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规律与历史主体 目的要求: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把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看作一个系统。学习这一章,要 着重掌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 展的直接动力:要深刻理解科学技术的内涵、特征与功能:要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主要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加速发展的巨大杠杆 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 教学重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科学技术的内涵、特征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个人和人 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 第七章社会规律与历史主体 人类社会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那么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哪里?这是本章所要揭示的内容。社会发展 的原因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自觉地投身于人民群众改造世界伟大实践活动之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 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包括多因素、具有多层次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存在 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它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 展,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及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 的两个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发展变化情况也不一样,其中,直接作用于 自然界的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处在经常不断地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在生产力的系统里, 是生产工具先发生变化,而后其他要素也跟着发生变化。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也经常发生变化,但同生产 力比较起来,生产关系的系统则是相对稳定的。一种性质的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相对固 定的形式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最终取决于 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区
第七章 社会规律与历史主体 教 案 目的要求: 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把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看作一个系统。学习这一章,要 着重掌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 展的直接动力;要深刻理解科学技术的内涵、特征与功能;要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主要内容: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加速发展的巨大杠杆 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 教学重点: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科学技术的内涵、特征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个人和人 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 第七章 社会规律与历史主体 人类社会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那么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哪里?这是本章所要揭示的内容。社会发展 的原因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自觉地投身于人民群众改造世界伟大实践活动之中。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 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包括多因素、具有多层次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存在 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 它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 展,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及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 的两个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发展变化情况也不一样,其中,直接作用于 自然界的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处在经常不断地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在生产力的系统里,通常 是生产工具先发生变化,而后其他要素也跟着发生变化。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也经常发生变化,但同生产 力比较起来,生产关系的系统则是相对稳定的。一种性质的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相对固 定的形式。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最终取决于 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区
别,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的。离开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任何新的生产关系都难以建立。 例如,石器对应的只能是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青铜器对应的是奴隶制生产关系。铁器对应的是封建制的 生产关系。大机器生产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内容,而 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社会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应于内容。有什么样 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常把生产力比作儿童身体,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当 衣服大小还足以保护身体发育时,身体就可以继续发育,当衣服窄小到束缚身体、影响发育时,就得换成 大号的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作为主要方面,既是决定的因素,又是最活跃、最 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历史上不同生产关系的交替,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 的。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 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5页)。例如,在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的 情况下,个人无力单独同自然界相抗衡,只能共同劳动,产生集体的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以金属工具为 主的较为进步的生产力,导致了有限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剥削他人的劳动成为可能,决定了奴隶制生产 关系的产生。由于金属工具的改进,特别是冶铁技术的进步,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就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所 代替。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农民比在棍棒监督下进行集 体劳动的奴隶,能提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使用手工工具逐步过渡到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标志。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往往表现出某种阶段性和层 性。往往先是部分地改变生产关系,如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小规模的、个别行业的手工工场、商品交 换、少量雇佣劳动等,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成长,然后才是机器大生产的出现,要求整个社 会生产关系发生全面的根本变革,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代替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而确立起来 新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生产力由于其内在动力而向前发展 到更高水平时,与相对稳定的原有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这时,生产力便要求冲破旧的生产关系 的束缚,用一种适合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新生产关系取而代之。这就是说,旧生产关系的灭亡和新生产关 系的产生,都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是通过代表生产 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实现的。保守的或反动的势力即使在一定时期采取各种手段阻碍 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情况也只能是暂时的,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必然的,是任何力 量都阻挡不了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 社会形式,它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为: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为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能提 供一个使生产力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的社会形式,能把当时各种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 力,使劳动者的积极性、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作用都得到较佳发挥,这无疑是对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在 历史上,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往往都是在某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之后取得的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不适合生产力的生 产关系,已不能把生产力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这时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生产工具和劳 动对象得不到合理利用,由此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们虽然可 生产关系某些环节和方 面的调节和改良而使矛盾有所缓和,甚至在某一阶段还可以使生产力仍取得较快发展速度,但却不能消除
