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师范)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0,文件大小:206.4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Theoretical Mechanics 课程代码 PHYS301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师范) 学分3学分 学时 54学时 主讲教师 徐震宇 修订日期 2021年9月 指定教材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理论力学是物理学(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为牛顿力学,第二部分为分析力学,在分析力学中, 又以拉格朝日力学和哈密 顿力学为基本部分。这门课为后续的电动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打下必要的基础 身也在物理理论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 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具备分析和处理一些力学基本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对物理前 沿课题的教学和讨论,强化学生对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 体会物理学思想及科学方法,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介绍和掌握牛顿力学的内容,能用牛顿力学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在教学 中,可以将牛顿力学的发展历史给予适当的介绍,了解学科的历史是增强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的一种方式。在数学上,要介绍二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和解的结构。 课程目标2:讲解和掌握分析力学的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力学体系。分析力学的这两种基 本方式,对后来的电动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学目标中,对相 应数学方式的介绍和应用,也是这门课的必备部分。用数学方式系统地表达力学问题,这是 对理论力学的简明概况。 课程目标3:应用理论力学分析讨论中学物理力学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教有教学 能力:同时适当介绍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前沿课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4:通过学习和了解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的发展史、重大科学事件和物理学家 故事等,体会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探索未知、追求真理、 永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师的示范,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坚定理想 信念,立德树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1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Theoretical Mechanics 课程代码 PHYS3013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师范) 学 分 3 学分 学 时 54 学时 主讲教师 徐震宇 修订日期 2021 年 9 月 指定教材 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理论力学是物理学(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为牛顿力学,第二部分为分析力学,在分析力学中,又以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 顿力学为基本部分。这门课为后续的电动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打下必要的基础,其自 身也在物理理论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 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具备分析和处理一些力学基本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对物理前 沿课题的教学和讨论,强化学生对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 体会物理学思想及科学方法,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介绍和掌握牛顿力学的内容,能用牛顿力学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在教学 中,可以将牛顿力学的发展历史给予适当的介绍,了解学科的历史是增强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的一种方式。在数学上,要介绍二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和解的结构。 课程目标 2:讲解和掌握分析力学的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力学体系。分析力学的这两种基 本方式,对后来的电动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学目标中,对相 应数学方式的介绍和应用,也是这门课的必备部分。用数学方式系统地表达力学问题,这是 对理论力学的简明概况。 课程目标 3:应用理论力学分析讨论中学物理力学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 能力;同时适当介绍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前沿课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 4:通过学习和了解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的发展史、重大科学事件和物理学家 故事等,体会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探索未知、追求真理、 永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师的示范,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坚定理想 信念,立德树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及对应关系说明) 在普通物理-力学课程的基础上,通过 数学方式系统化原有的力学内容。在生 第一章质点力学 倾力学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方法求解名 种重要的物理情况,如有心力、刚体定 果程目标 第二章质点系力学 点转动等情况。 第三章刚体力学 具有 在分析力学中,从最小作用原理出发 终身 入拉格朗日方程,通过勒让德变换引) 学习 哈密顿正则方程。哈密顿方程的获得和 的意 第四章拉格朗日力学 应用,这是理论上非常重要的方程,从 课程目标2 对称性上来说也非常优美。在教学过程 第五章哈密顿力学 了解 中使学牛堂握分析与综合、推理类比斜 物理 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 学雨 沿和 质疑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物理 教学 第二章质点系力学 通过应用生力学和分析力学理论 第三章刚体力学 及国 法分析讨论中学物西 学中的问题, 课程目标3 际发 当介绍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前沿问题 第四章拉格朗日力学 展动 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前沿,开阔学生的眼 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第五章哈密顿力学 态。 通过学习和了解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 第一章质点力学 的发展史、重大科学事件和物理学家故 第三章刚体力学 事等,体会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科学 课程目标4 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探素未知 第四章拉格朗日力学 求直理、永水攀高修的击任成和使金 第五章哈密顿力学 感: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德树人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及对应关系说明) 课程目标 1 第一章 质点力学 第二章 质点系力学 第三章 刚体力学 7-2 具有 终身 学习 的意 识, 了解 物理 学前 沿和 物理 教学 领域 及国 际发 展动 态。 在普通物理-力学课程的基础上,通过 数学方式系统化原有的力学内容。在牛 顿力学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方法求解各 种重要的物理情况,如有心力、刚体定 点转动等情况。 课程目标 2 第四章 拉格朗日力学 第五章 哈密顿力学 在分析力学中,从最小作用原理出发引 入拉格朗日方程,通过勒让德变换引入 哈密顿正则方程。哈密顿方程的获得和 应用,这是理论上非常重要的方程,从 对称性上来说也非常优美。在教学过程 中使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推理类比等 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 质疑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程目标 3 第二章 质点系力学 第三章 刚体力学 第四章 拉格朗日力学 第五章 哈密顿力学 通过应用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理论方 法分析讨论中学物理力学中的问题,适 当介绍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前沿问题, 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前沿,开阔学生的眼 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课程目标 4 第一章 质点力学 第三章 刚体力学 第四章 拉格朗日力学 第五章 哈密顿力学 通过学习和了解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 的发展史、重大科学事件和物理学家故 事等,体会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科学 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探索未知、 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德树人,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质点力学 1.教学目标 掌握处理质点运动的数学方法:能合理的选择坐标系:掌握建立和求解质点动力学微分 方程的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建立坐标,求解方程,分析结果的能力:掌握动量定理,动量 距定理,机械能,保守力和势能等重要概念 2.教学重难点 质点运动定律:有心力 3.教学内容 运动的描述方法:参照系和坐标系,质点运动学方程: 曲线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中的速度,加速度: 牛顿定律: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质点动力学方程: 平动参照系,非惯性系,惯性力: 动量定理:动量距定理: 动能定理,机械能,保守力和势能 有心力,平方反比力,行星轨道运动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翻转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愿,补充习题。 第二章质点系力学 1.教学目标 学会分析内力和外力,掌握质心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体的质心计算:掌握质点系动 力学的基本定理,明确质心在质点系力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掌握动量矩定理在质点系力学中 的重要性:掌握计算动量矩和力矩的方法: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理论问题。 2.教学重难点 质点系力学的基本定理和守恒定律:变质量物体的运动。 3.教学内容

