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力学》第四章 杆件的内力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36,文件大小:1.23MB,团购合买
第一节杆件的内力及其求法 第二节梁的内力图及其绘制 第三节弯矩、剪力、荷载集度间的关系 第四节叠加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五节其它杆件的内力计算方法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四章杆件的内力分析 第一杆件的内力及其求法 第二节梁的内力图及其绘制 第三节弯矩、剪力、荷载集度 间的关系 第四节叠加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五节其它杆件的内力计算方法 小结 平平 返回

杆件的内力及其求法 梁的内力图及其绘制 弯矩、剪力、荷载集度 间的关系 叠加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其它杆件的内力计算方法 小结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返回

第一节杆件的内力及其求法 、杆件的外力与变形特点 1弯曲—梁(横向力作用) 受力特点:垂直杆轴方向作用外力,纵向对称平面 或杆轴平面内作用外力偶; 变形特点:杆轴由直变弯。 平面弯曲一荷载与反力均作用 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梁轴线也 在该平面内弯成一条曲线。 单跨静定梁的基本形式 A简支梁乃外伸梁易 悬臂梁 返回 小结

第一节 杆件的内力及其求法 一、杆件的外力与变形特点 平面弯曲—荷载与反力均作用 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梁轴线也 在该平面内弯成一条曲线。 1.弯曲—梁(横向力作用) 受力特点:垂直杆轴方向作用外力, 或杆轴平面内作用外力偶; 变形特点:杆轴由直变弯。 单跨静定梁的基本形式: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2、轴向拉伸与压缩一杆(纵向力作用)P 受力特点:外力与杆轴线方向重合; 变形特点:杆轴沿外力方向伸长或缩短一 3、扭转一轴(外力偶作用) 受力特点:外力偶作用在垂直杆轴平面内: 变形特点:截面绕杆轴相对旋转 4、组合变形一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 双向平面弯曲P 偏心压缩 弯扭组合P 返回 小结

2、轴向拉伸与压缩— 杆(纵向力作用) 受力特点:外力与杆轴线方向重合; 变形特点:杆轴沿外力方向伸长或缩短。 3、扭转—轴(外力偶作用) 受力特点:外力偶作用在垂直杆轴平面内; 变形特点:截面绕杆轴相对旋转。 4、组合变形—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内力一外力引起的受力构件内相邻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 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有:轴力,剪力,弯矩,扭矩等。 剪力和弯矩的概念 N 图示简支梁在荷载及支座反 B N 力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求距支座A为x的横截面m-m 上的内力。用截面法求内力。 A 步骤:1)截开 2)代替 R Q 剪力Q—限制梁段上下移动的内力; 弯矩M限制梁段转动的内力偶 单位:剪力QKN,N;弯矩MKNm,Nm 3)平衡∑=0R1-9=0g=R ∑ M=0 M-Rx= M=Rx 若取右半段梁为研究对象可得:=9M=M 返回 小结

二、梁的内力及其求法 1、剪力和弯矩的概念 图示简支梁在荷载及支座反 力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求距支座A为x的横截面m-m. 上的内力。用截面法求内力。 步骤:1)截开 2)代替 内力—外力引起的受力构件内相邻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 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有:轴力,剪力,弯矩,扭矩等。 剪力Q——限制梁段上下移动的内力; 弯矩M——限制梁段转动的内力偶。 单位:剪力Q KN, N;弯矩M KN.m , N.m 3)平衡 Y = 0 RA −Q = 0 Q = RA Mo = 0 M − R x = 0 o A M R x o = A 若取右半段梁为研究对象,可得: Q' = Q Mo = Mo '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2、剪力和弯矩的符号规定 外力 1)剪力Q:截面上的剪力Q使外力 所取脱离体产生顺时针转动趋势6 时(或者左上右下)为正,反之 Q 为负。 外力 a 2)弯矩M:截面上的弯矩M使 所取脱离体产生下边凸出的变形外力矩 外力短 时(或者左顺右逆)为正,反之 为负。 M 为避免符号出错,要求: M 未知内力均按符号规定的正向 假设。 返回 小结

