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重点与难点 、基本概念 1.稳定性 (1)定义:系统受扰动偏离了平衡状态,当扰动消除后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 状态,则称系统稳定,反之称系统不稳定。 (2)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特征根全部具有负的实部 (3)代数稳定判据:①必要条件:特征多项式各项系数均大于零。②古尔维茨判据: 由系统特征方程各项系数所构成的各阶古尔维茨行列式全部为正。③劳斯判据:由系统 特征方程各项系统列出劳斯表,如果劳斯表中第一列各值严格为正,则系统稳定;如果 表中第一列中出现小于零的数,则系统不稳定;第一列各系数符号的改变次数,代表特 征方程的正实部根的数目。 (4)系统的稳定性只与系统自身结构参数有关,而与初始条件、外作用大小无关 系统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特征根(极点),而与系统零点无关。 (5)结构不稳定概念:并非由于系统参数设置不当,而是由于系统结构原因导致的 不稳定 2.误差及稳态误差 (1)误差的两种定义及其相互关系:从系统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如图3.1(a 所示,从系统输出端定义的误差E'(s)是系统输出量的希望值R'(S)与实际值C(S)之差 前者在实际系统中是可量测的,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而后者一般只有数学意义。将图 3.1(a)等效变换为图3.1(b),可以看出E(s)与E'(s)之间有对应关系 E'(s)=E(s)/H(s)。对于单位反馈系统来说,这两种定义是等价的。 (2)稳态误差e。是系统的误差响应达到稳态时的值,是对系统稳态控制精度的度 量,是系统的稳态指标 (3)计算稳态误差的方法 1)一般方 i.判定系统稳定性(对于稳定系统求es才有意义); i按误差定义求出系统误差传递函数Φ(s)或Φ(3) il利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e=lims[Φ(s)R(s)+Φn(S)N(s)
·42· 第 3 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重点与难点 一、基本概念 1. 稳定性 (1)定义:系统受扰动偏离了平衡状态,当扰动消除后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 状态,则称系统稳定,反之称系统不稳定。 (2)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特征根全部具有负的实部。 (3)代数稳定判据:①必要条件:特征多项式各项系数均大于零。②古尔维茨判据: 由系统特征方程各项系数所构成的各阶古尔维茨行列式全部为正。③劳斯判据:由系统 特征方程各项系统列出劳斯表,如果劳斯表中第一列各值严格为正,则系统稳定;如果 表中第一列中出现小于零的数,则系统不稳定;第一列各系数符号的改变次数,代表特 征方程的正实部根的数目。 (4)系统的稳定性只与系统自身结构参数有关,而与初始条件、外作用大小无关; 系统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特征根(极点),而与系统零点无关。 (5)结构不稳定概念:并非由于系统参数设置不当,而是由于系统结构原因导致的 不稳定。 2. 误差及稳态误差 (1)误差的两种定义及其相互关系:从系统输入端定义的误差 E(s) 如图 3.1(a) 所示,从系统输出端定义的误差 E(s) 是系统输出量的希望值 R(s)与实际值C(s) 之差。 前者在实际系统中是可量测的,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而后者一般只有数学意义。将图 3.1( a ) 等 效 变 换 为 图 3.1 ( b) , 可 以 看 出 E(s) 与 E(s) 之 间 有 对 应 关 系 : E(s) E(s)/ H (s)。对于单位反馈系统来说,这两种定义是等价的。 (2)稳态误差 ss e 是系统的误差响应达到稳态时的值,是对系统稳态控制精度的度 量,是系统的稳态指标。 (3)计算稳态误差的方法: 1)一般方法: i.判定系统稳定性(对于稳定系统求 ss e 才有意义); ii.按误差定义求出系统误差传递函数 (s) e 或 (s) en ; iii.利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 lim [ ( ) ( ) ( ) ( )] 0 e s s R s s N s e en s ss
