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理想装备 电子图书·学校专集 校园网上的最佳资源 世界上下五千年 现代卷 k 内资料非品
德意志风云 1918年下半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败局眼看就要来到。 然而,德帝国主义并不甘心就此认输,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10月,德国军队首脑命令基尔港的舰队出海同强大的英国舰队决战, 并且声称,如果战败,舰队就不要回来了。这无疑就是把海军官兵作为炮灰, 并断绝了他们的生还之路。 水兵们愤怒了!11月3日,8万名水兵在基尔工人的支持下发动了 起义。他们熄灭了军舰的炉火,拒绝再出海作战送死。反动军官拘捕枪杀水 兵,激起了水兵们的无比义愤,他们拿起了武器,镇压了反动军官,夺取了 舰艇。消息传开,基尔工人也发动了总罢工,支持水兵的行动。起义的人们 占领了政府机关,很快控制了基尔港地区,宣布成立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 德国11月革命开始了! 从11月5日到8日,汉堡、不来梅、莱比锡、慕尼黑等地都发生了 武装暴动。11月9日,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组织斯巴达克团的领导下, 柏林的工人、士兵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占领了警察局、邮局、火车站和 国会,成千上万的武装群众涌向了德皇的老窝皇宫。 魂飞胆破的德皇威廉二世赶忙宣布退位,然后仓皇逃往了荷皇宫广场 上,万众欢腾,群情振奋。一面鲜艳的红旗在皇宫阳台上升起。红旗下站着 起义的组织领导者。 “从今天起,德国将是自由社会主义共和国”站在皇宫阳台上的著名革 命家卡尔——李卜克内西庄严地宣布。他强烈谴责德国反动政府的战争政 策,号召人民以十月革命为榜样,立即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大声疾呼:“德 国必须由人民自己来管理!”接着,另一位起义组织者罗莎·卢森堡发表了 激动人心的演说。人们被她的话语激励着广场上不停地爆发出口号声和欢 呼声。 随后,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带领着群众,走上大街,开始了声势浩大 的游行。 这时,德国反动分子也在积极地活动着,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头子艾 伯特勾结资产阶级,从皇室巴登亲王的手里接过权力,宣布成立“自由德意 志共和国”,并组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等人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左派 斯巴达克团,成立了德国共产党。他们二人担任了党的领导工作,并创办了 《红旗报》,同艾伯特为首的反动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德国共产党向人民发出了战斗的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191 9年1月,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领导了柏林工人武装起义。艾伯特政府调集 来大批军队冲向柏林,进行血腥镇压。由于起义准备不够充分,敌我力量过 于悬殊,反动军队攻进了柏林,工人武装英勇奋战,血酒街头,起义最后失 败了。反动政府开始了大屠杀。特务机关悬赏10万马克,高价索购李卜克 内西和卢森堡的首级。白匪军警在全城展开搜捕。由于叛徒告密,1月15 日,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在避居的地下室里被捕。 艾伯特之流高兴至极,但又不敢公开杀害两位革命领袖,于是,便策
德意志风云 1918年下半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败局眼看就要来到。 然而,德帝国主义并不甘心就此认输,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10月,德国军队首脑命令基尔港的舰队出海同强大的英国舰队决战, 并且声称,如果战败,舰队就不要回来了。这无疑就是把海军官兵作为炮灰, 并断绝了他们的生还之路。 水兵们愤怒了!11月3日,8万名水兵在基尔工人的支持下发动了 起义。他们熄灭了军舰的炉火,拒绝再出海作战送死。反动军官拘捕枪杀水 兵,激起了水兵们的无比义愤,他们拿起了武器,镇压了反动军官,夺取了 舰艇。消息传开,基尔工人也发动了总罢工,支持水兵的行动。起义的人们 占领了政府机关,很快控制了基尔港地区,宣布成立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 德国11月革命开始了! 从11月5日到8日,汉堡、不来梅、莱比锡、慕尼黑等地都发生了 武装暴动。11月9日,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组织斯巴达克团的领导下, 柏林的工人、士兵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占领了警察局、邮局、火车站和 国会,成千上万的武装群众涌向了德皇的老窝皇宫。 魂飞胆破的德皇威廉二世赶忙宣布退位,然后仓皇逃往了荷皇宫广场 上,万众欢腾,群情振奋。一面鲜艳的红旗在皇宫阳台上升起。红旗下站着 起义的组织领导者。 “从今天起,德国将是自由社会主义共和国!”站在皇宫阳台上的著名革 命家卡尔——李卜克内西庄严地宣布。他强烈谴责德国反动政府的战争政 策,号召人民以十月革命为榜样,立即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大声疾呼:“德 国必须由人民自己来管理!”接着,另一位起义组织者罗莎·卢森堡发表了 激动人心的演说。人们被她的话语激励着,广场上不停地爆发出口号声和欢 呼声。 随后,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带领着群众,走上大街,开始了声势浩大 的游行。 这时,德国反动分子也在积极地活动着,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头子艾 伯特勾结资产阶级,从皇室巴登亲王的手里接过权力,宣布成立“自由德意 志共和国”,并组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在革命的紧急关头,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等人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左派 斯巴达克团,成立了德国共产党。他们二人担任了党的领导工作,并创办了 《红旗报》,同艾伯特为首的反动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德国共产党向人民发出了战斗的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191 9年1月,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领导了柏林工人武装起义。艾伯特政府调集 来大批军队冲向柏林,进行血腥镇压。由于起义准备不够充分,敌我力量过 于悬殊,反动军队攻进了柏林,工人武装英勇奋战,血洒街头,起义最后失 败了。反动政府开始了大屠杀。特务机关悬赏10万马克,高价索购李卜克 内西和卢森堡的首级。白匪军警在全城展开搜捕。由于叛徒告密,1月15 日,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在避居的地下室里被捕。 艾伯特之流高兴至极,但又不敢公开杀害两位革命领袖,于是,便策
