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浙江馆 主题:幸福城乡,美好家园 橛况:展馆内主展项设计造型取自“青瓷碗”和“水”的意象符号,宛如一只青瓷巨碗,水波漫溢 “西湖揽胜”、“钱塘大潮”等场景投影在巨碗中心,循环出现。四个展区分別为“崇山曲水一一山水与 城市共生”、“宛若天城——家园与历史同行”、“群星璀璨—一城市与乡村联动”、“水波潋滟—一生活与 理想互接”,展示浙江省以城乡统筹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展馆外观:“竹立方”:整个浙江馆的外围是由竹子包裹的,从外面看起来仿佛是一个竹海中的江 南。但竹子并非真用毛竹,而是用钢制的模板来替代 浙江馆的外形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只巨大的碗,这和中国馆斗拱的造型有些神似。外墙体通过光影技 术不断地变换颜色,清雅的江南韵调将整个馆体衬得剔透贔莹,使人仿佛置身于蒙蒙烟雨和桃红柳绿之 中,呼吸着江南独有的山水情意。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浙江馆设施将整体搬回浙江,成为永久性展馆 造型亮点 外墙光影变幻:山、水、云、丝绸 江南印象:临近馆舍,就已面对江南烟雨 浙江馆分为前、中、后三厅。 借用8000年历史的陶瓷文化的温婉和清雅,展现内敛、秀美却又充满活力的诗画江南。布展以“新 乡土、新生活”为主题,通过“天、地、人"的互动展示,展现现代社会发展的城乡和谐路径,体现城乡 体化趋势。 前厅的地面铺了钢化玻璃,玻璃下面则是水景实物装置,寓意浙江的母亲河一一钱塘江。 中厅是展馆的主体,面积占整个浙江馆的一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位居中央的一只巨型青瓷碗。青 瓷碗本身既是艺术作品,又是影像装置:碧流漫溢,水声哗哗,水光中,10分钟时间里,河姆曙光”、“良 渚筑城”、“西湖揽胜”、“天下粮仓”、跨海天路”、“衣被天下”、“诗画之路、“钱江潮涌~城乡同创”茶香 悠远等十幕实景经多媒体投射在巨碗中央逐一轮替-·碗壁”和“碗”的上空,呈现出一幅幅超现实的光 影画面(青瓷碗还象征着浙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十幕美景过后,青瓷碗中荷叶舒展,荷花盛开,四周墙 壁桃红柳绿,细雨霏霏,好一派江南风光 后厅分上下两层,主题为城市与乡村的联动”,将集中展示浙江11个地市的风貌和11个地市城乡 同创美好生活,各有侧重:宁波港口,舟山大海,丽水青山 品茶观景:茶叶上等龙井,茶水虎跑泉水,茶杯特制纸质青瓷碗,很有收藏意义呢! 展示最最浙江”的家庭 层后方的墙体内播放村、镇、城、都的家庭的真实生活场景资料,展示这些家庭的实景模型。‘城` 指的是各个县城及地级市所在地,‘都指的是杭州、宁波这两个副省级城市 家庭展示单元各备按钮,每个按钮代表了不同的时间段,观众按下不同的按钮,这几个家庭在不同 时期的生活状态将以文字、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一一呈现。当观众按下“今天”这个按钮时,互联网 将把几个家庭的实时生活场面送到观众的眼前,反映浙江城乡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六户“最浙江”的家庭:舟山周家,世代撒网的渔业家族;龙泉张家,数代传奇的陶瓷世家;义乌周 晓光家,小货郎执掌38亿产业;杭州汪家,四世同堂见证杭州变迁:临海戴家,老街里的百年古朴人 家:武义俞家,古村落中的书香门第 表达历史 用了很诗意的小场景-用一泓清泉引来溪水,溪水既是每日生活里常见的、依赖的小溪,同样也是 王羲之笔下的曲水流觞,在水下是青瓷的历史碎片,溪水流过历史,便有了历史的诗意感。“书圣”王羲 之的书法《兰亭序》这座中国书法的高峰,会很艺术地得以展现。尤其外国观众看了之后,一定会记住 山水浙江,人文浙江,品质浙江,诗画浙江
1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浙江馆 主题:幸福城乡,美好家园 概况:展馆内主展项设计造型取自“青瓷碗”和“水”的意象符号,宛如一只青瓷巨碗,水波漫溢, “西湖揽胜”、“钱塘大潮”等场景投影在巨碗中心,循环出现。四个展区分別为“崇山曲水——山水与 城市共生”、“宛若天城——家园与历史同行”、“群星璀璨——城市与乡村联动”、“水波潋滟——生活与 理想互接”,展示浙江省以城乡统筹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展馆外观:“竹立方”:整个浙江馆的外围是由竹子包裹的,从外面看起来仿佛是一个竹海中的江 南。但竹子并非真用毛竹,而是用钢制的模板来替代。 