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专題检测 高二语文 、基础知识理解与应用(15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 A、寥落(lio)桀骜( JIedu)赁屋(lin)喋血(die) B、虐杀(liue) 尸骸 攒射(cuan)屠戮(lu) C、惩创( chuang)缧绁 绯红(fei)呻吟( shenyin) D、强颜(qjng)噩耗(e) 不惮(dan)菲薄(fei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廖落桎梏玷辱桀骜锋利 B、愠色鼓泄慘惨淡陨身不恤 C、黯然苍桑尸骸鄙陋没世 D、罗网屠戮绯红长歌当哭 3、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陈水扁之流 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 不通的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 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③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现疯牛病,但有关部门已加强了 措施 A、妄图激励防治 B、企图激励防范 C、企图激发防治 D、妄图激发防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 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为了救活这家瀕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 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 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D、去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宋丹丹、牛群联袂打造的小品《策划》逗得观众捧腹 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 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 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
1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专题检测 高 二 语 文 一、基础知识理解与应用(15 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 ) A、寥.落(liáo) 桀骜..(jiéáo) 赁.屋(lìn) 喋.血(dié) B、虐.杀(lüè) 尸骸.(hái) 攒.射(cuán) 屠戮.(lù) C、惩创.(chuàng) 缧.绁(lěi) 绯.红(fēi) 呻吟..(shēnyín) D、强.颜(qiǎng) 噩.耗(è) 不惮.(dàn) 菲.薄(fěi)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廖落 桎梏 玷辱 桀骜锋利 B、愠色 鼓泄 惨淡 陨身不恤 C、黯然 苍桑 尸骸 鄙陋没世 D、罗网 屠戮 绯红 长歌当哭 3、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陈水扁之流 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 不通的。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 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③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现疯牛病,但有关部门已加强了 措施。 A、妄图 激励 防治 B、企图 激励 防范 C、企图 激发 防治 D、妄图 激发 防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 ... 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 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 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 ....,没有太大动作。 D、去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宋丹丹、牛群联袂打造的小品《策划》逗得观众捧腹 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 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 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
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 上涨提供了可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 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 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 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间,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 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 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 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穷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去 7.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通古今之变 不得通其道 B. 通邑大都 然此可为智者道 故述往事,思来者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C 思垂空文以自见 成一家之言 8.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r①成一家之言 ③世传《吕览》 ②难为俗人言也 ④列传七十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9.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会天大雨 ③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④会征促织 ⑤会不相从许 ⑥俱会大道口 ⑦会其怒 A.①④⑥ B.②⑤⑥⑦ ①③⑤ ②④⑦ 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 上涨提供了可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 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 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 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 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 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 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 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 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穷 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失去 7.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8.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9.下列句子中,“会”的用法与“会遭此祸”的“会”相同的一组是( )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会天大雨 ③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④会征促织 ⑤会不相从许 ⑥俱会大道口 ⑦会其怒 A.①④⑥ B.②⑤⑥⑦ C.①③⑤ D.②④⑦ 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6分) (1)人固有一死, (2)传曰: (3)盖 仲尼厄而作《春秋》 (4)《诗》三百篇, (5)屈原曰:“ 众人皆醉我独醒 (6)真的猛士,敢于 ,敢于 这是怎样 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7)惨象, 流言, (8)沉默呵!沉默呵! 五、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20分)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 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 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
3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 分)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6 分) (1)人固有一死, , , 。 (2)传曰:“ 。” (3)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屈原曰:“ ,众人皆醉我独醒, !” (6)真的猛士,敢于 ,敢于 。这是怎样 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7)惨象, ;流言, 。 (8)沉默呵!沉默呵! , 。 五、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20 分) (一)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 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 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
