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 主要以《祝福》为例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二中学董成亮 深层结构分析的客观基础是作品本身的内容关系,而内容之间得以发生某种 关系,其前提是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那种联系了作品所有内容而使其共 在的,笔者称之为情境 《孔乙己》的情境是“酒事”。作者正是用一个酒字联系起了文本中所有的 人和事。卖酒与喝酒、站喝与坐喝,全在“酒事”中。 《诗·卫风·氓》的情境是“交往”。氓与女是交往的双方,“总角之宴” 青春之恋与结婚成家是交往的三个阶段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情境是“赏景”。人与景同在“赏景”中,眼前之景 与神思之景因赏景而依次展现。 就像语境对于语词的组合关系具有选择作用一样,情境对于内容的组合关系 也具有类似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对《孔乙己》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将其情境标示为 酒事”之后,就将以“酒事”为视点观照各色人等,分析其组成。发现按照他 们在“酒事”这“一出戏”中所“扮演”的“角色”类型,可以作二次分类。第 次按商业关系可划分为卖酒者与喝酒者。第二次按阶级关系,卖酒者又可分为 掌柜与伙计;喝酒者还可分为穿长衫坐喝、穿短衣站喝和穿长衫却站喝三类。这 就从整体上构成了以酒为核心的轴心式结构,清楚地显示出内容要素间的关系是 两极对立。在这个格局中,孔乙己成了多余人。而孔乙己的人生遭遇,则是理想 与现实在坐喝与站喝上的错位与悖逆的过程。 从上例可以看出,由于情境的这种选择作用,一旦有了切合的标示,结构分 析便有了明确的界域。这就避免了分析的盲目性,使接下来的分析有路可循。 准确把握作品的“情境”,其必要性固然在于它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一一是结 构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一但其迫切性却在于作品解读的现状了:那就是一般 对于文本内容的整体性认识,不是容易流于宽泛,就是容易流于偏狭,甚或两错 兼犯。 例如,《诗经·卫风·氓》,一般定位于“弃妇诗”,以此看待“氓之蚩蚩” 与“尔卜尔筮”,就成了一种欺骗,而“氓”的其他表现也都是负心之举。这就 流于偏狭,罔顾了“氓”“女”二人的身份地位以及长期交往经历中的对等关系 把一首具有厚实内容与深刻启迪的作品简单地做了某种观念的图解。 再如,对于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内容属性,一般的认为是“写景抒情” 这首先是过于宽泛,因为“写景抒情”就通常的说法而言,也有见景生情、缘情 写景、借景抒情三种。然后认为行文过于枝蔓,最好只保留三至五段,其他大部
1 五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 ——主要以《祝福》为例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二中学 董成亮 深层结构分析的客观基础是作品本身的内容关系,而内容之间得以发生某种 关系,其前提是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那种联系了作品所有内容而使其共 在的,笔者称之为情境。 《孔乙己》的情境是“酒事”。作者正是用一个酒字联系起了文本中所有的 人和事。卖酒与喝酒、站喝与坐喝,全在“酒事”中。 《诗·卫风·氓》的情境是“交往”。氓与女是交往的双方,“总角之宴”、 青春之恋与结婚成家是交往的三个阶段。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情境是“赏景”。人与景同在“赏景”中,眼前之景 与神思之景因赏景而依次展现。 