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生产类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植物学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Botany 课程代码 030289 课程类型 基础课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总学时 88 讲课 70 实验(实习) 18 学分 5.5 预修课程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植物学是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包括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系统分类两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 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 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有的规律,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生态 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种子植物形态解剖部分,要求学生掌据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构。系统分类要求学 生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结构特点、分类和系统演化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侧重分类和系统演化的内容,重点掌握西 北地区常见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的科属特征,代表植物主要精选农业、林业、园林、园艺、药用和国家保护植物及在植物系统学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植 物。 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学时数 今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 注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2 2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0 10 第一节植物细胞 6 第二节植物组织 4 第三章种子与幼苗 2 2 第一节种子的结构 0.5 第二节种子的主要类型 1 第三节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0.5 第四章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6 6 第一节根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2 第二节根系的形成 4 第五章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6 6 第一节茎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2 第二节茎结构的形成 4 第六章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4 4 第一节叶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2 第二节叶的形成与结构 2 第七章营养器官的变态 3 3 第一节营养器官的变态 2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繁殖及其在农艺实践中的应用 1 第八章花 12 12 第一节花的形态 2 第二节花芽分化 1 第三节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3 第四节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3 第五节开花、传粉与受精 3 第九章种子与果实 4 4 第一节种子的发育 第二节果实的发育与结构 1 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1 第四节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1 第十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1 11 第一节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 第二节植物的基本类群 1
《植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生产类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植物学 英文名称 Botany 课程代码 030289 课程类型 基础课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总 学 时 88 讲课 70 实验(实习) 18 学分 5.5 预修课程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植物学是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包括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系统分类两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 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 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生态 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种子植物形态解剖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形态结构。系统分类要求学 生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结构特点、分类和系统演化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侧重分类和系统演化的内容,重点掌握西 北地区常见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的科属特征,代表植物主要精选农业、林业、园林、园艺、药用和国家保护植物及在植物系统学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植 物。 四、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 学时数 教学内容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 注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0 10 第一节 植物细胞 6 第二节 植物组织 4 第三章 种子与幼苗 2 2 第一节 种子的结构 0.5 第二节 种子的主要类型 1 第三节 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0.5 第四章 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6 6 第一节 根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2 第二节 根系的形成 4 第五章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6 6 第一节 茎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2 第二节 茎结构的形成 4 第六章 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4 4 第一节 叶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2 第二节 叶的形成与结构 2 第七章 营养器官的变态 3 3 第一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 2 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繁殖及其在农艺实践中的应用 1 第八章 花 12 12 第一节 花的形态 2 第二节 花芽分化 1 第三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3 第四节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3 第五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 3 第九章 种子与果实 4 4 第一节 种子的发育 1 第二节 果实的发育与结构 1 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1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1 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1 11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 第二节 植物的基本类群 1
