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鉴赏 蔡元培是我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上海爱国女学校是他于1902年与 章炳麟一起创办的一所学校,《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是蔡元培于1917 年在该校做的一次十分精彩的演讲 这篇演讲条理清晰,结构严密。在演讲的主体部分,蔡元培分别从体育、 智育、德育三方面做论证,层次井然。每段开头,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整 段观点,作为全篇的分论点,既增强说服力,又使演讲眉目清楚。 “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蔡元培以体育为完 全人格之首,这在当时颇有振聋发聩之感。如此鲜明、如此有力地强调体 育的重要,显示了蔡元培的远见卓识。蔡元培不单从女子健康的角度,还 从养成“完全之人格”的首要条件来论述,依次列举了克服对男子的依赖 性、增强在战争中抵抗敌人的自卫能力与胆量等种种重要作用,这是对妇 女解放的呐喊。 接着,蔡元培指出:完全人格“次在智育。智育则属精神方面”。对此, 蔡元培并不偏重于讲知识的积累,而是重点阐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半个 多世纪前,能有如此教育观,殊属不易 在分析了体育、智育的作用之后,蔡元培集中谈了德育。他把德育提到 完全人格之本”的高度来认识,非常精辟。在具体分析德育的内涵时 蔡元培先论反面的情况:“有依赖男子之性质,不求自立”“惟有衣服必 求鲜艳,装饰必求美丽”,这是德育不够之表现。从章法上讲,蔡先生采 用“先破后立”的方法,先批评几种“依赖人”“虚荣心”的表现,然后 正面阐明德育的要求:“非使其除依赖性质有自立性质不可。”这一见解 说到了妇女解放的一个根本问题 演讲的结尾,蔡先生指明了学校教育中培养完全人格的途径:“寓学问 于操作中。”当然,作为一个旧民主主义战士,蔡元培仍有种种局限,演 讲中的某些观点,如“女子入校求学,固非脱离家庭间固有之天职”“徒 知读书,放弃家事,为不合于理矣”等,仍有不足之处。但从总体上看, 整篇演讲的中心论点,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 (选自《世界演讲名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本文是蔡元培1917年1月15日在上海爱国女校所做的演讲。爱国女校 是他参与倡导与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最初目的是以教育为良方,为反清 革命培养后继人才。可以说,对这个学校他是寄予了深切厚望的。这篇演 讲词就是他的教育理想,特别是人格理想的一个具体展现。 作为一篇成功的演讲词,本文在论点的提出与论证的严密方面都有着突 出的特点,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学习
《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鉴赏 蔡元培是我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上海爱国女学校是他于 1902 年与 章炳麟一起创办的一所学校,《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是蔡元培于 1917 年在该校做的一次十分精彩的演讲。 这篇演讲条理清晰,结构严密。在演讲的主体部分,蔡元培分别从体育、 智育、德育三方面做论证,层次井然。每段开头,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整 段观点,作为全篇的分论点,既增强说服力,又使演讲眉目清楚。 “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蔡元培以体育为完 全人格之首,这在当时颇有振聋发聩之感。如此鲜明、如此有力地强调体 育的重要,显示了蔡元培的远见卓识。蔡元培不单从女子健康的角度,还 从养成“完全之人格”的首要条件来论述,依次列举了克服对男子的依赖 性、增强在战争中抵抗敌人的自卫能力与胆量等种种重要作用,这是对妇 女解放的呐喊。 接着,蔡元培指出:完全人格“次在智育。智育则属精神方面”。对此, 蔡元培并不偏重于讲知识的积累,而是重点阐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半个 多世纪前,能有如此教育观,殊属不易。 在分析了体育、智育的作用之后,蔡元培集中谈了德育。他把德育提到 “完全人格之本”的高度来认识,非常精辟。在具体分析德育的内涵时, 蔡元培先论反面的情况:“有依赖男子之性质,不求自立”“惟有衣服必 求鲜艳,装饰必求美丽”,这是德育不够之表现。从章法上讲,蔡先生采 用“先破后立”的方法,先批评几种“依赖人”“虚荣心”的表现,然后 正面阐明德育的要求:“非使其除依赖性质有自立性质不可。”这一见解 说到了妇女解放的一个根本问题。 演讲的结尾,蔡先生指明了学校教育中培养完全人格的途径:“寓学问 于操作中。”当然,作为一个旧民主主义战士,蔡元培仍有种种局限,演 讲中的某些观点,如“女子入校求学,固非脱离家庭间固有之天职”“徒 知读书,放弃家事,为不合于理矣”等,仍有不足之处。但从总体上看, 整篇演讲的中心论点,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 (选自《世界演讲名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年版) 本文是蔡元培 1917 年 1 月 15 日在上海爱国女校所做的演讲。爱国女校 是他参与倡导与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最初目的是以教育为良方,为反清 革命培养后继人才。可以说,对这个学校他是寄予了深切厚望的。这篇演 讲词就是他的教育理想,特别是人格理想的一个具体展现。 作为一篇成功的演讲词,本文在论点的提出与论证的严密方面都有着突 出的特点,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学习
与一般的文体不同,演讲是借助于语言、声音等将自己的思想、观点、 主张传递给在场的听众,时间有限,一听而过,即时性较强,听众缺乏仔 细品味、思考的时间。这就要求演讲者要观点鲜明、中心明确、论题集中, 如此才能很快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本文在这方面就很成功。演讲起始,演 讲者就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追根溯源,谈及爱国女校创办之初的主旨——以 教育救国。但是在当时,爱国的含义与现在不同。当时整个国家还在满清 的统治之下,爱国就意味着以实际行动参加到革命运动中去。而爱国女校 在这方面也确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辛亥革命时,本校学生多有从事于 南京之役者,不可谓非教育之成效也。”而今辛亥革命成功,爱国的含义 也应该随形势的发展产生变化。在这历史转折时刻,在社会、学校、个人 面临路往何处走的困惑的时候,蔡元培从一个教育家、思想家的角度出发 髙屋建瓴地提出:现在的爱国就意味着要培养完全的人格的观点,指出这 才是国家兴隆昌盛的根本。这也正是他本次演讲的中心论点。这一观点既 富有针对性又具有现实意义,思想深刻,振聋发聩,激发了听众倾听演讲 的兴趣 在提出论点之后,就是从哪些方面论证使广大听众心服口服的问题。作 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又是爱国女校的创始人,蔡元培站在师长的立 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女学生提出了厚望。针对当时女性的局限,他从三 个方面——体育、智育、德育——提出了具体如何培养完全的人格的问题。 在他看来,体育是基础,因为旧时女子缠足,体质羸弱,久而久之,养成 懦弱依赖的性格,因此,通过锻炼得到一个好的体质,是女性形成健全人 格的基础。智育则是精神方面的积累与历练,增进知识,增长智慧,是 个健全的国民所必备的。第三点是德育,在作者看来,这一点尤为重要, 是女子人格独立的根本。从结构上来看,三个段落分别代表三个方面,中 心突出,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既髙屋建瓴又循循善诱,所选 择的材料也都围绕着这几点来组织,听众很容易抓住中心,理解起来也就 比较容易。最后一段,则在上文的基础上,对女子人格独立与家政的关系 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二者不应该对立,而是要兼修并顾,在女子 固有的责任与入学后的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学校学得的新知识可以使家 务劳动更加科学,日常的家务劳动中也同样可以学习新知识 语言上,本文属于浅近的文言文。