别,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况决定的。离开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任何新的生产关系都难以建立。 例如,石器对应的只能是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青铜器对应的是奴隶制生产关系。铁器对应的是封建制的 生产关系。大机器生产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内容,而 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社会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应于内容。有什么样 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常把生产力比作儿童身体,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当 衣服大小还足以保护身体发育时,身体就可以继续发育,当衣服窄小到束缚身体、影响发育时,就得换成 大号的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作为主要方面,既是决定的因素,又是最活跃、最 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历史上不同生产关系的交替,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 的。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 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345 页)。例如,在使用简陋的石器工具的 情况下,个人无力单独同自然界相抗衡,只能共同劳动,产生集体的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以金属工具为 主的较为进步的生产力,导致了有限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剥削他人的劳动成为可能,决定了奴隶制生产 关系的产生。由于金属工具的改进,特别是冶铁技术的进步,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就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所 代替。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农民比在棍棒监督下进行集 体劳动的奴隶,能提供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使用手工工具逐步过渡到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标志。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往往表现出某种阶段性和层次 性。往往先是部分地改变生产关系,如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小规模的、个别行业的手工工场、商品交 换、少量雇佣劳动等,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成长,然后才是机器大生产的出现,要求整个社 会生产关系发生全面的根本变革,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代替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而确立起来。 新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稳定的状态。当生产力由于其内在动力而向前发展 到更高水平时,与相对稳定的原有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这时,生产力便要求冲破旧的生产关系 的束缚,用一种适合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新生产关系取而代之。这就是说,旧生产关系的灭亡和新生产关 系的产生,都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是通过代表生产 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实现的。保守的或反动的势力即使在一定时期采取各种手段阻碍 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情况也只能是暂时的,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必然的,是任何力 量都阻挡不了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是消极的、被动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 社会形式,它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为: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为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能提 供一个使生产力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的社会形式,能把当时各种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 力,使劳动者的积极性、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作用都得到较佳发挥,这无疑是对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在 历史上,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往往都是在某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之后取得的。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不适合生产力的生 产关系,已不能把生产力诸要素较好地结合起来,这时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生产工具和劳 动对象得不到合理利用,由此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时,人们虽然可通过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和方 面的调节和改良而使矛盾有所缓和,甚至在某一阶段还可以使生产力仍取得较快发展速度,但却不能消除
矛盾。只有当旧生产关系获得根本变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新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后,才能使矛盾解决 应该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情况较为复杂。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 动作用,但也并不排除因个别环节有缺陷而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一种旧的 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也并不排除由于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的调整而暂时地 局部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某些刺激作用:同时,不但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的发展 起阻碍作用,而且当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过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也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 只有生产关系不但在性质上而且在形式上,不但在总体上而且在局部环节上都适合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时, 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 提高实际经济效益,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而这也就是衡量生产关 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基本标志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集中体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 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需要。生产关系由基本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适合的辩证否定运动,就是这一规律 的生动表现。这一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表明: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何时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 革的方向等,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所谓生产力的“状况”, 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顾生产力的实际状况,人为地去维护过时的旧的生产关系, 或者企图超越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去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都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 律,最终必然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它在人类 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历史时期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 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它对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 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的基本矛盾,除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之外,还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 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无论政治的或思想的上层建 筑,它们都产生于或根源于经济基础。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 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 个基础来说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6页)。也就是说,任何上层建筑现象最终都可以 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源,得到说明。不过,上层建筑本身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但上 层建筑之中的一切成份,无论是被抛弃的还是被保留的,归根到底都是曾经适应于或仍然适应于经济基础 的需要而产生的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谁在生
矛盾。只有当旧生产关系获得根本变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新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后,才能使矛盾解决。 应该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情况较为复杂。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 动作用,但也并不排除因个别环节有缺陷而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一种旧的 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也并不排除由于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的调整而暂时地、 局部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某些刺激作用;同时,不但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的发展 起阻碍作用,而且当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过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也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 只有生产关系不但在性质上而且在形式上,不但在总体上而且在局部环节上都适合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时, 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 提高实际经济效益,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而这也就是衡量生产关 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基本标志。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集中体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 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需要。生产关系由基本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适合的辩证否定运动,就是这一规律 的生动表现。这一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表明: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何时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 革的方向等,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所谓生产力的“状况”, 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不顾生产力的实际状况,人为地去维护过时的旧的生产关系, 或者企图超越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去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都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 律,最终必然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 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它在人类 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历史时期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 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它对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 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的基本矛盾,除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之外,还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 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无论政治的或思想的上层建 筑,它们都产生于或根源于经济基础。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 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 个基础来说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66 页)。也就是说,任何上层建筑现象最终都可以 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源,得到说明。不过,上层建筑本身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但上 层建筑之中的一切成份,无论是被抛弃的还是被保留的,归根到底都是曾经适应于或仍然适应于经济基础 的需要而产生的。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谁在生
