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机读卷共16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用铅笔把“机读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共16分。每小题2分) 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C)(北京市2004年) A.脂肪(zh)干涸(he)心旷神怡(yf) B.魁梧(w)酝酿( niang)杳无音信(yao) C.湖泊(bo)和谐(xie)彼竭我盈(jie) D.褴褛(10)违背(wei)大声疾呼(j) 2.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A.畸形畸:不正常的诲人不倦诲:教导 B.肆虐肆:任意地干无边无垠垠:界限 C.镂空镂:雕刻惟妙惟肖肖:相似 D.匿名匿:隐藏重峦叠嶂嶂:屏障 3.词语书写有误的是() A.因地制宜不屑置辩巧妙绝纶 郑重其事改邪归正威武不屈 C.别具匠心世外桃源政通人和 D.抑扬顿挫纵横决荡急中生智 4.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当的是() A.为了带领乡亲告别贫穷,共同致富,老将军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 计较:计算比较 B.联合国文件用语讲究含蓄和宛转,多用中性词。例如,不说“敌人”而说“对手” 宛转:温和而曲折 C.提着理想的明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路途坎坷,也不必过多踌躇和张望。 踌躇:得意的样子 D.据说“环滁皆山也”一句修改了几十次才确定下来,可见作者十分讲究锤炼语言 锤炼:反复推敲,加以提炼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①文物古迹是人类文明的,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人类共同的财富。 ②《钱塘湖春行》一诗在“早莺”“新燕”“乱花”“浅草”中蕴含着白居易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美,就是要品味诗中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③这位漫画家与别人不同,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幽默的自画像,真是。 ④有些人忽略了这个时代发展中的许多有利因素,讲一些的话,如同激昂的交响乐中出现了不和谐的 音符 A.标志鉴赏别出心裁妄自菲薄B.标致鉴赏别开生面妄自尊大 C.标志鉴别别出心裁妄自尊大D.标致鉴别别开生面妄自菲薄 6.每项有两句话,意思不一致的是()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B.一时的错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个性格坚强的人不会被一时的错误毁掉 C.因为物种丰富、生态平衡,所以环境更美好。 环境因物种丰富、生态平衡而更美好 D.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没有可取之处。 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不无可取之处 7.“刺网的捕获率极高,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都无法脱逃。”这句话是从下面文段中抽出的,将它放 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 刺网就是用刺来卡住鱼类的网,使用遍及全世界。[甲这种网长2公里,厚度有4.5公里,有的被固
北京市 2004 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Ⅰ卷(机读卷共 16 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用铅笔把“机读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 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C )(北京市 2004 年) A.脂肪(zhī) 干涸(hé) 心旷神怡(yí) B.魁梧(wú) 酝酿(niàng) 杳无音信(yǎo) C.湖泊(bó) 和谐(xié) 彼竭我盈(jié) D.褴褛(lǚ) 违背(wéi) 大声疾呼(jí) 2.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 A.畸形 畸:不正常的 诲人不倦 诲:教导 B.肆虐 肆:任意地干 无边无垠 垠:界限 C.镂空 镂:雕刻 惟妙惟肖 肖:相似 D.匿名 匿:隐藏 重峦叠嶂 嶂:屏障 3.词语书写有误的是( ) A.因地制宜 不屑置辩 巧妙绝纶 B.郑重其事 改邪归正 威武不屈 C.别具匠心 世外桃源 政通人和 D.抑扬顿挫 纵横决荡 急中生智 4.句中加点词解释不当的是( ) A.为了带领乡亲告别贫穷,共同致富,老将军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 计较:计算比较。 B.联合国文件用语讲究含蓄和宛转,多用中性词。例如,不说“敌人”而说“对手”。 宛转:温和而曲折。 C.提着理想的明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路途坎坷,也不必过多踌躇和张望。 踌躇:得意的样子。 D.据说“环滁皆山也”一句修改了几十次才确定下来,可见作者十分讲究锤炼语言。 锤炼:反复推敲,加以提炼。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 ①文物古迹是人类文明的 ,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人类共同的财富。 ②《钱塘湖春行》一诗在“早莺”“新燕”“乱花”“浅草”中蕴含着白居易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美,就是要品味诗中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③这位漫画家与别人不同,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幽默的自画像,真是 。 ④有些人忽略了这个时代发展中的许多有利因素,讲一些 的话,如同激昂的交响乐中出现了不和谐的 音符。 A.标志 鉴赏 别出心裁 妄自菲薄 B.标致 鉴赏 别开生面 妄自尊大 C.标志 鉴别 别出心裁 妄自尊大 D.标致 鉴别 别开生面 妄自菲薄 6.每项有两句话,意思不一致的是( ) A.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B.一时的错误不会毁掉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不会被一时的错误毁掉。 C.因为物种丰富、生态平衡,所以环境更美好。 环境因物种丰富、生态平衡而更美好。 D.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没有可取之处。 这个小区的建设规划,不无可取之处。 7.“刺网的捕获率极高,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都无法脱逃。”这句话是从下面文段中抽出的,将它放 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 ) 刺网就是用刺来卡住鱼类的网,使用遍及全世界。[甲]这种网长 2 公里,厚度有 4.5 公里,有的被固
定在海底,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乙]19年,加利福尼亚,在对刺网捕捞的研究中发现,每 捕捉到22条旗鱼,就会有一条鲸或海豚成为误获物而死掉。[丙]由于廉价,使用广泛,刺网误获的鲸类比 例很高。[丁]专家们认为,只要有刺网的地方,就会有无辜死亡的鲸。刺网还会抓住无辜的海鸟、海龟和 不允许捕捞的鱼类 A.[甲]B.[乙]C.[雨D.[丁] 8.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A.《春》和《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马说》和《捕蛇者说》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D.《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 第Ⅱ卷(非机读卷共44分)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10.,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予独爱莲之,濯清莲而不妖……(《爱莲说》)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第13-16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 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 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3.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 晓畅军事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5.选段最后一句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 ②。(用原文回答)(2分) 16.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伤害》,完成第17-23题。(18分) 伤害 巴金 (1)一个初冬的午后,在泸县城里,一条被燃烧弹毁了的街旁,我看见一个黑脸小乞丐寂寞地立在面食 担子前,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两个肥胖孩子正在得意地把可口的食物往嘴里送 (2)我穿着秋大衣,刚在船上吃饱饭,闲适地散步到街上来。 (3)但是他,这个六七岁的孩子,赤着脚,露着腿,身上只披着一块破布,紧紧包住他那瘦骨的一身黑 皮在破布的洞孔下发亮。他的眼睛无光,两颊深陷,嘴唇干瘪得可怕,两只干瘦得像鸡爪的手无力地捧着 个破碗,压在胸前
定在海底,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乙]1996 年,加利福尼亚,在对刺网捕捞的研究中发现,每 捕捉到 22 条旗鱼,就会有一条鲸或海豚成为误获物而死掉。[丙]由于廉价,使用广泛,刺网误获的鲸类比 例很高。[丁]专家们认为,只要有刺网的地方,就会有无辜死亡的鲸。刺网还会抓住无辜的海鸟、海龟和 不允许捕捞的鱼类。 A.[甲] B.[乙] C.[丙] D.[丁] 8.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 A.《春》和《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B.《马说》和《捕蛇者说》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D.《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 第Ⅱ卷(非机读卷共 44 分)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10.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11.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12.予独爱莲之 ,濯清莲而不妖……(《爱莲说》) 三、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第 13—16 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 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 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3.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5.选段最后一句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 ; ② 。(用原文回答)(2 分) 16.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2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伤害》,完成第 17—23 题。(18 分) 伤害 巴金 ⑴一个初冬的午后,在泸县城里,一条被燃烧弹毁了的街旁,我看见一个黑脸小乞丐寂寞地立在面食 担子前,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两个肥胖孩子正在得意地把可口的食物往嘴里送。 ⑵我穿着秋大衣,刚在船上吃饱饭,闲适地散步到街上来。 ⑶但是他,这个六七岁的孩子,赤着脚,露着腿,身上只披着一块破布,紧紧包住他那瘦骨的一身黑 皮在破布的洞孔下发亮。他的眼睛无光,两颊深陷,嘴唇干瘪得可怕,两只干瘦得像鸡爪的手无力地捧着 一个破碗,压在胸前
