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tomic Physics 课程代码 PHYS2067 课程性质 大类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师范) 学分2学分 学时 36学时 主讲教师 董裕力 修订日期 2022年3月 指定教材杨福家,《原子物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物理师范教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普通物理课程。本课程以物质结构的 第一个微观层次(原子)为研究对象,是联接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在理论方法上,该课程揭露经典理论在原子这一微观层次遭遇到的困难,并且为了解决这些 困难而引入量子力学,学生将在本课程中较为系统地学习到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性地了解和掌握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历史,获得有关 原子的电子结构、性质及其与外场相互作用的系统性知识,为以后从事相关的教学工作和科 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以原子结构为中心,理解近现代物理学重要实验的物理思想 了解原子层次的物质结构与运动规律,建立微观世界中的物理图景,树立创新思维,掌捏处 理微观世界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该课程作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从经典 物理学自然过渡到量子力学,能够很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微观世界中的物理现象,形成良 好的物理学科学思想与科学思维,为随后在量子力学的学习中打好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课程科学性强、知识点丰富、人文精神底蕴深厚,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载体建设的良好载 体。授课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原子物理学”中物理模型、经典实验以及科学家典故,能 够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其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科 学家精神和胸怀祖国、情系人民的情怀与品质,从而自然地发挥思政教有资源与功能。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原子的结构和运动规律,了解物质世界的原子特性 原子层次的基本相互作用,诸如电子的运动规律、原子的量子理论、电子的量子角动量和量 子磁矩、原子辐射规律和原子光谱、X射线产生机制、原子核的组成以及核衰变、核反应等, 为今后继续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2:在学习原子物理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前期课程知识点,并且进一步学
1 《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tomic Physics 课程代码 PHYS2067 课程性质 大类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师范) 学 分 2 学分 学 时 36 学时 主讲教师 董裕力 修订日期 2022 年 3 月 指定教材 杨福家,《原子物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物理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普通物理课程。本课程以物质结构的 第一个微观层次(原子)为研究对象,是联接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在理论方法上,该课程揭露经典理论在原子这一微观层次遭遇到的困难,并且为了解决这些 困难而引入量子力学,学生将在本课程中较为系统地学习到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性地了解和掌握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历史,获得有关 原子的电子结构、性质及其与外场相互作用的系统性知识,为以后从事相关的教学工作和科 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以原子结构为中心,理解近现代物理学重要实验的物理思想, 了解原子层次的物质结构与运动规律,建立微观世界中的物理图景,树立创新思维,掌握处 理微观世界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该课程作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从经典 物理学自然过渡到量子力学,能够很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微观世界中的物理现象,形成良 好的物理学科学思想与科学思维,为随后在量子力学的学习中打好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课程科学性强、知识点丰富、人文精神底蕴深厚,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载体建设的良好载 体。授课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原子物理学”中物理模型、经典实验以及科学家典故,能 够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其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科 学家精神和胸怀祖国、情系人民的情怀与品质,从而自然地发挥思政教育资源与功能。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原子的结构和运动规律,了解物质世界的原子特性, 原子层次的基本相互作用,诸如电子的运动规律、原子的量子理论、电子的量子角动量和量 子磁矩、原子辐射规律和原子光谱、X 射线产生机制、原子核的组成以及核衰变、核反应等, 为今后继续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 2:在学习原子物理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前期课程知识点,并且进一步学