产关系领域居于统治地位,谁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形态发 展起最终决定作用,但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当然 里的“性质”,是就根本性质而言的。具体说,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中,基本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 的上层建筑会有所不同,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但无论怎样,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总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 的 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它的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发生 改变。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2卷,第33页。)当一种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取代之后,反映并依赖旧经济基础的旧 上层建筑,也必然或迟或早地要为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即使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中,当着经济基础发生某 些局部的变化时,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也会相应改变 当然,我们说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上层建筑就 会立即发生变化。事实上,由于上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因 而,它们的变化总是有快有慢,有早有迟。一般说来,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是以它的核心部分,即国家 政权、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设施等的变革为标志的。而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则往往早在制 度变革之前就开始变化,但其变化的完成却远远落后于制度变革,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比如,在我国,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早在封建制度被推翻以前就已经趋于破产,但直到今天,诸如封建迷 信、家长作风、特权思想、个人崇拜等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不管变化缓急或迟早, 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最终要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之所以创立自己的上层建筑,就是要它为自己服务,促进自身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的反作用,是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的 首先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方向上讲,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 积极地运用政治力量、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采 取一切办法对那些有害于自己的经济基础的社会势力和思想展开斗争,扫除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改造旧的 经济基础,从而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开辟道路。这两个方面是相反相成的。上层建筑对经 济基础的服务,就是在“保护自己”和“排除异己”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方式来实现的。政治 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 的行动。没有这种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控制,整个社会生活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上层建筑对社会生活的控 制具有多种具体形式,如发挥国家机器的职能作用,运用法律武器打击异己力量,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 信息网络以至于教育、宗教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形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对社会 各群体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活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再次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效果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 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经济基础又是同生产力相适应并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时,就 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不能满足新兴经济基础的要求,或者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本 身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产关系领域居于统治地位,谁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形态发 展起最终决定作用,但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当然,这 里的“性质”,是就根本性质而言的。具体说,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中,基本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 的上层建筑会有所不同,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但无论怎样,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总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 的。 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它的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发生 改变。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 2 卷,第 33 页。)当一种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取代之后,反映并依赖旧经济基础的旧 上层建筑,也必然或迟或早地要为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即使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中,当着经济基础发生某 些局部的变化时,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也会相应改变。 当然,我们说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上层建筑就 会立即发生变化。事实上,由于上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因 而,它们的变化总是有快有慢,有早有迟。一般说来,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是以它的核心部分,即国家 政权、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设施等的变革为标志的。而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则往往早在制 度变革之前就开始变化,但其变化的完成却远远落后于制度变革,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比如,在我国,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早在封建制度被推翻以前就已经趋于破产,但直到今天,诸如封建迷 信、家长作风、特权思想、个人崇拜等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不管变化缓急或迟早, 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最终要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之所以创立自己的上层建筑,就是要它为自己服务,促进自身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的反作用,是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的。 首先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方向上讲,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 积极地运用政治力量、法律手段和思想影响,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它又采 取一切办法对那些有害于自己的经济基础的社会势力和思想展开斗争,扫除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改造旧的 经济基础,从而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开辟道路。这两个方面是相反相成的。上层建筑对经 济基础的服务,就是在“保护自己” 和“排除异己”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其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这种方式来实现的。政治 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 的行动。没有这种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控制,整个社会生活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上层建筑对社会生活的控 制具有多种具体形式,如发挥国家机器的职能作用 ,运用法律武器打击异己力量,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 信息网络以至于教育、宗教等等。 通过这些具体的形式,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对社会 各群体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督,从而使整个社会生活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再次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效果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 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经济基础又是同生产力相适应并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时,就 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不能满足新兴经济基础的要求,或者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本 身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在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刚刚产生后 的一段时期内,总的说来它是基本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但即使在这种 情况下,它同自己的经济基础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适合。