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认识和真理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基本规定,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其 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弄清楚认识的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认识真理的本质、客观性和价值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及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在 此基础上,掌握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即实事求是 主要内容 识的本质和基础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教学重点: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真理实事求是 在前几章里,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本章我们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 论。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论就是研究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 革命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它以前的认识论的本质区别是 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 本章共分四节即:认识的本质和基础、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和实事求是的认 识路线。我们首先学习第一节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本质说的是对象是什么的问题,探寻对象的本质,就是从静态的角度去考察对象是什么,如世界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等等:规律说的是从动态角度去考察对象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所体现出来的必然联系。研究任何一个对象,都得研究它的本质和规律,诸如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具。认识的这三个要素与我们在第二章 第三节里所学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正确地揭示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必 须先弄清楚认识的主体、客体、工具的含义和特点。 1、认识主体及其特点 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认识主体必须以 实践主体为基础。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初期,或者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混为一体,专 门的认识活动尚未从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直接就是实践主体。在认识活动特别 是科学认识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以后,认识主体也仍然以整个社会的实践主体为基础。没有实践主 体,认识主体就失去了生存基础、认识课题和认识条件,也就不成其为认识主体。第二,认识结构和精 神素质是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只有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并从事一定认识活动的主体才是认识主体,如果
第四章 认识和真理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基本规定,正确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其 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弄清楚认识的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认识真理的本质、客观性和价值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及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在 此基础上,掌握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即实事求是。 主要内容: 一、认识的本质和基础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三、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教学重点: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过程 真理 实事求是 在前几章里,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本章我们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 论。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论就是研究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 革命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它以前的认识论的本质区别是: 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 本章共分四节即:认识的本质和基础、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和实事求是的认 识路线。我们首先学习第一节。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本质说的是对象是什么的问题,探寻对象的本质,就是从静态的角度去考察对象是什么,如世界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等等;规律说的是从动态角度去考察对象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所体现出来的必然联系。研究任何一个对象,都得研究它的本质和规律,诸如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具。认识的这三个要素与我们在第二章 第三节里所学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正确地揭示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必 须先弄清楚认识的主体、客体、工具的含义和特点。 1、认识主体及其特点 所谓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认识活动的人。 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认识主体必须以 实践主体为基础。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初期,或者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混为一体,专 门的认识活动尚未从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直接就是实践主体。在认识活动特别 是科学认识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以后, 认识主体也仍然以整个社会的实践主体为基础。没有实践主 体,认识主体就失去了生存基础 、认识课题和认识条件,也就不成其为认识主体。 第二,认识结构和精 神素质是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只有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并从事一定认识活动的主体才是认识主体,如果
不从事认识活动严格来说不能称其为主体,如果不具备认识能力也不能称其为认识主体。认识活动中需要 定的认识结构才可能进行认识活动,认识结构包括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它是在主体 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但它一旦建立起来就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框架或模式。人的认识活动总是表现为在原 有的认识模式上去延伸并运用于将要认识的客体,主体的认识结构不同,对客体的理解也就会出现差异。 同时,认识主体的其他精神素质,即情感和意志,以及信念、理想、习惯、本能等各种非理性的心理因 对认识也有重大作用,处在逆境的人的认识与处在顺境的人的认识会出现不同的认识结果。这些心理素质 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起着导向、选择、激发和调节等等作用。这就是说,认识主体往往自觉或 不完全自觉地按自己的观点、方法和标准,去认识客体、解释客体,使对客体的理解带上认识主体的烙印 从而使得对同一对象的理解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由主体的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造成的 例如,面对断臂维纳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人认为这句诗 是对忠贞爱情的歌颂,有人则认为它表达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的崇高精神。不仅不同的 认识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会有差异,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不同的自身状态下,对 对象的认识也会有不同。例如,对商品经济,我们现在的认识和过去的认识就不一样,过去往往认为只有 资本主义是搞商品经济的,现在认识到社会主义也要发展商品经济。有人也说过:20岁时欣赏贝多芬的 《命运交响曲》,同40岁重听这部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对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少年时阅读 觉得好笑;中年时阅读,使人深思:老年时再读一遍,潸然泪下。这些都表明,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构成 了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第三,信息联系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能力,是认识主体社会性的突出体现。因为 实践是社会性的,所以认识活动也是社会性的,实践主体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社会联系和交往能力上,而 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则集中体现在交流的范围和能力上。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它通过语言、文字、符号 等形式进行联系和交流,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范围, 信息的交流是在瞬间完成的 2、认识客体及其特点 所谓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客体按照它自身的性质不同,可区分为自然客体、社 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认识的客体也有三个特点 第一,认识客体以实践客体为基础。实践的水平决定着认识的水平,实践的范围决定着认识的范围,实践 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认识才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物质世界中哪些事物能成为认识的 客体,什么时候能成为认识的客体,决定于主体的实践活动及其发展水平。 第二,在认识活动中接受主体的观念改造,是认识客体的本质特点。认识客体是人的活动的改造对象,在 认识活动中,客体的作为对象性而存在,但要进行认识,必须对客体进行观念的改造,首先形成观念上的 认识。因为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只在于从观念上再现客体,或者为实践结果设定理想模型,因而对认识客 体的改造只是一种观念的改造。从一定意义上说,认识过程就是将客观对象(客体)转化为观念,而这些 观念才是认识活动操作的直接对象。当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也需要从多方面实际地变革认识客体,但 实际变革的直接目的仍然在于观念的改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于认识活动来说,只有“被理解了的世 界本身才是现实的世界”,认识客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 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这种方式不同于客观实践的方式,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仍然是在头脑 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只要这个头脑还仅仅是思辨地、理论地活动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第19页。)
