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设计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导航 知识体系构建 电路 电源:能把① 电子从正极搬运到负极的装置 恒定电场:由② 稳定分布 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电荷的③ 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 基本概念{电流 规定④ 正电荷 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电阻: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⑤阻碍 电流的性质, 电阻是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的
导航 电路 基本概念 电源:能把① 从正极搬运到负极的装置 恒定电场:由 ② 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电流 电荷的③ 形成电流 规定④ 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电阻: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⑤ 电流的性质, 电阻是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的 电子 稳定分布 定向移动 正电荷 阻碍 知识体系构建
导航 电流特点:各处电流相等,⑥ =l1=l2==n 电压特点: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串联电路 即⑦U=U1+U2+…+U, 电阻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即⑧R=R1+R2+…+Rm 两种电路 电流特点: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⑨ =I1+l2+…+ln 电压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即 并联电路 ⑩U=U1=U2=…=Um 电阻特点:总电阻①① 倒数 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即员-++…+ 1=1+1 1
导航 两种电路 串联电路 电流特点:各处电流相等,⑥ 电压特点: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即⑦ 电阻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即⑧ 并联电路 电流特点: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即⑨ 电压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即 ⑩ 电阻特点:总电阻⑪ 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即 𝟏 𝑹 = 𝟏 𝑹𝟏 + 𝟏 𝑹𝟐 + … + 𝟏 𝑹𝒏 I=I1=I2 =…=In U=U1+U2+…+Un R=R1+R2+…+Rn I=I1+I2+…+In U=U1=U2=…=Un 倒数
导航 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 电阻 L成②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③反比 定律 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④ 材料有关 公式:R= ⑤ 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实验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导航 电阻 定律 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𝑹与它的长度 𝒍成⑫ ,与它的横截面积𝑺成⑬ , 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⑭ 有关 公式:𝑹 = ⑮ 实验 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正比 反比 材料 ρ 𝒍 𝑺
导航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一电路简化的方法 1电路简化的原则。 ()无电流的支路简化时可去掉。 (2)两等势点间的电阻可省去或视作短路。 (3)理想导线可长可短。 (4)节点沿理想导线可任意移动,但不得越过电源、用电器等。 (⑤)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6)电路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导航 专题一 电路简化的方法 1.电路简化的原则。 (1)无电流的支路简化时可去掉。 (2)两等势点间的电阻可省去或视作短路。 (3)理想导线可长可短。 (4)节点沿理想导线可任意移动,但不得越过电源、用电器等。 (5)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 (6)电路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专题归纳突破
2.常用的等效方法。 (①电流分支法:①先将各节点用字母标上;②判定各支路元 件中的电流方向(若原电路无电压或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 端加上电压后判定);③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节点、 分支逐一画出;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2)等势点排列法:①将各节点用字母标出;②判定各节点电 势的高低;③对各节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将各节点 间的支路画出;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导航 2.常用的等效方法。 (1)电流分支法:①先将各节点用字母标上;②判定各支路元 件中的电流方向(若原电路无电压或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 端加上电压后判定);③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节点、 分支逐一画出;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2)等势点排列法:①将各节点用字母标出;②判定各节点电 势的高低;③对各节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到右排列,再将各节点 间的支路画出;④将画出的等效图加工整理
导航 【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R=R2=R3=32, R4R=R,=62,求M、N两点间的电阻。 M- N R1 R2 R3 R4 Rs 答案:32 解析:第一步:在原电路图上标了等势点α、b、c。(见图甲) 甲 M- b R2 R3 R4 R
导航 【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R3 =3 Ω, R4=R5=R6 =6 Ω,求M、N两点间的电阻。 答案:3 Ω 解析:第一步:在原电路图上标了等势点a、b、c。(见图甲) 甲
导 第二步:捏合等势点画草图。从高电势点M点开始,先把两 个,点捏合到一起,理顺电阻,标出电流在,点“兵分三路”,分别 经R1、R2、R3流向b,点;再捏合三个b,点,理顺电阻,标出电流在 b点“兵分三路”,分别经R4、R、R流向c点;最后捏合c点,电 流流至N点。(见图乙) R4 M a N R R3 Rs
导航 第二步:捏合等势点画草图。从高电势点M点开始,先把两 个a点捏合到一起,理顺电阻,标出电流在a点“兵分三路”,分别 经R1、R2、R3流向b点;再捏合三个b点,理顺电阻,标出电流在 b点“兵分三路”,分别经R4、R5、R6流向c点;最后捏合c点,电 流流至N点。(见图乙) 乙
导航 第三步:整理电路图如图丙所示。从等效电路图图丙可以清 楚地看出原电路各电阻的连接方式,很容易计算出M、N两点 间的电阻R=B1+2=32。 3+3 丙 M &「&E& N R3
导航 第三步:整理电路图如图丙所示。从等效电路图图丙可以清 楚地看出原电路各电阻的连接方式,很容易计算出M、N两点 间的电阻R= =3 Ω。 丙 𝑹𝟏 𝟑 + 𝑹𝟐 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