就像语境对于语词的组合关系具有选择作用一样,情境对于内容的组合关系 也具有类似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对《孔乙己》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将其情境标示为 “酒事”之后,就将以“酒事”为视点观照各色人等,分析其组成。发现按照他 们在“酒事”这“一出戏”中所“扮演”的“角色”类型,可以作二次分类。第 一次按商业关系可划分为卖酒者与喝酒者。第二次按阶级关系,卖酒者又可分为 掌柜与伙计;喝酒者还可分为穿长衫坐喝、穿短衣站喝和穿长衫却站喝三类。这 就从整体上构成了以酒为核心的轴心式结构,清楚地显示出内容要素间的关系是 两极对立。在这个格局中,孔乙己成了多余人。而孔乙己的人生遭遇,则是理想 与现实在坐喝与站喝上的错位与悖逆的过程。 从上例可以看出,由于情境的这种选择作用,一旦有了切合的标示,结构分 析便有了明确的界域。这就避免了分析的盲目性,使接下来的分析有路可循。 准确把握作品的“情境”,其必要性固然在于它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是结 构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其迫切性却在于作品解读的现状了:那就是一般 对于文本内容的整体性认识,不是容易流于宽泛,就是容易流于偏狭,甚或两错 兼犯。 例如,《诗经·卫风·氓》,一般定位于“弃妇诗”,以此看待“氓之蚩蚩” 与“尔卜尔筮”,就成了一种欺骗,而“氓”的其他表现也都是负心之举。这就 流于偏狭,罔顾了“氓”“女”二人的身份地位以及长期交往经历中的对等关系。 把一首具有厚实内容与深刻启迪的作品简单地做了某种观念的图解。 再如,对于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内容属性,一般的认为是“写景抒情”。 这首先是过于宽泛,因为“写景抒情”就通常的说法而言,也有见景生情、缘情 写景、借景抒情三种。然后认为行文过于枝蔓,最好只保留三至五段,其他大部
可以删去,就又滑入了偏狭一一以“借景抒情”要求文本了。文章某些段落在选 入教材时曾长期被删,一般教学时也只把三至五段作为重点,就是这种见解的反 映。其实这是一篇典型的赏景遣怀的美文,真切地表现了作家的审美个性,并完 整地展现出赏景的审美过程。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不可多得的范本。它 的每一个段落都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可以随意删除的。 那么,如何避免宽泛与偏狭,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属性,也就是确认情境 呢? 首先要认识情境的特性,它是对于文本内容属性的整体性把握。所谓“整体 性”,就是对于文本的所有内容都是周延的。换言之,文本的内容无一不在情境 之中,如有例外,则只能说明概括不准,必须重新把握标示。 其次,要清楚情境的形态。作为作品所有内容结构上的纽带,情境是共在的 事件,而不是共有的内涵 再次,要注意文本中(包括标题)的某些词语与具体内容特别是主要场景或 事件的关联。一旦发现联系紧密,便是寻找合适事件(情境)标示的线索 下面,笔者以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为例具体说明。 先要将文本从头至尾浏览一遍,以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遍看下来之后,我们就会发觉,“祝福”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文题是 “祝福”,首尾写“祝福”,中间几次写到“祝福”;但也有不是写“祝福”的。 显然“祝福”是全文的一个主要内容,但它又不足以涵盖全文所有的人和事, 因而不宜作为全文的情境。不过由于它与其他内容关系密切,可以考虑作为寻找 情境的线索。 要把“祝福”作为寻找情境的线索,就要回到“祝福”本身,弄清它与文本 其他内容的内在联系。 