因为任何一种新的上层建筑都不可能是尽善尽 美的,都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因而不可能绝对地适合经济基础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在生产力的推动 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而上层建筑则是相对稳定的,往往不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 就必然发生不相适应的情形。因此,两者之间就必然产生矛盾。不过,在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阶段,上层 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基本的,不适合是局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也日益发展起来,而上层建筑却继续维护旧的经济基础。这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变革要求之间的矛盾就 会越来越激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解放生产力,就必须变革旧的上层建筑。于 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阶段就到来了。新的上层建筑取代旧的上层建筑之后,便会以自身的力量促进新的经 济基础取代旧的经济基础,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历史唯物主义 把这种必然联系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 变革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 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 建筑,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 惩罚。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关于这一规律的原理也是唯物史 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遵循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 会发展。在当代中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促进 生产力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三)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与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 互制约的。由于经济基础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两对基本矛盾实际上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上层建筑”这样一个三层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产关系是一身二任的,它既是生产力 的社会形式,又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作为中介环节,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联结起来,形成一个 双向回环运动。这一环扣一环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两对基本矛盾 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所决定的,并受其制约,因而后者比前者更为根本: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又依 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因为上层建筑总是力图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如果不解决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难以最终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在社会变革 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这两对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了 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就其一般进程而言,首先是
一。在任何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在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刚刚产生后 的一段时期内,总的说来它是基本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但即使在这种 情况下,它同自己的经济基础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适合。因为任何一种新的上层建筑都不可能是尽善尽 美的,都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因而不可能绝对地适合经济基础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在生产力的推动 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而上层建筑则是相对稳定的,往往不能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 就必然发生不相适应的情形。因此,两者之间就必然产生矛盾。不过,在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阶段,上层 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基本的,不适合是局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也日益发展起来,而上层建筑却继续维护旧的经济基础。这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变革要求之间的矛盾就 会越来越激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 解放生产力,就必须变革旧的上层建筑。于 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阶段就到来了。新的上层建筑取代旧的上层建筑之后,便会以自身的力量促进新的经 济基础取代旧的经济基础,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历史唯物主义 把这种必然联系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 变革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 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 建筑,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 惩罚。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关于这一规律的原理也是唯物史 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遵循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 会发展。在当代中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促进 生产力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三)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与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的。由于经济基础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两对基本矛盾实际上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上层建筑”这样一个三层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产关系是一身二任的,它既是生产力 的社会形式,又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作为中介环节,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联结起来,形成一个 双向回环运动。这一环扣一环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两对基本矛盾 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所决定的,并受其制约,因而后者比前者更为根本;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又依 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因为上层建筑总是力图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如果不解决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难以最终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在社会变革 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这两对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了 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就其一般进程而言,首先是
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人类为了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总是力图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 力。在社会的各种基本要素中,生产力则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动状态。当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达 到一定程度时,应付引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而生产关系 的变革,又会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于是,人类社会也 就进入了高一级的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全过程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上层建筑的变革是由经济基础 的变化引起的,而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变化又是由生产力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决定和“操纵”的。追根溯源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动机”,是社会的动力之源。也正是在这 种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标准 革命导师的论述: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决定了我们在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时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 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就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论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 决定力量的思想,指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 示器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 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页。),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基本思 想。后来,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列宁全集》第 13卷,第23页。)。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把这一标准加以具体化,提出评价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 是否进步以及进步程度的标准,“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79页。)