(4)他没有温暖,没有饱足。他不讲话,也不笑。黑瘦的脸上涂着寂寞的颜色 (5)我不愿多看他,便匆匆走过他的身旁。但是我又回转来,因为我也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 6)这样地一来一往,我在他的身边走过四五次。他不抬头看我一眼,好像他对这类事情并不感到惊奇。 我注意地看他,才知道他的眼光始终停留在面食担子上。但甚至这眼光也还是无力的 我站在他面前,不说什么,递了一张角票给他 ⑧8)他也默默地接过角票,把眼光从担子上掉开。他茫然地看看我,没有一点表情,仍然不开口。于是 他埋下眼睛,移动一下身子,又把脸掉向面担。两个胖小孩还在那里吃“连肝肉”、“心肺”一类的东西 口里“嘘嘘”作声 (9)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便向他问两句话。他没有理我。他甚至不掉过头来看我。 00我想,也许他没有听见我的话:也许我的话使他不高兴。我问的是:你有没有家?有没有亲人? ①D我不再对他说话,我默默地离开了他。我转弯时还回头去看那个面担,黑脸小乞丐立在担子前,畏 怯地望着卖面人,右手伸到嘴边,一根手指头衔在口里。两个肥胖小孩却站到旁边一个卖糖食的摊子前面 去了。 ④D七天后我再到泸县城里,又经过那条街。仍然是前次看见的那样的街景。面食担子仍然放在原处。 两个肥小孩还是同样得意地在吃东西。黑脸小乞丐仿佛也就站在一星期前立过的那个地方,用了同样羡慕 的眼光望着他们。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似乎并没有在别处耽搁了一个星期。 ③3我走到黑脸小孩面前,又默默地递了一张角票到他的手里。他也默默地接着,而且也茫然地看我 眼,没有表情,也没有动作。以后他仍旧把脸掉向面担。 04我们两个都重复地做着前次的动作。我甚至没有忘记问他:你有没有一个家?有没有一个亲人 ⑩5这次他仍旧不回答我,不过他却仰起头看了我一两分钟。我也埋下眼睛去看他的黑脸。茫然的表情 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只眼角流下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 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⑩我在后面唤他,要他站住。他不听我的话。我应该叫他的名字,可是我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姓名 我站在面担前,希望能够看见他回来。然而他的瘦小身子像一股风似地飘走了,并没有一点踪迹 我等了一会儿,又走到旁边那个在废墟上建造起来的临时广场上,跟着一些本地人听一个老烟客讲 明太祖创业的故事。那个老烟客指手划脚地讲得津津有味。众人都笑,我却不作声,我的心并不在这里。 8过了半点多钟,这附近还不见那个黑脸小孩的影子。我便到城里各处走了一转,后来再经过这个地 方,我想,他应该回来了,但是我仍旧看不到他。那两个肥胖小孩还在面担前吃东西。 ⑩⑨我感到疲倦了。我不知道黑脸小孩住在什么地方,或者他是否就有住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 再到这里来。看见阳光离开了街市,我觉得疲倦增加了,我想回到船上去休息。 ω最后我终于拖着疲倦的身子离开了泸县。那一段路是不容易走的,我的心很沉重。我想到那个黑脸 小孩和他的突然跑开知道自己犯了过失了 (21)我为什么两次拿那问话去折磨他呢?这原是明显的事实:要是他有家,有亲人,他还会带着冻 和饿寂寞地立在街旁么?他还会像一棵枯草,一只病犬那样,木然地、无力地捱着日子么? (22)他也许不知道家和亲人的意义。但是他自己和那两个胖小孩间的差别,他应该了解吧。从这差 别上他也许可以明白家和亲人的意义。那么,我大大地伤害了他,这也是很明显的事实了 (23)今天,八个月以后的今天,我还记得那个黑脸小孩的面貌和他两个眼角的泪水。他一定早忘记 了我。但是我始终忘不掉他。我想请求他那小小的心灵宽恕我。然而我这些话能够达到他的耳边么?他会 有机会看到我的文章么? (24)我不知不觉间在那个时候犯了不可补偿的过失了。 1941年8月1日 (选自《巴金选集·散文随笔选》) 17.作者用“但是”衔接第(2)(3)段,有什么效果?(2分) 18.第(5)段中的“这样”指什么?为什么“我”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2分) 19.第(9)段中的“揩去”照应了文中的哪个词语?“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的意思是什么? (2分) 20.从下面一段描写中,你体会出“我”第二次问话后黑脸小孩怎样的复杂心情?(3分)
⑷他没有温暖,没有饱足。他不讲话,也不笑。黑瘦的脸上涂着寂寞的颜色。 ⑸我不愿多看他,便匆匆走过他的身旁。但是我又回转来,因为我也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 ⑹这样地一来一往,我在他的身边走过四五次。他不抬头看我一眼,好像他对这类事情并不感到惊奇。 我注意地看他,才知道他的眼光始终停留在面食担子上。但甚至这眼光也还是无力的。 ⑺我站在他面前,不说什么,递了一张角票给他。 ⑻他也默默地接过角票,把眼光从担子上掉开。他茫然地看看我,没有一点表情,仍然不开口。于是 他埋下眼睛,移动一下身子,又把脸掉向面担。两个胖小孩还在那里吃“连肝肉”、“心肺”一类的东西, 口里“嘘嘘”作声。 ⑼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便向他问两句话。他没有理我。他甚至不掉过头来看我。 ⑽我想,也许他没有听见我的话;也许我的话使他不高兴。我问的是:你有没有家?有没有亲人? ⑾我不再对他说话,我默默地离开了他。