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章 适应与修复 教学目的 明确适应、修复、肥大、代偿、再生等概念。 明确机体的适应、修复的作用、方式、意义。 教学时间 2 学时 教学难点、重点 1、适应、修复、代偿、肥大、再生、创伤愈合等概念。 2、代偿的方式。 3、再生的类型及各种组织细胞再生的能力 4、创伤愈合的过程。 5、病理产物改造。 教学内容 适应——是机体对体内、外环境条件变化时所发生的各种积极的有效的反 应。 修复——是组织损伤后重点过程,即机体对死亡的细胞组织的修补性生长过 程及病理产物的改造过程。 第一节 代 偿 一、概念 代偿——某些组织器官的结构遭到破坏,代谢和功能发生障碍时,由该器官、 组织正常部分或别的器官、组织来代替、补偿的过程。 代偿作用:是机体重要的适应性反应。 调节:神经体液来调节实现。 基础:物质代谢增强。 二、类型 (一)代谢性代偿 通过物质代谢改变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谢增强。 (二)功能性代偿 通过功能增强来补偿病变器官功能障碍和损伤。 (三)结构性代偿 在功能加强的基础上伴有形态结构变化来实现的代偿。 表现——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肥大)或数量增多,或二者同时发生。 代谢、功能和结构性代偿常同时存在,功能代偿快些,代谢代偿是基础
1 第七章 适应与修复 教学目的 明确适应、修复、肥大、代偿、再生等概念。 明确机体的适应、修复的作用、方式、意义。 教学时间 2 学时 教学难点、重点 1、适应、修复、代偿、肥大、再生、创伤愈合等概念。 2、代偿的方式。 3、再生的类型及各种组织细胞再生的能力 4、创伤愈合的过程。 5、病理产物改造。 教学内容 适应——是机体对体内、外环境条件变化时所发生的各种积极的有效的反 应。 修复——是组织损伤后重点过程,即机体对死亡的细胞组织的修补性生长过 程及病理产物的改造过程。 第一节 代 偿 一、概念 代偿——某些组织器官的结构遭到破坏,代谢和功能发生障碍时,由该器官、 组织正常部分或别的器官、组织来代替、补偿的过程。 代偿作用:是机体重要的适应性反应。 调节:神经体液来调节实现。 基础:物质代谢增强。 二、类型 (一)代谢性代偿 通过物质代谢改变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谢增强。 (二)功能性代偿 通过功能增强来补偿病变器官功能障碍和损伤。 (三)结构性代偿 在功能加强的基础上伴有形态结构变化来实现的代偿。 表现——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肥大)或数量增多,或二者同时发生。 代谢、功能和结构性代偿常同时存在,功能代偿快些,代谢代偿是基础
2 功能————→结构 ↖代谢 ↙ 第二节 修 复 一、概述 1、 概念 修复—→由周围同种细胞的修复———再生修复。 ↘由纤维结缔组织修复———纤维性修复,或瘢痕修复。 2、内容与意义 1)再生、创伤愈合、病理产物改造、钙化。 2)是一种抗损伤的适应性反应。 3、修复的基础——细胞的再生。 4、方式 主要是——再生、创伤愈合、病理产物改造和钙化。 二、再生 (一)再生的机制 1、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1)正常情况细胞增殖周期: 细胞周期①G1 期——DNA 合成前期 ②S 期——DNA 合成期 生理状态下, ③G2 期——分裂前期 静止细胞处于 G0 期 ④M 期——分裂期 分裂时 G0 期 刺 激 因 子 G1 期 S 期 G2 期 M 期 G0 期 2)再生能力大小: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不同,在单位 时间里可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的细胞数不同,因此有不同的再生能力。 ①低等动物比高等动物的细胞或组织再生能力强 ②幼稚组织比高分化组织再生能力强 ③易受损伤的组织及在生理状态下经常更新的组织再生能力较强 3)细胞再生能力大小分类 除非分裂的持久细胞构成的组织外,分化成熟的组织都含有保持分裂能力的 静止细胞,当其受到刺激时,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按再生能力大小分: ①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 总在不断地增殖,以代替衰亡、破坏的细胞,再生能力相当强。如表皮细胞, 呼吸道、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淋巴结及造血细胞、间皮细胞、♂♀性生殖器官 被覆细胞。 ②稳定细胞(stable cells)(有潜在的再生能力)
