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湖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28题,分值150分,请在120分钟内完成,1-17 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它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第工卷(共51分) 、(每题3分共39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宫绦o) 泅水(q)讪讪(shan)行为偏僻( jianpi) B.纨绔wank)间或ian) 喧阗(tin) 麂〔i)皮夹j)克 C.朱拓(tuo)氤氲( yin yun)炮烙( paolo)名媛(yun) D.新正( zheng)仓颉(j)拮据(jj) 蓊蓊郁郁(weng)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丰姿 辑 寒喧 山隐水迢 B.惊蜇 歆享 放诞无理直栏横槛 窈陷 膏梁子弟锱铢必校百无聊赖 D.蹙缩 岑寂 沸反盈天没精打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是一条 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现在可在飞机上打手机,乘客要想在飞机上享受 可能就成了奢望。 ③眼下,网上支付日趋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时尚,因为它使生活变得更加 ,而这种生 活方式也将影响人们的长假休闲观念。 ④我 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A.幽静清静简洁不只B.幽僻清净简洁不止 C.幽僻清静简捷不止D.幽静清净简捷不只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我们在新闻媒体上已经司空见惯了股市大跌、 楼价跳水、工人失业等令人沮丧的报道。 B.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的 世代农民的梦。 C.他在国内影视界和社会上知名度都很高,在国际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 人 D.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 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
菱湖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一 12 月月考语文试题 总分 150 分 时间 120 分钟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 28 题,分值 150 分,请在 120 分钟内完成,1-17 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其它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共 51 分) 一、(每题 3 分,共 39 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宫绦.(tāo) 泅.水(qiú) 讪讪.( shàn) 行为偏僻..(biānpì) B.纨绔..(wánkù) 间.或(jiàn) 喧阗.(tián) 麂.(jǐ)皮夹.(jiā)克 C.朱拓.(tuò) 氤氲..(yīn yūn) 炮烙..(páoluò) 名媛.(yuán) D.新正.(zhēng) 仓颉. (jí) 拮据..(jíjū) 蓊.蓊郁郁(wěng)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丰姿 安辑 寒喧 山隐水迢 B.惊蜇 歆享 放诞无理 直栏横槛 C.窈陷 膏梁子弟 锱铢必校 百无聊赖 D.蹙缩 岑寂 沸反盈天 没精打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是一条 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现在可在飞机上打手机,乘客要想在飞机上享受 可能就成了奢望。 ③眼下,网上支付日趋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时尚,因为它使生活变得更加 ,而这种生 活方式也将影响人们的长假休闲观念。 ④我 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A.幽静 清静 简洁 不只 B.幽僻 清净 简洁 不止 C.幽僻 清静 简捷 不止 D.幽静 清净 简捷 不只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我们在新闻媒体上已经司空见惯 ....了股市大跌、 楼价跳水、工人失业等令人沮丧的报道。 B.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 ....的 世代农民的梦。 C.他在国内影视界和社会上知名度都很高,在国际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堪称炙手可热 ....的名 人。 D.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 厌门外汉 ...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
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B.那只行踪诡秘的华南虎吸引了我们太多的目光,对那张真假难辨的华南虎照片引发的话 题到现在还没有平息 C.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教育理想能否得以实现,关键就在于培养一大批有思想有探索 精神的教师。 D.深化网络型基础产业的改革,必须建立起市场竞争,打破垄断,全面提高网络型基础产 业的运行效益。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我不 知道 B.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C.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 D.“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 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硏究家。被誉为 “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代表作《边城》《湘行散记》、《受戒》 B.《彷徨》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主要篇章有《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药》 等,主要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不幸人们的悲惨命运,以“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C.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诗文集《踪 迹》。 D.《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 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D.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融融:和暖的样子) B.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缦回:回环萦绕的样子。) C.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D.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可怜:可爱)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盘盘焉,困困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骊山北构而西折 D、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朝歌夜弦 六王毕,四海 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B.那只行踪诡秘的华南虎吸引了我们太多的目光,对那张真假难辨的华南虎照片引发的话 题到现在还没有平息。 C.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教育理想能否得以实现,关键就在于培养一大批有思想有探索 精神的教师。 D.深化网络型基础产业的改革,必须建立起市场竞争,打破垄断,全面提高网络型基础产 业的运行效益。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我不 知道。 B.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C.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 D.“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 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被誉为 “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代表作《边城》《湘行散记》、《受戒》。 B.《彷徨》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主要篇章有《狂人日记》《孔乙己》《阿 Q 正传》《药》 等,主要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不幸人们的悲惨命运,以“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C.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诗文集《踪 迹》。 D.《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 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融融:和暖的样子) B.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缦回:回环萦绕的样子。) C.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D.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可怜:可爱)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盘盘焉.,囷囷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骊山北构而.西折 D、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朝.歌夜弦 A.六王毕,四海一. 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D.燕、赵之收藏 12、下列各句中,从文言文特殊句式看,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戍卒叫,函谷举 A.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B.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西江月》词两首是作者以一个封建卫道士的口吻,来指斥宝玉,劝勉青年人的,批评 贾宝玉的“强逆”行为,指出青年人的方向。 B、“我在蒙昽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 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此处环境描写渲染了热烈的祝福气氛,反衬岀祥林嫂惨死 的悲凉,蕴含了作者无限的激愤之情。 