第三节低等植物 第四节高等植物 4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10 10 第一节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基础知识 2 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主要分类系统 1 总学时 70 70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和植物界,了解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掌握学习植物学 的目的和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作用: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难点: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植物与植物界 (一)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植物的多样性 (三)植物界的划分 二、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一)转贮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二)促进物质的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三)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资源 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 四、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0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阐明植物有机体由细胞组成: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了解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及其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介绍组织的类型以及各种组织的形 态构造与功能。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 难点:纹孔与胞间连丝: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细胞 一、植物细胞的一般特征 二、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一原生质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五、植物细胞的增殖、生长与分化 第二节植物组织 一、组织的形成与类型 二、分生组织 三、营养组织 四、保护组织 五、输导组织 六、机械组织 七、分泌结构 八、维管束、维管组织与维管系统 第三章种子与幼苗(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种子的概念:胚的概念:种子的寿命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子叶出土幼苗与子叶留土幼苗的含义。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种子的概念:胚的概念:种子寿命的含义:种子休眠的含义:种子萌发的含义:上胚轴、中胚轴和下胚轴的含义:子叶出土与子叶留土幼苗的含 义:种子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的结构(以蓖麻种子为例):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的结构(以大豆种子为例):单子叶 植物有胚乳种子的结构(以小麦种子为例)。 难点:种子的寿命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子叶出土幼苗与子叶留土幼苗的区别:了解幼苗类型 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蚕豆、蓖麻、小麦三种植物的种子在结构上的异同:
第三节 低等植物 4 第四节 高等植物 4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10 10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基础知识 2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7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主要分类系统 1 总学时 70 70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要 求 第一章 绪 论( 2 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和植物界,了解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掌握学习植物学 的目的和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作用;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难点: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植物与植物界 (一)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植物的多样性 (三)植物界的划分 二、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一)转贮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二)促进物质的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三)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资源 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 四、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0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阐明植物有机体由细胞组成;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了解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及其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介绍组织的类型以及各种组织的形 态构造与功能。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 难点:纹孔与胞间连丝;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植物细胞的一般特征 二、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五、植物细胞的增殖、生长与分化 第二节 植物组织 一、组织的形成与类型 二、分生组织 三、营养组织 四、保护组织 五、输导组织 六、机械组织 七、分泌结构 八、维管束、维管组织与维管系统 第三章 种子与幼苗( 2 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种子的概念;胚的概念;种子的寿命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子叶出土幼苗与子叶留土幼苗的含义。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种子的概念;胚的概念;种子寿命的含义;种子休眠的含义;种子萌发的含义;上胚轴、中胚轴和下胚轴的含义;子叶出土与子叶留土幼苗的含 义;种子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的结构(以蓖麻种子为例);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的结构(以大豆种子为例);单子叶 植物有胚乳种子的结构(以小麦种子为例)。 难点:种子的寿命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种子休眠的原因;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子叶出土幼苗与子叶留土幼苗的区别;了解幼苗类型 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蚕豆、蓖麻、小麦三种植物的种子在结构上的异同;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种子的结构 一、胚 二、胚乳 三、种皮 第二节种子的主要类型 一、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二、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四、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第三节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一、种子的寿命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三、幼苗的类型 四、幼苗的形态学特征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四章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6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根的生理功能:根和根系的类型:侧根的形成。