不从事认识活动严格来说不能称其为主体,如果不具备认识能力也不能称其为认识主体。认识活动中需要 一定的认识结构才可能进行认识活动,认识结构包括思维方式、科学知识 、价值观念等方面,它是在主体 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但它一旦建立起来就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框架或模式。人的认识活动总是表现为在原 有的认识模式上去延伸并运用于将要认识的客体,主体的认识结构不同,对客体的理解也就会出现差异 。 同时,认识主体的其他精神素质,即情感和意志,以及信念、理想、习惯、本能等各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 对认识也有重大作用,处在逆境的人的认识与处在顺境的人的认识会出现不同的认识结果。这些心理素质 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起着导向、选择、激发和调节等等作用。这就是说,认识主体往往自觉或 不完全自觉地按自己的观点、方法和标准,去认识客体、解释客体,使对客体的理解带上认识主体的烙印, 从而使得对同一对象的理解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由主体的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造成的。 例如, 面对断臂维纳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人认为这句诗 是对 忠贞爱情的歌颂,有人则认为它表达了 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的崇高精神。不仅不同的 认识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会有差异,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不同的自身状态下,对同一 对象的认识也会有不同。例如,对商品经济,我们现在的认识和过去的认识就不一样,过去往往认为只有 资本主义是搞商品经济的,现在认识到社会主义也要发展商品经济。有人也说过:20岁时欣赏贝多芬的 《命运交响曲》,同40岁重听这部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对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少年时阅读, 觉得好笑;中年时阅读,使人深思;老年时再读一遍,潸然泪下。这些都表明,认识结构和精神素质构成 了认识主体的本质规定。 第三,信息联系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能力,是认识主体社会性的突出体现。因为 实践是社会性的,所以认识活动也是社会性的,实践主体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社会联系和交往能力上,而 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则集中体现在交流的范围和能力上。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它通过语言、文字、符号 等形式进行联系和交流,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范围, 信息的交流是在瞬间完成的。 2、认识客体及其特点 所谓认识的客体,是指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客体按照它自身的性质不同,可区分为自然客体、社 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认识的客体也有三个特点: 第一,认识客体以实践客体为基础。实践的水平决定着认识的水平,实践的范围决定着认识的范围,实践 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认识才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物质世界中哪些事物能成为认识的 客体,什么时候能成为认识的客体,决定于主体的实践活动及其发展水平。 第二,在认识活动中接受主体的观念改造,是认识客体的本质特点。认识客体是人的活动的改造对象,在 认识活动中,客体的作为对象性而存在,但要进行认识,必须对客体进行观念的改造,首先形成观念上的 认识。因为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只在于从观念上再现客体,或者为实践结果设定理想模型,因而对认识客 体的改造只是一种观念的改造。从一定意义上说,认识过程就是将客观对象(客体)转化为观念,而这些 观念才是认识活动操作的直接对象。当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也需要从多方面实际地变革认识客体,但 实际变革的直接目的仍然在于观念的改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于认识活动来说,只有“被理解了的世 界本身才是现实的世界”,认识客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 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这种方式不同于客观实践的方式,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仍然是在头脑 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只要这个头脑还仅仅是思辨地、理论地活动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 第 19 页。)
第三,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是认识客体历史性的客观依据。同实践客体一样,认识客体具有历史性。所谓 历史性是指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象。而且不同的社会实践会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象。随着实践 范围的不断扩大,原先没有发现的认识客体会不断加入到人的认识领域中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更是空前地扩张了认识客体的范围。客观事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转化为认识的客体, 还在于世界本身的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而无论何种事物,又总是包含着无限多的属性或方面。就可能性来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 成为认识的客体,都能够为人所认识:而就现实性来说,进入人的认识活动的客体又总是历史的、有限的, 主体对它的认识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3、认识工具 认识工具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认识工具也是在实践基础逐渐发展的, 原始人只凭着简单的语言,粗糙的工具进行认识,可以说他们没有专门的认识工具,实践的手段同时也是 认识工具。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和认识活动的独立化,从实践手段中逐渐分化出专门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 而在现代则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认识工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物质工具。它包括可以看得 见摸得着的工具也包括作为感官延伸的感知工具和作为大脑延伸的思维工具,如各种观测和实验仪器、计 算器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等。二是观念工具。包括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感知形式和思维框架,如社会通行的时 空观念、范畴体系、逻辑规则和思维方式等。三是语言工具。包括自然语言系统和人工语言系统,前者诸 如各个民族的民族语言、生活中的日常语言等,后者诸如各种计算机语言以及为达到特定目的而人为创造 的人工语言(如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制的世界语)等 总之,认识活动是一个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具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主体是 首要的能动的:认识客体是客观制约性要素:而认识工具则是二者的中介,则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 发展的客观标志,体现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不同方式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在了解了实践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形式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认识的本质了。 什么是认识呢?不同的哲学派别对此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其中有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也有唯心主义的 先验论:有承认主体与客体一致的可知论,也有否认主客体一致性的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下面,我们先从认识活动的地位、实质、过程三个方面来理解 马克思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一般规定,再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即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不可知论 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三种认识论的对比中进 解这一规定的科学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本质的科学规定 首先,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 它以主客体的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和其他关系。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一般来说 是指人的生存关系,生存关系可以区分为生存与体验、生产与消费、认识与价值等等不同侧面的关系。其 中最重要的是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对客体发生的 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它体现了主客体生存关系的本质,是主客体之间一切其他关系的基础。价值关系 与认识关系则是生存关系的两极:价值关系是主体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利用与被利 用关系,也就是说,主体按照自身需要实际的占有与享用客体,表现为客体趋向主体的运动;而认识关系 则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被认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表现为主体趋向客体的运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
第三,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是认识客体历史性的客观依据。 同实践客体一样,认识客体具有历史性。所谓 历史性是指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象。而且不同的社会实践会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象。随着实践 范围的不断扩大,原先没有发现的认识客体会不断加入到人的认识领域中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更是空前地扩张了认识客体的范围。客观事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转化为认识的客体, 还在于世界本身的可知性和不可穷尽性。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而无论何种事物,又总是包含着无限多的属性或方面。就可能性来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 成为认识的客体,都能够为人所认识;而就现实性来说,进入人的认识活动的客体又总是历史的、有限的, 主体对它的认识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3、认识工具 认识工具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认识工具也是在实践基础逐渐发展的, 原始人只凭着简单的语言,粗糙的工具进行认识,可以说他们没有专门的认识工具,实践的手段同时也是 认识工具。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和认识活动的独立化,从实践手段中逐渐分化出专门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 而在现代则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 认识工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物质工具。它包括可以看得 见摸得着的工具也包括作为感官延伸的感知工具和作为大脑延伸的思维工具,如各种观测和实验仪器、计 算器和计算机及其网络等。 二是观念工具。包括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感知形式和思维框架,如社会通行的时 空观念、范畴体系、逻辑规则和思维方式等。 三是语言工具。包括自然语言系统和人工语言系统,前者诸 如各个民族的民族语言、生活中的日常语言等, 后者诸如各种计算机语言以及为达到特定目的而人为创造 的人工语言(如波兰医生 柴门霍夫创制的世界语)等。 