划了一场卑鄙的谋杀事件 当晩,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李卜克內西被押赴监狱。半路上,白匪军官 把他推下车,从背后向他开了枪,之后造谣说他是在逃跑中被打死了。与此 同时,反动分子又杀害卢森堡,并将她的尸体投入了兰德维尔运河。直到 月31日,才被人们找到。6月13日,德国工人将卢森堡安葬在埋葬着李 卜克内西和另外32名被害工人的柏林弗里德里希墓地。 艾伯特临时政府的血腥屠杀,更激起了全国工人的反抗。3月间,柏 林工人再次举行总罢工。4月13日,德国共产党又在巴伐利亚建立了苏维 埃共和国。由于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巴伐利亚共和国直到4月下旬才被镇 压下去。 918年11月开始的德国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推翻了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揭露了社会民主党的反革命面目,诞生了德国共产党,仍具有重 大的历史意义。 镇压了革命的艾伯特政府宣布德国为联邦共和国,艾伯特出任总统 艾伯特死后,兴登堡又登上总统宝座。德国更加快了扩军备战步伐,并扶植 了希特勒上台,使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巴黎和会 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时,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 德国以外交大臣为首的代表团走上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乘坐的火车, 签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的条约。停战的条约是十分苛刻的,它包括 4天内德军撤出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的领土,还有在 普法战争中所占领的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一个月内将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 土,以及莱茵河以东30公里的德国领土交给联军;交出巡洋舰、战斗舰、 驱逐舰、潜水艇234舰,空军全部飞机,5OO门大炮和大量枪支弹药; 德国交出316.8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德国拿不出这么多,后一再削减, 成为7.14亿美元);德国要交出性能完好的火车头50OO个,车厢1 5万个,卡车50OO辆……战争结束了,如何分享这些胜利果实呢?19 19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分赃的丑剧——巴黎和 会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后 改为“四人会议”,即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 列孟梭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后因意大利在大战中作用不大,本国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边。所 以实际上又变为“三人会议”,他们是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也是主宰者。 为了索取战败国的赔款,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吵 得不可开交。 你们法国拿50%,我们英国得30%,怎么样?”“不行,绝对不行! 这次大战,法国损失最大,我们应该得58%。”“太过份了,我们不同意。 那我们也不同意。”已经78岁的克列孟梭,虽已满头白发,但仍像只野兽
划了一场卑鄙的谋杀事件。 当晚,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李卜克内西被押赴监狱。半路上,白匪军官 把他推下车,从背后向他开了枪,之后造谣说他是在逃跑中被打死了。与此 同时,反动分子又杀害卢森堡,并将她的尸体投入了兰德维尔运河。直到5 月31日,才被人们找到。6月13日,德国工人将卢森堡安葬在埋葬着李 卜克内西和另外32名被害工人的柏林弗里德里希墓地。 艾伯特临时政府的血腥屠杀,更激起了全国工人的反抗。3月间,柏 林工人再次举行总罢工。4月13日,德国共产党又在巴伐利亚建立了苏维 埃共和国。由于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巴伐利亚共和国直到4月下旬才被镇 压下去。 1918年11月开始的德国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推翻了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揭露了社会民主党的反革命面目,诞生了德国共产党,仍具有重 大的历史意义。 镇压了革命的艾伯特政府宣布德国为联邦共和国,艾伯特出任总统。 艾伯特死后,兴登堡又登上总统宝座。德国更加快了扩军备战步伐,并扶植 了希特勒上台,使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巴黎和会 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时,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 德国以外交大臣为首的代表团走上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乘坐的火车, 签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的条约。停战的条约是十分苛刻的,它包括:1 4天内德军撤出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的领土,还有在 普法战争中所占领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一个月内将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 土,以及莱茵河以东30公里的德国领土交给联军;交出巡洋舰、战斗舰、 驱逐舰、潜水艇234舰,空军全部飞机,500门大炮和大量枪支弹药; 德国交出316.8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德国拿不出这么多,后一再削减, 成为7.14亿美元);德国要交出性能完好的火车头5000个,车厢1 5万个,卡车5000辆……战争结束了,如何分享这些胜利果实呢?19 19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分赃的丑剧——巴黎和 会。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后 改为“四人会议”,即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 列孟梭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后因意大利在大战中作用不大,本国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边。所 以实际上又变为“三人会议”,他们是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也是主宰者。 为了索取战败国的赔款,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吵 得不可开交。 “你们法国拿50%,我们英国得30%,怎么样?”“不行,绝对不行! 这次大战,法国损失最大,我们应该得58%。”“太过份了,我们不同意。” “那我们也不同意。”已经78岁的克列孟梭,虽已满头白发,但仍像只野兽
般凶猛,真不愧他的“老虎总理”的外号。而劳合·乔治也百般纠缠,一点 儿都不牺牲自己的利益。 美国总统威尔逊只好在英法之间周旋,忙着打圆场:“我们美国一分钱 都不要。你们两国都牺牲些,让别的国家也得点好处,法国得56%,英国 得28%,这样可以吗?”克列孟梭厉声喊着:“可以。但法德边界得以莱 茵河为界:除阿尔萨斯一洛林归还法国外,德国的萨尔区也归我们!”如果 法国得到萨尔区,就意味着他控制了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区,将来可以在 欧洲大陆称王称霸。对这点,英国和美国当然不同意。他们从1月吵到4月, 谁也不肯让步。威尔逊和克列孟梭都以退出和会来要挟对方。 三个人经过无数次的争执和讨价还价后,终于有了结果:英国得到了 国际联盟所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下拥有1OOO万人口的领土,法国得到7 5O万人口的地区,日本也得到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而美国的“门户 开放”原则也得以通过,美国的商品与资本可以进入这些地区,实行机会均 沾,大家都有好处分享。 除分赃外,巴黎和会还有别的议程。主要是:密谋扼杀新生的苏维埃 俄国,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列宁创建的共产囯际。 