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2016年九年级一模考试 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老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生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4.在答题卡上,“基础·运用”部分的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 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基础·运用(共20分) 国家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众多。某学校在馆内开展实践活动,请在同学介绍的基础上,选择其 中一幅作品,从笔画、结构、章法等方面作简要赏析,初步感受书法之美。(3分) 雜如應 為 家 警德形 房委仪 机第 景随 则屋宏 欧阳询《九成宫鳢泉铭》 赵孟頫《白云吟》 同学一:楷书是从汉隶演变而来。从欧阳询的作品来看,笔道的长短、正斜,交笔的角度十分规范。 同学二: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间的一种书体。从《白云吟》来看,行书不及楷书工整,也没有草 书奔放 答: 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题。(4分) 中国能够产生不计其数的书法名帖应归功于汉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它具有独 特的优美形式,为书法艺术的【甲】提供了条件。汉字书写的形式有很多种,早期刻在龟甲或兽骨 上的叫甲骨文,后来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又叫大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等在大 篆基础上整理简化,形成小篆。汉代以后又有隶书,后来在隶书的基础上产生了楷书、行书、草书 行书和草书是书写的【乙】,【丙】强,又有流畅的节奏,是人们平时很喜欢的书法形式 (1)对加点字注音与横线处汉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名帖ti“美”字,从“羊”从“大”,表示羊头有角,为象形字。 B.名帖tie“美”字,从“羊”从“大”,表示羊头有角,为象形字。 C.名帖t“美”字,从“羊”从“大”,表示羊大为美,为会意字 D.名帖tie“美”字,从“羊”从“大”,表示羊大为美,为会意字 (2)填入文段中甲乙丙三处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通州区 2016 年九年级一模考试 语文试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基础·运用”部分的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 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 20 分) 1.国家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众多。某学校在馆内开展实践活动,请在同学介绍的基础上,选择其 中一幅作品,从笔画、结构、章法等方面作简要赏析,初步感受书法之美。(3 分) 同学一:楷书是从汉隶演变而来。从欧阳询的作品来看,笔道的长短、正斜,交笔的角度十分规范。 同学二: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间的一种书体。从《白云吟》来看,行书不及楷书工整,也没有草 书奔放。 答: 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题。(4 分) 中国能够产生不计其数的书法名帖.应归功于汉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它具有独 特的优美形式,为书法艺术的【甲】提供了条件。汉字书写的形式有很多种,早期刻在龟甲或兽骨 上的叫甲骨文,后来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又叫大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等在大 篆基础上整理简化,形成小篆。汉代以后又有隶书,后来在隶书的基础上产生了楷书、行书、草书。 行书和草书是书写的【乙】,【丙】强,又有流畅的节奏,是人们平时很喜欢的书法形式。 (1)对加点字注音与横线处汉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名帖.tiě “美”字,从“羊”从“大”,表示羊头有角,为象形字。 B.名帖.tiè “美”字,从“羊”从“大”,表示羊头有角,为象形字。 C.名帖.tiě “美”字,从“羊”从“大”,表示羊大为美,为会意字。 D.名帖.tiè “美”字,从“羊”从“大”,表示羊大为美,为会意字。 (2)填入文段中甲乙丙三处最合适的一项是(2 分) 欧阳询《九成宫鳢泉铭》 赵孟頫《白云吟》
