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头堡中学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绥(sui)靖阻遏(e)寒噤(jn)仄(ze)歪 B、鞠(j)躬瓦砾(11)箱箧(qie)纳粹(cui) C、憧( zhuang)憬血(xue)腥沉寂(j)珐(fa)琅 D、洗劫(qie)惊骇(hai)地窖(jio 提(d)防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 班白 B、张慌失措 然无存永垂不朽 懊丧 C、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 耸立 人现眼独一无二丰功伟绩 管辖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 A、名副其实(名称) 瓦砾:(小石,碎石) B、精疲力竭(尽) 晨曦:阳光 C、永垂不朽:(东西的一头向下)箱箧:箱子 可歌可泣(值得) 制裁:削掉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 的剪影 B、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风驰电掣般奔着东 南去了。 C、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欲盖弥彰。 老人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眼前的景物已经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5、依据下面句子的形式,再造两个类似的句子,使之组成一组排比句(2分) 假如,你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但只会重复别人唱过的歌曲,我绝对不会把你赞许 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2分) 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中国 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 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1 寨头堡中学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绥(suí)靖 阻遏(è) 寒噤 (jīn) 仄(zé)歪 B、鞠(jū)躬 瓦砾(lì) 箱箧(qiè) 纳粹(cuì) C、憧(zhuàng)憬 血(xué)腥 沉寂(jì) 珐(fā)琅 D、洗劫(qiè) 惊骇(hài) 地窖(jiào) 提(dī)防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锐不可挡 月明风清 转弯抹角 班白 B、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懊丧 C、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响彻云宵 耸立 D、丢人现眼 独一无二 丰功伟绩 管辖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 分) A、名.副其实(名称) 瓦砾.:(小石,碎石) B、精疲力竭. (尽) 晨曦.:阳光 C、永垂.不朽:(东西的一头向下) 箱箧.:箱子 D、可.歌可泣 (值得) 制裁.:削掉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 ....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 的剪影。 B、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风驰电掣 ....般奔着东 南去了。 C、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欲盖弥彰 ....。 D、老人的目光炯炯有神 ....,仿佛眼前的景物已经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5、依据下面句子的形式,再造两个类似的句子,使之组成一组排比句(2 分) 假如,你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但只会重复别人唱过的歌曲,我绝对不会把你赞许; 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8 个字)(2 分) 2003 年 10 月 15 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在绕地球环行 14 周后,16 日 6 时 23 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中国 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座 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标题 口口口 7、下面是一段对话,请认真体会,写出你的发现和感悟。(2分) 员工:“老板,你从来没有批评过我,怎么现在突然要辞退我?难道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 老板:“我批评过你,但你没有注意。而且我发现没有人敢批评你,所以你应该离开 感悟 8、下面这段话有四处语病,请你找出来并改在试卷上或指出改法。(3分) 禽类产品安全吗? ①只有正确烹饪鸡或者其他禽类,这些食物就是很安全的。但如果你想像越南人那样在布丁蛋糕上放点生的鸭 血,被感染的机会就会高得多。最近一位河内的水泥商就是吃这种布丁蛋糕得上禽流感的。②他荣幸地活了下来, ③但在他的哥哥照顾他的时候被传染,最后死了。东南亚有许多患者都是在卖活禽的市场上感染的。世卫组织并没 有建议不去那些暴发禽流感疫情的国家,④但卫生部建议旅行者切忌不要“直接接触活禽市场和家禽农场。” ①②③ 9、对如何看待“日本侵华战争”这一问题,有同学收集了以下材料。阅读并完成题目:(3分) 【材料一】小泉纯一郎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不愿反省战争罪行,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战争罪犯招魂,激起了 中国及其它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希望借助联合国改革成为常任理事国,却未能赢得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 的支持。 【材料二】[新华社9日电]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与夫人安倍昭惠2006年10月 8日下午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访华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安倍举行会见和会谈。 会谈中安倍表示,日本历史上曾经给亚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在深刻反省历史的基础上,坚持走和平发 展道路是日本的既定政策,不会改变。日本各大报纸9日纷纷发表社论,积极评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并期望 安倍的访问能改善日中关系。 请你对材料作一番探究,发表自己的看法。 10、综合性学习活动:(3分) 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活动,,放映抗日影片,其中有根据孙犁的《芦花荡》改编的电 影。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请为这次活动写一句话,以表现活动主题,要求要用对偶的句式来写。 (1分) 2
2 标题: 7、下面是一段对话,请认真体会,写出你的发现和感悟。(2 分) 员工:“老板,你从来没有批评过我,怎么现在突然要辞退我?难道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 老板:“我批评过你,但你没有注意。而且我发现没有人敢批评你,所以你应该离开。” 感悟: 8、下面这段话有四处语病,请你找出来并改在试卷上或指出改法。(3 分) 禽类产品安全吗? ①只有正确烹饪鸡或者其他禽类,这些食物就是很安全的。但如果你想像越南人那样在布丁蛋糕上放点生的鸭 血,被感染的机会就会高得多。最近一位河内的水泥商就是吃这种布丁蛋糕得上禽流感的。②他荣幸地活了下来, ③但在他的哥哥照顾他的时候被传染,最后死了。东南亚有许多患者都是在卖活禽的市场上感染的。世卫组织并没 有建议不去那些暴发禽流感疫情的国家,④但卫生部建议旅行者切忌不要“直接接触活禽市场和家禽农场。” ① ② ③ ④ 9、对如何看待“日本侵华战争”这一问题,有同学收集了以下材料。阅读并完成题目:(3 分) 【材料一】小泉纯一郎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不愿反省战争罪行,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战争罪犯招魂,激起了 中国及其它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希望借助联合国改革成为常任理事国,却未能赢得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 的支持。 【材料二】[新华社 9 日电]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与夫人安倍昭惠 2006 年 10 月 8 日下午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 2 天的正式访问。访华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安倍举行会见和会谈。 会谈中安倍表示,日本历史上曾经给亚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在深刻反省历史的基础上,坚持走和平发 展道路是日本的既定政策,不会改变。日本各大报纸9日纷纷发表社论,积极评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并期望 安倍的访问能改善日中关系。 请你对材料作一番探究,发表自己的看法。 10、综合性学习活动:(3 分) 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62 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活动,,放映抗日影片,其中有根据孙犁的《芦花荡》改编的电 影。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 请为这次活动写一句话,以表现活动主题,要求要用对偶的句式来写。 (1 分)
(2)请你给《芦花荡》改编的这部电影命个名,并说明命名的理由 (1分) (3)请你为这部电影写一段宣传语,以吸引观众 (1分)11、名著阅读:请你从提供 的三部名著中选择任何一部完成。(2分) 供选名著:《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 你选的名著是 (1)作者是: (0.5分) (2)作品中人物是 (0.5分) (3)该人物有何性格特点: (1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 (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 (2)《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3)《长歌行》以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喻光阴易逝,以诗句 劝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4)《野望》 诗中表现诗人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 是 (5)古今中外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诗句,试写出连续的一句。 (6)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的波澜壮阔的名句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芦花荡》选段(12分)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 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 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 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 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 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
3 (2) 请你给《芦花荡》改编的这部电影命个名,并说明命名的理由。 (1 分) (3)请你为这部电影写一段宣传语,以吸引观众。 (1 分)11、名著阅读:请你从提供 的三部名著中选择任何一部完成。(2 分) 供选名著:《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 你选的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 (1)作者是:_____________ _(0.5 分) (2)作品中人物是 (0.5 分) (3)该人物有何性格特点: (1 分) 12、古诗文默写(6 分) ( 1 ) 孔 子 有 句 名 言 “ 登 泰 山 而 小 天 下 ”,《 望 岳 》 中 有 一 句 与 之 意 思 相 近 的 诗 句 是: , 。 (2)《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 。 (3)《长歌行》以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喻光阴易逝,以诗句 , 劝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 4 ) 《 野 望 》 一 诗 中 表 现 诗 人 孤 独 抑 郁 心 情 的 句 子 是: , 。 (5)古今中外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诗句,试写出连续的一句。 , 。 ( 6 ) 在 《 望 洞 庭 湖 赠 张 丞 相 》 中 , 表 现 洞 庭 湖 的 波 澜 壮 阔 的 名 句 是 , 。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芦花荡》选段(12 分)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 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 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 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 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 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
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 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 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 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敌人发了愁。 19、第①段中“呆望”一词的具体内容有 ,此段属 描写,在全文中 的作用是 (3分) 20、第②段“……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小船又飘回来……”体现船行的什么特点?猜想是怎 样的撑船人?(2分) 21、文中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老头子”的外貌?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的?(2分) 22、“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 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23、“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个词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二)那个孩子(15分)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 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 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 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 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