作者是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旧学功底非常深厚。演讲发表之时,也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 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本文一方面多 用文言单音词,读来言简意赅;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的 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富有口语的简洁明快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时 仔细体味 可借鉴的技巧 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演讲者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如在论述体育 的重要性时,演讲者就首先论及旧时女性的弱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 锻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倡导德育的时候,也是先有针对性地指出中国 女性固有的依赖性强、好虚荣、生活圈子狭隘等弱点,然后有的放矢地指
与一般的文体不同,演讲是借助于语言、声音等将自己的思想、观点、 主张传递给在场的听众,时间有限,一听而过,即时性较强,听众缺乏仔 细品味、思考的时间。这就要求演讲者要观点鲜明、中心明确、论题集中, 如此才能很快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本文在这方面就很成功。演讲起始,演 讲者就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追根溯源,谈及爱国女校创办之初的主旨──以 教育救国。但是在当时,爱国的含义与现在不同。当时整个国家还在满清 的统治之下,爱国就意味着以实际行动参加到革命运动中去。而爱国女校 在这方面也确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辛亥革命时,本校学生多有从事于 南京之役者,不可谓非教育之成效也。”而今辛亥革命成功,爱国的含义 也应该随形势的发展产生变化。在这历史转折时刻,在社会、学校、个人 面临路往何处走的困惑的时候,蔡元培从一个教育家、思想家的角度出发, 高屋建瓴地提出:现在的爱国就意味着要培养完全的人格的观点,指出这 才是国家兴隆昌盛的根本。这也正是他本次演讲的中心论点。这一观点既 富有针对性又具有现实意义,思想深刻,振聋发聩,激发了听众倾听演讲 的兴趣。 在提出论点之后,就是从哪些方面论证使广大听众心服口服的问题。作 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又是爱国女校的创始人,蔡元培站在师长的立 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女学生提出了厚望。针对当时女性的局限,他从三 个方面──体育、智育、德育──提出了具体如何培养完全的人格的问题。 在他看来,体育是基础,因为旧时女子缠足,体质羸弱,久而久之,养成 懦弱依赖的性格,因此,通过锻炼得到一个好的体质,是女性形成健全人 格的基础。智育则是精神方面的积累与历练,增进知识,增长智慧,是一 个健全的国民所必备的。第三点是德育,在作者看来,这一点尤为重要, 是女子人格独立的根本。从结构上来看,三个段落分别代表三个方面,中 心突出,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既高屋建瓴又循循善诱,所选 择的材料也都围绕着这几点来组织,听众很容易抓住中心,理解起来也就 比较容易。最后一段,则在上文的基础上,对女子人格独立与家政的关系 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二者不应该对立,而是要兼修并顾,在女子 固有的责任与入学后的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学校学得的新知识可以使家 务劳动更加科学,日常的家务劳动中也同样可以学习新知识。 语言上,本文属于浅近的文言文。作者是前清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旧学功底非常深厚。演讲发表之时,也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 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本文一方面多 用文言单音词,读来言简意赅;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的 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富有口语的简洁明快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时 仔细体味。 可借鉴的技巧: 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演讲者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如在论述体育 的重要性时,演讲者就首先论及旧时女性的弱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 锻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倡导德育的时候,也是先有针对性地指出中国 女性固有的依赖性强、好虚荣、生活圈子狭隘等弱点,然后有的放矢地指
出女子要自立自强的主张。这种先从反面现象入手,再提出正面主张的方 式,使人接受起来较为容易。 关于欣赏借鉴 这篇演讲词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试列出 全文的结构提纲。 参考答案: 这篇演讲词的中心论点是: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演讲主要从三个方 面进行了论证:体育、智育、德育。全书提纲如下: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现在的爱国就是要养成完全的人格) 结尾:补充观点(新学与家政并行不悖) 这篇演讲词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式来阐述观点和主张,请找出 来,仔细品味其好处 参考答案 第2段在论述体育的重要性时,作者就首先论及旧时女性的弱点,在此 基础上,提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4段在倡导德育的时候,也 是先有针对性地指出中国女性固有的依赖性强、好虚荣、生活圈子狭隘等 弱点,然后有的放矢地指出女子要自立自强的主张。这种先从反面现象入 手,再提出正面主张的方式,富有针对性和说服力,使人比较容易接受演 讲者的观点。 关于应用尝试 女子到底应该以何种方式在社会中生存?不同的社会和时代,答案大相 径庭。有人说,女子只有在社会上工作才能算是自强自立;有人说,家庭 是女子的天地,在相夫教子中一样能实现自我价值。对此,你怎么看?请 自拟题目,做一次即兴演说 (建议略) 提示: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的出路只有一条——遵从三从四德,在家相夫教子。 而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五四以后,女子的生活天地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她们中的一部分也能够像男子一样进学校读书,在社会上能获得一席之地。 到了当代,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更成为有法律做保障的制度。这无疑 标志着社会的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有一种质疑也一直存在,那就是女 子的自立自强是否一定意味着到社会上工作?在家相夫教子是否就没有地 位?男女同工同酬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男子的劳动力为代价?而周 边一些国家,例如韩国、日本,女性婚后大多还是回归家庭。到底应该如 何看待这些现象?在这篇演讲词中,蔡元培先生在鼓励女子自立自强、发 展健全人格的同时,也并未将女子的独立与家政对立起来。可见,判断女