2 功能————→结构 ↖代谢 ↙ 第二节 修 复 一、概述 1、 概念 修复—→由周围同种细胞的修复———再生修复。 ↘由纤维结缔组织修复———纤维性修复,或瘢痕修复。 2、内容与意义 1)再生、创伤愈合、病理产物改造、钙化。 2)是一种抗损伤的适应性反应。 3、修复的基础——细胞的再生。 4、方式 主要是——再生、创伤愈合、病理产物改造和钙化。 二、再生 (一)再生的机制 1、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1)正常情况细胞增殖周期: 细胞周期①G1 期——DNA 合成前期 ②S 期——DNA 合成期 生理状态下, ③G2 期——分裂前期 静止细胞处于 G0 期 ④M 期——分裂期 分裂时 G0 期 刺 激 因 子 G1 期 S 期 G2 期 M 期 G0 期 2)再生能力大小: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不同,在单位 时间里可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的细胞数不同,因此有不同的再生能力。 ①低等动物比高等动物的细胞或组织再生能力强 ②幼稚组织比高分化组织再生能力强 ③易受损伤的组织及在生理状态下经常更新的组织再生能力较强 3)细胞再生能力大小分类 除非分裂的持久细胞构成的组织外,分化成熟的组织都含有保持分裂能力的 静止细胞,当其受到刺激时,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按再生能力大小分: ①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 总在不断地增殖,以代替衰亡、破坏的细胞,再生能力相当强。如表皮细胞, 呼吸道、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淋巴结及造血细胞、间皮细胞、♂♀性生殖器官 被覆细胞。 ②稳定细胞(stable cells)(有潜在的再生能力)
3 生理条件下,这类细胞处于 G0 期,经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则进入 DNA 合成前期(G),表现出比较强的再生能力。 包括: Ⅰ腺体或腺体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肾 小管上皮细胞等。 Ⅱ原始间叶细胞,除有再生能力外还有很强的分化能力,可向许多特异的间 叶细胞分化。如骨折愈合时,间叶细胞增生 向软骨母细胞、骨母细胞分化。 ③永久性细胞(pemanent cells),出生后不能分裂增生的细胞。 有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等。一旦破坏则成永久性缺失。 但神经纤维有活跃的再生能力(只要神经细胞存活)。 2、损伤处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 1)就单个细胞而言,细胞增殖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周期出现的系列变化 是基因活化与表达的结果。 基因 活 化 细胞增殖(表达) 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有原癌基因、细胞分裂周期基因。 2)多细胞组成的机体是复杂的统一体 当机体部分细胞、组织丧失引起细胞再生予以修复,修复后再生便停止,修 复的完好程度取决于: 组织细胞再生能力(前已述) 细胞因子(许多种) 其他调控因素 (1)与再生有关的几种生长因子 细胞 损 伤 因 素 释放生长因子 刺 激 同类细胞或同一胚原发育来的细胞增生 损伤修复 以多肽类生长因子最为关键,(还有许多化学介质),影响细胞再生与分化。 目前认为: 生长因子作用:①刺激细胞增殖 ②参与损伤组织重建 几种公认的被纯化的生长因子: 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来源——血小板的α—颗粒 作用:Ⅰ引起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增生、游走 Ⅱ促进胶质细胞增生 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作用——活性十分广泛,几乎可刺激所有间叶细胞 主要作用于:内皮细胞,尤以毛细血管的新生过程 作用机制:内皮细胞分裂,诱导产生蛋白溶解酶 溶解基膜 便于内皮 细胞穿越 生芽
3 生理条件下,这类细胞处于 G0 期,经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则进入 DNA 合成前期(G),表现出比较强的再生能力。 包括: Ⅰ腺体或腺体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肾 小管上皮细胞等。 Ⅱ原始间叶细胞,除有再生能力外还有很强的分化能力,可向许多特异的间 叶细胞分化。如骨折愈合时,间叶细胞增生 向软骨母细胞、骨母细胞分化。 ③永久性细胞(pemanent cells),出生后不能分裂增生的细胞。 有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等。一旦破坏则成永久性缺失。 但神经纤维有活跃的再生能力(只要神经细胞存活)。 