C、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边城》对湘西的民俗风 习作了细致的描绘,具有风俗美:《边城》还洋溢着人情美。他们都表现了一种“优美、健 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听听那冷雨》以听雨为主线,运用物象罗列的散点铺排手法,时近时远,或今或昔 时而叙述,时而抒怀,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交织、熔铸成一个 形象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7题(每题3分,共12分)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 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①!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 之,乃进土②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 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 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 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 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 杜”“小杜”以别之。一一节选自《唐才子传·杜牧》 【注】①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②进士: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 者均称进士 14、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属文:阅读分析文章 B、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 谒:拜见 C、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 扬眉抵掌:眉飞色舞,拍掌称快 D、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易:改动 15、选出对加点虚词用法说明正确的一项() 侍郎以峻德伟望 然敬依所教 则请以赋见还 多焚所为文章 A、两个“以”用法相同两个“所”用法不同。 B、两个“以”用法相同两个“所”用法也相同
C.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D.燕、赵之收藏.. 12、下列各句中,从文言文特殊句式看,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戍卒叫,函谷举 A.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B.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江月》词两首是作者以一个封建卫道士的口吻,来指斥宝玉,劝勉青年人的,批评 贾宝玉的“强逆”行为,指出青年人的方向。 B、“我在蒙眬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 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此处环境描写渲染了热烈的祝福气氛,反衬出祥林嫂惨死 的悲凉,蕴含了作者无限的激愤之情。 C、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边城》对湘西的民俗风 习作了细致的描绘,具有风俗美;《边城》还洋溢着人情美。他们都表现了一种“优美、健 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听听那冷雨》以听雨为主线,运用物象罗列的散点铺排手法,时近时远,或今或昔, 时而叙述,时而抒怀,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交织、熔铸成一个 形象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4—17 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之,乃进士②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 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 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 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 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 杜”“小杜”以别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杜牧》 【注】①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②进士: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 者均称进士。 14、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 属文:阅读分析文章 B、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 谒:拜见 C、扬眉扺掌 ....,共读一卷文书 扬眉扺掌:眉飞色舞,拍掌称快 D、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易:改动 15、选出对加点虚词用法说明正确的一项 ( ) 侍郎以.峻德伟望 然敬依所.教 则请以.赋见还 多焚所为文章 A、两个“以”用法相同 两个“所”用法不同。 B、两个“以”用法相同 两个“所”用法也相同
C、两个“以”用法不同两个“所”用法相同。 D、两个“以”用法不同两个“所”用法也不同 16、下面对原文的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杜牧当初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只好来到东都 B、主司侍郎崔郾和太学博士吴武陵发现了他的才华,一起推荐了他,让他参加了正科考试。 C、杜牧政绩突出,多次升迁,曾担任三个州的刺史。 D、杜牧因其诗情豪迈,语率惊人,和杜甫的风格相似,被后人称为“小杜”。 17、对划线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 A、时主司侍郎为崔郾。一一当时主司侍郎是崔郾。 B、其人,王佐才也 这个人是有辅佐君王的才能的。 C、识者以拟杜甫一一认识他的人都把他比做杜甫 D、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一一敢于议论朝廷的大事,指斥别人很严厉 第工卷(共99分) 、读下面语段,完成18-21题。(15分) 文赤壁 朱增泉 (1)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 是山坡下一尊高髙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 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 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 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 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3)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 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 饰媚俗 (4)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 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 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 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 旧,毕竞江面已远。 (5)唯有东坡在,则有游人处。 (6)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 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 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这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 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 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岀没烟波里 游饮江上,身临赤壁 伤感而怀古,触景
C、两个“以”用法不同 两个“所”用法相同。 D、两个“以”用法不同 两个“所”用法也不同。 16、下面对原文的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杜牧当初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只好来到东都。 B、主司侍郎崔郾和太学博士吴武陵发现了他的才华,一起推荐了他,让他参加了正科考试。 C、杜牧政绩突出,多次升迁,曾担任三个州的刺史。 D、杜牧因其诗情豪迈,语率惊人,和杜甫的风格相似,被后人称为“小杜”。 17、对划线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 ) A、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当时主司侍郎是崔郾。 B、其人,王佐才也。——这个人是有辅佐君王的才能的。 C、识者以拟杜甫——认识他的人都把他比做杜甫 D、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敢于议论朝廷的大事,指斥别人很严厉 第Ⅱ卷(共 99 分) 三、读下面语段,完成 18-21 题。(15 分) 文 赤 壁 朱增泉 ⑴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 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 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 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 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 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⑵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⑶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 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 饰媚俗? ⑷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 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 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 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 旧,毕竟江面已远。 ⑸ 唯有东坡在,则有游人处。 ⑹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 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 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⑺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这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 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 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 游 饮 江 上 , 身 临 赤 壁 , 伤 感 而 怀 古 , 触 景