E(s R(s R(S)E G(s) H(s I/H(s) G(s) H(s) 图3.1控制系统的两种误差定义 2)稳态误差系数法 i.判定系统稳定性 ii.确定系统型别ν,求静态误差系数 ii.利用在控制输入作用下,e,与系统型别、静态误差系数间的关系表格确定e 值 (4)稳态误差不仅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有关,而且与外作用的大小、形式、作用 点有关。 (5)系统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加速度误差分别是在位置信号(阶跃)、速度信 号(斜坡)和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达到稳态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误差,是位置意 义上的误差 (6)要反映稳态误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用动态误差系数法 (⑦)在主反馈口到干扰作用之间的前向通路上增大放大倍数、设置积分环节可以同 时减小r(),n(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1.系统动态性能计算 主要包括: (1)一阶系统特征参数(时间常数T)与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2)复极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及其关系。 (3)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5,On)与动态指标间的关系(tn,σ%,t计算 (4)系统动态性能随极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5)附加开环零极点与附加闭环零极点的区别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附加闭环零点、闭环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主导极点、非主导零极点和偶极子的概念及高阶系统动态指标估算方法 基本要求 1.稳定性判断 正确理解系统稳定性概念及稳定的充要条件:能熟练运用代数稳定判据判定系统的
·43· C(s) E(s) R(s) R C(s) (s) R’(s) E’(s) E(s) (a) (b) 图 3.1 控制系统的两种误差定义 2) 稳态误差系数法: i.判定系统稳定性; ii.确定系统型别 v ,求静态误差系数; iii.利用在控制输入作用下, ss e 与系统型别、静态误差系数间的关系表格确定 ss e 值。 (4)稳态误差不仅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有关,而且与外作用的大小、形式、作用 点有关。 (5)系统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加速度误差分别是在位置信号(阶跃)、速度信 号(斜坡)和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达到稳态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误差,是位置意 义上的误差。 (6)要反映稳态误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用动态误差系数法。 (7)在主反馈口到干扰作用之间的前向通路上增大放大倍数、设置积分环节可以同 时减小 r(t), n(t)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1. 系统动态性能计算 主要包括: (1)一阶系统特征参数(时间常数 T)与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2)复极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及其关系。 (3)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 ( , ) n 与动态指标间的关系( p s t , %,t 计算公 式).(4)系统动态性能随极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5)附加开环零极点与附加闭环零极点的区别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附加闭环零点、闭环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主导极点、非主导零极点和偶极子的概念及高阶系统动态指标估算方法。 二、基本要求 1. 稳定性判断 正确理解系统稳定性概念及稳定的充要条件;能熟练运用代数稳定判据判定系统的 G(s) H(s) H(s) -1/H(s) G(s)