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 时期以后,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强调承认不承认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 用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之点,把生产力标准具体化为衡量和 评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并进一步完善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他指出“判 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这是我们党和邓小平对历史唯物 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对于打破传统观念、解放思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确理解和掌握生产 力标准,对于我们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力标准的基本含义: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是非得失的 根本标准。首先,它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人类社会的进步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既有经济生 活方面,又有政治、军事、科学、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衡量社会进步也就具有多方面 多层次的具体尺度。但是,由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 展上,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都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生产力必然成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它是检验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是我们 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的中心,这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所以,我们党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 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 益的,都是社会主义要求和允许的,因而都是正确的、成功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失败的。离开生产力 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是错 坚持生产力标准,必须防止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需要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人类为了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总是力图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 力。在社会的各种基本要素中,生产力则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动状态。当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达 到一定程度时,应付引起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而生产关系 的变革,又会引起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于是,人类社会也 就进入 了高一级的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全过程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上层建筑的变革是由经济 基础 的变化引起的,而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变化又是由生产力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决定和“ 操纵”的。追根溯源,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动 机”,是社会的动力之源。也正是在这 种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生产力标准 革命导师的论述: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决定了我们在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时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 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就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论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 决定力量的思想,指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 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 示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204 页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 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108 页。),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基本思 想。后来,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列宁全集》第 13 卷,第 223 页。)。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把这一标准加以具体化,提出评价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 是否进步以及进步程度的标准,“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 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 3 卷,第 1079 页。)进入社会主 义建设新 时期以后,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强调承认不承 认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 用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之点,把生产力标准具体化为衡量和 评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 准,并进一步完善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他指出“判 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72 页。)这是我们党和邓小平对历史唯物 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它对于打破传统观念、解放思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确理解和掌握生产 力标准,对于我们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力标准的基本含义: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是非得失的 根本标准。首先,它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人类社会的进步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既有经济生 活方面,又有政治、军事、科学、 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衡量社会进步也就具有多方面、 多层次的具体尺度 。但是,由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 展上 ,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都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生产力必然成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它是检验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是我们 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的中心,这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所以 , 我们党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 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 益的,都是社会主义要求和允许的,因而都是正确的、成功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失败的。离开生产力 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是错 误的。 坚持生产力标准,必须防止把它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需要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对生产力标准本身要完整理解。生产力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因而生产力标准也应当具有系统 性、综合性,它包括生产力各要素功能发挥的程度,生产力的水平、速度、效益等综合指标。在实际工作 中,要防止和反对片面地用生产力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项指标来代替综合性标准,决不能简单地用产量 产值、利润、速度等生产力的局部发展状况,去衡量是否坚持了生产力标准。 第二,要把生产力这一根本标准同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结合起来。生产力标准是一个根本标准或最高标准, 它不是唯一标准,也不是直接衡量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具体标准。要防止和反对把生产力标准与具体工 作标准混同起来的错误倾向。社会是一个具有多种分工的复杂系统,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具体 工作标准,如文艺领域有艺术标准,教育领域有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标准,部队中有战斗力标准等。生产 力标准相对于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标准,是从“归根结底”和“最终”意义上讲的。它告诉我们, 无论什么部门和单位,其有效的工作最终都应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各项具体工作标准都必须体 现和服务于生产力这个根本标准:但决不能用这个根本标准去取代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因此,贯彻生产 力标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根本标准”与“具体标准”之间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要结合“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生活水平标准”,全面贯彻“三个有利于”标准。在“三个有利于标准 中,生产力标准是核心,而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生活水平标准不仅是生产力标准的展开和具体化,而且是 对生产力标准内涵的丰富和深化。所谓综合国力就是国家物质力量、组织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包括政 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外交力等方面,它既体现生产力标准对社会各方面的基本要求,又具 有生产力标准不能完全涵盖的特殊内容。而人民生活水平标准,则是从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客观尺度进一 步上升到满足人民需要的主体价值尺度,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和文化需要,是具有最高价值观性质的标准。因此,“三个有利于”标准具体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与综合标准、客观尺度与主体尺度的统一。我们在理解和运用“生产力标准”过程中,要坚持彻底性和全面 性的统一,切忌片面性和简单化。 第四、要从静态事实和动态发展的统一中把握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任何一个民族、社会的生产力的现 实水平,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起点:不同民族、社会的生产力达到相同的水平,时间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 慢。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判断社会的进步,而要从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中考察社 会的发展,即从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束缚生产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个视角来判断社 会形态的进步与否。总之,应当从静态事实和动态发展的统一中把握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从静态上看 生产力的现实水平,是一种横向比较,单从这一视角看,资本主义制度似乎优于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从动 态上看生产力发展的起点、手段、效果、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就是一种动态的纵向比较。这样一比,社会 主义无疑优于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这是因为:1、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大多建立 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东方社会,起点较低,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速度却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 展速度:2、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目前高于社会主义,但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社会化之间存在 着不可解决的矛盾,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具有限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趋势,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则使生 产力摆脱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桎梏,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 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矛盾的基本 方式和途径则是社会主义改革
