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4月月 考 2014.04 第I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畏葸(si) 戏谑(xue) 嚼舌头(jido)栉风沐雨(zhi) B.纰漏(pi)证券(quan)撂挑子(liao)间不容发(jian) C.遒劲(qi) 星宿(xi) 露马脚(10) 不落窠臼(ke) D.召唤(zhao)发酵(jiao)捋虎须(1uo)悄然无声(qi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一些从天际流进诗里和画里的河流,突然丧失了衬托落霞孤鹜的闲情 逸 致,突然关闭了博览千帆万木的宽阔胸怀 B.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被认为 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凶。 C.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 们乘势而上,愤发有为。 D.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是我的坐右铭,它一直激励着我 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没有人不渴望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不可琢磨,却又似乎无处不在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 B.实行“问责制”以后,各政府部门分工更加细致明确。只要大家各行其是, 各尽其责,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C.铁路部门关于解决一票难求的“表态”已多次食言,一票难求的问题到底什 么时候才能得到解决,人们拭目以待 D.由于楼盘前临碧水背依青山,环境十分优美,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销售 场面十分火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提髙城市管理水平,尤其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 应急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 B.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已迈出重大步伐,中央部 门在信息公开的广度与深度上不断推进,比如晒“三公”经费。 C.推进房产税改革中,如何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住房信息实现有效共享?是征管 机制必须面临的严峻课题 D.根据编制规则,当成份股公司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如收购、合并、分拆、退 市等),有关部门可以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市环保局通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市区已基本杜绝了 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规现象,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髙。 B.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渐入常态,运行平稳,特别是农民工养 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逐步正常化 C.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 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 2014 届高三 4 月月 考 2014.04 第 I 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畏葸(sī) 戏谑(xuè) 嚼舌头(jiáo) 栉风沐雨(zhì) B.纰漏(pī) 证券(quàn) 撂挑子(liào) 间不容发(jiàn) C.遒劲(qiú ) 星宿(xiù) 露马脚(lù) 不落窠臼(kē) D.召唤(zhào) 发酵(jiào) 捋虎须(luō) 悄然无声(qiǎ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一些从天际流进诗里和画里的河流,突然丧失了衬托落霞孤鹜的闲情 逸 致,突然关闭了博览千帆万木的宽阔胸怀。 B.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 PM2.5 被认为 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凶。 C.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其时,需要我 们乘势而上,愤发有为。 D.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是我的坐右铭,它一直激励着我 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没有人不渴望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不可琢磨,却又似乎无处不在。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 B.实行“问责制”以后,各政府部门分工更加细致明确。只要大家各行其是, 各尽其责,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C.铁路部门关于解决一票难求的“表态”已多次食言,一票难求的问题到底什 么时候才能得到解决,人们拭目以待。 D.由于楼盘前临碧水背依青山,环境十分优美,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销售 场面十分火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尤其要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 应急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 B.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已迈出重大步伐,中央部 门在信息公开的广度与深度上不断推进,比如晒“三公”经费。 C.推进房产税改革中,如何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住房信息实现有效共享?是征管 机制必须面临的严峻课题。 D.根据编制规则,当成份股公司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如收购、合并、分拆、退 市等),有关部门可以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市环保局通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市区已基本杜绝了 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规现象,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高。 B.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渐入常态,运行平稳,特别是农民工养 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逐步正常化。 C.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 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