稳定性,并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 2.稳态误差计算 正确理解有关稳态误差的概念:了解终值定理应用的限制条件;牢固掌握计算稳态 误差的一般方法:牢固掌握静态误差系数法及其应用的限制条件。 动态性能计算 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典型响应特点:能熟练确定一阶系统、 二阶系统特征参数,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欠阻尼系统动态性能计算方法及应用限制 条件:掌握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极点位置与动态性能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附 加闭环零极点对动态性能的影响;正确理解主导极点的概念,会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时间响应的基本概念; (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性能指标和参数的求取 (3)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欠阻尼状态下性能指标的计算 (4)极点、零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对系统动态性能影响 (5)代数稳定性判据: (6)输入信号和扰动作用下稳态误差 2.难点 (7)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8)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方法 (3)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同时作用时,稳态误差的计算。 φ例题解析 例3-1设一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a+1)=rd() dy(o) 其中τ,且T-τ<1,试证明系统动态性能指标为 延迟时间ta=[0.693+ln(-)T 上升时间t=22T 调整时间t,=[3+(lr r 证明:设单位阶跃输入为R(s)=-,当初始条件为零时,有
·44· 稳定性,并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 2. 稳态误差计算 正确理解有关稳态误差的概念;了解终值定理应用的限制条件;牢固掌握计算稳态 误差的一般方法;牢固掌握静态误差系数法及其应用的限制条件。 3. 动态性能计算 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典型响应特点;能熟练确定一阶系统、 二阶系统特征参数,牢固掌握一阶系统、二阶欠阻尼系统动态性能计算方法及应用限制 条件;掌握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特征参数、极点位置与动态性能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附 加闭环零极点对动态性能的影响;正确理解主导极点的概念,会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 三、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 时间响应的基本概念; (2) 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性能指标和参数的求取; (3) 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欠阻尼状态下性能指标的计算; (4) 极点、零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对系统动态性能影响; (5) 代数稳定性判据; (6) 输入信号和扰动作用下稳态误差。 2. 难点 (7) 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8) 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指标方法; (3)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同时作用时,稳态误差的计算。 例题解析 例 3-1 设一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 ) ( ) ( ) ( ) r t dt dr t y t dt dy t T 其中 T>τ,且 T-τ<1,试证明系统动态性能指标为: 延迟时间 T T T td [0.693 ln( )] 上升时间 t r 2.2T 调整时间 T T T t s [3 (ln )] 证明: 设单位阶跃输入为 R(s)= s 1 ,当初始条件为零时,有