第一,对生产力标准本身要完整理解。生产力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因而生产力标准也应当具 有系统 性、综合性,它包括生产力各要素功能发挥的程度,生产力的水平、速度、效益等综合指标。在实际工作 中,要防止和反对片面地用生产力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项指标来代替综合性标准,决不能简单地用产量、 产值、利润、速度等生产力的局部发展状况,去衡量是否 坚持了生产力标准。 第二,要把生产力这一根本标准同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结合起来。生产力标准是一个根本标准或最高标准, 它不是唯一标准,也不是直接衡量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具体标准。要防止和反对把生产力标准与具体工 作标准混同起来的错误倾向。社会是一个具有多种分工的复杂系统,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具体 工作标准,如文艺领域有艺术标准,教育领域有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标准,部队中有战斗力标准等。生产 力标准相对于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标准,是从“归根结底”和“最终”意义上讲的。它告诉我们, 无论什么部门和单位,其有效的工作最终都应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各项具体 工作标准都必须体 现和服务于生产力这个根本标准;但决不能用这个根本标准去取代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因此,贯彻生产 力标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根本标准”与“具体标准”之间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要结合“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全面贯彻“三个有利于”标准。在“三个有利于”标准 中,生产力标准是核心,而综合 国力标准和人民生活水平标准不仅是生产力标准的展开和具体化,而且是 对生产力标准内涵 的丰富和深化。所谓综合国力就是国家物质力量、组织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包括政 治力 、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外交力等方面,它既体现生产力标准对社会各方面的基本要求 ,又具 有生产力标准不能完全涵盖的特殊内容。而人民生活水平标准,则是从生产力和综合 国力的客观尺度进一 步上升到满足人民需要的主体价值尺度,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 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和文化需要,是具有最高价值观性质的标准。因此,“ 三个有利于”标准具体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与综合标准、客观尺度与主体尺度的统一 。我们在理解和运用“生产力标准”过程中,要坚持彻底性和全面 性的统一,切忌片面性和简单化。 第四、要从静态事实和动态发展的统一中把握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任何一个民族、社会的生产力的现 实水平,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起点;不同民族、社会的生产力达到相同的水平,时间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 慢。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判断社会的进步,而要从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中考察社 会的发展,即从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束缚生产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个视角来判断社 会形态的进步与否。总之,应当从静态事实和动态发展的统一中把握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从静态上看 生产力的现实水平,是一种横向比较,单从这一视角看,资本主义制度似乎优于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从动 态上看生产力发展的起点、手段、效果、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就是一种动态的纵向比较。这样一比,社会 主义无疑优于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这是因为:1、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大多建立 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东方社会,起点较低,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速度却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 展速度;2、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目前高于社会主义,但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社会化之间存在 着不可解决的矛盾,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具有限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趋势,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则使生 产力摆脱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桎梏,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阶级斗争和社会革 命;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矛盾的基本 方式和途径则是社会主义改革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必然现象。有阶级存在,就一定会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 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为 了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总是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和掌握的国家权力,对被剥削阶级进 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被剥削阶级处于贫困的境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穷者 无立锥之地”,就是对阶级剥削的深刻揭露。即使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 改善,但社会的两极分化、阶级差距更为扩大,雇佣劳动者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哪里有剥削,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人类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历史,既是一部生产发展史, 同时也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阶级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当 时的统治阶级,或者直接摧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最腐朽的部分,或者迫使统治者采取某些社会改 良措施,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作局部调整,或多或少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 进步。例如,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从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到清代的太平天国革命, 其间曾发生了大小数百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这些斗争虽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制度,但每次斗争都在不 同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王朝,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欧美无产阶级要求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作日等 等的经济斗争,也迫使资本家的剥削方式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推动了生产力的巨 大发展:其争取民主权利等等的政治斗争,更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发展的根本原因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虽 然新的代替旧的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这种代替并不是自发地实现的。因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生产关系就会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变革旧生产关系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要把这一要 求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努力和斗争。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总 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来维护己经腐朽的生产关系,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这时,代 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进步阶级,只有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才能把反动统治阶级赶下历史舞台,使新的生 产关系最终取代旧的生产关系,进而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从整个人类历 史发展的高度来看,阶级斗争不仅推动阶级社会本身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而且最终必然造成这种 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阶级矛盾发展到了顶点,并将通过阶级斗争最终消灭一切阶级,这就是资本主 义社会。马克思说:“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 社会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32-333页。)这表明,阶级斗争不仅是阶级社会本身发 展的直接动力,而且是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直接动力。 、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重的重要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而社会历史的发展则是通过社会变革展现的。革命和改革就是社会变革 的两种基本的形式。 社会革命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必然现象。有阶级存在,就一定会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 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为 了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总是凭借他们占有的生产资料和掌握的国家权力,对被剥削阶级进 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被剥削阶级处于贫困的境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穷者 无立锥之地”,就是对阶级剥削的深刻揭露。