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漏其泥而扬其波?众人 皆醉,何不餚其糟而歡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 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 屈原所自 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候,何国不容? 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贾谊作品),同生死,轻去就(把生和死等冋看待,把去和就 视同仁),又爽然自失矣(感到茫茫然失去了依据)!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2分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3)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4)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12、司马迁“隐忍苟活”、屈原“宁赴湘流”的原因是什么?从文段(一)、(二)中找出 原句回答。4分 13、从文段(三)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4分 六、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16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
4 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二)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 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 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三)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 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候,何国不容? 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贾谊作品),同生死,轻去就(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去和就 一视同仁),又爽然自失矣(感到茫茫然失去了依据)!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2 分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司马迁“隐忍苟活”、屈原“宁赴湘流”的原因是什么?从文段(一)、(二)中找出 原句回答。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段(三)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16 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
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 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 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 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 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4、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3分 15、下面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3分 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 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 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 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料 16、“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3分 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B、“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 C、“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临难从容、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人们 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D、“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 17、对“我说不出话”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恰当的是()3分 A、因痛失优秀青年而伤心得说不出话来 B、因“出离愤怒”而说不出话来。 C、跟段祺瑞反动政府无理可说。 D、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此时并不想说
5 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 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 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 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 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4、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面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 3 分 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 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 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 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料。 16、“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 3 分 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B、“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 C、“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临难从容、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人们 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D、“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 17、对“我说不出话”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恰当的是( )3 分 A、因痛失优秀青年而伤心得说不出话来。 B、因“出离愤怒”而说不出话来。 C、跟段祺瑞反动政府无理可说。 D、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此时并不想说
18、“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 话有什么含义?4分 七、感受与鉴赏(18分) 兽·人·鬼闻一多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 或超兽行。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甚至用人类 的义愤和它生气·也是多余的。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后胜利 必属于人 胜利的道路自然是曲折的不过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下面的寓言正代表着目前一部 分人所走的道路 村子附近发现了虎孩子们凭着一股锐气,和虎搏斗了一场,结果遭牺牲了,于是成人们 之间便发生了一串纷歧的议论 立即发动全村的人手去打虎 在打虎的方法没有布置周密时,劝孩子们暂勿离村,以免受害。 已经劝阻过了,他们不听,死了活该 咱们自己赶紧别提了,免得鼓励孩子们去冒险。 虎在深山中你不惹它,它怎么会惹你 是呀!虎本无罪,祸是喊打虎的人闯的。 虎是越打越凶的谁愿意打谁打好了,反正我是不去的。 议论发展下去是没完的而且有的离奇到不可想像。当然这里只限于人-善良的人的议 论。至于那“为虎作伥”的鬼的想法,就不必去揣测了。但愿世上真没有鬼然而我真担心, 人既是这样的善良,万一有鬼,是多么容易受愚弄啊! (原载1945年12月9日《时代评论》第6期) 背景资料 抗战刚刚胜利,渴望和平民主的人们对国共之间的谈判还抱有希望。但是战后国民党 政府种种丧失民心的政策,特别是蒋介石派数十万军队进攻解放区、挑起内战的事实激起 了人民普遍的不满。于是·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反内战呼声迅速传遍了各大城 市。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等校学生、教职工6000人于11月25日在西南联 大校园内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国民党云南当局竟采取野蛮手段·派特务混进校内捣乱 派军警包围学校·并鸣放枪炮进行威胁。从26日起,昆明大中学校学生开始罢课。12月1 日上午,国民党云南当局指派大批军警、特务分头闯入西南联大、云大等校大打出手,并向 校内投掷手榴弹。罢课师生被炸死和打死的有4人,被殴打成重伤的有25人。这就是震惊 全国的“一二·一”惨案。慘案发生后,昆明各界人士继续以悼念死者、送挽联、安葬四烈 士等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反动派的抗议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意愿。时任西南联大教授的闻一多 先生十分悲愤,坚决主张罢教声援学生运动,对有些教授瞻前顾后的态度极为不满于是作