关于“祝福”,文本有如下的表述:“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 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看来“祝福”就是向神求福,不过所求的是得福的运气。至于“福”的具体 内容,民间将“福、禄、寿、喜、财”并提,又有“五福临门”的说法,则“福” 应包括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项。其中第一项与第五项似乎是人所难 以把握的,“好德”也是与生俱来,能够让人追而求之的就主要是富贵与康宁了, 而富贵,这才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 作为凡人,这种向天神的求福,是要回到人间去实现的。 实际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当我们带着问题将目光再一次投向文本,就会发现,作品正是这样安排了内 容的。一方面,它叙写了作为祭祀的祝福;而另一方面,又以大部分篇幅向我们 展现了现实的求福 婆婆的求福。婆婆把丧夫的祥林嫂卖到深山野墺,得了一笔可观的钱财。靠
2 可以删去,就又滑入了偏狭——以“借景抒情”要求文本了。文章某些段落在选 入教材时曾长期被删,一般教学时也只把三至五段作为重点,就是这种见解的反 映。其实这是一篇典型的赏景遣怀的美文,真切地表现了作家的审美个性,并完 整地展现出赏景的审美过程。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不可多得的范本。它 的每一个段落都是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可以随意删除的。 那么,如何避免宽泛与偏狭,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属性,也就是确认情境 呢? 首先要认识情境的特性,它是对于文本内容属性的整体性把握。所谓“整体 性”,就是对于文本的所有内容都是周延的。换言之,文本的内容无一不在情境 之中,如有例外,则只能说明概括不准,必须重新把握标示。 其次,要清楚情境的形态。作为作品所有内容结构上的纽带,情境是共在的 事件,而不是共有的内涵。 再次,要注意文本中(包括标题)的某些词语与具体内容特别是主要场景或 事件的关联。一旦发现联系紧密,便是寻找合适事件(情境)标示的线索。 下面,笔者以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为例具体说明。 先要将文本从头至尾浏览一遍,以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一遍看下来之后,我们就会发觉,“祝福”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文题是 “祝福”,首尾写“祝福”,中间几次写到“祝福”;但也有不是写“祝福”的。 显然“祝福”是全文的一个主要内容,但它又不足以涵盖全文所有的人和事, 因而不宜作为全文的情境。不过由于它与其他内容关系密切,可以考虑作为寻找 情境的线索。 要把“祝福”作为寻找情境的线索,就要回到“祝福”本身,弄清它与文本 其他内容的内在联系。 关于“祝福”,文本有如下的表述:“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 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 看来“祝福”就是向神求福,不过所求的是得福的运气。至于“福”的具体 内容,民间将“福、禄、寿、喜、财”并提,又有“五福临门”的说法,则“福” 应包括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项。其中第一项与第五项似乎是人所难 以把握的,“好德”也是与生俱来,能够让人追而求之的就主要是富贵与康宁了, 而富贵,这才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 作为凡人,这种向天神的求福,是要回到人间去实现的。 实际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当我们带着问题将目光再一次投向文本,就会发现,作品正是这样安排了内 容的。一方面,它叙写了作为祭祀的祝福;而另一方面,又以大部分篇幅向我们 展现了现实的求福。 婆婆的求福。婆婆把丧夫的祥林嫂卖到深山野墺,得了一笔可观的钱财。靠
