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场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0.m) 交融,形象而生动 命题人:张俊时间:150分钟总分:130分 B、《社戏》一文主要写“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戏的愉快生活,展现了农 积累与运用。(25分) 村淳朴的风俗人情,特别是农家子弟诚挚的情谊,美好的心灵,活泼的天性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洋溢着对那一片“乐土”的眷恋和怀念 幼时记趣》生动描述了童年时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 反映了儿童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在相应的方格中改正。(3分) D、《本命年的回想》全文起笔处,以诗的语言尽数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 潜移墨化花枝招展美不胜收暮然回首赏心悦目毛塞顿开 华夏文明之风扑面而来,下面被衬托的春节也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选出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错别字 A、他说的 话实在是感人肺腑 B、小明整天沉湎干网络游戏中,真是不可救药 3、根据提示,默写原文。(7分) (1)门前流水尚能西, C、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 (苏轼《浣溪纱》) D、虽然天各一方,可是情感相通,倒又近在咫尺。 (2)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6、选出下列各项中用词得体的一项()(2分) (3)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A、小明对奶奶说:“奶奶,我这次英语测验成绩在班上荣登榜首!”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B、王琳正在为解一道数学难题苦思冥想,同桌要向她请教一个问题,她 说:“我没空,不要烦我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反映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C、周风在街上向一位年龄较大的警察问路:“老大爷,请问去第一百货公 司怎么走?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赵晶品在商店里买钢笔,挑了一支不喜欢,她对营业员说:“阿姨,请 (林则徐《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再把那支紫色笔杆的拿给我看一下,好吗? 7)一切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7、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朱自清《春》) A、学校里出现了从没有过的空前的学雷锋热潮 4、选出下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2分) B、这部小说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了作者春游的所见和感受,情景 C、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 1 - 西场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04.11) 命题人:张 俊 时间:150 分钟 总分:130 分 一、 积累与运用。(25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zhào xǔ juàn niàng _______祸 自_______ 家______ 酝______ 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在相应的方格中改正。(3 分) 潜移墨化 花枝招展 美不胜收 暮然回首 赏心悦目 毛塞顿开 错别字 改 正 3、根据提示,默写原文。(7 分) (1)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纱》) (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心《成功的花》)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反映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则徐《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7)一切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4、选出下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2 分)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游记散文,写了作者春游的所见和感受,情景 交融,形象而生动。 B、《社戏》一文主要写“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戏的愉快生活,展现了农 村淳朴的风俗人情,特别是农家子弟诚挚的情谊,美好的心灵,活泼的天性, 洋溢着对那一片“乐土”的眷恋和怀念。 C、《幼时记趣》生动描述了童年时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 反映了儿童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D、《本命年的回想》全文起笔处,以诗的语言尽数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 华夏文明之风扑面而来,下面被衬托的春节也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5、选出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 分) A、他说的那一番话实在是感人肺腑。 B、小明整天沉湎干网络游戏中,真是不可救药。 C、他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事迹真是骇人听闻。 D、虽然天各一方,可是情感相通,倒又近在咫尺。 6、选出下列各项中用词得体的一项( )(2 分) A、小明对奶奶说:“奶奶,我这次英语测验成绩在班上荣登榜首!” B、王琳正在为解一道数学难题苦思冥想,同桌要向她请教一个问题,她 说:“我没空,不要烦我!” C、周风在街上向一位年龄较大的警察问路:“老大爷,请问去第一百货公 司怎么走?” D、赵晶晶在商店里买钢笔,挑了一支不喜欢,她对营业员说:“阿姨,请 再把那支紫色笔杆的拿给我看一下,好吗? 7、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学校里出现了从没有过的空前的学雷锋热潮。 B、这部小说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 C、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D、他的家乡是苏南人: A、表现夜晚山景的朦胧景色 8、仿照例句造句:(3分) B、突出连山的形状特征。 例:我拥有翅膀,飞向那弯弯的月亮,把月亮当作会摇的床 C、写出行船速度及“我”看戏的急切心 我拥有翅膀, D、表现出“我”在夜晚的微微胆怯。 阅读理解。(39分) 3、在第三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一)社戏 4、“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一句表现了什么?与上段的哪一句相对应?(2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 分) 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下船,双喜前篙,阿发 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 选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物,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作 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 B、描写了秀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 C、写美的景色来陪衬船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 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 D、写航船的速度以及“我”在看社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对江南美景 的热爱 了 4.第三段中加点词“他”指什么?( )(2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淸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 A、赵庄B、渔火C、笛声D、孩子中的一个 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菁似的, 用简洁的语言为上文拟一个小标题,要求能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三个要 素,字数不超过8个字。(2分)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 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 然而又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着。一丝毫不 在含着豆麦之香的夜气里。 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的湖 1、在第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动词。(2分) 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 2、第二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 )(2分) 魔力和生活力
- 2 - D、他的家乡是苏南人: 8、仿照例句造句:(3 分) 例:我拥有翅膀,飞向那弯弯的月亮,把月亮当作会摇的床。 我拥有翅膀, , 。 二、 阅读理解。(39 分) (一)社戏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 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____下船,双喜____前篙,阿发 ____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 心”的时候,我们已经____开船,在桥石上一____,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 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 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 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 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 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________,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________ 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________之香的夜气里。 1、在第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动词。(2 分) 2、第二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 ( )(2 分) A、表现夜晚山景的朦胧景色。 B、突出连山的形状特征。 C、写出行船速度及“我”看戏的急切心情。 D、表现出“我”在夜晚的微微胆怯。 3、在第三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词语。(2 分) 4、“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一句表现了什么?与上段的哪一句相对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2 分)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物,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作。 B、描写了秀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写美的景色来陪衬船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 D、写航船的速度以及“我”在看社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对江南美景 的热爱。 4.第三段中加点词“他”指什么?( )(2 分) A、赵庄 B、渔火 C、笛声 D、孩子中的一个 5.用简洁的语言为上文拟一个小标题,要求能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三个要 素,字数不超过 8 个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着。一丝毫不 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的湖 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 的魔力和生活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 6、结合上文和自己的观察,写一个有关“秋”的小片段,字数不超过50字 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亲的乳汁,与土地和麦 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 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 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舂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 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 (三)走进天堂的门暴 芬芳 ①我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 1、第2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图?(2分) 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两长相酷似,性格各异,哥哥忠诚敦厚, 2、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调动各种感官将春天写得具体可感,试各举一例。(3 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 贫困交加的父亲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 视觉: 听觉: 嗅觉: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 3、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写出三种,并在文中各找出 给弟弟去读书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例。