深刻理解根的初生、次生生长与初生、次生结构的形成。了解根瘤与菌根在农业生产上的应 用:根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根尖的概念: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含义: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的含义:外始式与内起源的含义:凯氏带的含义:根与根系的类型:根的生理功 能。 难点: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的形态特征与功能: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双子叶植物根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次生维管组织的 形成: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周皮的形成:侧根产生的部位与侧根发生规律:侧根形成过程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根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一、根的生理功能 二、根和根系的类型 三、根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第二节根系的形成 一、根的伸长一一根尖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 二、根的加粗一一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三、根的分枝 侧根的形成 四、不定根 五、根瘤与菌根 第五章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6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茎的生理功能:茎的形态特征:芽的结构与类型:不定芽的形成与作用:了解茎的分枝类型: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的形成。深刻理解茎的 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章重点:芽的概念:芽的类型与叶芽的结构:茎的分枝类型:茎的生理功能:茎尖的分区: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结 构:根尖与茎尖在外部形态上的区别: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的不同: 本章难点: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不同。年轮的概念:软树皮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茎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一、茎的生理功能 二、茎的形态 三、芽的结构与类型 四、茎的分枝类型 第二节茎结构的形成 一、茎的伸长一 一茎尖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 二、茎的加粗一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第六章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也是制造有机养料的重要器官。光合作用的进行与叶的形态、结构有若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理解叶的功能, 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叶的结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叶的发生、发育和生态类型。理解C与C4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叶的形态:叶的生理功能:叶的生活 期与落叶。深刻理解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异面叶的含义:等面叶的含义:叶的生理功能:双子叶植物完全叶的组成:禾本科植物叶的组成:叶的生态类型。 难点: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C3与C4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叶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一、叶的生理功能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种子的结构 一、胚 二、胚乳 三、种皮 第二节 种子的主要类型 一、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二、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四、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第三节 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 一、种子的寿命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三、幼苗的类型 四、幼苗的形态学特征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四章 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6 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根的生理功能;根和根系的类型;侧根的形成。深刻理解根的初生、次生生长与初生、次生结构的形成。了解根瘤与菌根在农业生产上的应 用;根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根尖的概念;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含义;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的含义;外始式与内起源的含义;凯氏带的含义;根与根系的类型;根的生理功 能。 难点: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的形态特征与功能;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双子叶植物根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次生维管组织的 形成;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周皮的形成;侧根产生的部位与侧根发生规律;侧根形成过程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根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一、根的生理功能 二、根和根系的类型 三、根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第二节 根系的形成 一、根的伸长—一根尖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 二、根的加粗—一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三、根的分枝———侧根的形成 四、不定根 五、根瘤与菌根 第五章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6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茎的生理功能;茎的形态特征;芽的结构与类型;不定芽的形成与作用;了解茎的分枝类型;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的形成。深刻理解茎的 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章重点:芽的概念;芽的类型与叶芽的结构;茎的分枝类型;茎的生理功能;茎尖的分区;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结 构;根尖与茎尖在外部形态上的区别;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的不同; 本章难点: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不同。年轮的概念;软树皮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茎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一、茎的生理功能 二、茎的形态 三、芽的结构与类型 四、茎的分枝类型 第二节 茎结构的形成 一、茎的伸长——茎尖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 二、茎的加粗——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第六章 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也是制造有机养料的重要器官。光合作用的进行与叶的形态、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理解叶的功能, 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叶的结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叶的发生、发育和生态类型。理解C3与C4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叶的形态;叶的生理功能;叶的生活 期与落叶。深刻理解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异面叶的含义;等面叶的含义;叶的生理功能;双子叶植物完全叶的组成;禾本科植物叶的组成;叶的生态类型。 难点: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C3与C4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叶的形态与生理功能 一、叶的生理功能
