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定伯 南阳宗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 曰:“卿复谁?”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鬼问:“欲至何所?答 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共行数里。鬼言:“步行太 亟,可共迭相担也。"定伯言:“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 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死,故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 重。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曰:“唯不喜人唾。 于是共道遇水,定伯因命鬼先渡;听之了无声。定伯自渡,漕濯作声。鬼复 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耳。勿怪!"行欲至宛市,定 伯便担鬼至头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 着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便化,乃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言 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 (《搜神记》) --- Page 2 吴王小女 吴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韩重,年十九,有 道术,玉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重学于齐鲁之间。临去,嘱其父母使 求婚。王怒,不与女。玉结气死,葬阊门之外。三年,重归,诘其父母,父 母曰:“王大怒,女结气死,已葬矣。” 重哭泣哀恸,具牲币,往吊于墓前。玉魂从墓岀,见重流涕,谓曰:“昔 尔行之后,令二亲从王相求,度必克从大愿,不图别后遭命,奈何。”玉乃 左顾宛颈而歌曰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 意欲从君,谗言孔多,悲结生疾,没命黄垆。 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风凰。 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 故现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歌毕,欷獻流涕,邀重还冢。重曰:“死生异路,惧有尤愆,不敢承命, 玉曰:“死生异路,吾亦知之,然今一别,永无后期,子将畏我为鬼而祸子 乎?欲诚所奉,宁不相信?”重感其言,送之还冢。玉与之饮宴,留三日三 夜,尽夫妇之礼。临出,取径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毁其名,又绝其愿,复 何言哉!时节自爱!若至吾家,致敬大王。” 重既出,遂诣王自说其事。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讹言,玷秽 亡灵。此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趣收重!"重走脱,至玉墓所诉之。玉 曰:“无忧!今归白王。”王妆梳,忽见玉,惊愕悲喜。问曰:“尔缘何生?” 玉跪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玉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 从远还,闻玉已死,故赍牲币诣冢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 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 (《搜神记》) Page 3- 韩凭夫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 妻密遗凭书。缨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
宗定伯 南阳宗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 曰:“卿复谁?”定伯欺之,言:“我亦鬼也。”鬼问:“欲至何所?”答 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共行数里。鬼言:“步行太 亟,可共迭相担也。”定伯言:“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 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死,故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 重。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曰:“唯不喜人唾。” 于是共道遇水,定伯因命鬼先渡;听之了无声。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 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耳。勿怪!”行欲至宛市,定 伯便担鬼至头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 着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便化,乃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言: “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 (《搜神记》) ----------------------- Page 2----------------------- 吴王小女 吴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韩重,年十九,有 道术,玉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重学于齐鲁之间。临去,嘱其父母使 求婚。王怒,不与女。玉结气死,葬阊门之外。三年,重归,诘其父母,父 母曰:“王大怒,女结气死,已葬矣。” 重哭泣哀恸,具牲币,往吊于墓前。玉魂从墓出,见重流涕,谓曰:“昔 尔行之后,令二亲从王相求,度必克从大愿,不图别后遭命,奈何。”玉乃 左顾宛颈而歌曰: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既高飞,罗将奈何! 意欲从君,谗言孔多,悲结生疾,没命黄垆。 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凤凰。 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 故现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歌毕,欷歔流涕,邀重还冢。重曰:“死生异路,惧有尤愆,不敢承命。” 玉曰:“死生异路,吾亦知之,然今一别,永无后期,子将畏我为鬼而祸子 乎?欲诚所奉,宁不相信?”重感其言,送之还冢。玉与之饮宴,留三日三 夜,尽夫妇之礼。临出,取径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毁其名,又绝其愿,复 何言哉!时节自爱!若至吾家,致敬大王。” 重既出,遂诣王自说其事。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讹言,玷秽 亡灵。此不过发冢取物,托以鬼神。趣收重!”重走脱,至玉墓所诉之。玉 曰:“无忧!今归白王。”王妆梳,忽见玉,惊愕悲喜。问曰:“尔缘何生?” 玉跪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来求玉,大王不许。玉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 从远还,闻玉已死,故赍牲币诣冢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以珠遗之, 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 (《搜神记》) ----------------------- Page 3----------------------- 韩凭夫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 妻密遗凭书。缨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
