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的期盼(节选)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白发的期盼》是一则新闻分析,曾获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亚广联的评语说, 这个节目“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 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 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那么,如何解决继承传统与 变革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年轻人走天下成事业与老年人需求照顾关怀之间的矛 盾?白发老人对忙碌的儿女们又有什么期盼呢?作者以特有的新闻敏感与理性视角,超越物 质赡养的层面,提出了“精神赡养”这一现代理念,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新闻分析由一则令人伤感的故事引入,用老人“一周说了两句话”的悲剧展现了老年人 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几位老人又诉说着共同的感受: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 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呢?”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 养”的概念。“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 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 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作者围绕“精神赡养”这一主题,选择了老、中、青各种不同的对象,用人物 谈话的声音来完成对事实的分析: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 “空巢”母亲,是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记者与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展 现了老年人对“精神赡养”急切的期盼和低到可怜的一点要求 与老年人的对话中,人们已经可以明显感到下一代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漠视。那么,又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当记者的话筒递向那些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时, 我们听到的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真正的原因,是并没有充分认识 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值。 通过向青年人提问,记者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另一种对象,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 承担者。这些“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亲情的观念已经十分淡漠,这令记者 十分“惶恐”,也从反面说明了向社会呼吁重视“精神赡养”问题的重要性 “精神赡养”不是留待来日可以弥补的情感。节目最后魏先生悔之晚矣的叹息,让人们 强烈地意识到:选择现在,尽快承担起“精神赡养”的责任。 《白发的期盼》是用对话串起的新闻分析。作者非常善于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引导采 访对象敞开心扉,坦诚交流。对话自然,贴合主题,没有念稿子、演戏的痕迹,产生了极强 的听觉感染力。记者的提问也在拉家常式的对话中展开,看似随意却精于设计,在采访“大 学生”一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思路方法 先让学生倾听《白发的期盼》录音带,要求边听边摘录重要信息,并思考录音中涉及哪 些人,以及作者编制“白发的期盼”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探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并联想到自己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情况。接着让学生用看的方式阅读《白发的期盼》,比较 听与看这篇采访有何异同,思考本文的采访与《作为偶像》的采访有何异同,以便强化倾听 的特殊魅力。最后通过讲述《邓小平赡养继母》《讲个故事说“孝顺”》的故事,启发学生 推崇孝敬道德,提倡孝敬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孝敬道德和爱人之心进一步提升,落实到每个 人的心田,形成互尊互爱、相互敬重的新风尚。课后的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
白发的期盼(节选)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白发的期盼》是一则新闻分析,曾获 2000 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亚广联的评语说, 这个节目“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 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 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那么,如何解决继承传统与 变革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年轻人走天下成事业与老年人需求照顾关怀之间的矛 盾?白发老人对忙碌的儿女们又有什么期盼呢?作者以特有的新闻敏感与理性视角,超越物 质赡养的层面,提出了“精神赡养”这一现代理念,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新闻分析由一则令人伤感的故事引入,用老人“一周说了两句话”的悲剧展现了老年人 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几位老人又诉说着共同的感受: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 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呢?”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 养”的概念。“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 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 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作者围绕“精神赡养”这一主题,选择了老、中、青各种不同的对象,用人物 谈话的声音来完成对事实的分析: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 “空巢”母亲,是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记者与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展 现了老年人对“精神赡养”急切的期盼和低到可怜的一点要求。 与老年人的对话中,人们已经可以明显感到下一代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漠视。那么,又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当记者的话筒递向那些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时, 我们听到的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真正的原因,是并没有充分认识 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值。 通过向青年人提问,记者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另一种对象,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 承担者。这些“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亲情的观念已经十分淡漠,这令记者 十分“惶恐”,也从反面说明了向社会呼吁重视“精神赡养”问题的重要性。 “精神赡养”不是留待来日可以弥补的情感。节目最后魏先生悔之晚矣的叹息,让人们 强烈地意识到:选择现在,尽快承担起“精神赡养”的责任。 《白发的期盼》是用对话串起的新闻分析。作者非常善于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引导采 访对象敞开心扉,坦诚交流。对话自然,贴合主题,没有念稿子、演戏的痕迹,产生了极强 的听觉感染力。记者的提问也在拉家常式的对话中展开,看似随意却精于设计,在采访“大 学生”一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思路方法 先让学生倾听《白发的期盼》录音带,要求边听边摘录重要信息,并思考录音中涉及哪 些人,以及作者编制“白发的期盼”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探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并联想到自己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情况。接着让学生用看的方式阅读《白发的期盼》,比较 听与看这篇采访有何异同,思考本文的采访与《作为偶像》的采访有何异同,以便强化倾听 的特殊魅力。最后通过讲述《邓小平赡养继母》《讲个故事说“孝顺”》的故事,启发学生 推崇孝敬道德,提倡孝敬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孝敬道德和爱人之心进一步提升,落实到每个 人的心田,形成互尊互爱、相互敬重的新风尚。课后的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