会近代物理的研究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原子物理的实验方法及具 体应用,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素质。引导学生话当自学,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通过 一些小课趣的布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探究式教学,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 力。 课程目标3:通过重大科学发现过程的讲授和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介绍,特别是部分中国 科学家的事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介绍原子物理学的前 沿知识,使学生了解并适当涉及一些课外的学科前沿,扩大视野,引导学生勇于思考、乐于 探索发现,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及对应关系说明) 第0章绪论 3-1理 第一章原子的位形 解物玛 系统掌握原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知识体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 掌递原子物理学基础的研究方法 系与结 理解微观世界中抽象的物理图像, 课程目标1 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 构、基 理解并堂握原子的结构和运动趣 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 本原理 律,理解微观领域物理量的量子化 第五章多电子原于 规律,逐步理解微观领域的研究方 第六章X射线 法 3-2掌 第七章原子核物理概论 握物理 学发展 第0章绪论 的过程 第一章原子的位形 与研究 在掌握力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 万法 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物理问题, 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 或者实验中观测到的物理现象,杉 课程目标2 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 律正确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堂握的 6-2 第五章多电子原子 视物 数学工具解决原子物理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第六章X射线 教学的 第七章原子核物理概论 教有功 能。结 合具体 第一章原子的位形 的物理 内容边 将科研前沿引入课辈,使学生了解 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 果程目标3 行爱国 原子物理、量子力学和量子多体理 第六章X射线 主义、 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使学生 第七章原子核物理概论 辩证唯 且名事主京的知储名 介绍原子 物主义 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中国科学
2 会近代物理的研究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原子物理的实验方法及具 体应用,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素质。引导学生适当自学,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通过 一些小课题的布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探究式教学,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 力。 课程目标 3:通过重大科学发现过程的讲授和科学家生平事迹的介绍,特别是部分中国 科学家的事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介绍原子物理学的前 沿知识,使学生了解并适当涉及一些课外的学科前沿,扩大视野,引导学生勇于思考、乐于 探索发现,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及对应关系说明) 课程目标 1 第 O 章 绪论 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 第二章 原子的量子态 第三章 量子力学导论 第四章 原子的精细结构 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 第六章 X 射线 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3-1 理 解物理 知识体 系与结 构、基 本原理 3-2 掌 握物理 学发展 的过程 与研究 方法 6-2 重 视物理 教学的 教育功 能,结 合具体 的物理 内容进 行爱国 主义、 辩证唯 物主义 系统掌握原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原子物理学基础的研究方法。 理解微观世界中抽象的物理图像, 理解并掌握原子的结构和运动规 律,理解微观领域物理量的量子化 规律,逐步理解微观领域的研究方 法。 课程目标 2 第 O 章 绪论 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 第二章 原子的量子态 第三章 量子力学导论 第四章 原子的精细结构 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 第六章 X 射线 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在掌握力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物理问题, 或者实验中观测到的物理现象,构 建正确的物理模型,并通过掌握的 数学工具解决原子物理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课程目标 3 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 第三章 量子力学导论 第六章 X 射线 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将科研前沿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 原子物理、量子力学和量子多体理 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使学生 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储备;介绍原子 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中国科学