总之,认识活动是一个认识主体、认识客体、认识工具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主体是 首要的能动的;认识客体是客观制约性要素;而认识工具则是二者的中介,则是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 发展的客观标志,体现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不同方式。 二、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在了解了实践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形式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认识的本质了。 什么是认识呢?不同的哲学派别对此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其中有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也有唯心主义的 先验论;有承认主体与客体一致的可知论,也有否认主客体一致性的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下面,我们先从认识活动的地位、实质、过程三个方面来理解 马克思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一般规定,再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他认识论即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不可知论 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三种认识论的对比中进一步理解这一规定的科学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本质的科学规定 首先,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 它以主客体的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和其他关系。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一般来说 是指人的生存关系,生存关系可以区分为生存与体验、生产与消费、认识与价值等等不同侧面的关系。其 中最重要的是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对客体发生的一 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它体现了主客体生存关系的本质,是主客体之间一切其他关系的基础。价值关系 与认识关系则是生存关系的两极:价值关系是主体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利用与被利 用关系,也就是说,主体按照自身需要实际的占有与享用客体,表现为客体趋向主体的运动;而认识关系 则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被认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表现为主体趋向客体的运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
的前提,但自然界不会自动地去满足人的需要,要使自然界服务于人类,就必须从事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在主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中,主体是能动的改造者,它对客体施加积极主动的影响,使客体发生人所需要 的变化,产生出自然界原来所没有的、甚至按自然界的规律永远无法自发生成的东西。而客体在被主体改 造的同时,也以自身的属性制约主体的活动范围、方式和性质。主体要成功地改造客体,就必须正确地认 识客体,揭示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就产生了主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是以实 践关系为基础,并随实践关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认识关系依赖于实践关系,又对实践关系有着能动的 反作用:在认识关系中,还渗透着价值关系和其他关系 其次,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说,它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为基础,以人所特有的精神活 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和变换过程。 所谓信息,就是一事物在与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中所传递的关于自身形态、属性、结构、功能等的表征。 识活动首先是主客体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主体是信息的收集和加工者,是信息的获取者,客体是信 息的发出者,认识工具则是主体用来源发、收集、加工和操作客体信息的手段。但是,认识活动又不同于 一般物质之间的信息交流、变换以至一般动物的信息利用过程,而是要把客体信息改造成对人的生存和实 践活动有特定意义的、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即感性认识特别是理性认识,这种反映的内容和意义,只有 人才能加以理解和解读。如果说作为一般信息的交流、变换以至利用过程可以由机器或人工智能加以模拟, 那么作为认识本质的精神活动过程则是人所特有的。 最后,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所谓模写, 是指主观对客体的反映,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为原型的。在此意义上,认识就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临摹 和复写。所谓选择,是指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接收和加工,不是来者不拒,兼收兼蓄,而是有选择地接受, 有区别地对待,有取舍地加工。认识过程中的选择性,取决于主体的目的和认识结构。所谓建构,通常具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的认识结构本身的建立或重构的过程:二是指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运用认识工具 和自身的认识结构,对客体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将其构造为一个观念整体,或调整其整体结构,以观念 地再现客体本质的过程。所谓创造,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活动,不仅再现客观对象本身的本质、结构和 规律,而且要把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与主体自身的目的需求结合起来,在观念上创造出符合主体需要并作为 践活动目标的理想客体。在认识活动中,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 的。模写体现着认识客体的制约性,是认识活动的客观基础:选择体现着认识主体的目的性,是认识活动 的主体条件:建构是客体再现的机制,体现着认识活动的直接任务:创造是理想客体的形成,体现着认识 活动的根本目的。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构成人的认识过程中既相互区别、又内在统一的各个侧面, 认识活动实际上也就是这些活动的有机统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就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这一规定,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表明了它 同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仅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也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是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的认识路线。那么,什么是反映论,什么又是先验论呢? 所谓反映论就是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特征,就
的前提,但自然界不会自动地去满足人的需要,要使自然界服务于人类,就必须从事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 在主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中,主体是能动的改造者,它对客体施加积极主动的影响,使客体发生人所需要 的变化,产生出自然界原来所没有的、甚至按自然界的规律永远无法自发生成的东西。而客体在被主体改 造的同时,也以自身的属性制约主体的活动范围、方式和性质。主体要成功地改造客体,就必须正确地认 识客体,揭示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就产生了主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是以实 践关系为基础,并随实践关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认识关系依赖于实践关系,又对实践关系有着能动的 反作用;在认识关系中,还渗透着价值关系和其他关系。 其次,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说,它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为基础,以人所特有的精神活 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和变换过程。 所谓信息,就是一事物在与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中所传递的关于自身形态、属性、结构、功能等的表征。认 识活动首先是主客体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主体是信息的收集和加工者,是信息的获取者,客体是信 息的发出者,认识工具则是主体用来源发、收集、加工和操作客体信息的手段。但是,认识活动又不同于 一般物质之间的信息交流、变换以至一般动物的信息利用过程,而是要把客体信息改造成对人的生存和实 践活动有特定意义的、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即感性认识特别是理性认识,这种反映的内容和意义,只有 人才能加以理解和解读。如果说作为一般信息的交流、变换以至利用过程可以由机器或人工智能加以模拟, 那么作为认识本质的精神活动过程则是人所特有的。 最后,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所谓模写, 是指主观对客体的反映,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为原型的。在此意义上,认识就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临摹 和复写。所谓选择,是指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接收和加工,不是来者不拒,兼收兼蓄,而是有选择地接受, 有区别地对待,有取舍地加工。认识过程中的选择性,取决于主体的目的和认识结构。所谓建构,通常具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的认识结构本身的建立或重构的过程;二是指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运用认识工具 和自身的认识结构,对客体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将其构造为一个观念整体,或调整其整体结构,以观念 地再现客体本质的过程。所谓创造,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活动,不仅再现客观对象本身的本质、结构和 规律,而且要把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与主体自身的目的需求结合起来,在观念上创造出符合主体需要并作为 实践活动目标的理想客体。在认识活动中,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 的。模写体现着认识客体的制约性,是认识活动的客观基础;选择体现着认识主体的目的性,是认识活动 的主体条件;建构是客体再现的机制,体现着 认识活动的直接任务;创造是理想客体的形成,体现着认识 活动的根本目的。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构成人的认识过程中既相互区别、又内在统一的各个侧面, 认识活动实际上也就是这些活动的有机统一。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就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这一规定,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表明了它 同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仅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也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是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的认识路线。那么,什么是反映论,什么又是先验论呢? 所谓反映论就是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特征,就