个采访调查的作业,使学生敬老、爱老的人文情感与多样的采访形式共同得到提升。 课前准备: 2.通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等方式准备好《白发的期盼》录音带。 3.准备好陈红《常回家看看》的歌曲及歌词 4.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文字障碍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问题突出,应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关注老人, 感悟亲情,特别是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相互理解。 2.学生善于倾听,关键词记录,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 3.学习采访和记录制作采访录音稿 4.采访艺术:选择好社会热点问题,围绕采访中心精心选择采访对象(有代表性和说 服力、吸引力),设计提问:记者解说串联语言,围绕采访对象和采访中心,精练扼要的点 睛之笔,针对采访中的意外机智处理(预设和生成)等。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情境导入 有人说:“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是天下最深厚、最久远、最牢固、最无私的。”这话一 点不错,做子女的从生命的孕育到长大成人,不知要倾注父母多少心血! “孝亲敬长”指的是孝敬亲人和长辈,是子女感激父母生育、养育、教育之恩的最好的 行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知恩图报,这是每个做子女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道德规 范。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孝敬长辈,那么他肯定是一个优秀 的人 同学们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的老年人过得幸福吗?(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回答,即使有 学生回答老人生活是快乐的,也不应予以否定。) 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一段广播录音《白发的期盼》,听听老年人的心声。 歌曲导入 多媒体播放陈红《常回家看看》,同时投影歌词。请同学边听边看边思考,老年人最需 要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老年人最想要的无非就是子女的关心,希望子女经常去看一看、聊一聊,交流交流各自 的工作和生活,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也正是“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 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就是图个天伦之乐 有人形容说,孩子像风筝,亲情是拴住风筝的线,线的终端握在父母的手中,因此对于老年 人来说,亲情上的精神需求是别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也可放在结尾,起到渲染情感的作 用。)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作者简介 《白发的期盼》获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送新闻分析 节目参评 1.主创人员 温秋阳:1967年生,哈尔滨人。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1989年至1991 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1991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 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由她参与创作的系列
一个采访调查的作业,使学生敬老、爱老的人文情感与多样的采访形式共同得到提升。 课前准备: 2.通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等方式准备好《白发的期盼》录音带。 3.准备好陈红《常回家看看》的歌曲及歌词。 4.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文字障碍。 课时安排:1 课时 三维目标 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问题突出,应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关注老人, 感悟亲情,特别是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相互理解。 2.学生善于倾听,关键词记录,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 3.学习采访和记录制作采访录音稿。 4.采访艺术:选择好社会热点问题,围绕采访中心精心选择采访对象(有代表性和说 服力、吸引力),设计提问;记者解说串联语言,围绕采访对象和采访中心,精练扼要的点 睛之笔,针对采访中的意外机智处理(预设和生成)等。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情境导入 有人说:“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是天下最深厚、最久远、最牢固、最无私的。”这话一 点不错,做子女的从生命的孕育到长大成人,不知要倾注父母多少心血! “孝亲敬长”指的是孝敬亲人和长辈,是子女感激父母生育、养育、教育之恩的最好的 行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知恩图报,这是每个做子女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道德规 范。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孝敬长辈,那么他肯定是一个优秀 的人。 同学们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的老年人过得幸福吗?(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回答,即使有 学生回答老人生活是快乐的,也不应予以否定。) 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一段广播录音《白发的期盼》,听听老年人的心声。 歌曲导入 多媒体播放陈红《常回家看看》,同时投影歌词。请同学边听边看边思考,老年人最需 要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老年人最想要的无非就是子女的关心,希望子女经常去看一看、聊一聊,交流交流各自 的工作和生活,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也正是“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 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就是图个天伦之乐。 有人形容说,孩子像风筝,亲情是拴住风筝的线,线的终端握在父母的手中,因此对于老年 人来说,亲情上的精神需求是别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也可放在结尾,起到渲染情感的作 用。)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白发的期盼》获 2000 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送新闻分析 节目参评。 1.主创人员 温秋阳:1967 年生,哈尔滨人。1989 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1989 年至 1991 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1991 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 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由她参与创作的系列
节目《生命之光》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特别奖,主创的《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 替哀愁》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一等奖,《无臂蛙王》获2000年中国广播社教节目奖 等奖,《故事人生》获2000年广播电视老年节目评选广播节目奖一等奖,《盲童篇》获1997 年“红棉杯”中国广播大奖最佳公益广告奖。 王惠敏:1954年生。河北石家庄人。高级录音师。1982年调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现 任技术中心语言录制部副主任。由她录制的广播特写《可爱的大熊猫》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 广播剧《古墓遇险》获亚广联儿童节目奖;《评剧皇后传奇》《浮躁》获全国广播连续剧一等 奖;歌曲《渔村夜》《赶麦场》分获全国广播新歌“连环杯”录制奖、金奖, 2.获奖评语 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词语积累 词语 精神赡养天伦之乐耳熟能详 2.熟语 “父母在,不远游。”出自《论语》,原句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是要尽量不出行的,即使出行也要有个方向。另外一种解释,其实也 只是“游必有方”的解释,说出行要有方法,就是如何安置父母,要有妥善的方法。据说后 种解释是南怀瑾先生的解释。不过两种解释大意是不错的,就是父母在堂,是尽量不要出 行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出自《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行,闻有 哭声甚悲,则皋鱼也。披褐拥剑,哭于路左。孔子下车而问其故,对曰:吾少好学,周流天 下,以后吾亲死,一失也;高尚其志,不事庸君,而晚仕无成,二失也:少择交游,寡亲友, 而老无所托,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反者,年也:逝而不 可追者,亲也。吾于是辞矣。立哭而死。孔子谓弟子曰:识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一十三 人 信息筛选 倾听《白发的期盼》录音带,要求边听边摘录重要信息。思考录音中涉及哪些人,这个 白发的期盼”究竞要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1 周说了两句话”的老人 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 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 (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 东直门卖货的毛女士 与父母同住一个院的陈先生 和爸爸同住一屋的魏先生 (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 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 (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 提示2: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 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 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老人们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 呢?”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养”的概念 合作探究