国际联盟指挥各国反动派向革命人民进行血腥镇压,同时重新瓜分德国原有 的殖民地。 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 天。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拒绝签字。 原因何在呢?原来,巴黎和约里有三条是关于中国的。即战前德国侵 占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统统归日本 所有。 本来中国当时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曾把支援协约国大量粮 食,还派出17.5万名劳工,牺牲了20OO多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却做主要送 给日本。而卖国求荣的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都准备签字承认这个丧权辱国的 条约 中国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影响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 的权益。 但提案被否决了,而卖国的北洋军阀却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 6月27日清晨,在巴黎的华工和中国留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 6月28日,三万多华人齐集在中国代表团的住所外面。 不能签字!三万人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呼声。 谁签字,就打死谁!”十五名敢死军的青年准备以自己的鲜血和头颅去 捍卫中国的尊严和权利。 中国代表团终于发表了一项声明:“山东问题不解决,我们决不在和约 上签字!”所谓的巴黎和会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对 战败国德国的苛刻的勒索,也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法国元帅福煦事后说:“这 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历史无情地嘲笑着巴黎和会。1939年9 月,希特勒再次在欧洲掀起大战,距巴黎和会正好是2O年零两个月!世界 人民再次陷入灾难和痛苦中
般凶猛,真不愧他的“老虎总理”的外号。而劳合·乔治也百般纠缠,一点 儿都不牺牲自己的利益。 美国总统威尔逊只好在英法之间周旋,忙着打圆场:“我们美国一分钱 都不要。你们两国都牺牲些,让别的国家也得点好处,法国得56%,英国 得28%,这样可以吗?”克列孟梭厉声喊着:“可以。但法德边界得以莱 茵河为界:除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外,德国的萨尔区也归我们!”如果 法国得到萨尔区,就意味着他控制了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区,将来可以在 欧洲大陆称王称霸。对这点,英国和美国当然不同意。他们从1月吵到4月, 谁也不肯让步。威尔逊和克列孟梭都以退出和会来要挟对方。 三个人经过无数次的争执和讨价还价后,终于有了结果:英国得到了 国际联盟所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下拥有1000万人口的领土,法国得到7 50万人口的地区,日本也得到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而美国的“门户 开放”原则也得以通过,美国的商品与资本可以进入这些地区,实行机会均 沾,大家都有好处分享。 除分赃外,巴黎和会还有别的议程。主要是:密谋扼杀新生的苏维埃 俄国,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列宁创建的共产国际。 国际联盟指挥各国反动派向革命人民进行血腥镇压,同时重新瓜分德国原有 的殖民地。 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 一天。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拒绝签字。 原因何在呢?原来,巴黎和约里有三条是关于中国的。即战前德国侵 占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统统归日本 所有。 本来中国当时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曾把支援协约国大量粮 食,还派出17.5万名劳工,牺牲了2000多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却做主要送 给日本。而卖国求荣的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都准备签字承认这个丧权辱国的 条约。 中国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影响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 的权益。 但提案被否决了,而卖国的北洋军阀却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 6月27日清晨,在巴黎的华工和中国留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 6月28日,三万多华人齐集在中国代表团的住所外面。 “不能签字!”三万人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呼声。 “谁签字,就打死谁!”十五名敢死军的青年准备以自己的鲜血和头颅去 捍卫中国的尊严和权利。 中国代表团终于发表了一项声明:“山东问题不解决,我们决不在和约 上签字!”所谓的巴黎和会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对 战败国德国的苛刻的勒索,也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法国元帅福煦事后说:“这 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历史无情地嘲笑着巴黎和会。1939年9 月,希特勒再次在欧洲掀起大战,距巴黎和会正好是20年零两个月!世界 人民再次陷入灾难和痛苦中
米骚动 1918年8月初,在日本本州岛中部傍海的富山县,到处是荒凉的 景象,没有牲畜和家禽的鸣叫,没有人们的笑语欢声,各个村子一片死气沉 沉。偶尔能见到一些老人和孩子,都是面有菜色,没精打采。女人们顶着烈 日辛劳了一天,精疲力竭,还得挎上菜篮子去摘野菜回来充饥。但是,野菜 也越来越少,都快摘光了 男人们为了养家糊口,早早地就去了北海道渔场打鱼。但打到的鱼越 来越少,有时出海一整天,竟然一无所获。一个月下来,卖鱼所得的钱还抵 不上自己的伙食费,哪里还能往家里寄钱?更为要命的是,米价却一直在暴 涨,本来去年年底每升米只卖一角二分,进入今年8月份,已经是三角八分 了。事实上,许多人家都已断炊。 日本是个到处都产米的国家,怎么会突然缺米呢?原来,进入本世纪 以来,日本正迅速向工业社会转变。落后的仍然处于小农生产方式的农业已 跟不上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使得大米供应开始出 现紧张。而这时,日本政府不但不想法调整和加强农业生产,反而不断征调 大米以供它对外进行武装干涉和侵略。当军队用米量大增时,一些米商和地 主又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米价 不断暴涨的米价使得人们怨声载道。8月3日,淤积已久的怨愤终于 爆发了,骚乱首先由西水桥村的渔妇们发起。这天傍晚,村里那口古老的大 钟“当当”地敲响了,沉滞凝涩的钟声似乎在诉说和发泄无米下锅的渔妇们 心中的哀怨和愤怒。她们30O多人不约而同地奔出家门,涌向米店,要求 降价出售大米。老板一看这么多人,吓得紧闭大门,并偷偷派人去叫警察。 愤怒的渔妇们见老板不理她们,便开始砸门。厚厚的木板门在妇女们的撞击 中开始摇晃。可就在这时,警察赶来了,他们拼命地吹着哨子,用枪托和皮 靴驱赶着人群。渔妇们更加怒不可遏,她们似乎已忘了为什么到这儿来,多 日来的愤怒与委屈像山洪一样爆发了 她们转身与警察对打起来。已被饿得面黄肌瘦,奄奄一息的她们也不 知哪来那么大力气,竟然打倒了数名警察。 然而,警察的援兵源源不绝地赶来,皮鞭在人群里呼啸,枪托在渔妇 们头上飞舞。她们已有多人受伤,仍不肯罢休,似乎已经豁出去了,什么都 不顾了。最后,一名警察朝天空开了枪,才把这次骚乱平息了下去。 西水桥村的抢米消息第二天传到了对岸的渔村东水桥。那里的妇女们 仿佛是受到了某种启示似的,800多人当即来到当地一家大米店,这个米 店已囤积了1000多袋大米,正准备运往外地高价出售。渔妇们起先是和 平地与老板交涉,要求他不要运走大米,就在当地卖。也许是西水桥村抢米 的失败使老板有恃无恐,他态度强横,瞪着眼说:“米是我的,我爱卖给谁 就卖给谁!你们有什么权力管我?!”他的老婆、那个一身肥肉胖得像猪似 的女人更恶毒,只听她扯着公鸭似的嗓子吼道:“去死吧,你们!嫌米贵就 别活了!”听到这话,妇女们压抑着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不知是谁高声了
