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内容选择 12.1碰撞理论 12.2 过渡态理论 12.3单分子反应理论 12.5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12.7光化学反应 12.9催化反应动力学 2025/1/12
2025/1/12 12.1 碰撞理论 12.2 过渡态理论 12.3 单分子反应理论 12.5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12.7 光化学反应 12.9 催化反应动力学 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内容选择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Arrhenius根据实验从宏观的角度总结出了化学 反应的动力学基本规律,即Arrhenius公式,他认为 反应的速率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决定于活化能和指数 前因子。为建立速率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节课简要介绍碰撞理论、过度态理论和单分 子反应理论。从理论或微观的角度对定律作出解 释
Arrhenius根据实验从宏观的角度总结出了化学 反应的动力学基本规律,即Arrhenius公式,他认为 反应的速率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决定于活化能和指数 前因子。为建立速率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节课简要介绍碰撞理论、过度态理论和单分 子反应理论。从理论或微观的角度对定律作出解 释。 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速率理论的共同点 与热力学的经典理论相比,动力学理论发展较 迟。先后形成的撞理论、过渡态理论都是20世 纪后建立起来的,尚有明显不足之处。 理论的共同点是:首先选定一个微观模型,用 气体分子运动论(碰撞理论)或量子力学(过渡 态理论)的方法,并经过统计平均,导出宏观动 力学中速率系数的计算公式。 由于所采用模型的局限性,使计算值与实验值 不能完全吻合,还必须引入一些校正因子,使理 论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与热力学的经典理论相比,动力学理论发展较 迟。先后形成的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都是20世 纪后建立起来的,尚有明显不足之处。 理论的共同点是:首先选定一个微观模型,用 气体分子运动论(碰撞理论)或量子力学(过渡 态理论)的方法,并经过统计平均,导出宏观动 力学中速率系数的计算公式。 由于所采用模型的局限性,使计算值与实验值 不能完全吻合,还必须引入一些校正因子,使理 论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速率理论的共同点
12.1並撞理论 内容选择 一、理论要点 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三、概率因子 四、碰撞理论的优缺点
12.1 碰撞理论 内容选择 一、理论要点 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三、概率因子 四、碰撞理论的优缺点
12.1碰撞理论 理论要点: (1)气体分子A和B必须通过碰撞才可能发生反应; (2)只有碰撞动能大于或等于某临界能[或阈能] 的活化碰撞才能发生反应;(有效碰撞)。 (3)求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分子间的碰撞数 以及活化碰撞所占分数,即可导出速率方程
12.1 碰撞理论 (2)只有碰撞动能大于或等于某临界能[或阈能] 的活化碰撞才能发生反应;(有效碰撞)。 一、理论要点: (1)气体分子A和B必须通过碰撞才可能发生反应; (3)求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分子间的碰撞数 以及活化碰撞所占分数,即可导出速率方程
注意两个概念! 1、两个分子的一次碰撞过程? 两个分子在相互的作用力下,先是互相接 近,接近到一定距离,分子间的斥力随着距离 的减小而很快增大,分子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 相互远离,完成了一次碰撞过程
两个分子在相互的作用力下,先是互相接 近,接近到一定距离,分子间的斥力随着距离 的减小而很快增大,分子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 相互远离,完成了一次碰撞过程。 1、两个分子的一次碰撞过程? 注意两个概念!
2、有效碰撞直径和碰撞截面 运动着的A分子和B分子,两者质心的投影落在 直径为☑AB的圆截面之内,都有可能发生碰撞。 dAB称为有效碰 撞直径,数值上等 于A分子和B分子的 半径之和。 虚线圆的面积称为碰 撞截面(collision cross section)。数 分子间的碰撞和有效直径 值上等于πd邻
运动着的A分子和B分子,两者质心的投影落在 直径为 dAB 的圆截面之内,都有可能发生碰撞。 称为有效碰 撞直径,数值上等 于A分子和B分子的 半径之和。 AB d A B dAB 分子间的碰撞和有效直径 虚线圆的面积称为碰 撞截面(collision cross section)。数 值上等于 2 。 dAB 2、有效碰撞直径和碰撞截面
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1、A与B分子互碰频率 将A和B分子看作硬球,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它们以 一定角度相碰。 互碰频率为(上册第一章38页) πu MAMB 式中μ=M+M NA=[AVL NB =[B]L 或Za=dAaE8Zy[ANBl πu
将A和B分子看作硬球,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它们以 一定角度相碰。 互碰频率为(上册第一章38页) 2 1/ 2 A B AB AB 8 ( ) N N RT Z d V V = 2 2 1/ 2 AB AB 8 ( ) [A B] ][ RT Z d L 或 = A B A B M M M M = + 式中 A B [A] [B] N N L L V V = = 1、A与B分子互碰频率 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2、两个A分子的互碰频率 每次碰撞需要两个A分子,为防止重复计算,在 碰撞频率中除以2,所以两个A分子互碰频率为: 8RT 112 πMA RT πMA RT =2d2(7M)'"A
每次碰撞需要两个A分子,为防止重复计算,在 碰撞频率中除以2,所以两个A分子互碰频率为: 2 2 1/ 2 A AA AA A 2 8 ( ) ( ) 2 N RT Z d V M = 2 2 1/ 2 2 AA A 2 ( ) [A] RT d L M = 2 2 1/ 2 A AA A 2 ( ) ( ) N RT d V M = 2、两个A分子的互碰频率 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3、有效碰撞分数 分子互碰并不是每次都发生反应,只有相对平动 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大于阈能的碰撞才是有效的, 所以绝大部分的碰撞是无效的。 要在碰撞频率项上乘以有效碰撞分数q。 q exp( RT
exp( ) c RT E q = − 分子互碰并不是每次都发生反应,只有相对平动 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大于阈能的碰撞才是有效的, 所以绝大部分的碰撞是无效的。 要在碰撞频率项上乘以有效碰撞分数q。 3、有效碰撞分数 二、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