节目《生命之光》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特别奖,主创的《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 替哀愁》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一等奖,《无臂蛙王》获 2000 年中国广播社教节目奖一 等奖,《故事人生》获 2000 年广播电视老年节目评选广播节目奖一等奖,《盲童篇》获 1997 年“红棉杯”中国广播大奖最佳公益广告奖。 王惠敏:1954 年生。河北石家庄人。高级录音师。1982 年调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现 任技术中心语言录制部副主任。由她录制的广播特写《可爱的大熊猫》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 广播剧《古墓遇险》获亚广联儿童节目奖;《评剧皇后传奇》《浮躁》获全国广播连续剧一等 奖;歌曲《渔村夜》《赶麦场》分获全国广播新歌“连环杯”录制奖、金奖。 2.获奖评语 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二、词语积累 1.词语 精神赡养 天伦之乐 耳熟能详 2.熟语 “父母在,不远游。”出自《论语》,原句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是要尽量不出行的,即使出行也要有个方向。另外一种解释,其实也 只是“游必有方”的解释,说出行要有方法,就是如何安置父母,要有妥善的方法。据说后 一种解释是南怀瑾先生的解释。不过两种解释大意是不错的,就是父母在堂,是尽量不要出 行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出自《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行,闻有 哭声甚悲,则皋鱼也。披褐拥剑,哭于路左。孔子下车而问其故,对曰:吾少好学,周流天 下,以后吾亲死,一失也;高尚其志,不事庸君,而晚仕无成,二失也;少择交游,寡亲友, 而老无所托,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反者,年也;逝而不 可追者,亲也。吾于是辞矣。立哭而死。孔子谓弟子曰:识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一十三 人。” 信息筛选 倾听《白发的期盼》录音带,要求边听边摘录重要信息。思考录音中涉及哪些人,这个 “白发的期盼”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 1:“一周说了两句话”的老人 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 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 (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 东直门卖货的毛女士 与父母同住一个院的陈先生 和爸爸同住一屋的魏先生 (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 “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 (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 提示 2: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 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 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老人们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 呢?”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养”的概念。 合作探究
1.什么叫精神赡养?你听到的专家的解释是什么?能说多少说多少 人口学博士陈先生: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 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完好的一种精神状态。 “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 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 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 2.实施对老人的这种“精神赡养”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在农业社会人们守土为重,形成大家族,以不流动为前提 但现代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已经必然威胁到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了。 如今,这一条古训己被年轻人的前程和年轻人身在其中的激烈竞争冲得无影无踪。也许 嘴里还哼唱着“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而双脚走在了离家千万里的路上 老年人的子女、当今的中青年人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真正的 原因,其实是并没有充分认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 3.同学们能说说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吗?你觉得他们获得“精神赡养”了吗?对 老年人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是个性化的,教师注意引导) 4.再次播放录音结尾: 魏先生:陪父母能多呆会儿就多呆会儿,能跟他们多聊聊天就多聊聊天。他们不单单需 要我们给他多少钱,多大的房子,多请一个钟点工或保姆来伺候他们,不是这样的。你小时 候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他们老了,变得很弱小了,他们需要你的安慰。 (录音止、音乐起、音乐压混) 记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有些事情永远不能追回,有些遗憾永 远无法弥补。做儿女的你,也有悔之晚矣的叹息吗? (拨出电话、通话声) 儿:妈,是我。 妈:你怎么样? (压混) 记者:又一位游子在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一根细细的电话线隔山跨海,能否承载得了 父母的期盼和儿女的责任呢? (音乐扬起,渐隐) 方法点拨 “倾听”注意事项: 1.倾听时应心无旁鹜,专心致志 2.有目的地听,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3.“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使用关键词记录法) 能力提升 快速阅读《白发的期盼》,比较听与看这篇采访有何异同,思考本文的采访与《作为偶 像》的采访有何异同 提示:声音所表达出来的感情,跟文字相比更准确细腻一些。与《作为偶像》比,本文 采访的对象丰富得多,语意内涵也深刻得多,并且有适时的音乐相匹配,起到一定的情绪渲 染作用。就像本文获奖评语说的: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分析鉴赏 (教师朗读,学生倾听,要求关键词记录) 邓小平赡养继母
1.什么叫精神赡养?你听到的专家的解释是什么?能说多少说多少。 人口学博士陈先生: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 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完好的一种精神状态。 “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 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 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 2.实施对老人的这种“精神赡养”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在农业社会人们守土为重,形成大家族,以不流动为前提。 但现代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已经必然威胁到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了。 如今,这一条古训已被年轻人的前程和年轻人身在其中的激烈竞争冲得无影无踪。也许 嘴里还哼唱着“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而双脚走在了离家千万里的路上。 老年人的子女、当今的中青年人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真正的 原因,其实是并没有充分认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 值。 3.同学们能说说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吗?你觉得他们获得“精神赡养”了吗?对 老年人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是个性化的,教师注意引导) 4.再次播放录音结尾: 魏先生:陪父母能多呆会儿就多呆会儿,能跟他们多聊聊天就多聊聊天。他们不单单需 要我们给他多少钱,多大的房子,多请一个钟点工或保姆来伺候他们,不是这样的。你小时 候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他们老了,变得很弱小了,他们需要你的安慰。 (录音止、音乐起、音乐压混) 记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有些事情永远不能追回,有些遗憾永 远无法弥补。做儿女的你,也有悔之晚矣的叹息吗? (拨出电话、通话声) 儿:妈,是我。 妈:你怎么样? (压混) 记者:又一位游子在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一根细细的电话线隔山跨海,能否承载得了 父母的期盼和儿女的责任呢? (音乐扬起,渐隐) 方法点拨 “倾听”注意事项: 1.倾听时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2.有目的地听,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3.“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使用关键词记录法)。 能力提升 快速阅读《白发的期盼》,比较听与看这篇采访有何异同,思考本文的采访与《作为偶 像》的采访有何异同。 提示:声音所表达出来的感情,跟文字相比更准确细腻一些。与《作为偶像》比,本文 采访的对象丰富得多,语意内涵也深刻得多,并且有适时的音乐相匹配,起到一定的情绪渲 染作用。就像本文获奖评语说的: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分析鉴赏 (教师朗读,学生倾听,要求关键词记录) 邓小平赡养继母
夏伯根是邓小平同志的继母。但邓小平对夏伯根老人如同亲生母亲一样地对待,一样地 敬重,一样地关心照顾。和继母所生的弟妹也相处得十分和睦 邓小平十分同情和体谅继母出身贫寒的家世和一生的遭遇。夏伯根出身于嘉陵江上一个 船工的家庭,是一个真正的贫苦人家,田无一垄,地无一分,她嫁给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后 生下第三个女儿邓先群还不到一年,丈夫邓绍昌便去世了。这对她来说是一个莫大的不幸。 夏伯根老人虽不懂政治,但一心认准了共产党好。她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救过好几名共 产党员的生命。 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重和爱戴。15岁的邓小平, 当年顺长江南下,走出重庆,走出四川。29年以后,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前来解放大西南 又回到了四川,回到了重庆。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 央下属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最高官员。这时的邓小平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有了一个安稳 的家庭后,邓小平就准备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让夏伯根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夏伯根老人听说儿子回来了,兴奋之极。她把大门一锁,提着一个小包裹,坐上小船, 就来到了重庆。她连家也不要了,田产和房产都不要了。从此,她和邓小平一家住在了一起 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也把继母一同带到北京,使夏伯根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 夏伯根老人在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不分你我, 在饮食、卫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地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 夏伯根老人也同样保持了勤俭持家的品徳,尽可能帮助做一些轻便的家务活。