即使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 改善,但社会的 两极分化、阶级差距更为扩大,雇佣劳动者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哪里有剥削,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人类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历史,既是一部生产发展史, 同时也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阶级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当 时的统治阶级,或者直接摧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最腐朽的部分,或者迫使统治者采取某些社会改 良措施,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作局部调整,或多或少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 进步。例如,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从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到清代的太平天国革命, 其间曾发生了大小数百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这些斗争虽然没有彻底推翻封建制度,但每次斗争都在不 同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王朝,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欧美无产阶级要求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作日等 等的经济斗 争,也迫使资本家的剥削方式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推动了生产力的 巨 大发展;其争取民主权利等等的政治斗争,更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发展的根本原因。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虽 然新的代替旧的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这种代替并不是自发地实现的。因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生产关系就会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变革旧生产关系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要把这一要 求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努力和斗争。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总 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来维护已经腐朽的生产关系,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这时,代 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进步阶级,只有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才能把反动统治阶级赶下历史舞台,使新的生 产关系最终取代旧的生产关系,进而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解放和发展社会生 产力。 最后,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从整个人类历 史发展的高度来看,阶级斗争不仅推动阶级社会本身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 发展,而且最终必然造成这种 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阶级矛盾发展到了顶点,并将通过阶级斗争最终消灭一切阶级,这就是资本主 义社会。马克思说:“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 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 社会的过渡”。(《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332-333 页。)这表明,阶级斗争不仅是阶级社会本身发 展 的直接动力,而且是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重的重要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而社会历史的发展则是通过社会变革展现的。革命和改革就是社会变革 的两种基本的形式。 社会革命
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 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社会革命不是指社会生活个别方面的变化,而是同整个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相联 系的。它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社 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命阶级手中 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 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进步的阶级只有通过政治斗争,采取社会革命的手段,才能 摧毁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为消灭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扫清道路,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质的飞跃。也 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从根本上冲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和巩固新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 展,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任何革命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它内在的 根源和深层动因。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 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 时代就到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这就是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就在 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活跃易变的生产力则是它的终极动因 2、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及其根源 社会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 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 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社会改革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即在坚持根本 制度不变的前进下,对具体的社会体制进行全面、彻底的变革,这是社会发展中的部分质变:另一种是改 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是对社会制度或体制的某些环节、方面进行局部调整,是一种量变 社会改革的根源: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 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历史事实表明,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这两种变革形式的相互交替中 发展的。同社会革命一样,社会改革就其根源来讲,它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关系 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当社会处在量变阶段时,某些阶级或阶层为什么要对生产关系和上 层建筑进行局部调整或改良?就是因为它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改革,生产 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或阻碍: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大的社会动荡,使正常的 社会生产和生活受到破坏。当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有些改革是自觉推进的,有些改革是被迫进行的。 但无论是自觉的还是被迫的改革,它都不是人们主观愿望的产物,而是由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因此 生产力不仅是社会革命的深层动因,而且也是社会改革的深层动因 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改革,作为历史观范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所谓社会改革的 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之中,并对 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国时代秦国的商鞅变法,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的建立:汉朝初年的改革,带来了封建社会前期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强 盛时期:唐朝前期的改革,带来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达 到了鼎盛时期:此后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各次改革,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
阶级斗争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社会革命则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 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社会革命不是指社会生活个别方面的变化,而是同整个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相联 系的。它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社 会革命的实质是进步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命阶级手中 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阶级 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进步的阶级只有通过政治斗争,采取社会革命的手段,才能 摧毁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为消灭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扫清道路,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质的飞跃。也 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从根本上冲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和巩固新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 展,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任何革命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它内在的 根源和深层动因。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 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 时代就到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32-33 页。)这就是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就在 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活跃易变的生产力则是它的终极动因。 2、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及其根源 社会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 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 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 或部分质变。社会改革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即在坚持根本 制度不变的前进下,对具体的社会体制进行全面、彻底的变革,这是社会发展中的部分质变;另一种是改 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是对社会制度或体制的某些环节、方面进行局部调整,是一种量变。 