这给小儿子娶了媳妇,还有了不少的盈余 大伯的求福。大伯让丧子的祥林嫂净身出户,占了她的全部家产,连同她在 贺家置的所有衣物。 卫老婆子的求福。作为中人的卫老婆子,一面介绍祥林嫂到鲁家做工,一面 又伙同婆婆将她抢走。这无疑是三头得好处 四叔的求福。四叔的求福最全面。他花最少的工钱雇佣最能干的女工,还省 了忙时雇短工的花费。一旦这女工不怎么能干了,就把她扫地出门。这里,省钱 也就是赚钱。另外,四叔捐监生是为了做官得俸禄,朱拓的大寿字则表明了他对 “长寿”的追求。 柳妈们的求福。柳妈及鲁镇闲人们在阿毛的故事及祥林嫂的伤疤中找到了精 神上的享用。他们或陪哭或讥嘲或捉弄,都是为了获得一时的快意。这大致可以 归入“喜”的范畴。 祥林嫂的求福。祥林嫂两次到鲁家做工,都是为了求得一个平安的生活;捐 门槛是为了死后的安宁。 “我”的求福。叙述人“我”时近年关回到鲁镇是为了感受祝福的喜庆和久 违的乡情。他急来急去是因为与四叔不合以及见闻了祥林嫂的惨死,想要远祸趋 福一一去赶福兴楼鱼翅的口福了。 祥林、贺老六、阿毛也在求福中。他们的生死客观上都成了或人或己求福的 条件和机运。 总之,文中所有的事都与求福相关,所有的人也都在求福中。因而“求福” 就是全文的情境。 从上面确认情境的过程看来,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梳理文本内容,异中见同的 过程。这个过程用晢学语言表示就是寻找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如用数学术语形容, 也可以叫它求取最大公约数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分析的本质在于求异。这是基于比较的。要比较就得先 找到可比性。可比性是同一的。作为文学,同一的可比性不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笔者认定它就是公共事件,也就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的味道了。 当我们认定“求福”就是全文的情境后,就应以“求福”为视点观照所有内 容,思维也就由求同转向求异了 这里有三个维度可供分析。 第一个维度,事类的维度。就是同是求福之事,依它们的不同,可以分作几 种类型。 有祭祀的祝福与现实的求福两类。 先看祭祀的祝福。祭祀的祝福已有了准宗教的性质。从“迎接福神”看,它 有了信奉的神灵;从“致敬尽礼”看,又有了礼仪的定规和宗教式的虔敬。而“年
3 这给小儿子娶了媳妇,还有了不少的盈余。 大伯的求福。大伯让丧子的祥林嫂净身出户,占了她的全部家产,连同她在 贺家置的所有衣物。 卫老婆子的求福。作为中人的卫老婆子,一面介绍祥林嫂到鲁家做工,一面 又伙同婆婆将她抢走。这无疑是三头得好处。 四叔的求福。四叔的求福最全面。他花最少的工钱雇佣最能干的女工,还省 了忙时雇短工的花费。一旦这女工不怎么能干了,就把她扫地出门。这里,省钱 也就是赚钱。另外,四叔捐监生是为了做官得俸禄,朱拓的大寿字则表明了他对 “长寿”的追求。 柳妈们的求福。柳妈及鲁镇闲人们在阿毛的故事及祥林嫂的伤疤中找到了精 神上的享用。他们或陪哭或讥嘲或捉弄,都是为了获得一时的快意。这大致可以 归入“喜”的范畴。 祥林嫂的求福。祥林嫂两次到鲁家做工,都是为了求得一个平安的生活;捐 门槛是为了死后的安宁。 “我”的求福。叙述人“我”时近年关回到鲁镇是为了感受祝福的喜庆和久 违的乡情。他急来急去是因为与四叔不合以及见闻了祥林嫂的惨死,想要远祸趋 福——去赶福兴楼鱼翅的口福了。 祥林、贺老六、阿毛也在求福中。他们的生死客观上都成了或人或己求福的 条件和机运。 总之,文中所有的事都与求福相关,所有的人也都在求福中。因而“求福” 就是全文的情境。 从上面确认情境的过程看来,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梳理文本内容,异中见同的 过程。