浙江馆的外形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只巨大的碗,这和中国馆斗拱的造型有些神似。外墙体通过光影技 术不断地变换颜色,清雅的江南韵调将整个馆体衬得剔透晶莹,使人仿佛置身于蒙蒙烟雨和桃红柳绿之 中,呼吸着江南独有的山水情意。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浙江馆设施将整体搬回浙江,成为永久性展馆。 造 型亮点 外墙光影变幻:山、水、云、丝绸; 江南印象:临近馆舍,就已面对江南烟雨…… 浙江馆分为前、中、后三厅。 借用 8000 年历史的陶瓷文化的温婉和清雅,展现 内敛、秀美却又充满活力的 诗画江南。布展以“新 乡土、新生活”为主题,通过“天、地、人”的互动展示,展现现代社会发展的城乡和谐路径,体现城乡一 体化趋势。 前厅的地面铺了钢化玻璃,玻璃下面则是水景实物装置,寓意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 中厅是展馆的主体,面积占整个浙江馆的一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位居中央的一只巨型青瓷碗。青 瓷碗本身既是艺术作品,又是影像装置:碧流漫溢,水声哗哗,水光中,10 分钟时间里,“河姆曙光”、“良 渚筑城”、 “西湖揽胜”、“天下粮仓”、“跨海天路”、“衣被天下”、“诗画之路”、 “钱江潮涌”“城乡同创”“茶香 悠远”等十幕实景经多媒体投射在巨碗中央逐一轮替------ “碗壁”和“碗”的上空,呈现出一幅幅超现实的光 影画面(青瓷碗还象征着浙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十幕美景过后,青瓷碗中荷叶舒展,荷花盛开,四周墙 壁 桃红柳绿,细雨霏霏,好一派江南风光! 后厅分上下两层,主题为“城市与乡村的联动”,将集中展示浙江 11 个地市的风貌和 11 个地市城乡 同创美好生活,各有侧重:宁波港口,舟山大海,丽水青山…… 品茶观景:茶叶上等龙井,茶水虎跑泉水,茶杯特制纸质青瓷碗,很有收藏意义呢! 展示最“最浙江”的家庭 一层后方的墙体内播放村、镇、城、都的家庭的真实生活场景资料,展示这些家庭的实景模型。‘城’ 指的是各个县城及地级市所在地,‘都’指的是杭州、宁波这两个副省级城市。 家庭展示单元 各备按钮,每个按钮代表了不同的时间段,观众按下不同的按钮,这几个家庭在不同 时期的生活状态将以文字、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一一呈现。当观众按下“今天”这个按钮时,互联网 将把几个家庭的实时生活场面送到观众的眼前,反映 浙江城乡自改革开放以来 的巨大变化。 六户“最浙江”的家庭:舟山周家,世代撒网的渔业家族;龙泉 张家,数代传奇的陶瓷世家;义乌周 晓光家,小货郎执掌 38 亿产业;杭州汪家,四世同堂见证杭州变迁;临海戴家,老街里的百年古朴人 家;武义俞家,古村落中的书香门第。 表达历史 用了很诗意的小场景---用一泓清泉引来溪水,溪水既是每日生活里常见的、依赖的小溪,同样也是 王羲之笔下的曲水流觞,在水下是青瓷的历史碎片,溪水流过历史,便有了历史的诗意感。“书圣”王羲 之的书法《兰亭序》这座中国书法的高峰,会很艺术地得以展现。尤其外国观众看了之后,一定会记住 山水浙江,人文浙江,品质浙江,诗画浙江
竹立方”呈现现代浙江 从上海地铁8号线的耀华路1号出口出来,一眼便能望见巨大的红色中国馆。在中国馆的脚下,有 圈灰色的单层建筑,这便是各个省区馆的所在。 尽管4月15日就要开始试运行,但整个大馆内依然是一片工地景象。与之前的满眼钢筋水泥相比 每个馆都已经显现出了其独特的样貌。 浙江馆在整个馆区的东南角,就临着进馆的一条大道,与黑龙江、山东和安徽馆比邻而居。昨天 记者并没有看见模型图上郁郁葱葱、晶莹剔透的浙江馆竹子外立面。杨奇瑞说,外立面还在杭州抓緊制 作,他给集中看了几根样板“竹子 原来,那不是真实的竹子,而是用不锈钢材料和灯光装置加工而成的“竹子艺术品”,每根大小粗 细都不同,最高的近8米,最粗的直径达30厘米。竹子自身会在绿色与无色之间变幻,也会随之倒映出 边上其他馆的影像 等到“竹子”抵达,便会将馆体团团包裹。杨奇瑞说,这其实是一种“雕塑式建筑”,他给它取了 个好听的名字,叫“竹立方” 为什么是竹子?“因为浙江是山水城市,有竹子的地方很多。竹子不仅绿意盎然,而且生机勃勃, 有浙江人传统精神所在。如今,将其作为一个立方体又可以呈现出现代感。” 等到正式开放时,馆区基本没有大的照明灯光,只有地面上幽暗的指示灯,所以每个馆馆体外立面 的光影效果,将是带给观众的“第一眼印象”。淅江馆的“竹立方”不断变色,不停变幻,带来的是浙 江馆晶莹剔透、清新高雅的形象 穿过郁郁葱葱的“竹林”,更为惊喜的意外出现了 条宽约5米,长约20米的石板小路来了。 很难想象,居然会在世博会这样的钢筋水泥混凝土中,寻觅到这样的山涧景致。