6 18、“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 一话有什么含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感受与鉴赏(18 分) 兽•人•鬼 闻一多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 或超兽行。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甚至用人类 的义愤和它生气,• 也是多余的。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后胜利 必属于人! 胜利的道路自然是曲折的,不过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下面的寓言正代表着目前一部 分人所走的道路。 村子附近发现了虎,孩子们凭着一股锐气,和虎搏斗了一场,结果遭牺牲了,于是成人们 之间便发生了一串纷歧的议论: ——立即发动全村的人手去打虎。 ——在打虎的方法没有布置周密时,劝孩子们暂勿离村,以免受害。 ——已经劝阻过了,他们不听,死了活该。 ——咱们自己赶紧别提了,免得鼓励孩子们去冒险。 ——虎在深山中,你不惹它,它怎么会惹你? ——是呀!虎本无罪,祸是喊打虎的人闯的。 ——虎是越打越凶的,谁愿意打谁打好了,反正我是不去的。 议论发展下去是没完的,而且有的离奇到不可想像。当然这里只限于人--善良的人的议 论。至于那“为虎作伥”的鬼的想法,就不必去揣测了。但愿世上真没有鬼,然而我真担心, 人既是这样的善良,万一有鬼,是多么容易受愚弄啊! (原载 1945 年 12 月 9 日《时代评论》第 6 期) 背景资料 抗战刚刚胜利,渴望和平民主的人们对国共之间的谈判还抱有希望。但是,战后国民党 政府种种丧失民心的政策,特别是蒋介石派数十万军队进攻解放区、挑起内战的事实,激起 了人民普遍的不满。于是,• 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反内战呼声迅速传遍了各大城 市。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等校学生、教职工 6000 余人于 11 月 25 日在西南联 大校园内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国民党云南当局竟采取野蛮手段,• 派特务混进校内捣乱, 派军警包围学校,• 并鸣放枪炮进行威胁。从 26 日起,昆明大中学校学生开始罢课。12 月 1 日上午,国民党云南当局指派大批军警、特务分头闯入西南联大、云大等校,大打出手,并向 校内投掷手榴弹。罢课师生被炸死和打死的有 4 人,被殴打成重伤的有 25 人。这就是震惊 全国的“一二•一”惨案。惨案发生后,昆明各界人士继续以悼念死者、送挽联、安葬四烈 士等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反动派的抗议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意愿。时任西南联大教授的闻一多 先生十分悲愤,坚决主张罢教声援学生运动,对有些教授瞻前顾后的态度极为不满,于是作
《人·兽·鬼》一文。收入《闻一多全集》时改作《兽·人·鬼》。 19、第一自然段中的“杰作”指的是什么?这样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20、文中“兽”,“人”,“鬼”分别指什么?4分) 人 21、文中成人们的议论大体上反映了哪几种态度·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每种态度的概 括限用4-6个字)。(6分) 2闻一多先生说“胜利的道路……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这“可笑”指的是什么?(4分) 八、探究与创新(12分) (1)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人口不过二十 万 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 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 让城中一木一石无不浸润音乐的魅力 a、面积不过八十公顷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c、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 之间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答案: (2)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 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4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 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 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1)将 改为 将 改为 (3)将 改为 将 改为
7 《人•兽•鬼》一文。收入《闻一多全集》时改作《兽•人•鬼》。 19、第一自然段中的“杰作”指的是什么?这样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兽”,“人”,“鬼”分别指什么?(4 分) 兽: 人: 鬼: 21、文中成人们的议论大体上反映了哪几种态度?•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每种态度的概 括限用 4-6 个字)。(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闻一多先生说“胜利的道路……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 这“可笑”指的是什么?(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探究与创新(12 分) (1)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 分) ① , ② ,人口不过二十 万, ③ ; ④ , ⑤ , 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 ⑥ ;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 让城中一木一石无不浸润音乐的魅力。 a、面积不过八十公顷 b、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城 c、偎倚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 之间 d、这是一个迷人的小城 e、却有着千年的沧桑历史 f、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答案: 。 (2)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 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4 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 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 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⑴将 改为 ; ⑵ 将 改为 ; ⑶将 改为 ; ⑷ 将 改为 ;
(3)一位学者指出,“O”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但 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O”字尽快收录到汉 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4分) 要求:(1)切合题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答案
8 (3)一位学者指出, “○”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它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但 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汉 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4 分) 要求:( 1)切合题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专題检测 高二语文 (3×10=30分) 题号1 2 3 5 6 7 8 9|10 答案 (1)(4分) (2)(4分) 四(16分) (5) (7) (8) 五(20分) 11、(1) (3分)
9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专题检测 高 二 语 文 一~二(3×10=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三(1)(4 分) (2)(4 分) 四(16 分) (1) , , 。 (2)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 (6) , 。 (7) ; 。 (8) , 。 五(20 分) 1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 分) (3)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分 (4) (3分) 12、(4分) 13、(4分 六、(16分) 14、(3分) 16 (3分)(3分)(3分) 18、(4分) 七、(18分) 19、(4分) 20、(4分) 兽
10 (3 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12、(4 分) 13、(4 分) 六、(16 分) 14、(3 分) 15 (3 分) 16 (3 分) 17 (3 分) 18、(4 分) 七、(18 分) 19、(4 分) 20、(4 分) 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