出女子要自立自强的主张。这种先从反面现象入手,再提出正面主张的方 式,使人接受起来较为容易。 关于欣赏借鉴 一、这篇演讲词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试列出 全文的结构提纲。 参考答案: 这篇演讲词的中心论点是: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演讲主要从三个方 面进行了论证:体育、智育、德育。全书提纲如下: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现在的爱国就是要养成完全的人格) 结尾:补充观点(新学与家政并行不悖) 二、这篇演讲词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式来阐述观点和主张,请找出 来,仔细品味其好处。 参考答案: 第 2 段在论述体育的重要性时,作者就首先论及旧时女性的弱点,在此 基础上,提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 4 段在倡导德育的时候,也 是先有针对性地指出中国女性固有的依赖性强、好虚荣、生活圈子狭隘等 弱点,然后有的放矢地指出女子要自立自强的主张。这种先从反面现象入 手,再提出正面主张的方式,富有针对性和说服力,使人比较容易接受演 讲者的观点。 关于应用尝试 女子到底应该以何种方式在社会中生存?不同的社会和时代,答案大相 径庭。有人说,女子只有在社会上工作才能算是自强自立;有人说,家庭 是女子的天地,在相夫教子中一样能实现自我价值。对此,你怎么看?请 自拟题目,做一次即兴演说。 (建议略) 提示: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的出路只有一条──遵从三从四德,在家相夫教子。 而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五四以后,女子的生活天地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她们中的一部分也能够像男子一样进学校读书,在社会上能获得一席之地。 到了当代,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更成为有法律做保障的制度。这无疑 标志着社会的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有一种质疑也一直存在,那就是女 子的自立自强是否一定意味着到社会上工作?在家相夫教子是否就没有地 位?男女同工同酬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男子的劳动力为代价?而周 边一些国家,例如韩国、日本,女性婚后大多还是回归家庭。到底应该如 何看待这些现象?在这篇演讲词中,蔡元培先生在鼓励女子自立自强、发 展健全人格的同时,也并未将女子的独立与家政对立起来。可见,判断女
子是否独立自主,是否出外工作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对此,可以鼓励学生 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有关资料 关于蔡元培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清季进 士出身,1894年任翰林院编修。他忧民族危难,愤清王朝腐败无能,于1898 年10月弃官南下,兴学育才以救国。先后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 山书院院长、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等职。1902年4月,与蒋观云、叶 瀚等人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被推举为会长。开始倡言反清革命,并与 教育会同人创设爱国学社及爱国女学,培养革命人才。1904年11月,在上 海发起创立光复会,任会长。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上海分会会长。1907 年起,留学德国,旋入莱比锡大学,并从事译著。1912年1月,任中华民 国首任教育总长,2月受孙中山委派,任迎袁世凯南下就总统职之专使。7 月因不满袁专权,愤而辞职,再次赴德留学。一度回国参加“二次革命” 后转赴法国从事译著。1915-1916年在法国参与创办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 育会,被推举为中方会长,推动了影响深远的国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7 年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整顿学校,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五四运动中,竭力营救被捕学生。1920年底,赴欧美各国考察髙等教育, 并出席太平洋教育会议。法国里昂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文学博士 与法学博士荣誉学位。1923年春,不满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破坏法制 的行为,提出辞职,离京南下。秋间转赴欧洲,从事研究和著述,并参与 要求英、法等国退还庚子赔款兴办教育事项。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经孙中山提名,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二全大会后 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初回国。在上海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合 会,配合北伐战争,策划三省自治运动,遭孙传芳通缉。1927年起,在南 京国民政府任大学院院长、司法部长和监察院长等职。后专任中央研究院 院长,辞去其他职务。1932年底,与宋庆龄、杨杏佛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 保障同盟。在这前后,参与营救被捕的胡也频、杨开慧、陈独秀、许德珩、 廖承志、史良、陈赓、丁玲、牛兰夫妇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香港养 病,继续领导迁移后方的中研院工作,并任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 名誉会长,用《满江红》词牌为中国分会制作激励抗战的会歌一首。1940 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节选自《蔡元培全集·前言》,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二、《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鉴赏(沈宝良) 蔡元培是我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上海爱国女学校是他于1902年与 章炳麟一起创办的一所学校,《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是蔡元培于1917 年在该校做的一次十分精彩的演讲
子是否独立自主,是否出外工作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对此,可以鼓励学生 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有关资料 一、关于蔡元培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 年 1 月 11 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清季进 士出身,1894 年任翰林院编修。他忧民族危难,愤清王朝腐败无能,于 1898 年 10 月弃官南下,兴学育才以救国。先后担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 山书院院长、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等职。1902 年 4 月,与蒋观云、叶 瀚等人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被推举为会长。开始倡言反清革命,并与 教育会同人创设爱国学社及爱国女学,培养革命人才。1904 年 11 月,在上 海发起创立光复会,任会长。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上海分会会长。1907 年起,留学德国,旋入莱比锡大学,并从事译著。1912 年 1 月,任中华民 国首任教育总长,2 月受孙中山委派,任迎袁世凯南下就总统职之专使。7 月因不满袁专权,愤而辞职,再次赴德留学。一度回国参加“二次革命”, 后转赴法国从事译著。1915—1916 年在法国参与创办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 育会,被推举为中方会长,推动了影响深远的国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7 年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整顿学校,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五四运动中,竭力营救被捕学生。