我转弯时还回头去看那个面担,黑脸小乞丐立在担子前,畏 怯地望着卖面人,右手伸到嘴边,一根手指头衔在口里。两个肥胖小孩却站到旁边一个卖糖食的摊子前面 去了。 ⑿七天后我再到泸县城里,又经过那条街。仍然是前次看见的那样的街景。面食担子仍然放在原处。 两个肥小孩还是同样得意地在吃东西。黑脸小乞丐仿佛也就站在一星期前立过的那个地方,用了同样羡慕 的眼光望着他们。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似乎并没有在别处耽搁了一个星期。 ⒀我走到黑脸小孩面前,又默默地递了一张角票到他的手里。他也默默地接着,而且也茫然地看我一 眼,没有表情,也没有动作。以后他仍旧把脸掉向面担。 ⒁我们两个都重复地做着前次的动作。我甚至没有忘记问他:你有没有一个家?有没有一个亲人? ⒂这次他仍旧不回答我,不过他却仰起头看了我一两分钟。我也埋下眼睛去看他的黑脸。茫然的表情 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只眼角流下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 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⒃我在后面唤他,要他站住。他不听我的话。我应该叫他的名字,可是我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姓名。 我站在面担前,希望能够看见他回来。然而他的瘦小身子像一股风似地飘走了,并没有一点踪迹。 ⒄我等了一会儿,又走到旁边那个在废墟上建造起来的临时广场上,跟着一些本地人听一个老烟客讲 明太祖创业的故事。那个老烟客指手划脚地讲得津津有味。众人都笑,我却不作声,我的心并不在这里。 ⒅过了半点多钟,这附近还不见那个黑脸小孩的影子。我便到城里各处走了一转,后来再经过这个地 方,我想,他应该回来了,但是我仍旧看不到他。那两个肥胖小孩还在面担前吃东西。 ⒆我感到疲倦了。我不知道黑脸小孩住在什么地方,或者他是否就有住处。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 再到这里来。看见阳光离开了街市,我觉得疲倦增加了,我想回到船上去休息。 ⒇最后我终于拖着疲倦的身子离开了泸县。那一段路是不容易走的,我的心很沉重。我想到那个黑脸 小孩和他的突然跑开知道自己犯了过失了。 (21)我为什么两次拿那问话去折磨他呢?这原是明显的事实:要是他有家,有亲人,他还会带着冻 和饿寂寞地立在街旁么?他还会像一棵枯草,一只病犬那样,木然地、无力地捱着日子么? (22)他也许不知道家和亲人的意义。但是他自己和那两个胖小孩间的差别,他应该了解吧。从这差 别上他也许可以明白家和亲人的意义。那么,我大大地伤害了他,这也是很明显的事实了。 (23)今天,八个月以后的今天,我还记得那个黑脸小孩的面貌和他两个眼角的泪水。他一定早忘记 了我。但是我始终忘不掉他。我想请求他那小小的心灵宽恕我。然而我这些话能够达到他的耳边么?他会 有机会看到我的文章么? (24)我不知不觉间在那个时候犯了不可补偿的过失了。 1941 年 8 月 1 日 (选自《巴金选集·散文随笔选》) 17.作者用“但是”衔接第⑵⑶段,有什么效果?(2 分) 18.第⑸段中的“这样”指什么?为什么“我”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2 分) 19.第⑼段中的“揩去”照应了文中的哪个词语?“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的意思是什么? (2 分) 20.从下面一段描写中,你体会出“我”第二次问话后黑脸小孩怎样的复杂心情?(3 分)
(黑脸小孩)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只眼角流下来 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21.第段“我的心并不在这里”与第C段“我的心很沉重”,在表现“我”的心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和不同之处?(2分) 22.“乞丐”是指靠向别人要钱要饭生活的人。从第3段起,“我”就不再称那个“六七岁的孩子”是 “黑脸小乞丐”,而称他“黑脸小孩”了。你怎样理解这一变化?(2分) 23.第(21)-(24)段是“我”对自己过失的反思,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不少于80字)(5分) (二)阅读《要成为你自己》,完成第24-28题。(12分) 要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 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学芹那样的文豪,等等 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 拿破仑,生成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 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 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 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唯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 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 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 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 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 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 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亳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 务的一架机器罢了。