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把人的感觉、观念、意识看作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 就不能有反映”(列宁语)。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 ,承认在意识之外并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离开了客观世界, 认识就失去了认识的对象,也就无所谓反映。第二,承认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世界 的主观映象。第三,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肯定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先验论是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它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 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认识的本质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对头脑中先天固有的精神性的 东西进行认知或者回忆。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主观自生的。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 哲学家孟子(轲)主张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客观唯心主义者则主张认识来自物 质世界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来自所谓神的启示,是天上掉下来的。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宣扬“知 识就是回忆”,人在出生前,灵魂早就存在了。那时灵魂在所谓“理念世界”(即一般概念)里,遇到各种各 样东西就有了知识,人在出世后,灵魂因为受肉体的玷污,暂时忘掉了那些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学习,把 忘掉的知识重新回忆起来。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实践证明,认识是作为认识主体即人的大脑,对认识客体即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反映,认识的对象是 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先有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然后才有反映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没有被 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认识的内容也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认识就是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映象 模写和摄影。每个人只要想一想自己的认识,就会发现认识总是以某种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为对象和内 容的。有了飞机,人们头脑才会有反映飞机的概念,产生乘飞机去周游世界的想法。古代没有飞机,所以 查遍古代文献都没有飞机二字,也没有乘飞机周游世界的记录。这说明,唯物主义反映论关于认识的本质 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而唯心主义先验论则是错误的。 (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在认识论上,不仅有认识是否受客观对象制约的问题,而且有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即存在着可知论 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认识理论: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 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认识理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反映论,而反映论就是可知论。它认为,认识能够提供关于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正 确映象,人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能力,世界是可知的。我国战国时的唯心主义晢学家荀子说: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德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也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 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这就是说,人有能力认识世界,世界是可知的。 与可知论相对立的是不可知论。传说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和惠施有一次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 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惠施则回答说:“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耶?”庄子反问道:“子非吾,安知吾之不知鱼之乐耶?”惠施马上说:“吾非子,固不知子 矣:子非鱼,故不知鱼之乐也。”在这里,惠施的观点就表达出一种不可知论倾向。按照这种说法,人不是 鱼,便不能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人不是物,也就不能知道物的本质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是没有 样东西可以认识了,这种看法就是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例如,近代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德国哲学家康德就认为,人们只能 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对于人的认识来说,是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它 能够引起人的感觉,而人只能认识这些感觉,而不能认识这些事物本身。这是片面夸大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的对立,不了解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人们透过现象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把人的感觉、观念、意识看作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没有被反映者, 就不能有反映”(列宁语)。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 一,承认在意识之外并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离开了客观世界, 认识就失去了认识的对象,也就无所谓反映。 第二,承认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世界 的主观映象。 第三,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肯定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先验论是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它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 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认识的本质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对头脑中先天固有的精神性的 东西进行认知或者回忆。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主观自生的。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 哲学家 孟子(轲)主张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客观唯心主义者则主张认识来自物 质世界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来自所谓神的启示,是天上掉下来的。例如,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宣扬“知 识就是回忆”,人在出生前,灵魂早就存在了。那时灵魂在所谓“理念世界”(即一般概念)里,遇到各种各 样东西就有了知识,人在出世后,灵魂因为受肉体的玷污,暂时忘掉了那些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学习,把 忘掉的知识重新回忆起来。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实践证明,认识是作为认识主体即人的大脑,对认识客体即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反映,认识的对象是 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先有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然后才有反映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没有被 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认识的内容也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认识就是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映象、 模写和摄影。每个人只要想一想自己的认识,就会发现认识总是以某种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为对象和内 容的。有了飞机,人们头脑才会有反映飞机的概念,产生乘飞机去周游世界的想法。古代没有飞机,所以 查遍古代文献都没有飞机二字,也没有乘飞机周游世界的记录。这说明,唯物主义反映论关于认识的本质 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而唯心主义先验论则是错误的。 (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在认识论上,不仅有认识是否受客观对象制约的问题,而且有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即存在着可知论 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认识理论;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 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认识理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反映论,而反映论就是可知论。它认为,认识能够提供关于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正 确映象,人有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能力,世界是可知的。我国战国时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荀子说: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德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 费尔巴哈也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 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这就是说,人有能力认识世界,世界是可知的。 与可知论相对立的是不可知论。传说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 庄子和惠施有一次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 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惠施则回答说:“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耶?”庄子反问道:“子非吾,安知吾之不知鱼之乐耶?”惠施马上说:“吾非子,固不知子 矣;子非鱼,故不知鱼之乐也。”在这里,惠施的观点就表达出一种不可知论倾向。按照这种说法,人不是 鱼,便不能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人不是物,也就不能知道物的本质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是没有一 样东西可以认识了,这种看法就是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例如,近代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德国哲学家 康德就认为,人们只能 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对于人的认识来说,是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它 能够引起人的感觉,而人只能认识这些感觉,而不能认识这些事物本身。这是片面夸大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的对立,不了解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人们透过现象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主张可知论的。