这个过程用哲学语言表示就是寻找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如用数学术语形容, 也可以叫它求取最大公约数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分析的本质在于求异。这是基于比较的。要比较就得先 找到可比性。可比性是同一的。作为文学,同一的可比性不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笔者认定它就是公共事件,也就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的味道了。 当我们认定“求福”就是全文的情境后,就应以“求福”为视点观照所有内 容,思维也就由求同转向求异了。 这里有三个维度可供分析。 第一个维度,事类的维度。就是同是求福之事,依它们的不同,可以分作几 种类型。 有祭祀的祝福与现实的求福两类。 先看祭祀的祝福。祭祀的祝福已有了准宗教的性质。从“迎接福神”看,它 有了信奉的神灵;从“致敬尽礼”看,又有了礼仪的定规和宗教式的虔敬。而“年
年如此,家家如此”则告诉我们,这种痴迷的普遍与恒久。这是一方面。另一方 面,祝福又是有身份和财产限制的,“拜的只限于男人”“只要买得起福礼”表明, 并非人人都能“年年如此”。像祥林嫂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拜求甚至是连帮忙都 不准参与的。这里,对“福”的普遍恒久的痴迷与祝福的实际上的不能普遍恒久 便形成了悖反。这会导致强者有福愈能祝福,弱者寡福反难祝福的不平。根本问 题就是这种福文化缺乏对弱者的人文关怀,多了些“福利”,少了些悲悯,有点 见福不见爱的味道 再看现实的求福。人们把祥林嫂的噩运当作自己求福的机运,唯福是求而损 人求福,没有了对于弱者的起码同情。最有福的四叔最能祝福也最能求福,而最 需要福的祥林嫂却无缘祝福更无法求福,最后倒落了个惨死的结局。 那么,作为祭祀的祝福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在现实的求福中便见到了它行为 上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而现实求福中的人间不平,也就印证了祭祀祝福中的 神道悖论,两处源流一线。文化是怎样影响了社会,社会又怎么是文化生成的土 壤,于此可见一斑 令人震惊的是,对所求福者(福神)的极度虔敬与对所取福者(祥林嫂)的 极端冷酷竟能如此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缺少人性的神性蜕化成了魔性 第二个维度,人物的维度,即同是求福之人,他们的情形又有什么区别呢? 经过比较分类,可以得出: 第一类是损人求福者。这包括婆婆、大伯、卫老婆子、四叔、柳妈等人。祥 林、贺老六、阿毛虽无损人主观,但客观上却成了或人或己损人求福的条件和机 运 第二类是求福被损者。这就是祥林嫂。 第三类是叙述人“我”,属于远祸趋福者,值得注意的是,“我”虽无损人故 意,但有很强的明哲保身的意识,这导致他只求己福而见死不救,因此也可将他 归入第一类中。只不过这种“损”没有那么直接和严重罢了。 如此便形成了两级对立的关系,在这种两极对立中,我们看到,祥林嫂是那 么的孤立无助。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了。 再仔细一点分析,在那些损害祥林嫂的人中,其损害的程度也并非完全一样。 如按损害程度从重到轻的顺序将他们排列起来,就会得到如下的序列: 亲人(婆婆、大伯)>主人(四叔、四婶)>同事(柳妈)>中人(卫老婆 子)>邻人(鲁镇闲人)>旁人(叙述人“我”) 这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那就是,对于一个弱者而言,越是与他关 系亲近的人,对他的损害也就越大。 这当然并非一个普遍的规律,但在《祝福》中却是一个冷酷的事实。 这个事实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个方面,在《祝福》这样的社会中,由于 人们唯福是求损人求福,已到了人伦尽失的地步:亲人失爱,主人无仁,中人不