教有 家在该领域的贡献,特别是两弹一 星元助王涂昌院土等人的事迹,激 发学生爱国热情,以及树立辩证 物主义。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0章绪论 1.教学目标 了解课程的研究领域,介绍原子物理发展历史,并介绍显微镜等相关前沿知识。 2.教学重难点 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3.教学内容 物理学史,原子物理学发展史的介绍,该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目前人类掌 握的对微观世界观测技术。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一章原子的位形 1.教学日标 了解电子发现的过程,原子模型的构建,熟悉原子内部尺寸大小的量级,掌握卢瑟福提 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熟练掌握卢瑟福散射公式。 思政元素:授课过程中将玻尔模型的提出过程放在了当时关于原子结构“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式的大背景中,以汤姆逊、卢瑟福、玻尔、索未菲等物理学家从理论与实验方面研 究原子结构的时间主线进行教学,穿插介绍原子结构研究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了 解物理学家在解决问题时的心路历程、实践经验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审慎 严谨、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3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 O 章 绪论 1. 教学目标 了解课程的研究领域,介绍原子物理发展历史,并介绍显微镜等相关前沿知识。 2. 教学重难点 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3. 教学内容 物理学史,原子物理学发展史的介绍,该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目前人类掌 握的对微观世界观测技术。 4.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 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 1. 教学目标 了解电子发现的过程,原子模型的构建,熟悉原子内部尺寸大小的量级,掌握卢瑟福提 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熟练掌握卢瑟福散射公式。 思政元素:授课过程中将玻尔模型的提出过程放在了当时关于原子结构“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式的大背景中,以汤姆逊、卢瑟福、玻尔、索末菲等物理学家从理论与实验方面研 究原子结构的时间主线进行教学,穿插介绍原子结构研究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了 解物理学家在解决问题时的心路历程、实践经验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审慎 严谨、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育 家在该领域的贡献,特别是两弹一 星元勋王淦昌院士等人的事迹,激 发学生爱国热情,以及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
2.教学重难点 卢瑟福散射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3.教学内容 3.1背景知识 电子发现的历史,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32卢瑟福模型的提出 通过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引入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3.3卢瑟福公式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卢瑟福公式的推导以及实验验证 34行星模型的意义及困难 原子核式模型的意义和不足之处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二章原子的量子态 1.教学目标 了解量子理论建立的物理学史,掌握原子的玻尔模型,熟悉光谱理论。 思政元素:以氢原子能级跃迁为例,只有坚定信心朝着一个方向持续不断地努力(吸收 能量),才能在某一时刻从人生低谷的“基态”跃迁到达更高的平台(获得确定的能量,实 现基态向激发态的跃迁)。讲授玻尔模型所解决的原子结构关键科学问题和采用的开创性方 法;从玻尔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玻尔的科学家精神入手,引导学生掌握该模型的科学内涵 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学会自主探究学习。 2.教学重难点 光谱理论的经验公式,弗兰克-赫兹实验的物理解释 3.教学内容 3.1背景知识 量子假设的两个根据: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光谱介绍 32玻尔模型