当然,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在主张可知论时,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前者从客观事物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的认识路线,而后者则从主观精神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因而它们又是根本对立的 例如,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原,人的意识不过是绝对观念发展的产物,并 认为绝对观念能够通过人的意识来认识绝对观念自身(包括它的派生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就好比说, 神创造了世界和人,而人在神的启示下又可以认识世界、认识神一样。其实,唯心主义者所肯定的世界可 知性中的“世界”,并非就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物质世界,而是他们心目中的“世界”,在黑格尔那里,世 界不过是“绝对观念”的产物和表现 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彻底的科学的可知论。它不仅同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同唯心主义的可知 论根本不同,也同旧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有本质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对驳斥不可知论的重 要作用。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实践的成功就有力地证明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是正确的,人们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例如,我国1988年9月7日首次用新技术研制的“长征四号” 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按预定计划送入与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这就说明了人们对发射 人造卫星的认识是正确的。公安工作中,按照预定计划把一个案件侦破,这就证明人们预定计划中对案件 的认识是正确的。随着实践的发展,曾经被认为不可认识的事物,一一被人认识了,许多“不解之谜”, 一被人解开了。过去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现在有了气象卫星,能及时而准确地进行气象预报,使变 化多端的天上风云也可预测了。实践每前进一步,都是对不可知论的有力驳斥。 当然,我们反对不可知论,主张可知论,并不是说我们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已经认识了。就现实情况说, 世界上有许多现象对人们还是一个谜。象生命的起源、人脑的奥秘,等等,人类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但 是,整个人类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实践无止境地发展,过去没有认识的,现在有可能认识:现在没有认识 的,将来有可能认识。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在认识如 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它们有原则的区别。两者的根本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 认识论的基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它把主体理解为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只是反 映世界的人,而不懂得主体是积极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而没有看到客体还 是实践的对象:只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 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十分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 作用,把主体理解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理解为既是认识对象又是实践对象,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实践关系,主体为了改造客体才去认识客体,而且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客 体。这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其次,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 个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把认识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 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认为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是联系在 一起的,不仅有从客体到主体的反映过程,而且有从主体到客体的实践过程。并且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
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主张可知论的。当然,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在主张可知论时,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前者从客观事物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的认识路线,而后者则从主观精神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因而它们又是根本对立的。 例如,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原,人的意识不过是绝对观念发展的产物,并 认为绝对观念能够通过人的意识来认识绝对观念自身(包括它的派生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就好比说, 神创造了世界和人,而人在神的启示下又可以认识世界、认识神一样。其实,唯心主义者所肯定的世界可 知性中的“世界”,并非就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物质世界,而是他们心目中的“世界”,在黑格尔那里,世 界不过是“绝对观念”的产物和表现。 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彻底的科学的可知论。它不仅同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同唯心主义的可知 论根本不同,也同旧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有本质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对驳斥不可知论的重 要作用。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实践的成功就有力地证明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是正确的,人们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例如,我国 1988 年 9 月 7 日首次用新技术研制的“长征四号” 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按预定计划送入与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这就说明了人们对发射 人造卫星的认识是正确的。公安工作中,按照预定计划把一个案件侦破,这就证明人们预定计划中对案件 的认识是正确的。随着实践的发展,曾经被认为不可认识的事物,一一被人认识了,许多“不解之谜”,一 一被人解开了。过去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现在有了气象卫星,能及时而准确地进行气象预报,使变 化多端的天上风云也可预测了。实践每前进一步,都是对不可知论的有力驳斥。 当然,我们反对不可知论,主张可知论,并不是说我们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已经认识了。就现实情况说, 世界上有许多现象对人们还是一个谜。象生命的起源、人脑的奥秘,等等,人类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但 是,整个人类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实践无止境地发展,过去没有认识的,现在有可能认识;现在没有认识 的,将来有可能认识。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在认识如 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它们有原则的区别。两者的根本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 认识论的基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它把主体理解为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只是反 映世界的人,而不懂得主体是积极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而没有看到客体还 是实践的对象;只看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 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十分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 作用,把主体理解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理解为既是认识对象又是实践对象,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实践关系,主体为了改造客体才去认识客体,而且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客 体。这样,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其次,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 个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把认识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 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法,认为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是联系在 一起的,不仅有从客体到主体的反映过程,而且有从主体到客体的实践过程。并且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贯穿着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真理与谬误、绝对与相对等等 系列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 总之,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由于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 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观点,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实现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承认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认识中的作用。因为认识活动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进行的。人作 为认识的主体对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反映,是一个经过人们头脑加工改造过的能动创造过程。这表现为 人的认识有选择性。人们是有选择地反映一部分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例如,正在追捕逃犯的公安人员 是有选择地注意与逃犯有关的现象:正在研究某一课题的科学家,是有选择地注意与课题有关的现象,而 对同时存在的一部分现象却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被排斥在认识注意范围之外。选择限定了认识 的范围,这种限定性既是优点,使认识集中于某个“焦点”上,又可能是缺点,有时使人忽视一些有价值的 三、认识的实践基础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不仅如此,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 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 要,客观世界哪些事物能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古代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 定季节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天文学:农业提水灌溉、城市建筑、手工业、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力学:测量 土地面积,计算时间,制造器械的需要产生了古代数学。