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2.通读课文,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3.比较对三峡不同景物所描写的方法有何不同 4.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体会游记和一般记叙文的区 别 5.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采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的特点,了解游记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由郦道元的《三峡》导入。 二、简介作者与三峡概况 刘大杰(1904-1977),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曾在 上海大东书局做编辑,在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圣约翰 大学等校任教。1949年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全 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参加过《辞海》《中国文 选论》的编写,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专著有《托尔斯泰研 究》《易卜生研究》《德国文学概论》《德国文学简史》和《东西文学 评论》(全三册)《魏晋文人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另有 《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儒林外史〉与讽刺文学》等论文多篇 长江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 迹称著于世,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的旅游热点。三峡是瞿 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 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 长约200公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三峡风光的? 2.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明确:本文是按时间顺序,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由宜昌到重庆逆 流而上,游览三峡:首先经过西陵峡(第一段黄猫峡;第二段灯影峡, 其间有黄陵庙;第三段崆岭峡,其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等处;第 四段是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船过秭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
《巴东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 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2. 通读课文,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3. 比较对三峡不同景物所描写的方法有何不同。 4. 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体会游记和一般记叙文的区 别。 5. 通过学习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采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的特点,了解游记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郦道元的《三峡》导入。 二、简介作者与三峡概况 刘大杰(1904~1977),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曾在 上海大东书局做编辑,在安徽大学、暨南大学、 四川大学、圣约翰 大学等校任教。1949 年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全 国文联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参加过《辞海》《中国文 选论》的编写,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专著有《托尔斯泰研 究》《易卜生研究》《德国文学概论》《德国文学简史》和《东西文学 评论》(全三册)《魏晋文人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另有 《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儒林外史〉与讽刺文学》等论文多篇。 长江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 迹称著于世,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的旅游热点。三峡是瞿 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 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 长约 200 公里。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边读边思考: 1. 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三峡风光的? 2. 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明确:本文是按时间顺序,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由宜昌到重庆逆 流而上,游览三峡:首先经过西陵峡(第一段黄猫峡;第二段灯影峡, 其间有黄陵庙;第三段崆岭峡,其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等处;第 四段是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船过秭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
山即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到白帝城(有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 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四、细读课文,分析结构 1.听录音,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述游三峡的感受:山水奇伟险恶,令人赞 叹而恐怖。 第二部分(2~9自然段):游三峡所见所闻(从东往西,逆流而上) 黄猫峡:山高水急,不险不狭 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山陡江窄),崆岭滩(险) 西陵峡 灯影峡;黄陵庙一带,风光秀丽 三峡 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昭君村峰峦如聚 山水奇险美丽 巫峡 云雾变幻多姿 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 第三部分(10自然段):游完三峡的心情:脱去危险的愉快,反衬三 峡之险恶。 五、小结: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 详略得当。介绍西陵峡中的四段,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各不相同, 介绍时简明扼要,抓住了要领。记叙最有名的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 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记叙瞿塘峡,不仅介绍 了山势和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 文化内涵。作者就是通过记叙、描写三峡的雄伟奇丽的景色,抒发了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欣赏一下三 峡的美景吧。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1.