3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质点力学 1.教学目标 掌握处理质点运动的数学方法;能合理的选择坐标系;掌握建立和求解质点动力学微分 方程的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建立坐标,求解方程,分析结果的能力;掌握动量定理,动量 距定理,机械能,保守力和势能等重要概念。 2.教学重难点 质点运动定律;有心力。 3.教学内容 运动的描述方法:参照系和坐标系,质点运动学方程; 曲线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中的速度,加速度; 牛顿定律;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质点动力学方程; 平动参照系,非惯性系,惯性力; 动量定理;动量距定理; 动能定理,机械能,保守力和势能; 有心力,平方反比力,行星轨道运动。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翻转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 第二章 质点系力学 1.教学目标 学会分析内力和外力,掌握质心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体的质心计算;掌握质点系动 力学的基本定理,明确质心在质点系力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掌握动量矩定理在质点系力学中 的重要性;掌握计算动量矩和力矩的方法;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理论问题。 2.教学重难点 质点系力学的基本定理和守恒定律;变质量物体的运动。 3.教学内容

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质心: 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定理: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科尼希定理,对质心的动能定理: 两体问题,折合质量,及变质量问题。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翻转课堂,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邀,思考题。 第三章刚体力学 1.教学目标 学会描述刚体运动的自由度,欧拉角:掌握刚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刚体平衡方程及相应 的解题能力,掌握转动惯量, 惯量张量,惯量主轴的概念和计算。重点掌握刚体的平面运动 掌捉刚体活动坐标系的方法。 2.教学重难点 惯量张量的引入:欧拉角:定点转动。 3.教学内容 描述刚体的独立变量,欧拉角,刚体运动的分类: 角速度矢量: 刚体的动能,动量矩,转动惯量,惯量张量,惯量主轴: 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 定点转动。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同伴教学, 5.教学评价 课后习题,补充作业,思考题