社会改革的根源: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 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历史事实表明,人类社会就是在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这两种变革形式的相互交替中 发展的。同社会革命一样,社会改革就其根源来讲,它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当社会处在量变阶段时,某些阶级或阶层为什么要对生产关系和上 层建筑进行局部调整或改良?就是因为它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改革,生产 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或阻碍;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大的社会动荡,使正常的 社会生产和生活受到破坏。当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有些改革是自觉推进的,有些改革是被迫进行的。 但无论是自觉的还是被迫的改革,它都不是人们主观愿望的产物,而是由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因此, 生产力不仅是社会革命的深层动因,而且也是社会改革的深层动因。 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改革,作为历史观范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所谓社会改革的 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 的各种社会制度之中,并对 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国时代秦 国的商鞅变法,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的建立;汉朝初年 的改革,带来了封建社会前期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强 盛时期;唐朝前期的改革,带来了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达 到了鼎盛时期; 此后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各次改革,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
推动作用。古代的历史是如此,近现代历史也同样如此。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国改革的浪潮更是此 起彼伏。资本主义在改革,社会主义也在改革:发达国家在改革,发展中国家也在改革。可以说,改革已 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所谓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国家 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改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就宏观来讲,所有的社会改革都可以区分为两种 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私有制社会条件下的改革:一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改革。这两种不同类型的 改革,无论是在改革的组织领导、改革的目的和出发点上,还是在改革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上、改革主 体的自觉性上、群众参与程度上、改革的作用效果上,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或特点。 社会主义改革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就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社会主 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根本制度的变革,而是对具体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整、完善或革新:它依 靠的是社会制度自身的力量,自觉地去兴利除弊: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 建立适合时代特点和国情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坚持社会主义的“不断改革论”:社会主义之所以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自身的内 在矛盾和客观现实状况决定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式和途径只能是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矛盾 它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因而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但是,社会主义仍然是 个充满矛盾的社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仍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其具体 体制甚至可能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只有自觉地不断地改革生产 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才能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充 满生机和活力。第二,改革是社会主义自身实践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新制度,社 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对人类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的私有制的彻底否定。但是,作为一种新事物它往往不是 尽善尽美的,社会主义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它一开始不可能就十分完善,要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 过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因 而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就显得十分艰巨。第三,社会主义改革又是迎接当代世界资本主 义挑战的必然选择。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竞争,比优越性,比 吸引力,以解决在历史的选择中谁能最后取胜的问题。可以说,这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历史性竟争的重点,已从过去的军事领域转向经济、科技领域,如果社会主义国 家不进行改革,使自身体制具有充分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就和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能力,就难以在同资本主 义的激烈竞争中取胜。所以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 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我们来看一段音像资料 统揽国际经济、政治的基本现状,洞察全球势态走向,我们深切感受到,改革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是息 息相关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 文选》第3卷,第370页。 第二节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活动,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社会 的经济、政治生活的发展,而且推动社会观念形态的变革。考察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
推 动作用。古代的历史是如此,近现代历史也同样如此。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国改革的浪 潮更是此 起彼伏。资本主义在改革,社会主义也在改革;发达国家在改革,发展中国家也在改革。可以说,改革已 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所谓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国家、 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改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就宏观来讲,所有的社会改革都可以区分为两种 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私有制社会条件下的改革;一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改革。这两种不同类型的 改革,无论是在改革的组织领导、改革的目的和出发点上,还是在改革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上、改革主 体的自觉性上、群众参与程度上、改革的作用效果上,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或特点。 社会主义改革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就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就其性质而言,是社会主 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根本制度的变革,而是对具体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整、完善或革新;它依 靠的是社会制度自身的力量,自觉地去兴利除弊;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 建立适合时代特点和国情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 体制,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坚持社会主义的“不断改革论”:社会主义之所以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自身的内 在矛盾和客观现实状况决定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式和途径只能是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矛盾, 它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因而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但是,社会主义仍然是 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仍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其具体 体制甚至可能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只有自觉地不断地改革生产 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才能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充 满生机和活力。第二 ,改革是社会主义自身实践进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新制度,社 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对人类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的私有制的彻底否定。但是,作为一种新事物它往往不是 尽善尽美的,社会主义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它一开始不可能就十分完善,要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 过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因 而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任务就显得十分艰巨。第三,社会主义改革又是迎接当代世界资本主 义挑战的必然选择。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竞争,比优越性,比 吸引力,以解决在历史的选择中谁能最后取胜的问题。可以说,这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历史性竞争的重点,已从过去的军事领域转向经济、科技领域 ,如果社会主义国 家不进行改革,使自身体制具有充分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就和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能力,就难以在同资本主 义的激烈竞争中取胜。所以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 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我们来看一段音像资料 统揽国际经济、政治的基本现状,洞察全球势态走向,我们深切感受到,改革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是息 息相关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 文选》第 3 卷,第 370 页。) 第二节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活动,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社会 的经济、政治生活的发展 ,而且推动社会观念形态的变革。考察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