(3分) ③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 ②修辞 “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4、从内容上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哪句话相照应?(2分) ⑤哥哥答:“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r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⑥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 3 -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 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亲的乳汁,与土地和麦 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 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 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 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 芬芳。…… 1、第 2 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图?(2 分) 2、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调动各种感官将春天写得具体可感,试各举一例。(3 分) 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写出三种,并在文中各找出一 例。(3 分) ①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③修辞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从内容上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哪句话相照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上文和自己的观察,写一个有关“秋”的小片段,字数不超过 50 字。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走进天堂的门票 ①我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 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长相酷似,性格各异,哥哥忠诚敦厚, 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 贫困交加的父亲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 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 给弟弟去读书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③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⑤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⑥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了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老弱多病的 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 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到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针 工人。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 ⑩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递给他一张纸,他展开一看,上 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 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 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 老总的椅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 1、①段中“天公无眼识良才”的意思是 表现了弟弟 的思想情绪。(2分) 弹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设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 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2分) 在实验室里,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 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⑧段的内容,从中能看出哥哥具有怎样的精神。(2分) 牌产品,水泥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4、弟弟“猛见哥哥走进来……脸顿时烧灼得发痛”他当时的内心活动是 弟弟进入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 文章把哥哥与弟弟对比写的作用 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双双堕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 (2分) 5、“欲上天堂,先下地狱”的含义是:(2分) 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 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 三、文言文阅读(11分) 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 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 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 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 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的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 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超味。每至晴
- 4 -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了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老弱多病的 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到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针……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 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 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 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 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设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 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 牌产品,水泥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⑨弟弟进入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 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双双堕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 “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 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 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 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 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的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 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 工人。 ⑩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递给他一张纸,他展开一看,上 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 老总的椅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1、①段中“天公无眼识良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绪。(2 分) 2、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⑧段的内容,从中能看出哥哥具有怎样的精神。(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弟弟“猛见哥哥走进来……脸顿时烧灼得发痛”他当时的内心活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把哥哥与弟弟对比写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分) 5、“欲上天堂,先下地狱”的含义是:(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1 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 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 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
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裒转久绝。故渔者 四、作文(55分含书写5分) 题目:渴望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提示:横线上可填“长大”、“成长”、“理解”、“独立”、“信任”“幸福” 1、解释文中加线的字:(2分) 请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认识。 ①略( )②襄(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2)字数500字以上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五、附加题(10分) 3、结合全文,写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对应的句子:(2分) 当窗理云鬓, 4、下列加线的“三”字中,意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 2、月下飞天镜 A、巴东三峡巫峡长B、猿鸣三声泪沾裳 3、山随平野尽, C、船头坐三人 D、为字共三十有四 4、黄鹤一去不复返 5、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的叙述,可联想到李白 5、人归山郭暗, 写过的两句诗 (1分) 6、过尽千帆皆不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7、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划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自非/亭午/夜分” 8、人家不必论贫富,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了春冬三峡山水的美丽。 C、本文结尾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面表现 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 D、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一带的风土人情
- 5 - 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加线的字:(2 分) ①略( ) ②襄( ) ③良( ) ④肃(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写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对应的句子:(2 分) 4、下列加线的“三”字中,意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 分) A、巴东三峡巫峡长 B、猿鸣三声泪沾裳 C、船头坐三人 D、为字共三十有四 5、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的叙述,可联想到李白 写过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文中划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自非/亭午/夜分”。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了春冬三峡山水的美丽。 C、本文结尾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面表现 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 D、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一带的风土人情。 四、作文(55 分 含书写 5 分) 题目:渴望 提示:横线上可填“长大”、“成长”、“理解”、“独立”、“信任”、“幸福”…… 请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认识。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字数 500 字以上。 五、附加题(10 分) 诗词填空: 1、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 。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 。 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 。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 。 5、人归山郭暗,_________________ 。 6、过尽千帆皆不是, ______。 7、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______。 8、人家不必论贫富, ______。 9、要看银山拍天浪, ______。 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