2、损伤处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 1)就单个细胞而言,细胞增殖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周期出现的系列变化 是基因活化与表达的结果。 基因 活 化 细胞增殖(表达) 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有原癌基因、细胞分裂周期基因。 2)多细胞组成的机体是复杂的统一体 当机体部分细胞、组织丧失引起细胞再生予以修复,修复后再生便停止,修 复的完好程度取决于: 组织细胞再生能力(前已述) 细胞因子(许多种) 其他调控因素 (1)与再生有关的几种生长因子 细胞 损 伤 因 素 释放生长因子 刺 激 同类细胞或同一胚原发育来的细胞增生 损伤修复 以多肽类生长因子最为关键,(还有许多化学介质),影响细胞再生与分化。 目前认为: 生长因子作用:①刺激细胞增殖 ②参与损伤组织重建 几种公认的被纯化的生长因子: 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来源——血小板的α—颗粒 作用:Ⅰ引起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增生、游走 Ⅱ促进胶质细胞增生 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作用——活性十分广泛,几乎可刺激所有间叶细胞 主要作用于:内皮细胞,尤以毛细血管的新生过程 作用机制:内皮细胞分裂,诱导产生蛋白溶解酶 溶解基膜 便于内皮 细胞穿越 生芽
4 ③表皮生长因子(EGF) 来源——颔下腺分离出的一种 6KDa 多肽 作用——对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平滑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 ④转化生长因子(TGF) 来源——许多细胞都分泌 TGF 类型——ⅠTGFα,作用同 EGF(因其多肽与 EGF 同源) ⅡTGF-β 来源:由血小板、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产生 作用:A、主要对成纤维细胞、平滑细胞增生作用,因浓度不同而 异。 低浓度时——诱导 PDGF 合成、分泌,为间接分裂原。 高浓度时——抑制 PDGF 受体表达,生长受控制。 B、促进成纤维细胞趋化,产生胶质和纤维连接蛋白,抑制 胶原降解,促进纤维化发生。 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来源——最初从肿瘤组织中分离提纯得到 作用——Ⅰ促进肿瘤血管形成作用 Ⅱ促进正常胚胎的发育,创伤愈合及慢性炎症时血管增生 Ⅲ明显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浆蛋白在细胞基质中沉积 ——为成纤维细胞和血管由皮细胞长入提供临时基质。 ⑥细胞因子(也是生长因子) 种类——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 作用——Ⅰ刺激成纤维母细胞增殖 Ⅱ胶质合成 Ⅲ血管再生 ⑦其它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Ⅰ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神经生长因子、IL2(T 细胞生长因子)等。 作用——对相应的细胞再生有促进作用 总之,多肽生长因子——细胞膜上受体结合 激 活 受 体 使其具有内源性激酶活性 底物磷酸化 扩大效应 激活核转录因子 启动 DNA 合 成 细胞分裂。 Ⅱ同期素蛋白家族调控细胞的增殖 当同期素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形成复合物时, 细胞分裂的 有关蛋白质的磷酸化抑制 控制细胞分裂。 (2)抑素与接触抑制 ①抑素——具有组织的特异性,似乎任何组织都可产生一种抑素抑制本身的 增殖,但对对其了解比生长因子少。 种类——ⅠTGFβ对上皮细胞则是一种抑素
4 ③表皮生长因子(EGF) 来源——颔下腺分离出的一种 6KDa 多肽 作用——对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胶质细胞、平滑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 ④转化生长因子(TGF) 来源——许多细胞都分泌 TGF 类型——ⅠTGFα,作用同 EGF(因其多肽与 EGF 同源) ⅡTGF-β 来源:由血小板、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产生 作用:A、主要对成纤维细胞、平滑细胞增生作用,因浓度不同而 异。 低浓度时——诱导 PDGF 合成、分泌,为间接分裂原。 高浓度时——抑制 PDGF 受体表达,生长受控制。 B、促进成纤维细胞趋化,产生胶质和纤维连接蛋白,抑制 胶原降解,促进纤维化发生。 