刘大杰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哪些三峡美景? 2.学生分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山即入瞿塘峡。过瞿塘峡,到白帝城(有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 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四、细读课文,分析结构 1. 听录音,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 讨论交流: 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自然段):总述游三峡的感受:山水奇伟险恶,令人赞 叹而恐怖。 第二部分(2~9 自然段):游三峡所见所闻(从东往西,逆流而上) 第三部分(10 自然段):游完三峡的心情:脱去危险的愉快,反衬三 峡之险恶。 五、小结: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 详略得当。介绍西陵峡中的四段,山势之高低、水势之急缓各不相同, 介绍时简明扼要,抓住了要领。记叙最有名的巫峡,则着重描写其山 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记叙瞿塘峡,不仅介绍 了山势和水势,而且侧重记叙了两岸的人文景观,丰富了山川景物的 文化内涵。作者就是通过记叙、描写三峡的雄伟奇丽的景色,抒发了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欣赏一下三 峡的美景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 刘大杰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哪些三峡美景? 2. 学生分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山陡江窄),崆岭滩(险) 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昭君村峰峦如聚 西陵峡 巫峡 山水奇险美丽 云雾变幻多姿 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 灯影峡;黄陵庙一带,风光秀丽 三 峡 黄猫峡:山高水急,不险不狭
二、精读赏析 学生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1.本文采用了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请找出并加以分析。 明确:如描写巫峡江水之险,运用排比句,连用四个“险”字,写出 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描写巫峡山的高峻,运用拟 人法,“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围着你”,非 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此外,用鸟“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 过那高高的峰顶”,烘托山峰的高峻。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两旁 的山,像刀剑削成似的”,言其峻峭;写巫山云雾,“有像牛马的,有 像虎豹的”,言其变幻多姿。文中还通过作者的心里描写、情绪的变 化来表现三峡山水的险恶。如“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 怒吼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表达了作者见到三峡时所产生的 “惊异的情感”。随着山川形势的变化,作者的心情随之而变,有时 惊惧紧张,有时则轻松舒畅。如游西陵峡的第二段时,由于此处山水 风光秀美,“先前紧张的情绪,现在突然变得很轻松很悠闲了”。再如 最后一段,写走完三峡,满船的人都感到一种“脱去危险”的愉快, 显出了“一阵轻松”“放下心来”,“舒舒服服”,这些心情的描写 也反衬出了三峡的险恶。 作者在描写三峡的景物时引用了一些诗、谚语、典故,并把它与 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找出并分析一下这些诗、谚语、典故在文中起 什么作用。 明确:“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 明妃尚有村”“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黄陵庙下江南味, 也有垂柳也有花”,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 收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増添了韵味。此外, 文中写香溪,引用昭君浣妆;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都 是为了突出三峡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使三峡风景更吸引人,更耐 人寻味。 比较阅读: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想想游记 一般记叙文有什么区别? 游记要将游览过程交代清楚(点明时间、地点,反映游踪。),要写出 景点的特色 四、拓展延伸 现在正在建设三峡大坝,搜集有关资料,想象并描述大坝建成后三峡 的景象
二、精读赏析 学生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1. 本文采用了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请找出并加以分析。 明确:如描写巫峡江水之险,运用排比句,连用四个“险”字,写出 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描写巫峡山的高峻,运用拟 人法,“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围着你”,非 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此外,用鸟“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 过那高高的峰顶”,烘托山峰的高峻。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两旁 的山,像刀剑削成似的”,言其峻峭;写巫山云雾,“有像牛马的,有 像虎豹的”,言其变幻多姿。文中还通过作者的心里描写、情绪的变 化来表现三峡山水的险恶。如“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 怒吼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表达了作者见到三峡时所产生的 “惊异的情感”。随着山川形势的变化,作者的心情随之而变,有时 惊惧紧张,有时则轻松舒畅。如游西陵峡的第二段时,由于此处山水 风光秀美,“先前紧张的情绪,现在突然变得很轻松很悠闲了”。再如 最后一段,写走完三峡,满船的人都感到一种“脱去危险”的愉快, 显出了“一阵轻松”,“放下心来”,“舒舒服服”,这些心情的描写, 也反衬出了三峡的险恶。 2. 作者在描写三峡的景物时引用了一些诗、谚语、典故,并把它与 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找出并分析一下这些诗、谚语、典故在文中起 什么作用。 明确:“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 明妃尚有村”“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黄陵庙下江南味, 也有垂柳也有花”,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 收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此外, 文中写香溪,引用昭君浣妆;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都 是为了突出三峡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使三峡风景更吸引人,更耐 人寻味。 三、比较阅读: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想想游记 一般记叙文有什么区别? 游记要将游览过程交代清楚(点明时间、地点,反映游踪。),要写出 景点的特色。 四、拓展延伸 现在正在建设三峡大坝,搜集有关资料,想象并描述大坝建成后三峡 的景象
三峡
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