D.运输量对能源消费影响最大,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客运输,它的运输量是 决定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马与龙的文化缘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 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 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 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 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 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 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 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 《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 “马有三分龙性。”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 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髙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 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 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 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 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 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 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 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 骨骼。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 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鉴于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的情况,有 学者认为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主要取材马鹿。马鹿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尔雅 翼·释兽》:“……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马鹿还像 马一样体格强健,性情机警,奔跑迅速。 马与龙的文化缘,也表现在成语“龙马精神”上。辞典把“龙马”解释为“骏 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龙马”还可有一解,就是龙 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 样 龙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和“福生”, 就很适合马。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与马精神的结合,是以强健的姿态 奋发进取,造福众生的精神
D.运输量对能源消费影响最大,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客运输,它的运输量是 决定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马与龙的文化缘 庞 进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 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 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 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 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 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 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 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 《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 “马有三分龙性。”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 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 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 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 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 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 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 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 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 骨骼。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 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鉴于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的情况,有 学者认为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主要取材马鹿。马鹿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尔雅 翼·释兽》:“……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马鹿还像 马一样体格强健,性情机警,奔跑迅速。 马与龙的文化缘,也表现在成语“龙马精神”上。辞典把“龙马”解释为“骏 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龙马”还可有一解,就是龙 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 一样。 龙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和“福生”, 就很适合马。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与马精神的结合,是以强健的姿态 奋发进取,造福众生的精神
(《中国文化报》 2014年02月07日,有删改) 6.下列关于马是龙的“模特儿”依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甲骨文,龙字的头部窄长,和马头的形状相似,说明在最初创造“龙”字时 就参考了马的形象特征 B.《论衡·龙虚》《尔雅翼·释龙》《录异记·王宗郎》三则材料中的文字都 说明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 C.《周礼》《吴承恩诗文集》《龙马图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述,都表明“马有 龙性”“龙马可以相互变化”。 D.由于龙也和马一样具有头颅髙扬、身姿飘逸、刚毅坚强、友好善良等特征,所 以说创造龙这一神物时模仿了马。 7.关于赛沁塔拉玉龙取材对象的争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赛沁塔拉玉龙取材于猪,因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 骼和鹿、獐等兽骨,而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 B.玉龙的造型,龙头不是近似于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马头的长方形,专 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C.“马龙”说遭到质疑,原因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痕迹,在公 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即距今四千二百年左右。 D.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应是主要取材于马鹿,因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 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融合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创造出的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图 腾,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B.