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 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 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 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 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 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 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搜神记》) Page 4---------------- 卢充 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 宅西猎戏。见一獐,举弓而射,中之。獐倒,复起,充因逐之,不觉远。忽 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复见獐。门中一铃下唱客前 充问:“此何府也?”答曰:“少府府也。”充问:“我衣恶那得见少府?” 即有一人提一■新衣,曰:“府君以此遗郎。”充便着讫,进见少府,展名 姓。酒炙数行,谓充日:“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 相迎耳。”便以书示充。充父亡时虽小,然已识父手迹。即欷欯无复辞免。 即敕内卢郎已来,可令女郎妆严。且语充云:“君可就东廊。”及至黄昏, 内白女郎妆严已毕。充既至东廊,女已下车,立席头,却共拜。时为三日 为三日毕。崔谓充曰:“君可归矣。女有娠相,若生男,当以相还,无相疑 生女,当留自养。"敕外严车送客。充便辞出。崔送至中门,执手涕零。出 门见一犊车,驾青衣;又见本所着衣及弓箭,故在门外。寻传教将一人提■ 衣与充,相问曰:“姻援始尔,别甚怅恨。今复致衣一袭,被褥一副。”充 上车,去如电逝,须臾至家,家人相见,悲喜推问。知崔是亡人,而人其墓, 追以懊惋。 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临水戏,忽见水旁有二犊车,乍沉乍浮,既而 近岸,同坐皆见。而充往开车后户,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充见之欣然, 欲捉其手。女举手指后车曰:“府君,见之。”即见少府。充往问讯,女抱 儿还充,又与金碗,并赠诗曰: 煌煌灵芝质,光丽何猗猗! 华艳当时显,嘉异表神奇 含英未及秀,中夏罹霜萎。 荣耀长幽灭,世路永无施 不悟阴阳运,哲人忽来仪。 会浅离别速,皆由灵与祗。 何以赠余亲,金碗可颐儿。 恩爱从此别,断肠伤肝脾 充取儿、碗及诗,忽然不见二车处。充将儿还,四座谓是鬼魅,金遥唾 之,形如故。问儿“谁是汝父”,儿径就充怀。众初怪恶,传省其诗,慨然 叹死生之玄通也 充后乘车入市卖碗,高举其价,不欲速售,冀有识者。忽有一老婢识此
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 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 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 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 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 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 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搜神记》) ----------------------- Page 4----------------------- 卢充 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 宅西猎戏。见一獐,举弓而射,中之。獐倒,复起,充因逐之,不觉远。忽 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复见獐。门中一铃下唱客前。 充问:“此何府也?”答曰:“少府府也。”充问:“我衣恶那得见少府?” 即有一人提一■新衣,曰:“府君以此遗郎。”充便着讫,进见少府,展名 姓。酒炙数行,谓充日:“尊府君不以仆门鄙陋,近得书为君索小女婚,故 相迎耳。”便以书示充。充父亡时虽小,然已识父手迹。即欷歔无复辞免。 即敕内卢郎已来,可令女郎妆严。且语充云:“君可就东廊。”及至黄昏, 内白女郎妆严已毕。充既至东廊,女已下车,立席头,却共拜。时为三日, 为三日毕。崔谓充曰:“君可归矣。女有娠相,若生男,当以相还,无相疑; 生女,当留自养。”敕外严车送客。充便辞出。崔送至中门,执手涕零。出 门见一犊车,驾青衣;又见本所着衣及弓箭,故在门外。寻传教将一人提■ 衣与充,相问曰:“姻援始尔,别甚怅恨。今复致衣一袭,被褥一副。”充 上车,去如电逝,须臾至家,家人相见,悲喜推问。知崔是亡人,而人其墓, 追以懊惋。 别后四年,三月三日,充临水戏,忽见水旁有二犊车,乍沉乍浮,既而 近岸,同坐皆见。而充往开车后户,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共载。充见之欣然, 欲捉其手。女举手指后车曰:“府君,见之。”即见少府。充往问讯,女抱 儿还充,又与金碗,并赠诗曰: 煌煌灵芝质,光丽何猗猗! 华艳当时显,嘉异表神奇。 含英未及秀,中夏罹霜萎。 荣耀长幽灭,世路永无施。 不悟阴阳运,哲人忽来仪。 会浅离别速,皆由灵与祗。 何以赠余亲,金碗可颐儿。 恩爱从此别,断肠伤肝脾! 充取儿、碗及诗,忽然不见二车处。充将儿还,四座谓是鬼魅,金遥唾 之,形如故。问儿“谁是汝父”,儿径就充怀。众初怪恶,传省其诗,慨然 叹死生之玄通也。 充后乘车入市卖碗,高举其价,不欲速售,冀有识者。忽有一老婢识此
还白大家曰:“市中见一人乘车,卖崔氏女郎棺中碗。”大家即崔氏亲姨母 也。遗儿视之,果如其婢言。上车叙姓名,语充曰:“昔我姨嫁少府,生女, 未出而亡,家亲痛之,赠一金碗,著棺中。可说得碗始末。”充以其事对 此儿亦为之悲咽,赍还白母。母即令诣充家迎儿视之。诸亲悉集。儿有崔氏 之状,又复似充貌。儿、碗俱验。姨母曰:“我外甥三月末间产,父曰:‘春 暖温也,愿休强也,即字温休'。ˉ温休者,幽婚也,其兆先彰矣。儿遂成 令器,历郡守二千石,子孙冠盖相承至今。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 (《搜神记》) Page 5 苏娥诉冤 汉九江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髙安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 半,有一女从楼下出,呼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本居广信县,修里 人。早失父母,又无兄弟,嫁与同县施氏。薄命夫死,有杂缯帛百二十匹, 及婢一人,名致富。妾孤穷羸弱,不能自振,欲之旁县卖缯。从同县男子王 伯,赁牛车一乘,值钱万二千,载妾并缯,令致富执辔乃以前年四月十日, 到此亭外。于时日已向暮,行人断绝,不敢复进,因即留止。致富暴得腹痛 妾之亭长舍,乞浆取火。亭长龚寿,操戈持戟,来至车旁,问妾曰:“夫人 从何而来?车上所载何物?丈夫安在?何故独行?”妾应曰:“何劳问之。 寿因持妾臂曰:“少年爱有色,冀可乐也。”妾惧怖不从。寿即持刀刺胁下 一创立死。又刺致富,亦死。寿掘楼下,合埋,妾在下,婢在上,取财物去。 杀牛烧车,车釭及牛骨贮亭东空井中。妾既冤死,痛感皇天,无所告诉,故 来自归于明使君。”敞曰:“今欲发出汝尸,以何为验?”女曰:“妾上下 著白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愿访乡里,以骸骨归死夫。”掘之果然。敞乃 驰还,遣吏捕捉,拷问具服。下广信县验问,与娥语合。寿父母兄弟,悉捕 系狱。敞表寿:“常律杀人,不至族诛。然寿为恶首,隐密数年,王法自所 不免。令鬼神诉者,千载无一。请皆斩之,以明鬼神,以助阴诛。”上报听 之 (《搜神记》) Page 6 李寄斩蛇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 围。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 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 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 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 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 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 米糍,用蜜■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困,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 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创痛急,蛇因踊出,至 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