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来源——最初从肿瘤组织中分离提纯得到 作用——Ⅰ促进肿瘤血管形成作用 Ⅱ促进正常胚胎的发育,创伤愈合及慢性炎症时血管增生 Ⅲ明显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浆蛋白在细胞基质中沉积 ——为成纤维细胞和血管由皮细胞长入提供临时基质。 ⑥细胞因子(也是生长因子) 种类——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 作用——Ⅰ刺激成纤维母细胞增殖 Ⅱ胶质合成 Ⅲ血管再生 ⑦其它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Ⅰ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神经生长因子、IL2(T 细胞生长因子)等。 作用——对相应的细胞再生有促进作用 总之,多肽生长因子——细胞膜上受体结合 激 活 受 体 使其具有内源性激酶活性 底物磷酸化 扩大效应 激活核转录因子 启动 DNA 合 成 细胞分裂。 Ⅱ同期素蛋白家族调控细胞的增殖 当同期素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形成复合物时, 细胞分裂的 有关蛋白质的磷酸化抑制 控制细胞分裂。 (2)抑素与接触抑制 ①抑素——具有组织的特异性,似乎任何组织都可产生一种抑素抑制本身的 增殖,但对对其了解比生长因子少。 种类——ⅠTGFβ对上皮细胞则是一种抑素
5 Ⅱ干扰素α,前列腺素 E2、肝素:在各组织培养中对成纤维细胞与 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有抑素样作用。 如:已分化的表皮细胞丧失时,抑素分泌停止,其基底细胞分裂增生,直至 增生分化的细胞达到足够数量和抑素达到足够浓度为止。 ②接触抑制(细胞与细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皮肤创伤,缺损部位周围上皮分裂增生迁移,将创面覆盖面互相接触时, 细胞停止生长不至堆积,细胞停止增生。 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当肝细胞增生达到原有大小时,细胞停止生长不至于 堆积,细胞停止增生。 细胞缝隙连接可能参与接触抑制的调控。(肿瘤细胞丧失了接触抑制特性)。 (3)细胞外基质在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ECM)。 在任何组织中都占有相当比例。正常细胞只有粘着于适当的基质上才能生 长,脱离了基质则很快停止于 G1 期或 G0 期。 作用: 把细胞连在一起,支撑和维持组织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调节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面发挥主动和复杂的作用,影响细胞的形态、 分化、迁移、增殖和生物学功能; 提供信息,调控胚胎发育,组织重建与修复,创伤愈合,纤维化及肿瘤 侵袭。 主要有: ① 胶质蛋白 存在不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有 10 余种; 作用:Ⅰ支架 Ⅱ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细胞粘附、迁移 Ⅲ启动外凝系 统与凝血过程。 ②蛋白多糖 作用:Ⅰ构成 ECM 的主要成份 Ⅱ粘合细胞形成组织或血管 Ⅲ参与体内凝 胶和溶胶体系 Ⅳ对物质交换、渗透压平衡起重要作用 Ⅴ影响细 胞新陈代谢、生长与分化。 ③粘连糖蛋白 有纤维连接蛋白(FN)和层粘连蛋白(LN) FN 的作用:Ⅰ可与 ECM 中各类成份结合及介导细胞间粘附;Ⅱ促进细胞铺 展(铺展是细胞增殖的条件);ⅢFN 浓度越高细胞增殖越快。 LN 的作用:Ⅰ存在于基底膜透明层;Ⅱ对细胞粘附、移行、增殖均有影响
5 Ⅱ干扰素α,前列腺素 E2、肝素:在各组织培养中对成纤维细胞与 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有抑素样作用。 如:已分化的表皮细胞丧失时,抑素分泌停止,其基底细胞分裂增生,直至 增生分化的细胞达到足够数量和抑素达到足够浓度为止。 ②接触抑制(细胞与细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皮肤创伤,缺损部位周围上皮分裂增生迁移,将创面覆盖面互相接触时, 细胞停止生长不至堆积,细胞停止增生。 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当肝细胞增生达到原有大小时,细胞停止生长不至于 堆积,细胞停止增生。 细胞缝隙连接可能参与接触抑制的调控。(肿瘤细胞丧失了接触抑制特性)。 (3)细胞外基质在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ECM)。 在任何组织中都占有相当比例。正常细胞只有粘着于适当的基质上才能生 长,脱离了基质则很快停止于 G1 期或 G0 期。 