踏着石板路走进馆 内,是浙江馆的序厅部分。石板路的两旁,是两条蜿蜒的小溪,以后在源源不断的流水中,还将放满仿 自各个年代、形制不同的青瓷,还有可爱滑溜的鹅卵石。如今,这些石板还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待到正 式开放前洗净,便会呈现出原有的青石板的质朴色彩。据说,这些石板都是专门从浙江山区用卡车运来 切割的。 溪水边,一个又熟悉又陌生的江南小镇,正在从容生活着。从杭州人最熟悉的河埠头开始,酒楼、 茶楼、米店、杂货铺……林林总总,街角,还深锁着神秘的大户人家—一钱塘人家。边上景致优美,出 门便是一座小桥,小桥上是一个亭子,小桥和亭子的样貌,与武义郭洞古村颇有几分相似。亭台楼阁, 绝非我们传统概念中的黑瓦白墙,或老旧木屋,而是采用了一种镜面材料,看上去有点像不锈钢,与“竹 立方”相似,它也会带来特别的光影效果 与小镇隔着石板路相望的,是一个高3米、长10米的环行屏幕,以后将循环播一部5分钟的影片 《诗画江南》 短短20米左右的一段路,其实只是江南小镇的一个浓缩。淅江人来到这里,能感受到这是来自 家乡的意象。这样的小镇淅江到处都是,我们倚水而生,傍河而居,这是非常熟悉的场景,但经过艺术 的加工,又有陌生的梦幻感。” 上海世博会的金华元素 金华地处浙江中部,曾被女词人李清照描摹为“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作为上海和浙 东沿海通往西南腹地的交通要冲,金华是长三角向内陆的辐射点。 市委书记徐止平接受《世博日报》专访时曾表示:金华距上海仅3小时车程,“世博效应”势必产生 深远影响,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理念提升和城市知名度等多方面。“世博经济”有很强的外溢效应, 将促进金华建筑、服务、交通、旅游、广告、装饰和餐饮、通信、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为金华主动承接
2 “竹立方”呈现现代浙江 从上海地铁 8 号线的耀华路 1 号出口出来,一眼便能望见巨大的红色中国馆。在中国馆的脚下,有 一圈灰色的单层建筑,这便是各个省区馆的所在。 尽管 4 月 15 日就要开始试运行,但整个大馆内依然是一片工地景象。与之前的满眼钢筋水泥相比, 每个馆都已经显现出了其独特的样貌。 浙江馆在整个馆区的东南角,就临着进馆的一条大道,与黑龙江、山东和安徽馆比邻而居。昨天, 记者并没有看见模型图上郁郁葱葱、晶莹剔透的浙江馆竹子外立面。杨奇瑞说,外立面还在杭州抓紧制 作,他给集中看了几根样板“竹子”。 原来,那不是真实的竹子,而是用不锈钢材料和灯光装置加工而成的“竹子艺术品”,每根大小粗 细都不同,最高的近 8 米,最粗的直径达 30 厘米。竹子自身会在绿色与无色之间变幻,也会随之倒映出 边上其他馆的影像。 等到“竹子”抵达,便会将馆体团团包裹。杨奇瑞说,这其实是一种“雕塑式建筑”,他给它取了 个好听的名字,叫“竹立方”。 为什么是竹子?“因为浙江是山水城市,有竹子的地方很多。竹子不仅绿意盎然,而且生机勃勃, 有浙江人传统精神所在。如今,将其作为一个立方体又可以呈现出现代感。” 等到正式开放时,馆区基本没有大的照明灯光,只有地面上幽暗的指示灯,所以每个馆馆体外立面 的光影效果,将是带给观众的“第一眼印象”。浙江馆的“竹立方”不断变色,不停变幻,带来的是浙 江馆晶莹剔透、清新高雅的形象。 穿过郁郁葱葱的“竹林”,更为惊喜的意外出现了——一条宽约 5 米,长约 20 米的石板小路来了。 很难想象,居然会在世博会这样的钢筋水泥混凝土中,寻觅到这样的山涧景致。踏着石板路走进馆 内,是浙江馆的序厅部分。石板路的两旁,是两条蜿蜒的小溪,以后在源源不断的流水中,还将放满仿 自各个年代、形制不同的青瓷,还有可爱滑溜的鹅卵石。如今,这些石板还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待到正 式开放前洗净,便会呈现出原有的青石板的质朴色彩。据说,这些石板都是专门从浙江山区用卡车运来 切割的。 溪水边,一个又熟悉又陌生的江南小镇,正在从容生活着。从杭州人最熟悉的河埠头开始,酒楼、 茶楼、米店、杂货铺……林林总总,街角,还深锁着神秘的大户人家——钱塘人家。边上景致优美,出 门便是一座小桥,小桥上是一个亭子,小桥和亭子的样貌,与武义郭洞古村颇有几分相似。亭台楼阁, 绝非我们传统概念中的黑瓦白墙,或老旧木屋,而是采用了一种镜面材料,看上去有点像不锈钢,与“竹 立方”相似,它也会带来特别的光影效果。 与小镇隔着石板路相望的,是一个高 3 米、长 10 米的环行屏幕,以后将循环播一部 5 分钟的影片 《诗画江南》。 “短短 20 米左右的一段路,其实只是江南小镇的一个浓缩。浙江人来到这里,能感受到这是来自 家乡的意象。这样的小镇浙江到处都是,我们倚水而生,傍河而居,这是非常熟悉的场景,但经过艺术 的加工,又有陌生的梦幻感。” 