4 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质心; 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定理;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科尼希定理,对质心的动能定理; 两体问题,折合质量,及变质量问题。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翻转课堂,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习题,思考题。 第三章 刚体力学 1.教学目标 学会描述刚体运动的自由度,欧拉角;掌握刚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刚体平衡方程及相应 的解题能力,掌握转动惯量,惯量张量,惯量主轴的概念和计算。重点掌握刚体的平面运动, 掌握刚体活动坐标系的方法。 2.教学重难点 惯量张量的引入;欧拉角;定点转动。 3.教学内容 描述刚体的独立变量,欧拉角,刚体运动的分类; 角速度矢量; 刚体的动能,动量矩,转动惯量,惯量张量,惯量主轴; 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 定点转动。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同伴教学。 5.教学评价 课后习题,补充作业,思考题

第四章拉格朗日力学 1.教学目标 明确约束的分类,广义坐标,广义力的概念:掌握解决平衡问题的虚功原理:掌握拉格 朗日方程,能应用这个方程解决物理问题:比较拉格朗日方程和牛顿方程的优点和缺点。 2.教学重难点 拉格朗日方程:小振动, 3.教学内容 约束的分类,广义坐标:虚功原理,达朗伯原理,广义力,拉格朗日方程:诺特定理: 保守力体系的拉格朗日方程,拉格朗日函数,能量积分和循环积分: 拉格朗日方程的应用一:恒定力,弹性力,中心力: 拉格朗日方程的应用二:电磁场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 拉格朗日方程的应用三:小振动,品格振动。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作业,补充习题,思考题 第五章哈密顿力学 1.教学目标 掌握哈密顿函数,哈密顿正则方程,正则变换等概念。 2.教学重难点 哈密顿正则方程。 3.教学内容 哈密顿函数,勒让德变换:哈密顿正则方程,正则变换 哈密顿方程的应用和系统的哈密顿量:泊松括号: 哈密顿-雅可比理论:刘维尔定理。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作业,思考题

5 第四章 拉格朗日力学 1.教学目标 明确约束的分类,广义坐标,广义力的概念;掌握解决平衡问题的虚功原理;掌握拉格 朗日方程,能应用这个方程解决物理问题;比较拉格朗日方程和牛顿方程的优点和缺点。 2.教学重难点 拉格朗日方程;小振动。 3.教学内容 约束的分类,广义坐标;虚功原理,达朗伯原理,广义力,拉格朗日方程;诺特定理; 保守力体系的拉格朗日方程,拉格朗日函数,能量积分和循环积分; 拉格朗日方程的应用一:恒定力,弹性力,中心力; 拉格朗日方程的应用二:电磁场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 拉格朗日方程的应用三:小振动,晶格振动。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作业,补充习题,思考题。 第五章 哈密顿力学 1.教学目标 掌握哈密顿函数,哈密顿正则方程,正则变换等概念。 2.教学重难点 哈密顿正则方程。 3.教学内容 哈密顿函数,勒让德变换;哈密顿正则方程,正则变换; 哈密顿方程的应用和系统的哈密顿量;泊松括号; 哈密顿-雅可比理论;刘维尔定理。 4.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等 5.教学评价 课后相应习题,补充作业,思考题

四、学时分配 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章 质点力学 12学时 第二章 质点系力学 6学时 第三章 刚体力学 12学时 第四章 拉格朗日力学 12学时 第五章 哈密顿力学 9学时 五、教学进度 表3: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 作业及要求 备注 运动的描述:速度 1 第一章 加速度的分量表示: 平动参考系:质点运 3 动定律 课后习题:3、6、11、15、 第一壹 质占运动方程:非惯 19、21、28、35、36、37、 3 性参考系:功和能 44、47、补充习题、思考 第一章 质点动力学基本定理 3 3 和基本守恒定律 第一章 有心力 3 第二章 质点系概念:质点系 3 运动定理和守恒定律 课后习题:1、3、6、8、 12、13、18、补充习题、 思考题 第二章 系和实验室坐标系 变质量物体的运动 6

6 四、学时分配 表 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章 质点力学 12 学时 第二章 质点系力学 6 学时 第三章 刚体力学 12 学时 第四章 拉格朗日力学 12 学时 第五章 哈密顿力学 9 学时 五、教学进度 表 3: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 时数 作业及要求 备注 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速度、 加速度的分量表示; 平动参考系;质点运 动定律 3 课后习题:3、6、11、15、 19、21、28、35、36、37、 44、47、补充习题、思考 题 2 第一章 质点运动方程;非惯 性参考系;功和能 3 3 第一章 质点动力学基本定理 和基本守恒定律 3 4 第一章 有心力 3 5 第二章 质点系概念;质点系 运动定理和守恒定律 3 课后习题:1、3、6、8、 12、13、18、补充习题、 思考题 6 第二章 两体问题;质心坐标 系和实验室坐标系; 变质量物体的运动 3