还白大家曰:“市中见一人乘车,卖崔氏女郎棺中碗。”大家即崔氏亲姨母 也。遗儿视之,果如其婢言。上车叙姓名,语充曰:“昔我姨嫁少府,生女, 未出而亡,家亲痛之,赠一金碗,著棺中。可说得碗始末。”充以其事对, 此儿亦为之悲咽,赍还白母。母即令诣充家迎儿视之。诸亲悉集。儿有崔氏 之状,又复似充貌。儿、碗俱验。姨母曰:“我外甥三月末间产,父曰:‘春 暖温也,愿休强也,即字温休’。”温休者,幽婚也,其兆先彰矣。儿遂成 令器,历郡守二千石,子孙冠盖相承至今。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 (《搜神记》) ----------------------- Page 5----------------------- 苏娥诉冤 汉九江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高安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 半,有一女从楼下出,呼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本居广信县,修里 人。早失父母,又无兄弟,嫁与同县施氏。薄命夫死,有杂缯帛百二十匹, 及婢一人,名致富。妾孤穷羸弱,不能自振,欲之旁县卖缯。从同县男子王 伯,赁牛车一乘,值钱万二千,载妾并缯,令致富执辔乃以前年四月十日, 到此亭外。于时日已向暮,行人断绝,不敢复进,因即留止。致富暴得腹痛, 妾之亭长舍,乞浆取火。亭长龚寿,操戈持戟,来至车旁,问妾曰:“夫人 从何而来?车上所载何物?丈夫安在?何故独行?”妾应曰:“何劳问之。” 寿因持妾臂曰:“少年爱有色,冀可乐也。”妾惧怖不从。寿即持刀刺胁下, 一创立死。又刺致富,亦死。寿掘楼下,合埋,妾在下,婢在上,取财物去。 杀牛烧车,车釭及牛骨贮亭东空井中。妾既冤死,痛感皇天,无所告诉,故 来自归于明使君。”敞曰:“今欲发出汝尸,以何为验?”女曰:“妾上下 著白衣,青丝履,犹未朽也。愿访乡里,以骸骨归死夫。”掘之果然。敞乃 驰还,遣吏捕捉,拷问具服。下广信县验问,与娥语合。寿父母兄弟,悉捕 系狱。敞表寿:“常律杀人,不至族诛。然寿为恶首,隐密数年,王法自所 不免。令鬼神诉者,千载无一。请皆斩之,以明鬼神,以助阴诛。”上报听 之。 (《搜神记》) ----------------------- Page 6----------------------- 李寄斩蛇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 围。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 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 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 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 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 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 米糍,用蜜■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 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创痛急,蛇因踊出,至 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
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冶 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 (《搜神记》) Page 7 三王墓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 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 子是男,大,告之曰:出门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 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 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 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 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 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人山 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 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 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 “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嗔目大怒。客曰:“此儿头 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 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搜神记》) Page 8 白水素女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 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悯念之,规为娶妇,未 得 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 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 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 “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 邻人笑曰:“唧已自娶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我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 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旦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 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 从何处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 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 使卿居富得妇,自然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现,不能复留,当相 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 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冶 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 (《搜神记》) ----------------------- Page 