可见,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①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②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③我还相信,不存在 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④我中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 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⑤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 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⑥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 了。⑦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 代的。⑧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⑨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 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 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选自《周国平文选》,略有删改) 24.第3段中“彻头彻尾”指的是什么?(2分) 25.文章第2、3段针对的人进行议论,提出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的观点 第4段针对生活中自以为成了自己的人进行分析,阐明了的道理。(2分) 26.第4段中,作者把生活中的某一种人比作“事务的一架机器”,这种人的具体表现是。(用原文回 答)(2分) 27.对第5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要成为你自己,首先要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宝贵
(黑脸小孩)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只眼角流下来。 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21.第⒄段“我的心并不在这里”与第⒇段“我的心很沉重”,在表现“我”的心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和不同之处?(2 分) 22.“乞丐”是指靠向别人要钱要饭生活的人。从第⒀段起,“我”就不再称那个“六七岁的孩子”是 “黑脸小乞丐”,而称他“黑脸小孩”了。你怎样理解这一变化?(2 分) 23.第(21)—(24)段是“我”对自己过失的反思,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不少于 80 字)(5 分) (二)阅读《要成为你自己》,完成第 24—28 题。(12 分) 要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 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学芹那样的文豪,等等。 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 拿破仑,生成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 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 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 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唯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 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 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 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 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 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 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 务的一架机器罢了。可见,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①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②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③我还相信,不存在 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④我中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 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⑤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 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⑥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 了。⑦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 代的。⑧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⑨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 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 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选自《周国平文选》,略有删改) 24.第 3 段中“彻头彻尾”指的是什么?(2 分) 25.文章第 2、3 段针对 的人进行议论,提出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的观点; 第 4 段针对生活中自以为成了自己的人进行分析,阐明了 的道理。(2 分) 26.第 4 段中,作者把生活中的某一种人比作“事务的一架机器”,这种人的具体表现是 。(用原文回 答)(2 分) 27.对第 5 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要成为你自己,首先要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宝贵