在对红山文化“玉龙”研究的三种观点中,显然,前两者都是据外形而得出 的结论,而后者更重考古发现和史料 C.辞典上对“龙马精神”有另一解释就是,“龙马”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 就是喻指人的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D.“龙马精神”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是 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 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 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 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曰:“今 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 事。”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 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 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 自有度矣。”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 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 以相应
(《中国文化报》 2014 年 02 月 07 日,有删改) 6.下列关于马是龙的“模特儿”依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甲骨文,龙字的头部窄长,和马头的形状相似,说明在最初创造“龙”字时 就参考了马的形象特征。 B. 《论衡·龙虚》《尔雅翼·释龙》《录异记·王宗郎》三则材料中的文字都 说明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 C.《周礼》《吴承恩诗文集》《龙马图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述,都表明“马有 龙性”“龙马可以相互变化”。 D.由于龙也和马一样具有头颅高扬、身姿飘逸、刚毅坚强、友好善良等特征,所 以说创造龙这一神物时模仿了马。 7.关于赛沁塔拉玉龙取材对象的争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赛沁塔拉玉龙取材于猪,因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 骼和鹿、獐等兽骨,而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 B. 玉龙的造型,龙头不是近似于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马头的长方形,专 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C. “马龙”说遭到质疑,原因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痕迹,在公 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即距今四千二百年左右。 D. 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应是主要取材于马鹿,因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 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 8.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人融合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创造出的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图 腾,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B. 在对红山文化“玉龙”研究的三种观点中,显然,前两者都是据外形而得出 的结论,而后者更重考古发现和史料。 C.辞典上对“龙马精神”有另一解释就是,“龙马”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 就是喻指人的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D. “龙马精神”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是 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 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 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 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曰:“今 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 事。”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 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 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 自有度矣。”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 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 以相应
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 西平王。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 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 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 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 时,天下略定,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 倾乱天下。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 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髙,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 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 其夏,引拜为大司空。通素有消疾,谢病不视事, 骨 优宠之 十八年卒,谥曰恭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有删节) ①消疾:消渴病,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复备言其计 备:详细 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期限 C.征通为卫尉 征:征 D.重以宁平公主故 重:加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私常怀之 ②句读之不知 B.①新室且亡 ②臣死且不 C.①通因具言谶文事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D.①以时视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通“特见亲重”的一组是 ①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②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③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 居守京师④以病上书乞身⑤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⑥其夏,引 拜为大司空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通的父亲李守担任王莽的宗卿师,家境富裕,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李通 不满足于做个小吏,就辞官回家 B.下江和新市战事兴起,南阳动乱之际,李通和堂弟李轶一起商量着想和刘氏 宗室中的刘伯升兄弟共议大事 C.李通奉命拿着符节从长安回到荆州镇守时,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刘伯姬 做妻子,她就是宁平公主 D.天下平定后,李通想辞官回家,侯霸等大臣认为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 头的人,因此不同意他辞职