米骚动 1918年8月初,在日本本州岛中部傍海的富山县,到处是荒凉的 景象,没有牲畜和家禽的鸣叫,没有人们的笑语欢声,各个村子一片死气沉 沉。偶尔能见到一些老人和孩子,都是面有菜色,没精打采。女人们顶着烈 日辛劳了一天,精疲力竭,还得挎上菜篮子去摘野菜回来充饥。但是,野菜 也越来越少,都快摘光了。 男人们为了养家糊口,早早地就去了北海道渔场打鱼。但打到的鱼越 来越少,有时出海一整天,竟然一无所获。一个月下来,卖鱼所得的钱还抵 不上自己的伙食费,哪里还能往家里寄钱?更为要命的是,米价却一直在暴 涨,本来去年年底每升米只卖一角二分,进入今年8月份,已经是三角八分 了。事实上,许多人家都已断炊。 日本是个到处都产米的国家,怎么会突然缺米呢?原来,进入本世纪 以来,日本正迅速向工业社会转变。落后的仍然处于小农生产方式的农业已 跟不上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使得大米供应开始出 现紧张。而这时,日本政府不但不想法调整和加强农业生产,反而不断征调 大米以供它对外进行武装干涉和侵略。当军队用米量大增时,一些米商和地 主又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米价。 不断暴涨的米价使得人们怨声载道。8月3日,淤积已久的怨愤终于 爆发了,骚乱首先由西水桥村的渔妇们发起。这天傍晚,村里那口古老的大 钟“当当”地敲响了,沉滞凝涩的钟声似乎在诉说和发泄无米下锅的渔妇们 心中的哀怨和愤怒。她们300多人不约而同地奔出家门,涌向米店,要求 降价出售大米。老板一看这么多人,吓得紧闭大门,并偷偷派人去叫警察。 愤怒的渔妇们见老板不理她们,便开始砸门。厚厚的木板门在妇女们的撞击 中开始摇晃。可就在这时,警察赶来了,他们拼命地吹着哨子,用枪托和皮 靴驱赶着人群。渔妇们更加怒不可遏,她们似乎已忘了为什么到这儿来,多 日来的愤怒与委屈像山洪一样爆发了。 她们转身与警察对打起来。已被饿得面黄肌瘦,奄奄一息的她们也不 知哪来那么大力气,竟然打倒了数名警察。 然而,警察的援兵源源不绝地赶来,皮鞭在人群里呼啸,枪托在渔妇 们头上飞舞。她们已有多人受伤,仍不肯罢休,似乎已经豁出去了,什么都 不顾了。最后,一名警察朝天空开了枪,才把这次骚乱平息了下去。 西水桥村的抢米消息第二天传到了对岸的渔村东水桥。那里的妇女们 仿佛是受到了某种启示似的,800多人当即来到当地一家大米店,这个米 店已囤积了1000多袋大米,正准备运往外地高价出售。渔妇们起先是和 平地与老板交涉,要求他不要运走大米,就在当地卖。也许是西水桥村抢米 的失败使老板有恃无恐,他态度强横,瞪着眼说:“米是我的,我爱卖给谁 就卖给谁!你们有什么权力管我?!”他的老婆、那个一身肥肉胖得像猪似 的女人更恶毒,只听她扯着公鸭似的嗓子吼道:“去死吧,你们!嫌米贵就 别活了!”听到这话,妇女们压抑着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不知是谁高声了
一声:“跟他们废什么话,抢啊!”这一下像是在油锅里扔了一个炸弹似的, 渔妇们一拥而上,老板、老板娘和店伙计被她们推到一边,10OO多袋大 米很快被一抢而空。等伙计带着警察赶到后,只看见坐在地上嚎哭的老板夫 妇 富山县的抢米风潮很快波及全国。此时的日本,民众的不满情绪早已 犹如浇满了油的干柴。富山县的渔妇们的行动,无疑等于在上面点着了火。 8月11日,大阪市民和工人暴功,捣毁或抢光了250多家米店;次日, 米商最集中的神户几万市民发生暴动,几家最大的米店被捣毁。有个大奸商 叫铃木,不但被烧掉了大米总店,连住宅也被愤怒的市民们一把火烧掉。名 古屋的市民喊出了“打倒寺内内阁”的口号。在首都东京,虽然警察当局加 强了戒备,在各米店、工厂和富人住宅前加了岗哨,仍然有几万市民进行游 行示威,并试图捣毁米店,8月中旬。“米骚动”达到高潮。随后,各大城 市的暴动相继被镇压下去,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米骚动”继续持续着 918年日本这场“米骚动”波及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参加的 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一部分海军水兵也参加了暴动。这次风潮沉重地 打击了日本政府,使他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当时的寺内内阁在这场骚乱中 倒了台,新上台的原敬内阁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降低米价,惩治奸商。人 民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部分胜利。 新经济政策 一个美国青年来到克里姆林宫前,路上的人们以惊异的眼光注视着他 很快人们就得知他就是受列宁热情邀请而来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 当时23岁的哈默已是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独一无二白手起家 的百万富翁。1921年6月,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苏俄,原本想帮助医治 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规模的饥荒所引起的灾难却使他大为震惊。他立 刻用1◎o万美元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销售。 列宁知道这件事后,热情邀请哈默前来。在办公室里,列宁用英语和 哈默交谈着,他问起哈默在苏俄旅行的印象。哈默告诉他说自己刚在饥荒地 区和乌拉尔地区呆了一个月。列宁听到这里,脸色露岀忧郁的神情,缓慢地 说:“是的,饥荒。我听说你本来想做些医务救济工作,当然这种工作很需 要,不过,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列宁 顺手从桌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一边说:“瞧!这是 你们人民做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代 替人的双手。”他放下杂志,“我们是个落后的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 你们和我们可以取长补短。美国可以在这里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 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 工程技术人员。”哈默谈起访问乌拉尔区的印象,认为俄国的物资人力都很 充足,许多工厂的状况比他预计的要好。列宁点点头。“不错,内战使一切 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刚刚制定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要求 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的工商业承租权的制