二、叶的形态 第二节叶的形成与结构 一、叶的发生与生长 二、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三、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四、C3与C4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五、叶的生态类型 六、叶的生活期与落叫 附营养器宫小结 第七章营养器官的变态(3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变态的概念,营养器官变态的类型一一根的变态:茎的变态:叶的变态。认识常见植物所具有的各种变态类型。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变态的概念: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的概念:营养繁殖的概念:营养繁殖的方法。 根的变态类型:地上茎的变态类型:地下茎的变态类型:叶的变态类型。 难点:萝卜、胡萝卜、甘薯储藏根各自的结构特点:区分块茎与块根、茎卷须与叶卷须、枝刺与叶刺。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根的变态 二、茎的变态 三、叶的变态 四、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繁殖及其在农艺实践中的应用 一、营养器官的繁殖 二、营养繁殖在农艺实践中的应用 第八章花(1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形成雌、雄性细胞和进行有性生殖的场所。被子植物通过花完成受精、结果、产生种子等一系列有性生殖过 程,以繁衍后代,延续种族。花在植物生活周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花的概念、组成及类型:花序的概念:雌、雄蕊的发育: 花粉母细胞与胚囊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开花、传粉与受精。深刻理解花药的发育与结构:花粉粒的发育与结构:胚珠的结构:子房的结构:胚囊的发育 与结构:双受精过程。了解花药、花粉培养和花粉植物:花芽分化过程:受精作用的控制: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花的概念:花的组成:减数分裂的意义:开花的概念: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概念:双受精的概念。禾本科植物花的组成:小穗的组成(以小麦 为例):花药的发育与结构:花粉粒的发育与结构:子房的结构:胚珠的结构:胚囊的发育与结构: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及其生物学意义。 难点: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不同点: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花的形态 一、花的概念、组成与类型 二、禾本科植物花与花序的组成 第二节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的时期 二、花芽分化的过程 第三节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雄蕊的发育 二、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四、花粉粒的发有与结构 五、花药、花粉培养和花粉植物 六、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 第四节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雌蕊的发育 二、胚珠的发育与结构 三、胚囊的发育与结构 第五节开花、传粉与受精 一、开花 二、传粉 三、受精 四、外界环境条件对传粉、受精的影响 第九章种子与果实(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被子植物经开花、传粉、受精之后,进一步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果实和种子与人类生活有若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多为收 获器官,如粮食、油料、瓜、果等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因此,学习果实与种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传 播: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理解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发育。深刻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真果与假果的概念:生活史的概念:世代交替的概念:单性结实的概念:无籽果实的概念
二、叶的形态 第二节 叶的形成与结构 一、叶的发生与生长 二、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三、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四、C3与C4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五、叶的生态类型 六、叶的生活期与落叶 附 营养器官小结 第七章 营养器官的变态(3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变态的概念,营养器官变态的类型——根的变态;茎的变态;叶的变态。认识常见植物所具有的各种变态类型。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变态的概念;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的概念;营养繁殖的概念;营养繁殖的方法。 根的变态类型;地上茎的变态类型;地下茎的变态类型;叶的变态类型。 难点:萝卜、胡萝卜、甘薯储藏根各自的结构特点;区分块茎与块根、茎卷须与叶卷须、枝刺与叶刺。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根的变态 二、茎的变态 三、叶的变态 四、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繁殖及其在农艺实践中的应用 一、营养器官的繁殖 二、营养繁殖在农艺实践中的应用 第八章 花(1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形成雌、雄性细胞和进行有性生殖的场所。被子植物通过花完成受精、结果、产生种子等一系列有性生殖过 程,以繁衍后代,延续种族。花在植物生活周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花的概念、组成及类型;花序的概念;雌、雄蕊的发育; 花粉母细胞与胚囊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开花、传粉与受精。深刻理解花药的发育与结构;花粉粒的发育与结构;胚珠的结构;子房的结构;胚囊的发育 与结构;双受精过程。了解花药、花粉培养和花粉植物;花芽分化过程;受精作用的控制;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花的概念;花的组成;减数分裂的意义;开花的概念;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概念;双受精的概念。禾本科植物花的组成;小穗的组成(以小麦 为例);花药的发育与结构;花粉粒的发育与结构;子房的结构;胚珠的结构;胚囊的发育与结构;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及其生物学意义。 难点: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不同点;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花的形态 一、花的概念、组成与类型 二、禾本科植物花与花序的组成 第二节 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的时期 二、花芽分化的过程 第三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雄蕊的发育 二、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四、花粉粒的发育与结构 五、花药、花粉培养和花粉植物 六、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 第四节 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一、雌蕊的发育 二、胚珠的发育与结构 三、胚囊的发育与结构 第五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 一、开花 二、传粉 三、受精 四、外界环境条件对传粉、受精的影响 第九章 种子与果实(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被子植物经开花、传粉、受精之后,进一步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果实和种子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多为收 获器官,如粮食、油料、瓜、果等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因此,学习果实与种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传 播;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理解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发育。深刻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真果与假果的概念;生活史的概念;世代交替的概念;单性结实的概念;无籽果实的概念