邓小平夫妇上 班后,家和孩子就全交给她照看,解放后出生的邓榕和邓质方都是由她带大的。她为邓小平 夫妇分担了不少家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里,夏伯根老人同邓 小平夫妇相依为命,熬过了艰难的岁月。他们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在200岁以上。卓琳的身 体不好,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身 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邓小平都亲自干。夏伯根老人也总是 尽量多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儿子的负担。她趁邓小平夫妇去工厂劳动的时候, 总是先把饭做好等着他们回来吃,不时帮助洗洗衣服,还为家里养了一些鸡。夏伯根老人能 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拓展探究 (教师朗读,学生倾听,要求关键词记录) 讲个故事说“孝顺 话说一个冬日,一名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公司。公司老总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 洗过澡檫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 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交谈中,老总觉得这个青年纯真,于是对 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来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长辈做做生活护理。” 青年一口应承。 该青年家境贫寒。他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母亲靠打工挣钱养家。他渐渐长大,读书成 绩优异,考进一所名牌大学。母亲拼命挣钱供他上学。 青年想,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累,决心替母亲洗洗脚。听儿子说要替自己洗脚, 亲感到诧异,但还是把脚伸进了温水盆里。青年握着母亲的双脚,这才发现母亲长满老茧的 双脚已变得有些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送上 的钱,现在他才深知,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老总说:“现在我才真切地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多大的 苦,我以后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让她受苦了。”老总欣慰地点了点头,说:“你来上班吧
夏伯根是邓小平同志的继母。但邓小平对夏伯根老人如同亲生母亲一样地对待,一样地 敬重,一样地关心照顾。和继母所生的弟妹也相处得十分和睦。 邓小平十分同情和体谅继母出身贫寒的家世和一生的遭遇。夏伯根出身于嘉陵江上一个 船工的家庭,是一个真正的贫苦人家,田无一垄,地无一分,她嫁给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后, 生下第三个女儿邓先群还不到一年,丈夫邓绍昌便去世了。这对她来说是一个莫大的不幸。 夏伯根老人虽不懂政治,但一心认准了共产党好。她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救过好几名共 产党员的生命。 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重和爱戴。15 岁的邓小平, 当年顺长江南下,走出重庆,走出四川。29 年以后,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前来解放大西南, 又回到了四川,回到了重庆。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 央下属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最高官员。这时的邓小平已是 45 岁的中年人了。有了一个安稳 的家庭后,邓小平就准备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让夏伯根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夏伯根老人听说儿子回来了,兴奋之极。她把大门一锁,提着一个小包裹,坐上小船, 就来到了重庆。她连家也不要了,田产和房产都不要了。从此,她和邓小平一家住在了一起。 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也把继母一同带到北京,使夏伯根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 夏伯根老人在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不分你我, 在饮食、卫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地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 夏伯根老人也同样保持了勤俭持家的品德,尽可能帮助做一些轻便的家务活。邓小平夫妇上 班后,家和孩子就全交给她照看,解放后出生的邓榕和邓质方都是由她带大的。她为邓小平 夫妇分担了不少家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里,夏伯根老人同邓 小平夫妇相依为命,熬过了艰难的岁月。他们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在 200 岁以上。卓琳的身 体不好,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身 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邓小平都亲自干。夏伯根老人也总是 尽量多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儿子的负担。她趁邓小平夫妇去工厂劳动的时候, 总是先把饭做好等着他们回来吃,不时帮助洗洗衣服,还为家里养了一些鸡。夏伯根老人能 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拓展探究 (教师朗读,学生倾听,要求关键词记录) 讲个故事说“孝顺” 话说一个冬日,一名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公司。公司老总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 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 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交谈中,老总觉得这个青年纯真,于是对 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来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长辈做做生活护理。” 青年一口应承。 该青年家境贫寒。他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母亲靠打工挣钱养家。他渐渐长大,读书成 绩优异,考进一所名牌大学。母亲拼命挣钱供他上学。 青年想,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累,决心替母亲洗洗脚。听儿子说要替自己洗脚,母 亲感到诧异,但还是把脚伸进了温水盆里。青年握着母亲的双脚,这才发现母亲长满老茧的 双脚已变得有些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送上 的钱,现在他才深知,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老总说:“现在我才真切地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多大的 苦,我以后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让她受苦了。”老总欣慰地点了点头,说:“你来上班吧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也给人教益。世人常说为人要孝顺,可为什么要孝顺呢?有些人未 必懂得其真谛。这名青年在老总的启迪下体验到了母爱的深切,也懂得了母亲艰辛劳作和养 育自己的不易。一个人要理解人生,要立身处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父母养育自己 的似海恩情。在儿女成长中,长辈的那份辛劳与期待,实可谓感天动地。儿女深切体验到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才会真正珍惜“父母心”。 思考:读这个故事,谈谈你心目中的“孝顺” 课堂小结 结束语1(教师诵诗)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莱太咸太难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 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莱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 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 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 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 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每个人都会老 父母比我们先老, 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 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 当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 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 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臭,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 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 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 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 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 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 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 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也给人教益。世人常说为人要孝顺,可为什么要孝顺呢?有些人未 必懂得其真谛。这名青年在老总的启迪下体验到了母爱的深切,也懂得了母亲艰辛劳作和养 育自己的不易。一个人要理解人生,要立身处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父母养育自己 的似海恩情。在儿女成长中,长辈的那份辛劳与期待,实可谓感天动地。儿女深切体验到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才会真正珍惜“父母心”。 思考:读这个故事,谈谈你心目中的“孝顺”。 