7----------------------- 三王墓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 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 子是男,大,告之曰: ‘出门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 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 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 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 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人山 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 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 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 “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嗔目大怒。客曰:“此儿头 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 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搜神记》) ----------------------- Page 8----------------------- 白水素女 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 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悯念之,规为娶妇,未 得。 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 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 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 “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 邻人笑曰:“卿已自娶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我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 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旦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 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 从何处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 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 使卿居富得妇,自然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现,不能复留,当相 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 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 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搜神后记》) Page 9---------. 嵇中散 嵇中散神情髙迈,任心游憩。尝行西南游,去洛数十里,有亭名华阳, 投宿。夜了无人,独在亭中。此亭由来杀人,宿者多凶;中散心神萧散,了 无惧意。至一更中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空中称善。 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数千 年矣。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 毁,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 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曰:“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 手挈其头曰:“闻君奏琴,不觉心开神悟,恍若暂生。”遂与共论音声之趣, 辞甚清辩。 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于是中散以琴授之。既弹众曲,亦不出 常;唯广陵散声调绝伦。中散才从受之,半夕悉得。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 散誓,不得教人,又不得言其姓。天明,语中散:“相与虽一遇于今夕,可 以还同千载;于此长夕,能不怅然! (《灵鬼志》) Page 10 刘阮入天台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毂皮,迷不得返。经十 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 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 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岀,甚鲜新,复一杯流岀,有胡麻饭糁。相 谓曰:“此必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 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 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欣喜。 问:“来何晚耶?W因邀还家。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 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 涉山咀,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 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 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幕,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 人忘忧。 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耶?"遂 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 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 还路 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 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幽明灵》) ---- Page 11 卖粉儿