上海世博会的金华元素 金华地处浙江中部,曾被女词人李清照描摹为“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作为上海和浙 东沿海通往西南腹地的交通要冲,金华是长三角向内陆的辐射点。 市委书记徐止平接受《世博日报》专访时曾表示:金华距上海仅 3 小时车程,“世博效应”势必产生 深远影响,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理念提升和城市知名度等多方面。“世博经济”有很强的外溢效应, 将促进金华建筑、服务、交通、旅游、广告、装饰和餐饮、通信、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为金华主动承接
上海产业转移,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通过世博会平台,金华可以在家门口直接与世界各地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管 理和经营方式;参加各类展览等活动,也有利于向世界宣传金华,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 那么,在上海世博会上,金华人将看到哪些与金华有关的元素呢?除了小商品、机械制造、东阳木 雕等金华特色产品,义乌人的创业精神和武义乡村传统的耕读文化等金华特有的文化气息也将出现在世 博园里 新光集团位列民企十六家 毫无疑问,作为金华媒体,本报记者探营世博会对来自金华的元素格外关注。继梦娜袜业成为北京 2008年奥运会袜类产品独家供应商后,新光控股集团作为金华市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再次参展世界性经济 盛会一—一世博会。 民企联合馆是世博会150多年历史上唯一一个专为民营企业而设的独立馆,由复星集团、阿里巴巴、 苏宁电器、新光集团等16家中国民营企业联合参展,被誉为“中国民企第一阵容 据了解,民营企业联合馆位于浦西,离中国馆所在的园区有一定距离。民营企业联合馆在上海世博 会所有场馆中最后一个动工,却第一个通过主体竣工验收。“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正是因为充满了活力 才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上海世博会民企联合馆馆长孙军说。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的参展企业之一,新光集团还特别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赠 送了其精心制作的“璀璨海宝”吉祥物,向日益临近的世博盛会倾心致意。吉祥物周身镶满了璀璨迷人 的饰品。 金华制造扮靓世博会 之前,东阳中国木雕城已被确定为世博会中国木雕精品展的承办单位之一,5月1日至31日,将有 30件东阳木雕作品亮相上海世博会,另外还有不少东阳中国木雕城内的作品也将参展 由文化部中华世界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上海新世纪(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 华艺术——一国家大师珍品系列展”届时将在上海世博园文化中心B一层展出。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 雕艺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中国木雕精品展”将作为系列展首场展出。整个展出面积为565平方米,参 展范围包括东阳木雕、乐淸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广东金漆木雕四大流派作品,还有云南根雕等 已参加过9次世博会的工艺美术大师吴初伟,这次也在受邀行列。吴初伟说,根据世博会相关规定 他决定拿出得意之作《曹操赠袍》参展。 另外,我市不少企业已经成为或正在申报世博会确定的特许产品生产商,许多产品已经或即将出现 在世博会商品经销店里。如:淅江哈尔斯工贸有限公司的邮筒真空杯;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的水壶等 “最浙江”家庭金华占两家 以主题为“幸福城乡,美好家园”的世博会浙江馆,发起“寻找最‘浙江’的家庭”活动,经过半 年的征集、甄选,“入住”上海世博会浙江馆的“最浙江”家庭由最初的4户扩展至6户,我市独占两家, 分别是义乌的周晓光一家和武义的俞凤法一家 30年前的周晓光还是个挑着担子走南闯北的小货郎,如今她已执掌着一个资产规模达38亿元的企 业集团,人称“饰品女皇”。30年来,周家人用双手创造出了一个真实的财富传奇。而更令人称羡的是, 周家是一个幸福又和谐的30多口人的大家庭。 周晓光夫妇与父母、大伯以及她的妺妺妹夫、弟弟弟媳和第三代9个小孩,一共30多口人同住在 个屋檐下。浙江馆设计团队认为,在现代家庭格局越来越小型化的今天,这样的大家庭反而显得前卫又 另类,但却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天伦之乐和根深蒂固的以“家”为主的观念的延续。改革开放30 多年来,在浙江民营经济版图中,义乌的光芒显得尤为闪亮。周晓光一家,正代表了义乌人的创业精神