作用: 把细胞连在一起,支撑和维持组织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调节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面发挥主动和复杂的作用,影响细胞的形态、 分化、迁移、增殖和生物学功能; 提供信息,调控胚胎发育,组织重建与修复,创伤愈合,纤维化及肿瘤 侵袭。 主要有: ① 胶质蛋白 存在不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有 10 余种; 作用:Ⅰ支架 Ⅱ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细胞粘附、迁移 Ⅲ启动外凝系 统与凝血过程。 ②蛋白多糖 作用:Ⅰ构成 ECM 的主要成份 Ⅱ粘合细胞形成组织或血管 Ⅲ参与体内凝 胶和溶胶体系 Ⅳ对物质交换、渗透压平衡起重要作用 Ⅴ影响细 胞新陈代谢、生长与分化。 ③粘连糖蛋白 有纤维连接蛋白(FN)和层粘连蛋白(LN) FN 的作用:Ⅰ可与 ECM 中各类成份结合及介导细胞间粘附;Ⅱ促进细胞铺 展(铺展是细胞增殖的条件);ⅢFN 浓度越高细胞增殖越快。 LN 的作用:Ⅰ存在于基底膜透明层;Ⅱ对细胞粘附、移行、增殖均有影响
6 (二)类型 生理性再生——对衰老、消耗的细胞,进行的新陈代谢。 特征:新生的组织细胞与衰亡的组织细胞,在形态、机能上 完全相同。 病理性再生——修复病理性损伤的再生现象。 其规律同生理性再生,但发生的原因,条件不同,表现同。 (1)完全再生 (2)不完全再生 (三)各种组织的再生 (四)影响再生的因素 全身性因素 营养、激素、环境温度、 年龄、神经系统状态 局部因素 再生能力、感染和异物、血循状态、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三、创伤愈合 1、概念 是机体创伤造成的组织缺损,由损伤周围的健康组织再生进行修补的过程。 创伤愈合的基础——炎症、组织再生和肉芽组织修复。 2、基本过程 1)出血和渗出,创腔净化 2)创口收缩 3)肉芽组织疤痕形成 4)表皮再生 肉芽组织 组成 眼观变化 作用 3、修复 1)纤维修复过程 (1)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坏死组织、其它异物,填补组织缺 损。 (2)肉芽组织转化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 (3)最后修复完成。 2)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富含有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的新生幼稚结缔组 织
6 (二)类型 生理性再生——对衰老、消耗的细胞,进行的新陈代谢。 特征:新生的组织细胞与衰亡的组织细胞,在形态、机能上 完全相同。 病理性再生——修复病理性损伤的再生现象。 其规律同生理性再生,但发生的原因,条件不同,表现同。 (1)完全再生 (2)不完全再生 (三)各种组织的再生 (四)影响再生的因素 全身性因素 营养、激素、环境温度、 年龄、神经系统状态 局部因素 再生能力、感染和异物、血循状态、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三、创伤愈合 1、概念 是机体创伤造成的组织缺损,由损伤周围的健康组织再生进行修补的过程。 创伤愈合的基础——炎症、组织再生和肉芽组织修复。 2、基本过程 1)出血和渗出,创腔净化 2)创口收缩 3)肉芽组织疤痕形成 4)表皮再生 肉芽组织 组成 眼观变化 作用 3、修复 1)纤维修复过程 (1)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坏死组织、其它异物,填补组织缺 损。 (2)肉芽组织转化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 (3)最后修复完成。 2)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富含有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的新生幼稚结缔组 织
7 成分—— 是创伤愈合的物质基础。 毛细血管、小动脉、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有中 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大量渗出液; 巨噬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 基质胶原。 作用—— 抗感染、保护创面,清理坏死组织; 填补创口和其它组织缺损; 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细胞、血栓、炎性渗出物、其它异物。 成熟标志—— 间质水分逐渐吸收减少; 炎性细胞减少、消失; 部分毛细血管闭塞、减少,少数据功能需要改建为小动脉、 小静脉; 成纤维细胞产生越来越多的胶原纤维→纤维细胞。 