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的发生一点也离不 开实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它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实践是主 体和客体这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中介、桥梁,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 获得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践促进事物暴露本质,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联系,认识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这些都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但这并没有否认从书本或他人那里获得的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由于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实践范围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因此, 验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源即是源泉、源头,流即是从源头出来的支流。由于间接经验离开了实践活动的生动性,因而它在流传过 程中有可能离事实越来越远。有个民间故事说,一天,某皇帝外出狩猎,他在车马劳累之中呛了一口风 咳嗽了一阵子,吐了一口痰。恰巧,这口痰就吐在一块烂麻布片上,随从侍卫一看慌了神。哎哟,不好了, 皇帝老爷痰里带了一根毛!随猎的大官们回到府邸,郑重地对家人说,皇上今日欠安,吐了一团毛。紧跟 着,家人们又向四邻传播这个不幸的消息,说皇上吐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没隔多久,消息就在京城传开 了,不过这时,人们传说的又不是“毛茸茸的东西”,而是说皇帝今日吐出一只会跑的白兔 这个故事未免有些夸张。但它告诉人们,间接经验本身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离开了直接经验,离开了 实践,就容易闹出“皇帝吐白兔ˆ这样的笑话!因此,我们既要重视通过书本或其他途径获得间接经验或知
而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贯穿着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真理与谬误、绝对与相对等等 一系列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 总之,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由于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它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 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观点,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实现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承认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认识中的作用。因为认识活动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进行的。人作 为认识的主体对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反映,是一个经过人们头脑加工改造过的能动创造过程。这表现为 人的认识有选择性。人们是有选择地反映一部分客观世界事物和现象的。例如,正在追捕逃犯的公安人员, 是有选择地注意与逃犯有关的现象;正在研究某一课题的科学家,是有选择地注意与课题有关的现象,而 对同时存在的一部分现象却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被排斥在认识注意范围之外。选择限定了认识 的范围,这种限定性既是优点,使认识集中于某个“焦点”上,又可能是缺点,有时使人忽视一些有价值的 东西。 三、认识的实践基础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不仅如此,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 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 要,客观世界哪些事物能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古代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 定季节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天文学;农业提水灌溉、城市建筑、手工业、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力学;测量 土地面积,计算时间,制造器械的需要产生了古代数学。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的发生一点也离不 开实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它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实践是主 体和客体这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中介、桥梁,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 获得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践促进事物暴露本质,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联系,认识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这些都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但这并没有否认从书本或他人那里获得的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由于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实践范围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因此,间接经 验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源即是源泉、源头,流即是从源头出来的支流。由于间接经验离开了实践活动的生动性,因而它在流传过 程中有可能离事实越来越远。有个民间故事说,一天,某皇帝外出狩猎,他在车马劳累之中呛了一口风, 咳嗽了一阵子,吐了一口痰。恰巧,这口痰就吐在一块烂麻布片上,随从侍卫一看慌了神。哎哟,不好了, 皇帝老爷痰里带了一根毛!随猎的大官们回到府邸,郑重地对家人说,皇上今日欠安,吐了一团毛。紧跟 着,家人们又向四邻传播这个不幸的消息,说皇上吐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没隔多久,消息就在京城传开 了,不过这时,人们传说的又不是“毛茸茸的东西”,而是说皇帝今日吐出一只会跑的白兔。 这个故事未免有些夸张。但它告诉人们,间接经验本身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离开了直接经验,离开了 实践,就容易闹出“皇帝吐白兔”这样的笑话!因此,我们既要重视通过书本或其他途径获得间接经验或知
识,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或直接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的认识从古到今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发展更加迅速,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知识爆 发式地增加,说明了人类的认识在迅猛发展。那么,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求知欲”、“好奇 心”、“科学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对认识的发展无疑是起着作用的,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并不是认识 的推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表明,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是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推 动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向全面发展。 实践作为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认识产生了实 践的需要,而实践的需要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提出新的问题。这种新要求、新问 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现代社会利用原子能的需要,推动原子核物理学、放射化学、放 射生物学的巨大发展;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的需要,推动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等等 这是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其次,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 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如果没有15、16世纪工业、商业、航海业等实践发展所积累的 经验材料,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就不可能产生:如果没有第谷对天体长期观测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开普勒 就不可能发现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这些都说明,实践积累的经验材料,对认识问题的解决、对认识的发 展起着推动作用。 同时,实践的发展还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人靠 自身的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人的眼睛看不到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于十分之一毫米 的东西,也看不见红外线、紫外线;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但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制造出象射电望远镜、 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雷达、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等观测手段:提供了用于变革对象和各种超高温、 超低温、超高压、超真空的实验条件,以及巨大的回旋加速器、粒子对撞机等实验设施:提供了电脑、人 工智能机等等。这样,不仅突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而且延伸了人的大脑,促使认识在新的广度和深度方 面得到发展 再次,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智力的开发,是受着实践发展水平 制约的。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达到什么程度,智力发展也相应地达到什么程度。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 动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认识成果,同时又发展了人类的思维能力。人的感觉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 思维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老渔夫伏在船舱里听水声,可 以分辨出水下是何种鱼群:生活在深山林海的老猎人,根据鸟的叫声就可判别出是什么鸟。对酒感兴趣的 人,能从滴酒当中辨出酒的风格和品味。大家都知道有一种很好吃的瓜子叫做“傻子瓜子”,它之所以好吃, 据说是因为“傻子”年广九在炒制瓜子时,不断地品尝瓜子的味道,添加不同的调料。长久以来,年广九也 通过对瓜子的不断品尝练就了一根灵敏的舌头。这些都可以说明,人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得到锻 炼和提高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即是说,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体的本质 和规律,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认识的真假, 从而确定并保留真理性的认识,抛弃错误的认识,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关于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 准,我们中国有吃螃蟹的故事,西方也有吃西红柿的故事