3 上海产业转移,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通过世博会平台,金华可以在家门口直接与世界各地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管 理和经营方式;参加各类展览等活动,也有利于向世界宣传金华,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 那么,在上海世博会上,金华人将看到哪些与金华有关的元素呢?除了小商品、机械制造、东阳木 雕等金华特色产品,义乌人的创业精神和武义乡村传统的耕读文化等金华特有的文化气息也将出现在世 博园里。 新光集团位列民企十六家 毫无疑问,作为金华媒体,本报记者探营世博会对来自金华的元素格外关注。继梦娜袜业成为北京 2008 年奥运会袜类产品独家供应商后,新光控股集团作为金华市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再次参展世界性经济 盛会———世博会。 民企联合馆是世博会 150 多年历史上唯一一个专为民营企业而设的独立馆,由复星集团、阿里巴巴、 苏宁电器、新光集团等 16 家中国民营企业联合参展,被誉为“中国民企第一阵容”。 据了解,民营企业联合馆位于浦西,离中国馆所在的园区有一定距离。民营企业联合馆在上海世博 会所有场馆中最后一个动工,却第一个通过主体竣工验收。“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正是因为充满了活力, 才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上海世博会民企联合馆馆长孙军说。 作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的参展企业之一,新光集团还特别向 2010 年上海世博会赠 送了其精心制作的“璀璨海宝”吉祥物,向日益临近的世博盛会倾心致意。吉祥物周身镶满了璀璨迷人 的饰品。 金华制造扮靓世博会 之前,东阳中国木雕城已被确定为世博会中国木雕精品展的承办单位之一,5 月 1 日至 31 日,将有 30 件东阳木雕作品亮相上海世博会,另外还有不少东阳中国木雕城内的作品也将参展。 由文化部中华世界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上海新世纪(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 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展”届时将在上海世博园文化中心 B 一层展出。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 雕艺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中国木雕精品展”将作为系列展首场展出。整个展出面积为 565 平方米,参 展范围包括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广东金漆木雕四大流派作品,还有云南根雕等。 已参加过 9 次世博会的工艺美术大师吴初伟,这次也在受邀行列。吴初伟说,根据世博会相关规定, 他决定拿出得意之作《曹操赠袍》参展。 另外,我市不少企业已经成为或正在申报世博会确定的特许产品生产商,许多产品已经或即将出现 在世博会商品经销店里。如:浙江哈尔斯工贸有限公司的邮筒真空杯;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的水壶等 等。 “最浙江”家庭金华占两家 以主题为“幸福城乡,美好家园”的世博会浙江馆,发起“寻找最‘浙江’的家庭”活动,经过半 年的征集、甄选,“入住”上海世博会浙江馆的“最浙江”家庭由最初的 4 户扩展至 6 户,我市独占两家, 分别是义乌的周晓光一家和武义的俞凤法一家。 30 年前的周晓光还是个挑着担子走南闯北的小货郎,如今她已执掌着一个资产规模达 38 亿元的企 业集团,人称“饰品女皇”。30 年来,周家人用双手创造出了一个真实的财富传奇。而更令人称羡的是, 周家是一个幸福又和谐的 30 多口人的大家庭。 周晓光夫妇与父母、大伯以及她的妹妹妹夫、弟弟弟媳和第三代 9 个小孩,一共 30 多口人同住在一 个屋檐下。浙江馆设计团队认为,在现代家庭格局越来越小型化的今天,这样的大家庭反而显得前卫又 另类,但却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天伦之乐和根深蒂固的以“家”为主的观念的延续。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在浙江民营经济版图中,义乌的光芒显得尤为闪亮。周晓光一家,正代表了义乌人的创业精神