B.作者借卢梭的话证明第⑤句所表述的观点。 C.第⑨句中的“这一点”指的是“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 D.“怎样才能成为自己”,这是一个难题,作者认为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 8.文章最后一句是“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其中,“这一标准”是什么? 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这句话?(3分) 五、作文(60分) 题目:需要我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文中不能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第Ⅰ卷 、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C2.D3.A4.C5.A6.D7.B8.B 第Ⅱ卷 二、本题共4分,第小题1分 9.思而不学则殆 10.苔痕上阶绿 醉翁之意不在酒 12.出淤泥而不染 三、本题共10分。 14.答案示例:①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②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对桓、灵二帝没有不叹息、痛心和遗憾的。 15.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6.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 四、本题共30分 17.答案要点:突出了小乞丐劳苦的样子 18.“这样”指匆匆走过。想帮助他。 19.涂着。“我”想消除他内心的孤寂。 20.答案要点:①内心受到触动②恼怒③悲伤④委屈⑤想躲避 21.答案要点:相同之处:担忧(惦念)不同之处:“我的心很沉重”,还含有自责的意思。 22.答案示例:“我”不再只是简单地把他看成是乞丐,而是逐渐意识到他是有心灵、应该给予关爱的 孩子。 23.略 (二)12分 24.答案要点:从身体到灵魂 25.答案示例:想成为别人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6.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活动 28.这一标准是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强调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真正成为你自己的重要 意
B.作者借卢梭的话证明第⑤句所表述的观点。 C.第⑨句中的“这一点”指的是“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 D.“怎样才能成为自己”,这是一个难题,作者认为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 28.文章最后一句是“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其中,“这一标准”是什么? 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这句话?(3 分) 五、作文(60 分) 题目: 需要我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3.文中不能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 1.C 2.D 3.A 4.C 5.A 6.D 7.B 8.B 第Ⅱ卷 二、本题共 4 分,第小题 1 分。 9.思而不学则殆。 10.苔痕上阶绿。 11.醉翁之意不在酒 12.出淤泥而不染。 三、本题共 10 分。 13.B 14.答案示例:①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②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对桓、灵二帝没有不叹息、痛心和遗憾的。 15.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6.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四、本题共 30 分。 (一)18 分 17.答案要点:突出了小乞丐劳苦的样子。 18.“这样”指匆匆走过。 想帮助他。 19.涂着。 “我”想消除他内心的孤寂。 20.答案要点:①内心受到触动 ②恼怒 ③悲伤 ④委屈 ⑤想躲避 21.答案要点:相同之处:担忧(惦念) 不同之处:“我的心很沉重”,还含有自责的意思。 22.答案示例:“我”不再只是简单地把他看成是乞丐,而是逐渐意识到他是有心灵、应该给予关爱的 孩子。 23.略 (二)12 分 24.答案要点:从身体到灵魂 25.答案示例:想成为别人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6.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活动 27.C 28.这一标准是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强调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真正成为你自己的重要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