1920 年底,赴欧美各国考察高等教育, 并出席太平洋教育会议。法国里昂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分别授予文学博士 与法学博士荣誉学位。1923 年春,不满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破坏法制 的行为,提出辞职,离京南下。秋间转赴欧洲,从事研究和著述,并参与 要求英、法等国退还庚子赔款兴办教育事项。1924 年 1 月在国民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经孙中山提名,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二全大会后, 一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26 年初回国。在上海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合 会,配合北伐战争,策划三省自治运动,遭孙传芳通缉。1927 年起,在南 京国民政府任大学院院长、司法部长和监察院长等职。后专任中央研究院 院长,辞去其他职务。1932 年底,与宋庆龄、杨杏佛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 保障同盟。在这前后,参与营救被捕的胡也频、杨开慧、陈独秀、许德珩、 廖承志、史良、陈赓、丁玲、牛兰夫妇等。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香港养 病,继续领导迁移后方的中研院工作,并任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 名誉会长,用《满江红》词牌为中国分会制作激励抗战的会歌一首。1940 年 3 月 5 日,在香港病逝。 (节选自《蔡元培全集·前言》,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二、《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鉴赏(沈宝良) 蔡元培是我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上海爱国女学校是他于 1902 年与 章炳麟一起创办的一所学校,《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是蔡元培于 1917 年在该校做的一次十分精彩的演讲
这篇演讲条理清晰,结构严密。在演讲的主体部分,蔡元培分别从体育、 智育、德育三方面做论证,层次井然。每段开头,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整 段观点,作为全篇的分论点,既增强说服力,又使演讲眉目清楚。 “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蔡元培以体育为 完全人格之首,这在当时颇有振聋发聩之感。如此鲜明、如此有力地强调 体育的重要,显示了蔡元培的远见卓识。蔡元培不单从女子健康的角度, 还从养成“完全之人格”的首要条件来论述,依次列举了克服对男子的依 赖性、增强在战争中抵抗敌人的自卫能力与胆量等种种重要作用,这是对 妇女解放的呐喊。 接着,蔡元培指出:完全人格“次在智育。智育则属精神方面”。对此, 蔡元培并不偏重于讲知识的积累,而是重点阐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半个 多世纪前,能有如此教育观,殊属不易。 在分析了体育、智育的作用之后,蔡元培集中谈了德育。他把德育提到 完全人格之本”的高度来认识,非常精辟。在具体分析德育的内涵时 蔡元培先论反面的情况:“有依赖男子之性质,不求自立”“惟有衣服必 求鲜艳,装饰必求美丽”,这是德育不够之表现。从章法上讲,蔡先生采 用“先破后立”的方法,先批评几种“依赖人”“虚荣心”的表现,然后 正面阐明德育的要求:“非使其除依赖性质有自立性质不可。”这一见解 说到了妇女解放的一个根本问题 演讲的结尾,蔡先生指明了学校教育中培养完全人格的途径:“寓学问 于操作中。”当然,作为一个旧民主主义战士,蔡元培仍有种种局限,演 讲中的某些观点,如“女子入校求学,固非脱离家庭间固有之天职”“徒 知读书,放弃家事,为不合于理矣”等,仍有不足之处。但从总体上看, 整篇演讲的中心论点,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 (选自《世界演讲名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三、蔡元培“养成完全人格”的女子教育方针(金林祥) 蔡元培不仅主张要重视女子教育,而且还提出了培养“完全人格”的女 子教育方针。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肇始于晚清。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主 张设立女学,其教育宗旨是“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 的贤妻良母主义。很显然,这种女子教育思想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 否定,在那个时代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并不是彻底解放妇女的口号, 实行的仍然是“男子治外,女子治内”,目的是把妇女紧紧束缚在小家庭 的圈子里,做丈夫的“高级奴隶”。当时这种教育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甚至到五四运动前后,它仍继续在流行并起着作用,一些进步舆论也一方 面宣传男女教育平等,另一方面又赞成贤妻良母主义。 蔡元培并不完全反对贤妻良母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对此持不同 看法。在辛亥革命斗争中,他认为当时女子教育主要是在于提倡革命精神 培养革命人才,所以在创办爱国女学校时,他明确表示:“不取贤母良妻 主义,乃欲造成虚无党一派之女子。”然而辛亥革命后,他认为民国己经
这篇演讲条理清晰,结构严密。在演讲的主体部分,蔡元培分别从体育、 智育、德育三方面做论证,层次井然。每段开头,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整 段观点,作为全篇的分论点,既增强说服力,又使演讲眉目清楚。 “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蔡元培以体育为 完全人格之首,这在当时颇有振聋发聩之感。如此鲜明、如此有力地强调 体育的重要,显示了蔡元培的远见卓识。蔡元培不单从女子健康的角度, 还从养成“完全之人格”的首要条件来论述,依次列举了克服对男子的依 赖性、增强在战争中抵抗敌人的自卫能力与胆量等种种重要作用,这是对 妇女解放的呐喊。 接着,蔡元培指出:完全人格“次在智育。智育则属精神方面”。对此, 蔡元培并不偏重于讲知识的积累,而是重点阐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半个 多世纪前,能有如此教育观,殊属不易。 在分析了体育、智育的作用之后,蔡元培集中谈了德育。他把德育提到 “完全人格之本”的高度来认识,非常精辟。在具体分析德育的内涵时, 蔡元培先论反面的情况:“有依赖男子之性质,不求自立”“惟有衣服必 求鲜艳,装饰必求美丽”,这是德育不够之表现。从章法上讲,蔡先生采 用“先破后立”的方法,先批评几种“依赖人”“虚荣心”的表现,然后 正面阐明德育的要求:“非使其除依赖性质有自立性质不可。”这一见解 说到了妇女解放的一个根本问题。 演讲的结尾,蔡先生指明了学校教育中培养完全人格的途径:“寓学问 于操作中。”当然,作为一个旧民主主义战士,蔡元培仍有种种局限,演 讲中的某些观点,如“女子入校求学,固非脱离家庭间固有之天职”“徒 知读书,放弃家事,为不合于理矣”等,仍有不足之处。但从总体上看, 整篇演讲的中心论点,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 (选自《世界演讲名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年版) 三、蔡元培“养成完全人格”的女子教育方针(金林祥) 蔡元培不仅主张要重视女子教育,而且还提出了培养“完全人格”的女 子教育方针。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肇始于晚清。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主 张设立女学,其教育宗旨是“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 的贤妻良母主义。很显然,这种女子教育思想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 否定,在那个时代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并不是彻底解放妇女的口号, 实行的仍然是“男子治外,女子治内”,目的是把妇女紧紧束缚在小家庭 的圈子里,做丈夫的“高级奴隶”。当时这种教育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甚至到五四运动前后,它仍继续在流行并起着作用,一些进步舆论也一方 面宣传男女教育平等,另一方面又赞成贤妻良母主义。 蔡元培并不完全反对贤妻良母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对此持不同 看法。在辛亥革命斗争中,他认为当时女子教育主要是在于提倡革命精神, 培养革命人才,所以在创办爱国女学校时,他明确表示:“不取贤母良妻 主义,乃欲造成虚无党一派之女子。”然而辛亥革命后,他认为民国已经