难点:种子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种子的发育 一、胚的发育 二、胚乳的发育 三、种皮的发育 四、无融合生殖与多胚现象 五、胚状体和人工种子 第二节果实的发育与结构 一、果实的发育与结构, 二、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 第三节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一、风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二、水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三、动物和人类活动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四、弹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第四节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一、生活史的概念 二、世代交替 三、被子植物生活史的特征 植物系统分类部分 第十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1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深刻理解种的概念:植物的命名法则。了解植物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种的概念及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植物分类方法:植物命名方法:低等植物的共同特征:高等植物的共同特征: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 物: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物:裸子植物门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物: 雅点:被子植物门的一般特征、进化地位及经济意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三、植物命名法(学名) 四、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应用 第二节植物的基本类群 第三节 低等植物 一、藻类植物 二、菌类植物 三、地衣植物门 第四节高等植物 一、苔藓植物门 二、蕨类植物门 三、裸子植物门 四、被子植物门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10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被子植物约有25万种,是现代地球上最占优势的植物,也是植物界生命力最强、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 高等植物。学会被子植物分类,对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极为有利。被子植物分类以植物形态特征作为主要分类依据,而各器官的形态都用 定的名称术语描述。根据形态特征,将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茎、叶、花、果的分类术语:双子叶植物与单 子叶植物纲的特征。深刻理解双子叶植物纲中的12科、单子叶植物纲中的4科的特征与代表植物。了解被子植物分类常用的几个系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复叶的概念: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黄花序、圆锥花序、肉穗花序、无限花序:有限花序的概念:蝶形花冠、十字形花冠、唇形花冠的概 念:单体雄蕊、二体雄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聚药雄蕊、多体雄蕊的概念: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的概念:英果、蓇荬果、蒴果、角果、瘦果、颖 果、核果、浆果、梨果的概念。 难点: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木兰科、毛茛科的主要特征、原始性状以及代表植物: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葫芦科、 锦葵科、蔷薇科的主要特征及其经济植物:豆科的主要特征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杨柳科、壳斗科、芸香科、胡桃科、伞形科各有哪些具经济 价值的植物:菊科、茄科、唇形科的主要特征及其经济植物:百合科的主要特征及其经济植物:兰科的名贵花卉及药用植物:禾本科的主要特征以及它 们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基础知识 一、茎 二、叶 三、花 四、果实 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难点:种子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种子的发育 一、胚的发育 二、胚乳的发育 三、种皮的发育 四、无融合生殖与多胚现象 五、胚状体和人工种子 第二节 果实的发育与结构 一、果实的发育与结构, 二、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 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一、风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二、水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三、动物和人类活动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四、弹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一、生活史的概念 二、世代交替 三、被子植物生活史的特征 植物系统分类部分 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1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的分类单位;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深刻理解种的概念;植物的命名法则。了解植物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种的概念及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植物分类方法;植物命名方法;低等植物的共同特征;高等植物的共同特征;藻类植物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 物;菌类植物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物;裸子植物门的一般特征及代表植物; 难点:被子植物门的一般特征、进化地位及经济意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三、植物命名法(学名) 四、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应用 第二节 植物的基本类群 第三节 低等植物 一、藻类植物 二、菌类植物 三、地衣植物门 第四节 高等植物 一、苔藓植物门 二、蕨类植物门 三、裸子植物门 四、被子植物门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10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被子植物约有25万种,是现代地球上最占优势的植物,也是植物界生命力最强、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 高等植物。学会被子植物分类,对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极为有利。被子植物分类以植物形态特征作为主要分类依据,而各器官的形态都用一 定的名称术语描述。根据形态特征,将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茎、叶、花、果的分类术语;双子叶植物与单 子叶植物纲的特征。深刻理解双子叶植物纲中的12科、单子叶植物纲中的4科的特征与代表植物。了解被子植物分类常用的几个系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 复叶的概念;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圆锥花序、肉穗花序、无限花序:有限花序的概念;蝶形花冠、十字形花冠、唇形花冠的概 念;单体雄蕊、二体雄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聚药雄蕊、多体雄蕊的概念;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的概念;荚果、蓇葖果、蒴果、角果、瘦果、颖 果、核果、浆果、梨果的概念。 