Y(s)TS R(s) Ts+1 所以 Y(s) 7+1()=(0+1 m=(s=1-=e 根据定义,(1)当t时,y(1)=0.5=1 所以 t=0693+hn(=x1 ) (2)求(即y()从0.1到0.9所需的时间) 当y(1)=09=1 时有2=mm() 当y(t)=0.1=1 时,有1=7n(-)-m09 tn=12-=h√9 =2.2T (3)求调整时间t 假设误差带宽Δ=5,则有 HG2)=0.95=1-7-x 解得 t=[3+(n- 例32已知一阶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a2s+1,若采用负反馈的方法(图31) 将调整时间t减小为原来的0.1倍,并且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试选择k和k的值 R(s) G(s) y(s) 图3-1负反馈结构图 解:由一阶环节的传递函数知,其时间常数=0.2,放大系数k=10。引入负反馈后,系 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45· 1 1 ( ) ( ) Ts s R s Y s 所以 T t e T T y t L Y s Ts T Ts s s s R s Ts s Y s ( ) [ ( )] 1 1 1 1 ) 1 1 ( ) ( 1 1 ( ) 1 根据定义,(1) 当 t=td时, T td e T T y t ( ) 0.5 1 所以 T T T td [0.693 ln( )] (2) 求 tr(即 y(t)从 0.1 到 0.9 所需的时间) 当 T t e T T y t 2 ( ) 0.9 1 时,有 [ln( ) 0.1] 2 In T T t T 当 T t e T T y t 1 2 ( ) 0.1 1 时,有 [ln( ) 0.9] 1 In T T t T 则 t r t t T 2.2T 0.1 0.9 ln 2 1 (3) 求调整时间 ts 假设误差带宽Δ=5,则有: T t s s e T T y t ( ) 0.95 1 解得 T T T t s [3 (ln )] 例 3-2 已知一阶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0.2 1 10 ( ) s G s ,若采用负反馈的方法(图 3-1) 将调整时间 ts减小为原来的 0.1 倍,并且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试选择 kH和 ko的值. R(s) Y(s) - 图 3-1 负反馈结构图 解:由一阶环节的传递函数知,其时间常数 T=0.2,放大系数 k=10。引入负反馈后,系 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kH ko G(s)
Y(s) koG(s) R( 代入G(s)并整理得 Y(s) 0.2 s+1 1+10k 因为调整时间t=3T(或4),即仅与T成正比,根据题目要求可列出 10k0 =10(保持原放大系统) =002(时间常数缩小十倍 解得kr=0.9,k=10 例33设闭环系统为Φ(s) s-+20,S+o 试在s平面上绘制下列要求特征根 可能的区域 (1)1>≥0.707,On≥2 (2)0.5≥>0,4≥n≥2 (3)0.707≥≥0.5,ωn≤2. 解:在s平面上系统的极点特征根是:s1=-5n±jony1-52,on和阻尼角cosB 5的关系如图3-2(a)所示。 (1)当1>≥0.707,n≥2时,有:1>cosB≥0.707.即0B≤45(以负实轴为起点, 顺时针β为正,逆时针B为负),对称部分为特征根区域如图3-2(b)阴影部分所示 (2)当0.5≥>0,4≥n≥2时,有:0.5≥cosB>0,即60≤B<90°,对称部分为 90B<-609,特征根区域由3-2(c)阴影部分所示 (3)当0.707≥≥0.5,n≤2时,有:0.707≥C0sB≥0.5即450≤B≤60,对称部 分为-60≤β≤45,特征根区域如图3-2(d)阴影部分所示
·46· 1 ( ) ( ) ( ) ( ) 0 k G s k G s R s Y s H 代入 G(s)并整理得: 1 1 10 0.2 1 10 10 ( ) ( ) 0 s k k k R s Y s H H 因为调整时间 ts=3T(或 4T),即仅与 T 成正比,根据题目要求可列出: 时间常数缩小十倍) 保持原放大系统 0.02( 1 10 0.2 10( ) 1 10 10 0 H H k k k 解得 kH=0.9, k0=10 例 33 设闭环系统为 2 2 2 2 ( ) n n n s s s ,试在 s 平面上绘制下列要求特征根 可能的区域: (1)1>ζ≥0.707,ωn≥2; (2)0.5≥ζ>0,4≥ωn≥2; (3)0.707≥ζ≥0.5,ωn≤2. 解: 在 s 平面上系统的极点特征根是:s1,2=-ζωn±jωn 2 1 ,ωn和阻尼角 cosβ =ζ的关系如图 3-2(a)所示。 (1)当 1>ζ≥0.707,ωn≥2 时,有:1>cosβ≥0.707.即 0 00,4≥ωn≥2 时,有:0.5≥cosβ>0,即 60 0≤β<90 0,对称部分为 –90 0<β<-60 0,特征根区域由 3-2(c)阴影部分所示. (3)当 0.707≥ζ≥0.5,ωn≤2 时,有:0.707≥cosβ≥0.5 即 45 0≤β≤60 0,对称部 分为-60 0≤β≤45 0,特征根区域如图 3-2(d)阴影部分所示. (a) (b)