4 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 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 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 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敌人发了愁。 19、第①段中“呆望”一词的具体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段属_________ 描写,在全文中 的作用是 __________。(3 分) 20、第②段“……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小船又飘回来……”体现船行的什么特点?猜想是怎 样的撑船人?(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老头子”的外貌?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 怎样的性格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个词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那个孩子(15 分) 朱萍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 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 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 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 下子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
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 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 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 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 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 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 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 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 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 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 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 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 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 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 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 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 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 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 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 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 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 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 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春天丢了》2003年4月版有删改) 24.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5 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 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 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 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 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 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 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 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 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 起劲儿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 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 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 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 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 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 4 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 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 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 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 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 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 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 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 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 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选自沈阳出版社《我曾把春天丢了》2003 年 4 月版有删改) 24.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 分) 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
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 25.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26.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2分) 27.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2)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28.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 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2分) 29.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3分) 三)阅读《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完成13-18题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13分) 胡章平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 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 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 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 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 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 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 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 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 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 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 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 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
6 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 时 , 孩 子 体 会 到 父 母 的 关 爱 , 心 软 了 ; 父 母 殷 殷 关 照 乘 车 回 去 后 , 孩 子 。 25.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2 分) 26.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2 分) 27.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1)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2)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28.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 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2 分) 29.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3 分) 三)阅读《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完成 13-18 题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13 分) 胡章平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 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 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 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 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 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 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 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 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 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 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 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 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
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 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 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 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 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 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 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6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 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 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3.“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2分) 14.“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干活,是“我”的粗心吗?(2分) 15.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2分) 16.“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么?为“自己”什么?(2分 17.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2分) 18.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3分) 四、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0分) 题一: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 篇文章
7 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 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 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 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 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 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 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6 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 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 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3.“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干活,是“我”的粗心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么?为“自己”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0 分) 题一: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