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 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 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 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 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 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 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 取,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 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 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 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 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 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 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 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 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 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 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 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 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 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 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 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 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 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 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 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 取,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 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 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 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 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 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 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 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 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 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 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 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 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 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 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1 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 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 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 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 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 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 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 《桃花源记》,本文则是辞中名篇 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 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 染力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 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 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 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 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 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 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 “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 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 《桃花源记》,本文则是辞中名篇, 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 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 染力
1.陶渊明青少年时,受儒家思想教育,曾有 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和壮志,但由于东晋当 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 身,因而很难有通过做官来伸展志向实现抱负 的机会。 2.他“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严等 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 园田居》),有心做官,但又厌倦官场世俗条 框的束缚,所以总处在“一心处两端”(出仕 与归隐)的情状之中。他29岁开始入仕,从 此13个年头,时官时隐,达3次,做官时间 总计不过四五年。这种矛盾的情状一直贯穿一 生
1.陶渊明青少年时,受儒家思想教育,曾有 “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和壮志,但由于东晋当 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 身,因而很难有通过做官来伸展志向实现抱负 的机会。 2.他“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严等 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 园田居》),有心做官,但又厌倦官场世俗条 框的束缚,所以总处在“一心处两端”(出仕 与归隐)的情状之中。他29岁开始入仕,从 此13个年头,时官时隐,达3次,做官时间 总计不过四五年。这种矛盾的情状一直贯穿一 生
3.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在归隐 以后,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描述 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 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愿情,寄寓 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 另外,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 作品,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 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说 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作品內容真切 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 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 兮辞》着称文史
3. 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在归隐 以后,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描述 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 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寄寓 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 另外,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 作品,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 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说 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作品内容真切, 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 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 兮辞》著称文史
题解 回去吧 归去来全醉 回去 语气助词
题 解 归 去 来 兮 辞 语气助词 回去吧 回去
关于辞的体裁特点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 爬赋耔期 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 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 命情螯何 关。形式自由,勺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 汲聊柬良之 小节,两句为一小组;以六句为主,间有长短 句,妤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 录平不 以不计在学默之向,每三拍创如面原(疑在以以黄 系、非 路——漫漫〔其)—修远〔兮), 往 吾将——上下(而)——求索 浦亥 注意:①有些七字白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 字句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寓形宇 移植 字多作一的读适当地起长读来字的时简圈 ③“乃瞻衡宇”以下八句皆四字句,“富贵” 樂流始 两句为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 辞是有韵的,也跟诵读有关
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士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次出仕 做了八五天的锋令据《宋书陶盾传》和萧统 渊明传入云陶渣归隐是出于对魔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采 要他荣带迎接 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 小人低三下四!"即旦解受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本文分“序”和“辞”两 种与 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 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房最周后遭更若活 萁什自生活的不满和查是反峡他慧视功利禄 的高尚情操L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恿 味全文美款是消去的意囊:2情 兮”都是语助辞
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 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 《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 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 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本文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 “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 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 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 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 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 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 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 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 、 “兮”都是语助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