成立,革命目的已经达到,女子教育不再是提倡革命,所以这时他认为贤 妻良母也是重要的,但女子教育不应局限于贤妻良母主义。1913年6月, 他在上海城东女学所作的题为《养成优美髙尚思想》的演说词中,对此作 了较为集中的阐述。他说: 女子教育,有主张养成贤母良妻者,有不主张养成贤母良妻者。以 余论之,贤母良妻,亦甚紧要。有良妻则可令丈夫成好丈夫,有贤母可 令子女成贤子女,是贤母良妻亦大有益于世界。若谓贤母良妻为不善, 岂不贤不良反为善乎?然必谓女子之事,但以贤母良妻为限,是又不通 之论也 应该说蔡元培的这一见解是公允的,颇有见地的。 既然女子教育不能以贤妻良母主义为限,那么它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 蔡元培比别人高出一筹的是,他站在男女平权的立场上,明确提出女子教 育与男子一样,其目标是在于“养成完全之人格”。1917年1月15日,他 在《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中指出 至民国成立,改革之目的已达,如病已医愈,不再有死亡之忧。则 欲副爱国之名称,其精神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亮 全人格,男女一也 我们知道,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养成完全之人格”为目标,这是辛亥革 命后蔡元培的一贯思想,关于“完全人格”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他 的表述不尽相同。在上述这篇演说中,他“特就女子方面”而言,认为“完 全人格”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体育。蔡元培说:“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他认为先有健全 的身体,然后才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为了发展女子的智力、精神,不得 不注重体育。这可视为第一种理由。其次,从人类繁衍生息、遗传的角度 看,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女子也应重视体育,以养成健康强壮的体魄。他 说:“羸弱父母,那能生产康强的儿女!”再次,体育还是女子形体解放、 增强自卫能力、获得身体自由的重要手段。过去女子由于缠足,不许擅自 出门行走,终日幽居,不使运动,久而久之,性格变得懦弱,胆小怕事, 而且养成对男子的依赖,一旦无男子可依赖时,一点小事也会望而生畏 倘若不幸遇上战争,敌兵还未到,因恐惧而自杀者已比比皆是,那能还指 望她们去抵抗?这些都是由于不运动,体质不发达的缘故。所以,“完全 人格”的女子教育必须重视体育,只有练就了良好的体魄,具备了自卫能
成立,革命目的已经达到,女子教育不再是提倡革命,所以这时他认为贤 妻良母也是重要的,但女子教育不应局限于贤妻良母主义。1913 年 6 月, 他在上海城东女学所作的题为《养成优美高尚思想》的演说词中,对此作 了较为集中的阐述。他说: 女子教育,有主张养成贤母良妻者,有不主张养成贤母良妻者。以 余论之,贤母良妻,亦甚紧要。有良妻则可令丈夫成好丈夫,有贤母可 令子女成贤子女,是贤母良妻亦大有益于世界。若谓贤母良妻为不善, 岂不贤不良反为善乎?然必谓女子之事,但以贤母良妻为限,是又不通 之论也。 应该说蔡元培的这一见解是公允的,颇有见地的。 既然女子教育不能以贤妻良母主义为限,那么它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 蔡元培比别人高出一筹的是,他站在男女平权的立场上,明确提出女子教 育与男子一样,其目标是在于“养成完全之人格”。1917 年 1 月 15 日,他 在《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中指出: 至民国成立,改革之目的已达,如病已医愈,不再有死亡之忧。则 欲副爱国之名称,其精神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完 全人格,男女一也。 我们知道,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养成完全之人格”为目标,这是辛亥革 命后蔡元培的一贯思想,关于“完全人格”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他 的表述不尽相同。在上述这篇演说中,他“特就女子方面”而言,认为“完 全人格”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体育。蔡元培说:“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他认为先有健全 的身体,然后才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为了发展女子的智力、精神,不得 不注重体育。这可视为第一种理由。其次,从人类繁衍生息、遗传的角度 看,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女子也应重视体育,以养成健康强壮的体魄。他 说:“羸弱父母,那能生产康强的儿女!”再次,体育还是女子形体解放、 增强自卫能力、获得身体自由的重要手段。过去女子由于缠足,不许擅自 出门行走,终日幽居,不使运动,久而久之,性格变得懦弱,胆小怕事, 而且养成对男子的依赖,一旦无男子可依赖时,一点小事也会望而生畏。 倘若不幸遇上战争,敌兵还未到,因恐惧而自杀者已比比皆是,那能还指 望她们去抵抗?这些都是由于不运动,体质不发达的缘故。所以,“完全 人格”的女子教育必须重视体育,只有练就了良好的体魄,具备了自卫能
力后,即使遇上凶悍的坏人,也不足惧;碰上战争之事,女子还可从军抗 敌 蔡元培还提出,体育最重要的方法在于运动,他提醒男女青年,体育运 动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他说:“体力的增进,并非一蹴而企。”在学 校时要坚持锻炼,“切勿间断”,毕业之后,“亦当时时练习”,因为“此 等技术,不练则荒,久练益熟,获益非浅鲜也”。 第二,智育。智育属精神方面。蔡元培指岀,女子只有重视和运用精神, 才能使精神发达,使心思细密,脑筋灵敏。“而习练此心思使之细密,则 有赖于科学。”蔡元培在这里所说的科学,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知识和生活 技能的传授。他认为学校中男女所学的科目应该是一致的,从前的人以为 男女所学科目不必相同,分为有女子须学而男子不应学者,有男子须学而 女子不应学者。现在看来,这种划分不足取。因为现在社会情形和家庭情 形都已改变,从前只有男子在社会上做事,女子毫不负责任,现在女子常 常代替男子做许多社会事业。譬如欧战发生以后,男子都从军去了,女子 乃不得不在社会上做事,塞尔维亚的女子还有从军的。所以,蔡元培的意 见是:“男女都要受教育,并且所受的教育都要一样的。 同时,蔡元培又认为,女子求学时,必须要专诚。“如专诚学教育,专 诚学科学、美术、实业均可。”由于男女身心有差异,所以女子在求学时, 应注意选择与自己性格特点相适宜的科目。在他看来,“哲学、文学、美 术学最相宜,女子偏重此各科,故此中颇产名人。”但女子“不宜为裁判 官,因女子感情易动,近于慈爱,故遇应受罚责之人,亦或以其可怜而赦 之。算学、伦理学亦不宜。”蔡元培的上述看法,在今天看来虽不尽科学 但他认为男女在平等的基础上,女子应该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相应的科目 学习,做到学有专门、学有所长的观点,是颇有道理的。 第三,德育。蔡元培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虽则体 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我国女子由于缺乏教育,所以在 品德上存在许多缺点。如前文所述依赖男子,不求自由,“心中思虑毫无 他途。惟有衣服必求鲜艳,装饰必求美丽”;女子的虚荣心也特别强,有 时甚至极端势利,“喜闻家中之人做官,喜与有势力的人往还”:旧时之 习惯,女子总是死守家庭,活动范围极其有限,所知道的也仅仅是家中琐 细之事,她们不知社会情状,更不知世界情状,造成许多女子目光短浅, 心胸狭窄,“女子之处家庭者,大凡姑媳妯娌间,总是不和,甚至诟谇”。 所以德育对于女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改造女子的上述这 些陋习,而且还能引发女子的许多优点,如恻隐之心,仁慈之心,培养女 子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等 蔡元培认为,女子接受了体育、智育、德育之后,成为具有“完全人格」 之人,她们在人格上与男子平等,不再只是贤妻良母。在成为丈夫的好妻 子、子女的好母亲的同时,也追求自己的事业,关心国家政事