4 2. 教学重难点 卢瑟福散射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3. 教学内容 3.1 背景知识 电子发现的历史,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3.2 卢瑟福模型的提出 通过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引入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3.3 卢瑟福公式 库仑散射公式的推导,卢瑟福公式的推导以及实验验证 3.4 行星模型的意义及困难 原子核式模型的意义和不足之处 4.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 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二章 原子的量子态 1. 教学目标 了解量子理论建立的物理学史,掌握原子的玻尔模型,熟悉光谱理论。 思政元素:以氢原子能级跃迁为例,只有坚定信心朝着一个方向持续不断地努力(吸收 能量),才能在某一时刻从人生低谷的“基态”跃迁到达更高的平台(获得确定的能量,实 现基态向激发态的跃迁)。讲授玻尔模型所解决的原子结构关键科学问题和采用的开创性方 法;从玻尔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玻尔的科学家精神入手,引导学生掌握该模型的科学内涵, 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学会自主探究学习。 2. 教学重难点 光谱理论的经验公式,弗兰克-赫兹实验的物理解释 3. 教学内容 3.1 背景知识 量子假设的两个根据: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光谱介绍 3.2 玻尔模型
玻尔提出的三个假设,构建的玻尔模型 3,3实验验证 氢光谱、类氢光谱:弗兰克赫兹实验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三章量子力学导论 1教学目标 掌握德布罗意关系:掌握不确定关系的物理意义和应用:初步了解薛定谔方程。 思政元素:通过介绍德布罗意,普朗克等科学家开创性的发现,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念的 颠覆和新开创性思想的建立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也说明科学发展中革新的不易。 2.教学重难点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薛定谔方程的推导和其在氢原子模型中的应用 3.教学内容 3.1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的推广得到的德布罗意关系:实验验证 32不确定关系 不确定关系的两种表述和导出:应用举例 3.3薛定谔方程 波函数的引入和统计解释:薛定谔方程的建立和应用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愿、补充习题 第四章原子的精细结构 1.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自旋概念,掌握自旋轨道耦合关系,利用电子自旋解释碱金属双线、塞曼效
5 玻尔提出的三个假设,构建的玻尔模型 3.3 实验验证 氢光谱、类氢光谱;弗兰克-赫兹实验 4.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 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三章 量子力学导论 1. 教学目标 掌握德布罗意关系;掌握不确定关系的物理意义和应用;初步了解薛定谔方程。 思政元素:通过介绍德布罗意,普朗克等科学家开创性的发现,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念的 颠覆和新开创性思想的建立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也说明科学发展中革新的不易。 2. 教学重难点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薛定谔方程的推导和其在氢原子模型中的应用 3. 教学内容 3.1 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的推广得到的德布罗意关系;实验验证 3.2 不确定关系 不确定关系的两种表述和导出;应用举例 3.3 薛定谔方程 波函数的引入和统计解释;薛定谔方程的建立和应用 4.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 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四章 原子的精细结构 1. 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自旋概念,掌握自旋-轨道耦合关系,利用电子自旋解释碱金属双线、塞曼效
应等实验现象。 思政元素:乌伦贝克与古兹密特提出电子的自旋概念,论文被洛伦兹在经典理论框架下 给予否定。随后这一理论被斯特恩-盖拉赫实验证实,解决了反常塞曼效应和原子的精细结 构。启发学生科学不能迷信权威,需要怀疑和批判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科学不断前 进的动力。 2.教学重难点 自旋轨道耦合方式,朗德g因子的计算,原子精细结构的定量计算 3.教学内容 3.1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 经典表示,量子表示,角动量取向量子化 3.2电子自旋的假设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的实验现象:电子自旋假设的提出,对施特恩盖拉赫实验的解释 3.3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 碱金属双线,塞曼效应,塞曼谱线的偏振特性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五章多电子原子 1.教学目标 掌握氨原子光谱和能级:掌握电子组态,以及其到原子态的转化:熟练掌握电子的LS 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电子填充壳层的次序,原子基态的表征。 思政元素:从门捷列夫提出元素秦周期表,到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提出,从物理的角度解释 了元素的周期性质,体现学科融合,培养学生打破固有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2.教学重难点 角动量耦合法则,LS耦合的计算 3.教学内容 31氢的光谱和能级 氨光谱的单重态和三重态结构