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之。 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搜神后记》) ----------------------- Page 9----------------------- 嵇中散 嵇中散神情高迈,任心游憩。尝行西南游,去洛数十里,有亭名华阳, 投宿。夜了无人,独在亭中。此亭由来杀人,宿者多凶;中散心神萧散,了 无惧意。至一更中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空中称善。 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数千 年矣。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 毁,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 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曰:“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 手挈其头曰:“闻君奏琴,不觉心开神悟,恍若暂生。”遂与共论音声之趣, 辞甚清辩。 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于是中散以琴授之。既弹众曲,亦不出 常;唯广陵散声调绝伦。中散才从受之,半夕悉得。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 散誓,不得教人,又不得言其姓。天明,语中散:“相与虽一遇于今夕,可 以还同千载;于此长夕,能不怅然!” (《灵鬼志》) ----------------------- Page 10----------------------- 刘阮入天台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毂皮,迷不得返。经十 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 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 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相 谓曰:“此必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 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 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欣喜。 问:“来何晚耶?”因邀还家。其家筒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 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 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 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 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幕,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 人忘忧。 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耶?”遂 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 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 还路。 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 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幽明灵》) ----------------------- Page 11----------------------- 卖粉儿
有人家甚富,止有一男,宠恣过常。游市,见一女子美丽,卖胡粉,爱 之,无由自达,乃托买粉,日往市,得粉便去,初无所言。积渐久,女深疑 之,明日复来,问曰:“君买此粉,将欲何施?"曰:“意相爱乐,不敢自 达,然恒欲相见,故假此以观姿耳!”女怅然有感,遂相许以私,克以明旦。 其夜,安寝堂屋,以俟女来,薄暮果到,男不胜其悦,把臂曰:“宿愿始伸 于此!"欢踊遂死。女惶惧,不知所以,因循去,明还粉店。至食时,父母 怪男不起,往视已死矣。当就殡敛,发箧笥中,见百余裹胡粉,大小一积 其母曰:“杀吾儿者,必此粉也。"入市遍买胡粉,次此女,比之,手迹如 先,遂执问女曰:“何杀我儿?”女闻呜咽,具以实陈。父母不信,遂以诉 官。女曰:“妾岂复吝死?乞一临尸尽哀!"县令许焉。径往抚之恸哭曰: 不幸致此,若死魂而灵,复何恨哉?”男豁然更生,具说情状,遂为夫妇, 子孙繁茂。 (《幽明灵》) Page 12 新死鬼 有新死鬼,形疲瘦顿。忽见生时友人,死及二十年,肥健,相问讯,曰 卿那尔?”曰:“吾饥饿殆不自任,卿知诸方便,故当以请见教。”友鬼 云:“此甚易耳。但为人作怪,人必大怖,当与卿食。 新鬼往人大墟东头,有一家奉佛精进,屋西厢有磨,鬼就捱此磨,如人 推法。此家主语子弟曰:“佛怜我家贫,令鬼推磨。”乃辇麦与之。至夕, 磨数斛,疲顿乃去。遂骂友鬼:“卿那诳我?”又曰:“但复去,自当得也。” 复从墟西头人一家,家奉道,门旁有碓,此鬼便上碓如人春状。此人 作昨日鬼助某甲,今复来助吾,可辇谷与之。"又给婢簸筛。至夕,力疲甚。 不与鬼食。鬼暮归,大怒曰:“我自与卿为婚姻非他比,如何见欺?二日助 人,不得一瓯饮食。”友鬼曰:“卿自不偶耳!此二家奉佛事道,情自难动。 今去可觅百姓家作怪,则无不得 鬼得去,得一家,门首有竹竿。从门入,见有一群女子,窗前共食。至 庭中,有一白狗,便抱令空中行。其家见之大惊,言自来未有此怪。古云: 有客索食,可杀狗,并甘果酒饭,于庭中祀之,可得无他。”其家如师言, 鬼果大得食。此后恒作怪,友鬼之教也 (《幽明灵》) Page 13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澶迹虎 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 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沉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 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 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耶!"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孝子 (《世说新语》) P 徐铁臼
有人家甚富,止有一男,宠恣过常。游市,见一女子美丽,卖胡粉,爱 之,无由自达,乃托买粉,日往市,得粉便去,初无所言。积渐久,女深疑 之,明日复来,问曰:“君买此粉,将欲何施?”曰:“意相爱乐,不敢自 达,然恒欲相见,故假此以观姿耳!”女怅然有感,遂相许以私,克以明旦。 其夜,安寝堂屋,以俟女来,薄暮果到,男不胜其悦,把臂曰:“宿愿始伸 于此!”欢踊遂死。女惶惧,不知所以,因循去,明还粉店。至食时,父母 怪男不起,往视已死矣。当就殡敛,发箧笥中,见百余裹胡粉,大小一积。 其母曰:“杀吾儿者,必此粉也。”入市遍买胡粉,次此女,比之,手迹如 先,遂执问女曰:“何杀我儿?”女闻呜咽,具以实陈。父母不信,遂以诉 官。女曰:“妾岂复吝死?乞一临尸尽哀!”县令许焉。径往抚之恸哭曰: “不幸致此,若死魂而灵,复何恨哉?”男豁然更生,具说情状,遂为夫妇, 子孙繁茂。 (《幽明灵》) ----------------------- Page 12----------------------- 新死鬼 有新死鬼,形疲瘦顿。忽见生时友人,死及二十年,肥健,相问讯,曰: “卿那尔?”曰:“吾饥饿殆不自任,卿知诸方便,故当以请见教。”友鬼 云:“此甚易耳。但为人作怪,人必大怖,当与卿食。” 新鬼往人大墟东头,有一家奉佛精进,屋西厢有磨,鬼就捱此磨,如人 推法。此家主语子弟曰:“佛怜我家贫,令鬼推磨。”乃辇麦与之。至夕, 磨数斛,疲顿乃去。遂骂友鬼:“卿那诳我?”又曰:“但复去,自当得也。” 复从墟西头人一家,家奉道,门旁有碓,此鬼便上碓如人春状。此人曰: “昨日鬼助某甲,今复来助吾,可辇谷与之。”又给婢簸筛。至夕,力疲甚。 不与鬼食。鬼暮归,大怒曰:“我自与卿为婚姻非他比,如何见欺?二日助 人,不得一瓯饮食。”友鬼曰:“卿自不偶耳!此二家奉佛事道,情自难动。 今去可觅百姓家作怪,则无不得。” 鬼得去,得一家,门首有竹竿。从门入,见有一群女子,窗前共食。至 庭中,有一白狗,便抱令空中行。其家见之大惊,言自来未有此怪。古云: “有客索食,可杀狗,并甘果酒饭,于庭中祀之,可得无他。”其家如师言, 鬼果大得食。此后恒作怪,友鬼之教也。 (《幽明灵》) ----------------------- Page 13-----------------------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 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 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沉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 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 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耶!”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孝子。 (《世说新语》) ----------------------- Page 14----------------------- 徐铁臼