例3-4有一位置随动系统,结构如图3-3所示.k=40,T=0.1。(1)求系统的开环和闭 环极点;(2)当输入量r(1)为单位阶跃函数时,求系统的自然振荡角频率ω,阻尼比ξ和系 统的动态性能指标l,,σ% R s) C(s) s(rs +D) 图3-3位置随动系统结构图 解: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G(s)= 和Φ(s) s(0.ls+1) +105+400 (1)开环极点为P=0, s2+10s+400=0 解得闭环极点为 P12=-5士j19.365 (2)将闭环传递函数写成标准形式 C(s) 有 2=400 解得 Gn=20, 系统的动态指标为
·47· (c) (d) 图 3-2 例 3-4 有一位置随动系统,结构如图 3-3 所示.k=40,τ=0.1。(1)求系统的开环和闭 环极点;(2)当输入量 r(t)为单位阶跃函数时,求系统的自然振荡角频率ωn,阻尼比ζ和系 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tr,ts,σ%. R(s) C(s) - 图 3-3 位置随动系统结构图 解: 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10 400 400 ( ) (0.1 1) 40 ( ) 2 s s s s s G s 和 (1) 开环极点为 P1=0, P2=-10 令 s 2+10s+400=0 解得闭环极点为 P1,2=-5±j19.365 (2) 将闭环传递函数写成标准形式 2 2 2 2 ( ) n n n s s s 有 ωn 2=400, 2ωnζ=10 解得 ωn=20, ζ=0.25 系统的动态指标为 s( s 1) k
TI-B -arccos< 3. 14-arccos 0.25 0.094 0.25 3 4 sso025x20=06(当△=5) 0.25×20 0.8(当△=2) 0%=e×100%=45% 例3-5图3-4(a)为系统结构图,图3-4(b)为某典型单位阶跃响应.试确定k,k2,a 的值 R(s)- (s) s(s +a) (a)系统结构图 (t) 2.18 (b)阶跃响应曲线 解:因为 Y(s) k,k2 R s +as+ k2 kk Y(s)= R(S) k2 所以 y(∞)=limy()=lims k,=2
·48· 0.8( 2) 0.25 20 4 4 0.6( 5) 0.25 20 3 3 0.094 20 1 0.25 3.14 arccos 0.25 1 arccos n 2 2 当 当 n n d rts t σ%= 2 1 e 100%=45% 例 3-5 图 3-4(a)为系统结构图,图 3-4(b)为某典型单位阶跃响应.试确定 k1,k2,a 的值. R(s) Y(s) - (a) 系统结构图 y(t) 2.18 2.0 t (b) 阶跃响应曲线 图 3-4 解: 因为 s as k s k k R s s as k k k Y s s as k k k R s Y s 1 ( ) ( ) ( ) ( ) 2 2 1 2 2 2 1 2 2 2 1 2 所以 2 1 ( ) lim ( ) lim 1 2 2 1 2 0 k s as k s k k y y t s t s ( ) 2 s s a k 1 k
又因为 s(S+a s(S+2cU 所以 0.=a 根据题意知 2.18-2 100%=9 解得 =0.608 n=4.946(rad/s) 故 a=25n=2×0608×4946≈6014 例3-6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3-5所示若r(1)=2×1(0)时试求(1片产1时,系统的超调 量σ%和调节时间(2)当k不等于零时若要使%=20%试求k应为多大?并求出此时的 调整时间自的值(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说明内反馈ks的作用是什么 图3-5系统结构图 解:(1)当k=0时,由结构图知闭环传递函数为 Φ(s)=(s) R(s) S2 则有 25on=2 所以 7.07(rad/s),5=0.14 这是一个欠阻尼状态的响应,故
·49· 又因为 ( ) ( 2 ) ( ) 2 2 n n s s a s s k G s 所以 a k n n 2 2 2 根据题意知 2 1 100% 9% 2 2.18 2 % e 解得 ζ=0.608 tp=0.8= 2 1 n ωn=4.946(rad/s) 故 k2=ω2=24.463 a=2ζωn=2×0.608×4.946≈6.014 例3-6 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3-5所示,若r(t)=2×1(t)时,试求:(1)kf=1时,系统的超调 量σ%和调节时间 ts;(2)当 kf不等于零时,若要使σ%=20%,试求 kf应为多大?并求出此时的 调整时间 t3的值,(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说明内反馈 kfs 的作用是什么. R(s) Y(s) - - 图 3-5 系统结构图 解:(1) 当 kf=0 时,由结构图知闭环传递函数为 2 50 50 ( ) ( ) ( ) 2 R s s s Y s s 则有 ωn 2=50, 2ζωn=2 所以 ωn=7.07(rad/s), ζ=0.14 这是一个欠阻尼状态的响应,故 100 kfs ( 2) 0.5 s s