一声:“跟他们废什么话,抢啊!”这一下像是在油锅里扔了一个炸弹似的, 渔妇们一拥而上,老板、老板娘和店伙计被她们推到一边,1000多袋大 米很快被一抢而空。等伙计带着警察赶到后,只看见坐在地上嚎哭的老板夫 妇。 富山县的抢米风潮很快波及全国。此时的日本,民众的不满情绪早已 犹如浇满了油的干柴。富山县的渔妇们的行动,无疑等于在上面点着了火。 8月11日,大阪市民和工人暴功,捣毁或抢光了250多家米店;次日, 米商最集中的神户几万市民发生暴动,几家最大的米店被捣毁。有个大奸商 叫铃木,不但被烧掉了大米总店,连住宅也被愤怒的市民们一把火烧掉。名 古屋的市民喊出了“打倒寺内内阁”的口号。在首都东京,虽然警察当局加 强了戒备,在各米店、工厂和富人住宅前加了岗哨,仍然有几万市民进行游 行示威,并试图捣毁米店,8月中旬。“米骚动”达到高潮。随后,各大城 市的暴动相继被镇压下去,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米骚动”继续持续着。 1918年日本这场“米骚动”波及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参加的 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一部分海军水兵也参加了暴动。这次风潮沉重地 打击了日本政府,使他们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当时的寺内内阁在这场骚乱中 倒了台,新上台的原敬内阁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降低米价,惩治奸商。人 民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部分胜利。 新经济政策 一个美国青年来到克里姆林宫前,路上的人们以惊异的眼光注视着他。 很快人们就得知他就是受列宁热情邀请而来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 当时23岁的哈默已是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独一无二白手起家 的百万富翁。1921年6月,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苏俄,原本想帮助医治 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规模的饥荒所引起的灾难却使他大为震惊。他立 刻用100万美元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销售。 列宁知道这件事后,热情邀请哈默前来。在办公室里,列宁用英语和 哈默交谈着,他问起哈默在苏俄旅行的印象。哈默告诉他说自己刚在饥荒地 区和乌拉尔地区呆了一个月。列宁听到这里,脸色露出忧郁的神情,缓慢地 说:“是的,饥荒。我听说你本来想做些医务救济工作,当然这种工作很需 要,不过,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列宁 顺手从桌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一边说:“瞧!这是 你们人民做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代 替人的双手。”他放下杂志,“我们是个落后的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 你们和我们可以取长补短。美国可以在这里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 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 工程技术人员。”哈默谈起访问乌拉尔区的印象,认为俄国的物资人力都很 充足,许多工厂的状况比他预计的要好。列宁点点头。“不错,内战使一切 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刚刚制定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要求 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的工商业承租权的制
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提供很好的机会。”哈默怀着极大的 兴趣听列宁谈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帝国 主义列强惊恐万分,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法、美、日各国以及德 国,都派出军队入侵苏俄,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国内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叛 乱,企图一举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布尔什 维克和苏维埃政府带领着人民,经过近3年的浴血奋斗,到1920年10 月,终于打败了国内外的武装,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但是,新的政权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治理战争留下的巨大 创伤。饥荒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灾难,农民迫切需要苏维埃政府经济上帮助 他们,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靴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要求改善生 活。而连年的战祸同样使工业衰败不堪,千百个工厂处于半毁坏状态,多数 设备破旧得如同废钢烂铁;铁路运输几乎停顿,几百座铁路桥被炸毁,几千 公里长的铁轨报废,大部分机车和车厢已经超期限使用;一部分工人失业, 跑到了农村。 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还在暗地 里组织匪帮和富农暴动,时刻准备进行颠覆活动。 面对严峻的形势,列宁认识到,党和政府必须来个重大转变。斗争的 重心要逐渐转到经济方面,在改进农业的基础上,恢复工业,必须把机器和 货物供应到农村,从经济上加强工农联盟;在国家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经济政策的决 议。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 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等 尽管这些政策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但它明显对恢复经济起到了巨大作 用 哈默从同列宁的谈话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不久后,哈默就成了第 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他还劝说坚决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 特到俄国开办企业,经销汽车和拖拉机,于是其他一些公司也蜂拥而来。后 来,福特还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厂。虽然福特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 但对这笔生意却颇为满意。因为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保证了外国商人 有利可图,有钱可赚,也使苏俄冲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国家的经济顺利恢复起来,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1922年12月,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苏维埃社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制定了第一部宪法。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终于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 青年人的任务 920年,苏联国内革命战争即将结束。年轻的共和国满目疮痍, 百废待兴。苏联人面临着许多任务:肃清弗兰克尔残余白匪,恢复和发展生