宋东海徐甲,前妻许多,生一男,名铁臼,而许氏亡。甲改娶陈氏。陈 氏凶虐,志灭铁臼。陈氏产一男,生前咒之曰:“汝若不除铁臼,非吾子也。 因名之曰铁杵,欲以杵捣铁臼也。于是捶打铁臼,备诸苦毒,饥不给食,寒 不加絮。甲性誾弱,又多不在舍。后妻恣意行其暴酷,铁臼竟以冻饿被杖而 死。时年十六。 亡后旬余,鬼忽还家,登陈床曰:“我铁臼也,实无片罪,横见残害。 我母诉怨于天,今得天曹符来取铁杵,当令铁杵疾病,与我遭苦时同。将去 自有期日,我今停此待之。'声如生时,家人宾客不见其形,皆闻其语。于 是桓在屋梁上住。 陈氏跪谢搏颊,为设祭奠。鬼云:“不须如此。饿我令死,岂是一餐所 能酬谢!"陈夜中窃语道之。鬼厉声曰:“何敢道我?我当断汝屋栋。”便 闻锯声,屑亦随落:拉然有响,如栋实崩。举家走出,柄烛照之,亦了无异, 鬼又骂铁杵曰:“汝既杀我,安坐宅上,以为快也?当烧汝屋。“即见火燃, 烟焰大猛,内外狼狈,俄尔自灭,茅茨俨然,不见亏损。日日骂詈,时复歌 桃李花,严霜落奈何!桃李子,严霜落早已! 声甚伤切,似是自悼不得长成也。 于时铁杵六岁,鬼至便病,体痛腹大,上气妨食。鬼屡打之,打处青闈。 月余而死,鬼便寂然无闻 (《冤魂志》) Page 15-- 阳羡书生 东晋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 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 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 前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甚善。 乃口中吐出一铜盘奁子,奁了中具诸馔肴,海陆珍羞方丈。其器皿皆铜物 气味芳美,世所罕见。酒数行,乃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邀之。” 彦曰:“甚善。”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丽绮,容貌绝伦。 共坐宴 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外心。向亦窃将 一男子同来,书生既眠,暂唤之,愿君勿言。”彦曰:“甚善。”女子于口 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仍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 女子口吐一锦行障。书生仍留女子共卧。 男子谓彦曰:“此女子虽有情,心亦不尽向,复窃将女人同行。今欲暂 见之,愿君勿泄言。”彦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二十许。 共宴酌,戏调甚久,闻书生动声,男曰:“二人眠已觉。”因取所吐女人, 还纳口中。 须臾,书生处女子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更吞向男子,独对彦 坐。书生然后谓彦曰:“暂眠遂久,君独坐当悒悒耶?日又晚,便与君别。” 还复吞此女子,诸铜器悉纳口中。留大铜盘,可广二尺余,与彦别曰:“无 以藉君,与君相忆也。 后太元中,彦为兰台令史,以盘饷侍中张散。散看其铭,题云,是汉水 平三年所作也
宋东海徐甲,前妻许多,生一男,名铁臼,而许氏亡。甲改娶陈氏。陈 氏凶虐,志灭铁臼。陈氏产一男,生前咒之曰:“汝若不除铁臼,非吾子也。” 因名之曰铁杵,欲以杵捣铁臼也。于是捶打铁臼,备诸苦毒,饥不给食,寒 不加絮。甲性闇弱,又多不在舍。后妻恣意行其暴酷,铁臼竟以冻饿被杖而 死。时年十六。 亡后旬余,鬼忽还家,登陈床曰:“我铁臼也,实无片罪,横见残害。 我母诉怨于天,今得天曹符来取铁杵,当令铁杵疾病,与我遭苦时同。将去 自有期日,我今停此待之。”声如生时,家人宾客不见其形,皆闻其语。于 是桓在屋梁上住。 陈氏跪谢搏颊,为设祭奠。鬼云:“不须如此。饿我令死,岂是一餐所 能酬谢!”陈夜中窃语道之。鬼厉声曰:“何敢道我?我当断汝屋栋。”便 闻锯声,屑亦随落;拉然有响,如栋实崩。举家走出,柄烛照之,亦了无异。 鬼又骂铁杵曰:“汝既杀我,安坐宅上,以为快也?当烧汝屋。”即见火燃, 烟焰大猛,内外狼狈,俄尔自灭,茅茨俨然,不见亏损。日日骂詈,时复歌 云: 桃李花,严霜落奈何!桃李子,严霜落早已! 声甚伤切,似是自悼不得长成也。 于时铁杵六岁,鬼至便病,体痛腹大,上气妨食。鬼屡打之,打处青黶。 月余而死,鬼便寂然无闻。 (《冤魂志》) ----------------------- Page 15----------------------- 阳羡书生 东晋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 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 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 前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甚善。” 乃口中吐出一铜盘奁子,奁了中具诸馔肴,海陆珍羞方丈。其器皿皆铜物。 气味芳美,世所罕见。酒数行,乃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邀之。” 彦曰:“甚善。”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丽绮,容貌绝伦。 共坐宴。 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外心。向亦窃将 一男子同来,书生既眠,暂唤之,愿君勿言。”彦曰:“甚善。”女子于口 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仍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 女子口吐一锦行障。书生仍留女子共卧。 男子谓彦曰:“此女子虽有情,心亦不尽向,复窃将女人同行。今欲暂 见之,愿君勿泄言。”彦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二十许。 共宴酌,戏调甚久,闻书生动声,男曰:“二人眠已觉。”因取所吐女人, 还纳口中。 须臾,书生处女子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更吞向男子,独对彦 坐。书生然后谓彦曰:“暂眠遂久,君独坐当悒悒耶?日又晚,便与君别。” 还复吞此女子,诸铜器悉纳口中。留大铜盘,可广二尺余,与彦别曰:“无 以藉君,与君相忆也。” 后太元中,彦为兰台令史,以盘饷侍中张散。散看其铭,题云,是汉水 平三年所作也
(《续齐谐记》) Page 16 周秦行纪 余贞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呜臬山下,将宿大安民舍。 会暮,失道,不至。更十余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香气 因趋进行,不知近远。见火明,意谓庄家。更前驱,至一大宅。门庭若富豪 家。有黄衣阍人曰:“郎君何至?”余答曰:“僧孺,姓牛,应进士落第往 家。本往大安民舍,误道来此。直乞宿,无他。”中有小髻青衣出,责黄衣 曰:“门外谁何?”黄衣曰:“有客。”黄衣入告,少时,出曰:“请郎君 入。”余问谁氏宅。黄衣曰:“第进,无须问。”入十余门,至大殿。殿蔽 以珠廉,有朱衣紫衣人百数,立阶陛间。左右曰:“拜殿下。”帘中语曰: 妾汉文帝母薄太后。此是庙,郎不当来。何辱至?”余曰:“臣家宛下 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托命乞宿。太后幸听受。”太后遺轴帘,避席曰 妾故汉文君母,君唐朝名士,不相君臣,幸希简敬,便上殿来见。”太后 着练衣,状貌瑰伟,不甚妆饰。劳余曰:“行役无苦乎?”召坐。食顷间, 殿内庖厨声。太后曰:“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 可不成一会。"呼左右“屈两个娘子出见秀才”。良久,有女二人从中至, 从者数百。前立者一人,狭腰长面,多发不妆,衣青衣,仅可二十余。太后 曰:“此高祖戚夫人。”余下拜,夫人亦拜。更有一人,园题柔脸稳身,貌 舒态逸,光采射远近,时时好髌,多服花绣,年低薄后。后顾指曰:“此元 帝王嫱。"余拜如戚夫人,王嫱复拜。各就坐。坐定,太后使紫衣中贵人曰: 迎杨家潘家来。"久之,空中见五色云下,闻笑语声寝近。太后曰:“杨 潘至矣。”忽车音马迹相杂,罗绮焕耀,旁视不给。