课堂小结 结束语 1(教师诵诗)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 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 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 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 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 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每个人都会老, 父母比我们先老, 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 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 当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 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 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臭,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 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 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 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 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 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 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 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
从我们出生开始, 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 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 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 他们真的动不了了, 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 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 孝顺要及时。 如果有一天, 你像他们一样老时,你希望怎么过? 现在的你 是在当单身寄生虫,还是已婚双料或多料寄生虫?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多点时间陪陪父母吧,对他们好一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失去 时才去后悔没有珍惜。 结束语2 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有一亿二千六百万。这个庞大的数字中,老年人独居和身边没 有成年子女的“空巢”家庭占四分之一,而且这个比例还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有多少老人的 生活是孤独、寂寥的。一个人闷在家里、缺少有人陪同聊天,甚至经常孤独流泪地打发时间 等现象是十分严重的 他们有的不缺吃,不缺穿,不愁没钱花。他们所缺的就是“精神赡养”,也就是指子女 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一种完好的精神状态。 在创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推崇孝敬道德,提倡孝敬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孝敬道 德和爱人之心进一步提升,落实到每个人的心田,使整个社会都能形成互尊互爱、相互敬重 的新风尚,让社会充满着爱。 庆幸的是党和政府越来越对老年人关怀和重视,也有很多老年人在努力地寻找自己喜欢 做的事,比如扭秧歌、练书法、上老年大学等等,他们的精神会更加充实和愉快。 作业设计 1.上网搜索故事《陶知县智判不孝案》,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百善孝为先”的理 解,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议论文。 2.请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一个采访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访谈 提纲(包括访谈目的、访问对象、访问问题等),详细记录采访问题及受访者的应答,最后 对现在“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提示:访问对象要有男女、家庭经济状 况好中差的区别。访问过程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找多个同学集体访谈。作业上交形式可以 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录音整理带,最后对“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就可以 通过录音来实现,有条件的还可配上背景音乐。) 板书设计 白发的期盼 关注问题“精神赡养” 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 “一周说了两句话”的老人 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
从我们出生开始, 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 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 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 他们真的动不了了, 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 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 孝顺要及时。 如果有一天, 你像他们一样老时,你希望怎么过? 现在的你, 是在当单身寄生虫,还是已婚双料或多料寄生虫?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多点时间陪陪父母吧,对他们好一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失去 时才去后悔没有珍惜。 结束语 2 我国 60 岁以上老人已经有一亿二千六百万。这个庞大的数字中,老年人独居和身边没 有成年子女的“空巢”家庭占四分之一,而且这个比例还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有多少老人的 生活是孤独、寂寥的。一个人闷在家里、缺少有人陪同聊天,甚至经常孤独流泪地打发时间 等现象是十分严重的。 他们有的不缺吃,不缺穿,不愁没钱花。他们所缺的就是“精神赡养”,也就是指子女 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一种完好的精神状态。 在创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推崇孝敬道德,提倡孝敬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孝敬道 德和爱人之心进一步提升,落实到每个人的心田,使整个社会都能形成互尊互爱、相互敬重 的新风尚,让社会充满着爱。 庆幸的是党和政府越来越对老年人关怀和重视,也有很多老年人在努力地寻找自己喜欢 做的事,比如扭秧歌、练书法、上老年大学等等,他们的精神会更加充实和愉快。 作业设计 1.上网搜索故事《陶知县智判不孝案》,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百善孝为先”的理 解,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议论文。 2.请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一个采访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访谈 提纲(包括访谈目的、访问对象、访问问题等),详细记录采访问题及受访者的应答,最后 对现在“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提示:访问对象要有男女、家庭经济状 况好中差的区别。访问过程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找多个同学集体访谈。作业上交形式可以 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录音整理带,最后对“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就可以 通过录音来实现,有条件的还可配上背景音乐。) 板书设计 白发的期盼 一、关注问题“精神赡养” 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 “一周说了两句话”的老人 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
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 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贲任的中年人: 东直门卖货的毛女士 与父母同住一个院的陈先生 和爸爸同住一屋的魏先生 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 “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 “倾听”注意事项: 1.倾听时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2.有目的地听,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3.“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使用关键词记录法)。 附:作业1提示 陶知县智判不孝案 在清代同治年间,嘉善有位知县陶云升,口碑极好,有陶老佛之称,他对老人特别敬重。 天上午,他身穿便服,在魏塘镇上视察民情,看见一位年已花甲的老太太在讨饭。陶 知县就上前去问:“老太太,家里有儿子吗?” 老太太说:“有儿子。 “你那儿子穷得养不活你吧? “不!我儿子在东门开布店,很富裕。” 陶知县有点生气地说:“他为什么不肯养你?” 于是老太太将经过说了一遍:老太的夫家姓杨,娘家姓刘,都叫她杨刘氏,儿子叫杨甫 明,在儿子四岁那年,杨刘氏的丈夫不幸逝世,杨刘氏千辛万苦把杨甫明养大成人,先是读 三年私塾,后在布店学生意,再后开布店,现在生意兴隆,家庭富裕。当时杨刘氏对儿子说 母亲养你二十年,你也应该养母亲二十年。杨甫明说,母亲放心,我一定养你二十年。这话 是杨刘氏40岁那年讲的,今年她60岁了,身体还十分硬朗。可儿子却对母亲说,母亲你养 我二十年,我也养你二十年。现在我们谁也不欠谁了,你可以自立生活了。杨刘氏一气之下, 流落街头讨饭。 陶知县听了,欷獻良久,突然计上心来,就问:“杨刘氏你生下这儿子是几斤?”杨刘 氏说:“是五斤一两。”陶知县说:“你下午到县衙告你儿子忤逆不孝!陶知县一定判你胜 诉,叫你儿子老老实实地养你送终。”杨刘氏点头同意。 下午杨刘氏到县衙门击鼓告状,衙役三班将她带到公堂,陶知县官服整齐坐堂问话 状人报上姓名,状告何人?” “我叫杨刘氏,状告儿子杨甫明忤逆不孝,不肯赡养母亲。”陶知县喊道:“来呀,将 杨甫明抓来见我 杨甫明被公差抓来公堂,吓得跪在公堂上就问:“小民杨甫明一不偷,二不抢,三不逃 税,为何将我抓来公堂审问 陶知县惊堂木一拍说:“你这刁民,身犯忤逆不孝之罪,我问你,为什么不肯赡养母 亲 杨甫明说:“回老爷,我与母亲口头协定,她养我二十年,我也养她二十年,现在我俩 谁也不欠谁了。” “养育之恩,你已经还清了。 “对!养育之恩确实全部还清。” 陶知县又是惊堂木一拍,“来呀,衙役三班将杨甫明捆在廊柱上,拿刀、秤、面盆来!” 当差呼声威严,对犯人行四十大板是他们做惯的刑法,现在要拿刀、秤、面盆派什么用场?