6 应等实验现象。 思政元素:乌伦贝克与古兹密特提出电子的自旋概念,论文被洛伦兹在经典理论框架下 给予否定。随后这一理论被斯特恩-盖拉赫实验证实,解决了反常塞曼效应和原子的精细结 构。启发学生科学不能迷信权威,需要怀疑和批判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科学不断前 进的动力。 2. 教学重难点 自旋-轨道耦合方式,朗德 g 因子的计算,原子精细结构的定量计算 3. 教学内容 3.1 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 经典表示,量子表示,角动量取向量子化 3.2 电子自旋的假设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的实验现象;电子自旋假设的提出,对施特恩-盖拉赫实验的解释 3.3 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 碱金属双线,塞曼效应,塞曼谱线的偏振特性 4.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 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 1. 教学目标 掌握氦原子光谱和能级;掌握电子组态,以及其到原子态的转化;熟练掌握电子的 L-S 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电子填充壳层的次序,原子基态的表征。 思政元素:从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到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提出,从物理的角度解释 了元素的周期性质,体现学科融合,培养学生打破固有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 2. 教学重难点 角动量耦合法则,L-S 耦合的计算 3. 教学内容 3.1 氦的光谱和能级 氦光谱的单重态和三重态结构
3.2两个电子的耦合 电子组态,L-S耦合和片耦合,选择定则,从电子组态到原子态 3.3泡利不相容原理 历史回顾,不相容原理的叙述和应用 3.4元素周期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壳层中电子的数目和填充次序,原子基态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六章X射线 1.教学目标 了解X射线的发现过程,以及其应用:掌握X射线的产生机制:掌握康普顿散射公式 思政元素:介绍我国科学家吴有训在发现和研究康普顿效应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培养学 生不断探索、坚持真理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品格,提升文化自信。 2.教学重难点 X射线发射谱的两种特征,连续谱和特征辐射的理解 3.教学内容 3.1X射线的发现及其波动性 X射线的发现,X射线管结构,X射线的波动性 32X射线产生机制和吸收 X射线发射谱,连续谱和特征辐射的物理解释,特征辐射的标记方法,X射线的吸收 3.3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的量子解释,康普顿散射公式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7 3.2 两个电子的耦合 电子组态,L-S 耦合和 j-j 耦合,选择定则,从电子组态到原子态 3.3 泡利不相容原理 历史回顾,不相容原理的叙述和应用 3.4 元素周期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壳层中电子的数目和填充次序,原子基态 4.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 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六章 X 射线 1. 教学目标 了解 X 射线的发现过程,以及其应用;掌握 X 射线的产生机制;掌握康普顿散射公式 思政元素:介绍我国科学家吴有训在发现和研究康普顿效应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培养学 生不断探索、坚持真理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品格,提升文化自信。 2. 教学重难点 X 射线发射谱的两种特征,连续谱和特征辐射的理解 3. 教学内容 3.1 X 射线的发现及其波动性 X 射线的发现,X 射线管结构,X 射线的波动性 3.2 X 射线产生机制和吸收 X 射线发射谱,连续谱和特征辐射的物理解释,特征辐射的标记方法,X 射线的吸收 3.3 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的量子解释,康普顿散射公式 4.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 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七章原子核物理概论 1.教学目标 了解原子核的组成,核素图:了解原子核的几个基态特性,了解α衰变,B衰变和y衰变 思政元素:结合原子核章节的知识点讲好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故事,使同 学们深深牢记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的名字,向他们学习,从而端正价值取向,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拥有爱国情怀。 2.教学重难点 放射性衰变的指数衰变律,中微子理论 3.教学内容 3.1原子核物理基本概念 原子核的物理学史及其组成,核的几个基本特征 32放射性衰变 指数衰减律,平均寿命,衰变,B衰变和y衰变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四、学时分配 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0章 绪论 2学时 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 4学时 第二章 原子的量子态 4学时 第三章 量子力学导论 6学时 第四章 原子的精细结构 6学时 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 6学时