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 西平王。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 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 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 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 时,天下略定,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 倾乱天下。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 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 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 其夏,引拜为大司空。通素有消疾①,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 十八年卒,谥曰恭侯。 (节选自《后汉书·李通列传》,有删节) ①消疾:消渴病。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复备言其计 备:详细 B.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 期:期限 C.征通为卫尉 征:征 召 D.重以宁平公主故 重:加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私常怀之 ②句读之不知 B.①新室且亡 ②臣死且不 避 C.①通因具言谶文事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D.①以时视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通“特见亲重”的一组是 ①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 ②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 ③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 居守京师 ④以病上书乞身 ⑤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 ⑥其夏,引 拜为大司空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通的父亲李守担任王莽的宗卿师,家境富裕,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李通 不满足于做个小吏,就辞官回家。 B.下江和新市战事兴起,南阳动乱之际,李通和堂弟李轶一起商量着想和刘氏 宗室中的刘伯升兄弟共议大事。 C.李通奉命拿着符节从长安回到荆州镇守时,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刘伯姬 做妻子,她就是宁平公主。 D.天下平定后,李通想辞官回家,侯霸等大臣认为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 头的人,因此不同意他辞职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2分) (2)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4分) (3)通素有消疾,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纳兰性德 双燕又飞还,好景阑珊。东风那惜小眉弯。芳草绿波吹不尽,只隔遥山 花 雨忆前番,粉泪偷弹。倚楼谁与话春闲?数到今朝三月二,梦见 犹难。 (1)上片“东风那惜小眉弯”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片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哪些思想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 仁》 ,知来者之可追 (陶潜《归 去来兮辞》) (3) ,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 集序》)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 十八员外》韩愈)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 房宫赋》) 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 修《蝶恋花》) 五、(12分) 16.下面来自《环球时报》的新闻,试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向同学们转达主要信息, 不得超过30个字。(4分) 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冲突研究所周二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在 冲突晴雨表”分布图上,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被涂上了代表“和平”的白色 中国则是黄色,表示为“危机地区”;俄罗斯和印度则是橙色,表示面临“地区 冲突”;中东、非洲、中美洲部分国家还涂上了“红色”,代表“战争” 研究人员担心,2014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甚至发展成战争。除了 美国对叙利亚可能发动战争外,中国东海上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端也是 个“热点”。 17.读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创意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有关内容,根据文意补充 设计,或描述生活或陈述见解。要求:句式大致相同,语意相关。(4分) 筷子,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它所传达的,是启迪 是传承,是明礼,是守望,是关爱,是感恩,是睦邻…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启迪;
第Ⅱ卷(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2 分) (2)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4 分) (3)通素有消疾,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4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 分) 浪淘沙 纳兰性德 双燕又飞还,好景阑珊。东风那惜小眉弯。芳草绿波吹不尽,只隔遥山。 花 雨忆前番,粉泪偷弹。倚楼谁与话春闲?数到今朝三月二,梦见 犹难。 (1)上片“东风那惜小眉弯”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2)词的下片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哪些思想感情?(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 。” (《论语·里 仁》 (2) ▲ ,知来者之可追。 (陶潜《归 去来兮辞》) (3) ▲ ,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 集序》) (4) ▲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 十八员外》 韩愈)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 (杜牧《阿 房宫赋》) (6) ▲ ,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 修《蝶恋花》) 五、(12 分) 16.