有二女子从云中下,余 起立于侧,见前一人纤腰身修,容,甚闲暇,衣黄衣,冠玉冠,年三十以来 太后顾指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予即伏谒,肃拜如臣礼。太真曰:“妾 得罪先帝。(先帝谓肃宗也)皇朝不置妾在后妃数中。设此礼,岂不虚乎? 不敢受。”却答拜。更一人厚肌敏视,身小,材质洁白,齿极卑,被宽埔衣 太后顾而指曰:“此齐潘淑妃。”余拜如王昭君,妃复拜。既而太后命进馔 少时,馔至,芳洁万端,皆不得名字。粗欲之腹,不能足食。已,更具酒 其器尽宝玉。太后语太真曰:“何久不来相看?”太真谨容对曰:“三郎(天 宝中,宫人呼玄宗多曰三郎)数幸华清官,扈从不暇至。”太后又谓潘妃曰: “子亦不来,何也。ˉ潘妃匿笑不禁,不成对。太真乃视潘妃而对曰:嚯潘 妃向玉奴(太真名也)说,懊恼车昏侯疏狂,终日出猪,故不得时谒耳。 太后问余:“今天子为谁?”余对曰:“今皇帝名适,代宗皇帝长子。”太 真笑曰:“沈婆儿作天子也,大奇!”太后曰:“何如主?”余对曰:“小 臣不足以知君德。”太后曰:“然无嫌,但言之。”余曰:“民间传英明圣 武。”太后首肯三四。太后命进酒加乐,乐妓皆年少女子。酒环行数周,乐 亦随辍。太后请戚夫人鼓琴,夫人约指以玉环,光照于手(南京杂记云:高 祖与夫人百炼金环,照见指骨也)。引琴而鼓,声甚怨。太后曰:“牛秀才 邂逅逆旅到此,诸娘子又偶相访,今无以尽平生欢。牛秀才固才士。盍各赋 诗言志,不亦善乎?遂各授与笺笔,逡巡诗成。太后诗曰:“月寝花宫得 奉君,至今犹愧管夫人。汉家旧日笙歌地,烟草几经秋又春。”王嫱诗曰 “雪裹穹庐不见春,汉衣虽旧泪长新。如今犹恨毛延寿,受把丹青错画人
(《续齐谐记》) ----------------------- Page 16----------------------- 周秦行纪 余贞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呜臬山下,将宿大安民舍。 会暮,失道,不至。更十余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香气, 因趋进行,不知近远。见火明,意谓庄家。更前驱,至一大宅。门庭若富豪 家。有黄衣阍人曰:“郎君何至?”余答曰:“僧孺,姓牛,应进士落第往 家。本往大安民舍,误道来此。直乞宿,无他。”中有小髻青衣出,责黄衣 曰:“门外谁何?”黄衣曰:“有客。”黄衣入告,少时,出曰:“请郎君 入。”余问谁氏宅。黄衣曰:“第进,无须问。”入十余门,至大殿。殿蔽 以珠廉,有朱衣紫衣人百数,立阶陛间。左右曰:“拜殿下。”帘中语曰: “妾汉文帝母薄太后。此是庙,郎不当来。何辱至?”余曰:“臣家宛下, 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托命乞宿。太后幸听受。”太后遣轴帘,避席曰: “妾故汉文君母,君唐朝名士,不相君臣,幸希简敬,便上殿来见。”太后 着练衣,状貌瑰伟,不甚妆饰。劳余曰:“行役无苦乎?”召坐。食顷间, 殿内庖厨声。太后曰:“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 可不成一会。”呼左右“屈两个娘子出见秀才”。良久,有女二人从中至, 从者数百。前立者一人,狭腰长面,多发不妆,衣青衣,仅可二十余。太后 曰:“此高祖戚夫人。”余下拜,夫人亦拜。更有一人,园题柔脸稳身,貌 舒态逸,光采射远近,时时好髌,多服花绣,年低薄后。后顾指曰:“此元 帝王嫱。”余拜如戚夫人,王嫱复拜。各就坐。坐定,太后使紫衣中贵人曰: “迎杨家潘家来。”久之,空中见五色云下,闻笑语声寝近。太后曰:“杨 潘至矣。”忽车音马迹相杂,罗绮焕耀,旁视不给。有二女子从云中下,余 起立于侧,见前一人纤腰身修,容,甚闲暇,衣黄衣,冠玉冠,年三十以来。 太后顾指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予即伏谒,肃拜如臣礼。太真曰:“妾 得罪先帝。 (先帝谓肃宗也)皇朝不置妾在后妃数中。设此礼,岂不虚乎? 不敢受。”却答拜。更一人厚肌敏视,身小,材质洁白,齿极卑,被宽埔衣。 太后顾而指曰:“此齐潘淑妃。”余拜如王昭君,妃复拜。既而太后命进馔。 少时,馔至,芳洁万端,皆不得名字。粗欲之腹,不能足食。已,更具酒。 其器尽宝玉。太后语太真曰:“何久不来相看?”太真谨容对曰:“三郎(天 宝中,宫人呼玄宗多曰三郎)数幸华清官,扈从不暇至。”太后又谓潘妃曰: “子亦不来,何也。”潘妃匿笑不禁,不成对。太真乃视潘妃而对曰:“潘 妃向玉奴 (太真名也)说,懊恼车昏侯疏狂,终日出猪,故不得时谒耳。” 太后问余:“今天子为谁?”余对曰:“今皇帝名适,代宗皇帝长子。”太 真笑曰:“沈婆儿作天子也,大奇!”太后曰:“何如主?”余对曰:“小 臣不足以知君德。”太后曰:“然无嫌,但言之。”余曰:“民间传英明圣 武。”太后首肯三四。太后命进酒加乐,乐妓皆年少女子。酒环行数周,乐 亦随辍。太后请戚夫人鼓琴,夫人约指以玉环,光照于手 (南京杂记云:高 祖与夫人百炼金环,照见指骨也)。引琴而鼓,声甚怨。太后曰:“牛秀才 邂逅逆旅到此,诸娘子又偶相访,今无以尽平生欢。牛秀才固才士。盍各赋 诗言志,不亦善乎?”遂各授与笺笔,逡巡诗成。太后诗曰:“月寝花宫得 奉君,至今犹愧管夫人。汉家旧日笙歌地,烟草几经秋又春。”王嫱诗曰: “雪裹穹庐不见春,汉衣虽旧泪长新。如今犹恨毛延寿,受把丹青错画人
戚夫人诗曰:“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 何曾畏木疆。”太真诗曰:“金钗堕地别君王,红泪流珠满御床。云雨马嵬 Page 17---- 分散后,骊宫无复听霓裳。”潘妃诗曰:“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邺宫 非。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拖金缕衣。”再三趣余作诗。余不得辞,遂应 教作诗曰:“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 夕是何年。"别有善笛女子,短鬟,衫吴带,貌甚美,多媚,潘妃偕来。太 后以接坐居之,时今吹笛,往往亦及酒。太后顾而谓曰:“识此否?石家绿 珠也。潘妃养作妺,故潘妃与俱来。”太后因曰:“绿珠岂能无诗乎?”绿 珠拜谢,作诗曰:“此地原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红残绿碎花枝下 金谷千年更不春。”诗毕,酒既至。太后曰:“牛秀才远来,今夕谁人与伴?” 戚夫人先起辞曰:“如意儿长成,固不可。且不宜如此。况实为非乎?‘潘 妃辞曰:“东昏以玉儿(妃名)身死国除,玉儿不似负他。”绿珠辞曰:“石 卫尉性严忌,今有死,不可及乱。”太后曰:“太真今朝先帝贵妃,不可言 其他。”乃顾谓王嬙曰:‘昭君始嫁呼韩单于,复为株累若鞬单于妇,固自 用。且苦寒地胡鬼何能为?昭君幸无辞。”昭君不对,低眉羞恨。俄各归休。 余为左右送入昭君院。会将旦,侍人告起得也。昭君泣以持别。忽闻外有太 后命,余遂出见太后。太后曰:“此非郎君久留地,宜亟远。便别矣。幸无 忘向来欢。"更索酒。酒再行,戚夫人潘妃绿珠皆泣下,竟辞去。太后使朱 衣人送往大安,抵西道,旋失使人所在,时始明矣。余就大安里,问其里人, 里人云:“去此十余里有薄后庙。”余却四望庙宇,荒毁不可人。非向者所 见矣。余衣上香经十余日不歇,竟不知其如何。 (《玄怪录》) Page 18- 裴少尹 唐贞元中,江陵少尹裴君者,亡其名。有子十余岁,聪敏有文学,风貌 明秀,裴君深念之。后被病,旬日益甚。医药无及,裴君方求道术士,用呵 禁之,冀瘳其苦。 有叩门者,自称高氏子,以符术为业,裴即延人,令视其子。生曰:“此 子非他疾,乃妖狐所为耳,然某有术能愈之。”即谢而祈焉。生遂以符术考 召。近食顷,其子忽起曰:“某病今愈。”裴君大喜,谓高生为真术士,具 食饮,已而厚赠缗帛谢遣之。生曰:“自此当日日来候耳。”遂去。其子他 疾虽愈,而神魂不足,往往狂语,或笑哭不可禁。高生每至,裴君即以此祈 之。生曰:“此子精魂已为妖魅所击,今尚未还耳。不旬日,当间,幸无以 忧。”裴信之。 居数日,又有王生者,自言有神答,能以呵禁除去妖魅疾。来谒裴与语, 谓裴曰:“闻君爱子被病,且未瘳,愿得一见矣。”裴即使见其子。生大惊 曰:“此郎君病狐也,不速治,当加甚耳。”裴君因话高生。王笑曰:“安 知高生不为狐?”乃坐,方设席为呵禁,高生忽至,既入,大骂曰:“奈何 此子病愈,乃延一狐于室内耶?即为病者耳!”王见高来,又骂曰:“果然 妖狐,今果至,安用为他术考召哉?”二人纷然相诟辱不已 裴氏家方大骇异,忽有一道士至门,私谓家僮曰:“闻裴公有子病狐, 吾善视鬼,汝但告请人谒。”家僮驰白,裴君出话其事。道士曰:“易与耳。” 人见二人,二人又诟曰:“此亦妖狐,安得为道士惑人?道士亦骂之曰
