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 6 y希姆博尔斯卡 波
波兰
作者简介 希姆博尔斯卡,生于1925年,波兰女诗人。获得 199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以1956年为界,她的诗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 的诗歌主要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 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后期呈现出多 姿多彩的态势,想象力更为丰富,也更富于哲理 性和思辨性。其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 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 位置等重要问题。《底片》属于后期作品
作者简介 希姆博尔斯卡,生于1925年,波兰女诗人。获得 199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以1956年为界,她的诗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 的诗歌主要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 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后期呈现出多 姿多彩的态势,想象力更为丰富,也更富于哲理 性和思辨性。其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 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 位置等重要问题。《底片》属于后期作品
领悟鉴赏 1、《底片》中作者准确描述了底片的影像, 把底片与其反映的真实的事物作了对比。 试分析。 明确:作者对底片的影像做了准确的描述, 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和人,她写到了天空、 乌云、太阳、樱桃树、花和底片上的人。 她特别注意到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 物在几个方面的对比:
领悟鉴赏 ▪ 1、《底片》中作者准确描述了底片的影像, 把底片与其反映的真实的事物作了对比。 试分析。 ▪ 明确:作者对底片的影像做了准确的描述, 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和人,她写到了天空、 乌云、太阳、樱桃树、花和底片上的人。 她特别注意到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 物在几个方面的对比:
结构图解 白描黑白色的对比 d口c 真实与虚假 厌 对比左右位置的互换—感觉与世界 片 独白鬼魂与活人的对比一问候与沉思
结构图解 底 片 对比 黑白色的对比 左右位置的互换 鬼魂与活人的对比 真实与虚假 感觉与世界 问候与沉思 白描 独白
2、既然“不能期望他的回答”,为 什么还有问候与提问? a明确:对着底片,“我”感悟到底片上的 像鬼魂一样的影像实际上就是活人的另一 种存在形式,正是这种与自我相关的感悟 引发了“我”对“鬼魂”的问候和提问 其实这都可看作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自 言自语是不需要回答的
2、既然“不能期望他的回答”,为 什么还有问候与提问? ▪ 明确:对着底片,“我”感悟到底片上的 像鬼魂一样的影像实际上就是活人的另一 种存在形式,正是这种与自我相关的感悟 引发了“我”对“鬼魂”的问候和提问, 其实这都可看作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自 言自语是不需要回答的
主题归纳 课文从小处着眼,以一个小 波折“底片”为写作对象, 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和人, 及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事 物的关系,引发人深深的思 考
主题归纳 ▪课文从小处着眼,以一个小 波折“底片”为写作对象, 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和人, 及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事 物的关系,引发人深深的思 考
艺术特点 1、以小显大,引发人深思。 n2、运用了对比、白描、独白的手法。 语言明白如话却含义深奥,富有哲理性 和思辨性,令人回味无穷
艺术特点 ▪ 1、以小显大,引发人深思。 ▪ 2、运用了对比、白描、独白的手法。 语言明白如话却含义深奥,富有哲理性 和思辨性,令人回味无穷
比较阋读:课文p48《山民》 思考:《山民》运用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歌采用客观的叙述性口语来写诗, 语言平淡、直白。普通的词语、单调的句 式,却给人回到生活本身的感觉,生活本 身让人感到很“疲倦”,语言的形式本身 也深化了主题的感悟
比较阅读:课文p48《山民》 ▪ 思考:《山民》运用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明确:诗歌采用客观的叙述性口语来写诗, 语言平淡、直白。普通的词语、单调的句 式,却给人回到生活本身的感觉,生活本 身让人感到很“疲倦”,语言的形式本身 也深化了主题的感悟
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