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臼、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 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蒙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 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 叹成绝唱。 (8)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 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 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 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的某些恶事、丑事、腌臢埋汰之事,落得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 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 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 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 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9)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 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 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 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 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文章略有改动) 18、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 么作用?第5自然段:“惟有东坡在,则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9、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 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3分) 20、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 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4分) 21、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5分) 四、(18分) 22、默写(8分,每空1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4)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 一叹成绝唱。 ⑻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 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 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 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的某些恶事、丑事、腌臜埋汰之事,落得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 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 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 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 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⑼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 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 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 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 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文章略有改动) 18、第 1 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 么作用?第 5 自然段:“惟有东坡在,则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3 分) 19、第 7 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 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3 分) 20、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 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4 分) 21、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 字左右。(5 分) 四、(18 分) 22、默写(8 分,每空 1 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4)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 , ;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借。 23、翻译句子(5分)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 而族灭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5分)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 《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重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24.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2分) 25.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3分) 五、语言知识应用(6分) 26、“读书励志,勤奋成材”,学校第七届读书节活动已启幕,学生会将开展一次名著阅读讨 论会,假如你将应邀参加这次活动并发言,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份简短的发言稿。要求: 联系你阅读过的名著,谈谈阅读名著的好处。观点鲜明,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80字左 右。(4分) 27、把下列语段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2分) 人生什么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 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 望),虽失意而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不算什么苦 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担子压 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躲也没处躲呀!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难忘的相遇。求学路上,遇见了给你人生 启迪的良师:在生活中,遇到了相知的朋友:;在事业上,遇见了赏识自己的伯乐……一个“遇 千百年来,给了多少迥异的人生,也派生了多少传诵的故事 请以“生命的遇见”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文章。要求:1、角度自选,2、立 意自定,3、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23、翻译句子(5 分)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 而族灭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5 分)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 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 《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重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24. 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2 分) 25. 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3 分) 五、语言知识应用(6 分) 26、“读书励志,勤奋成材”,学校第七届读书节活动已启幕,学生会将开展一次名著阅读讨 论会,假如你将应邀参加这次活动并发言,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份简短的发言稿。要求: 联系你阅读过的名著,谈谈阅读名著的好处。观点鲜明,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80 字左 右。(4 分) 答: 27、把下列语段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 20 个字)(2 分) 人生什么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 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 望),虽失意而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不算什么苦。 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担子压 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躲也没处躲呀! 答: 。 六、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难忘的相遇。求学路上,遇见了给你人生 启迪的良师;在生活中,遇到了相知的朋友;在事业上,遇见了赏识自己的伯乐……一个“遇”, 千百年来,给了多少迥异的人生,也派生了多少传诵的故事。 请以“生命的遇见”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2、立 意自定,3、体裁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