A.实用性快捷化形式感 B.形式感快捷化实用性 C.快捷化形式感实用性 D.快捷化实用性形式感 3.中国古代诗人常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 分) A.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中草药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底蕴丰厚。许多对联中巧妙地运用了中草药名,在给人以 艺术享受的同时,又传播了中医药知识。请从所给的中草药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四项,填入上联中。 (只填序号)(2分) 上联 持大戟,跨,与木贼战,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中草药名:①金银花②海马③蜈蚣④百合⑤草寇⑥白头翁 5.小伟爷爷非常喜欢传统年画。过年了,小伟想从下列四幅年画中选择一幅送给爷爷。如果你是 小伟,请结合下面材料,为爷爷选择一幅年画,说明理由。(3分 【材料】年画在描绘美好形象时,常运用民众熟知的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如用松、鹤等象 征长寿,用菊花象征吉祥。莲花多与桂花、笙和儿童组成图案,寓意连生贵子。年画《平安富贵》 中画的是大花瓶中插着一束牡丹花,“瓶”取其谐音“平”,取平安的意思;牡丹花象征富贵,整幅 画的寓意是平安富贵。 丙 答 6.默写(共6分) 古诗文中常运用一些表现技巧进行景物描写,从而创造出神奇的画面,营造多样的意境,表现 丰富的情感。柳宗元在《小石潭记》用“①,②”两句尽显游鱼自由而轻灵游动的姿
甲 乙 A.实用性 快捷化 形式感 B.形式感 快捷化 实用性 C.快捷化 形式感 实用性 D.快捷化 实用性 形式感 3.中国古代诗人常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 分) A.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中草药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底蕴丰厚。许多对联中巧妙地运用了中草药名,在给人以 艺术享受的同时,又传播了中医药知识。请从所给的中草药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四项,填入上联中。 (只填序号)(2 分) 上联:______,持大戟,跨____,与木贼____战____,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中草药名:①金银花 ②海马 ③蜈蚣 ④百合 ⑤草寇 ⑥白头翁 5.小伟爷爷非常喜欢传统年画。过年了,小伟想从下列四幅年画中选择一幅送给爷爷。如果你是 小伟,请结合下面材料,为爷爷选择一幅年画,说明理由。(3 分) 【材料】年画在描绘美好形象时,常运用民众熟知的象征寓意或谐音取意的手法。如用松、鹤等象 征长寿,用菊花象征吉祥。莲花多与桂花、笙和儿童组成图案,寓意连生贵子。年画《平安富贵》 中画的是大花瓶中插着一束牡丹花,“瓶”取其谐音“平”,取平安的意思;牡丹花象征富贵,整幅 画的寓意是平安富贵。 答: 6.默写(共 6 分) 古诗文中常运用一些表现技巧进行景物描写,从而创造出神奇的画面,营造多样的意境,表现 丰富的情感。柳宗元在《小石潭记》用“ ① , ② ”两句尽显游鱼自由而轻灵游动的姿 丙 丁
态。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③,江春入旧年”两句以明暗交替的艺术描写刻画出江南残 冬早春的景色。王维《使至塞上》中“④。,长河落日圆”两句以雄浑的气势描绘出了边塞独 有的壮美:而范仲淹《渔家傲》中的“⑤ ⑥”选取了相似的景物,却写尽了边塞的 悲凉。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7—10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 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 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 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 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 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活板》节选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 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节选 【注释】①秘剑:皇家用的刀剑。②契:刻的文字。③缣jan:双丝的细绢。 【丙】古代造纸流程图 ①浸泡:将树皮、麻等原料②搅灰:将原料掺入火灰或|蒸煮:原料入桶,盖上 切碎,置于沟溪中浸泡至发软。放进石灰水中搅拌、沤浸。麻布,用中火蒸煮
态。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 ③ ,江春入旧年”两句以明暗交替的艺术描写刻画出江南残 冬早春的景色。王维《使至塞上》中“ ④ ,长河落日圆”两句以雄浑的气势描绘出了边塞独 有的壮美;而范仲淹《渔家傲》中的“ ⑤ , ⑥ ”选取了相似的景物,却写尽了边塞的 悲凉。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 7—10 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 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 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 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 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 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活板》节选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 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 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节选 【注释】①秘剑:皇家用的刀剑。 ②契:刻的文字。 ③缣 jiān:双丝的细绢。 【丙】古代造纸流程图 ① 浸泡:将树皮、麻等原料 切碎,置于沟溪中浸泡至发软。 ②搅灰:将原料掺入火灰或 放进石灰水中搅拌、沤浸。 ③ 蒸煮:原料入桶,盖上 麻布,用中火蒸煮
