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测定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定 出12种,包括B1、B2、Gl、G2、Ml、M2、Pl、Q、H1、GM、B2。 和毒醇。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 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 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M1是黄曲 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 要分子型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M1和M2主要存在 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在紫外线下,黄曲霉 毒素B1、B2发蓝色荧光,黄曲霉毒素G1、G2发绿色荧光。黄曲霉 毒素的相对分子量为312~346。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甲醇、丙 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石油醚、己烷和乙醚中。一般在 中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 在pH9—10的强酸溶液中分解迅速。其纯品为无色结晶,耐 高温,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 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
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测定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定 出12种,包括B1、B2、Gl、G2、Ml、M2、Pl、Q、H1、GM、B2。 和毒醇。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 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 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M1是黄曲 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 要分子型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M1和M2主要存在 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在紫外线下,黄曲霉 毒素B1、B2发蓝色荧光,黄曲霉毒素G1、G2发绿色荧光。黄曲霉 毒素的相对分子量为312~346。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甲醇、丙 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石油醚、己烷和乙醚中。一般在 中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 在pH9—10的强酸溶液中分解迅速。其纯品为无色结晶,耐 高温,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 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
3.1.薄层层析法 薄层层析是在黄曲霉毒素研究方面应用最广的分离技术。自1990 年,它被列为AOAC(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gricultural chemists)标准 方法,该方法同时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黄曲霉毒素的功能。 3.1.1 原理 本法是利用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有机溶剂提取、净化、浓 缩、薄层分离后,在波长365nm紫外光下产生蓝紫色荧光,根据其 在薄层上显示荧光的最低检出量来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薄层色谱法黄曲霉毒素Bt的最低检出量为0.000 4ug,最低检出 浓度为5ug/Kg。