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 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 东直门卖货的毛女士 与父母同住一个院的陈先生 和爸爸同住一屋的魏先生 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 “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 二、“倾听”注意事项: 1.倾听时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2.有目的地听,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3.“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使用关键词记录法)。 附:作业 1 提示 陶知县智判不孝案 在清代同治年间,嘉善有位知县陶云升,口碑极好,有陶老佛之称,他对老人特别敬重。 一天上午,他身穿便服,在魏塘镇上视察民情,看见一位年已花甲的老太太在讨饭。陶 知县就上前去问:“老太太,家里有儿子吗?” 老太太说:“有儿子。” “你那儿子穷得养不活你吧?” “不!我儿子在东门开布店,很富裕。” 陶知县有点生气地说:“他为什么不肯养你?” 于是老太太将经过说了一遍:老太的夫家姓杨,娘家姓刘,都叫她杨刘氏,儿子叫杨甫 明,在儿子四岁那年,杨刘氏的丈夫不幸逝世,杨刘氏千辛万苦把杨甫明养大成人,先是读 三年私塾,后在布店学生意,再后开布店,现在生意兴隆,家庭富裕。当时杨刘氏对儿子说, 母亲养你二十年,你也应该养母亲二十年。杨甫明说,母亲放心,我一定养你二十年。这话 是杨刘氏 40 岁那年讲的,今年她 60 岁了,身体还十分硬朗。可儿子却对母亲说,母亲你养 我二十年,我也养你二十年。现在我们谁也不欠谁了,你可以自立生活了。杨刘氏一气之下, 流落街头讨饭。 陶知县听了,欷歔良久,突然计上心来,就问:“杨刘氏你生下这儿子是几斤?”杨刘 氏说:“是五斤一两。”陶知县说:“你下午到县衙告你儿子忤逆不孝!陶知县一定判你胜 诉,叫你儿子老老实实地养你送终。”杨刘氏点头同意。 下午杨刘氏到县衙门击鼓告状,衙役三班将她带到公堂,陶知县官服整齐坐堂问话:“告 状人报上姓名,状告何人?” “我叫杨刘氏,状告儿子杨甫明忤逆不孝,不肯赡养母亲。”陶知县喊道:“来呀,将 杨甫明抓来见我。” 杨甫明被公差抓来公堂,吓得跪在公堂上就问:“小民杨甫明一不偷,二不抢,三不逃 税,为何将我抓来公堂审问?” 陶知县惊堂木一拍说:“你这刁民,身犯忤逆不孝之罪,我问你,为什么不肯赡养母 亲?” 杨甫明说:“回老爷,我与母亲口头协定,她养我二十年,我也养她二十年,现在我俩 谁也不欠谁了。” “养育之恩,你已经还清了。” “对!养育之恩确实全部还清。” 陶知县又是惊堂木一拍,“来呀,衙役三班将杨甫明捆在廊柱上,拿刀、秤、面盆来!” 当差呼声威严,对犯人行四十大板是他们做惯的刑法,现在要拿刀、秤、面盆派什么用场?
陶知县又喊:“杨刘氏生下杨甫明时过秤,是五斤一两。现在用刀在杨甫明身上割下五 斤一两肉还给母亲,因为子女都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杨甫明这块肉五斤一两,多一两 不要,少一两不行。” 那个当差正要拖杨甫明去捆绑。杨甫明跪着呼天喊地:“老爷饶命,老爷饶命。”陶 县说:“你求饶,那好,减轻一点吧!不肯赡养父母的都是不要脸的人,将杨甫明的脸上两 块肉割下来!”杨甫明连连叩头:“老爷,小人愿意赡养母亲,愿意赡养母亲,请老爷不要 割肉。 陶知县说:“你不是说,养育之恩已经报尽了吗?” 杨甫明说:“现在我知道了,养育之恩已经报了,但是生育之恩永远报不尽。” 陶知县说:“那好,知罪改过就好,百事孝为先,如有忤逆不孝,我一定判你割肉之罪, 快把母亲领回去,养老送终。 杨甫明扶着母亲,回家去了。自此,再也不敢不敬高堂,而陶知县爱民、公正、机智的 品性也在当地广为流传。 资料选编 资料 于“有我之境”梳理思想 温秋阳 《白发的期盼》应该算是有感而发之作。作为老年节目的编辑,我在接触、采访众多老 人的过程中,似乎体会到了当今老年人的切肤之痛——精神赡养的匮乏。当一位白发苍苍的 老人告诉我,她收到千里之外的儿子寄来的明信片能高兴好几夭时,我做女儿的心被一下刺 痛了。我知道,老年人不敢要求太多,他们最怕成为儿女的累赘。“孩子们忙”成了他们为 儿女不能探望、很少写信、几个星期不打电话开脱的最好理由。但老年人内心最想得到的是 什么呢?为儿女者能否知晓老人的心思?这是我对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最初始、最粗浅的 感受。 为什么当今的中国老人会遭遇精神赡养问题的困扰?深入思考的结果是,中国正处在 个变革的时代。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传统大家庭 模式的改变。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已经变成了 千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做儿女的却于奔波忙碌中鲜有顾及。 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不是 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 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是我的思考和我的节目创作的动机。 在确立了选题之后,我开始了“大剂量”的采访。从去年春节过后到7月份的那段时间 里,我先后到河南、上海、成都、西藏等地出差,不管采访的任务是什么,我都顺便问一些 和精神赡养有关的问题。从老年人到年轻人、从专家到老年工作者,共采访了六十多个人物 整理出的音响素材近两万字。广泛撒网,企望能捞到大鱼。我捞到的一条大鱼是以鸟为伴的 老人——高大爷。当初,一心想找一个生活孤单又能带有特别音响的老人。找过弹钢琴的老 人,也找过养狗的老人。有一天,我父亲晨练回来跟我说,他认识了一位养鸟的老头,特爱 聊天。我不由得眼睛一亮,养鸟该算是有中国特色吧!在父亲的引见下,我结识了高大爷。 我前后四次到高大爷家,跟他聊夭,看他给鸟喂食、洗澡,跟鸟说话。聊得熟了,高大爷告 诉我:“我想孙子,特别想。现在,把鸟当孙子养了。”听到高大爷的这番话,我一方面高 兴高大爷说了心里话,让我录到了那么真实难得的音响;另一方面,心里又有着说不出的感 伤,鸟儿欢叫声后高大爷的孤单寂寥,我真切地体会到了。 在寻找年轻的采访对象时,我选择了家在外地、只身在京求学的大学生。采访前没有太 多的设想,但采访的结果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位大学生告诉我,他不想父母,也没工夫想