下面来自《环球时报》的新闻,试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向同学们转达主要信息, 不得超过 30 个字。(4 分) 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冲突研究所周二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在 “冲突晴雨表”分布图上,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被涂上了代表“和平”的白色; 中国则是黄色,表示为“危机地区”;俄罗斯和印度则是橙色,表示面临“地区 冲突”;中东、非洲、中美洲部分国家还涂上了“红色”,代表“战争”。 研究人员担心,2014 年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甚至发展成战争。除了 美国对叙利亚可能发动战争外,中国东海上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端也是 一个“热点”。 17.读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创意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有关内容,根据文意补充 设计,或描述生活或陈述见解。要求:句式大致相同,语意相关。(4 分) 筷子,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它所传达的,是启迪, 是传承,是明礼,是守望,是关爱,是感恩,是睦邻……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启迪;
幼儿 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 长大 后 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 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18.漫画家郑辛遥的《智慧快餐》作品,教给人们“在快乐中品味人生的智慧” 带给社会许多正能量。试对他作品其中的一幅漫画,作一句话解读。(不超过 10字)(4分) 图片说 明: 六、(18分) 文玩核桃 徐慧芬 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 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这 核桃若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 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 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 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 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最爱。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 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 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 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 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
幼儿 时, ▲ , ▲ ; 。 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 长大 后, ▲ , ▲ ; 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 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18. 漫画家郑辛遥的《智慧快餐》作品,教给人们“在快乐中品味人生的智慧”, 带给社会许多正能量。试对他作品其中的一幅漫画,作一句话解读。(不超过 10 字)(4 分) 图片说 明: 六、(18 分) 文玩核桃 徐慧芬 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 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这 核桃若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 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 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 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 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最爱。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 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 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 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 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
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 人八旬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 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一一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 的念与想! 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 家叙谈。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 现在老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 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 模一样,纹丝不差! 傅三红着脸,把心摊开了,说愿意用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 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叶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君子不夺人所 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 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觉得老先生毕竟做 人做得比他有境界,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 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呢, 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 后再各归各。 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两家常走动,俩人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 年,老人已近九旬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 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啊, 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 行不? 傅三没想到老人会开这个口,沉吟了一下,心想,就当他是自己爹吧,临死的 老人,让他高兴一点吧。于是赶紧回家把核桃取来,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握着核桃 脸上露出笑,对傅三说:小三啊,人活不过物,我也没几天玩了!看着老人油灯将灭 的模样,傅三一阵心酸,忙岔开话题说些宽慰话 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赶了回来。大家一阵手忙脚乱,谁知道老人手里的那对核 桃竟不见了,大家都说没看见。傅三叹着气,帮着老人女儿料理完丧事,想起这对 核桃,心里难免发堵,但也只能宽慰自己:权当它是陪老人去了。 