力后,即使遇上凶悍的坏人,也不足惧;碰上战争之事,女子还可从军抗 敌。 蔡元培还提出,体育最重要的方法在于运动,他提醒男女青年,体育运 动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他说:“体力的增进,并非一蹴而企。”在学 校时要坚持锻炼,“切勿间断”,毕业之后,“亦当时时练习”,因为“此 等技术,不练则荒,久练益熟,获益非浅鲜也”。 第二,智育。智育属精神方面。蔡元培指出,女子只有重视和运用精神, 才能使精神发达,使心思细密,脑筋灵敏。“而习练此心思使之细密,则 有赖于科学。”蔡元培在这里所说的科学,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知识和生活 技能的传授。他认为学校中男女所学的科目应该是一致的,从前的人以为 男女所学科目不必相同,分为有女子须学而男子不应学者,有男子须学而 女子不应学者。现在看来,这种划分不足取。因为现在社会情形和家庭情 形都已改变,从前只有男子在社会上做事,女子毫不负责任,现在女子常 常代替男子做许多社会事业。譬如欧战发生以后,男子都从军去了,女子 乃不得不在社会上做事,塞尔维亚的女子还有从军的。所以,蔡元培的意 见是:“男女都要受教育,并且所受的教育都要一样的。” 同时,蔡元培又认为,女子求学时,必须要专诚。“如专诚学教育,专 诚学科学、美术、实业均可。”由于男女身心有差异,所以女子在求学时, 应注意选择与自己性格特点相适宜的科目。在他看来,“哲学、文学、美 术学最相宜,女子偏重此各科,故此中颇产名人。”但女子“不宜为裁判 官,因女子感情易动,近于慈爱,故遇应受罚责之人,亦或以其可怜而赦 之。算学、伦理学亦不宜。”蔡元培的上述看法,在今天看来虽不尽科学, 但他认为男女在平等的基础上,女子应该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相应的科目 学习,做到学有专门、学有所长的观点,是颇有道理的。 第三,德育。蔡元培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虽则体 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我国女子由于缺乏教育,所以在 品德上存在许多缺点。如前文所述依赖男子,不求自由,“心中思虑毫无 他途。惟有衣服必求鲜艳,装饰必求美丽”;女子的虚荣心也特别强,有 时甚至极端势利,“喜闻家中之人做官,喜与有势力的人往还”;旧时之 习惯,女子总是死守家庭,活动范围极其有限,所知道的也仅仅是家中琐 细之事,她们不知社会情状,更不知世界情状,造成许多女子目光短浅, 心胸狭窄,“女子之处家庭者,大凡姑媳妯娌间,总是不和,甚至诟谇”。 所以德育对于女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改造女子的上述这 些陋习,而且还能引发女子的许多优点,如恻隐之心,仁慈之心,培养女 子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等。 蔡元培认为,女子接受了体育、智育、德育之后,成为具有“完全人格” 之人,她们在人格上与男子平等,不再只是贤妻良母。在成为丈夫的好妻 子、子女的好母亲的同时,也追求自己的事业,关心国家政事
具备“完全人格”的女子,获取了自谋生活的知识技能,便可以从事各 种职业。蔡元培认为,在选择职业上,男女也应该是平等的,“凡男子所 能做的,女子也都能做”,“不论何等工作,只要于生理上心理上相宜的, 都可以自由选择,都可以让他们共同操作”。 同时,蔡元培还认为,女子和男子一样,“同系国民”,享有同样的权 利和义务。国家在选用人才时,要选才识通达之人,而不应以男女区分 他积极主张女子参政,并参加了当时社会各界人士争取女子参政权的斗争。 1922年10月14日,当黎元洪提出所谓“女子此时程度尚低,似不足以语 参政”时,他当面进行了反驳,指出:“女子参政问题,不宜问程度够不 够,宜问此时该不该。如果女子应参政,自当予以参政权,即使程度有不 足,则教育未始不足以补救之,万不能因今日女子的程度不够,而此权利 即可靳而不予也。”明确表示女子应该享有参政权,而教育是她们获得这 权利的重要途径。 当女子在人格、经济、政治等方面都获得了独立平等的地位,女子也就 真正得到了解放,而这正是蔡元培提出“完全人格”女子教育方针的目的 所在 四、想得好,才能说得好(孙海燕) 在口语表达中,有的人说话语无伦次,有的人说话有条有理;有的人说 话如蜻蜓点水,有的人说话却入木三分;有的人说话机械呆板,有的人说 话灵活机智;有的人只能人云亦云,而有的人却能言人之不能言。之所以 有这些不同,除了技巧问题,最主要的是思维方式与思维品质的不同,思 维方式与思维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口语表达的质量。也就是说,想得 好,才能说得好。 (一)思维与语言 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 言、势态语言等)来表述、传达。反过来思维能力又决定语言运用的优劣 成败。无语言的思维不能存在,同样,没有思维的言语也不能存在 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语言中的词汇非常丰富, 有时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语言的语法结构有民族性,而思维是有 全人类性的。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思维都是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 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思维在人的表达过程中居于核心的地 位。思维和语言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必须不断 地完善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 口语表达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而想得好才能说得好。怎样正确、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怎样有逻辑性地安排自己的语言结构,怎样根据 具体任务和情境选择自然、理智的节奏和风格,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清晰的 思维上。思维是人的智慧中枢。完美的语体取决于表达者的心灵美。而影 响语言美的主要心灵特点,首先就是智慧,其次是想象和热情。智慧产生 思想,想象美化思想,热情鼓舞思想。以语言点燃人的心灵火花的才干
具备“完全人格”的女子,获取了自谋生活的知识技能,便可以从事各 种职业。蔡元培认为,在选择职业上,男女也应该是平等的,“凡男子所 能做的,女子也都能做”,“不论何等工作,只要于生理上心理上相宜的, 都可以自由选择,都可以让他们共同操作”。 同时,蔡元培还认为,女子和男子一样,“同系国民”,享有同样的权 利和义务。国家在选用人才时,要选才识通达之人,而不应以男女区分。 他积极主张女子参政,并参加了当时社会各界人士争取女子参政权的斗争。 1922 年 10 月 14 日,当黎元洪提出所谓“女子此时程度尚低,似不足以语 参政”时,他当面进行了反驳,指出:“女子参政问题,不宜问程度够不 够,宜问此时该不该。如果女子应参政,自当予以参政权,即使程度有不 足,则教育未始不足以补救之,万不能因今日女子的程度不够,而此权利 即可靳而不予也。”明确表示女子应该享有参政权,而教育是她们获得这 一权利的重要途径。 当女子在人格、经济、政治等方面都获得了独立平等的地位,女子也就 真正得到了解放,而这正是蔡元培提出“完全人格”女子教育方针的目的 所在。 四、想得好,才能说得好(孙海燕) 在口语表达中,有的人说话语无伦次,有的人说话有条有理;有的人说 话如蜻蜓点水,有的人说话却入木三分;有的人说话机械呆板,有的人说 话灵活机智;有的人只能人云亦云,而有的人却能言人之不能言。之所以 有这些不同,除了技巧问题,最主要的是思维方式与思维品质的不同,思 维方式与思维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口语表达的质量。也就是说,想得 好,才能说得好。 (一)思维与语言 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 言、势态语言等)来表述、传达。反过来思维能力又决定语言运用的优劣 成败。无语言的思维不能存在,同样,没有思维的言语也不能存在。 