下列 各组 句子 中加 点词 ④ :将原料清洗后,置⑤抄纸:抄纸槽内放置清水,⑥ 8的意 将湿纸挤去多 于石墩,用木锤反复捶打,制放入纸浆,用抄纸帘反复捞余水分,逐张扬起,晒或/义相 成泥膏状的纸浆 浆,形成薄片状的湿纸 焙干,即制成纸。 项 是()(2分) A.①每字为一印 ②一板印刷 B.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②一板已自布字 C.①以纸帖之 ②木格贮之 D.①乃密布字印 ②莫不精工坚密 8.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②自是莫不从用焉 A.①他的字印是我的弟侄辈得到的。 ②自然是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B.①他的字印是我的弟侄辈得到的 ②从此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C.①他的字印被我的弟侄辈得到 ②自然是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D.①他的字印被我的弟侄辈得到。 ②从此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9.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材料【丙】第④⑥幅的内容,填在横线上。(2分) 10.毕昇制作活字的材料是』①,蔡伦造纸的原料是_②,与雕版印刷和沉重的简牍、昂 贵的帛书相比,它们的共同优点是③。你从古人的发明创造中,获得的启示是_④。( 分)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1.阅读连环画,完成(1)一(3)题。(6分) 1866年,在太平洋上追捕怪物”,后2.“鹦鹉螺号”成功穿越托雷斯海峡。土 来发现“怪物”是一艘潜水艇,即“鹦鹉螺丨著人骚扰、进攻,尼摩艇长沉着应对, 号”(又音译为诺第留斯号)。 土著人被电网惊吓,退走
7. 下 列 各 组 句 子 中 加 点 词 的 意 义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2 分) A.①每字为一印. ②一板印.刷 B.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②一板已自.布字 C.①以纸帖之. ②木格贮之. D.①乃密.布字印 ②莫不精工坚密. 8.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②自是莫不从用焉 A.①他的字印是我的弟侄辈得到的。 ②自然是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B.①他的字印是我的弟侄辈得到的。 ②从此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C.①他的字印被我的弟侄辈得到。 ②自然是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D.①他的字印被我的弟侄辈得到。 ②从此没有人不跟着用这纸。 9.请分别..用两个字 ...概括材料【丙】第④⑥幅的内容,填在横线上。(2 分) ④ ⑥ 10.毕昇制作活字的材料是 ① ,蔡伦造纸的原料是 ② ,与雕版印刷和沉重的简牍、昂 贵的帛书相比,它们的共同优点是 ③ 。你从古人的发明创造中,获得的启示是 ④ 。(4 分) 三、名著阅读(共 10 分) 11.阅读连环画,完成(1)—(3)题。(6 分) ④ :将原料清洗后,置 于石墩,用木锤反复捶打,制 成泥膏状的纸浆。 ⑤抄纸:抄纸槽内放置清水, 放入纸浆,用抄纸帘反复捞 浆,形成薄片状的湿纸。 ⑥ :将湿纸挤去多 余水分,逐张扬起,晒干或 焙干,即制成纸。 1.1866 年,在太平洋上追捕“怪物”,后 来发现“怪物”是一艘潜水艇,即“鹦鹉螺 号”(又音译为诺第留斯号)。 2.“鹦鹉螺号”成功穿越托雷斯海峡。土 著人骚扰、进攻,尼摩艇长沉着应对, 土著人被电网惊吓,退走
6.经过一系列的历险后,“鹦鹉螺号”到 目达挪威海岸附近遭遇大漩涡。孔塞伊、内 徳·兰德成功逃脱。尼摩船长下落成疑 (2)阅读连环画,联系下面的世界海洋地图,选出“鹦鹉螺号”航海线路正确的一项(2分) 因平 A.太平洋一一大西洋—一南极海域一一印度洋一一大西洋一一北冰洋附近 B.南极海域一一大西洋一一印度洋一一太平洋一一大西洋一一北冰洋附近 C.太平洋—一印度洋—一大西洋—一南极海域一一大西洋一一北冰洋附近 D.大西洋一一印度洋——北冰洋附近一一南极海域一一大西洋一一太平洋 (3)这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许多幻想今天已经变成现实。阅读后,你对科学与幻想的关系有怎 样的认识?(2分)
(1)为第 5 幅连环画写出“鹦鹉螺号”航海中经历的一个故事。(不超过 60 字)(2 分) 答: (2)阅读连环画,联系下面的世界海洋地图,选出“鹦鹉螺号”航海线路正确的一项(2 分) A.太平洋——大西洋——南极海域——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附近 B.南极海域——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附近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附近 D.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附近——南极海域——大西洋——太平洋 (3)这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许多幻想今天已经变成现实。阅读后,你对科学与幻想的关系有怎 样的认识?(2 分) 6.经过一系列的历险后,“鹦鹉螺号”到 达挪威海岸附近遭遇大漩涡。孔塞伊、内 德•兰德成功逃脱。尼摩船长下落成疑。 5.