过了几天,老人的女儿找到傅三,端来一只瓷匣子。匣盖打开,傅三一下子跌 入梦中!匣内竟一溜齐摆着四只形状、大小、纹路、色泽恰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 的“大灯笼”!脑筋转过弯来,傅三才知道这原来竟是四胞胎呀!这谁能料得到呢! 傅三大叫一声:怪哉!老人女儿说,匣里留着老人的遗书,遵从父命,全留给你的。 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平静下来,他只拈出两枚, 另两枚让老人女儿收着,理由是:满易亏。 19.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4分) 20.请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 (2)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 21.小说倒数第二段情节设计出人意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 22.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还是傅三?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七、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 人八旬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 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 的念与想! 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 家叙谈。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 现在老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 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 模一样,纹丝不差! 傅三红着脸,把心摊开了,说愿意用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 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君子不夺人所 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 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觉得老先生毕竟做 人做得比他有境界,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 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呢, 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 后再各归各。 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两家常走动,俩人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 年,老人已近九旬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 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啊, 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 行不? 傅三没想到老人会开这个口,沉吟了一下,心想,就当他是自己爹吧,临死的 老人,让他高兴一点吧。于是赶紧回家把核桃取来,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握着核桃 脸上露出笑,对傅三说:小三啊,人活不过物,我也没几天玩了!看着老人油灯将灭 的模样,傅三一阵心酸,忙岔开话题说些宽慰话。 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赶了回来。大家一阵手忙脚乱,谁知道老人手里的那对核 桃竟不见了,大家都说没看见。傅三叹着气,帮着老人女儿料理完丧事,想起这对 核桃,心里难免发堵,但也只能宽慰自己:权当它是陪老人去了。 过了几天,老人的女儿找到傅三,端来一只瓷匣子。匣盖打开,傅三一下子跌 入梦中!匣内竟一溜齐摆着四只形状、大小、纹路、色泽恰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 的“大灯笼”!脑筋转过弯来,傅三才知道这原来竟是四胞胎呀!这谁能料得到呢! 傅三大叫一声:怪哉!老人女儿说,匣里留着老人的遗书,遵从父命,全留给你的。 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平静下来,他只拈出两枚, 另两枚让老人女儿收着,理由是:满易亏。 19.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4 分) 20.请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 分) (1)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 (2)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 21.小说倒数第二段情节设计出人意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4 分) 22.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还是傅三?请说说你的理由。(6 分) 七、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俗语说:大鸭有大路,小鸭有小路。大鸭游出来的是大的路,小鸭游出来的是小 的路。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都是自己游出来的路,都可以到达河的对岸;可是 不游的话就没有路可走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 征鲜明。 高三语文4月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5分,每小题3分) 1.D(B项,间jian不容发;C项,露1u马脚;A项,畏葸xi) 2.A(B项,原 C项,愤一奋;D项,坐一座) 3.C(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用于句中正确。A项,琢磨:思考;考虑。句 中应该用“捉摸”。B项,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贬义词,用 于句中不当。D项,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用 于句中不当) 4.A(C项,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第一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D项,括号应 放在“情况”的后面) 5.B(A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可将“通过”放在句首;C项,搭配不当, 起”不能与“疾病”搭配,可将“疾病”改为“疫情”;D项,表意不明 “它”指代不明。) 二、(9分,每小题3分) 6.D(A只是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某些”二字不能漏掉。B引《录异记》 的文字是用来证明“龙形似马形”这一说法的。C这三则引文只是“古人心目 中”的看法和想法,不能以此断定“马有龙性”“龙马可以相互变化”) 7.A(强加因果,后一句是质疑“马龙说”的原因。) 8.B(A文中说龙现已成为中华民族“广义图腾”,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图 腾”不确切。C.这并不是辞典上的解释,文中说“‘龙马’还可有一解”,这是 作者的推论。D.项中“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是“龙的精神”。) 三、(12分) 9.B(期:约定) 10.C(都是副词,于是,就。A.①代词,代前文那句话;②助词,宾语前置 的标志。B.①副词,将要;②连词,尚且。D.①介词,按照;②介词,因为。) 12.A(错在“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不满足于做个县丞”,原文意思是“家境 很富裕,是乡里的首富,因此不乐意做官,于是自己辞官回家”。) 四、(24分) 13.(10分。基本上一句1分,重点关注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 式等。) (1)(2分)光武起初认为李通是士君子而仰慕他,因此前去答拜李通。 (2)(4分)当时李守在长安,光武就悄悄观察着李通说:“假如是这样,你 父亲该怎么办呢?” (3)(4分)李通一向有消渴病,推托病重不理政事,连年请求退休,光武每 每(总是)更加恩宠他。 14.(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抒情主人公埋怨东风无情,人生易老, 写出了主人公因遥山阻隔,不得与心上人相见的绵长愁情。(3分)