1)剪力Q:截面上的剪力Q使 所取脱离体产生顺时针转动趋势 时(或者左上右下)为正,反之 为负。 2)弯矩M:截面上的弯矩M使 所取脱离体产生下边凸出的变形 时(或者左顺右逆)为正,反之 为负。 为避免符号出错,要求: 未知内力均按符号规定的正向 假设。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2、剪力和弯矩的符号规定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例3-1:悬臂梁如图所示。求1-1截面和2-2截 (a) 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2 解:1)求1-1截面上的内力 ∑Y P--ql-2=0 ∑M=0Px×+()×+M1=0 /2 8 求得的Q1、M1均为负值,说明内力实际方 )TII@ 向与假设方向相反。矩心O是1-1截面的形心 2)求2-2截面上的内力 ∑F P-gl-O,=0 ∑ Pxl+(q1)×+M2=0M2=-P-1q2 求得的Q2、M2均为负值说明内力实际方向与假设 方向相反。矩心O1是2-2截面的形心 返回 小结

例3-1:悬臂梁如图所示。求1-1截面和2-2截 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解:1)求1-1截面上的内力 Y = 0 Q P ql 2 1 1 = − − M0 = 0 2 1 8 1 2 1 M = − Pl − ql 0 2 1 − P − ql −Q1 = 0 4 ) 2 1 ( 2  +  + M1 = l ql l P 求得的 Q1 、M1 均为负值,说明内力实际方 向与假设方向相反。矩心O 是1-1截面的形心。 2)求2-2截面上的内力 Y = 0 Q = −P−ql 2 0 M0 = 2 2 2 1 M = −Pl − ql −P−ql −Q2 = 0 0 2 ( )  +  + M2 = l P l ql 求得的 Q2 、M2 均为负值,说明内力实际方向与假设 方向相反。矩心O1是2-2截面的形心。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例3-2外伸梁如图,试求1-1,2-2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解:1、求支座反力:由整体平衡 P=3kN B=-Z0kN ∑MB=0Px8+P×3-14×6=014=14N ∑M4=0,R×2-B2×3+Y×6=0=9N 221 m 校核:∑V=1+12-R-B1=149-3-20=0反力无误。 P=3kN 2、求1-1截面上的内力:取左半段研究 ∑Y=0,V4-B-Q=09=Y4-P=14-3=1N ∑M=0,P×3-V4×1+M=0矩心0-1-1截面形心 M1=Y4×1-B×3=5kN·m P=JkN B=Z0kN 3、求2-2截面上的内力:取右半段研究 Y=0,O,+Y=0Q2=-Y=-9kN ∑M=0.1×15-M12=0矩心0-2截面形心L仁 M2=1.5X=13.5kN·n 若取左半段梁研究,则 ∑Y=0V4-P-B2-Q2=092=Y-P-B2=4-3-20=-9kN ∑ M,=0,Y×4.5-B×6.5-P×1.5-M,=0 M=Y×4.5-×6.5-P×1.5=135kN·m 返回 小结

例3-2 外伸梁如图,试求1-1,2-2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解:1、求支座反力:由整体平衡 MB = 0,P1 8+ P2 3−YA 6 = 0 YA =14kN MA = 0,P1 2− P2 3+YB 6 = 0 YB = 9kN 校核: Y =YA +YB − P1 − P2 =14+9−3−20 = 0 反力无误。 2、求1-1截面上的内力:取左半段研究 Y = 0,YA − P1 −Q1 = 0 Q1 =YA −P1 =14−3 =11kN Mo = 0,P1 3−YA 1+ M1 = 0 矩心o—1-1截面形心 3、求2-2截面上的内力:取右半段研究 Y = 0,Q2 +YB = 0 Q2 = −YB = −9kN Mo' = 0,YB 1.5− M2 = 0 M1 =YA 1− P1 3 = 5kNm M2 =1.5YB =13.5kNm 若取左半段梁研究,则 Y = 0,YA − P1 − P2 −Q2 ' = 0 Q2 ' =YA −P1 −P2 =14−3−20 = −9kN Mo' = 0,YA 4.5− P1 6.5− P2 1.5− M2 ' = 0 M2 ' =YA 4.5− P1 6.5− P2 1.5 =13.5kNm 矩心o’—2-2截面形心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3、直接法求梁的内力:(由外力直接求梁横截面上的内力) (1)梁任一横截面上的剪力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一侧(左侧或 右侧)所有外力沿截面方向投影的代数和; 外力 Q=∑ Q 外力 符号规定:外力使截面产生顺时针转外力6 动趋势时(或左上右下)该截面剪力为正, Q 否则为负; 外力 (2)梁任一横截面上的弯矩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一侧(左侧或 右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外力矩 的.外矩 M=∑M(PO 符号规定:外力使梁段产生上凹下凸 M 变形时(或左顺右逆)该截面弯矩为正, 否则为负; M 计算时可按二看一定的顺序进行:一看截面一侧有几个力 二看各力使梁段产生的变形,最后确定该截面内力的数值。 返回 小结