4 年如此,家家如此”则告诉我们,这种痴迷的普遍与恒久。这是一方面。另一方 面,祝福又是有身份和财产限制的,“拜的只限于男人”“只要买得起福礼”表明, 并非人人都能“年年如此”。像祥林嫂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拜求甚至是连帮忙都 不准参与的。这里,对“福”的普遍恒久的痴迷与祝福的实际上的不能普遍恒久 便形成了悖反。这会导致强者有福愈能祝福,弱者寡福反难祝福的不平。根本问 题就是这种福文化缺乏对弱者的人文关怀,多了些“福利”,少了些悲悯,有点 见福不见爱的味道。 再看现实的求福。人们把祥林嫂的噩运当作自己求福的机运,唯福是求而损 人求福,没有了对于弱者的起码同情。最有福的四叔最能祝福也最能求福,而最 需要福的祥林嫂却无缘祝福更无法求福,最后倒落了个惨死的结局。 那么,作为祭祀的祝福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在现实的求福中便见到了它行为 上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而现实求福中的人间不平,也就印证了祭祀祝福中的 神道悖论,两处源流一线。文化是怎样影响了社会,社会又怎么是文化生成的土 壤,于此可见一斑。 令人震惊的是,对所求福者(福神)的极度虔敬与对所取福者(祥林嫂)的 极端冷酷竟能如此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缺少人性的神性蜕化成了魔性。 第二个维度,人物的维度,即同是求福之人,他们的情形又有什么区别呢? 经过比较分类,可以得出: 第一类是损人求福者。这包括婆婆、大伯、卫老婆子、四叔、柳妈等人。祥 林、贺老六、阿毛虽无损人主观,但客观上却成了或人或己损人求福的条件和机 运。 第二类是求福被损者。这就是祥林嫂。 第三类是叙述人“我”,属于远祸趋福者,值得注意的是,“我”虽无损人故 意,但有很强的明哲保身的意识,这导致他只求己福而见死不救,因此也可将他 归入第一类中。只不过这种“损”没有那么直接和严重罢了。 如此便形成了两级对立的关系,在这种两极对立中,我们看到,祥林嫂是那 么的孤立无助。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了。 再仔细一点分析,在那些损害祥林嫂的人中,其损害的程度也并非完全一样。 如按损害程度从重到轻的顺序将他们排列起来,就会得到如下的序列: 亲人(婆婆、大伯)>主人(四叔、四婶)>同事(柳妈)>中人(卫老婆 子)>邻人(鲁镇闲人)>旁人(叙述人“我”) 这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那就是,对于一个弱者而言,越是与他关 系亲近的人,对他的损害也就越大。 这当然并非一个普遍的规律,但在《祝福》中却是一个冷酷的事实。 这个事实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个方面,在《祝福》这样的社会中,由于 人们唯福是求损人求福,已到了人伦尽失的地步:亲人失爱,主人无仁,中人不
中,众人薄情,旁人寡义 礼教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兄良,弟悌” 的说法,推广开来就是相互之间要讲仁义,有爱心。而《祝福》的社会却是一片 无爱的沙漠,没有了起码的人伦底线。这是背离礼教的根本精神的。 第三个维度,情节的维度。这里指主要人物的经历。 祥林嫂的半生经历,是一条下坠式二道螺旋。 为求得一个平安的生活,祥林嫂曾两次从家庭走到社会最后又回到家庭。 但第二次是第一次的下位循环。 第一次走出家庭是新寡之人,再回来已是被卖之身。第二次走出家庭已成再 嫁之妇,这就决定了她会受到更严重的歧视,果然,再回家已是被锯之魂 第二次比第一次更加悲惨。 这说明了什么呢? 社会生态全方位持续恶化。 在不同的家庭,祥林嫂或是本人被卖或是家财被占,遭遇大体相似。在不同 的时间段,主人都是既要盘剥她又要歧视她,直至最后赶走她,狠心未减更甚 无处不在损人求福,无时不是求福被损。对于祥林嫂而言,无论何时何地,这个 人间都是越来越不“宜居”了。 二、弱者逃不脱被损的命运。 祥林嫂因婆婆要卖她才逃到鲁家做工,结果仍被抓回卖掉;祥林嫂因大伯要 赶走她又第二次来到鲁家,结果还是被鲁家赶走。 三、只要弱者逃不掉被损的命运,福即是祸 祥林嫂求福得祸是不用说的了,就是那些求福得福者,当他们目睹祥林嫂的 惨象见闻祥林嫂的惨死,还有幸福感吗?