答 12.阅读材料,完成(1)一(2)题。(4分)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祭奠先人、缅怀先烈,思考生命的意义。 因此,清明节有其重大的人文内涵。 (1)某校在网站民俗专栏里,借用了《论语》中的一段话,阐释清明节的意义,请选出借用恰当 的一项()(2分) A.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B.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C.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D.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为了扩大红岩精神的社会宣传影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于2016年4月5日在歌乐山 烈士墓广场举行2016年“清明祭英烈”活动。请你结合《红岩》中革命志士的事迹及红岩精神的现 实意义,将纪念先烈的挽联补写完整。(2分) 上联:忍酷刑守信仰英名垂青史下联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告别泥涂》,完成13-15题。(共11分) 告别泥涂 刘庆邦 ①我老家的泥巴被称为黄胶泥,是很厉害的。雨水一浸霪,泥巴里所包含的胶黏性就散发出来, 变成一种死缠烂打的纠缠性和构陷性力量。脚一踩下去,你刚觉得很松软,好嘛还没说出口,稀泥 很快就自下而上漫上来,并包上来,先漫过鞋底,再漫过脚面,继而把整个脚都包住了。这时候 你的脚想自拔颇有些难度,可以说每走一步都需要和泥巴搏斗。或者说你每拔一次腿,都如同在费 力地与泥巴拔一次河,拔呀,拔呀,直到把你折腾得筋疲力尽,被无尽的泥涂吸住腿为止。 ②对老家泥巴的厉害,我有着太多的体会。在老家上学时,每逢阴天下雨,我就不穿鞋了,把 双布鞋提溜在手里,光脚喳着泥巴去,再光脚喳着泥巴回。为什么不穿鞋呢?因为浅口的布鞋在 泥巴窝里根本穿不住,你一蹟泥巴,泥巴只放走你的脚,却把你的鞋留下了。再说了,母亲千针万 线好不容易才能做出一双鞋,谁舍得把鞋在烂泥里糟蹋呢!光脚蹟泥巴,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 容易滑倒,一不小心,就会滑得劈一个叉,或趴在泥水里,把自己弄成一头泥巴猪。另外,脚上和 小腿上的泥巴糊子,到达目的地后须及时清洗掉,万不可让太阳晒干,或自己暖干。因为我们那里 的泥巴很肥,肥得含有一些毒素,如果等它干在皮肤上的话,毒素渗进皮肤里,皮肤就会起泡,流 黄水儿,那就糟糕了 ③那么,把路修一修不好吗?我们修不了天,总可以修一下地吧!修路当然可以,可地里除了 土,就是泥,把地里的泥土挖出来铺在路上,除了下雨后使路上的泥巴更深些,还能有什么好呢 您说可以用砖头铺路?这样说就是不了解情况了。拿我们村来说,若干年前,差不多每家的房子都 是土坯垒墙,麦草苫顶,家里穷得连支鏊子的砖头都没有,哪有砖头往泥巴路上铺呢!虽说砖头是 用黏土烧成的,但它毕竟经过了火烧火炼,其性质已经改变,变成短时间内沤不烂的东西。人们看 到一块砖头头儿,都像捡元宝一样赶快捡起来,悄悄带回家。让他把“元宝”拿出来,垫在路上, 他哪里舍得呢!
答: 12.阅读材料,完成(1)—(2)题。(4 分)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祭奠先人、缅怀先烈,思考生命的意义。 因此,清明节有其重大的人文内涵。 (1)某校在网站民俗专栏里,借用了《论语》中的一段话,阐释清明节的意义,请选出借用恰当 的一项( )(2 分) A.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B.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C.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D.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为了扩大红岩精神的社会宣传影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于 2016 年 4 月 5 日在歌乐山 烈士墓广场举行 2016 年“清明祭英烈”活动。请你结合《红岩》中革命志士的事迹及红岩精神的现 实意义,将纪念先烈的挽联补写完整。(2 分) 上联:忍酷刑守信仰英名垂青史 下联: 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告别泥涂》,完成 13—15 题。(共 11 分) 告别泥涂 刘庆邦 ①我老家的泥巴被称为黄胶泥,是很厉害的。雨水一浸霪,泥巴里所包含的胶黏性就散发出来, 变成一种死缠烂打的纠缠性和构陷性力量。脚一踩下去,你刚觉得很松软,好嘛还没说出口,稀泥 很快就自下而上漫上来,并包上来,先漫过鞋底,再漫过脚面,继而把整个脚都包住了。这时候, 你的脚想自拔颇有些难度,可以说每走一步都需要和泥巴搏斗。或者说你每拔一次腿,都如同在费 力地与泥巴拔一次河,拔呀,拔呀,直到把你折腾得筋疲力尽,被无尽的泥涂吸住腿为止。 ②对老家泥巴的厉害,我有着太多的体会。在老家上学时,每逢阴天下雨,我就不穿鞋了,把 一双布鞋提溜在手里,光脚蹅着泥巴去,再光脚蹅着泥巴回。为什么不穿鞋呢?因为浅口的布鞋在 泥巴窝里根本穿不住,你一蹅泥巴,泥巴只放走你的脚,却把你的鞋留下了。再说了,母亲千针万 线好不容易才能做出一双鞋,谁舍得把鞋在烂泥里糟蹋呢!光脚蹅泥巴,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 容易滑倒,一不小心,就会滑得劈一个叉,或趴在泥水里,把自己弄成一头泥巴猪。另外,脚上和 小腿上的泥巴糊子,到达目的地后须及时清洗掉,万不可让太阳晒干,或自己暖干。因为我们那里 的泥巴很肥,肥得含有一些毒素,如果等它干在皮肤上的话,毒素渗进皮肤里,皮肤就会起泡,流 黄水儿,那就糟糕了。 ③那么,把路修一修不好吗?我们修不了天,总可以修一下地吧!修路当然可以,可地里除了 土,就是泥,把地里的泥土挖出来铺在路上,除了下雨后使路上的泥巴更深些,还能有什么好呢! 您说可以用砖头铺路?这样说就是不了解情况了。拿我们村来说,若干年前,差不多每家的房子都 是土坯垒墙,麦草苫顶,家里穷得连支鏊子的砖头都没有,哪有砖头往泥巴路上铺呢!虽说砖头是 用黏土烧成的,但它毕竟经过了火烧火炼,其性质已经改变,变成短时间内沤不烂的东西。人们看 到一块砖头头儿,都像捡元宝一样赶快捡起来,悄悄带回家。让他把“元宝”拿出来,垫在路上, 他哪里舍得呢!