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语言中的词汇非常丰富, 有时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语言的语法结构有民族性,而思维是有 全人类性的。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思维都是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 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思维在人的表达过程中居于核心的地 位。思维和语言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必须不断 地完善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 口语表达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而想得好才能说得好。怎样正确、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怎样有逻辑性地安排自己的语言结构,怎样根据 具体任务和情境选择自然、理智的节奏和风格,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清晰的 思维上。思维是人的智慧中枢。完美的语体取决于表达者的心灵美。而影 响语言美的主要心灵特点,首先就是智慧,其次是想象和热情。智慧产生 思想,想象美化思想,热情鼓舞思想。以语言点燃人的心灵火花的才干
人人是可以获得的,但必须通过学习和训练。其中,思维训练是不可或缺 的 (二)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一个人缺乏想象,说话就跳不出事实 的圈子,也谈不上有新意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借助于想象,人们不仅能认识有限的现实世界,而 且能够驰骋于无限的现实世界和神奇的幻想世界之中,不但可以回首过去, 而且可以展望将来。 当然,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是发展想象力的基础。经验愈丰富,知识越渊 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当然也并不意味着想象力的丰富程度与知 识经验的多少成正比。缺乏独立思考,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人云亦云,因 循守旧,将会压抑想象力,成为创造思维的绊脚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法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认为: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 不是未知的东西。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 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 泉。”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百分之十五。因 此,重视开发想象力至关重要,想象力能展翅高飞,其创造力必将更充分 展现。 (三)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对社会或对思维者个人来说是新 颖的、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很复杂,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它既是发散 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又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最巧妙的结合,更离 不开创造想象的参与。 般来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较活跃,我们都知道,高斯定律就是 高斯在学生时代提出来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酝酿期也在中学阶段。青年 是一个最少保守思想、最富于想象的群体。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 验,能进行理论思维,并喜欢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这是思维活 跃的标志。在演讲辩论中中学生也往往能提出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见解, 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 在演讲、辩论中,无论是从思路还是内容;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无论 是从开场的称呼,还是结束的形式;无论是从语言的修饰,还是势态的运 用;都有很大的创造空间,都有可出新意的招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新 异的事物刺激度强,而“喜新厌旧”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正常倾向,我们要 发扬大路拥挤走小路、小路人多爬山坡的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 (四)发散思维与综合思维 发散思维 1.什么是发散思维
人人是可以获得的,但必须通过学习和训练。其中,思维训练是不可或缺 的。 (二)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一个人缺乏想象,说话就跳不出事实 的圈子,也谈不上有新意。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借助于想象,人们不仅能认识有限的现实世界,而 且能够驰骋于无限的现实世界和神奇的幻想世界之中,不但可以回首过去, 而且可以展望将来。 当然,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是发展想象力的基础。经验愈丰富,知识越渊 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当然也并不意味着想象力的丰富程度与知 识经验的多少成正比。缺乏独立思考,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人云亦云,因 循守旧,将会压抑想象力,成为创造思维的绊脚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法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认为: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 不是未知的东西。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 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 泉。”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百分之十五。因 此,重视开发想象力至关重要,想象力能展翅高飞,其创造力必将更充分 展现。 (三)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对社会或对思维者个人来说是新 颖的、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很复杂,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它既是发散 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又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最巧妙的结合,更离 不开创造想象的参与。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较活跃,我们都知道,高斯定律就是 高斯在学生时代提出来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酝酿期也在中学阶段。青年 是一个最少保守思想、最富于想象的群体。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 验,能进行理论思维,并喜欢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这是思维活 跃的标志。