陶知县又喊:“杨刘氏生下杨甫明时过秤,是五斤一两。现在用刀在杨甫明身上割下五 斤一两肉还给母亲,因为子女都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杨甫明这块肉五斤一两,多一两 不要,少一两不行。” 那个当差正要拖杨甫明去捆绑。杨甫明跪着呼天喊地:“老爷饶命,老爷饶命。”陶知 县说:“你求饶,那好,减轻一点吧!不肯赡养父母的都是不要脸的人,将杨甫明的脸上两 块肉割下来!”杨甫明连连叩头:“老爷,小人愿意赡养母亲,愿意赡养母亲,请老爷不要 割肉。” 陶知县说:“你不是说,养育之恩已经报尽了吗?” 杨甫明说:“现在我知道了,养育之恩已经报了,但是生育之恩永远报不尽。” 陶知县说:“那好,知罪改过就好,百事孝为先,如有忤逆不孝,我一定判你割肉之罪, 快把母亲领回去,养老送终。” 杨甫明扶着母亲,回家去了。自此,再也不敢不敬高堂,而陶知县爱民、公正、机智的 品性也在当地广为流传。 资料选编 资料一 于“有我之境”梳理思想 温秋阳 《白发的期盼》应该算是有感而发之作。作为老年节目的编辑,我在接触、采访众多老 人的过程中,似乎体会到了当今老年人的切肤之痛——精神赡养的匮乏。当一位白发苍苍的 老人告诉我,她收到千里之外的儿子寄来的明信片能高兴好几天时,我做女儿的心被一下刺 痛了。我知道,老年人不敢要求太多,他们最怕成为儿女的累赘。“孩子们忙”成了他们为 儿女不能探望、很少写信、几个星期不打电话开脱的最好理由。但老年人内心最想得到的是 什么呢?为儿女者能否知晓老人的心思?这是我对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最初始、最粗浅的 感受。 为什么当今的中国老人会遭遇精神赡养问题的困扰?深入思考的结果是,中国正处在一 个变革的时代。近 20 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传统大家庭 模式的改变。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已经变成了 千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做儿女的却于奔波忙碌中鲜有顾及。 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不是 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 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是我的思考和我的节目创作的动机。 在确立了选题之后,我开始了“大剂量”的采访。从去年春节过后到 7 月份的那段时间 里,我先后到河南、上海、成都、西藏等地出差,不管采访的任务是什么,我都顺便问一些 和精神赡养有关的问题。从老年人到年轻人、从专家到老年工作者,共采访了六十多个人物, 整理出的音响素材近两万字。广泛撒网,企望能捞到大鱼。我捞到的一条大鱼是以鸟为伴的 老人——高大爷。当初,一心想找一个生活孤单又能带有特别音响的老人。找过弹钢琴的老 人,也找过养狗的老人。有一天,我父亲晨练回来跟我说,他认识了一位养鸟的老头,特爱 聊天。我不由得眼睛一亮,养鸟该算是有中国特色吧!在父亲的引见下,我结识了高大爷。 我前后四次到高大爷家,跟他聊天,看他给鸟喂食、洗澡,跟鸟说话。聊得熟了,高大爷告 诉我:“我想孙子,特别想。现在,把鸟当孙子养了。”听到高大爷的这番话,我一方面高 兴高大爷说了心里话,让我录到了那么真实难得的音响;另一方面,心里又有着说不出的感 伤,鸟儿欢叫声后高大爷的孤单寂寥,我真切地体会到了。 在寻找年轻的采访对象时,我选择了家在外地、只身在京求学的大学生。采访前没有太 多的设想,但采访的结果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位大学生告诉我,他不想父母,也没工夫想
他22岁,虽然经济上还没独立,但人格上已经很独立了。听着他侃侃而谈,我心里暗骂 “这个浑小子,你父母要是知道你的想法,还不知多难过呢。”但这是真实的声音,它代表 了一部分年轻人 采写《白发的期盼》的过程,是我有意识体察老中青三代人对亲情的理解及其需求程度 的过程,也是我不自觉地投入情感、与采访对象感同身受的过程。在一次次和采访对象的交 流中,面对老年人的渴望、等待、怅然,面对中青年人的无奈、遗憾和淡然,一种有话要说 的冲动,使我不得不跳将出来,以第一人称“我”来串联此篇。 王国维先生把诗词创作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是典型 的“有我之境”。套用过来,当我试问“白发期盼盼何为”时,便已然进入了“有我之境”。 在这样一个每个人都能遇到、每毎个人都有感受的关于“亲情”的话题前,我的身份是双重的, 既是记者又是一个年轻人,或者说首先是一个在生活中感受亲情的人然后才是一个记者。因 而,在这个节目里进入“有我之境”可谓是顺理成章,因为这样的表情达意最顺畅。此番“有 我之境”有我的采访、我的议论、我的情感、我的思考 于“有我之境”中采访,意在达成与采访对象的真诚交流:于“有我之境”中梳理思 以期有层次地一步步接近事物的本质;于“有我之境”中连缀节目,试图让听众能与我同步 感知到白发之期盼。“有我之境”的《白发的期盼》是篇感性文章,但我希望其中蕴涵的一 些理性思考能在平实、自然、娓娓道来中给人以回味。 感谢我的搭档王惠敏在复制合成时同样地投入到“有我之境”中,在音响的衔接、音乐 的推拉中费尽思量,使《白发的期盼》获得了“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的评价。冋时,也 感谢同事给予我的帮助 现在,静下心来回想《白发的期盼》采写的过程,感到有很多的遺憾。如果重新来过, 我会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更求精,在音响的处理上更有设计,尤其在含蓄的讲述中,还缺少 “绵里藏针”的味道,需要很好的锤炼。