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乳腺疾病
第九章 乳腺疾病
第一节乳腺疾病
第一节 乳腺疾病
奶牛乳房炎 概念: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 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特点是乳中 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及乳腺组织发生 病理变化。 概述:(发病率高)25%一60%,可以说 所有奶牛场都发病;(乳产量下降);(乳 品质降低)蛋白、乳糖、乳脂下降,氯化物 等无机盐增加;(弃奶);给奶牛业造成重 大的损失
奶牛乳房炎 概念: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 刺激所 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其特点是乳中 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及乳腺组织发生 病理变化。 概述:(发病率高)25%—60%,可以说 所有奶牛场都发病;(乳产量下降);(乳 品质降低)蛋白、乳糖、乳脂下降,氯化物 等无机盐增加;(弃奶);给奶牛业造成重 大的损失
1正 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属,葡萄球菌 属,棒状杆菌属 2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属,克雷伯氏 杆菌属 3霉形体 4真菌 5病毒
1 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属,葡萄球菌 属,棒状杆菌属 2 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属,克雷伯氏 杆菌属 3 霉形体 4 真菌 5 病毒
感染途径与发病率 1.感染途径:泌乳途径(主要感染途途 径),血源途径,淋巴途径 2.发病率:影响发病率高低的因素有: 季节,气温,饲料,环境卫生,挤奶方式, 胎次,泌乳阶段,泌乳量,乳头状态和遗传 因素
感染途径与发病率 1.感染途径:泌乳途径(主要感染途 途 径),血源途径,淋巴途径 2.发病率:影响发病率高低的因素有: 季节,气温,饲料,环境卫生,挤奶方式, 胎次,泌乳阶段,泌乳量,乳头状态和遗传 因素
发病机理 病原菌侵入乳腺后,乳腺组织可立即发 生反应。受感染的乳区部分血管扩张,血流 变慢,微细血管渗透性增强,乳中嗜中性白 细胞增加。乳房肿胀,乳汁变化,祕乳停 止
发病机理 病原菌侵入乳腺后,乳腺组织可立即发 生反应。受感染的乳区部分血管扩张,血流 变慢,微细血管渗透性增强,乳中嗜中性白 细胞增加。乳房肿胀,乳汁变化,泌乳停 止
机体的防御能力 乳中嗜中性白细胞,溶菌酶,乳素,调 理素,乳铁蛋白,乳过氧化氢酶系统
机体的防御能力 乳中嗜中性白细胞,溶菌酶,乳素,调 理素,乳铁蛋白,乳过氧化氢酶系统
分类与症状
分类与症状
以乳汁可否检出病原菌和乳房、乳汁有 无肉眼可见变化分类 1.感染性临床型乳房炎:乳汁可检出病原 菌,乳房、乳汁有肉眼可见变化。 2.感染性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汁可检出病 原菌,但乳房、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 3.非特异性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检不出病 原菌,但乳房、乳汁有肉眼可见变化。 4.非特异性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检不出 病原菌,乳房、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 仅乳汁化验阳性
以乳汁可否检出病原菌和乳房、乳汁有 无肉眼可见变化分类 1.感染性临床型乳房炎:乳汁可检出病原 菌,乳房、乳汁有肉眼可见变化。 2.感染性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汁可检出病 原菌,但乳房、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 3.非特异性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检不出病 原菌,但乳房、乳汁有肉眼可见变化。 4.非特异性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检不出 病原菌,乳房、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 , 仅乳汁化验阳性
临床型乳房炎根 据炎症性质分类 1浆液性炎:乳汁稀薄,含絮片,乳房热 红肿痛 2.卡他性炎:乳汁水样,含絮片,乳房热 红肿痛 3.纤维蛋白性炎:多由卡他性炎发展而来, 乳房肿胀,挤不出奶,常并发脓性子宫炎 4.化脓性炎:急性脓性卡他性炎,乳房脓 肿, 蜂窝织炎 5.出血性炎:乳汁水样,含絮片及血液
临床型乳房炎根 据炎症性质分类 1.浆液性炎:乳汁稀薄,含絮片,乳房热 红肿痛 2.卡他性炎:乳汁水样,含絮片,乳房热 红肿痛 3.纤维蛋白性炎:多由卡他性炎发展而来, 乳房肿胀,挤不出奶,常并发脓性子宫炎 4.化脓性炎:急性脓性卡他性炎,乳房脓 肿, 蜂窝织炎 5.出血性炎:乳汁水样,含絮片及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