肉芽组织—→成熟—→纤维结缔组织 老 化 瘢痕 3)瘢痕组织 (1)概念(scar) 瘢痕组织——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是由大量的平行 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 (2)表现 瘢痕内纤维细胞很稀少,核细长而深染,组织内血管减少,局部呈收缩状态, 颜色苍白或灰白色,半透明,质硬韧并缺乏弹性。 (3)对机体的影响 Ⅰ、有利 ①填补并连接损伤的创口,或其它缺损,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 ②虽没有正常组织的抗拉力强(如皮肤),但比肉芽组织强,因此填补及连 接也相当牢固,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 Ⅱ、不利 ①瘢痕收缩 发生在关节附近,引起关节挛缩或活动受限制。 发生在胃肠道、泌尿道,引起管腔狭窄,如胃溃疡时引起幽门梗阻。 机制——水分丧失或含有大量的肌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胞浆内含有肌丝)。 ②瘢痕性粘连 器官与器官、器官与体腔发生纤维性粘连,影响功能。 ③器官硬化 器官内广泛损伤导致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 ④肥大性瘢痕 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如果这种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 扩延,称为瘢痕疙瘩(keloid),也称蟹足肿
7 成分—— 是创伤愈合的物质基础。 毛细血管、小动脉、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有中 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大量渗出液; 巨噬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 基质胶原。 作用—— 抗感染、保护创面,清理坏死组织; 填补创口和其它组织缺损; 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细胞、血栓、炎性渗出物、其它异物。 成熟标志—— 间质水分逐渐吸收减少; 炎性细胞减少、消失; 部分毛细血管闭塞、减少,少数据功能需要改建为小动脉、 小静脉; 成纤维细胞产生越来越多的胶原纤维→纤维细胞。 肉芽组织—→成熟—→纤维结缔组织 老 化 瘢痕 3)瘢痕组织 (1)概念(scar) 瘢痕组织——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是由大量的平行 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 (2)表现 瘢痕内纤维细胞很稀少,核细长而深染,组织内血管减少,局部呈收缩状态, 颜色苍白或灰白色,半透明,质硬韧并缺乏弹性。 (3)对机体的影响 Ⅰ、有利 ①填补并连接损伤的创口,或其它缺损,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 ②虽没有正常组织的抗拉力强(如皮肤),但比肉芽组织强,因此填补及连 接也相当牢固,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 Ⅱ、不利 ①瘢痕收缩 发生在关节附近,引起关节挛缩或活动受限制。 发生在胃肠道、泌尿道,引起管腔狭窄,如胃溃疡时引起幽门梗阻。 机制——水分丧失或含有大量的肌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胞浆内含有肌丝)。 ②瘢痕性粘连 器官与器官、器官与体腔发生纤维性粘连,影响功能。 ③器官硬化 器官内广泛损伤导致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 ④肥大性瘢痕 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如果这种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 扩延,称为瘢痕疙瘩(keloid),也称蟹足肿
8 机制——一般认为,与体质有关,可能与瘢痕中缺血、缺氧,促使其中的肥 大细胞分泌生长因子,使肉芽组织增长过度。 (4)瘢痕的软化、消失 瘢痕组织中的胶原纤维 胶原酶 逐渐分解、吸收 瘢痕缩小、 软化。 胶原酶来自——成纤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瘢痕的软化、消失的关键 要解决瘢痕收缩和器官的硬化关键是——在细胞生长调控和细胞外基质等 分子病理水平上阐明,如何调控肉芽组织中肌原的合成和分泌;如何加速瘢痕中 胶原的分解与吸收。 4、创伤愈合的类型 1)直接愈合 第一期愈合 特点:创口较小,出血较少,组织破坏较轻、创缘密接,无感染,7 天左右 愈合,疤痕小。 常见手术创。 2)间接愈合 第二期 愈合 特点:创缘不正、哆开,坏死组织较多,出血严重,有感染,炎症反应明显, 时间较长,疤痕明显(大)。 