7 第三章 刚体运动的描述:角 速度矢量:欧拉角 3 8 第三章 刚体运动方程:转动 3 惯量 课后习题:2、7、9、10、 15、17、20、22、26、30、 第三章 定轴转动与平面平行 34、补充习、思考题 9 运动 3 10 第三章 定点转动 3 第四章 最小作用原理:拉格 3 期日方程的导出 12 第四章 约束与虚功原理 3 裸后习题:3、9、11、15 13 第四章 诺特定理 3 17、19、24、26、30、33、 37、39、补充习题、思考 14 第四章 小振动 3 题 (注:第四、五章对应教 15 第五章 哈密领正则方程:泊 3 材第五章 松括号 16 第五章 正则变换 3 17 第五章 哈密顿-雅可比理论: 3 刘维尔定理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L.D.Landau and E.M.Lifshitz.Mechanics (3"edition).Butterworth-Heinemann, 1976. 3.刘川,理论力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4.管靖,刘文彪,理论力学简明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梁昆森,鞠国兴,施毅,力学(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09. 6.D.Morin,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Mechanics:With Problems and Sol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7.D.Tong,Lectures on Classical Dynamics.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05

7 7 第三章 刚体运动的描述;角 速度矢量;欧拉角 3 课后习题:2、7、9、10、 15、17、20、22、26、30、 34、补充习题、思考题 8 第三章 刚体运动方程;转动 惯量 3 9 第三章 定轴转动与平面平行 运动 3 10 第三章 定点转动 3 11 第四章 最小作用原理;拉格 朗日方程的导出 3 课后习题:3、9、11、15、 17、19、24、26、30、33、 37、39、补充习题、思考 题 (注:第四、五章对应教 材第五章) 12 第四章 约束与虚功原理 3 13 第四章 诺特定理 3 14 第四章 小振动 3 15 第五章 哈密顿正则方程;泊 松括号 3 16 第五章 正则变换 3 17 第五章 哈密顿-雅可比理论; 刘维尔定理 3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L. D. Landau and E. M. Lifshitz, Mechanics (3rd edition), Butterworth-Heinemann, 1976. 3. 刘川,理论力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4. 管靖,刘文彪,理论力学简明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 梁昆淼,鞠国兴,施毅,力学(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D. Mori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Mechanics: With Problems and Sol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7. D. Tong,Lectures on Classical Dynamic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5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采用板书和PPT讲义的方式,兼取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 势:采用讲授、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师的讲解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将 学生引人到具体的情景中,注重开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精神。在讲解中,对抽象的理论, 要在具体的物理问题中体现,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习题讲解也是重要部分,通过让学生练习, 发现问题及时讲解。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主动思考习惯,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思维 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中学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物理前沿问题讨论分析 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 (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相关教学内容 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课程目标2 相关教学内容 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课程目标3 相关教学内容 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课程目标4 相关教学内容 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二)评定方法 1.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作业、讨论、出勤等)20%:考试成绩占80%(期中20%,期末60%)。 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 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 、考核占比 平时 考试 总评达成度 课程目标

8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采用板书和 PPT 讲义的方式,兼取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 势;采用讲授、讨论、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师的讲解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将 学生引人到具体的情景中,注重开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精神。在讲解中,对抽象的理论, 要在具体的物理问题中体现,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习题讲解也是重要部分,通过让学生练习, 发现问题及时讲解。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主动思考习惯,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思维 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中学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物理前沿问题讨论分析, 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 (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 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相关教学内容 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课程目标 2 相关教学内容 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课程目标 3 相关教学内容 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课程目标 4 相关教学内容 考试+平时学习表现 (二)评定方法 1.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作业、讨论、出勤等)20%;考试成绩占 80%(期中 20%,期末 60%)。 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 表 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 考核占比 课程目标 平时 考试 总评达成度