四叔觉得祥林嫂死在年关是冲了他的福 气,坏了他的心情,恼得大骂不已。“我”本为祝福而来,但此时只想赶快走掉。 其他人也是各怀鬼胎而小心避讳,连说句话都很不轻松。福已荡然无存。结论是, 一个弱者得不到救助的社会,不会是一个幸福的社会 最后一个问题:对于祥林嫂的悲剧,是谁摁倒了那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事件是被卖再嫁,那么,婆婆就是祥林嫂悲剧的第 推手吗?也就是说,是不是凡婆婆都能卖掉守寡无子的儿媳呢? 在鲁家,婆婆谎称自己抢走媳妇的举动是叫她冋去帮忙,说明婆婆卖媳妇不 是一件光彩的事,像四叔这样的大户人家是不会认同的。从后来卫老婆子与四婶 的对话看,这种事也只是小户人家有。则婆婆卖媳妇还另有原因.。但这原因文 中没有表述。同样没有表述的还有祥林嫂娘家人的情况,文章从头到尾竟无一字 提及。这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其实,不表述也就是一种表述。如果不是怨恨 太深到了决绝的地步,祥林嫂又为什么至死连娘家人的消息也不去打听一下呢? 纵然人已死光,也还有故土坟茔!“人穷则反本”,祥林嫂就不是常人?据此我们
5 中,众人薄情,旁人寡义。 礼教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兄良,弟悌” 的说法,推广开来就是相互之间要讲仁义,有爱心。而《祝福》的社会却是一片 无爱的沙漠,没有了起码的人伦底线。这是背离礼教的根本精神的。 第三个维度,情节的维度。这里指主要人物的经历。 祥林嫂的半生经历,是一条下坠式二道螺旋。 为求得一个平安的生活,祥林嫂曾两次从家庭走到社会最后又回到家庭。 但第二次是第一次的下位循环。 第一次走出家庭是新寡之人,再回来已是被卖之身。第二次走出家庭已成再 嫁之妇,这就决定了她会受到更严重的歧视,果然,再回家已是被锯之魂。 第二次比第一次更加悲惨。 这说明了什么呢? 一、社会生态全方位持续恶化。 在不同的家庭,祥林嫂或是本人被卖或是家财被占,遭遇大体相似。在不同 的时间段,主人都是既要盘剥她又要歧视她,直至最后赶走她,狠心未减更甚。 无处不在损人求福,无时不是求福被损。对于祥林嫂而言,无论何时何地,这个 人间都是越来越不“宜居”了。 二、弱者逃不脱被损的命运。 祥林嫂因婆婆要卖她才逃到鲁家做工,结果仍被抓回卖掉;祥林嫂因大伯要 赶走她又第二次来到鲁家,结果还是被鲁家赶走。 三、只要弱者逃不掉被损的命运,福即是祸。 祥林嫂求福得祸是不用说的了,就是那些求福得福者,当他们目睹祥林嫂的 惨象见闻祥林嫂的惨死,还有幸福感吗?四叔觉得祥林嫂死在年关是冲了他的福 气,坏了他的心情,恼得大骂不已。“我”本为祝福而来,但此时只想赶快走掉。 其他人也是各怀鬼胎而小心避讳,连说句话都很不轻松。福已荡然无存。结论是, 一个弱者得不到救助的社会,不会是一个幸福的社会。 最后一个问题:对于祥林嫂的悲剧,是谁摁倒了那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事件是被卖再嫁,那么,婆婆就是祥林嫂悲剧的第 一推手吗?也就是说,是不是凡婆婆都能卖掉守寡无子的儿媳呢? 在鲁家,婆婆谎称自己抢走媳妇的举动是叫她回去帮忙,说明婆婆卖媳妇不 是一件光彩的事,像四叔这样的大户人家是不会认同的。从后来卫老婆子与四婶 的对话看,这种事也只是小户人家有。则婆婆卖媳妇还另有原因.。但这原因文 中没有表述。同样没有表述的还有祥林嫂娘家人的情况,文章从头到尾竟无一字 提及。这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其实,不表述也就是一种表述。如果不是怨恨 太深到了决绝的地步,祥林嫂又为什么至死连娘家人的消息也不去打听一下呢? 纵然人已死光,也还有故土坟茔!“人穷则反本”,祥林嫂就不是常人?据此我们