④这样说来,我们那里的人活该喳泥巴吗?祖祖辈辈活该在泥巴窝里讨生活吗?机会来了,机 会终于来了!今年清明节前夕,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烧纸时,听说我们那里要修路,不但村外要修 路,水泥路还要修到村子里头。这里顺便说一句,我的当过县劳动模范的母亲去世已经十一年了 十一年间我每年至少回老家两次,清明节前回去扫墓,农历十月初一之后回去为母亲“送寒衣” 每次回老家之前,我都要先给大姐或二姐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天气情况。老家若是阴天下雨,我就 不敢回去,要等到天放晴,路面硬一些了,我才确定回去的日期。要是修了路就好了,我再回老家 就可以做到风雨无阻。 ⑤2014年12月4日,也就是农历马年十月十三,我再次回到老家时,见我们那里的路已经修 好了。抚今追昔,我难免有些感慨,对村支书说,日后刘楼村要写村史的话,修路的事一定要写上 笔。据族谱记载,我们的村庄在明代中后期就有了,村庄大约已经有了四五百年的历史。几百年 间,村庄被大水淹没过,被大火烧毁过,被土匪践踏过,虽历经磨难,总算还是存在着,没有消失 与此同时,风雨一来,泥泞遍地,一代又一代人,只能在泥泞中苦苦挣扎。可以肯定地说,哪一代 人都有修路的愿望,做梦都希望能把泥涂变成坦途。然而,只有到了这个时代,只有到了今天,这 个梦想才终于实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老家修路是五百年一遇,也是五百年一修 ⑥我的乡亲们再也不用担心在阴雨天馇泥巴了。不难想象,雨下得越大,我们的路就越洁净, 越宽广,越漂亮! (文章有删减) 13.作者围绕家乡的“路”行文。阅读全文,梳理文章思路,填写下列内容(每空不能超过8个字)。 (2分) 胶泥粘性大还有毒 回乡祭扫喜闻要修路 14.你阅读这篇文章时对主题、写法或语言等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一条,说明理由。(4分) 答 5.从你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个事例,阐释“雨下得越大,我们的路就越洁净,越宽广,越漂亮” 的内涵。(不少于100字)(5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16-18题。(共9分) 【材料一】 习近平义务植树种下6棵树苗 强调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 刚一下车,习近平就拿起铁锹走向植树地点。正在这里植树的干部群众看到总书记来了,十分 兴奋,热烈鼓掌。习近平向大家挥手致意,随后同北京市、国家林业局负责同志以及首都干部群众 志愿者、少先队员一起挥锹铲土、围堰浇水,忙碌起来 白皮松、油松、银杏、榆叶梅、元宝枫……习近平接连种下δ棵树苗。他一边劳动,一边同身 旁的少先队员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叮嘱他们既要努力学习,又要热爱劳动、锻炼 身体,希望他们通过参加义务植树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珍惜自然的意识
④这样说来,我们那里的人活该蹅泥巴吗?祖祖辈辈活该在泥巴窝里讨生活吗?机会来了,机 会终于来了!今年清明节前夕,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烧纸时,听说我们那里要修路,不但村外要修 路,水泥路还要修到村子里头。这里顺便说一句,我的当过县劳动模范的母亲去世已经十一年了, 十一年间我每年至少回老家两次,清明节前回去扫墓,农历十月初一之后回去为母亲“送寒衣”。 每次回老家之前,我都要先给大姐或二姐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天气情况。老家若是阴天下雨,我就 不敢回去,要等到天放晴,路面硬一些了,我才确定回去的日期。要是修了路就好了,我再回老家 就可以做到风雨无阻。 ⑤2014 年 12 月 4 日,也就是农历马年十月十三,我再次回到老家时,见我们那里的路已经修 好了。抚今追昔,我难免有些感慨,对村支书说,日后刘楼村要写村史的话,修路的事一定要写上 一笔。据族谱记载,我们的村庄在明代中后期就有了,村庄大约已经有了四五百年的历史。几百年 间,村庄被大水淹没过,被大火烧毁过,被土匪践踏过,虽历经磨难,总算还是存在着,没有消失。 与此同时,风雨一来,泥泞遍地,一代又一代人,只能在泥泞中苦苦挣扎。可以肯定地说,哪一代 人都有修路的愿望,做梦都希望能把泥涂变成坦途。然而,只有到了这个时代,只有到了今天,这 个梦想才终于实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老家修路是五百年一遇,也是五百年一修。 ⑥我的乡亲们再也不用担心在阴雨天蹅泥巴了。不难想象,雨下得越大,我们的路就越洁净, 越宽广,越漂亮! (文章有删减) 13.作者围绕家乡的“路”行文。阅读全文,梳理文章思路,填写下列内容(每空不能超过 8 个字)。 (2 分) 胶泥粘性大还有毒, ,回乡祭扫喜闻要修路, 。 14.你阅读这篇文章时对主题、写法或语言等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一条,说明理由。(4 分) 答: 15.从你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个事例,阐释“雨下得越大,我们的路就越洁净,越宽广,越漂亮” 的内涵。(不少于 100 字)(5 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 16—18 题。(共 9 分) 【材料一】 习近平义务植树种下 6 棵树苗 强调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 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 刚一下车,习近平就拿起铁锹走向植树地点。正在这里植树的干部群众看到总书记来了,十分 兴奋,热烈鼓掌。习近平向大家挥手致意,随后同北京市、国 家林业局负责同志以及首都干部群众、 志愿者、少先队员一起挥锹铲土、围堰浇水,忙碌起来。 白皮松、油松、银杏、榆叶梅、元宝枫……习近平接连种下 6 棵树苗。他一边劳动,一边同身 旁的少先队员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叮嘱他们既要努力学习,又要热爱劳动、锻炼 身体,希望他们通过参加义务植树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珍惜自然的意识