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提供很好的机会。”哈默怀着极大的 兴趣听列宁谈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帝国 主义列强惊恐万分,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法、美、日各国以及德 国,都派出军队入侵苏俄,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国内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叛 乱,企图一举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布尔什 维克和苏维埃政府带领着人民,经过近3年的浴血奋斗,到1920年10 月,终于打败了国内外的武装,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但是,新的政权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治理战争留下的巨大 创伤。饥荒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灾难,农民迫切需要苏维埃政府经济上帮助 他们,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靴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要求改善生 活。而连年的战祸同样使工业衰败不堪,千百个工厂处于半毁坏状态,多数 设备破旧得如同废钢烂铁;铁路运输几乎停顿,几百座铁路桥被炸毁,几千 公里长的铁轨报废,大部分机车和车厢已经超期限使用;一部分工人失业, 跑到了农村。 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还在暗地 里组织匪帮和富农暴动,时刻准备进行颠覆活动。 面对严峻的形势,列宁认识到,党和政府必须来个重大转变。斗争的 重心要逐渐转到经济方面,在改进农业的基础上,恢复工业,必须把机器和 货物供应到农村,从经济上加强工农联盟;在国家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经济政策的决 议。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 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等 等。 尽管这些政策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但它明显对恢复经济起到了巨大作 用。 哈默从同列宁的谈话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不久后,哈默就成了第 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他还劝说坚决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 特到俄国开办企业,经销汽车和拖拉机,于是其他一些公司也蜂拥而来。后 来,福特还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厂。虽然福特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 但对这笔生意却颇为满意。因为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保证了外国商人 有利可图,有钱可赚,也使苏俄冲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国家的经济顺利恢复起来,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1922年12月,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苏维埃社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制定了第一部宪法。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终于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 青年人的任务 1920年,苏联国内革命战争即将结束。年轻的共和国满目疮痍, 百废待兴。苏联人面临着许多任务:肃清弗兰克尔残余白匪,恢复和发展生
产,提高经济效率,进行文化科学建设,等等。然而,在此时,列宁却提出 青年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 列宁的这一要求是在苏联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 这次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正是在此次会议上,列宁为今后的青年 工作指出了方向 代表们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倾听列宁演讲的。然而,“学习”这一字眼使 他们迷惑不解:怎么能在国内外形势这么复杂时谈论“学习”呢?然而,他 们的疑惑很快解除了。列宁以他那惯有的极富热情和鼓舞人心的语气解释 道,是的,青年们应该学习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是像那些书呆子和牛皮 大王所认为的那样,从教科书和通俗小册子里就能学到。它需要的是艰苦而 复杂的劳动,是要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列宁举例说,在完成了 保卫共和国的任务后,现在的任务是要恢复工业和农业。然而,只有在现代 最新科学基础上才能恢复工农业,这个基础就是电力化。然而,如果连字都 不识,又怎能谈得上掌握最先进的电气化知识和技术呢?就更谈不上把它应 用到工农业各个部门中去了。因此,只有接受现代教育,青年们才能肩负起 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没有这种教育,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而已。 谈到这里,列宁深深地望着聚精会神的青年们那一张张充满渴望和热 情的脸,热情洋溢地说:“你们应是千百万青年中的第一批共产主义建设 者!”青年们恍然大悟,他们以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来表达他们对自己领 袖的崇敬之情。接着,庄严雄壮的《国际歌》奏响了。在那悲壮的乐曲声中 每个人更加明白了“学习共产主义”的含义,他们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列宁 的期望,完成他们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星期六义务劳动” 19年4月12日,星期六。下午,所有上班工作的人都回家了 股股炊烟伴随着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从城里各处飘起来,似乎在劝诱着人 们,赶紧回家吧!然而,就在此时,莫斯科一喀山铁路分局一个机车库里, 却活动着一些忙碌的人影。只听见两台机车旁不时发出“叮叮噹噹”的敲击 声,偶尔还有低声的谈话声。 原来,这是喀山铁路分局一个机车库的党支部成员和积极分子在进行 义务劳动,抢修两台坏损的机车。这一年,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 考验,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军的叛乱,内外夹击着这个新生 的红色政权。在这危急关头,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出号召,倡议全体苏维埃 公民担负起责任和义务,以革命精神从事每一项工作,共同渡过眼前的难关 这个机车库的党支部经过讨论,决定在星期六下了班也不回家,继续工作 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经过了一天的工作,大家本已很疲劳了,半磅定量供应的面包,早已 随着汗水蒸发了出去。肚子饿得“咕咕”叫着,表示“抗议”。然而,眼见 两列军车因没有机车而停在车站,车上的红军眼巴巴地盼着到前线去,人们