难点: 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木兰科、毛茛科的主要特征、原始性状以及代表植物;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葫芦科、 锦葵科、蔷薇科的主要特征及其经济植物;豆科的主要特征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杨柳科、壳斗科、芸香科、胡桃科、伞形科各有哪些具经济 价值的植物;菊科、茄科、唇形科的主要特征及其经济植物;百合科的主要特征及其经济植物;兰科的名贵花卉及药用植物;禾本科的主要特征以及它 们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基础知识 一、茎 二、叶 三、花 四、果实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一、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毛茛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伞形科、茄科、唇形科、菊科等 二、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等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主要分类系统 一、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六、大纲说明 1.学习《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有关内容。植物有机体的局部和整体之间,植物的组成基础一一细胞、组织与各器官之间,形态、结构 与生理功能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植物个体成长中,需要经历一系列生长发育的过程。在认识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 理功能变化的规律时,要特别注意树立动态发展的观点。植物种类繁多,类群复杂:它们是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期演化而来的,应从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 进化的角度去理解植物的多样性。 2.学习《植物学》,要学会观察各类图像一一显微镜像、手绘图、相片及实物标本。因为本学科的基本研究对象和归宿就是种类图像,掌握图 像的识别是该学科的最基本技能。 3.学习植物学中形态解剖部分,要抓住”一条主线。一个中心“”,即以观察各类图像为中心,从“静态“推出”动态”,从两维构思三维,由表及 里,作深层次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将种子(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各部分形态、结构建成过程的静态、动态表现及其与所执行的功能和环境的辩证统一 关系这条主线学好、学活。 4.本课程各章节均为一独立内容,但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材内容以被子植物为重点,阐述了种子与幼苗:植物体的组成基础(细胞与组 织):植物个体发育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器官的形态发生和胚胎形成的规律:简要地介绍了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系统进 化。对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以及与农业有关的代表植物进行了分述和举例。认真掌掘教材内容:对于学好《植物学》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 要循序渐进、加深理解,同时,还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上得到其正的提高。 5.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习,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七、课程考核要求 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期中、期末和实验考核四个环节。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阶段性小测验(以口试为主)成绩,期中考试可口试或笔 试,期末考试为笔试,实验考核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 课程综合成绩评定的原则是:平时和期中考核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实验成绩占20%。 八、课程采用的教材 郑湘如,王丽.《植物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因家级规划教 材) 九、主要教学参考书及材料 1.徐汉卿.植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李杨汉.植物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陆时万等.植物学.(上、下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一、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毛茛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伞形科、茄科、唇形科、菊科等 二、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等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主要分类系统 一、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六、大纲说明 1.学习《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有关内容。植物有机体的局部和整体之间,植物的组成基础——细胞、组织与各器官之间,形态、结构 与生理功能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植物个体成长中,需要经历一系列生长发育的过程。在认识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 理功能变化的规律时,要特别注意树立动态发展的观点。植物种类繁多,类群复杂;它们是在自然界中经过长期演化而来的,应从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 进化的角度去理解植物的多样性。 2.学习《植物学》,要学会观察各类图像——显微镜像、手绘图、相片及实物标本。因为本学科的基本研究对象和归宿就是种类图像,掌握图 像的识别是该学科的最基本技能。 3.学习植物学中形态解剖部分,要抓住"一条主线。一个中心",即以观察各类图像为中心,从"静态"推出"动态",从两维构思三维,由表及 里,作深层次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将种子(被子)植物生活史中各部分形态、结构建成过程的静态、动态表现及其与所执行的功能和环境的辩证统一 关系这条主线学好、学活。 4.本课程各章节均为一独立内容,但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材内容以被子植物为重点,阐述了种子与幼苗;植物体的组成基础(细胞与组 织);植物个体发育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器官的形态发生和胚胎形成的规律;简要地介绍了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系统进 化。对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以及与农业有关的代表植物进行了分述和举例。认真掌握教材内容;对于学好《植物学》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 要循序渐进、加深理解,同时,还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上得到真正的提高。 5.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习,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七、课程考核要求 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期中、期末和实验考核四个环节。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阶段性小测验(以口试为主)成绩,期中考试可口试或笔 试,期末考试为笔试,实验考核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 课程综合成绩评定的原则是:平时和期中考核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实验成绩占20%。 八、课程采用的教材 郑湘如,王丽.《植物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九、主要教学参考书及材料 1.徐汉卿. 植物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李杨汉.植物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陆时万等.植物学.(上、下册)(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