3.1.薄层层析法 薄层层析是在黄曲霉毒素研究方面应用最广的分离技术。自1990 年,它被列为AOAC(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gricultural chemists)标准 方法,该方法同时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黄曲霉毒素的功能。 3.1.1 原理 本法是利用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有机溶剂提取、净化、浓 缩、薄层分离后,在波长365nm紫外光下产生蓝紫色荧光,根据其 在薄层上显示荧光的最低检出量来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薄层色谱法黄曲霉毒素Bt的最低检出量为0.000 4ug,最低检出 浓度为5ug/Kg。
3.1.2 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小型粉碎机、样筛、电动振荡器、玻璃浓缩器、玻璃板 5cm×20cm、薄层板涂布器、展开槽(25cm×6cm×4cm)、紫外光灯 100一125w、波长365nm滤光片、微量注射器(2)试剂 ①三氯甲烷、正己烷(沸程30~60℃)或石油醚(沸程60~90℃)、甲 醇、苯、乙腈、无水乙醚或乙醚经无水硫酸钠脱水、丙酮。以上试 剂在试验前需先进行空白试验,如不干扰测定即可使用,否则需逐 一进行重蒸。 ②硅胶G(薄层色谱用)、三氟乙酸、无水硫酸钠、氯化钠、苯一乙 腈(98+2)混合液、甲醇水溶液(55+45)。 ③黄曲霉毒素B1标准液:准确称取1~1.2mg AFTB1标准品,先 加入2mL乙腈溶解后,再用苯稀释至100mL,避光、于冰箱4℃保存。 此标准液浓度约为10ug/mL。先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再 用苯一乙腈混合液调整其浓度为准确10.0ug/mL。在350nm, AFTB在苯一乙腈(98+2)混合液中的摩尔消光系数为19 800
3.1.2 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小型粉碎机、样筛、电动振荡器、玻璃浓缩器、玻璃板 5cm×20cm、薄层板涂布器、展开槽(25cm×6cm×4cm)、紫外光灯 100一125w、波长365nm滤光片、微量注射器(2)试剂 ①三氯甲烷、正己烷(沸程30~60℃)或石油醚(沸程60~90℃)、甲 醇、苯、乙腈、无水乙醚或乙醚经无水硫酸钠脱水、丙酮。以上试 剂在试验前需先进行空白试验,如不干扰测定即可使用,否则需逐 一进行重蒸。 ②硅胶G(薄层色谱用)、三氟乙酸、无水硫酸钠、氯化钠、苯一乙 腈(98+2)混合液、甲醇水溶液(55+45)。 ③黄曲霉毒素B1标准液:准确称取1~1.2mg AFTB1标准品,先 加入2mL乙腈溶解后,再用苯稀释至100mL,避光、于冰箱4℃保存。 此标准液浓度约为10ug/mL。先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再 用苯一乙腈混合液调整其浓度为准确10.0ug/mL。在350nm, AFTB在苯一乙腈(98+2)混合液中的摩尔消光系数为19 800
④黄曲霉毒素B:标准使用液: I液(1.0ug/mL):取1mL AFTB标准液(10.0ug/mL)于10mL容 量瓶中,用苯一乙腈混合液稀释、定容。 Ⅱ液(0.2ug/mL):取I液1mL,按上法定容5mL。 Ⅲ液(0.04ug/mL):取液Ⅱ1mI。,按上法定容5mI。 ⑤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用):取100g漂白粉,加入500mL水,搅 拌均匀。另将80g工业用碳酸钠(Na2CO3·H2O)溶于500mL温水中。 将两液合并、搅拌、澄清、过滤。此液含次氯酸25g/L。污染 的玻璃器皿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可达到去毒的效果
④黄曲霉毒素B:标准使用液: I液(1.0ug/mL):取1mL AFTB标准液(10.0ug/mL)于10mL容 量瓶中,用苯一乙腈混合液稀释、定容。 Ⅱ液(0.2ug/mL):取I液1mL,按上法定容5mL。 Ⅲ液(0.04ug/mL):取液Ⅱ1mI。,按上法定容5mI。 ⑤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用):取100g漂白粉,加入500mL水,搅 拌均匀。另将80g工业用碳酸钠(Na2CO3·H2O)溶于500mL温水中。 将两液合并、搅拌、澄清、过滤。此液含次氯酸25g/L。污染 的玻璃器皿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可达到去毒的效果
3.1.3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 样品从大样经粗碎及连续多次用四分法缩减至0.5~lkg后全部粉碎。 粮食样品全部通过20目筛,花生样品全部通过10目筛、混匀。 (2)提取 称取20.00g经粉碎样品,置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30mL正己烷或石 油醚和100mL甲醇水清液,瓶塞上涂一层水、盖严防漏。振荡30min,静置片 刻,以叠成折叠式的快速定性滤纸过滤于分液漏斗中,待下层甲醇水溶液分 清后,放出甲醇水溶液于另一具塞锥形瓶内。取20.00mL甲醇水溶液(相当于 4.0g样品)置于另一125mL分液漏斗中,加20mL三氯甲烷,振摇2min、静置分 层,如出现乳化现象,可滴加甲醇促使分层。放出三氯甲烷层,经盛有约 10g预先用三氯甲烷湿润的无水硫酸钠的定量慢速滤纸,过滤于50mL蒸发皿 中,再加5mL三氯甲烷于分液漏斗中,重复振摇提取,三氯甲烷层一并滤于 蒸发皿中,最后用少量三氯甲烷洗过滤器,洗液并于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 在通风柜,于65℃水浴上通风挥干,然后于冰盒上冷却2~3min后,准确加 入1mL苯一乙腈混合液。用带橡皮头的滴管的管尖将残渣充分混合,若有苯 的结晶析出,将蒸发皿从冰盒上取出,继续溶解、混合,晶体即消失,再用 此滴管吸取上清液转移于2mL的具塞试管中