产,提高经济效率,进行文化科学建设,等等。然而,在此时,列宁却提出, 青年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 列宁的这一要求是在苏联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 这次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正是在此次会议上,列宁为今后的青年 工作指出了方向。 代表们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倾听列宁演讲的。然而,“学习”这一字眼使 他们迷惑不解:怎么能在国内外形势这么复杂时谈论“学习”呢?然而,他 们的疑惑很快解除了。列宁以他那惯有的极富热情和鼓舞人心的语气解释 道,是的,青年们应该学习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是像那些书呆子和牛皮 大王所认为的那样,从教科书和通俗小册子里就能学到。它需要的是艰苦而 复杂的劳动,是要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知识财富。列宁举例说,在完成了 保卫共和国的任务后,现在的任务是要恢复工业和农业。然而,只有在现代 最新科学基础上才能恢复工农业,这个基础就是电力化。然而,如果连字都 不识,又怎能谈得上掌握最先进的电气化知识和技术呢?就更谈不上把它应 用到工农业各个部门中去了。因此,只有接受现代教育,青年们才能肩负起 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没有这种教育,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而已。 谈到这里,列宁深深地望着聚精会神的青年们那一张张充满渴望和热 情的脸,热情洋溢地说:“你们应是千百万青年中的第一批共产主义建设 者!”青年们恍然大悟,他们以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来表达他们对自己领 袖的崇敬之情。接着,庄严雄壮的《国际歌》奏响了。在那悲壮的乐曲声中, 每个人更加明白了“学习共产主义”的含义,他们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列宁 的期望,完成他们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星期六义务劳动” 1919年4月12日,星期六。下午,所有上班工作的人都回家了。 一股股炊烟伴随着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从城里各处飘起来,似乎在劝诱着人 们,赶紧回家吧!然而,就在此时,莫斯科—喀山铁路分局一个机车库里, 却活动着一些忙碌的人影。只听见两台机车旁不时发出“叮叮噹噹”的敲击 声,偶尔还有低声的谈话声。 原来,这是喀山铁路分局一个机车库的党支部成员和积极分子在进行 义务劳动,抢修两台坏损的机车。这一年,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 考验,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军的叛乱,内外夹击着这个新生 的红色政权。在这危急关头,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出号召,倡议全体苏维埃 公民担负起责任和义务,以革命精神从事每一项工作,共同渡过眼前的难关。 这个机车库的党支部经过讨论,决定在星期六下了班也不回家,继续工作, 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 经过了一天的工作,大家本已很疲劳了,半磅定量供应的面包,早已 随着汗水蒸发了出去。肚子饿得“咕咕”叫着,表示“抗议”。然而,眼见 两列军车因没有机车而停在车站,车上的红军眼巴巴地盼着到前线去,人们
又怎么能去理会肚子的“抗议”呢?深夜12点,两台机车修好了,军车在 雄浑的《国际歌》声中缓缓驶岀,工人们挥动着帽子,眼里流下了热泪。 这件事情很快在喀山铁路分局传开了。分局党委敏感地意识到,这是 工人们为了支援前线而作出的又一个重大牺牲,也是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 性的一次体现。他们决定在全分局推广这一做法,每星期六下班后继续进行 六小时义务劳动,称为“星期六义务劳动”。 当时,苏维埃共和国内忧外患,生产严重不足。喀山铁路分局这一决 定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前线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一由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首创发起的、带有真正共产主义精神的 “星期六义务劳动”立刻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注意。《真理报》、《消息报》 等各大报刊进行了大量报道。 年轻苏维埃共和国的缔造者,苏维埃的最高领导人列宁从报上看到了 这一消息,立刻肯定了这一做法,称之为“伟大的创举”。他号召全体青年 团员都向喀山铁路分局的工人们学习,广泛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并于 19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亲自参加了清理克里姆林宫广场的义务 劳动。于是,一个由人民群众首创发起、由共和国领袖倡导和号召的带有共 产主义奉献精神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活动在苏维埃共和国的广袤大地上开 展起来了。 列宁逝世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他每天工作十几个 小时。在十月革命前后那些最艰苦和繁忙的日子里,他甚至一天要工作二十 个小时以上。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 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由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即广 大工农群众来管理和建设国家;他领导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他使人们相信, 人类从前只是作为理想的公平和正义正在变成现实,从而鼓舞起人们对生活 的巨大勇气……然而,奇迹的创造是要付出超人代价的。由于长期超负荷 超强度工作,列宁的身体状况开始衰弱。头疼、失眠这些脑力劳动过度的症 状无情地折磨着他。他以坚韧的意志力顽强地坚持工作,指导着苏维埃布尔 什维克党的工作。1922年,他带病参加了党的第11次代表大会,并在 会上作了报告。从1922年5月起,在医生和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坚持下 列宁到了莫斯科郊外哥尔克村去疗养。在这里,他的动脉硬化症第一次严重 发作,连语言功能也发生了障碍,经过治疗,2个月后病情有所好转。 病中的列宁仍然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不时和前来探望他的政治 局成员们讨论工作。医生不得采取强硬措施,严格禁止他的这一切活动。 11月20日,在列宁的强烈要求下,他参加了莫斯科苏维埃全体会 议,并发表了演说。然而这却是他最后一次发表公开演说了。 十几天后,病魔再次袭击了列宁。他的右半身彻底瘫痪了
又怎么能去理会肚子的“抗议”呢?深夜12点,两台机车修好了,军车在 雄浑的《国际歌》声中缓缓驶出,工人们挥动着帽子,眼里流下了热泪。 这件事情很快在喀山铁路分局传开了。分局党委敏感地意识到,这是 工人们为了支援前线而作出的又一个重大牺牲,也是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 性的一次体现。他们决定在全分局推广这一做法,每星期六下班后继续进行 六小时义务劳动,称为“星期六义务劳动”。 当时,苏维埃共和国内忧外患,生产严重不足。喀山铁路分局这一决 定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前线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一由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首创发起的、带有真正共产主义精神的 “星期六义务劳动”立刻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注意。《真理报》、《消息报》 等各大报刊进行了大量报道。 年轻苏维埃共和国的缔造者,苏维埃的最高领导人列宁从报上看到了 这一消息,立刻肯定了这一做法,称之为“伟大的创举”。他号召全体青年 团员都向喀山铁路分局的工人们学习,广泛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并于 192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亲自参加了清理克里姆林宫广场的义务 劳动。于是,一个由人民群众首创发起、由共和国领袖倡导和号召的带有共 产主义奉献精神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活动在苏维埃共和国的广袤大地上开 展起来了。 列宁逝世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他每天工作十几个 小时。