可以推测:祥林嫂是童养媳。是娘家人先把她卖给了婆婆,婆婆再卖她就认为是 有理的了。 中国人虽信奉“多子多福”,但贫穷人家既养不起多子也负担不起长大后嫁 娶的费用。于是,童养媳现象就应运而生了。所谓童养媳,就是女孩子在她还小 的时候,就被她的父母卖给了有小男孩的人家做他将来的媳妇。这对双方都是 件“不错”的交易。卖方因此省了养女嫁女的费用还可得一笔钱财;买方也很“合 算”,十来岁的小姑娘价钱较为便宜。买来也不是白养,可以让她做事。比如做 家务,带孩子。而这个孩子,长大就成了她的丈夫。原文交代祥林嫂的“丈夫比 她小十岁”,应是她十多岁时就被婆婆买来带养当时还年幼的丈夫的:“手脚都壮 大”是自小从事体力劳动的结果。总之童养媳现象是底层社会的一种私人行为, 虽然较为流行,但只能说是一种陋习。换一个角度看可以说是一种无奈之举。但 对女孩子本身来说是很不幸的:从小就失去了亲情,在婆家还往往受到虐待。被 当做小佣人不说,还会时常遭到打骂。文中写祥林嫂“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 似乎闲着就无聊”,“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 气是不惜的。”当是在婆家已习惯如此。至于“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也 应是被“严厉的婆婆”长期驯服成的 当生活资料相对(相对于基本需要,也相对于人的欲望)短缺时,生存竞争 会变得激烈起来。礼法、仁义、乃至亲情都会让位于利益的考虑。如果法律缺位 良心失守,弱者就会成为牺牲。这是人性自私的弱点使然,也是个体自保的需要 仅仅归罪于某种制度或学说是皮相的。实际上,三从四德只是一种道德上的主张, 它的前提是关系的存续。如果父亲要卖掉女儿,他就违背了父亲的职分也就毁掉 了父女关系,还谈什么“在家从父”呢?婆婆卖媳妇也不存在制度上的支持。因 为故事发生的清末民初,已有法律明文禁止胁迫守志寡妇再嫁,更不用说卖嫁了。 有人这么做只能说是一种违法行为。即便是现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早已不复 存在,但买卖妇女儿童侵害弱者权益的事仍时有发生,这与损人求福又有什么本 质上的不同呢?
6 可以推测:祥林嫂是童养媳。是娘家人先把她卖给了婆婆,婆婆再卖她就认为是 有理的了。 中国人虽信奉“多子多福”,但贫穷人家既养不起多子也负担不起长大后嫁 娶的费用。于是,童养媳现象就应运而生了。所谓童养媳,就是女孩子在她还小 的时候,就被她的父母卖给了有小男孩的人家做他将来的媳妇。这对双方都是一 件“不错”的交易。卖方因此省了养女嫁女的费用还可得一笔钱财;买方也很“合 算”,十来岁的小姑娘价钱较为便宜。买来也不是白养,可以让她做事。比如做 家务,带孩子。而这个孩子,长大就成了她的丈夫。原文交代祥林嫂的“丈夫比 她小十岁”,应是她十多岁时就被婆婆买来带养当时还年幼的丈夫的;“手脚都壮 大”是自小从事体力劳动的结果。总之童养媳现象是底层社会的一种私人行为, 虽然较为流行,但只能说是一种陋习。换一个角度看可以说是一种无奈之举。但 对女孩子本身来说是很不幸的:从小就失去了亲情,在婆家还往往受到虐待。被 当做小佣人不说,还会时常遭到打骂。文中写祥林嫂“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 似乎闲着就无聊”,“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 气是不惜的。”当是在婆家已习惯如此。至于“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也 应是被“严厉的婆婆”长期驯服成的。 当生活资料相对(相对于基本需要,也相对于人的欲望)短缺时,生存竞争 会变得激烈起来。礼法、仁义、乃至亲情都会让位于利益的考虑。如果法律缺位 良心失守,弱者就会成为牺牲。这是人性自私的弱点使然,也是个体自保的需要。 仅仅归罪于某种制度或学说是皮相的。实际上,三从四德只是一种道德上的主张, 它的前提是关系的存续。如果父亲要卖掉女儿,他就违背了父亲的职分也就毁掉 了父女关系,还谈什么“在家从父”呢?婆婆卖媳妇也不存在制度上的支持。因 为故事发生的清末民初,已有法律明文禁止胁迫守志寡妇再嫁,更不用说卖嫁了。 有人这么做只能说是一种违法行为。即便是现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早已不复 存在,但买卖妇女儿童侵害弱者权益的事仍时有发生,这与损人求福又有什么本 质上的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