课程目标1 40% 40% 例:课程日标】达成度 0.2x平时目标1成 课程目标2 30% 30% 绩+0.8x考试目标1成 绩]/目标1总分。 课程目标3 20% 总评达成度=0.4x课程 目标1的达成度+0.3 课程目标2的达成度 课程目标4 10% 10% +0.2x课程目标3的达 成度+0.1x课程目标4 的达成度。 (三)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课程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目标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D 完全掌握了牛顿 掌握了牛顿力学 较好掌提了牛顿 基本掌提了牛顿力 未能掌握牛顿力 力学的基础知识: 的基础知识:能利 力学的基础知识: 学的基础知识:能 学的基础知识:不 能很好利用生畅 用生力学解快 能较好地利用生 利用生顿力学解洪 且各利用生解力 课程 力学解决常见的 常见的力学问题: 倾力学解决常见 简单的力学问题: 学解决简单的力 目标1 力学问题:具有利 具有科学的世界 的力学问题:具有 且有 一定的科学世 学问题的能力:没 学的世界观和方 观和方法论。 定的科学世界 界观和方法论。 有形成科学的世 法论。 观和方法论。 界观和方法论。 完全掌握了拉格 掌握了拉格朗日 较好掌握了拉格 基本掌握了拉格朗 未能掌捏拉格朗 朗日和哈密顿力 和哈密顿力学体 朗日和哈密顿力 日和哈密顿力学 日和哈密力 学体系的基础内 系的基础内容:能 学体系的基础内 系的基础内容:能 体系的基础内容 容:能够运用分帮 移云用分折力学 容:能铭云用分析 够运用分析力学解 未能够云用分析 力学解决常见的 解决常见的力学 力学解决常见的 篇单的力些 力学解决简单的 课程 力学问题:深刻体 司题:体会分析力 力学问题:初步体 初步体会分析 目标2 会分析力学理 学理论体系建立 会分析力学理论 力学理论体系建立 会分析力学理 体系建立过程中 过程中的物理思 体系建立过程中 过程中的物理思超 体系建立过程叫 的物理思想方法 相方法,形成了分 的物理思相方法, 方法,初步形成了 的物理思用法 形成了分析与综 析与综合、推理类 机先形成了孙析 分析与综合、推玛 未能形成分析与 合、推理类比等利 比竿科学思推方 与综合、推理类比 类比等科学思维主 综合、推理类比等 学思维方法, 法。 等科学思维方法。 法。 科学思维方法。 9

9 课程目标 1 40% 40% 例:课程目标 1 达成度 ={0.2x平时目标 1 成 绩+0.8x考试目标 1 成 绩}/目标 1 总分。 总评达成度=0.4x课程 目标 1 的达成度+0.3x 课程目标 2 的达成度 +0.2x课程目标 3 的达 成度+0.1x课程目标 4 的达成度。 课程目标 2 30% 30% 课程目标 3 20% 20% 课程目标 4 10% 10% (三)评分标准 课程 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A B C D F 课程 目标 1 完全掌握了牛顿 力学的基础知识; 能很好利用牛顿 力学解决常见的 力学问题;具有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 掌握了牛顿力学 的基础知识;能利 用牛顿力学解决 常见的力学问题; 具有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 较好掌握了牛顿 力学的基础知识; 能较好地利用牛 顿力学解决常见 的力学问题;具有 一定的科学世界 观和方法论。 基本掌握了牛顿力 学的基础知识;能 利用牛顿力学解决 简单的力学问题; 具有一定的科学世 界观和方法论。 未能掌握牛顿力 学的基础知识;不 具备利用牛顿力 学解决简单的力 学问题的能力;没 有形成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 课程 目标 2 完全掌握了拉格 朗日和哈密顿力 学体系的基础内 容;能够运用分析 力学解决常见的 力学问题;深刻体 会分析力学理论 体系建立过程中 的物理思想方法, 形成了分析与综 合、推理类比等科 学思维方法。 掌握了拉格朗日 和哈密顿力学体 系的基础内容;能 够运用分析力学 解决常见的力学 问题;体会分析力 学理论体系建立 过程中的物理思 想方法,形成了分 析与综合、推理类 比等科学思维方 法。 较好掌握了拉格 朗日和哈密顿力 学体系的基础内 容;能够运用分析 力学解决常见的 力学问题;初步体 会分析力学理论 体系建立过程中 的物理思想方法, 初步形成了分析 与综合、推理类比 等科学思维方法。 基本掌握了拉格朗 日和哈密顿力学体 系的基础内容;能 够运用分析力学解 决简单的力学问 题;初步体会分析 力学理论体系建立 过程中的物理思想 方法,初步形成了 分析与综合、推理 类比等科学思维方 法。 未能掌握拉格朗 日和哈密顿力学 体系的基础内容; 未能够运用分析 力学解决简单的 力学问题;未能体 会分析力学理论 体系建立过程中 的物理思想方法, 未能形成分析与 综合、推理类比等 科学思维方法

