉以班诸吏。以:把 ②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3 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例:葬以大夫礼。以:按照 4.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例:①以宣尝为二千石。以:因为 连词,用法同“而” 1.表修饰,译为而 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表示目的关系,译来"用来等。 例:①以刺疆事耶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③立斩以徇 “于”字的用法 介词。译为“在,从,到” 例: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于:到)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 ③尝射于家圃。(于:在)④于厅事之东北角。⑤卒于官 、由于 例: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三、向,对,对于。 例:何有于我哉? 四、“比”。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①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于:比(《捕蛇者说》)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胜过(《劝学》) ③而青于蓝。于:胜过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年5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系列(2012 年 5 月) 9 例:葬以大夫礼。 以:按照 4.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例:①以宣尝为二千石。以:因为 二、连词,用法同“而”。 1.表修饰,译为"而"。 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表示目的关系,译"来""用来"等。 例:①以刺疆事耶 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③立斩以徇 “于”字的用法 一、介词。译为“在,从,到” 例: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于:到)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 ③尝射于家圃。(于:在) ④于厅事之东北角。 ⑤卒于官 二、由于 例: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三、.向,对,对于。 例:何有于我哉? 四、 “比”。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于:比(《捕蛇者说》)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胜过(《劝学》) ③而青于蓝。 于: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