3.1.3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 样品从大样经粗碎及连续多次用四分法缩减至0.5~lkg后全部粉碎。 粮食样品全部通过20目筛,花生样品全部通过10目筛、混匀。 (2)提取 称取20.00g经粉碎样品,置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30mL正己烷或石 油醚和100mL甲醇水清液,瓶塞上涂一层水、盖严防漏。振荡30min,静置片 刻,以叠成折叠式的快速定性滤纸过滤于分液漏斗中,待下层甲醇水溶液分 清后,放出甲醇水溶液于另一具塞锥形瓶内。取20.00mL甲醇水溶液(相当于 4.0g样品)置于另一125mL分液漏斗中,加20mL三氯甲烷,振摇2min、静置分 层,如出现乳化现象,可滴加甲醇促使分层。放出三氯甲烷层,经盛有约 10g预先用三氯甲烷湿润的无水硫酸钠的定量慢速滤纸,过滤于50mL蒸发皿 中,再加5mL三氯甲烷于分液漏斗中,重复振摇提取,三氯甲烷层一并滤于 蒸发皿中,最后用少量三氯甲烷洗过滤器,洗液并于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 在通风柜,于65℃水浴上通风挥干,然后于冰盒上冷却2~3min后,准确加 入1mL苯一乙腈混合液。用带橡皮头的滴管的管尖将残渣充分混合,若有苯 的结晶析出,将蒸发皿从冰盒上取出,继续溶解、混合,晶体即消失,再用 此滴管吸取上清液转移于2mL的具塞试管中
(3)测定 ①单向展开法 a.薄板制备:称取3g硅胶G,加2~3倍量的水,研磨1~2min呈糊状后,倒人 涂布器推成5cm×20cm,厚度约0.25mm的薄层板3块。在空气中干燥15min,在 100℃活化2h,取出,放干燥器中保存。一般可保存2~3d,若放置时间较长,可 再活化后使用。 b.点样:将薄板边缘附着的吸附剂刮净,在距薄层板下端3cm的基线上用微量 注射器或血红素吸管滴加样液。一块板可滴加4个点,点距边缘和点间距为lcm, 点直径约3mm,在同一板上滴加点的大小应一致,滴加时可用吹风机用冷风边吸 边加。滴加样式如下: 第一点:10μL AFTB,标准使用液(0.04μg/mL)。 第二点:20μL样液。第三点:20μL样液+10μL 0.04μg/mL AFTBl标准使用液。 第四点:20μL样液+10μL 0.02tLg,/m L AFTB。标准使用液。 ②展开与观察 在展开槽内加10mL无水乙醚,预展12cm,取出挥干。再于另一 展开槽内加10mL丙酮一三氯甲烷(8+92),展开10~12cm,取出,在紫外光下观 察结果,方法如下:
(3)测定 ①单向展开法 a.薄板制备:称取3g硅胶G,加2~3倍量的水,研磨1~2min呈糊状后,倒人 涂布器推成5cm×20cm,厚度约0.25mm的薄层板3块。在空气中干燥15min,在 100℃活化2h,取出,放干燥器中保存。一般可保存2~3d,若放置时间较长,可 再活化后使用。 b.点样:将薄板边缘附着的吸附剂刮净,在距薄层板下端3cm的基线上用微量 注射器或血红素吸管滴加样液。一块板可滴加4个点,点距边缘和点间距为lcm, 点直径约3mm,在同一板上滴加点的大小应一致,滴加时可用吹风机用冷风边吸 边加。滴加样式如下: 第一点:10μL AFTB,标准使用液(0.04μg/mL)。 第二点:20μL样液。第三点:20μL样液+10μL 0.04μg/mL AFTBl标准使用液。 第四点:20μL样液+10μL 0.02tLg,/m L AFTB。标准使用液。 ②展开与观察 在展开槽内加10mL无水乙醚,预展12cm,取出挥干。再于另一 展开槽内加10mL丙酮一三氯甲烷(8+92),展开10~12cm,取出,在紫外光下观 察结果,方法如下:
a.由于样液上加滴了AFTB1标准,可使AFTB1标准点与样液中AFTB1荧光点 重叠。若样液为阴性,薄板上第三点AFTB1为0.000 4μg,可用作检查样液中 AFTB1最低检出量是否正常出现;若样液为阳性;则起定性作用。薄层板上第四 点AFTB1标准为0.002ug.主要起定位作用。 b.若第二点与AFTB1标准点的相应位置上无蓝色荧光点,则表示样品中AFTBl 含量<5ug/kg;若在相应位置上有蓝色荧光点,则须进行确证试验。 ③确证试验 为确认薄层样上样液荧光系由黄曲霉毒素B1产生的,加滴三氟乙 酸,产生AFTB1的衍生物,展开后此衍生物的比移值在0.1左右。于薄层板左边依 次滴加两个点。 第一点:10uL 0.04ug/mL AFTBl标准使用液。第二点:20/μL样液于以上 两点各加一小滴三氟乙酸盖于其上,反应5min后,用吹风机吹热风2min(板上温 度不高于40℃),再于薄层板上滴加以下两点。 第三点:10uL 0.04ug/mL AFTBl标准使用液。第四点:20μL样液