识,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或直接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的认识从古到今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发展更加迅速,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知识爆 发式地增加,说明了人类的认识在迅猛发展。那么,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求知欲”、“好奇 心”、“科学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对认识的发展无疑是起着作用的,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并不是认识发展 的推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表明,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是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推 动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向全面发展。 实践作为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认识产生了实 践的需要,而实践的需要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提出新的问题。这种新要求、新问 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现代社会利用原子能的需要,推动原子核物理学、放射化学、放 射生物学的巨大发展;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的需要,推动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等等。 这是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其次, 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 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如果没有 15、16 世纪工业、商业、航海业等实践发展所积累的 经验材料,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就不可能产生;如果没有第谷对天体长期观测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开普勒 就不可能发现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这些都说明,实践积累的经验材料,对认识问题的解决、对认识的发 展起着推动作用。 同时,实践的发展还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人靠 自身的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人的眼睛看不到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于十分之一毫米 的东西,也看不见红外线、紫外线;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但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制造出象 射电望远镜、 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雷达、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等观测手段;提供了用于变革对象和各种超高温、 超低温、超高压、超真空的实验条件,以及巨大的回旋加速器、粒子对撞机等实验设施;提供了电脑、人 工智能机等等。这样,不仅突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而且延伸了人的大脑,促使认识在新的广度和深度方 面得到发展。 再次, 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智力的开发,是受着实践发展水平 制约的。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达到什么程度,智力发展也相应地达到什么程度。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 动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认识成果,同时又发展了人类的思维能力。人的感觉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 思维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老渔夫伏在船舱里听水声,可 以分辨出水下是何种鱼群;生活在深山林海的老猎人,根据鸟的叫声就可判别出是什么鸟。对酒感兴趣的 人,能从滴酒当中辨出酒的风格和品味。大家都知道有一种很好吃的瓜子叫做“傻子瓜子”,它之所以好吃, 据说是因为“傻子”年广九在炒制瓜子时,不断地品尝瓜子的味道,添加不同的调料。长久以来,年广九也 通过对瓜子的不断品尝练就了一根灵敏的舌头。这些都可以说明,人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得到锻 炼和提高。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即是说,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体的本质 和规律,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认识的真假, 从而确定并保留真理性的认识,抛弃错误的认识,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关于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 准,我们中国有吃螃蟹的故事,西方也有吃西红柿的故事
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它那圆圆的形状,青里透红的色泽,十分喜人。但当地人却一直怀 疑它有毒,既不敢碰它,更不敢吃,还给它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叫做“狼桃”。到了16世纪,英国人俄罗达 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了几株回到英国,种在皇家花园里。但只是供皇室贵族观赏。直到18 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要对它尝试一下。据记载,他在吃西红柿之前穿好了入殓的衣 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这位画家不但没有死去,而且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就这样,人们才发现发现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由此可见,西红柿是毒药还是美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 得到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目的制约着整个认识过程, 规定着认识的方向。在实践目的的规定约束之下,人们的正确认识最终才有利于实践的发展。认识为实践 服务,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认识的功能。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 认识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以及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依赖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 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根本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着认识的产生、发展,是认识的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 同时,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对 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认识按其性质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由于认识的性质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促进人们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获得积极的成果。相反,错 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它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 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过程,也就是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的过程。科学理论是认识成果的结晶 科学理论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能使人们综观全局,高瞻远 瞩,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为确定行动的方向、计划、措施提供依据。人们按照科学理论行动,就可以减 少行动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科学理论还能成为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思想武器,起教育 动员群众的作用。因此,科学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医生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疾病,必须 有医学理论作指导:一个土木工程师要正确的设计房屋和组织施工,必须有建筑学理论作指导:搞工业 农业等各项生产活动,必须有各自领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否则,人们的行动就会没有正确的方向,成为 盲目的实践。天文学上海王星的发现,就是理论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的一个生动的例子。 自从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不相符合。于是有 人怀疑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的结果。当时虽有 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困难的工作。只有一位 年方23岁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敢于承担这项任务。他利用引力定律和对天王星的观察资料,反过 来推算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843年10月21日把计算结果寄给格林威治天文 台台长艾利,可惜艾利的保守思想非常严重,他不相信“小人物”的工作,把它扔到一边,置之不理,两年 以后,幸亏法国也有一位青年勒维烈从事这项工作,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告诉柏林天文台助理员 加勒,23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预言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海王星的发现,充分证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 的指导作用下
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它那圆圆的形状,青里透红的色泽,十分喜人。但当地人却一直怀 疑它有毒,既不敢碰它,更不敢吃,还给它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叫做“狼桃”。到了 16 世纪,英国人俄罗达 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了几株回到英国,种在皇家花园里。但只是供皇室贵族观赏。直到 18 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要对它尝试一下。据记载,他在吃西红柿之前穿好了入殓的衣 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这位画家不但没有死去,而且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就这样,人们才发现发现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由此可见,西红柿是毒药还是美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 得到检验。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这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目的制约着整个认识过程, 规定着认识的方向。在实践目的的规定约束之下,人们的正确认识最终才有利于实践的发展。认识为实践 服务,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认识的功能。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 认识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以及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依赖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 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根本的观点。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着认识的产生、发展,是认识的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 同时,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 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认识按其性质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由于认识的性质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促进人们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获得积极的成果。