8 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1. 教学目标 了解原子核的组成,核素图;了解原子核的几个基态特性,了解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思政元素:结合原子核章节的知识点,讲好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感人故事,使同 学们深深牢记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的名字,向他们学习,从而端正价值取向,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拥有爱国情怀。 2. 教学重难点 放射性衰变的指数衰变律,中微子理论 3. 教学内容 3.1 原子核物理基本概念 原子核的物理学史及其组成,核的几个基本特征 3.2 放射性衰变 指数衰减律,平均寿命,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4.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 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四、学时分配 表 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 O 章 绪论 2 学时 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 4 学时 第二章 原子的量子态 4 学时 第三章 量子力学导论 6 学时 第四章 原子的精细结构 6 学时 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 6 学时
第六章 X射线 6学时 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2学时 五、教学进度表 表3: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厨 作业及要求 备注 原子物理学史 1 第O章 2 了解学科概况 前沿知识介绍 第一章 原子核式结构 2 课后习题:1、2、4、 6、8、9、10,补充习题 第一章 卢瑟福散射公式 2 掌握卢瑟福散射公式 量子假设提出背景 课后习题:2、3、4、 第二章 黑体辐射,光电效 2 5、6、9、10、12、14, 应,光谱 补充习题 掌握光电效应方程,里 玻尔模型 德伯公式,原子能级计 5 第二章 弗兰克-赫兹实验 算 波粒二象性 第三章 2 德布罗意关系 课后习题:1、2、3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第三章 2 平均值与算符 掌握德布罗意公式,不 薛定谔方程推导 确定关系,波函数统计 解释,薛定谔方程求解 第三章 薛定谔方程求解 2 氢原子求解 电子磁矩 第四章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 9
9 第六章 X 射线 6 学时 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2 学时 五、教学进度表 表 3: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 时数 作业及要求 备注 1 第〇章 原子物理学史 前沿知识介绍 2 了解学科概况 2 第一章 原子核式结构 2 课后习题:1、2、4、 6、8、9、10,补充习题 掌握卢瑟福散射公式 3 第一章 卢瑟福散射公式 2 4 第二章 量子假设提出背景 黑体辐射,光电效 应,光谱 2 课后习题:2、3、4、 5、6、9、10、12、14, 补充习题 掌握光电效应方程,里 德伯公式,原子能级计 算 5 第二章 玻尔模型 弗兰克-赫兹实验 2 6 第三章 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关系 2 课后习题:1、2、3、 4、6、7、8、10、12、 15,补充习题 掌握德布罗意公式,不 确定关系,波函数统计 解释,薛定谔方程求解 7 第三章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平均值与算符 2 8 第三章 薛定谔方程推导 薛定谔方程求解 氢原子求解 2 9 第四章 电子磁矩 施特恩-盖拉赫实验 2
电子自旋 课后习题:1、2、4 10 第四章 2 碱金属双线 5、6、 7 、8、10、11 12,补充习题 堂握电子在梯度变化 场中偏转的计算,电子 11 第四章 塞曼效应 2 自旋引起的精细结构计 氯的光谱 12 第五章 课后习题:1、2、3 电子组态 2 5、7、8、10、11、12 补充习题 两个电子的耦合 13 第五章 堂据由子1一S超合,由 泡利不相容原理 2 子组态到基态的表述 壳层电子填充规律 14 第五章 元素周期表 2 X射线发现 15 第六章 2 课后习题:1、2、5、 X射线管结构 6、7、8、9,补充习题 16 第六章 X射线产生机制 2 掌握K。一X射线经验公 式,掌握康普顿散射公 式 17 第六章 康普顿散射 2 课后习题:1、2、4、 原子核基本特征 5,补充习题 18 第七章 指数衰变率 掌握结合能和比结合 三种衰变 能,半衰期、平均寿命 的计算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杨福家,《原子物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威切特.量子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79. 2.凯格纳克。近代原子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80. 3.卡普路斯.原子与分子.科学出版社,1986。 4.韦斯科夫。二十世纪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79
10 10 第四章 电子自旋 碱金属双线 2 课后习题:1、2、4、 5、6、7、8、10、11、 12,补充习题 掌握电子在梯度变化磁 场中偏转的计算,电子 自旋引起的精细结构计 算 11 第四章 塞曼效应 2 12 第五章 氦的光谱 电子组态 2 课后习题:1、2、3、 5、7、8、10、11、12, 补充习题 掌握电子 L-S 耦合,电 子组态到基态的表述, 壳层电子填充规律 13 第五章 两个电子的耦合 泡利不相容原理 2 14 第五章 元素周期表 2 15 第六章 X 射线发现 X 射线管结构 2 课后习题:1、2、5、 6、7、8、9,补充习题 掌握K െ ܺ射线经验公 式,掌握康普顿散射公 式 16 第六章 X 射线产生机制 2 17 第六章 康普顿散射 2 18 第七章 原子核基本特征 指数衰变率 三种衰变 2 课后习题:1、2、4、 5,补充习题 掌握结合能和比结合 能,半衰期、平均寿命 的计算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杨福家,《原子物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 威切特.量子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79. 2. 凯格纳克.近代原子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80. 3. 卡普路斯.原子与分子.科学出版社,1986. 4. 韦斯科夫.二十世纪物理学.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