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查 语文题卷 制卷:张永进 第I卷选择题(18分) 、选择题(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诸葛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hai)然。 B.当他看到要找的是个乳臭(x)未干的小孩子,感到有失尊严 C.一日迸(bing)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小。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D.他翻腾起水底沉淀(dian)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树枝,激烈的打着回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技术员将他们分别放在各自的小笼子里,他们就会整天无精打彩,闷闷不乐。 B.假如所有的人都长着一条尾巴,人们也一定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C.邓稼先含辛茹苦地工作到1959年,把我国首颗原子弹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 D.春天,满山遍野的鲜花令人赏心悦目,但过多的芬芳也会使人头晕目眩。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在游泳或洗浴的时候,还可以比较正确地估计水温以防不测。(不测:不能测量) B.猪身人心的硏究成果堪称20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前瞻性的创举。(前瞻性:这里指超前 性。瞻:往前看或往上看。) C.他拉得很热,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不到。(望洋兴叹:比喻做事 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发出。) D.我恍然大悟似地,便飞速地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恍然大悟:形容猛然醒 悟过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清楚地看到了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 B.京京沙哑的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 C.奇怪的是莎利文老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耐心的纠正并指出我的错误 D.到了冬天,人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外罩将尾巴罩住以免不会冻坏。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还很喜欢为孩子们写故事,如儿童惊 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就是他写的 B.《小巷深处》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题“小巷深处”既是人物生活的场景,又是作者表 达对母亲的爱、追悔自己无知的感情的寄托 C.《心声》是一篇难得的反映现实校园生活的小说。他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 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京京这一学生形象 D.《犟龟》这篇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童话,意在告诉人们:不管做什么事,只有你坚信自己的判 断,并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1 2012 级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查 语 文 题 卷 制卷:张永进 第 I 卷 选择题(18 分) 一、选择题(18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诸葛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hài)然。 B.当他看到要找的是个乳臭.(xiù)未干的小孩子,感到有失尊严. C.一日迸.(bìng)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小。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D.他翻腾起水底沉淀.(diàn)的泥沙,卷起漂浮的枯树枝,激烈的打着回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技术员将他们分别放在各自的小笼子里,他们就会整天无精打彩 ....,闷闷不乐。 B.假如所有的人都长着一条尾巴,人们也一定会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 C.邓稼先含辛茹苦 ....地工作到 1959 年,把我国首颗原子弹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 D.春天,满山遍野的鲜花令人赏心悦目,但过多的芬芳也会使人头晕目眩 ....。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在游泳或洗浴的时候,还可以比较正确地估计水温以防不测..。(不测:不能测量) B.猪身人心的研究成果堪称 20 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前瞻性 ...的创举。(前瞻性:这里指超前 性。瞻:往前看或往上看。) C.他拉得很热,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 ....,始终学不到。(望洋兴叹:比喻做事 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发出。) D.我恍然大悟 ....似地,便飞速地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恍然大悟:形容猛然醒 悟过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清楚地看到了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 B.京京沙哑的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 C.奇怪的是莎利文老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耐心的纠正并指出我的错误。 D.到了冬天,人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外罩将尾巴罩住以免不会冻坏。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还很喜欢为孩子们写故事,如儿童惊 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就是他写的。 B.《小巷深处》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题“小巷深处”既是人物生活的场景,又是作者表 达对母亲的爱、追悔自己无知的感情的寄托。 C.《心声》是一篇难得的反映现实校园生活的小说。他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 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京京这一学生形象。 D.《犟龟》这篇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童话,意在告诉人们:不管做什么事,只有你坚信自己的判 断,并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6、下列句中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人们之所以贫困,之所以寿命不长,之所以行动不便,之所以……,都是因为人们没有尾 B.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 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 、古文阅读(每题2分,共6分)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 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期日中(期:约定) 太丘舍去(去:离开) B.相委而去(委:丢下,抛弃) 下车引之(引:牵引,拉 C.歆辄难之(辄:当即) 后贼追至(贼:偷东西的人) D.既已纳其自托(纳:接纳,接受)遂携拯如初(拯:救助) 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其他各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A.默而识之B.其不善者而改之C.下车引之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9.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两则短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以短小精悍著称,两文内容虽短, 但对故事的全过程都交代的很清楚。 B.《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 言谈逸事。 C.“信”是立世之本,陈太丘的友人不守信,陈太丘的儿子亦知其不可,对他很不以为然。 由此看出本文着重强调“信”之重要。 D.《乘船》这个故事在写作特点与文章主旨上都与《期行》完全相同。《乘船》告诉人们, 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第Ⅱ卷非选择题(88分) 、积累应用(共14分)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2 6、下列句中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们之所以贫困,之所以寿命不长,之所以行动不便,之所以……,都是因为人们没有尾 巴。 B.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 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 二、古文阅读(每题 2 分,共 6 分) 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 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 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 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 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期.日中(期:约定) 太丘舍去.(去:离开) B.相委.而去(委:丢下,抛弃) 下车引.之(引:牵引,拉) C.歆辄.难之(辄:当即) 后贼.追至(贼:偷东西的人) D.既已纳.其自托(纳:接纳,接受) 遂携拯.如初(拯:救助) 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其他各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 ) A.黙而识之. B.其不善者而改之. C.下车引之. D.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9.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则短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以短小精悍著称,两文内容虽短, 但对故事的全过程都交代的很清楚。 B.《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 言谈逸事。 C.“信”是立世之本,陈太丘的友人不守信,陈太丘的儿子亦知其不可,对他很不以为然。 由此看出本文着重强调“信”之重要。 D.《乘船》这个故事在写作特点与文章主旨上都与《期行》完全相同。《乘船》告诉人们, 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第 II 卷 非选择题(88 分) 三、积累应用(共 14 分)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11、诗歌赏析(4分) 醐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故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洒长精神。 (1)、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伤感低沉转为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作诗应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 的朋友,同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12、综合性学习:(2分) 某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同学就“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主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讨 论中有的同学认为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带来了美好的生活,有的同学认为现代科技给 我们带来了烦恼,带来了灾难,你作为参与者,对此你有何见解,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3.名著阅读:(4分) 班级举行“我愿与 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 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沙僧,孙悟空,猪八戒,阿廖沙,哈利·波特,我愿与 交朋友,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50字左右) 四、14.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好象日本看护妇 ,寒梅着花未。(3)何当共剪西窗烛 (4)数声风笛离亭晚 (5)会当凌绝顶 (6)《木兰诗》中运用对偶,表现木兰战争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⑦)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达作踌躇者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 (8)2008年8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北京,我们不由得想 起了孔子的一句话 ?(《论语》六则) 五、阅读 (一)(9分) 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 唱。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
3 11、诗歌赏析(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故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洒长精神。 (1)、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伤感低沉转为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作诗应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 的朋友,同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12、综合性学习:(2 分) 某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同学就“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主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讨 论中有的同学认为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带来了美好的生活,有的同学认为现代科技给 我们带来了烦恼,带来了灾难,你作为参与者,对此你有何见解,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3.名著阅读:(4 分) 班级举行“我愿与 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 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沙僧,孙悟空,猪八戒,阿廖沙,哈利·波特,我愿与 交朋友, 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50 字左右) 四、14.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 (1)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好象日本看护妇。 (2 ,寒梅着花未。(3)何当共剪西窗烛 (4)数声风笛离亭晚 (5)会当凌绝顶, (6)《木兰诗》中运用对偶,表现木兰战争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达作踌躇者满志的情怀的句子是; , 。 (8)2008 年 8 月 8 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北京,我们不由得想 起了孔子的一句话; , ?(《论语》六则) 五、阅读 (一) (9分) 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 唱。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 动
在海底,一只爬满了贝壳的、朽烂得只剩一层发锈的铁壳的沉船,它早已不耐烦海洋这无 休无止的晃动了,悄悄地问:“可以休息了吧,可以休息了吧?” 海洋记得住一切,他以和小溪流同样清亮的嗓子回答:“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他 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太阳 出来了,太阳出向着他微笑。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更 加激起了自己的热情。他不断涌跃起来,离开了他,一边舞蹈,一边飞向纯洁的蓝天 巨大的海洋唱着小的溪流的歌:“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 15.大海歌声的特点是什么?3分 16.小的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样的歌?请写出一句与本篇童话相近的格言或名言警句4分 17。选文中写沉船、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作用?2分 (二)(11分) 说是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不过实在太少,而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 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 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 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 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 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 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 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 的,除了每根竹子上有一个登记的号码以外,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 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了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 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18.“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句中用“铺”而不用“长”,为什么?3分 19.为了写竹子之多,作者还用 作比。2分 20.从这两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1.“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一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能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3分 六、作文(40分,其中书写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到了生命的温馨;那是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 那是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那是一张灿烂的脸 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请以‘难忘那张。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力求创新 (3)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ⅩX”代替
4 在海底,一只爬满了贝壳的、朽烂得只剩一层发锈的铁壳的沉船,它早已不耐烦海洋这无 休无止的晃动了,悄悄地问: “可以休息了吧,可以休息了吧?” 海洋记得住一切,他以和小溪流同样清亮的嗓子回答: “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他 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太阳 出来了,太阳出向着他微笑。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更 加激起了自己的热情。他不断涌跃起来,离开了他,一边舞蹈,一边飞向纯洁的蓝天。 巨大的海洋唱着小的溪流的歌:“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 15.大海歌声的特点是什么? 3 分 16.小的溪流的歌是一首怎样的歌?请写出一句与本篇童话 相近的格言或名言警句 4 分 17。选文中写沉船、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作用?2 分 (二)(11分) 说是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不过实在太少,而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 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 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 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 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 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 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 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 的,除了每根竹子上有一个登记的号码以外,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 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了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 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18.“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句中用“铺”而不用“长”,为什么?3 分 19.为了写竹子之多,作者还用 作比。2 分 20.从这两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 21.“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一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能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3 分 六、作文(40 分,其中书写 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到了生命的温馨;那是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 那是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那是一张灿烂的脸---------- 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请以‘‘难忘那张 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力求创新。 (3)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X X”代替
(4)字数不少于600字
5 (4)字数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