3、直接法求梁的内力:(由外力直接求梁横截面上的内力) (1)梁任一横截面上的剪力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一侧(左侧或 右侧)所有外力沿截面方向投影的代数和; Q =PiQ 符号规定:外力使截面产生顺时针转 动趋势时(或左上右下)该截面剪力为正, 否则为负; (2)梁任一横截面上的弯矩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一侧(左侧或 右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 = ( ) M Mo PiQ 符号规定:外力使梁段产生上凹下凸 变形时(或左顺右逆)该截面弯矩为正, 否则为负; 计算时可按二看一定的顺序进行:一看截面一侧有几个力, 二看各力使梁段产生的变形,最后确定该截面内力的数值。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例3-3:简支梁如图所示。试计算1-1、2-2 3-3、4-4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解:1)求支座反力 2L ∑M4=0 pL_Px +Vn·L=0 7P } ∑ PL L +2x3+1:D=0弘=P/6 Va=7PI5 校核∑Y=V-P+V=-k-P+=0反力无误。 2)计算截面内力 1-1截面:=- i 8 bI 22截雨:2=VA26M2=x3+m≈+n29 L PL 4PL 3-3截面:93=-P LL P 2L PL 7PL 6 +-)+m= 4-4截面:Q4=-VB 6M4=×D7P、L_7PL 7P 36318 返回 小结

例3-3:简支梁如图所示。试计算1-1、2-2、 3-3、4-4 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解:1)求支座反力 MA = 0 0 3 2 2 − −  +V  L = L P pL B MB = 0 0 6 7P P 6 P  Y = −VA − P + VB = − − + = 6 1 P Q = −VA = − ( ) 6 0 2 3 =  − +  +  = P V V L L P PL A A 2)计算截面内力 1-1截面: ( ) 6 7 =  P VB 校核 反力无误。 3 18 1 L PL M = −VA  = − 2-2截面: 6 2 P Q = −VA = − 9 4 3 6 3 2 2 p L PL PL m L M = −VA  + = −  + = 3-3截面: 6 3 P Q = −VA = − 18 7 3 2 2 6 ) 3 3 ( 3 P L PL PL m L L M = −VA  + + = −  + = 4-4截面: 6 7 4 P Q = −VB = − 18 7 6 3 7 3 4 L P L PL M =VB  =  =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第二节梁的内力图及其绘制 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概念 梁各截面的内力随截面位置而变化,其函数关系式 Or-=o(x), M-M(x 称作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列内力方程即求任意截面的内力 Q(x)=-P-qx(0≤x≤1) M(xi=-px 2 (0≤x≤1) 反映剪力(弯矩)随截面位置变化卜-x 规律的曲线,称作剪力(弯矩)图 kN 剪力图和弯矩图的作法: 取平行梁轴的轴线表示截面位置,规定 正值的剪力画轴上侧,正值的弯矩画轴下侧 可先列内力方程再作其函数曲线图 kw 如悬臂梁:当x=o,g(x=P,M(x)=0 x=l, (x)=-P-gl M()=-Pl-gl//2 其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示。 返回 小结

第二节 梁的内力图及其绘制 梁各截面的内力随截面位置而变化,其函数关系式 Qx=Q(x), Mx=M(x) 称作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列内力方程即求任意截面的内力。 Q(x) = −P − qx 2 2 1 M (x) = −Px − qx 反映剪力(弯矩)随截面位置变化 规律的曲线,称作剪力(弯矩)图。 二、剪力图和弯矩图的作法: 取平行梁轴的轴线表示截面位置,规定 正值的剪力画轴上侧,正值的弯矩画轴下侧; 可先列内力方程再作其函数曲线图。 (0  x  l) (0  x  l) 如悬臂梁:当x=o, Q(x)=-P, M(x)=0; x=l, Q(x)=-P-ql, M(x)=-Pl-ql2 /2. 其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示。 2 2 1 − Pl − ql 返回 下一张 上一张 小结 一、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概念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6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