3)痂下愈合 多见于皮肤损伤 5、骨折愈合 愈合过程同样有创腔净化,再生两个修复过程。 基础——骨膜的成骨细胞再生。 骨折愈合阶段 血肿形成 纤维素性骨痂形成 骨性骨痂形成 改建 四、病理产物改造 机体对坏死组织、炎症产物,血栓、血凝块等病理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寄生 虫,缝线等异物予以清除或使其变为无害的过程。 1、机化与包囊形成 机化——各种病理产物或异物被新生的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包囊形成——各种病理产物或异物被新生的肉芽组织包裹限制的过程。 这两种形成是机体抗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2、吞噬溶解 3、脱落排出 五、钙化 除骨和牙道外,在机体的其它组织发生钙盐沉着现象——病理性钙化
8 机制——一般认为,与体质有关,可能与瘢痕中缺血、缺氧,促使其中的肥 大细胞分泌生长因子,使肉芽组织增长过度。 (4)瘢痕的软化、消失 瘢痕组织中的胶原纤维 胶原酶 逐渐分解、吸收 瘢痕缩小、 软化。 胶原酶来自——成纤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瘢痕的软化、消失的关键 要解决瘢痕收缩和器官的硬化关键是——在细胞生长调控和细胞外基质等 分子病理水平上阐明,如何调控肉芽组织中肌原的合成和分泌;如何加速瘢痕中 胶原的分解与吸收。 4、创伤愈合的类型 1)直接愈合 第一期愈合 特点:创口较小,出血较少,组织破坏较轻、创缘密接,无感染,7 天左右 愈合,疤痕小。 常见手术创。 2)间接愈合 第二期 愈合 特点:创缘不正、哆开,坏死组织较多,出血严重,有感染,炎症反应明显, 时间较长,疤痕明显(大)。 3)痂下愈合 多见于皮肤损伤 5、骨折愈合 愈合过程同样有创腔净化,再生两个修复过程。 基础——骨膜的成骨细胞再生。 骨折愈合阶段 血肿形成 纤维素性骨痂形成 骨性骨痂形成 改建 四、病理产物改造 机体对坏死组织、炎症产物,血栓、血凝块等病理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寄生 虫,缝线等异物予以清除或使其变为无害的过程。 1、机化与包囊形成 机化——各种病理产物或异物被新生的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包囊形成——各种病理产物或异物被新生的肉芽组织包裹限制的过程。 这两种形成是机体抗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2、吞噬溶解 3、脱落排出 五、钙化 除骨和牙道外,在机体的其它组织发生钙盐沉着现象——病理性钙化
9 病理性钙化 营养不良性钙化 转移性钙化(少见) 1、成分 磷酸钙 发生机理 组织液 PH↓ 脂肪酸↑ 碱性磷酸酶↑,改变 Ca + 2 与 PO4-3 之比 机体状况、营养等 2、病变—— 多发生于病理产物和坏死组织中。 3、眼观—— 严重时,钙化灶灰白色,坚硬,触之如砂粒感,刀切有沙沙声。 镜检——H﹒E 染色,钙盐呈粉末、颗粒或块状,深兰色。 4、结局 ①个别细胞的钙化——溶解吸收 ②结缔组织包裹、骨化 ③一般有利于机体,防御性反应 ④病变部位不能恢复,血管变碎,胆管较窄 总之钙化是一种防御性,适应性反应,可使病变局限化,固定和杀灭病原微 生物,消除致病作用。 第三节 适 应 适应是一切生物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的一种反应,常见有:肥大、化生、改 建。 一、肥大 1、概念与基础 概念——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或二者同时发生)。或组织或器官 由于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形成的体积增大为肥 大(hypertrophy)。 基础——细胞体积增大主要表现在,细胞器增多(细胞内细胞器合成增加), 功能增强。 肥大时常伴有增生,但心肌、骨骼肌的肥大不伴有增生。 细胞体积增大(单纯性肥大)——再生能力差的组织。 细胞数量较多和体积增大(增数性肥大)——再生能力强的组织。 表现——代谢亢进,同化加强,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功能↑
9 病理性钙化 营养不良性钙化 转移性钙化(少见) 1、成分 磷酸钙 发生机理 组织液 PH↓ 脂肪酸↑ 碱性磷酸酶↑,改变 Ca + 2 与 PO4-3 之比 机体状况、营养等 2、病变—— 多发生于病理产物和坏死组织中。 3、眼观—— 严重时,钙化灶灰白色,坚硬,触之如砂粒感,刀切有沙沙声。 镜检——H﹒E 染色,钙盐呈粉末、颗粒或块状,深兰色。 4、结局 ①个别细胞的钙化——溶解吸收 ②结缔组织包裹、骨化 ③一般有利于机体,防御性反应 ④病变部位不能恢复,血管变碎,胆管较窄 总之钙化是一种防御性,适应性反应,可使病变局限化,固定和杀灭病原微 生物,消除致病作用。 第三节 适 应 适应是一切生物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的一种反应,常见有:肥大、化生、改 建。 