习近平说 10年后,20年后,你们可以回到这个地方来看看你们亲手栽下的 树苗长得怎么样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参加劳动的领导同志扶苗培土、拎桶浇水,还不时同身边的干部群众交流加强生态环保、坚持 绿色发展的看法。 植树期间,习近平同参加植树的干部群众谈起造林绿化工作。他指出,6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 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35年前,经邓小平同志提议,全国人大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 植树运动的决议》。长期以来,在我国各族人民广泛参与、积极行动下,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成为新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习近平强调,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包括今年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强调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深入人心。义务植树是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 项重要活动。不仅要把全民义务植树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都要抓好,动员全社会参与。 习近平指出,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 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 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取材《北京晚报》) 【材料二】 据了解,中国的森林资源清査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7次清査是到2008年底结束:第 8次清查到2013年结束,历时5年。下面是两次清查的部分数据。 120 8000 100 ■第7次清查 60 ■第7次清查 2000 ■第8次清查 ■第8次清查 (单位:万公顷) (单位:亿立方米) 16.依据【材料一】这则新闻,以参加本次植树活动的学生身份为学校广播站写一篇新闻稿,请 写出恰当的正标题和副标题。(4分) 正标题: 副标题 17.结合语境,填入【材料一】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众人拾柴火焰高 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C.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8.【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的的内容是 (3分) (三)阅读《画说》,完成19-21题。(共10分) 画说 张大千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第7次清查 第8次清查 习近平说, 。10 年后,20 年后,你们可以回到这个地方来看看你们亲手栽下的 树苗长得怎么样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参加劳动的领导同志扶苗培土、拎桶浇水,还不时同身边的干部群众交流加强生态环保、坚持 绿色发展的看法。 植树期间,习近平同参加植树的干部群众谈起造林绿化工作。他指出,60 年前,毛泽东同志发 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35 年前,经邓小平同志提议,全国人大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 植树运动的决议》。长期以来,在我国各族人民广泛参与、积极行动下,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成为新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习近平强调,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包括今年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强调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深入人心。义务植树是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 项重要活动。不仅要把全民义务植树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都要抓好,动员全社会参与。 习近平指出,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 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 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 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取材《北京晚报》) 【材料二】 据了解,中国的森林资源清查是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第 7 次清查是到 2008 年底结束;第 8 次清查到 2013 年结束,历时 5 年。下面是两次清查的部分数据。 (单位:万公顷) (单位:亿立方米) 16.依据【材料一】这则新闻,以参加本次植树活动的学生身份为学校广播站写一篇新闻稿,请 写出恰当的正标题和副标题。(4 分) 正标题: 副标题: 17.结合语境,填入【材料一】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众人拾柴火焰高 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C.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8.【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的的内容是 。(3 分) (三)阅读《画说》,完成 19—21 题。(共 10 分) 画说 张大千