×100%=64% 3(s(当△=5) 4(S)(当△=2) (2)当k≠0时,可得闭环传函为 Y(s) R(S)s (2+0.5k,)s+50 可见 n=7.07(rad/s) 由题中条件 0%=e 100%=20% 得 则 k=9 922(s)(当△=5) 调整时间为 2On7.07×0.46 4 1.230(s)(当△=2) On707×046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可看出,内反馈k的作用为增加阻尼比,减小超调量,减小调整 时间 例3-7系统的结构如图3-6所示,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若系统不稳定,求在s右半 平面的极点数 R(s) 2 y(s) 图3-6系统结构图
·50· σ%= 2 1 e 100%=64% 4( )( 2) 4 3( )( 5) 3 当 当 s s t n n s (2) 当 kf≠0 时,可得闭环传函为 2 2 2 2 (2 0.5 ) 50 2 50 ( ) ( ) ( ) n n n f s s s k s R s Y s s 可见 ωn=7.07(rad/s) ζ= 2 50 2 0.5 f k 由题中条件 σ%= 2 1 e 100%=20% 得 ζ=0.46 则 kf=9 调整时间为 1.230(s)( 2) 7.07 0.46 4 4 0.922 s ( 5) 7.07 0.46 3 3 当 ( )当 n n s t (3)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可看出,内反馈kf的作用为增加阻尼比,减小超调量,减小调整 时间.例 3-7 系统的结构如图 3-6 所示,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若系统不稳定,求在 s 右半 平面的极点数. R(s) Y(s) 图 3-6 系统结构图 s 1 s s 2 1 s s 2 1 s-1 s -2
解: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3+2s4-s-2=0 可看出特征方程的系数不全为正,所以系统是不稳定。为了求出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 列劳斯阵列如下 0 120 s0(-2) 16 0 E 第三行元素全为零,对辅助方程 2s-2=0 求导得 用8,0替换0,0;第四行第一列元素为零,用小正数ε替代0,继续排列劳斯阵列 劳斯阵列第一列元素变号一次,说明特征方程有一个正根。劳斯阵列有一行元素全为 零,说明可能有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实根或一对共轭虚根,或对称于虚根的两对共轭复 根.解辅助方程得 2=2(s+1)(s-1)(s+〕sj)=0 这样特征方程可以写为 可见,系统在s右半平面有一个根s=1,在虚轴上有两个根s=j,=-j,在s左半平面有两个 根,s=-1,s=-2. 例3-8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3-7。试求满足下面条件的三阶开环传递函数G(s) 应满足的条件 R(s (s) (1)G(s)=k (s),k为开环放大系数 (2)由单位阶跃函数输入引起的稳态误 差为零; 图3-7
·51· 解: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2 2 2 ( ) 5 4 s s s s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 2 5 4 s s s =0 可看出特征方程的系数不全为正,所以系统是不稳定。为了求出 s 右半平面的极点数, 列劳斯阵列如下: 2 0 16 ( ) 0 ( 2) (8) (0) 0 0 2 0 2 1 0 1 0 1 2 3 4 5 s s s s s s 第三行元素全为零,对辅助方程 2s 4-2 = 0 求导得 8s 3=0 用 8,0 替换 0,0;第四行第一列元素为零,用小正数ε替代 0,继续排列劳斯阵列. 劳斯阵列第一列元素变号一次,说明特征方程有一个正根。劳斯阵列有一行元素全为 零,说明可能有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实根或一对共轭虚根,或对称于虚根的两对共轭复 根.解辅助方程得 2s 4-2=2(s+1)(s-1)(s+j)(s-j)=0 这样特征方程可以写为 (s+2)(s+1)(s-1)(s+j)(s-j)=0 可见,系统在 s 右半平面有一个根 s=1,在虚轴上有两个根 s=j,s=-j,在 s 左半平面有两个 根,s=-1,s=-2. 例 3-8 闭环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 3-7。试求满足下面条件的三阶开环传递函数 G(s), 应满足的条件: R(s) E(s) Y(s) (1) ( ) ( ) A s k G s , k 为开环放大系数; (2) 由单位阶跃函数输入引起的稳态误 差为零; 图 3-7 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