a.由于样液上加滴了AFTB1标准,可使AFTB1标准点与样液中AFTB1荧光点 重叠。若样液为阴性,薄板上第三点AFTB1为0.000 4μg,可用作检查样液中 AFTB1最低检出量是否正常出现;若样液为阳性;则起定性作用。薄层板上第四 点AFTB1标准为0.002ug.主要起定位作用。 b.若第二点与AFTB1标准点的相应位置上无蓝色荧光点,则表示样品中AFTBl 含量<5ug/kg;若在相应位置上有蓝色荧光点,则须进行确证试验。 ③确证试验 为确认薄层样上样液荧光系由黄曲霉毒素B1产生的,加滴三氟乙 酸,产生AFTB1的衍生物,展开后此衍生物的比移值在0.1左右。于薄层板左边依 次滴加两个点。 第一点:10uL 0.04ug/mL AFTBl标准使用液。第二点:20/μL样液于以上 两点各加一小滴三氟乙酸盖于其上,反应5min后,用吹风机吹热风2min(板上温 度不高于40℃),再于薄层板上滴加以下两点。 第三点:10uL 0.04ug/mL AFTBl标准使用液。第四点:20μL样液
按上法展开并观察,样液是否产生与AFTB1标准点相同的衍 生物。未加三氟乙酸的三、四两点,可依次作为标准与标准的衍 生物空白对照。 ④稀释定量:样液中的AFTB1荧光点的荧光强度,如与AFTB1。 标准点最低检出量(0.00 04μg)的荧光强度一致,则样品中AFTB1 含量为即为5~g/kg. 若样液中荧光强度比最低检出量强,则根据其强度估计,减少 滴加微升数,或将样液稀释后再滴加不同微升数,直至样液的荧 光强度与最低检出量的荧光强度一致为止。滴加式样如下: 第一点:l0uL AFTB1,标准使用液(0.04ug/mL)。 第二点:根据情况滴加10uL样液。 第三点:根据情况滴加15uL样液。 第四点:根据情况滴加20uL样液
按上法展开并观察,样液是否产生与AFTB1标准点相同的衍 生物。未加三氟乙酸的三、四两点,可依次作为标准与标准的衍 生物空白对照。 ④稀释定量:样液中的AFTB1荧光点的荧光强度,如与AFTB1。 标准点最低检出量(0.00 04μg)的荧光强度一致,则样品中AFTB1 含量为即为5~g/kg. 若样液中荧光强度比最低检出量强,则根据其强度估计,减少 滴加微升数,或将样液稀释后再滴加不同微升数,直至样液的荧 光强度与最低检出量的荧光强度一致为止。滴加式样如下: 第一点:l0uL AFTB1,标准使用液(0.04ug/mL)。 第二点:根据情况滴加10uL样液。 第三点:根据情况滴加15uL样液。 第四点:根据情况滴加20uL样液
4)结果计算 X = 式中:X 一 样品中AFTBl的含量,ug/kg; V1一加入苯一乙腈混合液的体积,mL; V2—出现最低荧光时滴加样液的体积,mL; D一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m1—加入苯一乙腈混合液溶解时相当样品的质量,g; 0.0004—AFTBl的最低检出限量,ug
4)结果计算 X = 式中:X 一 样品中AFTBl的含量,ug/kg; V1一加入苯一乙腈混合液的体积,mL; V2—出现最低荧光时滴加样液的体积,mL; D一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m1—加入苯一乙腈混合液溶解时相当样品的质量,g; 0.0004—AFTBl的最低检出限量,ug
3.2.双向展开法 3.2.1 原理 如用单向展开法后,薄层色谱由于杂质干扰掩盖了AFTB1的荧 光强度,需采用双向展开法。薄层板先用无水乙醚做横向展开, 将干扰的杂质展至样液点的一边,而AFTB1不动,然后再用丙酮 一三氯甲烷(8+92)做纵向展开,样品在相应处的杂质底色大量减 少,因而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 3.2.2操作步骤 (1)点样:取薄层板三块,在距下端3cm基线上,在距左边缘 0.8~1cm第二篇食品理化检测技术处,各滴加10uL AFTB1 (0.04ug/mL)标准液,在距左边缘2.8~3cm处,各滴加 20uL样液。然后在第二块板的样液点上滴加l0uL AFTBl (0.04ug /mL)标准液,在第三块板的样液点上滴加10uL AFTB1 (0.02ug /mL)标准液
3.2.双向展开法 3.2.1 原理 如用单向展开法后,薄层色谱由于杂质干扰掩盖了AFTB1的荧 光强度,需采用双向展开法。薄层板先用无水乙醚做横向展开, 将干扰的杂质展至样液点的一边,而AFTB1不动,然后再用丙酮 一三氯甲烷(8+92)做纵向展开,样品在相应处的杂质底色大量减 少,因而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 3.2.2操作步骤 (1)点样:取薄层板三块,在距下端3cm基线上,在距左边缘 0.8~1cm第二篇食品理化检测技术处,各滴加10uL AFTB1 (0.04ug/mL)标准液,在距左边缘2.8~3cm处,各滴加 20uL样液。然后在第二块板的样液点上滴加l0uL AFTBl (0.04ug /mL)标准液,在第三块板的样液点上滴加10uL AFTB1 (0.02ug /mL)标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