俗语说:大鸭有大路,小鸭有小路。大鸭游出来的是大的路,小鸭游出来的是小 的路。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都是自己游出来的路,都可以到达河的对岸;可是 不游的话就没有路可走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 征鲜明。 高三语文 4 月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D(B 项,间 jiān 不容发;C 项,露 lòu 马脚;A 项,畏葸 xǐ) 2.A(B 项,原-元;C 项,愤-奋;D 项,坐-座) 3.C(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用于句中正确。A 项,琢磨:思考;考虑。句 中应该用“捉摸”。B 项,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贬义词,用 于句中不当。D 项,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用 于句中不当) 4.A(C 项,问号应改为逗号;B 项,第一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D 项,括号应 放在“情况”的后面) 5.B(A 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可将“通过”放在句首;C 项,搭配不当, “一起”不能与“疾病”搭配,可将“疾病”改为“疫情”;D 项,表意不明, “它”指代不明。)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6.D(A 只是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某些”二字不能漏掉。B 引《录异记》 的文字是用来证明“龙形似马形”这一说法的。 C 这三则引文只是“古人心目 中”的看法和想法,不能以此断定“马有龙性”“龙马可以相互变化”) 7.A(强加因果,后一句是质疑“马龙说”的原因。) 8.B(A 文中说龙现已成为中华民族“广义图腾”,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图 腾”不确切。C.这并不是辞典上的解释,文中说“‘龙马’还可有一解”,这是 作者的推论。D.项中“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是“龙的精神”。) 三、(12 分) 9.B (期:约定 ) 10.C (都是副词,于是,就。A.①代词,代前文那句话;②助词,宾语前置 的标志。B.①副词,将要;②连词,尚且。D.①介词,按照;②介词,因为。) 11.C 12.A (错在“在乡里称霸一方,因此不满足于做个县丞”,原文意思是“家境 很富裕,是乡里的首富,因此不乐意做官,于是自己辞官回家”。) 四、(24 分) 13.(10 分。基本上一句 1 分,重点关注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 式等。) (1)(2 分)光武起初认为李通是士君子而仰慕他,因此前去答拜李通。 (2)(4 分)当时李守在长安,光武就悄悄观察着李通说:“假如是这样,你 父亲该怎么办呢?” (3)(4 分)李通一向有消渴病,推托病重不理政事,连年请求退休,光武每 每(总是)更加恩宠他。 14.(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抒情主人公埋怨东风无情,人生易老, 写出了主人公因遥山阻隔,不得与心上人相见的绵长愁情。(3 分)
(2)①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1分)②伤心孤独,(2分)③对心上人的思 念。(1分) 15.①蒹葭苍苍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④弊在 赂秦 ⑤以手抚膺坐长叹 ⑥今宵酒醒何处 五、(12分) 6.德发布“全球冲突晴雨表”,中国东海成战争“热点” 17.答案示例:妈妈鼓励你尝试用筷子夹起生活的喜乐年华,是一种传承; 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一块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 8.示例:互助团结才能做好事。 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好。 六、(18分) 19.(4分) 文玩核桃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或者:统领全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字暗含玩出文化,玩出境界,体现了小说的文化内涵。(每点2分) 20.(4分) (1)对傅三的要求有所戒备和不满,舍不得出让。(2分 (2)对四胞胎的赠予感到震惊,被老人的深厚情义感动进而产生崇敬之情。(2 分) 21.(4分)核桃是“四胞胎”的情节设计对前面的核桃是“双胞胎”的思维定 势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突破,使小说异峰突起;也对老人的“吝啬”进行了彻底 的颠覆,感人至深,体现了人性的美好。(每点2分) 22.(6分)(观点明确1分,结合情节分析3分,结合主题分析2分) 示例一:主人公是老人。 傅三在明处,老人在暗处,傅三爱核桃,老人更爱;傅三在找丢失的第二个核桃, 老人在找失散的第四个核桃。老人没开口收买傅三的核桃,体现出老人君子不夺 人之爱的收藏家境界。老人在临终之际没有夺人所爱,而是用四个核桃加倍报答 了傅三的知遇之恩,体现出老人“玩”物的确玩出了“文”的境界,使老人的形 象熠熠生辉,很好地揭示了玩物与做人的主题。因此我认为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 而傅三是老人的陪衬。 示例二:主人公是傅三 故事由傅三寻找核桃开始,到巧遇老人找到双胞胎核桃,再到收买不成因核桃成 为朋友,到最后成全老人心愿为老人送终得到老人慷慨赠送,傅三参与了整个故 事的来龙去脉。同时随着故事的发展,傅三的性格不断发展变化,由想方设法要 得到老人的核桃到慷慨出借自己的核桃满足老人遗愿,到最后核桃不见了心里郁 闷依然帮助老人女儿办完后事并宽慰自己,表明在他心中与老人结下的友情已经 超越了核桃的分量,体现了傅三终究不负朋友一场的金子一般的可贵品格。小说 借此讴歌了情义价更髙的中华源远流长的古道热肠,暗扣题目中的“文”字。因 此我认为傅三是小说的主人公,老人是陪衬 七、(60分) 那天,我和父亲在江苏家乡的河边上散步,我们恰巧看到一群鸭子,正 要下水嬉戏,我发现河水被它们弄皱了,感到非常有趣。不久,鸭子又继续游向 对岸。父亲问我:“孩子!你看到了吧?每只鸭子在水面上,都游出一条属于自 己的水路。”我说:“我看到了!”父亲摸摸我的头,微笑地说:“你看河里
(2) ①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1 分)②伤心孤独,(2 分)③对心上人的思 念。(1 分) 15. ①蒹葭苍苍 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④弊在 赂秦 ⑤以手抚膺坐长叹 ⑥今宵酒醒何处 五、(12 分) 16.德发布“全球冲突晴雨表”,中国东海成战争“热点” 17.答案示例:妈妈鼓励你尝试用筷子夹起生活的喜乐年华,是一种传承; 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一块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 18.示例:互助团结才能做好事。 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好。 六、(18 分) 19.(4 分) 文玩核桃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或者:统领全文,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字暗含玩出文化,玩出境界,体现了小说的文化内涵。(每点 2 分) 20.(4 分) (1)对傅三的要求有所戒备和不满,舍不得出让。(2 分) (2)对四胞胎的赠予感到震惊,被老人的深厚情义感动进而产生崇敬之情。(2 分) 21.(4 分)核桃是“四胞胎”的情节设计对前面的核桃是“双胞胎”的思维定 势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突破,使小说异峰突起;也对老人的 “吝啬”进行了彻底 的颠覆,感人至深,体现了人性的美好。(每点 2 分) 22.(6 分)(观点明确 1 分,结合情节分析 3 分,结合主题分析 2 分) 示例一:主人公是老人。 傅三在明处,老人在暗处,傅三爱核桃,老人更爱;傅三在找丢失的第二个核桃, 老人在找失散的第四个核桃。老人没开口收买傅三的核桃,体现出老人君子不夺 人之爱的收藏家境界。老人在临终之际没有夺人所爱,而是用四个核桃加倍报答 了傅三的知遇之恩,体现出老人“玩”物的确玩出了“文”的境界,使老人的形 象熠熠生辉,很好地揭示了玩物与做人的主题。因此我认为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 而傅三是老人的陪衬。 示例二:主人公是傅三。 故事由傅三寻找核桃开始,到巧遇老人找到双胞胎核桃,再到收买不成因核桃成 为朋友,到最后成全老人心愿为老人送终得到老人慷慨赠送,傅三参与了整个故 事的来龙去脉。同时随着故事的发展,傅三的性格不断发展变化,由想方设法要 得到老人的核桃到慷慨出借自己的核桃满足老人遗愿,到最后核桃不见了心里郁 闷依然帮助老人女儿办完后事并宽慰自己,表明在他心中与老人结下的友情已经 超越了核桃的分量,体现了傅三终究不负朋友一场的金子一般的可贵品格。小说 借此讴歌了情义价更高的中华源远流长的古道热肠,暗扣题目中的“文”字。因 此我认为傅三是小说的主人公,老人是陪衬。 七、(60 分) 那天,我和父亲在江苏家乡的河边上散步,我们恰巧看到一群鸭子,正 要下水嬉戏,我发现河水被它们弄皱了,感到非常有趣。不久,鸭子又继续游向 对岸。父亲问我:“孩子!你看到了吧?每只鸭子在水面上,都游出一条属于自 己的水路。”我说:“我看到了!”父亲摸摸我的头,微笑地说:“你看河里