①有人以为画画是很艰难的,又说要生来有绘画的天才,我觉得不然。我以为只要自己有兴趣, 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会成功的。从前的人说“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句话我却绝 对反对。我以为应该反过来说“七分人事三分天”才对,就是说任你天分如何好,不用功是不行的。 世上所谓神童,大概到了成年以后就默默无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只因大家一捧加之父母一宠, 便忘乎其形,自以为了不起,从此再不用功。不进则退,乃是自然趋势,你叫他如何得成功呢? ②画家可以在画中创造另一个天地,要如何去画,就如何去画,有时要表现现实,有时也不能 太顾现实,这种取舍,全凭自己思想。何以如此?简略地说,大抵画一种东西,不应当求太像,也 不应当故意求不像,求它像,当然不如摄影,如求它不像,那又何必画它呢?所以一定要在像和不 像之间,得到超物的天趣,方算是艺术。正是古人所谓遗貌取神,又等于说我笔底下所创造的新天 地,叫识者一看自然会辨认得岀来:我看到真美的就画下来,不美的就抛弃了它。谈到真美,当然 不单指物的形态,是要悟到物的神韵。这可引证赞王摩诘的两句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怎样 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就是说要意在笔先,心灵一触,就能跟着笔墨表露在纸上。所以说“形成于未 画之先”,“神留于既画之后”。只要用你的灵感与思想,不变更原理而得其神态,画得含有古意 而又不落俗套,这就算艺术了 ③作画要怎样才得精通?总括来讲,首重在勾勒,次则写生,再次才到写意。不论画花卉、翎毛、 山水、人物,总要了解理、情、态三事。先要着手临摹,观审名作,不论今古,眼观手临,切忌偏 爱。人各有所长,都应该采取,但每人笔触天生有不同的地方,故不可专学一人,又不可单就自己 的笔路去追求,要凭理智聪慧来采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转变它。老师教学生也应当如此,告诉他绘 画的方法,由他自去追讨,不可叫他固守师法。然后立意创作,这样才可以成为独立的画家。所以 唐宋人所传的作品,不要题款,给人一看就可知道这是某人的作品 ④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察得来,不只单 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得 多才有所获,山水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兽都是一样。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 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19.阅读第②段内容,在谈到绘画要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时,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分) 20.阅读第③段内容,简述作者阐释“首重在勾勒,次则写生,再次才到写意”的过程。(4分) 21.阅读下面材料,任意选取其中一个,说一说与文章某一观点的联系。(4分) 【链接一】 在一次与徐悲鸿、齐白石的聚会中,张大千应邀画虾。齐白石轻声说道:“大千先生,虾身只 有六节哟!不论大小,其身子只有六节,不能多画,也不能少画。” 张大千仔细一看,原来自己刚才画得忘情,只顾追求美了,而忽略了生活的真实,虾身的节数不 是多了,就是少了。回到旅馆,张大千立即请人买来活虾,倒在盆中仔细观察,并亲手将虾捉起来 详细数节,果然是不论大小,虾身通通只有六节。 【链接二 据说,宋代金溪有一位叫方仲永的人。五岁时即能写诗。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仲永立即 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 亲,有人用钱请仲永题诗讨取仲永的诗作。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 县的人,不让他学习。到十二三岁时,听说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当。又过了七年,完全
①有人以为画画是很艰难的,又说要生来有绘画的天才,我觉得不然。我以为只要自己有兴趣, 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会成功的。从前的人说“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句话我却绝 对反对。我以为应该反过来说“七分人事三分天”才对,就是说任你天分如何好,不用功是不行的。 世上所谓神童,大概到了成年以后就默默无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只因大家一捧加之父母一宠, 便忘乎其形,自以为了不起,从此再不用功。不进则退,乃是自然趋势,你叫他如何得成功呢? ②画家可以在画中创造另一个天地,要如何去画,就如何去画,有时要表现现实,有时也不能 太顾现实,这种取舍,全凭自己思想。何以如此? 简略地说,大抵画一种东西,不应当求太像,也 不应当故意求不像,求它像,当然不如摄影,如求它不像,那又何必画它呢? 所以一定要在像和不 像之间,得到超物的天趣,方算是艺术。正是古人所谓遗貌取神,又等于说我笔底下所创造的新天 地,叫识者一看自然会辨认得出来;我看到真美的就画下来,不美的就抛弃了它。谈到真美,当然 不单指物的形态,是要悟到物的神韵。这可引证赞王摩诘的两句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怎样 能达到这个境界呢? 就是说要意在笔先,心灵一触,就能跟着笔墨表露在纸上。所以说“形成于未 画之先”,“神留于既画之后”。只要用你的灵感与思想,不变更原理而得其神态,画得含有古意 而又不落俗套,这就算艺术了。 ③作画要怎样才得精通? 总括来讲,首重在勾勒,次则写生,再次才到写意。不论画花卉、翎毛、 山水、人物,总要了解理、情、态三事。先要着手临摹,观审名作,不论今古,眼观手临,切忌偏 爱。人各有所长,都应该采取,但每人笔触天生有不同的地方,故不可专学一人,又不可单就自己 的笔路去追求,要凭理智聪慧来采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转变它。老师教学生也应当如此,告诉他绘 画的方法,由他自去追讨,不可叫他固守师法。然后立意创作,这样才可以成为独立的画家。所以 唐宋人所传的作品,不要题款,给人一看就可知道这是某人的作品。 ④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察得来,不只单 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得 多才有所获,山水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兽都是一样。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 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19.