一、肥大 1、概念与基础 概念——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或二者同时发生)。或组织或器官 由于其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形成的体积增大为肥 大(hypertrophy)。 基础——细胞体积增大主要表现在,细胞器增多(细胞内细胞器合成增加), 功能增强。 肥大时常伴有增生,但心肌、骨骼肌的肥大不伴有增生。 细胞体积增大(单纯性肥大)——再生能力差的组织。 细胞数量较多和体积增大(增数性肥大)——再生能力强的组织。 表现——代谢亢进,同化加强,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功能↑
10 2、类型 容积性肥大——细胞增殖能力弱的组织、器官(心肌、骨骼肌)主要 依靠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功能增强。 (1) 数量性肥大——细胞增殖能力强的组织、器官(如腺性器官)主要通 过细胞数量增多,而实现的肥大。 生理性肥大—— 特点:功能↑贮备力↑。激素刺激或生理机能需要 引起的肥大。 (2) 如妊娠子宫 雌性激素 平滑肌蛋白合成增加 细胞体积增大 子宫肥大 赛 马 的 心 脏 、 骨 骼 肌 生 理 功 能 需 要 代 谢 增 强 细胞能合成的膜、酶、ATP、肌丝等增多 细胞 体积增大 细胞肥大 病理性肥大—— 特点:功能↑贮备力↓。疾病过程中,为实现某种 功能的代偿引起相应器官、组织的肥大。即代 偿性肥大。 ①真性肥大——指实质器官细胞的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加,器官功能↑。 原因: 外观: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结构清晰,细胞器正常大,核大。 发生:初期功能↑—→血循↑、物代↑—→器官加速生长—→ 肥大。 ②假性肥大——间质增加,实质细胞因间质增加而被压迫萎缩。 ③内分泌障碍性肥大——内分泌紊乱,神经体液调节障碍所致。 ④炎症性肥大 (一般不属于肥大范畴) 3、肥大的条件与结果 与年龄有关:年青强壮的较年老的动物易肥大,胚胎性组织肥大最快。 与组织细胞再生能力有关:再生差的组织—→高度细胞肥大 再生力强的组织—→高度细胞肥大,数量增加 4、病变 肥大器官组织眼观——体积增大,外形也相应改变,质地变实,颜色加深。 镜下——肥大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增多,核变大,胞浆内细胞器比正常大。 如肌肉肥大时,肌纤维显著增粗,长度和数量增加,并含有较大线粒体。 5、结局 诱发肥大的因素消除后,肥大即停止。 (1)代偿性肥大——有利于机体,但要有一定限度,如果超过其限度,便 会出现代偿失调。 如心肌过度肥大,增大的心肌便不能代偿增高的负荷—→心力衰竭。 (2)假性肥大——实际上是一种萎缩过程,机能下降
10 2、类型 容积性肥大——细胞增殖能力弱的组织、器官(心肌、骨骼肌)主要 依靠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功能增强。 (1) 数量性肥大——细胞增殖能力强的组织、器官(如腺性器官)主要通 过细胞数量增多,而实现的肥大。 生理性肥大—— 特点:功能↑贮备力↑。激素刺激或生理机能需要 引起的肥大。 (2) 如妊娠子宫 雌性激素 平滑肌蛋白合成增加 细胞体积增大 子宫肥大 赛 马 的 心 脏 、 骨 骼 肌 生 理 功 能 需 要 代 谢 增 强 细胞能合成的膜、酶、ATP、肌丝等增多 细胞 体积增大 细胞肥大 病理性肥大—— 特点:功能↑贮备力↓。疾病过程中,为实现某种 功能的代偿引起相应器官、组织的肥大。即代 偿性肥大。 ①真性肥大——指实质器官细胞的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加,器官功能↑。 原因: 外观: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结构清晰,细胞器正常大,核大。 发生:初期功能↑—→血循↑、物代↑—→器官加速生长—→ 肥大。 ②假性肥大——间质增加,实质细胞因间质增加而被压迫萎缩。 ③内分泌障碍性肥大——内分泌紊乱,神经体液调节障碍所致。 ④炎症性肥大 (一般不属于肥大范畴) 3、肥大的条件与结果 与年龄有关:年青强壮的较年老的动物易肥大,胚胎性组织肥大最快。 与组织细胞再生能力有关:再生差的组织—→高度细胞肥大 再生力强的组织—→高度细胞肥大,数量增加 4、病变 肥大器官组织眼观——体积增大,外形也相应改变,质地变实,颜色加深。 镜下——肥大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增多,核变大,胞浆内细胞器比正常大。 如肌肉肥大时,肌纤维显著增粗,长度和数量增加,并含有较大线粒体。 5、结局 诱发肥大的因素消除后,肥大即停止。 (1)代偿性肥大——有利于机体,但要有一定限度,如果超过其限度,便 会出现代偿失调。 如心肌过度肥大,增大的心肌便不能代偿增高的负荷—→心力衰竭。 (2)假性肥大——实际上是一种萎缩过程,机能下降