相反,错 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它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 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过程,也就是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的过程。科学理论是认识成果的结晶。 科学理论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能使人们综观全局,高瞻远 瞩,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为确定行动的方向、计划、措施提供依据。人们按照科学理论行动,就可以减 少行动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科学理论还能成为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思想武器,起教育、 动员群众的作用。因此,科学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医生要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疾病,必须 有医学理论作指导;一个土木工程师要正确的设计房屋和组织施工,必须有建筑学理论作指导;搞工业、 农业等各项生产活动,必须有各自领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否则,人们的行动就会没有正确的方向,成为 盲目的实践。天文学上海王星的发现,就是理论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的一个生动的例子。 自从 1781 年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不相符合。于是有 人怀疑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的结果。当时虽有 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困难的工作。只有一位 年方 23 岁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敢于承担这项任务。他利用引力定律和对天王星的观察资料,反过 来推算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在 1843 年 10 月 21 日把计算结果寄给格林威治天文 台台长艾利,可惜艾利的保守思想非常严重,他不相信“小人物”的工作,把它扔到一边,置之不理,两年 以后,幸亏法国也有一位青年勒维烈从事这项工作,1846 年 9 月 18 日,他把结果告诉柏林天文台助理员 加勒,23 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预言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海王星的发现,充分证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 的指导作用下
正确的理论不但给实践以指导,而且对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制约作用。没有物理学领域内一系列重大发 现,就不会有电子器件、半导体、激光、原子能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和利用。没有信息论、电子学等科 学理论的发展,就不会有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应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特别是现代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在越来越大的规模和程度上依赖科学理论的指导,逐渐缩小盲目摸索、依 靠点滴经验的活动的范围,从而显示科学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一场十分 广泛,十分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在这个大变革中,科学理论(包括各方面专业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将越 来越显得重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决不是忽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要正确的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离开实 践就没有认识,实践又总是包含着认识作为它的构成因素。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 同时就是它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认识和实 践的关系,是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内在根据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个正 确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上自春秋战 国时代的孔丘、荀况,中经宋明时期的朱熹、王守仁,下至清代民国时期的王夫之、孙中山等,许多思想 家都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为后人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 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的“知”和“行”范畴,在不同的学派和代表人物中,有若干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具 体观点,这些观点,良莠并存,利弊兼具,不可一概肯定,也不可全盘否定。其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合理 观点,如:行先知后,躬行出真知:学以致用,知的目的在于行:知以行为验证标准:行以知为指导:知 行统一,不可偏废。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范畴,并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和 实践范畴。他们所说的“知”,大多是指封建伦理之知:他们所讲的“行”,也大都指个人道德行为。因此 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一方面,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分析中鉴别和批判:另一方面,也 要批判地继承其中的合理因素,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二节、认识的运动和规律 在第一节里,我们学习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观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那么 认识在实践中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认识的具体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过程 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将进 明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把握认识发展的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我们同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打交道,首先得到的是关于他的身材容貌、穿戴打扮、举止神态、说话声调等印 象,这些都是感性认识。以后我们同他接触多了,了解他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这种印象也 就越积越多,经过头脑思考,就会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对这个人的思想素质、知识才能、生活作 风等产生看法。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这样,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
正确的理论不但给实践以指导,而且对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制约作用。没有物理学领域内一系列重大发 现,就不会有电子器件、半导体、激光、原子能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和利用。没有信息论、电子学等科 学理论的发展,就不会有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应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特别是现代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在越来越大的规模和程度上依赖科学理论的指导,逐渐缩小盲目摸索、依 靠点滴经验的活动的范围,从而显示科学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一场十分 广泛,十分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在这个大变革中,科学理论(包括各方面专业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将越 来越显得重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决不是忽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要正确的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离开实 践就没有认识,实践又总是包含着认识作为它的构成因素。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 同时就是它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认识和实 践的关系,是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内在根据。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有个正 确认识。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上自春秋战 国时代的孔丘、荀况,中经宋明时期的朱熹、王守仁,下至清代民国时期的王夫之、孙中山等,许多思想 家都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为后人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 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的“知”和“行”范畴,在不同的学派和代表人物中,有若干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具 体观点,这些观点,良莠并存,利弊兼具,不可一概肯定,也不可全盘否定。其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合理 观点,如:行先知后,躬行出真知;学以致用,知的目的在于行;知以行为验证标准;行以知为指导;知 行统一,不可偏废。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范畴,并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和 实践范畴。他们所说的“知”,大多是指封建伦理之知;他们所讲的“行”, 也大都指个人道德行为。因此, 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一方面,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分析中鉴别和批判;另一方面,也 要批判地继承其中的合理因素,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二节、认识的运动和规律 在第一节里,我们学习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观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那么, 认识在实践中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认识的具体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过程 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将进 一步明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把握认识发展的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 我们同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打交道,首先得到的是关于他的身材容貌、穿戴打扮、举止神态、说话声调等印 象,这些都是感性认识。以后我们同他接触多了,了解他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这种印象也 就越积越多,经过头脑思考,就会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对这个人的思想素质、知识才能、生活作 风等产生看法。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这样,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