阅读第②段内容,在谈到绘画要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时,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 分) 答: 20.阅读第③段内容,简述作者阐释“首重在勾勒,次则写生,再次才到写意”的过程。(4 分) 答: 21.阅读下面材料,任意选取其中一个,说一说与文章某一观点的联系。(4 分) 【链接一】 在一次与徐悲鸿、齐白石的聚会中,张大千应邀画虾。齐白石轻声说道:“大千先生,虾身只 有六节哟!不论大小,其身子只有六节,不能多画,也不能少画。” 张大千仔细一看,原来自己刚才画得忘情,只顾追求美了,而忽略了生活的真实,虾身的节数不 是多了,就是少了。回到旅馆,张大千立即请人买来活虾,倒在盆中仔细观察,并亲手将虾捉起来 详细数节,果然是不论大小,虾身通通只有六节。 【链接二】 据说,宋代金溪有一位叫方仲永的人。五岁时即能写诗。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仲永立即 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 亲,有人用钱请仲永题诗讨取仲永的诗作。他的父亲对此感到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 县的人,不让他学习。到十二三岁时,听说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当。又过了七年,完全
如同常人了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共1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最近,一组漫画引起了人们的深深思考。一个孩子用漫画画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请 你以中学生的身份给孩子的父母写一段短信,使其改变以前的习惯。(形式可以多样) 码号一起皮泥的时候 地不件述看电二 块,是是能变减爸爸妈妈的手机就好了 题目二:某校组织了“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主题研究活动。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交流者,请 从阅读过的文学著作中选出一位你欣赏的硬汉形象并加以赏析 要求:(1)内容具体,语言顺畅,有感染力。 (2)将选择的题目填写在答题卡,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3.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阅读整本书《海底两万里》之后,你一定惊叹凡尔纳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力 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更能启发人们的思考,大胆幻想未 来的远景。请你在《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个事件,在此基础上大胆想象,写一篇科 学幻想小故事。 题目二:在你生命成长的每一天里,你都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用生命的色彩,描绘青春蓬勃 的风景。你,就是这个世界的独一无二的风景!请你以“我就是一道风景”为题,写 篇作文。(不限文体) 题目三:阅读下面的连环画,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将其扩写成一篇故事 1.祖逖,晋代范阳道(囚)县(今河北2.后来,祖逖感到自己这样下去没有什 涞水县北)人。他从小死去了父亲,依么出息,就检点行为,认直地读起书来。 靠哥哥抚养长大。由于性格豪放,不受|几年里,他不但博览群书,而且经常到 管柬,他到十四五岁时还不好好读书 京城洛阳去寻师访友,探讨学问,与名 几个哥哥都经常为他的前途担忧。 士刘琨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如同常人了。 五、作文(共 50 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共 10 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最近,一组漫画引起了人们的深深思考。一个孩子用漫画画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请 你以中学生的身份给孩子的父母写一段短信,使其改变以前的习惯。(形式可以多样) 题目二:某校组织了“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主题研究活动。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交流者,请 从阅读过的文学著作中选出一位你欣赏的硬汉形象并加以赏析。 要求:(1)内容具体,语言顺畅,有感染力。 (2)将选择的题目填写在答题卡,字数在 150—200 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 分) 23.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阅读整本书《海底两万里》之后,你一定惊叹凡尔纳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力。 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更能启发人们的思考,大胆幻想未 来的远景。请你在《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个事件,在此基础上大胆想象,写一篇科 学幻想小故事。 题目二:在你生命成长的每一天里,你都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用生命的色彩,描绘青春蓬勃 的风景。你,就是这个世界的独一无二的风景!请你以“我就是一道风景”为题,写 一篇作文。(不限文体) 题目三:阅读下面的连环画,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将其扩写成一篇故事。 1.祖逖,晋代范阳道(囚)县(今河北 涞水县北)人。他从小死去了父亲,依 靠哥哥抚养长大。由于性格豪放,不受 管束,他到十四五岁时还不好好读书, 几个哥哥都经常为他的前途担忧。 2.后来,祖逖感到自己这样下去没有什 么出息,就检点行为,认直地读起书来。 几年里,他不但博览群书,而且经常到 京城洛阳去寻师访友,探讨学问,与名 士刘琨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