见证了浙江民营经济在这30年间的巨大发展。 作为“最浙江”家庭之一的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72岁的俞凤法一家,将带着一张有200年历史的古 床去参加世博会。俞凤法一家的祖宅叫六基楼。俞家在村里可算是名门望族,繁衍至今家庭成员也有30 多人。俞凤法是俞家第16代,年轻时从矿工做到矿长;后来回到俞源村做了村支书,把俞源村介绍给国 内外游客。而俞家的后人们都各有事业,生活可算是小康 如今俞老先生退休在家,闲暇时采药制药,成了乡医。浙江馆设计团队认为俞凤法一家仍居住在世 代相传的祖屋里。其祖上是书香门第,闲暇时自我研修,反映了浙江乡村传统的耕读文化。(来源:金华 晚报) 上海世博会知识 举办时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总共183天 举办地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世博会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英文主题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主要目标 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 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吉祥物: 海宝 核心思想 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 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 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 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 见证了浙江民营经济在这 30 年间的巨大发展。 作为“最浙江”家庭之一的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72 岁的俞凤法一家,将带着一张有 200 年历史的古 床去参加世博会。俞凤法一家的祖宅叫六基楼。俞家在村里可算是名门望族,繁衍至今家庭成员也有 30 多人。俞凤法是俞家第 16 代,年轻时从矿工做到矿长;后来回到俞源村做了村支书,把俞源村介绍给国 内外游客。而俞家的后人们都各有事业,生活可算是小康。 如今俞老先生退休在家,闲暇时采药制药,成了乡医。浙江馆设计团队认为俞凤法一家仍居住在世 代相传的祖屋里。其祖上是书香门第,闲暇时自我研修,反映了浙江乡村传统的耕读文化。(来源:金华 晚报) 上海世博会知识 举办时间: 2010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总共 183 天 举办地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世博会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英文主题: Better City , Better Life 副主题: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主要目标: 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 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吉祥物: 海宝 核心思想: 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 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 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 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