在演讲辩论中中学生也往往能提出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见解, 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 在演讲、辩论中,无论是从思路还是内容;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无论 是从开场的称呼,还是结束的形式;无论是从语言的修饰,还是势态的运 用;都有很大的创造空间,都有可出新意的招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新 异的事物刺激度强,而“喜新厌旧”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正常倾向,我们要 发扬大路拥挤走小路、小路人多爬山坡的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 (四)发散思维与综合思维 发散思维 1.什么是发散思维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找几个被试者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红砖的用 途,说出的用途越多、越新鲜,证明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越强。结果有的 说红砖可以造房子、砌围墙、铺地、铺路、搭灶头。答案是对的,但可以 看出,它只把红砖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只在这个范围去考虑它的用途。这 是一般的常规性思维。 也有的人不仅能说出红砖作为建筑材料的作用,还想到了其他的用途 如做锤子、打狗、掷人、压纸、代替直尺画线,用它刹住停在斜坡上的车 辆…看得出后一个人比前一个发散思维的能力强。他突破了常规思维。 还有的人比前者更略高一筹,他从分析红砖的特性和要素入手,然后再 由各个特性或要素分别扩散开去。如:砖有重量,有体积,有一定的形状, 有长、宽、高,还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边是直的,色是红的……于是他就 先从重量方面去考虑它的用途。刮风下雨时,用它压住盖在谷堆上的塑料 薄膜,肩背着重物太吃力可用另一头悬挂几块砖的办法改成挑,用来压船 舱,使船行走平稳,用作敲击工具、攻击武器……同样再从体积、形状、 硬度、颜色等一路路地辐射出去,就越来越多 由于这些思维朝着不同的方向,所以便能通过“转移作用”由已知导向 未知,探索到未知的东西。这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 个重要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等。发散思维就是从一个 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无 定方向,无一定范围,不墨守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从已知的领域去 探索未知领域。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发散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知 识面、想象力,尤其是转移的能力。鲁班从一种能划破手的带齿的草得到 启示,发明了锯,这就是转移能力(也叫旁通思维或侧向思维、类比思维) 发散思维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艺术家的艺术 作品,理论家的新观点和新创见,主要是发散思维的成果。训练发散思维 能力可以使说话者思路流畅、长于联想发挥、善于应急变通 2.发散思维的几种思考方法 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是提高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发散思维的方法很 多,如立体思维、多路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等 (1)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要求人们思考问题时,跳出老框框,不受点、线、面的限制, 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 国外某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用六根火柴搭出四个三角 形,结果多数人搭不出来。这些人拿到火柴,就急于在桌上摆来摆去,就 是搭不出四个三角形来,原因是思维受到了平面的限制。如果他们能跳出 “平面”的限制扩展到“空间”,想到“立体”,很快就可以搭成一个三 角锥体,而排出四个三角形来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找几个被试者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红砖的用 途,说出的用途越多、越新鲜,证明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越强。结果有的 说红砖可以造房子、砌围墙、铺地、铺路、搭灶头。答案是对的,但可以 看出,它只把红砖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只在这个范围去考虑它的用途。这 是一般的常规性思维。 也有的人不仅能说出红砖作为建筑材料的作用,还想到了其他的用途, 如做锤子、打狗、掷人、压纸、代替直尺画线,用它刹住停在斜坡上的车 辆……看得出后一个人比前一个发散思维的能力强。他突破了常规思维。 还有的人比前者更略高一筹,他从分析红砖的特性和要素入手,然后再 由各个特性或要素分别扩散开去。如:砖有重量,有体积,有一定的形状, 有长、宽、高,还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边是直的,色是红的……于是他就 先从重量方面去考虑它的用途。刮风下雨时,用它压住盖在谷堆上的塑料 薄膜,肩背着重物太吃力可用另一头悬挂几块砖的办法改成挑,用来压船 舱,使船行走平稳,用作敲击工具、攻击武器……同样再从体积、形状、 硬度、颜色等一路路地辐射出去,就越来越多。 由于这些思维朝着不同的方向,所以便能通过“转移作用”由已知导向 未知,探索到未知的东西。这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 个重要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等。发散思维就是从一个 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无 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不墨守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从已知的领域去 探索未知领域。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发散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知 识面、想象力,尤其是转移的能力。鲁班从一种能划破手的带齿的草得到 启示,发明了锯,这就是转移能力(也叫旁通思维或侧向思维、类比思维)。 发散思维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艺术家的艺术 作品,理论家的新观点和新创见,主要是发散思维的成果。训练发散思维 能力可以使说话者思路流畅、长于联想发挥、善于应急变通。 2.发散思维的几种思考方法 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是提高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发散思维的方法很 多,如立体思维、多路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等。 (1)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要求人们思考问题时,跳出老框框,不受点、线、面的限制, 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 国外某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用六根火柴搭出四个三角 形,结果多数人搭不出来。这些人拿到火柴,就急于在桌上摆来摆去,就 是搭不出四个三角形来,原因是思维受到了平面的限制。如果他们能跳出 “平面”的限制扩展到“空间”,想到“立体”,很快就可以搭成一个三 角锥体,而排出四个三角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