戚夫人诗曰:“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 何曾畏木疆。”太真诗曰:“金钗堕地别君王,红泪流珠满御床。云雨马嵬 ----------------------- Page 17----------------------- 分散后,骊宫无复听霓裳。”潘妃诗曰:“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邺宫 非。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拖金缕衣。”再三趣余作诗。余不得辞,遂应 教作诗曰:“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 夕是何年。”别有善笛女子,短鬟,衫吴带,貌甚美,多媚,潘妃偕来。太 后以接坐居之,时今吹笛,往往亦及酒。太后顾而谓曰:“识此否?石家绿 珠也。潘妃养作妹,故潘妃与俱来。”太后因曰:“绿珠岂能无诗乎?”绿 珠拜谢,作诗曰:“此地原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红残绿碎花枝下, 金谷千年更不春。”诗毕,酒既至。太后曰:“牛秀才远来,今夕谁人与伴?” 戚夫人先起辞曰:“如意儿长成,固不可。且不宜如此。况实为非乎?”潘 妃辞曰:“东昏以玉儿(妃名)身死国除,玉儿不似负他。”绿珠辞曰:“石 卫尉性严忌,今有死,不可及乱。”太后曰:“太真今朝先帝贵妃,不可言 其他。”乃顾谓王嫱曰:“昭君始嫁呼韩单于,复为株累若鞮单于妇,固自 用。且苦寒地胡鬼何能为?昭君幸无辞。”昭君不对,低眉羞恨。俄各归休。 余为左右送入昭君院。会将旦,侍人告起得也。昭君泣以持别。忽闻外有太 后命,余遂出见太后。太后曰:“此非郎君久留地,宜亟远。便别矣。幸无 忘向来欢。”更索酒。酒再行,戚夫人潘妃绿珠皆泣下,竟辞去。太后使朱 衣人送往大安,抵西道,旋失使人所在,时始明矣。余就大安里,问其里人。 里人云:“去此十余里有薄后庙。”余却四望庙宇,荒毁不可人。非向者所 见矣。余衣上香经十余日不歇,竟不知其如何。 (《玄怪录》) ----------------------- Page 18----------------------- 裴少尹 唐贞元中,江陵少尹裴君者,亡其名。有子十余岁,聪敏有文学,风貌 明秀,裴君深念之。后被病,旬日益甚。医药无及,裴君方求道术士,用呵 禁之,冀瘳其苦。 有叩门者,自称高氏子,以符术为业,裴即延人,令视其子。生曰:“此 子非他疾,乃妖狐所为耳,然某有术能愈之。”即谢而祈焉。生遂以符术考 召。近食顷,其子忽起曰:“某病今愈。”裴君大喜,谓高生为真术士,具 食饮,已而厚赠缗帛谢遣之。生曰:“自此当日日来候耳。”遂去。其子他 疾虽愈,而神魂不足,往往狂语,或笑哭不可禁。高生每至,裴君即以此祈 之。生曰:“此子精魂已为妖魅所击,今尚未还耳。不旬日,当间,幸无以 忧。”裴信之。 居数日,又有王生者,自言有神答,能以呵禁除去妖魅疾。来谒裴与语, 谓裴曰:“闻君爱子被病,且未瘳,愿得一见矣。”裴即使见其子。生大惊 曰:“此郎君病狐也,不速治,当加甚耳。”裴君因话高生。王笑曰:“安 知高生不为狐?”乃坐,方设席为呵禁,高生忽至,既入,大骂曰:“奈何 此子病愈,乃延一狐于室内耶?即为病者耳!”王见高来,又骂曰:“果然 妖狐,今果至,安用为他术考召哉?”二人纷然相诟辱不已。 裴氏家方大骇异,忽有一道士至门,私谓家僮曰:“闻裴公有子病狐, 吾善视鬼,汝但告请人谒。”家僮驰白,裴君出话其事。道士曰:“易与耳。” 人见二人,二人又诟曰:“此亦妖狐,安得为道士惑人?”道士亦骂之曰:
狐当还郊野墟墓中,何为挠人乎?既而闭户相斗殴。数食顷,裴君益恐, 其家僮惶惑,计无所出。 及暮,阒然不闻声,开视,三狐皆仆地而喘,不能动矣。裴君尽鞭杀之, 其子后旬月乃愈矣。 (《宣室志》) Pa 游仙窟 若夫积石山者,在乎金城西南,河所经也。书云:“导河积石,至于龙 门。”即此山是也。仆从汧陇,奉使河源。嗟命运之連,叹乡关之眇邈 张骞古迹,十万里之波涛;伯禹遗踪,二千年之坂澄。深谷带地,凿穿崖岸 之形;高岭横天,刀削岚峦之势。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 人间之妙绝。目所不见,耳所不闻。日晚途遥,马疲人乏。行至一所,险峻 非常:向上则有青壁万寻,直下则有碧潭千仞。古老相传云:“此是神仙窟 也;人迹罕及,鸟路才通。每有香果琼枝,天衣锡钵,自然浮出,不知从何 而至。”余乃端仰一心,洁齐三日。缘细葛,溯轻舟。身体若飞,精灵似梦。 须臾之间,忽至松柏岩,桃华涧,香风触地,光彩遍天。见一女子向水侧浣 衣,余乃问曰:“承闻此处有神仙之窟宅,故来袛候。山川阻隔,疲顿异常, 欲投娘子,片时停歇;赐惠交情,幸垂听许。”女子答曰:“儿家堂舍贱陋, 供给单疏,只恐不堪,终无吝惜。”余答曰:“下官是客,触事卑微,但避 风尘,则为幸甚。”遂止余于门侧草亭中,良久乃出。余问曰:“此谁家舍 也?”女子答曰:“此是崔女郎之舍耳。”余问曰:“崔女郎何人也?”女 子答曰:“博陵王之苗裔,清河公之旧族。容貌似舅,潘安仁之外甥;气调 如兄,崔季珪之小妹。华容婀娜,天上无俦;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 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韩娥宋玉,见则愁生;绛树青琴, 对之羞死。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须臾之 间,忽闻内里调筝之声,仆因咏曰: 自隐多姿则,欺他独自眠。故故将纤手,时时弄小弦。 耳闻犹气绝,眼见若为怜。从渠痛不肯,人更别求天 片时,遣婢桂心传语,报余诗曰 面非他舍面,心是自家心; 何处关天事,辛苦漫追寻! 余读诗讫,举头门中,忽见十娘半面,余即咏曰: 敛笑偷残靥,含羞露半唇; 眉犹叵耐,双眼定伤人。 又遣婢桂心报余诗曰: 好是他家好,人非着意人 何须漫相弄,几许费精神。 于是夜久更深,沉吟不睡,彷徨徒倚,无便披陈。彼诚既有来意,此间何能 不答!遂申怀抱,因以赠书曰:“余以少娱声色,早慕佳期,历访风流,遍 游天下。弹鹤琴于蜀郡,饱见文君:吹风管于秦楼,熟看弄玉。虽复赠兰解 珮,未甚关怀;合卺横陈。何曾惬意!昔日双眠,恒嫌夜短;今宵独卧,实 怨更长。一种天公,两般时节。遥闻香气,独伤韩寿之心;近听琴声,似对 文君之面。向来见桂心谈说十娘,天上无双,人间有一。依依弱柳,束作腰 支;焰焰横波,翻成眼尾。才舒两颊,执疑地上无华;乍出双眉,渐觉天边
“狐当还郊野墟墓中,何为挠人乎?既而闭户相斗殴。数食顷,裴君益恐, 其家僮惶惑,计无所出。 及暮,阒然不闻声,开视,三狐皆仆地而喘,不能动矣。裴君尽鞭杀之, 其子后旬月乃愈矣。 (《宣室志》) ----------------------- Page 19----------------------- 游仙窟 若夫积石山者,在乎金城西南,河所经也。书云:“导河积石,至于龙 门。”即此山是也。仆从汧陇,奉使河源。嗟命运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邈。 张骞古迹,十万里之波涛;伯禹遗踪,二千年之坂隥。深谷带地,凿穿崖岸 之形;高岭横天,刀削岚峦之势。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 人间之妙绝。目所不见,耳所不闻。日晚途遥,马疲人乏。行至一所,险峻 非常:向上则有青壁万寻,直下则有碧潭千仞。古老相传云:“此是神仙窟 也;人迹罕及,鸟路才通。每有香果琼枝,天衣锡钵,自然浮出,不知从何 而至。”余乃端仰一心,洁齐三日。缘细葛,溯轻舟。身体若飞,精灵似梦。 须臾之间,忽至松柏岩,桃华涧,香风触地,光彩遍天。见一女子向水侧浣 衣,余乃问曰:“承闻此处有神仙之窟宅,故来祗候。山川阻隔,疲顿异常, 欲投娘子,片时停歇;赐惠交情,幸垂听许。”女子答曰:“儿家堂舍贱陋, 供给单疏,只恐不堪,终无吝惜。”余答曰:“下官是客,触事卑微,但避 风尘,则为幸甚。”遂止余于门侧草亭中,良久乃出。余问曰:“此谁家舍 也?”女子答曰:“此是崔女郎之舍耳。”余问曰:“崔女郎何人也?”女 子答曰:“博陵王之苗裔,清河公之旧族。容貌似舅,潘安仁之外甥;气调 如兄,崔季珪之小妹。华容婀娜,天上无俦;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 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韩娥宋玉,见则愁生;绛树青琴, 对之羞死。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须臾之 间,忽闻内里调筝之声,仆因咏曰: 自隐多姿则,欺他独自眠。故故将纤手,时时弄小弦。 耳闻犹气绝,眼见若为怜。从渠痛不肯,人更别求天。 片时,遣婢桂心传语,报余诗曰: 面非他舍面,心是自家心; 何处关天事,辛苦漫追寻! 余读诗讫,举头门中,忽见十娘半面,余即咏曰: 敛笑偷残靥,含羞露半唇; 一眉犹叵耐,双眼定伤人。 又遣婢桂心报余诗曰: 好是他家好,人非着意人; 何须漫相弄,几许费精神。 于是夜久更深,沉吟不睡,彷徨徒倚,无便披陈。彼诚既有来意,此间何能 不答!遂申怀抱,因以赠书曰:“余以少娱声色,早慕佳期,历访风流,遍 游天下。弹鹤琴于蜀郡,饱见文君;吹风管于秦楼,熟看弄玉。虽复赠兰解 珮,未甚关怀;合卺横陈。何曾惬意!昔日双眠,恒嫌夜短;今宵独卧,实 怨更长。一种天公,两般时节。遥闻香气,独伤韩寿之心;近听琴声,似对 文君之面。向来见桂心谈说十娘,天上无双,人间有一。依依弱柳,束作腰 支;焰焰横波,翻成眼尾。才舒两颊,执疑地上无华;乍出双眉,渐觉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