在十月革命前后那些最艰苦和繁忙的日子里,他甚至一天要工作二十 个小时以上。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 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由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即广 大工农群众来管理和建设国家;他领导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他使人们相信, 人类从前只是作为理想的公平和正义正在变成现实,从而鼓舞起人们对生活 的巨大勇气……然而,奇迹的创造是要付出超人代价的。由于长期超负荷、 超强度工作,列宁的身体状况开始衰弱。头疼、失眠这些脑力劳动过度的症 状无情地折磨着他。他以坚韧的意志力顽强地坚持工作,指导着苏维埃布尔 什维克党的工作。1922年,他带病参加了党的第11次代表大会,并在 会上作了报告。从1922年5月起,在医生和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坚持下, 列宁到了莫斯科郊外哥尔克村去疗养。在这里,他的动脉硬化症第一次严重 发作,连语言功能也发生了障碍,经过治疗,2个月后病情有所好转。 病中的列宁仍然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不时和前来探望他的政治 局成员们讨论工作。医生不得采取强硬措施,严格禁止他的这一切活动。 11月20日,在列宁的强烈要求下,他参加了莫斯科苏维埃全体会 议,并发表了演说。然而这却是他最后一次发表公开演说了。 十几天后,病魔再次袭击了列宁。他的右半身彻底瘫痪了
列宁神志始终很清醒。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抓紧每一分钟 他半身麻木,无法执笔写作,便口授文件,让别人帮着记录。严重的头疼时 常折磨他。为了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他一边冷敷额头,一边口授,列宁后来 的多篇文章就是以这种方式写下来的 923年春天,病魔第三次袭击列宁。他连话都无法说了。随后的 日子,是列宁与疾病进行顽强斗争的日子。惊人的意志和毅力,使他身上似 乎出现了奇迹:夏天,他不再失眠,在别人的挽扶下,他可以下床走路了。 而到了秋天,他居然又能说话了。这位年轻共和国的缔造者以他与敌人进行 斗争的毅力与疾病进行着顽强斗争。人们期待着奇迹真的出现,盼望他们的 领袖再次回到克里姆林宫,主持苏维埃共和国的工作,领导他们走向光明的 未来 然而,事与愿违。1924年1月21日傍晚,这位巨人溘然长眠, 永远离开了他眷恋着的土地和人民。 苏维埃共和国举国致哀。钟声长鸣,礼炮轰响,哀悼这位20世纪的 巨人。 70年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政治的变化,苏维埃国家内部 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终于使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 然而,人们对列宁的尊敬并不因此而消逝。列宁为了消灭人类的一切剥削和 压迫、为了实现人类的公平和正义理想而不懈努力、顽强斗争的精神,将永 远激励和鼓舞人们,成为人们追求光明与幸福的一盏明灯。 经济危机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 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本世 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 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 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丹 麦、在荷兰,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 牛、小羊被杀死……难道真的是“生产过剩”,东西太多了吗?根本不是 广大的劳动者这时正缺吃少穿,挨饿受冻,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 当时的美国,3O万儿童失学,许多州的矿区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时达 到9O%以上,因为他们在挨饿。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 可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回答老师:“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 妹妹吃!”欧美各国大批的工厂矿山企业倒闭,300多万工人失业;还有 刚从学校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青年人、两手空空的农民以及退伍的老兵。他们 饥肠辘辘,衣裳破烂,流落街头 多么奇怪的现象:劳动者缺吃少穿在挨饿受冻,而资本家却在把大量
列宁神志始终很清醒。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抓紧每一分钟。 他半身麻木,无法执笔写作,便口授文件,让别人帮着记录。严重的头疼时 常折磨他。为了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他一边冷敷额头,一边口授,列宁后来 的多篇文章就是以这种方式写下来的。 1923年春天,病魔第三次袭击列宁。他连话都无法说了。随后的 日子,是列宁与疾病进行顽强斗争的日子。惊人的意志和毅力,使他身上似 乎出现了奇迹:夏天,他不再失眠,在别人的挽扶下,他可以下床走路了。 而到了秋天,他居然又能说话了。这位年轻共和国的缔造者以他与敌人进行 斗争的毅力与疾病进行着顽强斗争。人们期待着奇迹真的出现,盼望他们的 领袖再次回到克里姆林宫,主持苏维埃共和国的工作,领导他们走向光明的 未来。 然而,事与愿违。1924年1月21日傍晚,这位巨人溘然长眠, 永远离开了他眷恋着的土地和人民。 苏维埃共和国举国致哀。钟声长鸣,礼炮轰响,哀悼这位20世纪的 巨人。 70年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政治的变化,苏维埃国家内部 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终于使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 然而,人们对列宁的尊敬并不因此而消逝。列宁为了消灭人类的一切剥削和 压迫、为了实现人类的公平和正义理想而不懈努力、顽强斗争的精神,将永 远激励和鼓舞人们,成为人们追求光明与幸福的一盏明灯。 经济危机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 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本世 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 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 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丹 麦、在荷兰,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 牛、小羊被杀死……难道真的是“生产过剩”,东西太多了吗?根本不是! 广大的劳动者这时正缺吃少穿,挨饿受冻,过着极端贫苦的生活。 当时的美国,30万儿童失学,许多州的矿区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时达 到90%以上,因为他们在挨饿。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 可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回答老师:“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 妹妹吃!”欧美各国大批的工厂矿山企业倒闭,300多万工人失业;还有 刚从学校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青年人、两手空空的农民以及退伍的老兵。他们 饥肠辘辘,衣裳破烂,流落街头。 多么奇怪的现象:劳动者缺吃少穿在挨饿受冻,而资本家却在把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