大鸭子游出来的水路,是大路;小鸭子游出来的水路,是小路。每只鸭子都有自 己的路,而且小鸭子也能够像大鸭子一样,从河的此岸到达河的彼岸。 父亲深深地吸口气,遥望着对岸的鸭子,拍拍我的肩膀:「孩子啊!你 也十来岁了!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能够走的路,如果你的力量很大,能够走出大 路,你也不要觉得了不起,因为你也只是走一条路而已,当你到达河的彼岸,别 人也能够到达那边。如果你的力量很小,你也不要难过,不必羡慕别人的大路, 不必认为自己没有用,因为你也能够到达彼岸 这些话,影响我很深。当我长大后,这幅画面,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当我做沙弥的少年时代,在赶经忏的阶段,觉得困扰迷惑,以及感到智 慧、能力、前途毫无希望时,心中自然涌起父亲的话。此刻,我会告诉自己:“或 许自己羽毛不丰,又是弱小有病,我现在的力量只是如此,也只能走出如此的道 路而已!”秉持这个信念,在我的奋斗历程中,我便不会灰心、失望 【附参考译文】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县人。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身高九尺,容貌非常奇 异,为人严肃刚毅,在家中就像在官府一样的严肃。他最初事奉刘歆,喜好星象 历算与图谶,担任王莽的宗卿师。李通也担任五威将军从事,后来出任巫县县丞, 有能干的名声。王莽新政末年,百姓愁苦怨愤,李通往常听他父亲李守说过一句 谶语是“刘氏再振兴,李氏为辅佐”,心中常记着这句话。况且他家境很富裕, 是乡里的首富,因此不乐意做官,于是自己辞官回家。 后来王常的下江兵和王匡的新市兵兴起,南阳为之动乱,李通的堂弟李轶,也 向好生事,于是一起商议说:“现在天下动荡,新朝眼看将要灭亡,汉朝理应重 新兴盛。南阳的刘氏宗室中,只有刘伯升、刘秀兄弟能广施仁爱,宽容待人,可 以和他们商议大事。”适逢光武在宛县躲避官兵,李通听说后,就派李轶前往去 迎接光武。光武起初认为李通是十君子而仰慕他,因此前去答拜李通。等到见了 面,两人一起交谈了很长时间,手拉着手很是欢洽。李通于是把谶语的事全说了, 光武开始根本没想到,不敢把谶语和自己联系起来。当时李守在长安,光武就愷 悄观察着李通说:“假如是这样,你父亲该怎么办呢?_”李通说:“已经自有打 算了。”于是又详细说了他的计划。光武深知李通的用意后,就互相约定,定下 计策,约定在材官将军在都城考试骑士的这一天,劫持前队大夫和属正,借此来 号令大众。李通于是让光武和李轶回到舂陵,起兵来响应自己 更始帝刘玄即位,任命李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跟随刘玄到长安,改任为大 将军,封西平王。刘玄命令李通拿着符节回守荆州,李通于是娶了光武的妹妹刘 伯姬为妻,她就是后来的宁平公主。光武登皇位,征召李通做皇宫卫尉。建武二 年,封为固始侯,任命为大司农。光武每次征战四方,常常命令李通留守京师, 安抚百姓,修建宫室,建造学校。建武五年春,替代王梁为前将军。建武六年夏, 率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攻打汉中叛军 李通以平民百姓身份倡议起事,帮助光武建成大业,再加上因为宁平公主的缘故, 特别被光武亲近器重。但李通生性谦虚恭敬,常想躲避权力。当时天下基本安定, 李通借病重为由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家。光武下令将此事交众位大臣讨论,大司 徒侯霸等人说:“王莽篡夺汉室皇权,扰乱天下。李通身怀像伊尹、吕尚一样的 谋略,制定大计,扶持光武助成帝业,为国家毁了宗族,事奉主公忘了自己,有 扶助危难、兴灭继绝的功绩,功劳最大,天下人都知道。李通因天下平定了,谦 让辞官。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头的人,可以让李通在职治病。他想返回封 地做诸侯,不能听从。”于是命令李通努力寻找医生和药品,按时处理政务。这
大鸭子游出来的水路,是大路;小鸭子游出来的水路,是小路。每只鸭子都有自 己的路,而且小鸭子也能够像大鸭子一样,从河的此岸到达河的彼岸。” 父亲深深地吸口气,遥望着对岸的鸭子,拍拍我的肩膀:「孩子啊!你 也十来岁了!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能够走的路,如果你的力量很大,能够走出大 路,你也不要觉得了不起,因为你也只是走一条路而已,当你到达河的彼岸,别 人也能够到达那边。如果你的力量很小,你也不要难过,不必羡慕别人的大路, 不必认为自己没有用,因为你也能够到达彼岸。 这些话,影响我很深。当我长大后,这幅画面,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当我做沙弥的少年时代,在赶经忏的阶段,觉得困扰迷惑,以及感到智 慧、能力、前途毫无希望时,心中自然涌起父亲的话。此刻,我会告诉自己:“或 许自己羽毛不丰,又是弱小有病,我现在的力量只是如此,也只能走出如此的道 路而已!”秉持这个信念,在我的奋斗历程中,我便不会灰心、失望。 【附参考译文】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县人。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身高九尺,容貌非常奇 异,为人严肃刚毅,在家中就像在官府一样的严肃。他最初事奉刘歆,喜好星象 历算与图谶,担任王莽的宗卿师。李通也担任五威将军从事,后来出任巫县县丞, 有能干的名声。王莽新政末年,百姓愁苦怨愤,李通往常听他父亲李守说过一句 谶语是“刘氏再振兴,李氏为辅佐”,心中常记着这句话。况且他家境很富裕, 是乡里的首富,因此不乐意做官,于是自己辞官回家。 后来王常的下江兵和王匡的新市兵兴起,南阳为之动乱,李通的堂弟李轶,也一 向好生事,于是一起商议说:“现在天下动荡,新朝眼看将要灭亡,汉朝理应重 新兴盛。南阳的刘氏宗室中,只有刘伯升、刘秀兄弟能广施仁爱,宽容待人,可 以和他们商议大事。”适逢光武在宛县躲避官兵,李通听说后,就派李轶前往去 迎接光武。光武起初认为李通是士君子而仰慕他,因此前去答拜李通。等到见了 面,两人一起交谈了很长时间,手拉着手很是欢洽。李通于是把谶语的事全说了, 光武开始根本没想到,不敢把谶语和自己联系起来。当时李守在长安,光武就悄 悄观察着李通说:“假如是这样,你父亲该怎么办呢?”李通说:“已经自有打 算了。”于是又详细说了他的计划。光武深知李通的用意后,就互相约定,定下 计策,约定在材官将军在都城考试骑士的这一天,劫持前队大夫和属正,借此来 号令大众。李通于是让光武和李轶回到舂陵,起兵来响应自己。 更始帝刘玄即位,任命李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跟随刘玄到长安,改任为大 将军,封西平王。刘玄命令李通拿着符节回守荆州,李通于是娶了光武的妹妹刘 伯姬为妻,她就是后来的宁平公主。光武登皇位,征召李通做皇宫卫尉。建武二 年,封为固始侯,任命为大司农。光武每次征战四方,常常命令李通留守京师, 安抚百姓,修建宫室,建造学校。建武五年春,替代王梁为前将军。建武六年夏, 率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攻打汉中叛军。 李通以平民百姓身份倡议起事,帮助光武建成大业,再加上因为宁平公主的缘故, 特别被光武亲近器重。但李通生性谦虚恭敬,常想躲避权力。当时天下基本安定, 李通借病重为由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家。光武下令将此事交众位大臣讨论,大司 徒侯霸等人说:“王莽篡夺汉室皇权,扰乱天下。李通身怀像伊尹、吕尚一样的 谋略,制定大计,扶持光武助成帝业,为国家毁了宗族,事奉主公忘了自己,有 扶助危难、兴灭继绝的功绩,功劳最大,天下人都知道。李通因天下平定了,谦 让辞官。天下安定了不能忘了危难关头的人,可以让李通在职治病。他想返回封 地做诸侯,不能听从。”于是命令李通努力寻找医生和药品,按时处理政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