评分标准 课程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目标 中 合格 不合格 A B c D 正确应用牛颇力 可以较好地应用可以应用生顿力 基本能够应用牛顿 不能准确应用生 学和分析力学理 牛顿力学和分析 学和分析力学理 力学和分析力学理 顿力学和分析力 课程 论分析过论中 力学理论分析过 论分析过论中当 论分析讨论中 学理论分析过论 目标3 力学中的问题, 论中学力学中的 力学中的问题 学中的问题 初步 中学力学中的 很好的科学探究 问题,有较好的料 定的科学探究 形成科学深究能 题,科学探究能力 能力。 学探究能力。 能力。 力。 比较薄弱。 深刻体会了物理 体会了物理学家敏好地体会了物 基本体会了物理学 没有充分体会物 学家的物理思 的物理思想和科 理学家的物理思 家的物理思想和科 理学家的物理思 和科学精神,有很 学精神,有很高罗 想和科学精神 学精神,有很高 想和科学精神:探 高爱国热情,自贷 国热情,自觉形成 很高爱国热情,较 国热情,基本形成 索未知、追求真 形成了很高的挥 了较高的探索表 好地形成了探索 了较高的探索 理、永攀高峰的尚 课程 素未知、追求真 知、追求真理、永 未知、追求直理」 知、追求直理、求 任感和使命感相 目标4 阻、永樊高峰的 攀高峰的责任感 水攀高峰的责任 攀高峰的责任感和 对比较薄弱 任感和使命感。 和使命感 树立 感和使命感。初步 使命感。初步树立 固树立了坚定理 坚定理想信念,学 树立了坚定理想 了坚定理想信念, 想信念,学为人 为人师、行为世范信念,学为人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 师、行为世范的职 的职业理想。 行为世范的职业范的职业理想 业理想。 理相

10 课程 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A B C D F 课程 目标 3 正确应用牛顿力 学和分析力学理 论分析讨论中学 力学中的问题,有 很好的科学探究 能力。 可以较好地应用 牛顿力学和分析 力学理论分析讨 论中学力学中的 问题,有较好的科 学探究能力。 可以应用牛顿力 学和分析力学理 论分析讨论中学 力学中的问题,有 一定的科学探究 能力。 基本能够应用牛顿 力学和分析力学理 论分析讨论中学力 学中的问题,初步 形成科学探究能 力。 不能准确应用牛 顿力学和分析力 学理论分析讨论 中学力学中的问 题,科学探究能力 比较薄弱。 课程 目标 4 深刻体会了物理 学家的物理思想 和科学精神,有很 高爱国热情,自觉 形成了很高的探 索未知、追求真 理、永攀高峰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牢 固树立了坚定理 想信念,学为人 师、行为世范的职 业理想。 体会了物理学家 的物理思想和科 学精神,有很高爱 国热情,自觉形成 了较高的探索未 知、追求真理、永 攀高峰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树立了 坚定理想信念,学 为人师、行为世范 的职业理想。 较好地体会了物 理学家的物理思 想和科学精神,有 很高爱国热情,较 好地形成了探索 未知、追求真理、 永攀高峰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初步 树立了坚定理想 信念,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职业 理想。 基本体会了物理学 家的物理思想和科 学精神,有很高爱 国热情,基本形成 了较高的探索未 知、追求真理、永 攀高峰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初步树立 了坚定理想信念, 学为人师、行为世 范的职业理想。 没有充分体会物 理学家的物理思 想和科学精神;探 索未知、追求真 理、永攀高峰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相 对比较薄弱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