最为重要的是,新闻分析作品,除“有我”之外还 需“无我”,“无我”才能更理性地分析,更深广地挖掘,从而提升作品的层次与内涵。回 头思量,《期盼》的成功在于“有我”,缺憾也因为“有我”过多而“无我”不足。这是今 后我应当吸取的。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 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将是我在今后的新闻写作中努力 靠拢的目标。 资料 用声音解读人生 《白发的期盼》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的启示 《白发的期盼》(以下简称《期盼》)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 送新闻分析节日参评,这说明了新一代广播人的努力和潜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央台节 精品化的程度。当然,获奖不是目的,《期盼》节目也不是十全十美,重要的是可以从亚 广联评委的评价和反馈中,总结现代广播的理念变革和节目精品化思路,也能从中得到某些 启示和思考。 、从时代高度深化人文内涵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社会经济的转型,矛盾错綜复杂,价值取向多元 正如歌中所唱:“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当代受众不仅要求新闻媒介及时提供最 新、最快、最活的新闻事实,还要求新闻媒介提供对复杂事物的分析和解释。新闻分析属深 度报道范畴,它要求将报道拓展至更为深入的信息层次,即将新闻事实的“为什么”“意 义”“发展趋势”等新闻要素放在重要位置,力求实现解惑释疑的传播效果。新闻分析对记 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一位国外资深记者说:“只有那些在社会科学方面目光
他 22 岁,虽然经济上还没独立,但人格上已经很独立了。听着他侃侃而谈,我心里暗骂: “这个浑小子,你父母要是知道你的想法,还不知多难过呢。”但这是真实的声音,它代表 了一部分年轻人。 采写《白发的期盼》的过程,是我有意识体察老中青三代人对亲情的理解及其需求程度 的过程,也是我不自觉地投入情感、与采访对象感同身受的过程。在一次次和采访对象的交 流中,面对老年人的渴望、等待、怅然,面对中青年人的无奈、遗憾和淡然,一种有话要说 的冲动,使我不得不跳将出来,以第一人称“我”来串联此篇。 王国维先生把诗词创作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是典型 的“有我之境”。套用过来,当我试问“白发期盼盼何为”时,便已然进入了“有我之境”。 在这样一个每个人都能遇到、每个人都有感受的关于“亲情”的话题前,我的身份是双重的, 既是记者又是一个年轻人,或者说首先是一个在生活中感受亲情的人然后才是一个记者。因 而,在这个节目里进入“有我之境”可谓是顺理成章,因为这样的表情达意最顺畅。此番“有 我之境”有我的采访、我的议论、我的情感、我的思考。 于“有我之境”中采访,意在达成与采访对象的真诚交流;于“有我之境”中梳理思想, 以期有层次地一步步接近事物的本质;于“有我之境”中连缀节目,试图让听众能与我同步 感知到白发之期盼。“有我之境”的《白发的期盼》是篇感性文章,但我希望其中蕴涵的一 些理性思考能在平实、自然、娓娓道来中给人以回味。 感谢我的搭档王惠敏在复制合成时同样地投入到“有我之境”中,在音响的衔接、音乐 的推拉中费尽思量,使《白发的期盼》获得了“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的评价。同时,也 感谢同事给予我的帮助。 现在,静下心来回想《白发的期盼》采写的过程,感到有很多的遗憾。如果重新来过, 我会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更求精,在音响的处理上更有设计,尤其在含蓄的讲述中,还缺少 “绵里藏针”的味道,需要很好的锤炼。最为重要的是,新闻分析作品,除“有我”之外还 需“无我”,“无我”才能更理性地分析,更深广地挖掘,从而提升作品的层次与内涵。回 头思量,《期盼》的成功在于“有我”,缺憾也因为“有我”过多而“无我”不足。这是今 后我应当吸取的。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 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将是我在今后的新闻写作中努力 靠拢的目标。 资料二 用声音解读人生 ——《白发的期盼》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的启示 《白发的期盼》(以下简称《期盼》)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 送新闻分析节目参评,这说明了新一代广播人的努力和潜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央台节 目精品化的程度。当然,获奖不是目的,《期盼》节目也不是十全十美,重要的是可以从亚 广联评委的评价和反馈中,总结现代广播的理念变革和节目精品化思路,也能从中得到某些 启示和思考。 一、从时代高度深化人文内涵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社会经济的转型,矛盾错综复杂,价值取向多元。 正如歌中所唱:“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当代受众不仅要求新闻媒介及时提供最 新、最快、最活的新闻事实,还要求新闻媒介提供对复杂事物的分析和解释。新闻分析属深 度报道范畴,它要求将报道拓展至更为深入的信息层次,即将新闻事实的“为什么”“意 义”“发展趋势”等新闻要素放在重要位置,力求实现解惑释疑的传播效果。新闻分析对记 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一位国外资深记者说:“只有那些在社会科学方面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